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正因为如此,其他珠宝商只能被动的接受李永吉的珍珠价位大跳水,承受着珍珠大降价的损失,心里的怒气自然也是与日俱增。
要知道,在清朝的珍珠由于采珠不易,因此除了官府,民间采购珍珠的成本本来就很高,再加上中间商的盘剥,到了销售商手里,利润其实并不高。这一下子去了两成利润,对他们也是伤筋动骨的,毕竟他们进货价也就是售价的六成左右,去掉各项开支,比如支付给工匠的工资,官府的税收等。总之以市场售价的八成价格卖,基本是没赚的,有的小铺面还要亏本。
大家都以为李永吉是在不讲规矩,是在以本伤人,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李永吉,他才不是以本伤人呢。
毕竟李永吉用的是后世的养殖珍珠来冲击市场,别说市价的八成,变市场价的一成他都赚翻了,他搞个八成价格,倒不是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是不希望太【创建和谐家园】人,免得一下子让人没了活路,从而铤而走险,他虽然不怕,但也是个**烦。
事实上,他现在的八成价格,就已经很【创建和谐家园】人了,要不是他有县令撑腰,自己在城里还有团练武装,黑白两道都吃的很开,早就有人去找他麻烦了。
幸好,李永吉早有所料,就算他料不到,戴梦得珠宝过去以及现在的掌柜沈世明也会提醒他。
为了避免麻烦,或者说为了进一步垄断珍珠市场,李永吉偷偷把这些卖珍珠的人都给找来开了个会,在会上李永吉亲口保证,可以用目前市场价的五成来给他们供货,要求就是市场上的珍珠售价必须跟他戴梦得珠宝的珍珠售价保持一致,也不得随意提价外卖,而且所卖的珍珠还必须告知客户,这叫戴梦得珍珠。
说白了,李永吉的这个方法,就是只垄断珍珠的供货源头,对销售商网开一面。因为销售商人数最多,批发商反而人数较少,另外,销售商大多有自己的工匠,具备一定的珍珠加工能力,那都是一些传统手艺,很多情况下一点也不比现代的手工工艺差,甚至还更强。
也就是说,李永吉只是不让人随便卖珍珠原料,但没说珍珠制成品也不让别人卖,甚至销售商多了,他的珍珠才能更快更好的卖出去,赚钱更多利润。
戴梦得除了卖不锈钢饰品跟珍珠这两个拳头产品外,也进行收购业务,这个收购业务,目前主要就是高调收购翡翠、玛瑙、白玉、黄金器皿、乌木制品等现代社会十分认可的珍宝。
由于戴梦得珠宝行的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一到两个百分点,所以珠宝收购的业务也十分火爆,基本上市面能自由流通的翡翠玛瑙以及黄金制品,都被这家戴梦得给收购去了。
这种肆意降价销售珍珠,以及肆意加价收购珠宝的行为,当然也引起同行的不满。
毕竟此时的清朝不流行打价格战,也不是自由市场,而是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商品价格多是由这些行会来制定,大家一起遵守,轻易不能变动。
本来李永吉的戴梦得珠宝开业,大家看在知县大人的面子上,也是自动把他的珠宝行加入本地行会的,但李永吉这么一搞,明显是坏了规矩,是要赶尽杀绝吃独食的节奏。
先前的不锈钢就罢了,毕竟就只有他一家有,东西稀罕,出货量又少,大家还能忍一下。
明目张胆的提价收购翡翠玛瑙还有黄金乌木等名贵珠宝的成品半成品这件事儿,也能说的过去,毕竟这些东西他们手里存货最多,李永吉高价收购,等于抬高价格,他们会赚更多的钱,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低价收货渠道,所以对这件事是明面上不乐意,私底下却乐意的,顶多就是怪李永吉不事先说一下,太过独断专行。
但珍珠的事情不同,这是让很多人忍不下去的大事件。
对于珍珠销售商来说,珍珠降价问题还算满意,因为李永吉虽然把珍珠售价压下去了,但他的供货价也降低了,整体而言等于整体大减价,增加了出货量,是薄利多销,表面上大家都赚到了更多的钱。
但是对于那些大量供应珍珠的批发商来说,这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而偏偏这些人还是珠宝行业联合会的主要会员,能量十分不小。
所以说,李永吉明目张胆的对珍珠这种珠宝业的主要产品进行大减价,不但降价销售,还自己降价供货给销售商,这就是打大家的脸了,你这么搞,让大家还怎么混?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在一起玩耍了?
