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种扩编,等于把原先的纯粹步兵连的职能,下放到排一级,也就是排级成为最基础的纯粹编制,到了连一级,就已经是一个初步的加入火力支援的混编部队了。
也就是说,新的一个64人的纯粹步兵排,等于原先90人的步兵连,人数减少,更容易安排训练学习,到了连一级,就开始混编部队,而在基础训练跟学习方面,也是以排为基础。
这就好比后世的班集体,一个排就是一个班集体,统一安排学习训练,其中以基础训练为主,到连一级的时候,由于是最基础的混编部队,就要开始进一步的战术学习了。
这种扩大基础编制的好处李永吉立刻就体会到了,这样可以减少基层军官的数目,在整体官兵素质较差的情况下,相当有利,另外基层部队人数多了,也更加不容易崩溃,而且加强了连队力量,让指挥也更灵活了。
3个步兵连,外加一个后勤辎重排,一个警卫排,一个通信班,一个炮兵排,外加勤务兵,卫生员,司号兵等,就组成一个基础混编营,人数通常在900人到1200人左右。
这样的一个标准步兵营,通常会有夏普斯步枪870支,柯尔特海军左【创建和谐家园】1800支,81毫米迫击炮6门,以地排车跟四轮马车为主的各式车辆500辆,马匹800到1500匹。
步兵营加强了火炮,但却没有骑兵营,这是因为整个主力步兵营都是按照骑马步兵训练,没有专门的骑兵。李永吉当然知道这样子不好,但这其实也是没办法,骑兵可不是说练就练出来的,只能慢慢来,以后从这些人中选骑术最好的人专门整编一个骑兵部队。
到目前为止,整个精武军根本没有可以说称得上专业骑兵的部队,哪怕是骑术最好的王三武,也不过是骑马比较好,根本就不会骑兵战术,跟真正的骑兵相差甚远,所以这方面还得以后找专业的人去训练。
李永吉已经想过了,等整编结束,就去请几个真正懂骑兵战术的洋人来帮自己训练出一支真正的骑兵。
这是标准营的基本框架,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扩增一到两个步兵连,形成真正的大编制营,增加了营一级别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到了营一级单位就可以真正的独立作战了。
三个步兵营,一个装备18门81毫米迫击炮的炮兵连,一个警卫连,一个卫生连,一个后勤辎重连,外加其他通信兵等辅助兵种,就组成一个步兵团,一个团的人数通常在3600人到4500人之间,一个标准步兵团是3600人。
三个步兵团,外加装备拿破仑炮的独立炮兵营,再加上装备了300支56冲锋枪以及100具掷弹筒,外加16门81毫米迫击炮的加强警卫营,再加上辎重营,工兵营,指挥部等,就组成一个师,一个师的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目前,精武军全军的编制,就是一个混编师,全师的目前在编的人数是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二人。
等会儿,不是新兵一共才招了六千人么?加上原来的三千多人,也不到一万啊,哪来的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二人?
