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6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精武军的人看来,清廷的力量根本无法跟精武军比,哪怕现在造反,他们也有信心可以一直打到北京城,纵横天下而不败。李永吉现在不反清,肯定是有他的顾虑,顾虑是什么,他们看不出,但听大人的话肯定没错。

      跟清廷干没好处,精武军内部又实行特殊的制度,所有基层官兵都受过大恩,他们都把这种恩情寄托在李永吉的身上,已经自成一体,外人是根本无法对这样的集体进行渗透的。

      如果说是半个多月以前,那么以咸丰皇帝的尿性,说不定听到这里后,真就一根筋的下旨严办,要捉拿李永吉进京,可是短短时间内,江南地区就风云变幻,清军接连又发生了两次重大失败,让他无法下这个命令,只能继续忍受精武军的存在以及李永吉的跋扈。

      是哪两个重大失败呢?

      首先,是西边。在八月初的时候,陈玉成忽然率军出击,率军两万,不但一举解了安庆之围,而且在安庆城下全歼湘军主力,然后顺势乘船挥军西进,期间势如破竹,击破九江、直达汉口,在汉口与武昌抢掠一番后,因为害怕后勤被掐断,重新回军九江,沿途把各地团练犁了一遍,最后在九江重新建立防线。

      其次是东边,杭州城在李世贤的攻击之下,守军张玉良突然叛变,结果一举夺城,杭州将军瑞昌也葬身在杭州。这还不算,此后宁波的洋人忽然派出一支洋人组成的军队,接连攻克台州与温州,烧杀抢掠一番后,竟然把城市交给了太平军!

      与此同时,上海的洋人也出动了一支军队,开始在兵舰的支持下,接连击破南通、江阴跟镇江,并且在镇江与太平军回合,双方合兵一处,一路北上,目前已经再次打破了扬州,兵锋直指淮安!

      到处都是烽火啊,这让咸丰皇帝最近难得的好心情再也好不起来,再也没法继续跟自己的兰贵人玩风花雪月,只能把原来下旨捉拿查办的命令,变成了让李永吉尽快出兵救援的命令,而且口气十分缓和,一派圣眷正隆,朕很相信你的姿态。

      殊不知,咸丰皇帝的这一番作为,让江南地区的百姓对朝廷更是离心离德,这下子,就连原先最看不惯李永吉的人,也知道李永吉气候已成,朝廷根本就拿他没办法了。r1152

      精武军的军衔制

      兵:列兵(一年内),下等兵(一年以上两年以内),二等兵(二年以上三年之内),上等兵(三年以上,八年之内)

      士官:下士(副班长),中士(班长)、上士(副排长)、士官长(排长)。

      尉官:少尉(副连长),中尉(连长),上尉(副营长),大尉(营长)

      校官:少校(副团长),中校(团长),上校(副旅长),大校(旅长)

      将官:少将(师长),中将(军长),上将(军区或集团军司令,上将分三个星级,为一星上将,二星上将,三星上将,三星封顶),大将(荣誉军衔,必须三星上将之后,具有特殊贡献后获得,大将不分星级),元帅(荣誉军衔,必须先获得大将军衔后才可以获得。元帅也不分星级)

      除了兵,士官以上的军衔内,括号中是指对应的军职,不过这不是绝对的,一般情况下,军衔军职是对应的,但有时候军衔可以高于对应军职,也可能军职高于对应军衔。

      比如在和平时期,没有大仗,很可能就因为资历够,或者学习好,导致军衔高于军职;如果是战争时期,特别是编制被打散的时候,就可能军职高于军衔,比如足够一个连的人,找不到更高军官,最高是士官长的话,那么士官长就自动成为代理连长。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两种军制的获取方法不同,数量也不同。

      军衔可以由部队领导推荐提拔,也可以在学校通过考试,以及通过军校领导推荐获取,因为获取途径更多,所以军衔高的人可以有很多。以后更偏重技术兵种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大量军职低但军衔高的人。比如一个团有可能有两名甚至三名中校,那其中肯定有两个是虚职,不是实职团长。

      军职则比较稀少,是军中的实际职务,主要靠在部队中获得,或者说主要靠部队领导的推荐提拔,不看军校领导的意见。

      另外,将军一级,就不是那么严格了,比如少将也可能是个旅长,中将也可以是师长,但这些旅跟师肯定是加强型部队,或者技术性部队。

      简而言之,军衔跟军职虽然是有基准对应,但并不完全一致,军衔决定了你享受的待遇,军职只是你的职务,跟待遇无关。假如你是个少将,却指挥一个旅,那么你还是享受少将待遇,比普通的大校旅长待遇高。i1153

