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按照张威的预计,江南大营的清军这次被打的很惨,哪怕就算逃出了不少人,可败军难以言勇,接下来整个苏南地区都将处于太平军的兵锋之下。
换句话说,他们精武军接受考验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个时候,李永吉作为军中主帅,万万不能再游离在外了。
“放心,我立刻回去!你这就下令全军【创建和谐家园】,所有人不准出营,有什么事情都等我回来再说!”
说完,李永吉放下电话,轻轻叹了口气:“真是不消停啊,要么就都不来,要来就一起,这是要忙死我啊,就不能给我点休假时间么?”
说是这么说,但李永吉还是下令立刻回航,直接回唐家湾的莫家港。顺便说一句,莫家港原本叫珍珠港的,不过李永吉嫌不吉利,就重新起了个莫家港。
就这样,在李永吉的一声令下,整个突击舰队立刻掉头,不去近距离上前去观察一下战果,再顺便玩玩开枪扫射的游戏了,这也让英法联军的幸存者人数增加了不少。
要知道,按照李永吉原本的打算,是等英法联合舰队的船一爆炸,他们再上去开枪扫射痛打落水狗的,就像另外一个时空日本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对落水清军做的事情一样。
这种行为虽然残忍,但却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英法联军的幸存人员。毕竟只靠这种程度的爆炸,是不可能把英法联军的所有人员一个不剩的弄掉的,总会有一些幸存者。
不过现在么,时间紧迫,李永吉没必要为这么点小事儿耽误自己,所以就先这样吧。
别说,就是李永吉这一念之仁,导致英法联军在这次爆炸事件中的幸存者总数高达两千人,且大部分都是会水性的水兵以及非战斗人员,而陆战部队以及大部分的高级军官,基本都遇难了。
比如英国的公使詹姆斯·布鲁斯,也就是小额尔金伯爵,英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还有法国公使葛罗男爵,法军总司令孟托班等,都在这次爆炸中全部遇难,一个不剩。
这次神秘的大爆炸,虽然事后众说纷纭,比如弹药库殉爆之类的,但就结果而言,等于是把整个英法两国在远东地区的主力精华全部废掉,短期内再也无力干涉亚洲地区的变局。
而且因为这次英法联军的损失太大,原因也扑朔迷离,不但让整个亚洲地区的局势因此而改变,甚至连欧洲也受到了波及,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影响十分深远,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李永吉率队回到莫家港后,整个莫家村的知**士都十分兴奋,如果不是李永吉一早就下了封口令,不准把这件事说出去,他们恨不得立刻把这件事吆喝的所有人都知道。
也就是说,真正知道这次袭击内幕的,只有莫家村少数的一部分人,比如那些参加了袭击行动的特战队成员,以及其他船员,至于莫家村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内幕,要不然,李永吉也不会偷偷在晚上出海了,他不是防备外人,而是为了防备莫家村那些不知情的人。
尽管李永吉自己也知道,就目前洋人的高傲,哪怕莫家村的人上去当面说这次袭击是他们搞的,洋人也不会相信,只会觉得你疯了。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永吉还是下了最严厉的封口令,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全都被严格看管起来,不得随意外出,跟看押起来没两样。
当然,这些莫家村的知**对这件事也十分理解并甘之如饴,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件事兹事体大,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用李永吉自己多说,他们自己就先内部搞了个封口令。
而且所谓看押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难受的事儿,毕竟不必出海,就能好吃好喝的在村子里呆着过好日子,甚至那些参加行动的人还可以继续跟在李永吉身边效力,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天大的好事儿。
李永吉是打算把这次袭击的真相完全封存,永远也没有解密的那一天,他要让英法联军覆灭的事情,变成一个类似于通古斯大爆炸之类的神秘事件。
总之,想知道英法舰队覆灭的真相?那就开动脑筋,使劲儿猜去吧。
