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至于那五十万两银子,其实苏州官府一开始就没有痛快给钱的意思,精武军也一直没有催要,还是三天后,苏州城的人发现本地清军已经开始到处生事,害怕再拖下去精武军也会生变,这才由苏州商会主动凑齐银子送上去的。

      结果呢,苏州商户代表送去银子以后,精武军居然还给开了个白条,还说等打退了发匪,就让他们拿着白条去跟官府要钱就行。

      虽说压根没指望跟官府要钱,但人家还给开白条,这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白纸黑字的也是一种表态。

      更让人惊喜的是,给了白条后,李永吉还亲自出面,给了商人代表五百公斤上好的珍珠,让他们免费代卖不说,出售价也很低,只有市场价的五成,就是说这些商人一转手就能赚大钱。

      同时呢,李永吉还跟这些商人谈了一揽子买卖,跟苏州人采买鸡鸭鱼肉还有蔬菜瓜果,据说是为了改善精武军的伙食,而费用呢,就从卖珍珠的钱里扣。

      买东西还给钱,这样的军队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再加上进精武军军营的时候,他们亲眼见到精武军士兵在雨中一丝不苟坚持站岗的身姿,亲自领教了他们的严格纪律,也亲眼见到这里的士兵都装备了一水的洋枪洋炮,因此回去后自然是大肆吹嘘。

      就在这样一来一往的互动中,随着苏州商界对精武军的了解越来越多,苏州人对精武军的好感也越来越多,并且把之前的那些不愉快都归到张玉良以及他手下的兵丁头上。

      大家都觉得,当初都是张玉良太坏,总想着抢人家的好东西,总想着抓人夺权,还差点在人家李总办的营帐里害了人家的性命!这种事儿落在谁的头上都要火冒三丈,李永吉没有趁势攻城报复,已经是够理智了。

      也是,精武军虽然看似凶神恶煞,但仔细一想,对方最多就是开了一顿炮,炸了点花花草草泥土砂石,但却没有真正伤害一个苏州城的老百姓,相反,张玉良的部队就没这么好的纪律了。

      想当初张玉良刚率军来苏州的时候,由于缺吃少饷,四处劫掠,没少祸害城外的苏州百姓。不过当时大敌当前,还需要他们守城,巡抚大人又发了话,大家也都忍了,而且觉得当兵的都这样,不觉得奇怪,可现在有了精武军一对比,那优劣立判。

      再加上之前精武军兵压苏州的时候,张玉良堂堂一个提督,却愣是不敢露头,只派了一个参将出去谈,胆小鬼的名声不胫而走,更不用说葑门守军被李永吉一句话之后就一哄而散的事情了。

      总而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百姓对精武军的观感越来越好,甚至都有让他们进苏州城驻扎,换掉苏州守军的声音出现了。

      只可惜,这些都是民间的声音,官府一直没有发话,精武军也没有一点要进城的意思,大家就这样在连绵的阴雨中一直等了下去。

      终于,在第九天的时候,天空终于放晴,而左等右等的太平军也终于出现了!

      似乎是因为拖的时间更久的缘故,这一次太平军出现的数目比较多,放眼看去黑压压一片,少说也有五六万人马。

      原本李永吉的确是打算主动迎击的,不过由于下了这么多天雨,地上全是烂泥,不利于机动作战,让精武军的出击变的困难重重。

      当然这一点也不是大问题,毕竟对方也是一样在烂泥地里,相对而言,精武军还更占优势,但最重要的是,苏州城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始在精武军的背后纵火,把阊门之外的南濠街、山塘乃至虎丘一带的地方烧成了一片火海。

      看到身后的一片席卷而来的腾腾火海,再加上四处乱跑的百姓以及众多夹杂其中的清兵,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防备这些乱民乱军在背后给自己一下,李永吉立刻改变策略,下令严守营门,并让人提前以火攻火,自己放火开辟了一块防火区,又派了一个团的部队列阵在前兼鸣枪示警,把乱民跟乱军阻拦在营门之外,准备弄清状况后再相机而动。

      这么做之后,果然收到了效果,不但乱民跟乱军不再冲撞精武军的大营,而且由于及时开辟了防火区,后续的大火也不再向上蔓延,再也无法对精武军的营寨造成影响。

      虽然如此,但如此规模的大火,就算没烧过来,光辐射就把精武军大营烤的十分难受,人人都热的一身大汗,这也让精武军上下憋了一肚子怒气,大都以为这是苏州守军在故意找精武军的麻烦,是想火烧精武军大营,顺势灭掉他们精武军。

      其实精武军的人倒是多虑了,苏州守军这么做,倒不是想对精武军不利,他们现在压根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想法,他们这么做,实在是执行巡抚大人的既定策略。