      µÚÒ»Ò»ÈýÕ Ѧ»ÀµÄɱÊÖïµ

      由于海路已经被英法两国的武装商船封锁,苏北跟山东南部又烽火处处,因此咸丰皇帝的圣旨要想顺利的传达到苏州,那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所以在这个时候,宣旨的钦差就不能找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头儿,而是得找年轻力壮,脑子灵活,乐意吃苦,官位又比较低的人才好。选来选去,就选了清流一派的李鸿藻为钦差大臣。

      当李鸿藻携带圣旨,带着几个仆人,乔装成客商,好不容易的闯过山东,混过苏北,遇过土匪,见过强盗,一路磕磕绊绊的来到苏州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根本找不到接旨的人。或者说,他这个拿着圣旨的钦差都来了,这么大的事儿,你接旨的李永吉却根本连面都不露一下,藐视的意思溢于言表。

      这让钦差大臣李鸿藻十分生气,想起一路所受的委屈,脾气立刻就上来了,就在苏州府衙大喊大闹,说要让李永吉好看,不过当他发完了火,发现周围的同僚都无动于衷,特别是薛焕在一边好说歹说之后,他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李鸿藻虽然性格比较激烈,但不是一根筋的愣头青,也是知道灵活应对的,否则他也不会安安稳稳的来到这里,所以在发现事情比想象的严重后,他也就不再闹腾,而是安心的问计于薛焕。

      薛焕虽然身居高位,身为江苏巡抚,又暂代两江总督,名义上是江南地区的最高负责人,但他为人比较圆滑,对力量的分析比较敏感,所以在来到苏州以后,他就尽量不跟李永吉不产生冲突。

      也就是说,之前挑头上蹿下跳到处惹事儿的,并不是薛焕,而是翁同龢,如今翁同龢已经入斗败的公鸡,赌气的不再理事,大家这才明白过来究竟谁才是可以依靠的人,于是重新依附在薛焕身边。

      对于李鸿藻的问计,其实薛焕也感到很头疼,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他很会装,心里没办法,但表面上还是一派了然于胸的样子,好像什么都在他的掌握中一样。

      薛焕先是抚慰了李鸿藻一番,说李永吉年方十三,年龄还小,不懂礼数,不能以常人视之,要慢慢来云云。

      最后看糊弄不过去,而且也觉得一直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加上翁同龢已经不行了,现在都看他了,那么他总要有点突破,给大家一点信心。

      在薛焕看来,目前的情况并不难办,他还是自以为是的认为李永吉不过是小孩儿心性,只不过是受不了那许多约束,对心中对朝廷还是忠心的。因此只要改善一下方法,重新跟李永吉搞好关系,那局面应该就会改观。

      带着这样的心思,薛焕带上李鸿藻一起,去请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薛焕的杀手锏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人,这个人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却据说跟李永吉关系密切,号称是目前唯一能制约住李永吉胡闹的人,而他就是李永吉的恩师——赵不群!

      赵不群不过是个秀才出身,家里也不是什么望族,但他曾经开办过崇文院,而李永吉以前就是在崇文院读书的。也就是说,赵不群是李永吉的启蒙老师,甚至连李永吉的字,也是赵不群给起的。

      不过,赵不群为人有些古板,读书读的有些迂,虽然生活一般,但却心高气傲,有那么点清流的意思,所以当李永吉迅速发迹之后,他一点也没有仗着身份去巴结的意思。

      事实上,在李永吉官拜江南提督之前,他在江南士子中的口碑并不好,赵不群就算不为自己的那份小自尊,就算为了那份名声,他也不会去巴结李永吉的。

      虽然他自己不屑于去巴结李永吉,但他身为李永吉的启蒙恩师,却是奇货可居,而这一点,却早早的被薛焕发现,因此早早的就把他给接了过来,就打算当作隐藏的杀手锏。

      在之前,薛焕一直把这个杀手锏藏得好好的,在一边冷眼看翁同龢上蹿下跳,等对方碰了一鼻子灰,当他带来的官员都开始向自己输诚之后,他才打算找个机会把这杀手锏拿出来,而现在正是用这个杀手锏的时候了。

      两江总督跟钦差大臣一起拜访,这让赵不群与有荣焉,尽管他心理也知道这两位大员为什么会对自己客气,但依然让他的自尊心感到十分满足。

      所以,没费多少口舌,赵不群就拍了胸脯,打算去好好说教说教李永吉:“济世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其实他本性不坏,就是性子有点倔,吃软不吃硬。以前在我的课上,就属他最调皮,经常调皮捣蛋,被我罚过不少次,可总是屡教不改,让我十分头疼。”

