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4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代迫击炮的集中射击,这绝对不是这时代的普通冷兵器部队能承受的,哪怕是李秀成的精锐部队,一下子就被这一顿火炮给猛揍一通,前锋也立刻就溃散了。

      不过李秀成的部队毕竟人数太多,阵型的纵深太厚,而且有李秀成在后方亲自压阵,前锋崩溃了,后面的人还不知道情况,只要严加弹压,还是很容易稳住阵脚的。

      当然,这也跟两军相距过远,精武军还呆在原地,没有趁机进行反击有关,如果当时精武军是跟在太平军溃散的前锋后面衔尾追杀,不停的制造混乱,那只这一下子,就算李秀成的部队不全军溃散,至少也得大败亏输。

      但是,李秀成虽然稳住了阵脚,但显然太平军被之前的那顿火炮给打怕了,因此只能止步不前,再也不敢主动靠近了,只是让自己的炮兵部队隔着远远的向这边开炮。

      太平军的火炮大都是夺自前江南大营的老式前装炮,炮弹也是实心弹,虽然就射程来说,勉强也能打到1000米外,但准头根本谈不上,威力更可以忽略不计,太平军此时开炮,更多的是给自己壮胆。

      虽然准头不行,但炮弹无眼,总有个万一,所以看到太平军开炮,精武军的炮兵果断严格的执行炮兵操典的制度,优先打击敌方炮火,及时调整参数,对着太平军的火炮阵地再次开火。

      又是一阵三分钟速射,这一次精武军打出了两千多发炮弹的成绩,瞬间把太平军的炮兵阵地全部炸平,顺带还炸了旁边的步兵队。

      眼看如果继续这样挨炸下去,不用等接战,光靠这种炮火,太平军就要再次崩溃。

      一旦再次崩溃,对士气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精武军如果趁势掩杀,那李秀成的这支队伍就完了,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

      看到这个情况,李秀成也发了狠,知道自己的炮火不行,立刻调了三千步兵,以大范围的散兵阵模式全力冲锋,搞起了人海冲锋。

      李秀成就是要利用自己的人数优势,贴上去跟精武军肉搏,避免这种被动挨炸的不利局面。

      1000米的距离看着不远,全力冲刺不过四五分钟就可以了,不过一般而言,部队没有在这个距离全力冲刺的,因为全力冲刺对体力消耗太大,跑一千米以后,就剩不下多少力气进行厮杀了,因此,一般在一千米的时候,都是慢步走,等两百米左右再进行全力冲刺。

      然而,这时候李秀成也顾不得了,精武军的炮火太猛,他不能光等着挨炸,因此只能靠自己的人数,提前进行步兵冲锋。

      在步兵冲锋的时候,李秀成又开始调动他的骑兵部队,这三千骑兵,才是他的真正的精锐,也是他真正的杀手!

      步兵虽然冲了一千米后体力会严重消耗,但骑兵还是没问题的。因此,冲锋的三千步兵不过是炮灰,他们的作用是消耗敌人的炮火以及制造混乱,他的真正后手是骑兵。

      李秀成就指望靠骑兵的冲击力来撕开精武军的口子,打掉对方的炮兵阵地,让对方无法安稳开炮,这样他的大军就可以顺势压上,靠人数淹死这支奇怪的部队。

      只可惜,李秀成算错了精武军的韧性与火力密度,精武军不止是有迫击炮这一种大杀器,他的轻武器更加可怕,除此之外,严格的训练,也让精武军不会轻易被这种气势吓倒,而是像机器一样,严格的按照既定计划作战。

      换言之,李秀成的部队不过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的古代部队,精武军则已经跨入近代部队的门槛,武器更是装备了不少现代武器,实力对比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µ±Ì«Æ½¾üµÄÈýǧ²½±ø¿ªÊ¼à»à»½ÐµÄÈ«Á¦³å»÷µÄʱºò£¬¾«Îä¾üµÄÊ¿±øÖ»ÊÇÔÚÊ¿¹ÙµÄÃüÁîÏÂÀäÀäµÄ°Ñǹ·Åƽ£¬ÑÏÕóÒÔ´ý¡£

