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可不。”张信达道,“别小瞧他们,就这家企业附近还有家工厂,知道做什么的么?专门制造宝马车的零配件!虽然都是假货,不过据说跟原产差别不大,很多宝马4s店都从他那进货呢。”
“……厉害!”
“另外,我连你的团练服装也考虑到了。”张信达道,“我已经给你预定了五百套晚清兵勇的戏服,包括兵勇的衣裤鞋袜跟绑腿,还有头上戴的圆锥形斗笠,也叫凉帽,全都有。考虑到你那个是乡勇团练,所以我选的是衣服写着‘勇’字补字的,没选写‘兵’的,衣服尺寸都是按照一米七的身高比例,想必应该够了。毕竟衣服要是稍微大的话,你那边自己稍微裁剪一下就成,小了可就不成了。嘿嘿,这样一来,你那些人换上衣服跟装备,立刻就能成军啊。”
“靠,我还以为什么呢,原来闹了半天,就给我演清廷戏的戏服啊。”李永吉摇摇头,“我还寻思你是不是给我弄一套美式【创建和谐家园】军的服装呢,就算不是,弄新四军的服装也成啊,那浅灰色也挺漂亮。”
“大哥,你搞清楚,你那是晚清,是打太平军的时期。”张信达道,“给你这些才是正经货,你要是换了新四军或者美式【创建和谐家园】军的服装,那才是另类呢,立马就得被围观。总之听我的没错,至少在你实力够强之前,还是随大流吧,再说那些戏服质量不错哈,起码比较宽大凉爽,也挺抗造,价格更便宜,平均一套不到五十块啊。”
“凉爽?我这已经是秋天了拜托,而且感觉比现代冷多了,晚上我都要穿小棉袄,估计马上需要冬装了。”
“正常,你那个时代温室效应还不大,比现代冷一点不奇怪。至于冬装,现在穿太夸张了,这样吧,回头我给你弄点保暖**跟毛衣过去,真冷的厉害再说,反正采购冬装对我来说不是个事儿。”张信达撇嘴,“哦对了,我的钱花的差不多了,你得赶紧再给我想办法了。有可能的话,近期多给我弄翡翠吧,最近我这边由于缅甸政府控制翡翠原石,加上各种炒,翡翠价格一直在涨,就不见降,所以翡翠十分好卖,有好的翡翠,根本就不问来源,比黄金还好干。艾玛,说到这,忽然发现,我一直都在忙你的东西了,现在别说买房子,车都没买呢。”
“知道了。”李永吉无奈摇摇头,“不过钱的问题……上次不是你说先办团练,先掌握武装力量再谈经商么?这叫什么来着?先军政策?”
“呃,也对。”张信达挠挠头,“哎,果然是两难啊,咱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有点失误难免嘛,以前是过于低估了我的花钱速度。那什么,你那边招人的话,暂时招募一百人的团练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李永吉点点头,“如果不再去买什么坑爹的奴婢,只是招募的话,以我现在的银子,别说招募一百人,三百人都成,到时候再加上你的武器,立刻就能武装起来,实际战斗能力不敢说,吓唬人是绝对好用了。”
“那不就得了。”张信达道,“当初咱说好的,时间还有的是,暂时不用急。现阶段,你先不必大搞团练,只需要组织起一批人,能吓住汪云翼那种人,让你能获得一个安全的发展空间就可以了。在这个宗旨下,你只需要在最短时间拉起一票人,然后也不用太多训练,能拿着武器跟在你身边摆阵就成。之后啊,我劝你也别去你那个什么养心居了,那地方有点偏,就干脆先在镇里面呆着,赶紧在镇上把钱庄开起来,开始我们的倒钱大计才是,等咱们手头宽裕了,你再去练兵不迟。”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李永吉点头。
结束这次通话,李永吉再次忙活了起来。
这一次,他陆续买了一批十二三岁的孩童过来,加上之前买的孩子,一共有男童50名,女童30名,总共80名孩子。
买孩子的同时,他开始让人到处张榜招人,写明了是要招护院家丁。
清朝的护院家丁不是家奴,这些护院家丁更像是长工,也就是他们实际上是自由身,但受雇于雇主而已,也就是说,他们跟雇主签订的是雇佣合同,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契,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接受程度就高很多。