      “非常之人,自然行非常之事。”薛焕笑着接口,“李大人以不到弱冠之年,在短短不到一年就闯下如此大的事业,自然不能以常人视之。”

      “是啊,谁能想到呢。”赵不群也感慨的点点头,似乎是想起什么往事来的样子,“这才多久啊,当日他调皮捣蛋的样子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以前我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真是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他就做下了这么大的家业,想起来,倒是也有些唏嘘啊。”

      “不过这也不能成为他藐视朝廷的借口吧。”李鸿藻在一边不乐意了,似乎还在气头上,“平时我听闻他如何飞扬跋扈也就罢了,以为只是道听途说,可如今一见,却发现那些传言还是轻的。你看,我这可是带了皇上的圣旨,还是嘉奖的圣旨,他居然就能避而不见,你说他眼里还有王法么?还有皇上跟朝廷么?”

      “他今次做的是有些出格,不过我相信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才多大,能知道什么啊?所以应该是他身边有小人在怂恿。”赵不群点点头,“也罢,也是时候了,我这就跟你们走一遭,去劝一劝他。我的话,他还是会听的。”

      ……

      当薛焕、李鸿藻还有赵不群一行亲自去青浦县的养心居老营,也就是青浦军校找李永吉的时候,照样没有见到李永吉。不过这次因为赵不群的关系,青浦军校的守门人还算客气,没有给他们吃闭门羹,而是把他们接进了军营招待了一番,又通知了校长俞鸿瑞,让俞鸿瑞亲自过来招待。

      这可是不多见的,以前翁同龢派人过来找李永吉理论的时候,甭管你是几品官,都是连营门都进不去的,这次能进来营门,还让这里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据说权势仅次于李永吉之下的俞校长亲自来作陪,那不是一般的面子。

      也就是说,其实人家俞鸿瑞是看在赵不群的面子上才过来的,毕竟赵不群身为李永吉恩师的事情不是秘密,根本不是看在薛焕跟李鸿藻的面子上,对于这一点,薛焕略有察觉,但李鸿藻却还是有些不清楚。

      因此,当看到俞鸿瑞这个有点身份的人过来后,心里那股火还没消的李鸿藻立刻破口大骂,虽然用词还算文雅,没有直接骂娘,但其中多有辱骂李永吉的话,这些出言不逊的话大家还是能听出来的,当时就让门口的几个站岗士兵怒目而视。

      要知道,李永吉在精武军的威望一时无两,这些青浦军校的人尤其厉害,全都是李永吉的死忠脑残粉。这些人你当面骂他们的父母,他们或许只是比较生气,但如果你当面骂李永吉,那就是必须要跟你拼命的,是比辱骂父母还要严重的多的罪行。

      所以说,俞鸿瑞就算权力再大,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止住那些因为偶像受辱而狂怒不止的士兵,好在他还有点脑子,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知道对方好歹是朝廷命官,直接对抗就是撕破脸,恐怕会坏了大人的大事,于是在门口士兵摘下肩上的步枪,准备有所行动之前,他先一步拍了桌子。

      “大胆!”俞鸿瑞一下站了起来,怒喝一声,“你是什么东西?安敢如此辱骂我们家大人?哼,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来人!”

      “有!”门口两名狂怒的士兵立刻跑了进来,虽然都红着眼睛十分气愤的盯着李鸿藻,但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或者说,在俞鸿瑞的命令下,他们都下意识的听令行动,没有再像之前一样,跟随自己的愤怒而自行其是。

      “这个人竟敢诽谤大人,”俞鸿瑞指着李鸿藻,“立刻给我抓起来,关禁闭!”

      “是!”两名士兵下意识的一并腿,然后就如狼似虎的扑了过去,凶狠的把惊怒异常的李鸿藻按住,然后一人一边,当着众人的面,给他的嘴巴里塞上破布,又在他肚子上狠狠来了几拳,最后用枪托在他后脑勺来了下狠的,等对方昏迷之后,才像拖死狗一样的拖走。

      一看他们的做法,就知道受过专业训练,整个扣人【创建和谐家园】拖人的行动如行云流水,毫不生涩,正是李永吉的警卫营长吴守云所特意创造出来,并大肆流传出来的警卫擒拿术。

      直到两名士兵把李鸿藻拖走,薛焕跟赵不群才反应过来,薛焕只是眼皮直跳,还算稳得住,赵不群可就不同了,这直接颠覆了他以前的观念。

      李鸿藻可是朝廷命官啊,可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哪,他怀里还有圣旨啊,这,这些人怎么就,就敢这么对待一名朝廷命官?他们眼里还有王法么?还有朝廷么?还有皇上么?