      在这个过程里,迫击炮就没有停止炮击,而是以一分钟20发炮弹的速度来了个急速射,在一千米到七百米之间的距离内制造一片死亡的火网。

      等太平军好不容易冒着炮火冲到距离精武军400米远的时候,精武军的大量步枪兵开火了。

      由于对方阵型很散,加上精武军的火枪都是后装枪,射击精准,射速极快,所以精武军这次射击是自由射击,以求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武器优势,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精武军的密集射击立刻就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火网,冲锋的太平军的士兵立刻就好像割韭菜一样一片片的跌倒在地,再也无法靠近三百米以内。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个时候早就溃散了,但这毕竟是李秀成的精锐,因此就算伤亡惨重,他们依然嗷嗷叫的前仆后继的顶着伤亡继续冲锋!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自己也打懵了,失去了理智,所以才迎着伤亡蒙头前冲。

      很可惜,血肉之躯终究抵不过钢铁,当他们好不容易冲到三百米的时候,掷弹筒也跟着发威,迅速在三百米范围内炸成一片。

      而且,到了三百米,夏普斯步枪的精准度立刻大幅上升,加上精武军士兵大都是长期以来用子弹喂出来的精准射手,射击三百米的集群目标根本没难度。

      这样一来,三百米就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死亡线,太平军根本就冲不过三百米这道线,大多数都在四百米到三百米之间被射杀。

      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也冲不到二百五十米,其中最好的成绩,是一名身材矮小的小伍长,他被击毙的地方,离开精武军只有两百四十八米,这就是这次太平军冲锋的最佳成绩了。

      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算在西方列强的部队,就算是普遍列装了米尼步枪,有效射击距离也不过是一百米到两百米之间,射击死亡线不过是五十米左右。

      就这样,战斗只是维持了三分钟不到就结束了,三千太平军的精锐步兵,在精武军的阵前留下了超过七百具尸体后,终于全面崩溃,不得不向后逃亡,就伤亡比例来说,这支部队绝对可以称作强军!

      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强军,也最终饮恨收场,而他们对精武军造成的伤害呢?零伤亡!

      七百比零!这已经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

      这种一面倒的屠杀场面震撼了双方,精武军由于之前上过类似的理论课,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加上是施暴方,还算好一点,可作为承受方的太平军就没那么好受了。

      前线士兵但凡见到这一幕的,没有一个不心惊胆战的,士气立刻就跌倒了谷底。

      太平军虽然装备了不少抬枪火炮,但归根到底还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部队,别说现代军队,连近代军队都不是。

      这种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部队组织结构松散,最重士气,一旦士气被打没了,就会立刻全军溃散,到时候人数再多,也只是人家的战功。

      更何况,精武军还有骑兵,一旦全军溃散了,人家来个尾随追杀,那后果不堪设想。

      古代军队里所谓的士气,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如果第一次攻击不成,第二次第三次只会更加不成。正是明白到这一点,李秀成只好承认失败,不再派骑兵部队进行第二次冲杀,做无畏的牺牲,而是下令全军撤退。

      也是因为距离够远,双方相距达一千米,李秀成才敢下令撤退,如果两方距离少于两百米,他绝对不敢下撤退的命令。当然,真到那个距离的话,他就会下令全军冲锋,到时候胜败就不好说了。

      总而言之,精武军与太平军终于交手了,而在第一个回合的交战当中,是以精武军的全面大胜而告终!

      第八十三章 进击的精武军(二)

      战斗结束的如此之快,伤亡比如此之大,这是之前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为在这之前,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场漫长的恶仗。

      当然,平心而论,太平军虽然刚刚遭遇完败,但相对于自己五六万的兵力基数来说,死伤千八百人并不能算伤筋动骨,之前的战斗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场试探性进攻。

      然而,己方完败,对方零伤亡的残酷事实,对己方士气的打击却是足以致命的。

      也就是说,这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结果对双方的心理冲击都很大,只不过一个是正面冲击,一个是负面冲击。

      对李永吉一方来说,自然就是正面冲击了。

      过去,李永吉虽然一直对自己一方有信心,可李秀成毕竟是当世名将,兵力也比自己多的多。

      有鉴于此,他原以为这会是一场火力密度对人海密度的残酷消耗战,所以才分出来一个纯粹战兵组成的攻击兵团,又给攻击兵团配备了不少五六冲锋枪当机枪用,并下发了不少火箭筒,就是为了提高自己一方的火力密度,但谁知道还没用上这些大杀器呢,只靠迫击炮、夏普斯步枪外加一顿掷弹筒,就把对方给彻底打退了。

      这让李永吉重新认识了这个时代的战争原则,那就是面对古代军队,不能光看火力跟人数,还得看士气,通常后者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士气这东西其实就是人的情绪心态,士气越高,作战意志就越强。毕竟人不是机器,有七情六欲,做事的时候总会被这些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所影响。