这就要详细说明了,其实李永吉招纳的那六千新兵,外加之前的三千多经过一定训练的老兵,都是纯粹的战兵,但其实像辎重兵,工兵,通信兵,马夫等角色,都是由招募的民夫或者泥瓦匠、木匠等人组成。
也就是说,之前前后招募的九千年轻人,都是纯粹的战斗兵,其他人都是木工、泥瓦匠等后勤保障人员,这些人通常有一定手艺,但年龄偏大,之前没有划入精武军编制,但这次重新整编之后,也把这批人划入了精武军的编制内,享受精武军普通士兵的待遇。
这编制看似复杂,但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战兵,辅兵两种兵,在目前的精武军中,战兵跟辅兵基本做到了一比一的比例,战兵略多,必要时刻,辅兵也能作战。
再细分一下,战兵分为步兵跟炮兵,暂缺骑兵,但战兵基本都会骑马,也可以算是全部是骑马步兵跟骑马炮兵。所有的战兵,统一归作训部管理。
辅兵则复杂一点,分为专门照料马匹的马夫兵,运输弹药物资的辎重兵,做饭的炊事兵,也就是火头兵,还有负责照料伤员的医护兵等,负责通信系统的通信兵等。这些非战斗人员,统归后勤保障部管理。
作训部跟后勤保障部之上,还有个参谋部,参谋部是负责拟订作战计划的。平时,参谋部负责协调训练与学习,战时会成立总指挥部,辅助总指挥,也就是李永吉去协调作战,目前总参谋长是由张威暂任。
由此可以看出,精武军虽然编制复杂,但归根究底,不过是更注重细节,更注重后勤保障罢了,要费脑筋的也不过是高级军官,至于低级军官,只需要听命令,领兵作战就行,再加上火力的强大,所以整体战斗力要比粗狂式的军队强太多。
而且,在指挥方面,由于大量步话机以及调频中继通信电台的应用,精武军已经做到可以直接指挥到排一级。也就是说,一个排会有一门步话机,一个连会有一台中继通信电台,营团师也都有通信电台。这样就做到了更明确的上情下达,如臂使指。
不说别的,仅仅是这个通信系统一项,就能把整体战斗力提升五成以上。
精武军大整编之后,先前的三千多老兵,全部就地升级,升成各级的基层军官,然后采用以老带新,整体练兵的方式去训练。也就是把六千多新兵整体纳入整个精武军的训练体系,而不再单独让这六千新兵另外训练。
这样做,肯定会在整体上降低精武军的协调性跟组织性,不过好处是让老兵带新兵,能让新兵更快的熟悉基础训练项目与战术项目,这比让新兵重新单独训练要快的多。
因为如果单独训练新兵的话,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师,李永吉又不能不管老兵只管新兵,所以只能是全部混编。
整编之后,为了尽快让新兵熟悉环境,掌握基本作战技能,特意减少了文化课的学习,加强了会操、体能与射击等基础训练项目,另外由于马匹的大量增加,也增加了马术课程,让士兵都能掌握如何照顾马匹以及如何骑马行军。
没错,就是骑马行军,李永吉不要求这些步兵变成骑兵,只要能学会骑马,能进行战术性的快速行军,他就满足了。
不过,马匹的数量其实还是不足,毕竟之前张信达虽然说又是定了两万匹马,又是定了几千匹的,但那不过是定,而且他所说的提货,也只是跟原先的马主进行初步交割,这过程本身就比较复杂。而等张信达拿到马匹,再送来给李永吉,那就更需要时间了。
由于传送吨位的限制,张信达虽然一早就高价买了两万五千多匹马,但大多数依然在现代的各处牧场里呆着,之后,李永吉先是保证武器弹药等物资的传送,等把武器弹药都传送过来了,再按照每天两百匹马的传送量开始传送,两万五千多匹马,每天送的话,怎么也得125天,四个多月才能完成。
之所以每天只传送两百匹,是因为张信达还得保证其他物资的吨位,不能全传送马,而两百匹马,就已经占了近90吨的吨位了,已经是张信达目前传送吨位的近九成!
此外,两万五千多匹马也不可能一下子都给李永吉,真这样的话,李永吉也吃不消,因为他没有足够的马厩安置马匹,也没有足够的马夫去照料。
在张信达传送新马的时候,李永吉已经有各种骡马近三千匹,这其中,伊犁马一千两百匹,占了近一半,其他都是各种本地骡马。
不同的马,在习性,饮食等方面其实略有差异,李永吉也只能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一下子就搞大批量的马过来,那样他根本吃不消。
当然,就算张信达的那两万多匹马无法一下子运过来,但精武军全军一万六千多人,外加每天都在增加数目的三千多匹马,这么大一个团体,不说别的,光每天的吃喝拉撒,消耗的粮草物资跟过去就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那些马匹,为了保证不掉膘,吃的都是粮食,就数目而言,三千多匹马,吃的比一万多人还多。
张信达因为要保障军事物资,比如武器弹药跟马匹等,所以不再提供粮食过来,因此粮食的提供,都是由长福记,也就是李家原来的粮店提供。
目前长福记的掌柜已经由李永昌,也就是李永吉的大哥全权负责,在注入大量资金,外加收了汪家的粮铺之后,长福记已经拥有了八家分号,不过目前主要的业务就是收购粮草,然后给精武军大营提供粮草物资,顺便也帮忙搜寻合格的马夫,送去精武军的马场照料马匹,换言之,长福记,已经是专门为精武军服务的商号了。
总之,由于精武军之前剿灭汪家的事情,在附近已经小有名气,之后又大量招兵买马,再加上整天乒乒乓乓的枪炮声,养心居大营已经略显狭小,很难做到像以前那样完全的封闭化了。
既然无法完全的封闭化,那精武军这个团体也就入了有心人的眼,至少官府开始注意起这个团体,只不过由于精武军还是实行封闭化训练,且严禁外来人窥探,所以官府对精武军了解不多,也只是知道大概有近一万人,具体有什么武器装备,编制如何,都是压根不清楚。
就这样,在李永吉重新整编了部队,并掀起新一【创建和谐家园】练兵的时候,时间到了二月底,太平军已经协调完毕,并开始主动出击,整个苏南的战场形势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a><a></a>
第五十七章 局势变化与刷吨位
ps:求推荐票!