      早在之前,徐有壬就调张玉良的部将马德昭来重新布置苏州城防,有鉴于苏州城居民太多,马德昭就建议烧毁城墙边上的民居,特别是东门的民居,以利于防守。

      徐有壬听从了这个建议,并下了三个命令,那就是“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城门,特别是阊门一带直面太平军的地方来个坚壁清野。

      具体而言,就是提前在这这一带布置好引火之物,并让本地的居民提前打包好包裹,没事儿则罢了,一旦发现太平军出现,就立刻迁徙本地的居民,然后再放火烧民居。

      坦白说,就战术性防守来说,这个方案是一点也没错的,虽然对城门边的百姓略有点残酷,要烧他们的房子,但提前安排的话,能少伤不少性命,也能减少损失。

      毕竟真的打起来的话,攻城战往往都是惨烈无比,城门边的民居肯定受创最严重,那时候再跑,就没那么容易提前打包准备了。

      然而,计划虽然好,但他们忽视了民众的撤离意愿,更忽视了清军的纪律。

      就算在后世,居民的搬迁行动都是困难重重,何况这是在清朝。

      此时的老百姓在没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往往是不会主动抛弃房产撤离的;而张玉良带来的清军也没那么好脾气,压根不会什么文明性劝离,他们只会硬干。所以,原本有序的纵火,一下子变成了清兵的纵火抢劫,结果让阊门一带的百姓死伤无数,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阊门一带已经是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滔天的大火太过厉害,太平军又远来疲劳,加上另有方案,要是他们此时抓住机会趁势攻城,说不定真能一击而下。

      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期间,天空虽然一直阴天,但却一直没有下雨,结果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最终把阊门至胥门一带沿城房屋夷为平地,在此期间,清兵肆虐的笑声不绝于耳,百姓号哭之声更是直震天际。

      这三天,太平军一直在城外三里处休整,眼睁睁的看着阊门一带的大火焚烧,一点动静也没有。

      至于驻扎在虎丘的精武军,虽然都义愤填膺,但在严格的军令下,加上火势太大,也只能咬牙切齿的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根本对此无能为力。

      的确是无能为力,因为这时期的民居大都是木质,如果是提前准备的大规模人为纵火,一旦大规模起火,那么在这种火势下,是不可能用人力灭火的,只能等火焰自己散去。

      而因为大多数百姓都没有提前撤离,所以这期间的死伤更是无法计数,其中大多数都是混乱中被踩死呛死,真正被烧死的反而是少数。

      三日大火,把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焚烧殆尽。

      °üÀ¨ãÑÃŵ½·ãÇź®É½ËµÄÉÏÌÁ½Ö£¬ãÑÃŵ½»¢ÇðµÄɽÌÁ½Ö£¬ãÑÃŵ½ñãÃŵÄÄÏ婽֣¬ÄËÖÁ³ÇÄÚµÄÎ÷ÖÐÊеȵȣ¬×ªÑÛÖ®¼äÈ«¶¼»¯Îª»Ò½ý£¡

      期间,城内外过万户民居被烧成灰烬,近十万苏州市民无家可归,时人曾作《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健儿应募尽反颜,弃甲堆积如丘山。”

      毫无疑问,就是这一场大火,彻底把苏州人抵抗的心思给烧没了。

      原本要是没有这场大火,凭着苏州的城墙以及兵马,完全有能力依城一战,可这一场大火威力太大,造成的后果也太严重,连清军自己也知道闯下大祸,所以后来都主动停止了纵火劫掠,只顾着往西门逃跑。

      就在第三天火势稍弱的时候,当天夜里,知道自己手下闯了祸,加上知道这情况下是绝对守不住苏州了,张玉良果断的率军从葑门逃跑。

      一夜之间,苏州守军的主力兵马就去了大半,剩下的大都是一些之前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以及当地乡勇,虽然人数还有一万多,但已经人心思变,再也没有可战之力。

      由于守城兵马都是张玉良的人,又是提前安排,所以这次撤退十分隐秘,结果一直等第二天天亮,徐有壬开始巡城的时候,才发现张玉良带兵逃跑了,这自然让他又惊又怒。

      可是,还没等他骂完娘,又一个消息让他崩溃,那就是多日不动的太平军发现有便宜可占,开始发动了攻击,而看到太平军开始向苏州进攻,守军中的广勇知道苏州已经不可守,为了活命,果断发动了叛乱,一边打开城门迎接太平军,一边派人攻击徐有壬,想要拿徐有壬的人头表功。

      就这样,江苏巡抚徐有壬一家就这么憋屈的死在了巷战之中,倒也不用再为自己的愚蠢买单了。

      得知苏州城已经被叛军占领,徐有壬也被杀死之后,李永吉只是轻轻一叹:“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大人,我们怎么办?”看到李永吉还在那悠闲的喝茶,心急如焚的张威立刻劝道,“现在苏州城已经陷落,李秀成的主力开始全面压向我们这边了,是战是走,必须做出个决断了!”