第七十章 局势突变(二)
由于莫家村以及莫家港对现在的李永吉也十分重要,毕竟潜水艇都在这里,万万不能有失,所以李永吉并没有立刻回精武军在青浦县养心居的大本营,而是稍微做了一些安排。
简单说,就是李永吉让警卫营的士兵把随身的柯尔特海军左【创建和谐家园】以及弹药全部留下,同时还从张信达那里要来三百条夏普斯步枪以及三万发子弹,也都留给了莫家村的人。
张信达的那三百条夏普斯步枪以及弹药,本来就是张信达的工厂里生产的库存货,所以都是现成的新枪,弄过来倒也方便。不过这些莫家村的人以前从来没用过这种后装枪,因此李永吉还特意从警卫营中挑选了一百人留下当教官,让他们教导莫家村的人如何使用这些枪械,顺便也参与当地的防守。
原本李永吉还以为大家都不乐意,谁知道一说要挑一百人留下当教官,警卫营的这些人都争着要留。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李永吉呆在莫家村训练潜水兵的这些日子里,这些年轻精壮的警卫营士兵们,也跟当地的女子相处愉快,还有很多人都私定了终身。
想想也是,李永吉的警卫营成员都是年龄不到25岁的小伙子,而莫家村又主要都是女人,且也是年轻女人居多,这呆的时间一长,相处久了,可不就眉来眼去的互补了么。
对这种事儿,李永吉一向是随其自然,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就好,毕竟年轻人嘛,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光靠压制是不行的。
既然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么留下的人就优先给了那些跟当地女子多少有些关系的士兵,这么一来也算皆大欢喜。
然而,那些母蛙特战队的成员听说李永吉要走,仗着刚刚立了大功,而且之前跟李永吉关系不错,也嚷嚷着要跟着一起去打发匪,还是李永吉好说歹说,才以潜水艇等特种兵器也很重要为由,让他们暂且在这里留下,以后有的是机会让她们发威。
等安排了一切,到了6月9日的时候,李永吉才重新启程,带兵返回了精武军的养心居大本营。
一回到精武军大本营,就发现这里的气氛相当紧张,李永吉也不废话,直接就召集了张威等高级军官,进行了一次作战会议。
会议上,张威作为参谋长,先把新收集的情报重新做了个介绍,让大家对目前的状态有了个更明确的认识。
根据张威的介绍,江南大营一役,清军败的不是一般的惨,简直就是全军覆没,被人打了一个歼灭战!
具体的说,这次太平军虽然比历史上推迟了一个月才发动攻击,但也正因为推迟了一个月,准备的更充分,参加攻击江南大营的部队,几乎汇集了太平军的精华,光部队人数就号称二十万,至于实际上,根据前方情报员的预测,起码也有十三万左右。
而且这一次战斗,太平军跟历史上的那次战斗不同,没有忘记提前在清军败退的路线上设置埋伏,而是先后用三支部队,设置了三道埋伏,结果当清军开始全面溃退的时候,这三支打埋伏的太平军把路一堵,结果导致大量清军被包了饺子,其中大部分都乖乖的投了降,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只有少部分突围而出。
在突围的过程中,主帅和春也不幸战死,只有张国梁等少数将领率领不到三千的残兵败将,安全的退到了镇江,并继续招收败兵,准备建立新的防线。
可惜,按照目前的态势,张威不认为在镇江的清军能挡住气势正盛的太平军,太平军不过是赢的太漂亮,正急于消化胜利果实,特别是要想办法处理那批清军的降兵,暂时没空理会张国梁而已,一旦回过神来,镇江必然挡不住太平军。
别说镇江,张威估计,如果太平军发狠,就算是后面的常州、苏州,甚至松江府这边也挡不住,最后还得他们精武军出马。
总之,听了这些情报,李永吉就知道,与他所知的那次打成击溃战的二破江南大营战役相比,这是一次更加漂亮的歼灭战。这次战役后,整个江南大营的清军有生力量几乎都被歼灭,其中至少有五万清兵投降,逃跑的清军只有两万左右,真正毙敌的人数,不过三千多人。
换言之,这次姗姗来迟的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战役,太平军的战果更大,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这也导致太平军的力量膨胀的更加厉害。
虽然由于战斗刚结束,太平军还需要一段时间整顿队伍,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太平军就会携大胜余威,横扫整个江南。
由于太平军的力量更强,清军的力量更弱,再加上在上海的洋人军队主力也被自己用特种作战给炸掉了,这样一来,江南地区能抵挡太平军进攻的,恐怕就只有自己这支精武军了!