这榜文一贴,立刻就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因为这榜文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榜文上写了,只要肯跟李永吉签订长期雇佣合同,那么在包吃包住包穿衣的基础上,再每月给2两银子,同时武器装备也是李永吉负责。可以说你人只要肯来,肯签长期合同,并严格遵守纪律,也就是家规,那么就什么都不用操心。
这榜文一贴,那效果是立竿见影,很多青壮都来应征当乡勇。
没办法,实在是那2两银子太【创建和谐家园】人了,如今绿营兵的待遇也不过是一个月给一两三钱银子,还经常发不全,一年下来平均每个月能有一两银子进账就烧高香了,更不用这里还说包吃包住包穿衣,且还是危险程度很低的护院了。
来应征的人多了,李永吉的选择余地也就多了,他开始按照三个硬性标准来选。
首先是身高,身高低于一米六五的不要。
其次是学识,认字必须超过一千个,少于一千个的不要。
最后是年龄,年龄必须不能超过二十五岁,超过二十五岁的不要。
这三个条件,以清朝此时男丁的平均水平而言,是有点高的,李永吉也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定了这三个指标,就是怕条件太高来应聘的人少。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里是青浦县,是江南繁华之所,读书风气很浓,加上生活水平是清朝最靠前的部分城市,因此能达标的人相当多,所以最后因为符合标准的人太多,让李永吉挑花了眼,不得不加了个力气的条件。
也就是说,符合三个硬性指标之后,再比力气,也就是举重,以力气的大小,从大到小的选两百人出来。
如此挑挑拣拣,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让他挑了两百人出来,全都是符合标准的精壮男丁!
招好了人,签了雇佣合同,李永吉并没有立刻带这些人离开或者展开训练,而是又在青浦县的城外租了三间大房子,让这些人先好吃好喝的住下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永吉现在还是个白丁,就是个平民老百姓,在他的团练资格下来之前,他是不能明目张胆给手下人发武器的,至少不能在青浦县这么做。
好在,齐掌柜办事儿倒也利索,听到李永吉想要快点办妥,再又跟李永吉要了两百两银子之后,用银子开路,总算是在两天之内把筹办乡勇团练的全套手续给拿了下来,给了李永吉一个团练总办的名义。
团练总办在此时是一个非正式的职务,简称练总,类似于宋朝的团练使,但却没有官位流品,跟民兵队队长是一个意思,而为了尽快拿到这个身份,李永吉前前后后花了五百多两银子。
由于练总非官非衔,只是个职,并没有流品,所以从大里说,可以由朝廷任命,但从小里说,也可以直接由当地知县任命。这里的被谁任命,主要看的是团练总办的身份,如果是四品官以上,就要朝廷任命,四品官以下,则也可由上级领导任命。
很显然,李永吉由于还是个白丁,所以他团练总办的身份就是由青浦知县任命的,身份虽然弱了点,但终归是有了一个正式名义的。
李永吉的团练名义上只是三百人的规模,这样的乡兵团练在青浦县还有不少,所以并不能引起青浦县令的过多注意,顶多是当作一个捞钱的手段,如果不是李永吉要的急,能耐心等一下,根本花不了五百两。
虽然团练总办的名义是下来了,不过按照规矩,李永吉这个新任的团练总办还必须跟县令见一面,汇报汇报工作,谈谈团练建设的事情。
由于之前已经使了银子,所以这就是个走过场,只要见面的时候别太过分,比如当面顶撞嘲笑县令,那在一般情况下,知县就只是跟你见个面,认识认识,勉励几句,再做个记录,然后就可以各回各家各干各了。
李永吉虽然不懂这些套路,但有青浦县的陈师爷在旁边帮衬,面见县令的过程倒也无惊无险。
至于陈师爷为啥这么上心,很简单,他是齐掌柜介绍的,也早早就给足了银子,拿钱办事儿,仅此而已。
就在他见完县令出来的时候,却迎面碰到了一个让李永吉倍感意外的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在这个世界的便宜二舅,他便宜老妈的亲三弟,李进宝曾经搬出来吓唬汪云翼汪掌柜的,那个青浦县马班的副班头——王三武!