      “哼,李秀成倒是聪明,知道还有我们这一支成建制的部队,所以没有急着进城,而是要先打我们。”李永吉轻蔑一笑,“只可惜,选错了目标。”

      “大人。”张威迟疑道,“我们的确力量很强,可那场火搞的我们自己也不好受。而且营门周围都是一群依附而来的难民,这会严重拖我们的后腿,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那些难民都会对我们造成不利。不如,我们先行退却,然后再择机而战?”

      “怕什么!”李永吉放下茶杯,慢慢的站起身,“号令全军出动,我们主动出营门列阵迎击!

      周围全都是敌人倒也好,省了我不少心。至于难民……打开功放,让他们退开,挡路者死!”

      “这,恐怕不太妥当么?”张威再次进言,“现在情况太混乱,那些难民未必听话,真要开枪驱散,后果难料,最好还是先退一下再打比较好。”

      “你错了!”李永吉看了张威一眼,“如今我们满怀郁闷与牢骚,正是渴求一战的时候,现在退却,这个心气就散了,到时候此消彼长,那才是灾难。

      传我的命令,全军出动!目标,李秀成的中军大营!

      期间敢有任何阻拦者,全部诛杀!

      总之,神挡杀神,鬼挡杀鬼!我们不需要什么策略跟谋划,只需要排成阵势,这么直直的撞过去就行!”

      第八十二章 进击的精武军(一)

      在精武军中,李永吉的权威已经是说一不二,他一旦下了决定,那就谁也没能力阻止。

      虽然是下令全军出击,但因为精武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战斗团体,是根据现代化的步兵操典的不停矫正,经过了长期而严格的封闭化训练,纪律与秩序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深入了他们的骨髓,因此做什么都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所有的行动都十分精密,这跟其他部队的一窝蜂状态完全不同。

      首先是出动骑兵,他们的任务,是驱赶营门前的难民,为大部队出动扫清障碍。

      精武军自从听了卡尔松的建议后,专门设置了一支专业的骑兵部队,目前为止,骑兵部队除了警卫营是全骑兵化外,还有三个骑兵团,分别是第一骑兵团,第二骑兵团以及第三骑兵团。

      骑兵团与步兵团建制不同,每一个骑兵团的骑兵人数是一千,通常是一人双马,也就是三千人,六千匹马。

      驱逐难民的活,骑兵来做最合适。

      当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气势冲冲的冲过来,不用别的,光那股子千马奔腾的气势,一般老百姓就没有不怕的,不尿裤子就不错了。这时候马上的骑兵再一边开着扩音器喊话,一边摔着皮鞭驱赶,做事就要容易的多,比单纯的步兵好用的多。

      也不用多,只是出动第一骑兵团的一个团,一千人,花了十分钟不到,就把营门口的难民给驱散了。

      而在骑兵驱散难民的空,精武军的大队人马也已经【创建和谐家园】完毕,之后就是出动主力步兵了。

      按照次序,步兵以连队为基本单元,排成整齐的方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伴着后世音乐家久石让的《狩猎进行曲》的节奏,扛着上好刺刀的步枪,缓步走出营门。

      最先出动的,是步兵第一团,当第一团全部出营,并展开战斗队形,沿着骑兵开辟出来的前进道路向前行进的时候,步兵第二团也紧跟在后。

      步兵第二团出动完毕,就是步兵第三团,骑兵第二团,骑兵第三团,这都是精武军的主力部队,也是这次战斗的主力军。

      至于精武军的营门防守,则交给李永吉的中军警卫部队,独立炮兵营以及其他留守的后勤辎重部队来防守。

      换言之,这次主动出击,虽然是第一二三步兵团外加第一二三骑兵团,看似全军出动,但实际上出动的都是战兵,其他像后勤兵,卫生兵等都留在后方大营。

      简单说,精武军等于是分成了两个兵团,一个机动攻击兵团,一个营门守卫兵团。

      其中机动攻击兵团基本都是战兵,攻击力无可挑剔;营门守卫兵团虽然大多都是辅助兵,但也基本人手一支夏普斯步枪,再加上还有装备了改良版拿破仑炮的独立炮兵营,以及装备了56突击步枪、56机枪,掷弹筒以及迫击炮的加强警卫营,防守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警卫营在哪里,主帅就在哪里,也就是说李永吉并没有参加攻击兵团。之所以如此,除了安全方面的考虑,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方便指挥。