虽然这一直是李永吉想要的结果,不过想到到时候可能要面对十几万太平军的进攻,他也是有些头皮发麻。
“所以我得计划是,全军出动,全部前出到苏州,在苏州城布防,借着苏州城的城墙,挡住太平军的进攻。”张威说到这,指了指墙壁上的大副地图,“大家看,我们青浦这里无险可守,而且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不管是我们士兵的家眷,还是大人的产业,几乎都在这里,因此青浦城是万万不能有失的,也不能被战火侵扰。
因此我才建议前出到苏州布防,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把战场挡在外面,避免战火烧到青浦县。
苏州城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本身的繁华,都绝对可以吸引太平军的目光,太平军说什么也不会放弃苏州这座城市,所以苏州是他们的必攻之地,我们就在苏州城下,利用我们的火力,跟他们来打一个防守战!”
“防守战?”接话的是王三武,目前也只有他能直接在会议上跟张威平辈说话了,“老张,防守战的思路是不错,可你想过没有,太平军这次来,可能会超过十万人,甚至有可能是二十万人。你说咱们去苏州布防,可万一他们看打不下,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苏州,另外再派一支兵马绕过苏州城,直接来打青浦县可怎么办?我们的粮草辎重还有武器弹药,貌似都在这里吧?我们这支部队严重依赖火器,火器一旦没了弹药,可比烧火棍强不了哪儿去。”
“烧火棍?烧火棍有刺刀么?”
“刺刀再好,也比不过人多吧?”
“那你说怎么办?”张威皱了皱眉,“难道要在这里防守?可我们人太少,万一太平军攻破苏州,夺了苏州的粮草辎重,到时候就会更加的不可收拾。我们就算到青浦县防守,可一样只能守城,外面那些散布在各村各镇的士兵家眷怎么办?你能保证太平军不伤害咱们士兵的家眷么?而我们士兵在知道家眷被抓,他们还能保证自己的士气么?”
“我们可以提前疏散啊。”王三武到,“让我们的士兵家眷都退去青浦县城,另外再提前搜集粮草。只要人都去城里就没关系了。以我们精武军的战斗力,如果依托城市打防守,别说十万,就是来个三十万,五十万,我也一点不怕。”
“可你怎么说动让所有的士兵家属都进城呢?”张威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好说话的,而且我们精武军的士兵大都是本乡本土的,很多都在外面有自己的田产房屋,他们未必就乐意放弃这些跟我们进城。别说那些士兵家属了,就连咱们大人也有不少产业在城外,不说那什么高产试验田,还有那些新式的砖窑厂、水泥厂、家具厂,小水库之类的工程也建了不少。要是把这些都放弃了,那这些东西可就要被糟蹋了!”
“这也没办法,毕竟是打仗。”王三武撇撇嘴,“田地又带不走,粮食毁了我们以后再种,工厂毁了,我们也可以以后重建,只要把那些设备运回来就成,反正那些工厂最贵的就是那些洋设备不是么。”
“可这样一来,我们的损失也太大了。”张威道,“何况青浦县本来就不大,跟苏州城是没法比的……”
“那更好!”王三武打断了张威的话,“我们人数少,防守小城更容易调动。我们有更强的火力,城市太大我们还防守不过来呢,城市小了,防守面也小了,更有利于我们的防守作战不是么?
老张,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人,防守家乡,必然同仇敌忾,可如果去苏州,苏州那边城大人多,局面也更复杂,起码官职比永吉大的人一抓一大把。贸然去苏州,我怕我们很快就会被别人当枪用,反倒是在这里,什么都是我们说了算,我们可以自由发挥,这样面对太平军,赢面才能更大。”
“那我们的马怎么办?”张威道,“我们都到了青浦县城,这么多马匹放哪儿?都放城里的话,消耗可就太大了,也失去了我们都机动力。
要我说,还是去苏州,去苏州后我们不进城,而是在苏州城外单独建设一个营垒,这样可以跟苏州城互成犄角,如此就可以利用我们的机动力跟野战能力。太平军人数再多,也基本都是步兵,就算有一点骑兵,也都是劣马,根本与我们的大洋马没法比,绝对跟不上我们的速度。
所以说,万一我们打不过太平军,跑还是没问题的,而他们要是敢追我们,我们就可以在机动中拖垮他们,然后回过头来再打。”
“说的好听,可那样等于拿全军冒险。”王三武摇摇头,“我们的战斗力是很强,可行军野战变数太多,就算我们马匹更多,机动力更强,可也难保证不出意外。一心守城,我们可以全面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可如果出城浪战,局面就不好说了。万一我们出城野战的时候被包围,那你机动力再强也没用了。”
“你怎么……算了,我不跟你说了!”张威气鼓鼓的转过头,看着正一门心思看地图的李永吉,先抱了下拳,“大人,您怎么看?”