就在清军上下为江南大营在南京方面的进展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太平军立刻就给了清军一个迎头痛击,不过这个痛击的开始,却是来自另外一个战场——杭州!
1860年2月10日,李秀成率陈坤书、谭绍光、陆顺德等部2万余人到达南陵,经清弋江镇和马头镇,绕过宁国府,于24日攻占广德。
此后,李秀成等太平军将领长驱直入,连克旌德、太平、安吉、长兴等地,把浙江大部搞了个鸡飞狗跳。
紧接着,李世贤佯攻湖州牵制清军,李秀成则率领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军,日夜兼程经武康进袭杭州。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进抵杭州城外。当时杭州城除了满营外,仅有兵勇2800多名,且兵无战心,根本想不到会有人来袭击,守备异常空虚。
3月19日,太平军经过连夜奋战,靠炸药轰塌清波门城垣,此后,由1350人组成的先锋队立即由缺口冲入城内,攻占杭州全城,杀死浙江巡抚罗遵殿等多人,唯杭州将军瑞昌等据守的满城未能攻下。
杭州一下,天下震动,咸丰帝大怒,连续发旨,要求和春立刻发兵,夺回杭州这个赋税重地。
很明显,以李秀成为主的太平军入浙,玩的就是围魏救赵的把戏,摆明了是通过攻击浙江,来让江南大营分兵,以求分散江南大营的兵力,并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掌握战场主动权,如有可能,尽量在野战中歼敌。
对李秀成的意图,江南大营的统帅和春其实看的很明白,而且他更加明白自己的底细,那就是江南大营看似兵多将广,实际上空额很多,战斗力有限。大家团聚一起,依靠沟壕营垒徐徐图进,还能有点战斗力,如果派出去跟太平军野战,那必败无疑。
就是因为看明白了,所以在太平军开始进攻广德的时候,和春明明知道浙江多处告急,却就是不发兵救援,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城市陷落,后来看到对方已经攻打湖州了,威胁到了自己的粮草重地,加上为了减少别人对自己见死不救的不利影响,才听了别人的劝,于3月10日派总兵张玉良率兵2000由六合往援。
不过,很明显那是敷衍了事,是为了给上下一个交代,他压根就没指望张玉良那两千人能办成什么事儿。
其实和春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就应该继续加紧对南京的围攻,搞一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坚决不随着李秀成的舞步走。
江南大营是和春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地,二十多万人哪怕七扣八扣,兵力依然十分雄厚。只要自己不犯错,哪怕南京短时间内打不下来,也不会有大的损失。只要他这个主力兵团损失不大,依靠雄厚的实力,总有一天能耗死李秀成的那支太平军。
亲临前线的和春很明白,太平军此刻是最艰难的时刻,南京被围困后,只准出不准进,城中守军或许还有战斗力,但粮草却越来越难以为继。
而天京是太平军的京城,更是太平军精神领袖洪秀全所在的地方,只要打下南京,打死或者活捉洪秀全,太平军自然就会溃散,到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
因此,和春认准了李秀成不敢放任天京继续空虚下去,绝对不敢在浙江多呆,他早晚还是要回防天京,也就是南京的,到时候和春一方就是以逸待劳,胜率大增。
但很可惜,咸丰皇帝不这么看,他被杭州陷落的事情吓到了,接下来就是震怒,根本不听解释,接连下旨让和春出兵,有了皇帝的旨意,和春再不情愿,也只得遵旨,派兵1.3万去夺回杭州。
看到调动清军的目的已经达成,而且知道这已经是和春调兵的极限,再也不可能多调兵过来以后,李秀成干脆于3月24日在城内遍插旗帜以为疑兵,连夜撤出杭州,率军疾驰北返。
4月8日,李秀成于安徽建平(今郎溪)与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刘官芳、黄文金、吴定彩、陈坤书等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室共同商定了解救天京之围的详细计划。
这个计划说来也简单,不过是兵分两路,内外夹攻,趁着清军分兵的有利时机,集中太平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分进合击,一举攻破江南大营。
那么,就在太平军正在建平商量如何攻破江南大营,做最后的总攻准备的时候,李永吉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他在忙着刷吨位!