就是为了珍珠的事儿,青浦县珠宝联合会的人不停的撇开李永吉开会,开会的内容就是讨论李永吉以及他的戴梦得珠宝行的不守规矩的行为,以及由此行为带来的影响,再以及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不拉不拉……
然而,虽然一开始很火爆,但最终的讨论结果,却是派人去劝说一番李永吉,告诉他这行的规矩是怎样的,让他守下规矩,放弃降价销售的策略。
原因无他,这不是李永吉人品好,而是李永吉有县太爷撑腰,他自己还是团练总办,手底下有兵,不好惹,所以大家才自己骗自己,说他年轻不懂事,要派人劝他不要违背众意,要让大家都有口饭吃才是。
然而,缺钱缺疯了,或者说赚钱赚疯了的李永吉才不管那一套,他仗着有县令撑腰,加上张威训练的保安型团练也小有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威慑力,所以根本就不把那些人放在眼里,任凭你怎么说,我依然是继续我行我素。
这样一来,就把青浦县珠宝行业联合会的人给惹毛了,可惹毛了以后他们却发现,除了玩联合【创建和谐家园】,也就是玩价格战跟封锁自家的供货渠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走官面的话,他们根本斗不过李永吉,玩阴的更不行,人家手头有兵的。
唯一靠谱的威慑方法,就是向上找【创建和谐家园】告状,不过一旦要告状,那花的银子就没数了,而且你能花钱,李永吉也能花钱,这就是**裸的价格战,最后便宜的是那些【创建和谐家园】官僚,最后还不一定能成,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下下策。
总之,面对凶残的李永吉以及同样凶残的戴梦得珠宝,大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有效的制裁能力,相反,空洞的威胁,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这样一来,他们就只能学面对洋人的清政府,搞以和为贵,也就是妥协退缩那套把戏了。然而就在这些人开始正视戴梦得珠宝行这件事,并开始考虑该如何跟李永吉重新展开合作的时候,李永吉一方又给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这个重磅炸弹就不是在珠宝行业了,而是在金融领域,或者说在钱庄领域。
具体而言,就是中信钱庄在开业后的第五天,忽然开出了一个让整个青浦县金融业都变得躁动不安的业务,这个业务就是所谓的开业大酬宾,铜钱高价收金银业务!
第二十九章 倒卖铜钱与系统升级(求推荐)
所谓的铜钱高价收黄金,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钱去高价收购黄金与白银,本来这个业务也没啥,钱庄么,这种贵金属的兑换业务也是应有之义,但问题是李永吉给出的收购价太高了。
简单说,如果你肯用银子换铜钱,中信钱庄就是以1500文铜钱换1两银子,如果用黄金来换铜钱,那么就以23500文铜钱的价格换你1两金子!
稍微一算就知道,如今由于银价腾贵,市面上1两银子能换1400到1450文铜钱之间,一般而言,钱庄里都是1两换1400文铜钱,只有民间私底下才是1两银子换1400文以上的铜钱。这样一来,中信钱庄直接给1500文钱换1两银子,等于每换一两银子,就凭空多了100文钱,正常人都知道这里面有赚头。
相比而言,黄金换铜钱则更赚。黄金跟白银的比率比较稳定,此时是1两金子则能换15两银子,这也就是说,按照市场价,就算以1450文钱一两银子去算,一两金子也只能换到21750文铜钱!
这样一来,用黄金去中信钱庄换铜钱,等于一两金子平白多赚了1750文铜钱,比换同样的15两银子赚的还多。
很明显,中信钱庄这是摆明了优先收购黄金,其次才收白银的意思。
实际上,清朝实行的是银本位,所以黄金不是清朝的主要货币,因此黄金在民间金融交易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大都是当作饰品原料以及压箱底的东西,相反,白银跟铜钱的使用频率就相当频繁,是清朝金融领域主要的流通货币。
这其中,白银这种货币,流通主要是在商业往来以及小康之家以上,民间小民用到白银的地方很少,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铜钱才是真正贴近生活的大众货币。
换言之,铜钱跟白银因为是主要流通货币,使用的更加频繁,黄金则差许多,所以如果这个收购价是真的,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蜂拥过来用真金白银去换铜钱的。
然而,就因为太高了,所以很多人选择观望与不相信,但终归还是有人忍不住。
果然,很快就有第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拿1两白银换铜钱,果然得到了1500文乾隆通宝制钱;之后他又拿一两金子出来,也如愿以偿的换了23500文铜钱,而这一次,他换到的都是比普通制钱更制钱的“大样钱”!
