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样一来,射击课跟会操课往往就连在一起,而士兵们要想去射击或者会操,就必须跑步去新训练场,然后再回来,倒是也顺便锻炼了体能。

      由于养心居大营这里本来就是一片树林,所以在五公里之外的地方射击跟会操,噪音经过距离以及树林的减弱,就小了很多,但完全杜绝是不可能,还是能听到隐约的射击声,不过是噪音强度小了而已。

      另外,新的养马场,也是在新训练场的周围,并且在师级整编之后,还扩大了马场以及训练场的范围。

      到目前为止,训练场已经有三个,马场有五个,除了训练场基本是满负荷运转外,马场有两个是空的,是为了给新来的马做准备,毕竟这里每天都会增多一百匹马。

      当然,也是华尔跟杨坊进来的时候,只是在大堂里候着,并没有被允许去后面的隔音房,如果去了那里,枪炮声几乎听不见,不过那里是内宅,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有少年亲卫团亲自把守,所以是不可能让他们随便进的。

      “总之,军火的事情由于我也是跟别人买的,所以暂时也没法给你们个准信,不能立刻给你们答复。”

      李永吉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打算跟张信达再商量下再说,但他已经有些不耐烦这几个人继续呆在这里了,所以就拿起了桌子上的茶杯,暗示要端茶送客了。

      “当然了,既然您是我父亲的朋友,那我也会尽力帮您问一问。这样吧,等我这边问好了,不管能不能卖给你枪械,都会让我父亲那边通知你的,你看这样如何?”

      “哦,既如此,那就再好不过。”看到李永吉故意端起茶杯不停的晃啊晃,杨坊再迟钝也知道对方下了逐客令。

      想到这李永吉的二愣子传闻,为了不破坏气氛,不给自己添堵,杨坊就主动站起来告辞:“时间也不早了,我看李大人军务繁忙,那我就不再留下来叨扰了,这就先告辞如何?”

      “哈哈,难得杨大人这么善解人意,那我就不送了。”李永吉压根不来什么礼貌,仗着自己的年龄小优势,直接就抬抬手,表示送客了。

      然而,就在杨坊要再客气一番,然后再带人离开的时候,华尔却忽然再次开口了:“这位李大人,既然你这里有很多洋枪洋炮,想必是想用西式操法练军。这样的话,你肯定需要熟悉西方练兵法的军官,能不能让我留下来,帮您教导这批士兵?要知道,只有洋枪洋炮,可练不出一支合格的西式军队的!”

      “你想留下来当教官?”李永吉问道。

      “是的。”华尔毫不犹豫的点头,一脸的热切,“我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在多个地方参加过多次著名的战役!

      相信我,在练兵与作战方面,我绝对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相比而言,我在轮船上当大副,那是可惜了我的才能,我真正的才能是指挥陆军!而不是在船上当什么大副!

      相信我,只要你雇佣了我,让我教导跟指挥您收下的这支部队,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有点意思。”李永吉笑了笑,“不过你知不知道,我这里只是个团练,也就是你们口中的民兵,不是正规军,这一点你清楚么?”

      “没关系,待遇方面我可以主动降低一点。”说到这,华尔略微迟疑了一下,“当然,不能把我当普通士兵看,我要当军官,要军官的待遇!而且就我的能力来说,平时一个月八十两银子是不能少的,战时还得要额外的津贴补助,补助不能少于三十两,如果大胜仗还必须有奖金,奖金不能少于一百两……我知道我要的有点多,不过相信我,这绝对物超所值!”