      前文说过,精武军跟这时代别的部队不同,除了有大量先进武器外,最大的特色是配备了大量无线通讯装置。

      精武军中,无线步话机已经装备到连队,营一级还装备了中继台,再加上李永吉还有线导式侦查气球以及多功能无线指挥装置,其他什么高倍望远镜,激光测距仪之类也都有配备,在指挥方面虽然跟21世纪的现代军队还没法比,但在这个时代的话,绝对是超前了。

      正因为如此,李永吉安坐指挥中心居中策应,比亲临前线的作用更大,以精武军的装备,只要不犯大错,赢是肯定的。

      当部队开始出营门的时候,侦查气球就早早升了起来,由于天气不太好,李永吉不敢让侦查气球飞太高,只有五十米高,不过这个高度俯瞰全场已经足够了。

      所有步话机都有无线电定位系统,也就是说,当侦查气球升起来以后,李永吉的多功能雷达显示器上就显示出了己方所有部队的分布点,再加上通讯器,李永吉可以很方便的直接指挥每一个连,再加上视角更宽更广更清楚,这仗还没打呢,光靠情报他就赢了一半。

      实话说,光凭这些通信手段,李永吉真的可以好像玩《全面战争》游戏一样指挥部队了。

      根据侦查气球的侦查,太平军兵分三路,也就是分为三个攻击集群,从三个方向逐步靠近精武军大营,是典型的围三缺一。

      其中中央一路兵势最厚,而且还有李秀成的大旗,应该就是李秀成的中军主力了。

      为此,李永吉把攻击兵团也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配置一个步兵团加一个骑兵团,三部呈品字型联合前进,目标直指李秀成的中军。

      第一步兵团在品字大阵的最中央,是主要的攻击力量,两边的第二、第三团,则主要负责维持两翼,骑兵居中策应,大家就这么一路向李秀成的中军压去。

      看到精武军居然放弃营垒出营野战,李秀成也是大喜,立刻下令自己的中军出击迎敌。

      在他看来,自己的中军足有五万人,且多是精锐老兵,又在之前的战斗中缴获了大量抬枪铜炮,战斗力大大增强,实力应该远比这支团练兵要强。

      另外在两翼还有陈坤书的一万人以及陆顺德一万两千人,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也相当不错,只要自己的中军跟对方黏住,这两翼再一个包抄侧击,那么这支什么精武军就完了。

      虽然李秀成没有无线电通信系统,而且由于跟两翼部队的距离太远,无法及时给两翼部队下命令,不过他十分相信陈坤书以及路顺德的指挥能力跟战场嗅觉,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动起来,那两只部队看到后必然会跟上,自动从侧翼攻击这支自不量力的精武军。

      在这一点上,他十分自信,毕竟跟这两人的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十分信任这两名指挥官的能力。

      就这样,双方逐渐接近,从侦查气球的高空侦察来看,精武军的攻击兵团全部聚集在一起,已经逐渐进入太平军的包围圈。

      也就是说,李秀成的中军,路顺德以及陈坤书的偏师,已经从三个方面包围了精武军的攻击兵团。精武军的攻击兵团跟李秀成的中军距离最近,跟陈坤书的距离最远。

      就在这时,精武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能目视到太平军那黑压压一排的中军阵线了,就距离来说,大概还有一千两百米左右。

      精武军攻击兵团得到消息后,立刻停止前进,进行就地布防,具体而言,就是步兵在前,炮兵居中,骑兵殿后。

      紧接着,各团的迫击炮部队开始迅速布置迫击炮,并测算距离,三分钟之后,当太平军接近到两里,也就是一千米左右的时候,第一轮火炮齐射就开始了。

      这次由于强调机动性,所以炮兵只设置到团,营级不再设置迫击炮排。也就是说,一个团只有一个配备了18门w87式81毫米迫击炮的炮兵连,三个团加起来,总共只有54门迫击炮。

      虽然减少了营一级的迫击炮配置,但这次炮弹带的却更多,而w87式81毫米迫击炮的射速却很高,能够达到30发每分钟。

      不过,精武军的炮兵由于水平还不够,无法达到30发每分的急速射,只能做到20发每分钟的急速射,而这一次因为距离过远,为了节约炮弹,精武军的炮兵实行的是10发每分钟的标准射。

      这样一来,精武军三个团共54门炮,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按照每分钟十发炮弹的频率,总共向李秀成的中军集群投射了1620发炮弹!

      这一下就把李秀成的中军部队给打蒙了,一千六百多发炮弹,隔着一千米,在短短三分钟之内投射过来,而且都是现代的高爆弹,有大量破片,杀伤半径超过十三米,太平军又一直是密集阵型,这样一来,所造成的破坏就更是惊人!

      现代迫击炮的集中射击,这绝对不是这时代的普通冷兵器部队能承受的,哪怕是李秀成的精锐部队,一下子就被这一顿火炮给猛揍一通,前锋也立刻就溃散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