由于这些兑换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不得加,因此看到这个情况,场面立刻就失控了,大家都一窝蜂的抢着去用白银或者黄金去换铜钱,其中尤以用黄金换的最多,因为用黄金可以换到大样钱!
乾隆通宝是一种乾隆时代发行的铜钱,因为发行量大,分量购足,做工也不错,所以在有清一朝一直是一种信用度比较高的基础货币,换句话说就是购买力很强,是清朝最有价值的铜钱之一。
而“样钱”俗称“大样钱”,是清朝一种特制钱币,一般均用雕母直接铸造,专供内廷官府使用之钱,叫样钱,也称大样钱。由于大样钱的含铜量很高,制作精美,比一般制钱大,纹路也深,其重量、配料均与普通制钱不同,所以价值也比普通制钱要高的多。一些质量特别好的样钱,甚至还可以作母钱用。
“样钱”在康熙朝之前,大都只在官方流行,康熙后期开始流入民间,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大爆发,样钱在民间已经不稀奇,但总的来说,这种钱币还是相对较少的。
简单说,样钱是比较精致的铜钱,比一般的铜钱要值钱,如果这是乾隆通宝的话,那价值就更大了。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由于中信银号给出的“乾隆通宝”都比较新,所以十有【创建和谐家园】都是私铸钱,但其实是不是私铸钱,大家并不在意。
在此时的清朝,由于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十分低下,加上咸丰帝官方铸钱质量太差,所以地方上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对自己地盘上的私铸钱已经是睁一眼闭一眼,甚至还私下鼓励,比如在福建等穷地方,地方官员都明目张胆的勾结商人自己私铸铜钱,朝廷对此也是莫可奈何。
而在民间,由于铜价银价双上涨,加上商业畸形繁荣,民间缺钱的口子很大,所以老百姓对是不是私铸钱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制钱的含铜量,也就是分量是不是足够。
比如朝廷官办的咸丰通宝,那种劣质钱,就是老百姓最不乐意使用的,政府强逼都没用。
正因为如此,如今一文普通乾隆通宝制钱,在市面上是可以换到三到四文咸丰通宝的,如果是大样钱,那换十文咸丰通宝都是少的。
所以说,中信银号居然用乾隆通宝的样钱来换黄金,那利润就不要太凶残了,因为你要不怕麻烦的话,完全可以把乾隆通宝的样钱再换成咸丰通宝,那可能就不是多赚个两三倍的问题,而是赚个十几倍的问题了,换言之,如果用黄金换铜钱,一两金子换到的铜钱,少说能赚个三两银子。
用一两黄金一转手就净赚三两银子的铜钱,还是最容易花的那种,在这样的利润面前,谁能淡定?
好在,似乎也预料到这里面的情况,中信钱庄说了,乾隆通宝换黄金是开业大酬宾的特殊优惠业务,目前一天最多只收一百两金子,白银则只收三千两,先到先得。
这意思就是说,一天最多放出去价值235万文乾隆通宝样钱,450万乾隆通宝的普通制钱,至于这个兑换能持续多少时间,还得看情况而定,因为这是开业大酬宾。
其实这个限购政策,倒不是钱不够,而是李永吉不想一开始就太过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管怎么说,他这也是用私铸钱换真金白银。
没错,所谓乾隆通宝,不管是普通制钱还是样钱,都是张信达在后世利用现代机器自己私铸的“工艺品”!
