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1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么,这支出哪里去了?就算按照三分的税收算,起码要三十万两的海关税啊,怎么会那么少?

      先别急,这里面就牵扯到内幕了,更确切的说,是牵扯到李永吉直属企业的事情了。

      没错,这个内幕就在于政府的这些进出口数据,针对的是照章纳税的普通中小洋商跟中国商人,真正的大宗贸易,是不走海关的,是以一种更优惠的免税贸易状态在交易,对象也都是大洋行,比如怡和洋行。

      别的不说,就说跟怡和洋行这一家的【创建和谐家园】贸易跟药品贸易吧。

      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六个月,拜耳药业跟怡和洋行的直接交易量,就超过了三千万两白银!

      这其中,拜耳药业直接跟怡和洋行进口鸦*片的进口采购额是六百万两银子,出口药品的销售额则是两千四百万两银子,加起来正好三千万两银子!

      总起来算,只是拜耳药业一家公司,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出口阿司匹林跟海落因这两种药品的销售额就超过六千万两银子,进口【创建和谐家园】的采购额则高达一千万两银子。

      这个数额还只是初步统计,实质上主要的数据是后三个月出现的,一开始的数额还比较小,是在后三个月,尤其是后两个月开始爆发的。

      如无意外,简单说就是欧美如果不能仿制出这两种万能药,那么拜耳药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统欧美的医药界。

      戴梦得珠宝也不可小瞧,同样是1860年2月到1860年8月这六个月的时间,光出口养殖珍珠一项的销售额就高达1000万两银子,其他像不锈钢制品,铝制品,还有人造钻石,欧泊等,则超过3000万两银子,至于进口的翡翠制品,则不过800万两银子。

      另外,中信钱庄跟外商套购黄金的活动也不可小看,时至今日,已经先后利用大量涌入的白银,套购了超过200吨的黄金,几乎把日本金的出口数目掏了个空。

      所有这些贸易,都是不交税的,是直接公司对洋行,也不经过政府的统计,全都算是李永吉的私人公司利润。

      很显然,考虑到李永吉获得这些东西的成本,比如阿司匹林,平均十片才四分钱,往外卖呢,拜尔公司的出厂价就直接一英镑十片,到英国本地的零售价,则是2英镑10片!

      就不说对比了,1英镑含金7.322克,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大家都懂得。

      海落因虽然成本略高,不过10斤【创建和谐家园】能够生产1斤海落因,而10斤【创建和谐家园】不过5两银子,算上人工以及机器成本,不过7两银子,而生产出的一斤高纯海落因呢,往往要掺别的东西加以中和,海落因成品大概等于是3斤。

      这3斤往外卖呢,拜耳药业的出口价,是卖到300英镑,也就是100英镑1斤低纯的海落因!

      别看贵,但疗效又快又好,所以基本供不应求,而且实际上那1斤掺假海落因运到外面去,聪明的洋商很快就学会继续掺东西进去,1斤变10斤往外卖就算有良心了,1斤变100斤的也很正常。

      这种1变10的低纯度海落因,英国的零售价是一磅海落因粉末卖50英镑!

      就为了运输中国的药物以及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英法美等国已经开始组织专门的快速帆船,也就是吨位不大,但速度超快那种。

      用这种船的运输速度多快呢?这么说吧,正常情况下,大型蒸汽轮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要五个月,用这种快速帆船,从中国到英国本土只要三个月不到,半年一个来回!

      从中国到美国也差不多,正常来说要五个半月,大概六个月,但如果是快速帆船,三个半月就可以从上海抵达纽约!

      此外,除去这些利用时空交易的超暴利交易外,像大宗的茶叶啊、瓷器啊、丝绸啊之类的,其实也不是走正常海关的,而是李永吉下属的商号,比如精武商行,直接以优惠价格从各地收购,然后再直接跟外商交易,期间也是不交关税的,这里面的贸易额,半年时间也已经突破了千万毛收入的大关。

      简单说,只有那些残羹剩饭,才被中国各大商人收取,然后跟那些新来乍到的中小洋商交易,那些自然要缴税。

      简而言之一句话,现在【创建和谐家园】的情况,是李永吉个人有钱的冒泡,但【创建和谐家园】的财政收入却很低,在李永吉个人不放弃这些利润的情况下,【创建和谐家园】的确是有些难堪。

      或者说,如果不养军队,【创建和谐家园】自然是还算富裕,但如果养国防军跟民兵,再加上还得养官僚,以每个月两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的确有些吃不消。

      “我理解你的难处,老哥。”面对李永昌的诉苦,李永吉摇摇头,“但你要知道,目前我还没发放手这些高利润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不用我多解释吧?”