      “三十!”李永吉伸出三根手指头,“我这里,一名连长一个月就三十两银子,不会再多,也没有什么战时补助,最多打了胜仗有奖金,奖金多少有我定。你在这里,暂时就是连长待遇,跟其他连长一视同仁,你要同意就留下,不同意就没办法了。”

      “这……”华尔纠结了一下,看了看旁边站着的卫兵以及他身上的夏普斯步枪,“三十两也太少了,我以前……”

      “我不管你以前。”李永吉摆摆手,“你要在我这留下,就只有三十两一个月。当然,这是基本薪水,你以后要是立了功,升官了,待遇也会提高。另外我这里包吃住,一天三顿饭,训练强的时候一天四顿饭。

      这么说吧,我这里普通士兵都是米饭青菜豆腐管饱,每周都能吃一次肉。如果是连长级军官,除了以上伙食外,一天多加一个鸡蛋,几乎顿顿都有鱼吃,除了不能喝酒,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另外,服装你也不用操心,我这里发军服,连**跟洗漱用品也发,所以你这三十两是纯赚,减去消费,绝对比你以前的八十两要好,因为我这有很多东西,你在外面有钱也买不到。”

      “你说的是真的?”听到李永吉这么说,华尔也是双眼放光,喉咙不自主的咽了一下。

      要知道,华尔虽然是大副,但毕竟不是高级军官。而中国这里条件有限,不可能让他顿顿吃牛排,别说牛排,猪排都很难吃一次,有钱都很难买到。

      他以前在孔夫子号炮船上当大副,也就是能几天吃一次鱼,平时都是吃馒头米饭带青菜的,面包是难得吃一次。

      至于肉,半个月吃一次猪肉就算不错了,这一来是他经常在船上,二来也是肉食在这里很难买到,不但是少的问题也有自己身份的问题。

      华尔是洋人,中国人此时轻易是不会把猪肉跟鸡蛋之类的东西卖给他们的,就算卖,也是超高价,毕竟此时的中国人对洋人还是怀着避而远之的心理。

      所以说,李永吉开的价码,别的不说,光那个伙食,就让华尔十分感兴趣。

      “自然是真的,难道我还骗你不成。”李永吉笑了笑,“而且你如果吃不惯米饭馒头,我这里还可以提供面包。嗯,其实我本人也挺喜欢面包,我平时吃饭的时候,早餐就是面包。”

      “这,这……如果我留下,会让我当教官么?会让我指挥我教导的部队么?”华尔接着道,“先说好,让我当教官没问题,但作战的时候,我手下的人必须听我指挥,而且最少要让我指挥五百人!”

      “没问题。”李永吉嘿嘿一笑,“不过,我现在的这些部队都有固定的训练跟学习系统,你的那套不可能直接照搬,所以你要想指挥人,就只能去自己招募,也就是说,你可以去招募跟你一样的洋人过来,你招募来多少,我就给你指挥多少,当然,最好是当过骑兵的,待遇从优。”

      “我自己招募?”华尔眉毛一挑,“那待遇都会跟我一样么?配发的武器也跟你这些士兵一样么?”

      “武器肯定都差不多。”李永吉微微一笑,没有把话说满,“待遇方面嘛,我只能说,你招募来的洋人士兵,因为经验更多,薪水要比我的士兵高一点。至于你,因为你是第一个要加入我军的,我给你了特别优待,直接让你享受连长级待遇,所以你的待遇我是按照我这边连长级别算的,但你以后找来的新人不会继续如此,当然,如果你找来的人水平不错,能力很强,我自然也会给他对应自己能力的待遇。”

      “那如果我招募洋人士兵过来,具体的薪水怎么算?”

      “没当过兵的普通白人我给八两银子一个月。”李永吉道,“如果是过去打过仗,有过实战经验的,我可以给十两银子一个月,如果当过基层军官,跟你一样,我可以直接给三十两银子一个月,要是当过骑兵,会骑兵战术的,那我给四十两银子一个月……

      别跟我哭穷,当我不知道,你们那些船上当水手的美国白人,水手长一个月的薪水也就15美元,不到8两银子!普通水手一个月能有5美元就感恩戴德了。这还是远洋的水手,在你们美国本地,很多美国人连1美元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呢!像你这样的军官,一个月能有15美元就不错了,也就骗骗不懂的中国人而已,竟然还在这跟我装大尾巴狼!”

      “我……我们是包吃住的,而且有意外保险,也就是安家费,另外还有年底分红!”

      “我这里也一样啊,也是包吃住,有安家费啊。”李永吉笑道,“年底分红我是没有,但我这里有奖金,另外我这里的伙食还更好不是么。”

      “这样的话,我可以考虑。”华尔点点头,“你说的,我招募多少人,就指挥多少人么?”