      士气高涨,正面情绪强烈的军队,往往能够抵消惧怕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使得这支部队的行动更顺畅,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而一支士气低落的军队,负面情绪强于正面情绪,只要稍微一失败,就会全面崩溃,根本就完不成指挥官要求的战术动作,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战斗力。

      为什么古代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归根到底就是人数多的一方士气低落,无法完整的把自己的战斗力发挥出来罢了。

      所谓战争,如果仔细分析,抛开那些感性化情绪化的东西,就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比大小的数字游戏。

      在这个比大小的数字游戏中,兵力与武器装备等物质基础是战斗力的基数,而士气或者说作战意识这些则是战斗力输出功率的百分比,士气越高,战力输出功率的百分比越高。

      如果一方人多武器好,士气却低,那么总的战力输出就低,自然比不过人少武器差,却士气高昂,总战力输出更高的部队。

      就比如现在,从战斗力基数上看,精武军占据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火力更强,但太平军却占据人数的绝对优势,如果纯粹两相对比战斗力指数,会发现虽然精武军略强,但却强的有限,毕竟精武军没有达到全自动武器化。

      可是,精武军的组织力更强,火力输出也更强,这种火力对敌方士气的打击尤其厉害。

      虽然之前的那场防守中,精武军自己也犯了不少错,比如迫击炮轰炸,就因为炮兵过于紧张的因素,导致火炮的射速过快,炮火也过于集中,虽然形成了一个恐怖的火力网,却只是打在一个很小的区域,浪费了不少火力,没有完全发挥炮弹的威力,给对方造成最大杀伤。

      如果炮兵的心理素质更好一点,能严格按照操典的要求,一点一点进行精准炮击,那恐怕结果会更好。

      至于步枪兵犯的错就更多了,照李永吉的看法,一开始的火枪射击,精武军士兵的精准度跟射速还不如平时训练时候的一半水平。

      然而,绝对的火力优势却抵消了精武军自己的一些小错,最终形成了己方完胜的局面。

      在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结束后,太平军一方自然是士气低落,那么此消彼长,精武军一方的士气则彻底的调动起来,变相的说,就等于己方的战斗力输出百分比得到了大大增强,对方则大大的削弱。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头,精武军一方忽然就开始集体欢呼起来,士气一下子就旺盛起来。

      精武军的士气起来了,自信心更足,动作就更迅速有效,能发挥的战力自然就更大,也就等于多增加了胜利的砝码。

      反过来说,这次战斗结果对李秀成一方就是负面冲击,所造成的恶果也更大。

      他之前并不了解精武军的具体情报,只知道这是一支团练乡兵,而且人数不少,有一两万人。

      根据李秀成以往的经验,团练兵要比清兵的正规军战斗力略强,特别是人数达到一万人以上后,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明明知道苏州城已经陷落,自己却不忙着进城,而是调集全军来打精武军的原因。

      不过他虽然有所重视,但却重视有限,只想着集中全力速战速决,却没想到一下碰到铁板上,根本不知道精武军是一个如此奇葩的怪物,让自己损失如此惨重。

      之前突击李永吉的那三千步兵,已经是李秀成手下精锐中的精锐了,可以说人人都是悍不畏死,作战经验丰富的勇士,之前突破江南大营的时候,也是这支队伍最先立功,可现在居然连靠近敌人都做不到,远远的就被放倒。

      以李秀成的眼光看,他那三千人败的不冤。

      他当初为了防止精武军的炮击,故意让这支精锐部队呈散兵式突击,没指望能真的靠散兵突击一举获胜,只是希望能就此打乱精武军的节奏,让精武军不能再安安稳稳的开炮,好为后面的骑兵开辟道路。

      谁知道,哪怕他让人散开突击了,也还是冲不到精武军的跟前,也没法打乱对方的攻击节奏,对方似乎一点也不害怕自己那排山倒海一样的正面攻击,一点也没有被那种一往无前的冲锋气势吓到。

      这让李秀成认识到,以精武军的这种火力密度,任何正面冲锋都是找死,哪怕是他手中的骑兵,正面硬冲恐怕也讨不到好。

      李秀成跟李永吉不同,他作战经验丰富,以前一直在领兵作战,对士气尤其看重。

      他很清楚,对付精武军这样火力强大的部队,一窝蜂的正面冲锋是不管用的,士兵不可能无惧生死闷头冲,一旦前锋被打溃,后面的人就会害怕,那样就会造成连锁反应,让整个部队全面崩溃。

      当初打江南大营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打清军的时候,江南大营里还有十几万清军,可真的交战,清军只是前面损失了两三千人,就整个崩溃了。

