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早了。”李永吉摇摇头,“我这里已经是1860年的4月份了,你忘了这是什么时候?这可是第二次**战争时期啊!英法联军已经在舟山登陆,马上就要挺近北京!所以,我必须尽早让部队形成战斗力,然后寻机北上,跟英法联军干一场,最起码,要避免火烧圆明园的惨剧!”

      “北上打英法联军?你,你这……”张信达这次是真的吃惊了,“你脑子抽了吧?你的地盘是青浦县,是上海!北上打英法联军,首先就算你打赢了,清廷也未必记你的好,毕竟你这是私自行动!其次你这样会跟英法列强交恶,以后会各种困难。陆军或许你是很强,但人没海军,如果他们的战舰顺着长江打你,你怎么办?”

      “那我不会找个战舰打不到我的地方当基地啊,中国这么大,地方多了去。我有金手指在身,我在哪里,地盘就在哪里,补给方面根本不是事儿!相反,我不利用好这一点,还跟以前固守一个地方宅着,那我才是傻缺呢。”

      “好吧,就算这样,但赚钱的事情怎么办?”张信达道,“你要跟英法交恶,英法两国的市场是没有了,难道你就光盯着清朝这个市场?我跟你说,清朝可是缺黄金的,要想套购黄金,还得跟英法打好交道才是,当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黄金,都在英法手里。”

      “切,难道我赚钱非得套购黄金么?清朝有那么多的翡翠玉石还不够?更何况还有其他物产,比如名贵木材,比如蚕茧,比如名贵药材,也能在你那里卖个好价钱。甚至我还可以利用这里的劳动力,跟你做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李永吉笑了笑,“再者说,你也太小看英法等国首脑的政治智慧了。如果我打赢了英法联军,他们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不会跟我翻脸,反而会拼命的交好我,拉拢我。你信不信,这种情况有八成可能!”

      “嗯,这倒也是。”张信达点点头,“列强时代,列强看重的就是实力,如果你表现出足够的实力,他们或许真的会拉拢你。而且,英法两国刚打完了克里米亚战争,死伤五十万人,他们根本没实力扩大远东的战争,二次**战争更多的是一次投机,就像第一次一样,但很可惜,清廷更差劲,明明有机会赢,却还是可耻的输了……这么说,你是真的打算去打英法联军了?”

      “没错!”李永吉淡淡的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死命的扩军,扩军一个师么?你以为我真的是胆子小?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只要三千人,我就能把太平军打个落花流水?让他们不敢见我的面?”

      “也就是说,你是一开始就打算跟英法打?”

      “是的。”李永吉道,“或许从实际角度看,让英法打败清廷不错,对我更有利,但火烧圆明园啊,那么多珍宝,太可惜了。既然我们以后摆明了要造反,那么圆明园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可不能让英法强盗抢走我的东西!

      另外,打败了英法联军,按照惯例,得有赔款吧,就算清廷吃瘪了,好像以后的中法战争一样,胜利了也委屈求和,但只要我不放俘虏,那么英法还得跟我谈,那我就可以趁机大赚一笔。

      至于胜利,我毫不怀疑,我有金手指在身,哪怕是长途奔袭也不怕。我的人数跟英法联军差不多,火力大大胜过对方,又有情报优势,只要让士兵不再惧怕洋人,我的胜算达九成!”

      “那还有一成失败呢。”张信达道,“战争不是儿戏,有太多因素影响结局了,你想过万一失败怎么办?”

      “失败也不怕。”李永吉道,“大不了可以跑,隐姓埋名去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发展,有金手指,只要我不死,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只能奉陪到底了。哎,真是奇了怪了,我好好的富豪日子不过,整天为你的事儿操心,妈蛋真特么怪了!”

      “我们是兄弟嘛。”李永吉笑了笑,“所以说,既然我要打英法联军,就需要提高机动力,马匹的事情你得上心了,现在我才一万五千匹马,远远不够啊,另外武器你也得给我上点心了。”

      “放心吧,火烧圆明园,最起码得打了八里桥之战,那怎么也得9月份了,时间完全来得及。”

      “不能掉以轻心。”李永吉摇摇头,“你那个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这边谁敢保证他们不提前?所以,我得未雨绸缪,做好完全准备。”

      “好好好,我尽早给你把马匹送过去就是。”张信达叹了口气,“武器我也会加快生产,另外会多给你囤积一部分弹药物资,保证不耽误你打仗。总之,你就放心吧,你真要打英法联军,我这里你完全可以放心,保证后勤方面一切ok!”

      “那样我就放心了!”李永吉点点头。

      “不过你想到了没有,英法联军的事儿还很靠后,但太平军的威胁近在眼前,难道你打算放弃青浦?不打太平军了?”