      “你们,你们!”想到这里,赵不群气的浑身都哆嗦起来,只是指着俞鸿瑞气愤不已,“你们这是在干嘛?你们这,这是在藐视朝廷命官!这是在藐视朝廷!是,是在给你们家大人生乱!”

      说到这,赵不群似乎找到理由了,或者说想通了,那就是李永吉还是个好孩子,都是这群丘八不好,在下面自行其是,结果让自己的学生也跟着声名受累。

      “我要见你们家大人!”赵不群忽然提高声量,“我要见济世!我要见永吉!我要亲口告诉他,告诉他你们的所作所为!我要让他明白你们究竟在做什么!你们这群目无尊上的家伙,别以为能骗的了所有人!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你们这群欺上瞒下的东西,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赵先生您且少安毋躁。”俞鸿瑞笑了笑,似乎对他的话毫不在意,至少在表面上,显示出了颇大的气量,“您是我们家大人的恩师,您想见我们家大人,我们自然不敢拦着。不过,我们家大人此刻确实不在这里,或者说您来的不巧,大人早在两天前,就带人去外地视察了。”

      “去外地视察?去了哪里?”赵不群紧跟着问,而且语气越来越硬,似乎是看到李鸿藻被押走,薛焕都不敢吭声之后,他不知为何找到了一丝奇怪的优越感,真以为自己在这里是个大人物了。

      “这我们就不清楚了。”俞鸿瑞摊了摊手,一看就是在模仿李永吉的动作,并且也模仿成了习惯,“大人要去哪儿,他不说的话,我们又怎么敢问?”

      “这……”似乎也觉得是个理,但赵不群还是不罢休,继续问道,“那他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也没说。”俞鸿瑞摇摇头,“真没骗您,这个真没说。”

      “这,这……”这下子,以前只是个教书匠,待人接物经验不丰富赵不群没辙了,愣在当地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好了。

      “咳。”薛焕这时候慢慢的站起来开口道,“李大人身为总管军务的江南提督,身份尊贵,这里贵为李大人的起家老营,更是重中之重。而你们身为大人留在这里看家的心腹,总不会一点联系的办法也没有吧?要那样的话,万一这里有事,你们怎么跟你们家大人交代?”

      “对对!”赵不群也反应过来,“休得蒙骗与我!济世就算要去外地视察军务,也断没有不留下点联系方法的道理!你们私自做主,就不怕你们家大人回来后拿你们是问么?”

      “呵呵。”俞鸿瑞又笑了笑,“没错,虽然大人没有跟我们说他要去哪儿,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些我都没说错。当然,我们确实有方法能直接联系到大人,也正因为大人随时可以跟我们联系,所以大人才没有说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因为没必要。只不过,您之前并没有问这个而已,不是我不说啊。”

      “你,你!强词夺理,强词夺理!”赵不群这次是真气到了,别看他年龄比俞鸿瑞大不少,不过论口才,论反应能力,他又怎么能跟年轻气盛,以前还多次在内部各种辩论赛里勇夺第一的俞鸿瑞比呢?

      “好了好了,既然如此,那就有请这位……先生尽快帮我们联系到你们家大人吧。”薛焕暗自叹口气,似乎对这个杀手锏略有失望,“你就跟你们家大人说,这次是朝廷下了嘉奖的圣旨,是加官进爵的好事儿,让你们家大人务必尽快的赶回来,先行迎接了圣旨才是。”r1152

      第一一四章 应急军港与飞剪船

      俞鸿瑞并没有骗赵不群跟薛焕,李永吉此刻的确是不在青浦军校,而是重新去了平湖县唐家湾的莫家港。

      李永吉这次重新回到莫家港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视察莫家港的扩建工程,并慰问当地的留守部队与莫家村村民,特别是那些母蛙特战队成员;另外一个则是过来接收新船,开始正式的组建自己的海军部队。

      当初李永吉在这里匆忙组建了一支蛙人特工队,然后又匆忙的开始对英法联军的联合舰队进行突击,由于有心算无心,技术的不对等,加上运气爆棚,利用现代社会的两艘观光潜水艇,凭着一支匆忙组建的蛙人特工队,竟然让李永吉大获成功。