之所以选用乾隆通宝,是因为乾隆通宝发行时间长,存量极大,名气也大,而且由于乾隆时期是清朝所谓盛世顶峰,所以乾隆通宝甚至被民间当作镇宅驱邪的宝物,所谓五帝钱里,就有乾隆通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仿制乾隆通宝的技术相当过硬,也有专门的机器,只要买来机器,准备好材料,那么机器就可以自动生产各种形制的乾隆通宝,如果不做旧,那制造速度简直跟生产糖豆一样快。
为了攫取高额利润,每一文乾隆通宝的实际含铜量,只有1克铜而已,不过因为进行了特殊工艺,加上后世铜的纯度比较高,所谓1克铜是纯铜,约等于铜钱中的1.5克铜,所以感觉分量十足,跟真的乾隆通宝没两样。
这东西用机器生产不要太快,一天就能生产上亿枚不同种类的乾隆通宝,为了赚钱,张信达早就把一天传十吨,最多分五次,一次传两吨的个人限制给抛弃了,而是实行一次三吨,一天传七次,也就是一天传过来二十一吨的量。
按照张信达的说法,他感觉这个量他也只是略有疲惫,而且他还感觉到,用这种极限传送的话,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并且提高传送吨位。
其实,李永吉没告诉他的是,在张信达增加传送量的时候,李永吉也感受到了力量的流失,这说明之前他们估计的有误,也就是说,张信达传送货物,可能不止是消耗张信达自身的能量,还要消耗到李永吉的,只不过李永吉消耗的要远远比张信达要少。
之前张信达第一次传送粮食过来的时候,李永吉之所以感到累,并不是他自己的储物空间消耗东西多,而是因为张信达消耗的太多,导致了李永吉的消耗反馈也比较明显。换句话说,当初就算李永吉就算立刻把张信达传送过来的那堆包括粮食在内的东西吐出来,也一样会虚弱,因为那虚弱不是来自储物空间的消耗,而是来自于张信达的消耗。
如果让李永吉来做个比方,那么李永吉应该是这个时空交易系统的服务器端,而张信达则是客户端,张信达利用时空交易系统的时候,除了要消耗他自己的力量,还得消耗部分李永吉的力量,有点像玩网游,不但要占用张信达的单机资源,还占用了部分游戏服务器的资源。
那么同样的,张信达既然能在不断的增强交易量的过程中加强体质,李永吉只会更强,他就感觉自己最近的力量比过去增加了不少,特别是爆发力,已经达到普通成年人的标准了。
相反,李永吉发现,自己如果传送物品过去,已经可以一次性传送超过一百吨的物品,至于这种高强度传送能一天维持几次,因为没有试验过,还没法确定,不过根据一次一百吨的劳累度看,一天怎么也能维持个五次以上,也就是说,他一天最少能给张信达五百吨的货物。只不过,因为目前主要都是从现代社会传送的货物多,而他传送给现代社会的东西少(主要都是翡翠黄金等贵重物),因此这个事情还不明显。
另外,李永吉还发现一个新能力,那就是时空交易系统的传送吨位,居然可以累积!但这个累积,针对的只是客户端,也就是张信达。
也就是说张信达可以每天消耗一定的力量,但却不实际传送东西过去,这样累积起来,然后一次性传送大吨位的货物。
当然,这种精力的累积不是百分百的利用率,是有损耗的,要传送的物品吨位越大,累积消耗自身能量次数越多,损耗也就越大,而且这个累积也是有限制的,限制的吨位就是李永吉自身的吨位承受力。
比如说,李永吉目前一次可以承受100吨左右的货,那么张信达一次可以传送3吨的话,他可以累积消耗自身4次这种传送能量,然后利用4次累计的量,一次性传送100吨的货物来清朝。
这种累计传送的能力看似不合算,但却能够让张信达传送大件物品,实用性很强。
这个类似系统升级的新情况,是有一天早上睡醒之后,突然在李永吉的脑海中蹦出来的,似乎跟最近频繁使用交易系统有关,当然也可能是把李永吉搞穿越过来的蛋疼星人脑袋一热的产物,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有这么一回事儿就是了。
出于谨慎,李永吉并没把这事儿说出去,只是把可以累积十次吨位消耗量,然后一次性发送大吨位物品的事情对张信达说了出来,还教了他用法。但却没说这跟自己的吨位承受能力有关,也没说自己的传送量远远大于对方,且消耗量远远小于对方的事情,更没说对方持续消耗增强体质,其实也会增强自己体质的事情。
本来李永吉都准备好了应对张信达发问的借口,比如才发现这个功能之类,但没想到张信达却连问都没问你怎么现在才说之类的问题,所以李永吉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哪怕他依然还是很信任张信达,但也不可能什么都跟他说,这其实是为了大家好,就好比你跟父母也不可能无话不讲一样。
话说回来,既然张信达现在一天能传送21吨货物过来,也就是一天最少能送来21吨铜钱来清朝。
21吨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铜钱,按照平均一枚铜钱2.5克来计算,等于他一天就可以传送840万枚铜钱过来,由于有两种样式,实际大概在830万枚左右。
所以说,一天只兑换出去685万枚铜钱出去,还真是小意思,李永吉这里其实每天还能留有大量的铜钱库存。
正因为有大量铜钱库存,所以李永吉最近花钱有些无所顾忌,不但又直接给知县大人送了三千两银子,让他更加坚定对自己的支持,应付官面上的商业刁难,同时他还派周达等人去四处招募周边的破产农民跟逃荒的流民,开始组建真正的团练队伍。
这些都做了之后,大概是由于心急,或者利欲熏心,又或者是自身力量变强导致自信心爆棚的缘故,李永吉做事也越发肆无忌惮起来,特别是对待那些商人。
比如戴梦得珠宝行,面对珠宝联合会的联合【创建和谐家园】,他的回应就是继续打价格战,也就是继续提高对翡翠、玛瑙、白玉、钻石等贵重物品的收购价,已经比原来的市场收购价高了两成!