第二十一章 这个,说来话长啊(求推荐)
王三武今年才二十四岁,是一个目测身高过一米八三的壮硕青年,他这个身高就算在现代社会也属于比较高的了,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的晚清,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典型的衣裳架子。就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太好,以至于就连他身上穿的那身肥大而可笑的公务服,此时也显得不那么滑稽了,反而有一股子英武之气。
正因为他的身高太过明显,长的又浓眉大眼够帅气,加上据说还有一身好武艺,所以王三武在青浦县的市井中挺有名气,如果不是年龄不够大,资历不够深,他绝对不会仅仅是个衙役马班的副班头,毕竟就算在清朝,大家也是习惯看脸,喜欢帅哥的。
“永吉?你怎么在这?”果然,声如其人,英武帅气的王三武,就连声音也跟他的身高样貌成正比,那是声如洪钟,响亮非常,且带着一股子自信,让人情不自禁的就想要回答他的问题,生不起一点反感。
“这个,说来话长。”李永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没有一下子回答问题。
这倒不是李永吉不想说,实在是他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也接受了这具身体本身的一些记忆,但终归还是现代的灵魂记忆为主,而现代的李永吉,由于性格略微内向,在感情表达方面一向不太擅长。这样的他,在面对已经接受了的熟人,比如张信达面前,他还能有说有笑,可一旦面对比较陌生的人,他的沟通能力就有些迟钝了。
虽然王三武是李永吉在这个世界的亲人,但一来李永吉是个穿越者,对这个世界的身世认同感还略弱,二来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青浦县城跟朱家角镇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这个距离足以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小的障碍,所以自从王三武到青浦县当差,并住在青浦县之后,两家的来往就比较少了,这么多年过去,虽然没有断了来往,但交情只能说是一般,所以李永吉不熟悉也是正常。
但再不熟悉,也是亲戚,特别是看到李永吉竟然出现在县衙,还由知县大人最信任的陈师爷陪着,这本身就让王三武感到诧异了。下意识的,王三武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有麻烦,以为自己二姐家里出了什么事儿,惹上了什么官司,以至于不得不让李永吉这个半大孩子出面了。
看见李永吉不想立刻说,王三武看向陈师爷,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问呢,陈师爷就先笑着对王三武说起了话:“怎么,王班头,你认识李总办?”
“李总办?”听到陈师爷这么说,王三武更是诧异,好在年轻人脑子快,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在说李永吉,于是再次看了看李永吉,然后才对陈师爷拱了下手,“陈师爷,您刚说的李总办是?”