      “微臣知道。”李永昌也是知道李永吉瞎掰的那个全灵教的事情,所以点点头,“但是,就算按照陛下您说的,发行国债,您有全面认购,可时间一长,这政府负债累累,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负债累累不怕。”李永吉笑道,“其实【创建和谐家园】的产能还没爆发出来呢,像工业啊农业之类的,完全都没算上呢。工业不说,暂时不多,但农业可是大有可为。”

      “可我们不是不收农税么?”李永昌忽然道。

      “是不收农税,但我们要监督农产品交易啊。”李永吉道,“农业部下面有粮食局,按照我们的规定,农户所有的农产品买卖,必须在粮食局的监督下进行,必须用粮食局的度量衡,不经过粮食局的粮食买卖一概非法,要受到严惩。

      而通过粮食局的买卖呢,粮食局要从收购方中按照比例收取一定的收入当作监督费,也就是印花税,这印花税可是有两成,不少了。

      换言之,我们是控制流通,再从流通领域中,按照商业税的模式收农业税。

      现在不好说,因为我们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粮食已经收过去了,但等到了明年,这个农业的印花税就大有可为了。”

      “好吧,就算如此,但一年撑死也就一两千万。”李永昌摇摇头,“还是填不起这个无底洞啊。”

      “商业跟工业上贡献的税会越来越多的。”李永吉道,“你看,以后所有饭馆都要交卫生许可费,交治安管理费,消防费,工商许可费,激院之类的还得交高档消费税。这些税收的额度不大,对单一的小商户来说压力不大,但积少成多,加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此外呢,我们以后还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总之只要经济越繁荣,政府的税收就越高。

      所以说,只要政府不垮台,欠多少钱都不怕,一次五年期的国债不行,可以继续发下一期的国债,继续欠嘛,这叫赤字财政!

      只要国家的经济能发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税收也会更着水涨船高,总有一天会完全还清欠款的,当然那时候说不定我们会继续玩赤字……我说的这些,你到底明白了没有?”

      “哦,陛下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政府可以不断的欠钱?不断的花明天甚至后天的钱?寅吃卯粮?”

      “就是寅吃卯粮!”李永吉一拍手,“一家一户自然就破产了,但我们是国家,国家是啥?那就是欠了钱可以耍赖!

      再说了,真没钱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出去抢啊,看看周围,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哦,还有俄国,哼哼,都是有钱人啊,抢几次,啥都有了。”

      “陛下!”李永昌眉头皱了起来,“轻易动兵,花费巨大,而且祸福难料,这可不是好事儿。”

      “哼,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李永吉摆摆手,“要打外国,我肯定不会动用国防军跟国民警卫队,听名字就知道,除非是国战,要不然,欺负朝鲜日本之类的,我的皇家禁卫军足够了,但是打下的利润呢,比如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却可以捞到很多好处,嗯,这个以后再说。”

      “哎,好吧。”李永昌也不再劝了,“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把新的官制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您看可好?”

      “嗯,没错,先发下去,试运行一下,摸着石头过河嘛。”李永吉笑道,“反正要当官,除了我直接提拔任命的以外,就只有考试,要么通过公【创建和谐家园】,要么内【创建和谐家园】,更高级的还有司法考试,除此之外一概不认,宁可官位空着,也宁缺毋滥!”

      “明白了。”李永昌点了点头,“那么陛下,新的纸币跟银元,还有国债,是由新成立的【创建和谐家园】银行一家发行,还是跟中信银行一起联合发行?”