      “谁说不打的?”

      “那你是?”

      “我先打太平军,再去揍洋人。总之,等我的部队不再怕洋人了,训练程度也能让我满意之后,我就会主动出击,先去打别人,不会等着别人来打我的!”

      第六十二章 交流日活动

      就在华尔费心费力的想办法约束好了自己招募来的手下,并开始展开严格的基础训练,并幻想着不久之后就出去大杀四方,然后在这片遥远的中国土地上,靠军功获取爵位,继而成为一名贵族的时候,噩梦却降临了。

      不,也不能说噩梦,只能说是抓狂,因为他发现自己这群人根本没法好好的训练,因为精武军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人借着军事交流的名义,来他这边参观访问。

      一开始,华尔对这种所谓军事交流还挺欢迎,毕竟他知道自己的手下太少,而短时间恐怕也无法再获取更多洋人过来当兵了,所以真正作战的时候,还得依靠精武军这支“大军”当掩护,而他们的洋枪队则作为主打的精锐主力。

      既然是这样,那么提前跟精武军打好交道,熟悉彼此的底细与优劣,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战斗中做到更好的配合。

      但是,有必要每天都来,上午来,下午来,每波人都不重样么?而且,华尔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些清国人看自己这些人的眼神很怪,自己这边的人每做出一个动作,甚至是开口用蹩脚的中文骂人,都能让他们惊呼一下,这让他很不舒服,感觉他们看自己,有点像看大猩猩一样。

      为此,这么连续七天之后,发现训练根本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当初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纪律也开始涣散的时候,华尔终于忍不住,开始跑到李永吉这里咆哮诉苦,要求停止这种可笑的军事交流。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面对脸红脖子粗的华尔,李永吉只是两手一摊,又做了个美国式的耸耸肩,“但是呢,你们既然都是我手下的部队,将来肯定要配合作战,既然以后要配合作战,那么提前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嘛。”

      “那也不必天天来吧!”华尔大声道,“而且你的人一来就五六百人,比我的人还多!来了就来了,还在我们训练的时候,近距离在边上指指点点,这让我手下的士兵很不舒服知道么?他们都说,感觉自己像被围观的猴子!”

      “这完全是误解!”李永吉笑了笑,“大家只是对你的西式操练法感兴趣罢了,想学习观摩一番罢了。”

      的确,为了解除精武军士兵对洋人的惧怕,所以李永吉组织人员每天去参观洋枪队的军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训练,并且还派了很多翻译过去,等他们训练结束,就立马一窝蜂围过去,几个人围着一个白人,开始问各种各样提前设定好的问题。

      之所以一次派六百人过去,一来是精武军人数太多,自己也有训练计划,只能轮着过来,二来是人数多了,初次接触的时候也能减少对洋人的畏惧。而他们在接触之前,会提前做好功课,比如问什么问题,看什么项目,接触交流参观后,他们回来还得组织开小会,写交流心得。

      说白了,李永吉就是用这种方法,让精武军的这批年轻士兵明白到,白人也没什么可怕,除了肤色不一样,身高略高,其他都一样,一样是吃五谷杂粮,顶多是喜欢吃肉,根本不是吃小孩儿喝人血长大,也不喜欢吃生肉,而是喜欢吃熟食,就算是吃所谓牛排,他们通常也是要六分熟的。(牛排关键看部位,这些白人大都是草根,基本不太可能吃到太好的牛排,所以大都是六分熟)

      另外,通过近距离观摩他们的会操训练,也能让精武军的士兵明白到,自己的会操方法不比他们差,甚至还更好,更科学,也更人道,至少精武军士兵现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犯了错,大都是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比如跑步来代替体罚,而这里直接就是抽鞭子。

      纪律性更不用提了,这些洋人列队走路还不如精武军的阵列好呢,而且小毛病也多,随地吐痰是常有的事儿,精武军则基本杜绝了这种现象,因为随地吐痰是要被关小黑屋的。

      “可是,这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训练!”不知道李永吉真实想法的华尔开始大吼,“再这样下去,训练根本就进行不下去了,这样等于让你花银子养了一帮不能打仗的废物,你真觉得这样好么?”

      “当然好,巴不得这样。”李永吉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是,“好吧好吧,我可以不让他们每天去,不过交流活动也不能停,毕竟以后还要配合作战嘛。嗯,你看这样,就按照你们西方的算法,一周七天,一三五你们训练,二四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如何?”

      “不行,交流活动还是太多了!”华尔立马摇头,“士兵是来训练的,不是玩交流活动的!训练一天玩一天,这怎么可能出成绩?”