“我的意思啊。”李永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等!”
“等?”张威诧异。
“是的,等!”李永吉笑了笑,“守城作战太被动,等于把主动权交到了别人手里,这不是我们精武军的风格,也不利于我们发挥全力。因此,我们要等李秀成打下了苏州城,并进驻苏州城之后,我们再主动出击,去进攻李秀成坐镇的苏州城!”
“打李秀成坐镇的苏州?”
“没错!”李永吉扫视了众人一眼,“我们人数虽少,但火力跟机动力大大强于对方,面对太平……发匪,我们绝对可以做到野战无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利用我们的优势,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攻敌必救,让他们去防守,这就叫作战地点由我们来定!”
“这个主意好!”王三武忽然拍了一下桌子,大吼道,“这样一来,他们都忙着去保卫他们在苏州城的忠王了,也就只能跟随我们的脚步,跟我们在苏州城下决战,不会再有机会发挥他们的兵力优势,也不会再分兵肆虐我们青浦了!哈哈哈,好,这个计划好,我们去揍人,不是让别人来打我,痛快!我喜欢这个主意,就这么办吧!”
第七十一章 战前准备(一)
这次类似于统一思想的军事会议结束后,张威王三武等人各自散去,回去继续整顿部队,并做好思想动员,用各自的方法向士兵们传达会议精神,力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让这些士兵不会掉链子。
这也是精武军的传统了,那就是临战之前,总要做一番思想鼓动,也就是告诉他们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为什么要打,另外就是继续申明战场纪律。
总之,就是要反复的告诉他们,我们很强,正面打绝不会输,谁要是在战场上胆小怕事,不但自己要枪毙,家里所享受的一切待遇也要全部取消!
精武军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搞什么打土豪分田地,但利用愣头青加蛮不讲理的外表,还是变相的给精武军士兵的家属带来了相似的便利。
简单说,只要是家里有人在精武军当兵的,那么假如你是佃户,租种了某地主家的地,那么好了,你就不用跟你的东家交租了,他要是敢来收租,你只要说一句,我家某某某在精武军当兵,那对方就灰溜溜的走人,别说收租,连收地皮都不敢。
假如你是自耕农,那也好了,官府啥的苛捐杂税统统木有了,谁也不敢上你这来收税,甚至还有人哭着喊着求送地,也就是把他们的地皮送给你求挂靠,以此来减免官府的税收。
由于精武军自己有军法处,也处理跟精武军官兵有关的民事【创建和谐家园】,所以那些精武军官兵的家属做事儿也不敢乱来,毕竟那些精武军的士兵都千叮咛万嘱咐,说这一切都是精武军带来的,你可千万别飞扬跋扈拖后腿,要不然没了精武军的这层皮,就什么都没有了。
换言之,由于精武军的官兵主体都是本地的自耕农跟佃户子弟,大都拖家带口,所以靠着这些牵扯不断的关系,现在已经逐渐蜕变成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牵扯范围越来越广的利益团体,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精武军,就是因为有了精武军的存在,不管是官府也罢,地主乡绅也好,都不敢动这个团体的利益,等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恶霸。
因此,一旦你因为各种原因被开除出精武军,而不是光荣退伍或者战死、战伤等正常退役,你的家人就会被消除精武军关系户的待遇,那这些已经享受到便利的家属就会比过去还惨。
毕竟他们自此成为精武军关系户之后,靠着狐假虎威,动了不少利益阶层的蛋糕,比如当地的地主还有官府等等。
你是精武军关系户的时候,大家都怕你,可你一旦没了关系,那地主的反击能量可也不小。
正因为如此,所以就算不用李永吉刻意强调,精武军官兵的向心力也越来越强,几乎已经是水泼不透,可以说除了李永吉等少数人,外人根本就无法融入这个团体,也不可能指挥的了这个团体。
虽然精武军的士兵们自己都明白必须要卖命给精武军,否则啥都没有,不过具体到不同的小团体,由于各自的长官性格不同,也造成了不同部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像张威,这家伙一向治军求严,讲究一个四平八稳,所以对手下直属营士兵的教育就是严肃军纪,讲究不遵守纪律的一律开除,所以再张威治下,士兵的纪律是最好的。
比如他在鼓动的时候,就着重强调惩罚,也就是说敢在今后作战中畏缩不前,不听命令的,一律执行枪决,这名士兵的家属也取消一切精武军待遇,强调的是一个吓!