刷吨位?听起来似乎有些怪异,但其实就是刷时空交易系统的吨位经验!
李永吉想过了,既然这个系统是随着主人的存活天数以及传送吨位额的增加而增加,那么他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都把这个单位时间的传送吨位额给浪费了。
一直以来,都是张信达满负荷往这边送东西,而自己别说满负荷了,就连十分之一的传送吨位都没用上过。
过去,李永吉因为总是有一种危机感,一直忙着整军备战,要不就忙着教导那群小学生,导致这个事情忽略了过去,可看看时间都过去俩月了,太平军一直在浙江那边乱晃悠,离青浦县还远,而根据张信达给自己送来的那些历史记载来看,太平军要想打来青浦县,怎么也得6月份以后。
现在是四月份,精武军在进行了大整编后,已经连续进行了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目前全军已经度过了磨合期,初步形成了战斗力,且训练基本上了轨道,所以李永吉就暂时放下了心,不再每天呆在军营里把心思都扑在军事训练上,而是抽出了更多时间去考虑整顿经济,也就是刷系统经验。
对张信达来说,他的传送吨位一直是满负荷运作,且传送吨位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
由于整编成师,军队规模扩大的缘故,各种现代的军事物资需求越来越大,连续一个月后,张信达也有些吃不消,所以早在一个月前,马匹的传送量就从一天两百匹,变成一天一百匹,空下来的吨位额,就用在了其他军火物资以及经济吨位上,也就是重新开始了珍珠换玉石,还有铜钱换黄金的大换购业务。
虽然吃掉汪家后,李永吉暴富了一段日子,而那在清朝价值一百多万两银子的翡翠玉器,在现代社会的国际市场上十分受欢迎,加起来居然卖出了7亿5千万美元的超高价,让张信达狠狠的阔了一段时间,但耐不住李永吉接下来要的东西多啊。
不说别的,光那些马匹吧,伊犁马跟河曲马平均四千元一匹,夸特马跟贝尔休伦马则更贵,平均三万元人民币一匹,这还都是血统一般的普通马。
两万匹夸特马与贝尔休伦马,一万多匹伊犁马跟河曲马,这总共三万多匹马的订单下来,再加上各种运输等损耗,光马匹一项,就花了接近7亿人民币。
另外,其他买公司,买设备,制作武器等等,前后也花了大概二十亿人民币,这一下子就把之前通过变卖珠宝翡翠还有黄金的钱给花了个大半。
虽然钱还剩下不少,但耐不住李永吉越要越多,因此在张信达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链条不断,给自己的传送吨位强制开出一个经济吨位,也就是在经济吨位内,只传送赚钱的东西,比如黄金白银翡翠珍珠。
从一个月前开始,张信达就每天固定拿出10吨的珍珠吨位,专门往这边送养殖珍珠,另外再拿出30吨的黄铜吨位,来固定传送黄铜。除去这40吨的经济吨位,剩下的60吨,才是军事物资的吨位。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之所以是传送黄铜,不再传送仿制铜钱,是因为李永吉发现,铜本身的价格比铜钱的价格居然更高。
也就是说,由于铜钱的不断贬值,同样一两铜,全部变成铜钱的话,价值居然大大下降!花了一顿功夫,付出了劳动力,把黄铜变成铜钱,价格反而还低了,这么奇葩的事儿,也就清朝这里能出了,怨不得很多人把铜钱融成铜器去卖。
清朝人对抗这个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劣质钱,也就是让一两铜变成原本二两铜才能制作出的劣质钱,所以劣质钱横行,也不完全是【创建和谐家园】与战争因素,实在是现在的清朝太缺铜了。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安全角度,倒腾纯黄铜过来,要比倒腾铜钱好的多,这也看得出,张信达跟李永吉是在不停的在学习中摸索前进,在位面交易的货品种类上从来不是一成不变。