这还是李永吉不想把珠宝行业联合会逼迫的太过分,要不然,他能直接提高到三成,四成,甚至五成,六成,反正就算提高一倍两倍他也赚翻了。但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不用多,只要再把收购价提高到四成,那什么行业联合会,什么联合【创建和谐家园】,什么控制供货渠道,都统统是狗屁,在绝对的利润或者说力量面前,谁都撑不住!
至于那些开钱庄的同行,暂时还没什么动静,大概也是在观望,毕竟李永吉这种行为,说白了他们也是受益方,甚至那些来李永吉的钱庄兑换铜钱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他们安排的人。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哪里可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白银跟黄金过来兑换啊。
他们这么安静,为的就是看李永吉能坚持到什么时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毕竟从某种角度来看,在整个贵金属市场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李永吉这种单方面的用铜钱高价收金银的举措,怎么看都是专门利人,偏不利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时至今日,李永吉的时空走私渠道才终于算是走上了正轨,每天圈钱圈的都已经麻木了,别说李永吉,就连张信达也算不清他们每天能赚多少钱了。
这让李永吉不禁私下里感叹,还真是不容易啊。
第三十章 这是要分赃?(为打赏加更)
“我赚钱了赚钱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花,我左手一个诺基亚,右手摩托罗拉……”
“喂喂喂,注意点形象!”看着系统视频中那照样是一手红酒一手雪茄,还在不停扭【创建和谐家园】,得瑟的有些夸张的张信达,知道他习性的李永吉立刻就狠狠的打击道,“有点档次好不?你看真有钱的人,哪有像你这样的。”
“哈哈,我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激动心情。”顺手把红酒跟雪茄放下,张信达双手合十,一脸虔诚的对李永吉道,“哥啊,你是我亲哥哥啊,你就是我的天,你就是我的地啊!都是托你的福,我才能叼丝翻身当土豪,才能用上土豪6啊。”
“土豪6?”
“就是被咬的苹果6啊,新出的,嗯,你要不要,送你一个?”
“我?算了吧,这边没通信商,也没互联网,要了也没用。”李永吉摇摇头,“我这系统只能跟你通话还有传送物资,可不能传送两个世界的信号。”
“嘿嘿,没事儿,我可以给你弄个大大的内存,再给你存上多多的东瀛出品的爱情动作片,让你可以慢慢地看,慢慢的品。”
“切,要那样,平板更合适。”李永吉摇摇头,“行了,那些以后再说,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周,我们还是先来统计一下咱们这段时间的收获吧。这是咱们第一次正式的统计,得仔细点才是。”
“统计?这是要分赃?”
“滚蛋,我们又不是强盗,怎么能说是分赃?”
“拜托,什么强盗能有咱们干的买卖利润高?我说分赃都是轻的了,你这应该是抢钱……咦?抢钱似乎也是分赃啊,所以,我们就是要分赃对吧。”
“哎,好吧,你非要认为是分赃,那就算是分赃吧。”
的确,铜钱高价收金银的活动已经实行了一个星期,由于有县衙的照拂跟团练的保护,加上李永吉的做法大多数人都能获得好处,因此李永吉的货币兑换业务根本就没人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