      “纸币跟银元的话,还是帝国银行单独发行吧。”李永吉道,“【创建和谐家园】银行的定位,是国家银行,隶属于金融部,应该是一个金融管理调控部门,不应该过多参与现实的民间金融行为。

      至于中信银行,那是属于我个人的私人银行,由内务府管理而已,当然要参与民间的经营,甚至还要干一些秘密的金融行为,两者性质不同。

      所以说,国债的发行,应该是由帝国银行自己说了算,毕竟这是国债,是代表国家的债务,只能是帝国银行发行。

      但铸币跟印刷纸币就不一样,虽说铸多少银币,印刷多少纸币,必须是经过统一规划,按说是也归帝国银行管,但是我说过了,中信银行虽然是私人银行,但这是为了方便以后干一些国家不方便出手的事儿,所以必须要取得铸币权跟印币权,因此呢,发钞权就由两家银行联合发行。

      嗯,我看这样,发现钞票的事情可以成立一个帝国银行监事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的成员就是帝国银行跟中信银行,以后还可以加入别的银行,就这么办吧。”

      “那这个银监会归谁管呢?帝国银行是金融部的,但中信银行却是内务府的,这个……”

      “那就独立运营,隶属于国务院直属特别部门,但内务府跟元老院都要参与监督,就这样。”

      “好吧,也只能如此。”李永昌点点头,“那么陛下,您既然觉得上次臣说的国债数目不对,那第一期国债到底应该发多少呢?”

      “先发行三千万五年期国债。”李永吉道,“我自己认购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外公开发行,外国人也可以买,利息么,五年期国债就按百分之五算。”

      “百分之五?太高了吧?”李永昌吓了一跳,“咱们的利息可是按年算的,如果是这样,借3000万,一年就要付出150万利息,五年后我们岂不是要还3750万?五年就要还750万啊,太高了。”

      “【创建和谐家园】,这还高?”李永吉无语的摇摇头,“那你说多少合适?必须要容易让人有利可图,肯下决心买才行。”

      “让我说,百分之三就很高了。”李永昌道,“如果利率是百分之三,老百姓肯定感兴趣,毕竟一年就赚百分之三啊,等于一百两银子,一年后就多了三两,很赚了。再说了,咱这是国家债务,正如陛下所说,只要国家不灭,就不会欠债不还,所以老百姓肯定感兴趣。”

      “好吧,那就百分之三。”李永吉耸了耸肩,“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那纸钞跟银元我们发多少呢?”李永昌问。

      “发多少啊。”李永吉琢磨了下,“我们现在手中有多少白银储备?我说白银!”

      “白银的话,主要在中信银行的银库,现在一共存有八千万两白银,两千万元的银元。”

      “这样啊,先保守点,银元发行五千万元,纸钞在银元的基础上乘以五,发两亿五千万元。”李永吉道,“所有发行都以公务采购的形式发,这下子,你不就有钱了?”

      “五千万银元还好说,但,但两亿五千万也太,太离谱了。”李永昌张大了嘴巴,“这么虚高,会出问题的!”

      “出毛的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我没发十亿就已经是够谨慎了,其实发五十亿都没问题。”

      的确,要是按照一般的贵金属准备金的储备原则,银行如果保守点,通常都是按照准备金一比十来发行钞票的,一比一百的也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有一的准备金,就可以发行十甚至一百的钞票进入流通领域,而不必担心倒逼危险。

      实际上准备金并不一定是贵金属,这个主要看信用。

      之所以世界上通用黄金白银,那是因为这些贵金属已经用了几千年,人类早就对这类贵金属形成了固有的信任,这种信任是超脱了国家概念的,所以在国家信用没有完全大行其道的时候,国际上都是实行金本位或者白银本位。

      十九世纪中期是列强的时代,列强们实行的大都是金本位,因此世界上流行的是金本位。

      但在中国来说,老百姓也认可白银,所以白银当准备金完全没问题。

      白银这东西李永吉有的是,不说通过贸易进来的大量白银,必要时刻,李永吉自己从现代社会也可以弄来大量白银,毕竟白银在现代社会早就不是流通货币,而是普通工业品。

      “没事儿,尽情的发,钱一多,经济受到【创建和谐家园】,立刻就活起来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李永吉挥了挥手,“照我估计,以咱们现在的发展势头,发出去三亿恐怕还不够呢。这钱一花下去,不但你有钱可花了,整个社会也会有好处,嗯,就这么做……当然,国债还是要照常发的,那是两码事,别弄混了。”

      “这,这……”李永昌有些哆嗦,“陛下,能行么?这不是儿戏啊!这可是三亿啊!