      “是这样,我打算成立一支洋枪队,兵员全部由洋人组成,暂定人数一千人,所以你现在最多只能招募一千人,以后看情况再说。”李永吉道,“而且你招募的手下必须都是白人,你拿印度人,南洋土人或者黑人之类的糊弄我可不行!”

      “为什么必须是白人?你有种族歧视么?”华尔果然开始纠结了,说明他一开始就是打算招募印度人的,毕竟此时在中国的白人也不多,招募一两百还好说,一千白人就有些困难了。华尔既然是相当军官,自然是手下的人越多越好。

      “我要有种族歧视的话,就连你们白人也不要了。”李永吉笑着摇头,“之所以要白人,是因为你们白人通常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心气也比较高,战斗力通常比较强,战场上更能吓唬人。这样的部队,才是我需要的。好了,我的条件就是这样,接受不接受在你,反正现在是你求着我,不是我求着你。”

      “这,好吧,我接受!”华尔点点头,“但是,你必须把待遇方面给我写成条文,必须按手印签合同,而且,伙食方面必须写进去,并且写清楚!这样的话,我去招人才好有个交代。”

      “没问题!”李永吉再次一笑,“合同方面,我们这里有范本,嗯,不过你是洋人,回头我给你一份英文版的合同,保证让你放心满意。”

      </a><a></a>

      第六十章 华尔与洋枪队(二)

      当李永吉在杨坊的见证下,跟华尔签了一式三份的厚厚的中英文双版合同,又给了华尔一百两银子当他的辞职补偿后,华尔很愉快的拿着银子、签约合同以及一份所谓洋枪队招兵宣【创建和谐家园】,去上海招募手下去了。

      华尔果然办事迅速,或者说,李永吉给的待遇挺不错,特别是那份写着伙食标准的招兵宣【创建和谐家园】作用巨大,所以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华尔就带来了两百三十二名白人。

      这两百三十二名白人,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大部分是美国人跟法国人,其他国的人很少,总共只有三十人,但质量不错。

      这批人有七成是水手,剩下的则是所谓的冒险家、医生以及来驻扎上海的法国或者英国士兵。

      其他人就罢了,但当李永吉听说这批人里居然有在上海驻扎的法军跟英军士兵之后,也很讶异,难道正规军也可以擅离职守么?

      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上海驻守的英军跟法军,正规军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雇佣军,也就是说士兵的自由度很大。

      对这些雇佣兵来说,如果觉得手头紧,又服役满了,那他们完全可以先辞职不干,上面基本没有什么约束,而等以后想回去了,也可以再回去,只要回去后继续签署一份新协议,并遵守纪律就行。

      来李永吉这里的士兵,大都早就超过服役期了,但重新签署雇佣协议很麻烦,毕竟中国跟英法距离很远,而雇佣协议得跟英法政府签,所以一般都是没有继续签约,继续超期执勤,当然薪水也是照发。

      不过在上海的英法军队薪水虽然不错,但也比不过李永吉的待遇,毕竟李永吉这里包吃住,食谱又那么诱人,生活支出几乎没有,薪水等于是纯赚,没理由不过来捞一笔。

      当然,最让李永吉意外的,是一名叫卡尔松·冯·安德森的家伙。

      这个人是个瑞典人,身高足有一米九,一头淡金短发,身材魁梧异常,却是个独眼龙兼瘸子。

      他自称从十六岁起,就开始到处给人打仗,至今已经49岁,大大小小的战役已经参加过八十多次,身上大小伤疤一百多条,是个典型的不打仗不开心的战争狂人。

      他曾经当过步兵、炮兵、骑兵,甚至当过海盗,可以说各方面都拿手,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他就是法军一个骑兵营的营长。

      不过,也就是在那次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他的好运气到头了,一次战争中断了一条腿,瞎了一只眼,没法继续从军,所以就回了老家。然后他呆了一段日子后受不了安逸,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忽然想去东方看看,于是当起了旅行家,准备搞一次东方之旅,第一站就是中国,也算是个异人,或者冒险家了。