“哦,是这样。”陈师爷笑了笑,“如今四方不靖,县尊大人秉承朝廷旨意,决定大办团练,保境安民,而这位李永吉李……义士,就是本县新组建的精武营的团练总办,驻防地吗,就在朱家角那一带。”
李永吉虽然是团练总办,但毕竟还没有正式的官身,不能称呼为大人,所以陈师爷就称呼他为义士。至于精武营,则是这个团练的称号,这名字也是李永吉取的,并正式记录在案的。当然,这个营是个通称,也叫勇营,是乡勇团练的俗称,并不是正规的军事建制,所以哪怕只有一两百人,也是叫某某营,这称呼的来源还是起于当初的川楚白莲教起义时代。
“好哇,臭小子,有你的啊,竟然办起了团练!”王三武说完,忽然想起陈师爷之前的话,立刻转身对他拱手道,“陈师爷您见谅,这小,不,这李总办其实是我的亲外甥,我亲大姐的孩子,我只知道他在上学,却不知竟然办起了团练。”
“哦,原来如此。”听到他们之间居然有这层关系,陈师爷笑眯眯的点点头,“王班头忠肝义胆,武艺超群,亲外甥又如此了得,嗯,一门英才,一门英才啊。”
“这,陈师爷您见笑了。”看见这个陈师爷今天这么好说话,不知道实际上是因为李永吉银子的关系,王三武只觉得骨头都轻了几两。
“好了,既然你们是亲戚,那我也就不叨扰了,你们聊。”说完,陈师爷微微一拱手,就先一步离开了。
等陈师爷走了之后,王三武瞪了李永吉一眼,闷声道:“在这等着,等我去见了县尊交完令,回来再问你话!”
说完,王三武就迈开大步,腾腾腾的离开了。
看见这个情况,李永吉只好到了一边阴凉处坐下来,一边等王三武回来,一边想说辞。
实话说,李永吉自知身上有很多秘密,要解释起来很麻烦,因此他早就想好了一番对付亲人的说辞。
不过,之前李永吉的金手指还没开始正式运作,等他正式运作的时候,又正好碰到李正祥等人外出收粮的事情,这让李永吉免去了跟家人解释的问题,也给了李永吉一个极大的自由空间,所以他才能随心所欲,根本不必对别人解释什么。
李永吉之所以那么急功近利,也是存着在家人回来之前,先把事情做完了再说的意思,只要把既成事实做了,他再说什么都成。
然而,他虽然想过很多如何解释的场景,却没想到第一个要解释的对象,却是平时不怎么见面的亲舅舅,这也算是个小意外了。
好在,解释方面他早就有过一番底稿,因此现在要应付这个舅舅的话,根本就不成问题,而且,说起来这个舅舅跟自己不算太熟,应对起来比跟父母解释还容易,跟他解释,也算一个预演了。
过了好一会儿,身材高大,手按腰刀的王三武才重新走了出来,看见李永吉坐在一边,只是笑了笑:“走,出去说!”
说完,王三武当先离开,照样是龙行虎步,威迫十足。当然,看得出来,他这不是故意的,而是平常就这个走法,估计也是跟他常年习武有关。
等离开了县衙,王三武引着李永吉来到了附近一家客栈,熟练的要了个包间,等双方都坐下,又让小二上了茶,把门关上之后,他这才开始问起了话,显示出他不一般的耐心。
“说说吧。”王三武自顾自的喝了杯茶,这才上下打量了一番沉默不语的李永吉,“你这团练是怎么回事儿?你哪来的银子办团练?谁的主意?是你爹?还是我姐?为什么练总的职位给了你?”
“你这么多问题,让我怎么说。”李永吉耸了耸肩。
“没事儿,你就慢慢说呗。”王三武笑道,“反正我刚刚交了差,没什么事儿,有的是时间。”
“办团练的事儿,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的主意,所以团练总办给我是一点没问题。”李永吉斟酌道,“至于我爹我妈还有我哥他们,那都是一点也不知情,他们现在还在外面收粮食呢,根本就不知道我来这边跑团练的事儿。”
“那银子呢?”王三武皱了下眉,“如果姐夫他们都不知道,你的钱从哪儿来?不会是偷家里的吧?你好大的胆子!”
“怎么可能。”李永吉笑了笑,“家里的银子藏在哪儿,我压根就不知道,估计除了我爹跟我妈,谁也不知道。这么说吧,办团练的银子,是我自己的,嗯,我自己赚的。”
“你自己赚的?”王三武惊讶道,“你干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别以为我不知道,要想办团练,没有个上千两银子,根本就办不了!”