      “那就周六周日进行交流活动吧。”李永吉一挥手,“你们一周连续训练五天,周六周日进行交流活动,就当放假……就这么定了!”

      “这,这……”华尔皱了皱眉,发现李永吉意志坚决,还是叹了口气,“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接下来,两军的参观,不对,是交流活动就变成一周两天,也就是在周六周日进行。

      由于双方平时训练强度都很高,所以大家都把这交流日当做了是难得的休息时光。特别是对洋枪队成员来说,因为华尔为了出成绩,平日加强了操练强度,把这边白人弄的苦不堪言,所以就格外珍惜一周两次的所谓交流活动。

      不过,既然是交流活动,就不可能只是聊天打屁,那太浪费了,所以自从改成周六周日以后,李永吉就增加了一些项目,直接改成两军联谊的比赛活动。

      也就是说,一周两天的交流活动日中,会有很多比赛项目,比如射击比赛,比如长途负重徒步行军比赛,骑马比赛,拼刺刀比赛,橄榄球比赛,甚至还有打擂台,也就是搏击比赛,获胜的一方会有奖品。

      由于精武军人数远远比洋枪队的人数多,所以每次比赛过程中,都会有众多围观的精武军观众,而在比赛过程中,精武军上下忽然发现,洋人也不过如此,很多地方还不如自己。

      比如在射击比赛中,由于洋枪队的白人们玩夏普斯步枪的时间太短,实弹射击的次数也更少,因此压根不是精武军的对手,毕竟精武军的实弹射击训练强度可是很高的,就实弹射击一项来说,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所有军队都不如精武军这么能造。

      更何况,来参加比赛的大都是精武军中射击成绩比较好的,年龄普遍年轻,稳定性也好,跟那些平均年龄三十多的洋人一比,那水平差的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由于精武军一直很注重科学的体能训练法,经过这么几个月的训练,再加上平时好吃好喝,精武军的体能以及长途行军能力也十分强大,根本不是那些平均年龄三十多,且平时也没怎么进行体能训练的白人可比的,所以负重行军一项,更是没有悬念。

      骑马比赛也差不多,这批白人大部分是水手啊,又大多是草根,平时哪有机会骑马?也就是华尔白齐文这些人会一些,但基数太小,根本不是精武军那些特别挑选出来的骑手的对手。

      拼刺刀项目则互有胜负,甚至一开始还是白人占优。这倒不是精武军的人技术不行,而是他们跟洋人面对面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打怵,而拼刺刀最重气势,结果就是精武军一方经常败北。

      不过等大家适应过来了,局面就开始扳平,再往后就是赢多输少,特别是集团式的拼刺刀比赛中,基本都是更注重团队合作的精武军赢,经常把洋枪队的人戳的满身白点。

      橄榄球比赛也差不多。一开始精武军的橄榄球队员总是被对方那批嗷嗷叫的白人队员所吓唬住,所以十分被动,可在适应了之后,局面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李永吉派出的橄榄球队员,基本都是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的人,体格方面跟白人相差不大,而平时体能训练做的不错,加上玩这个时间更长,更有经验,更注重团体合作,所以一旦适应了对方乱糟糟的冲锋,很快就靠团队协作把洋枪队的橄榄球队员打的找不着北,甚至是由于橄榄球不避讳冲撞,而精武军的橄榄球队员特别学过如何冲撞,所以经常一场比赛下来,精武军的队员没啥事儿,洋枪队的人却总是鼻青脸肿。

      打搏击,或者说被洋人称呼为拳击比赛,被中国人称呼为打擂台的比赛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一开始,基本都是人高马大的洋人赢,毕竟这些水手为主的家伙不但体格更高,而且平时经常打架,打架经验丰富,而这种搏击又是自由搏击,没什么规矩,所以对这些洋人来说是最擅长的领域。

      后来李永吉看总这样不是个事儿,就耍了点小花招,那就是在拳击手套上动手脚。表面上看,洋人的拳击手套跟精武军的手套一样大,但实际上洋人的拳击手套棉花更多,更厚重,还略微加了水,而精武军的拳击手套就是看着大,实际上里面掏出不少棉花,重量轻不少,而且打击的时候也能更出力。

      除了在拳击手套动手脚外,李永吉还派出了自己的警卫营营长出马,去对付擂台上的拳手,有意制造搏击英雄。

      自己的警卫营营长叫吴守云,就是当初把汪云翼下巴卸下来的那个高手。后来自己重新找到他后,稍微一打听,才知道对付真的是个武功高手。

      吴守云擅长的是大力黑沙掌,手上的功夫相当厉害,不过,大力黑沙掌说是掌,实际上更应该说黑沙指。

      也就是说,平时练习的时候,是用双手从插绿豆开始,一直插到铁砂用,另外,还需要练习指力,用指头撑着地面做俯卧撑,所以手指头特别粗硬,力道也特别强,【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讲究的就是用指头以点破面,配合擒拿手的套路,直接就对着关节去。