      简而言之,这个卡尔松是个作战经验丰富无比的家伙,放在哪里都是个宝贝,加上自身又是个小贵族,有子爵的头衔,好像不怎么缺钱,如果不是李永吉现在要召集白人组建雇佣军,让他起了兴趣,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启程去日本了。

      而且,他也不争权,只是想过来干一段时间的参谋,参与雇佣军的建设,但不当官,不指挥部队。

      也就是说,他只是对李永吉这个据说会全部装备夏普斯步枪的洋枪队感兴趣而已,所以跟华尔等人不冲突。

      对这样的宝贝,李永吉自然是大大欢迎。谈钱伤感情,所以李永吉送了对方一套不锈钢餐具以及一公斤上好的珍珠,另外还单独给他提供一套居所,让他全家过来住,饮食也对照李永吉,这立刻让对方乐的找不着北。

      洋枪队的驻地,选择了原来汪家的老宅,汪家被灭掉之后,那里本来就有精武军的一处驻扎点,正好给他们用。

      有了这二百多白人,洋枪队的架子就算是初步搭起来了,不过这离一千人的规模还相差甚远。可惜目前上海的洋人本来就不多,租界里连士兵加居民,连妇女小孩儿一起,总共也不过万把人,要想招募一千人过来当兵,还真不是个简单事儿。

      根据协议,洋枪队的队长暂时由华尔担任,副队长则是他的好朋友白齐文,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

      按照计划,洋枪队的训练由华尔全权负责,李永吉负责提供后勤补给,另外就是洋枪队只听从华尔以及李永吉的命令,别人的话,包括官府的都不听。

      也就是说,洋枪队是单独成军,不属于精武军的序列,或者说,洋枪队是属于李永吉的私兵,等同于家丁护院,连团练也不算,跟精武军不是一回事儿。

      一开始,这些洋人过来的时候,由于成员以水手居多,所以乱七八糟的,嘻嘻哈哈一点没有军人样子,没想到华尔倒是有点手段,先故意不管,然后偷偷从中找了三十个打过仗的雇佣兵聚在一起,来个拉帮结伙。

      对那些雇佣兵,华尔许诺他们个个当军官,薪水跟福利待遇也比照军官,等大家都满意后,他就带着这帮打手,不对,是军官团成员们搞了个计划,准备先把那些纪律最差的水手收拾一顿。

      结果三天之后,军营里就因为一件小事儿而爆发了一次冲突,由于这一次是华尔有预谋的制造冲突,所以他们准备十分充分,先是小挑衅,等要打群架了,上来就是棍棒招呼。

      以有心打无意,用棍棒对付赤手空拳的水手,还是集团冲锋,结果不言而喻,冲突的结果就是多了七十多个鼻青脸肿的病号,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那群水手,光华尔自己放翻的,就有十二人。

      就是这一次冲突过后,华尔的威望建立了起来,之后再也没人敢不听他的话,他的命令也被得到了强力的执行,由此可见,白人也是认拳头的。

      华尔对纪律的要求十分苛刻,列队会操的动作规范都要求全部完成,不能有一点错误,稍不满意就是痛骂跟拳打脚踢。

      好在这些水手以前都是草根,平时也习惯了这种粗暴对待,而这里受伤了还给药治疗,不但药效奇好,病号的伙食也不错,这让大家也不觉得多受不了。

      至于其他当过兵的人,因为早有经验,对这种基础列队也不陌生,错误很少,基本没有受罚的。

      华尔的高压手段,外加高薪待遇,再加上这里伙食实在太好了,所以这群白人也就安心的呆了下去,真正受不了而自行离开的只有三个人。

      至于那个貌似很牛的卡尔松,从头到尾只是在混吃喝,再不就是干干军医的活儿,给那些病号治下伤,手段也是简单粗暴,吓人的很。

      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他就是拄着拐杖四处溜达,根本没什么建议可言,要不就是跑到李永吉跟前讨要啤酒跟火腿肠,还喜欢一边吃喝一边吹牛,不停的说他以前的光荣历史,经常说的让翻译也跟不上趟。