      面对士气全无的清兵,太平军根本不需要害怕什么,只需要不停的追击就行。

      反过来,对太平军自己也是一样,如果自己当初盲目的投入全部力量一窝蜂的正面冲锋,结果很可能就是全面失败,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是局部挫败。

      这让李秀成觉得很头疼,他觉得要想对付精武军这样火力强大的部队,正面强攻实不可取的,纯粹防守也不好用,最好是利用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拖垮对方,不过这一招能不能成也不好说,毕竟对方的机动力看起来也不差。

      想来想去,李秀成觉得要想击败对方,似乎只有扩大接触面,搞大范围的穿插包围这一条路。

      也就是说,要对付这支火力强大的部队,必须用自己的人数优势,全方位的包围这支部队,先打掉对方的后勤,然后再四面围困,一旦对方进攻,自己就后撤。

      这就跟当初清军对付太平军一样,正面打不过,就来个不离不弃,不打不撤,就那么黏在一起,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不过那是理想状态,连李秀成自己都觉得困难重重,毕竟他现在不能退,一退就万事皆休。因此他必须要正面作战,必须短时间迅速歼灭这支奇怪的部队,否则大好的局面可能就要毁于一旦。

      这样一来,那就只能利用自己的人数优势,扩大战场,分成更多的攻击集团,全面包围这支部队,然后发动大规模的人海冲锋,四面八方同时攻击,用多点进攻加大量伤亡来换取近战的机会,这样或许还有一点获胜的可能。

      要知道,一面进攻,或许会容易产生连锁崩溃,但多面多点进攻则减少了这个连锁反应,也分散了对方的精力,增加了对方的防守难度,只要对方一个不小心,自己有一支部队能冲过去跟对方贴身近战,自己就有机会了。

      可是这必须有足够的士气才行,现在己方士气已丧,已经失去了决战的机会,所以李秀成打算先暂时撤退,重整旗鼓后再寻机决战。

      然而,士气高涨,自信心爆棚的精武军却不肯给他安安稳稳撤退休整的机会。当李永吉通过侦查气球发现李秀成的部队居然有撤退的意思后,果断的下令全军压上,开始主动进攻了。

      上一次,严格的说是太平军进攻,精武军防守,这一次,就换成精武军进攻,太平军防守了。

      ÉÏÒ»´Î£¬ÊÇ̫ƽ¾üÐÅÐÄÂúÂú£¬¾«Îä¾üÐÄ»³ìþìý£¬ÕâÒ»´Î£¬¾Í»»³É¾«Îä¾üÐÅÐÄÂúÂú£¬Ì«Æ½¾üÐÄ»³Î·¾åÁË¡£

      攻守之势已易!全面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第八十四章 进击的精武军(三)

      别看李秀成的中军主力离精武军的攻击兵团还有一公里之远,但由于w87式81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有5700米,所以实际上,李秀成的那五万中军主力,基本全都在迫击炮的射程以内。

      当初之所以放对方到一公里才开炮,除了追求精准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一早就把对方给吓跑了。

      要知道,如果隔着五公里就开炸,以81毫米迫击炮的射速跟威力,那这场仗还打什么?对方看到这个情况的话,十有八*九早就提前跑路了,那么远的距离,自己的兵根本追不上,那自己的练兵企图也就彻底泡汤了,也无法就此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精武军这次主动进攻的时候,迫击炮并没有立刻射击,而是在两个步兵营的保护下,安稳的呆在后方,提前设置好射击诸元,等待李永吉的命令。

      李永吉的计划是,先让自己的步兵跟对方接触上,然后再利用迫击炮的炮火遮断对方的后续支援,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同时距离接近后,也有利于自己的下一步战术动作。

      就这样,炮兵在后,步兵在前,骑兵居中,整个精武军的攻击兵团又开始排起整齐的队伍,在《狩猎进行曲》的节奏下慢慢的向李秀成的阵线走去。

      虽然步行速度还是跟以前一样,但不同的是,之前战斗的胜利太过轻松,这让大家士气高涨,自信心爆棚,精武军士兵脸上的表情明显要更加的轻松。

      看到精武军步兵已经攻上来,而对方那该死而又可怕的火炮却没有继续开炮,李秀成在忐忑之际,又犯了个错误,那就是他怀疑精武军的炮兵已经打光炮弹了。

      之前的情况他很清楚,那就是虽然两军相距两里地,但对方的火炮依然能凶狠的打过来,当初他也是为了不再挨炸,才匆忙发动冲锋,结果遭到可耻的失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4: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