      虽然这次要戴拳击手套,不过大力黑沙掌也有拳法,那就是握成拳头的时候,食指关节稍微突出,形成一个尖部,用这个尖部【创建和谐家园】,由于都是对准穴位,一旦被打中,伤害特别大。

      就这样,靠着拳套做了小动作,加上派出高手上台,还提前根据拳击的特色制定战术。简单说,就是有针对性的一上来就利用身体冲撞抢攻,不给对方用小跳跃步伐拉开拳击距离的机会,而只要双方一撞上,立刻就朝着对方的薄弱点下黑手,所以比赛往往是双方一撞,洋人就倒地不起,很快以吴守云的胜利而结束,一下子就扭转了洋人搏斗厉害的局面。

      这样一来,就造成比赛过程中,精武军全面压制洋枪队的情况,再加上趁机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比如说匈奴大军如何被汉朝军队打的往西逃跑,往西逃跑的时候又打的西方人不停颤抖等等,让精武军上下产生了一种洋人不过如此,以前失败都是朝廷无能的感觉。

      虽然实际上这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就比洋人强,这批洋枪队的白人也没法代表西方列强军队的主流,但至少在精武军这群士兵的心中,他们却不再惧怕洋人了,而失去了惧怕心理,他们再跟洋人交往的时候,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拘束,甚至可以有说有笑起来。

      至于这些洋人呢,也在多次失败中认识到了现实,知道这些精武军的士兵都很强,算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一旦得到了认可,加上也很喜欢这些比赛,而且还能喝酒,所以很快就跟精武军的士兵说说笑笑,甚至勾肩搭背起来,倒也是搞的一片祥和。

      不管怎么样,李永吉的目的看来是达到了,至少对精武军的官兵来说,洋人再也不是什么神秘而可怕的生番,顶多只是一群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同类而已。

      第六十三章 张信达的蛙人战术

      就在李永吉在那红红火火的大搞中洋大交流的时候,张信达那里却忽然停止了传送马匹的行动,这让正打算继续搞龙骑兵师的李永吉十分不解。

      “为什么不送马了?因为我觉得那样太傻了。”面对李永吉的疑问,张信达只是耸了耸肩,“我以前以为你是想用这些马打太平军,战术性还是很不错的,可如果你是想用这批马带着你的部队北上打英法联军,传送马匹实在是得不偿失。”

      “怎么就是得不偿失?”

      “因为你根本不了解长途行军的实际情况。”张信达道,“其实我之前也不太了解,所以才陪着你疯了那么一段日子,不过后来我偶然查到一点资料,那就是马匹的耐力比人差,需要的后勤保障比人多,长途行军如果超过500公里,马匹的行军速度反而不如人。”

      “什么行军速度不如人?我怎么听不明白?”李永吉问。

      “这么说吧。”张信达道,“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的年代,你要从上海走路去北京,轻装步行的话,怎么也得一个月,如果是骑马,那从上海到北京起码要俩月,这样说你明白了么?”

      “怎么可能?”李永吉道,“走路一个月我了解,但骑马怎么会要两个月?”

      “因为马的耐力比人差啊。”张信达道,“马匹平时在牧场的时候,基本上一直在吃东西,如果不吃牧草,吃粮食饲料,那消耗也是惊人。好吧,知道你有金手指,但一匹马一天就要吃掉最少10公斤的精饲料,2万匹马,一天就要吃掉200吨粮食,你那点吨位够么?反正我传送吨位是不够,就你不能光弄粮食,还得有武器弹药等其他补给吧。”

      “可是……”

      “听我说完。”张信达道,“就算你每天都让马匹吃饱了,可马匹的耐力不如人,500公里以内,速度是比人快的多,但用常步连续走500公里以后,马匹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如果继续走,就要生病,就要累死了,而在这段马匹休息的时间里,人可以继续走,早就超过了马匹了。

      要做个形象的比喻,人跟马,就好比龟兔赛跑,人可以不停的走,马却是一开始跑的飞快,可很快就要中途休息,不休息的话就要生病或者累死掉滴。因此那些所谓八百里加急,是不停换马,如果不换马,早就累死了。

      历史上早有这方面的统计,那就是战略行军的话,人的速度要超过马,比如拿破仑就说过,行军速度第一是步兵,第二是骑兵,第三是炮兵,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比如接下来的美国南北战争,很多时候就是步兵走一段路后,要停下来等骑兵,就是说明马匹的耐力不行。换言之,说马匹机动力好的,只是在战术层面,或者战役层面,如果是上升到战略层面,马匹的机动力就比人步行差太多。”

      “要是你这么说,蒙古骑兵是怎么做的?”