      这个卡尔松一点也看不出是个战争前辈的样子,要不是其他当过兵的人,包括华尔都说他真的很厉害,真的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真的是当过骑兵营的营长,以至于李永吉都怀疑对方是不是个老骗子了。

      总之,磕磕绊绊的,洋枪队总算是成立了,但这件事却招来了张信达的质疑。

      第六十一章 招洋人的理由(二更求推荐)

      “有必要招募那么多洋人么?”张信达道,“你如果是想挟洋自重,糊弄清廷,完全可以找一两个听话的洋人当摆设,比如你甚至可以找个印度阿三来当名义上的将军,但你招募两百多白人搞洋枪队是怎么回事儿?

      就你现在的实力,洋枪队根本连锦上添花都不算吧?如今你的武器装备,训练手段,作战方法,还有补给能力,各方面都比西方列强的正规军强不少,干嘛要弄洋人过来添堵?那些洋人会的,貌似还是排队枪毙那种过时手段吧,摆明了多花钱不讨好。

      而且,我虽然没见过那个华尔,但如果真是历史上那个华尔,那这可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伙,反倒是个权力欲很重,很有野心的人物,你小心最后给你惹麻烦啊。”

      “你说的都对。”李永吉笑了笑,“不过我有自己的考虑。”

      “什么考虑?”张信达问。

      “适应性训练!”李永吉道。

      “适应性训练?毛啊?”

      “通俗点说,就是找来一批洋人来我这里,让我的士兵提前接触下这些洋人,以此来降低中国士兵对洋人的好奇与惧怕心理。”李永吉说到这叹了口气。

      “原本我也没想到这点的,但是自从那个杨坊拿着什么兵备道的手令,在我军营畅通无阻,我就发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这些士兵,或者说这些中国人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思维定式!

      他们习惯了服从权威,习惯了惧怕官府,同样的,他们也习惯了惧怕洋人。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我以后很难带领这一群绵羊取得胜利。事实证明,光有好的武器装备还不行,还得有强大的思想,意大利士兵的教训不可不记。”

      “喂,别嘲笑意大利士兵啊,那很多都是被以讹传讹的,人家意大利人打仗是差了点,但那得看跟谁比,而且也没差太多。如果你说打不过埃塞俄比亚,人家埃塞俄比亚当时的战斗力真心不是吹的,话说当时第一次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啊……”

      “打住!”李永吉连忙道,“这里说清朝呢,你说埃塞俄比亚干嘛?”

      “哦哦哦,不好意思。”张信达摸摸鼻子,“嗯,你的意思是,就好像当年学校请外教一样,是为了让中国人跟洋人近距离接触,减少陌生感跟好奇感,让他们因为了解而不再惧怕?”

      “没错!”李永吉道,“顺从官府权威这方面好解决,只要我重新搞个纪律条例,比如只听我一个人的命令,官府的命令不必理会就行,相信我的权威在这些士兵心目中,还是比官府权威大的。

      但是洋人的事情不能直接靠下命令,因为那些洋人对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太神秘,他们对洋人还是接触很少,总是对洋人又各种以讹传讹的传言,所以他们是从心底里畏惧洋人,下意识的不想靠近洋人。

      你是没见,当时那个华尔来见我的时候,我那几个卫兵看似站岗站的很标准,但我却知道,他们浑身都有点打哆嗦了,而且一直低眉顺眼的看着地面,连看都不敢看华尔,这就是问题了。实话说,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才有了招募洋人过来,进行适应性接触的想法。”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张信达点头,“只要接触久了,知道洋人是怎么回事儿了,也就没有惧怕心理了。这样一来,以后打仗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害怕而影响战斗力……咦?不对啊,你现在主要的敌人是太平军,中国人啊,跟洋人还很远吧,这时候就搞适应性训练,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了。”李永吉摇摇头,“我这里已经是1860年的4月份了,你忘了这是什么时候?这可是第二次**战争时期啊!英法联军已经在舟山登陆,马上就要挺近北京!所以,我必须尽早让部队形成战斗力,然后寻机北上,跟英法联军干一场,最起码,要避免火烧圆明园的惨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