由于重新开始了这种大换购,所以戴梦得珠宝跟中信钱庄再次发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青浦县成了新的珍珠产地,黄铜产地以及玉器黄金的收购地,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市场,由此带动了其他行业,引发了新一轮的繁荣。
目前,这种繁荣才刚刚开始,但已经有了苗头,换句话说,李永吉这一边放珍珠跟黄铜,一边收黄金跟翡翠珠宝,等于一呼一吸,自然而然的就把经济带动起来,而走镖运输等相关产业又几乎都被李王两家的人所把持,李王两家又是依附李永吉跟精武军,所以变相的增加了李永吉的力量。
最妙的是,这种交易,对任何一方都有莫大的好处。
比如对张信达来说,他能持续得到超级廉价的黄金跟翡翠、白玉等贵重品,而对清朝的商人来说,他们也能得到超级便宜的珍珠与铜钱。
不过,黄金玉器这些东西毕竟不是大白菜,清朝这边本身量就少,也是贵重品,跟张信达那边的黄铜与养殖珍珠没法比,因此就算是这个业务越来越繁荣,也不可能填满李永吉的传送吨位。
实际上,李永吉目前每天只能给张信达传送大概4吨多一点的玉器与黄金,剩余的吨位还有大量富余。
为了利用自己的富余,给张信达充血,李永吉开始收购白银,来传送给张信达,不过这又有一个问题,青浦县市场上的白银总量其实也不大,而且白银是清朝的主要货币,如果青浦县一下子减少大量白银,那会影响本地的货币流通,影响经济的繁荣,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影响。
毕竟李永吉目前算是扎根青浦县了,青浦县越好,越繁荣,他的军团才能过的越好。
到了这个时候,李永吉才开始不断自我吐槽,说这个传送系统太坑爹,自己传送多有什么用,应该让张信达那个客户端多传送才是王道啊,毕竟清朝的生产力跟现代没法比,这反过来以后,搞的自己有大量吨位浪费掉了。
不过李永吉转念又一想,白银这种货币不能大量收购,黄金玉器总量又太少,还没形成大的市场气候,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传送吨位,去收购本地的一般生活物品跟经济作物,通过收购来【创建和谐家园】本地民生啊!
反正自己不缺钱花,光倒铜这一项,每天就赚的不要太凶残。
那么,青浦县有什么东西是老百姓能生产,希望卖个好价钱,而弄去现代社会又能不吃亏的呢?
没错,就是不吃亏,李永吉已经想过了,他只要传送去现代的物资不亏就行,反正是刷经验,而且这样也能【创建和谐家园】本地的生产。
想来想去,青浦县目前能大量提供的貌似也就是两种物资,粮食跟蚕茧了!
没办法,清朝此时还是小农经济为主,主要的大宗物资就是吃跟穿有关的,而青浦县是有名的产粮大县,除了产粮食,这里还出产生丝。
前面说过,从清朝倒腾粮食去现代社会,是赚钱的,而生丝问题,清朝的生丝大都是土丝,在现代社会价值不大,但可以不收购土丝,直接收购蚕茧啊!
蚕茧在现代社会虽然价格也不算太高,但换算一下的话,还是比清朝的贵,也就是说,用铜钱或者白银从清朝收购蚕茧,再弄去现代社会卖,也是十分赚钱的买卖,从赚人民币的角度看,量上去的话,利润也不小。
就这样,李永吉开始用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开始横扫青浦县的蚕茧。
李永吉找人算过了,如果是这个价格收购的话,对小农户来说,比自己做成土丝再往外卖还要合算的多,不用缫丝就能卖生丝的价格,何乐而不为?而对李永吉来说,就算价格提高两成,从赚取人民币的角度看,他还是有三倍以上的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