王三武就又不同了,他为人比较豪迈,有些感性化,经常深入基层跟士兵打成一片,个人感染力很强,所以他带的兵士气最高,血性最浓,进攻性最强,纪律方面就略有不如了。
比如王三武跟下面说的时候,就着重强调一个恩!就是说精武军给大家带来了这个那个的好处,大家都是血性男儿,尿尿就要站着尿,不能知恩不报。所以打仗的时候,都必须跟我奋勇向前,谁要是丢了精武军的脸,别怪他翻脸无情!
目前,精武军内部主要就是这两个派系,其他高级军官基本都是依附张威跟王三武这两人。
好比周达,就是紧跟张威的人,其他还有周达的弟弟周兴,张威的弟弟张风、张云等人,都属于张威一派的。
而王三武的派系也有不少人,像林春生、江海、江云,还有林春生的弟弟林秋生,江家新投奔来的江风、江雨等人全部都是依附王三武的。
没有人让他们拉帮结派,也没人说破派系的事儿,这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李永吉对此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对此是不反对不支持,听之任之,反正他知道像这种事儿,越管越乱,而且下面分派系,对自己也有好处。
毕竟不管是李永吉还是其他人,都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什么派系,都是要听李永吉的话。因为大家都明白,离开了李永吉,不管是张威还是王三武,他们谁也无法真正统领精武军这个特殊的团体。
手下的人在做思想动员,那么李永军在干吗呢?他在继续跟张信达聊天,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顺便催要一下武器装备。
“以苏州城为诱饵,让对方过来,再定点打击,这个方法是不错,就是太伤元气了。”听完李永吉的话,张信达叹道,“就我所知,苏州城是当时江南,不,是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江南的中心,就算太平军没起来的时候,也比南京等城市繁华的多。至于上海,还没发展起来,更是没法跟苏州城相比。让太平军打下来,你再打回来,这就要经历一番战火,总有些觉得不忍心啊。”
“再繁华,也不是我们的。”李永吉撇撇嘴,“相反,被太平军打下来,我们再打回来,那这座城市就成了我的了,两厢一比较,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嗯,这么说倒也是,就是苦了那些百姓。”张信达笑了笑,“不过啊,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冷血了,那也是同胞不是么?你忍心看他们遭受战火?”
“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我要不冷血,我自己早没命了。”李永吉耸了耸肩,“这就好比做手术,手术过程中病人肯定会遭罪,可不做手术,以后会更痛苦。同样道理,不经过太平军的打击,那些苏州人不会念我的好,清政府也不会重用我,我只有接着这次机会,才能一跃而起。我现在的力量其实还不足,关键是地位太低,这时候再讲妇人之仁,那就是傻了。”
“这倒也是。”张信达点头,“不是自己的,或者自己把能掌握的,再好也没用。”
“别说那些了,我要的武器呢?你不是说给我准备点新玩意儿么?”
“哦,马上就来!”张信达打了个响指,然后一偏身,就露出后面的大面积显示屏,上面已经显示出了一款武器的示意图。
“第一款武器,中国产56-1式轻机枪。”张信达笑道,“有了56冲,怎么能没有56轻呢?这款机枪用的子弹跟56冲是一样的,而且采用弹链供弹,有专门的弹链盒,子弹可以人工上弹链,一盒可以装100发子弹,有效杀伤距离500米,非常适合应付集团冲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