“这个,说来话长啊。”李永吉继续悠然道。
“嗯,看来你是跟以前不同了,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小家伙了。”王三武点了点头,又摸索了一下茶杯,语气沉静的道,“不过啊,永吉,好歹我也是你的亲舅舅,你小的时候我还在你家住了老长一段时间,所以我的脾气啊,你是知道的……再啰嗦,信不信我跟以前一样,上去扒了你的裤子打【创建和谐家园】?”
第二十二章 一个传奇的故事(1)
听到王三武的打【创建和谐家园】威胁,李永吉立刻放弃了继续拿捏的打算,干脆的道:“别别别,我说,我说还不行,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大火气。”
“呵呵,好,你说,我听着。”王三武这才笑着点点头。
听王三武这么说,李永吉顿了顿,这才继续道:“在说之前我得先问你一句,你对洋人怎么看?”
“洋人?”王三武立刻就皱起了眉。
“对,洋人。”李永吉立刻跟着问,“你怎么看洋人的?”
“洋人啊,不是好东西。”王三武摇摇头,“但他们很厉害,打仗很厉害,特别是火器很厉害,我们比不过。”
“然后呢?”
“然后?什么然后?”
“你的意思是,你对洋人的印象,就只是他们不是好东西,以及火器很厉害?打仗很厉害?”
“不然呢?”王三武不耐烦的道,“好好的,说洋人干嘛,不过是仗着奇技淫巧来咱这作威作福的势力小人罢了……哎,你说这个干嘛?我是问你的银子从哪来……等会儿,你这银子,不会是跟洋人有关吧?”
听了王三武的话,虽然感到他话里的信息量很大,但李永吉还是点点头:“没错,我这银子,的确是跟洋人有关,不过……”
李永吉的话刚说到这,就听“嘭!”的一声,只见王三武右手狠狠的拍在桌子上,然后蹭的一下站起来,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永吉:“好啊,长出息了,你,你竟然勾结洋人!”
“二舅,少安毋躁,你听我说……”
“不听!”王三武面色忽然有些激动,白净的脸皮上已经开始散发出潮红色,“你,你,你知道洋人都是些什么狗东西么?他们来咱这,就是为了祸害我大清,就是为了祸害咱老百姓的!你看看这天下,为什么这么乱?那发匪又为什么闹?老百姓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苦?还不都是洋人害的?你,你竟然,竟然跟他们勾结在一起,你,你对得起祖宗么!”
看到他这激动样子,李永吉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问题,过于简单直白,不够委婉,或者说,有些低估了这个时代以王三武为代表的,大多数市井小民对洋人的心态。
此时的中国人,虽然经历了一次**战争,且正在经历二次**战争,朝廷军队被西方人打的凄惨,但总体上,他们依然有着种种借口,依然有着天朝上国的自大与自傲,对洋人虽然有所畏惧,但主要还是愤怒跟排斥居多。在经历更多失败,在彻底开眼看世界,在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之前,中国人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彻底对洋人卑躬屈膝。
所以说,此时的中国人大多数还是愚昧与自大的,对洋人还是以不接触为主,那些任何跟洋人混的,都会被大多数人所唾弃,当然也会伴随着一丝畏惧。
而像王三武这样的热血青年,看到自家人居然跟洋人勾结在一起,不管什么原因,勃然大怒也就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李永吉也连忙站起来,在对方因为激动而采取进一步暴力行动之前,大声道:“谁说我勾结洋人了?我这是在利用洋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你!”似乎李永吉最后那句话对王三武有所触动,王三武本来都要提起来扇巴掌的手也放了下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话倒是不错……好,你说,你跟洋人究竟是怎么回事!都给我明明白白的说清楚!”
看到避免了被殴打的境遇,李永吉稍微呼了口气,这才继续缓和的道:“来,二舅,先坐下,少安毋躁,这事儿啊,听我从头到尾跟你仔细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