      不过那次成功连李永吉自己也知道,是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比如之前的情报延迟,虽然造成攻击行动的推迟,但也由于靠的更近,让大家能在战前有更充分的休息,并且迅速缓解了紧张感;比如那场大雨,不但掩盖了特战队的攻击痕迹,也让英法联合舰队推迟了出港的时间;又比如因为英法联合舰队的人早就提前清理过船底,所以当蛙人特工队安装炸药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继续去船底看一看,结果让联合舰队带着炸药出港……

      有太多的巧合,但李永吉却知道,这种攻击方式见不得光,不可能频繁使用,一旦对方知道了潜水艇以及蛙人的存在,提前有了防备,那这种攻击基本就不可能再次奏效了,而且这种特殊作战的方式对海军的建设毫无意义,要想建设一支强大海军,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尽管李永吉当初因为江南大营被破的事情,匆忙离开了唐家湾的莫家港,赶回自己的老营坐镇,但却从来没有放弃对这里的关注,不但留下了不少警卫营的人在这里充作联系,而且还让这些人在当地招募精壮,开始了莫家港的扩建工程。

      平湖县唐家湾一带山高水深,是一个兴建优秀大港的地方,虽然因为地理方面的原因,这里以后很难发展成上海那样的超级大港,但改成一个军港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古嘉兴港就是在唐家湾附近,不过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到毁灭性的摧毁,但因为地理位置好,清政府之后也曾经下大力气在这里修建港口与炮台,著名的南湾炮台跟乍浦炮台就在这里。

      不过,修建一座军港谈何容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修好的,更何况李永吉是想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军港,所需做的准备就更多,光是建筑材料,就不是个小数目,李永吉如果想现在就修现代军港,哪怕以他的传送吨位,以后不干别的,光修军港,恐怕也得三五年。

      所以,乍浦军港的扩建工程是分期的,目前的第一期工程又叫应急工程,是把原本的莫家港进行简单的扩张,也就是增加防波堤的长度,再建设几个木质栈桥,使之能够停靠三千吨级的船舶就可以了。

      李永吉对这种应急的港口要求不高,只要能用个十年八年不出事儿,码头航道的水深过8米,不但能停靠万吨级以上的战舰,还能让潜水艇顺利潜行就行,至于钢筋混凝土式的现代化大型港口扩建工程,还得留待工业实力发展起来之后再说。

      目前看来,这个应急的策略还不错,才两个月的时间,防波堤就增加了三里长,而且木质栈桥也增加了十二个,可以同时停靠二十四艘三千吨级的船舶。

      总之,莫家港的扩建工程看起来还不错,虽然不过是一个渔港的扩大版,但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搞成这个样子,也算不错了,至少李永吉可以安心的跟张信达把那两艘伊朗的小潜艇弄过来,开始正式的潜水艇部队训练了。

      不仅如此,李永吉还刚刚跟在上海的美国人订购了三艘飞剪式武装商船,钱早已经付了,预定的交船时间正是今天,也就是这个原因,李永吉才带着莫海虎一行人来到海边。

      换言之,他们不仅仅是过来视察扩建工程的,也是为了等着接收新船。

      “大人,都快午时了,新船什么时候能到?”莫海文到底年轻,有些耐不住性子了,“这些洋人太慢了,不会是说话不算数,骗我们吧?”

      “应该不会。”戴着大墨镜,光着大膀子,穿着大裤衩,套着大拖鞋,在太阳伞下的沙滩椅上悠然喝着冰镇果汁李永吉笑了笑,“那些洋人不敢骗我的,除非他们不想混了。所以说,少安毋躁,应该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就是!”旁边一位肤色微黑,脸庞秀气,穿着七分袖跟七分裤的小姑娘对莫海文撅了下嘴,“海文哥就是沉不住气,再这样下去,还当什么水师?我看你趁早回家抱你的孩子算了,免得以后上了战场不听命令,那可就糟糕了。”

      “你!”莫海文大怒,“反了你了,唐小丫,你敢跟我这么说话?”

      “有什么不敢的!”那个被叫做唐小丫的年轻姑娘一瞪眼一叉腰,“你还以为是以前?能随便对我们大呼小叫?姐现在是母蛙特战队的副统领,是官身了,跟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别看我年龄小,但却是我们把洋鬼子的战舰给炸了,你倒是好大的口气好大的威风,可又做了什么?”

      “你,我又不是做不了!”莫海文一提这个就跳脚,“是大人不让【创建和谐家园】,要【创建和谐家园】的话,保证比你干的好!”

      “你憋气不如我。”

      “我,我力气比你大!”

      “你憋气不如我。”唐小丫眯了眯眼。

      “我,我游的比你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