      “那能一样么。”张信达道,“蒙古骑兵是马比人多,一人双马或者三马,以战养战,而且蒙古骑兵的机动力也不算多强,只是比当时的步兵机动强而已,但那时候的步兵机动力一样差劲,更何况蒙古骑兵在战略机动的时候,为了体恤马力,也是下马步行。而到了近代,步兵的机动能力大大增强,战略机动的话,比马匹的速度就更快了。总之你相信我,长期行军,人的速度要比马强不少,你一个月能走路从上海去北京,骑马绝对到不了,所以你如果是打算靠骑马或者坐马车去北京,趁早死了这份心,就算能行,光马匹的消耗也能累死你。”

      “那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徒步行军去北京打英法联军?”李永吉道,“但那样一来,变数太大,毕竟一个月啊,更何况我是大军,不是一个人轻装步行,再加上这路况,一个月肯定到不了。”

      “没错,所以我才说,你这个主意挺蠢的。”张信达摇摇头,“其实,你应该早把你要打英法联军的想法告诉我,那样我也就不用浪费那么多吨位给你运送马匹了。你知不知道,要打英法联军,有更多又省心又省力,还不会暴露你自己的好方法啊。”

      “什么方法?说一个来听听。”

      “比如说打战舰。”张信达道,“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的后勤补给基本都是靠船从后方运,比如武器弹药,都是自带的。而当时他们无论是主力舰还是补给舰,全部都是风帆战舰,就算有一些带蒸汽机的辅助船,但也都是木壳船。其中,我查了资料,二次**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一共不过26艘主力战舰,最强的几艘战舰,也不过是6艘左右的三级风帆战列舰,那就是绝对主力了。当然你那个时空或许会有所不同,但相比再差也差不了哪儿去。”

      “那又怎么样。”李永吉道,“难道你想传送给我几条钢铁炮艇,让我带人过去打海战?”

      “我倒是想,不过海军可没那么容易建,就算给了你船,你没【创建和谐家园】头,没有合格的海员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张信达道,“其实一早的时候,我是想给你弄艘小型潜艇的,比如伊朗的卡迪尔级小型潜艇就不错,排水量才120吨,吨位小,我传送给你没问题。

      这种潜艇有两具鱼雷发射管,人员少,操作简单,能很快上手。而且,你那个时代还没有潜艇战这一说,大家也都没有防备潜艇的意识,如果用现代鱼雷去打风帆战舰,那绝对是一枚一艘船没跑。但很可惜,后来我自己推翻了这个方法。”

      “为什么?这主意不错啊。”李永吉点点头,“用现代小潜艇打这个时代的木质风帆战舰,那绝对是个好主意!怎么,你为什么推翻了这个主意?是潜艇太贵?缺钱么?”

      “那倒不是。”张信达道,“这种潜艇价格倒是不贵,不过毕竟是军品,要买到手很难,至少对目前的我来说很难。嗯,或者说,时间不允许。”

      “时间不允许?”

      “是的。”张信达道,“我打听过了,要买到这种潜艇,从谈立项,到实际接收,整个过程相当麻烦,没有个小半年是不可能成功的,就算我接收到了,还得投入人员去学习如何操作,我会了再给你,你再学,行了,小一年就过去了,到时候你就算会用这款潜艇,人家圆明园的大火早就熄灭了。”

      “那你可以买别的国家的啊,比如朝鲜,我记得朝鲜也有小潜艇。”

      “你说的是朝鲜的鲨鱼级小潜艇吧,早问过了。”张信达摇摇头,“问题是我在南非,跟伊朗买还算容易点,要是跟朝鲜买,那才是更难。不说手续问题,朝鲜现在被封锁的很严重,基本我是很难弄到手的。”

      “那怎么办?你说了等于没说啊。”李永吉不满。

      “先别急,潜艇的事儿,我已经找人跟伊朗方面谈了,估计过段时间会有信,但你别指望伊朗的潜艇去打英法联军了,时间跟不上。”张信达道,“但是,要打英法联军的战舰,也不一定非要潜艇啊,还可以搞蛙人特工队啊。”

      “蛙人特工队?”李永吉眨眨眼,瞬间明白道,“你的意思是说,让蛙人去战舰下面安装炸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4: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