      我们的帝国华元,虽然一元银币只有七钱银,但却当一两银子花的,更不用说纸币了,完全是纸片一张……也就是说,我们发三亿,就是三亿两银子!而这三亿钱是可以直接去银行兑换银子的,我们这么多钱出去,万一,万一他们都要跟我们换银子,我们,我们……”

      “尽管放心,不可能所有人都来银行换银子的,银子毕竟不好用,而且银行换银子也有定额,不可能一天之中无限发,这就给了我们充分的准备时间,更何况我们还有权力,可以随时行政干预。再说你这三亿也不是一次性发,是一点一点一批一批发,能有啥问题?”李永吉撇撇嘴,“总之出了问题有我,我别的没有,就是有银子!”r1152

      第一八七章 中华新政(三)

      当新的官僚体系被正式的公开推行的时候,大多数翘首以盼的知识分子大都目瞪口呆,完全摸不透这个新官制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如果不是有九品十八级当对应,再加上一份详细的古今官职对照表,恐怕他们大多数人根本弄不清楚什么是司长,什么是处长,更不知道这些玩意儿的真实含义。

      反倒是公务员跟内务员这些身份比较好理解,他们很快就理解成不是太监的阉党,以及文官的文党。

      在大家看来,公务员是为国务院、【创建和谐家园】之类的文官机构效力,是天子外臣,内务员则是直接为皇帝的内务府效力,是天子内臣。至于各地的委派总管,不过是类似明代的皇家特务体系,比如锦衣卫,东厂之类的。

      在过去,因为内臣中官大都是宦官掌握,大家还多少有些心理不自在,但现在新的【创建和谐家园】完全取消太监制度,这样大家的抵触心理也就少了不少,所以希望进入内臣体系的人就多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传统的内外相制,内臣体系权力是大,但容易招人恨,恐怕最后不得善终,未必就比外臣体系好,因此也有不少人希望进入外臣体系,当公务员,捞个名臣当当。

      之所以有不少人想当名臣,也跟官员收入的公开表有关。

      根据新的官制规定,公务员也好,内务员也好,工资实行双轨制,也就是基本工资加职务津贴制度。

      简单说,基本工资是对照品级来算,不管你是啥官职,是内务员也好,是公务员也罢,只要到了那个品级。就发那个品级的基本工资,享受那个品级的基本待遇。

      至于职务津贴,则是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加的额外补助,补助的比例是根据财政支出比例,以及所在单位的创收能力,可以理解为小金库。

      职务津贴的数目是不公开的,但品级待遇却是公开的,别的不说,那一系列明码标价一般的品级待遇,一下就让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淡定了。

      很简单。职务津贴先不提,光那个品级待遇,就比清朝高了太多。有不少懂行的人算过,同样是七品,上面的待遇比清朝的七品官待遇,要高整整三倍!

      如果待遇真的能高三倍,那不【创建和谐家园】也能过的不错,何况还有所谓职务津贴呢,这是真正的【创建和谐家园】啊!

      其实。李永吉的本意还真不是【创建和谐家园】,他只不过是希望用这些公务员去花纸币罢了,换言之,是让这些人去【创建和谐家园】消费。

      银元李永吉不愁。但正如李永昌所说,纸钞这东西,普通老百姓还是有些犹豫,不好强行推广。这样的话,干脆给手下公务员、内务员还有军人都发纸币好了。

      只要粮食啊,茶叶啊。衣服啊之类的都可以用纸币支付,且跟普通银子一样有效,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官员就会习惯用纸钞。而官员依然是被称呼为大人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权威,老百姓一看官老爷都用的没事儿,自然也就乐意接受纸钞了。

      历史上元朝明朝也发行纸钞,之所以完蛋,那是透支了信用,根本没有准备金,但李永吉有大量的白银当准备金,本身又不缺钱,所以跟明初的情况完全不同。

      但这些想着当官的知识分子可不知道这一茬,他们还以为那多少多少元,就是等值一两银子的华元银币呢,那华元早就小批量流通了,而且实际价值也早就超过一两银子了,他们一看都是华元当薪水,当然乐意。

      但不管是要想进入内臣体系,还是进入外臣体系,都要先经过所谓的高中考试,成为干部身份,然后还得再去考公【创建和谐家园】以及内【创建和谐家园】,反正就是有一系列的考试等着,这就让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人,自然是那些知识分子,不过主要是年轻一辈的,他们对考试其实不算很抵触,毕竟他们觉得自己年轻,更有机会。

      发愁的,也是知识分子,但却是那些旧官僚跟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他们大都年老力衰,而且熟悉的是老一套,再去考试,先不说脑子跟上跟不上,跟一群年轻人一起考试,面子也过不去啊。

      如果说过去,大多数知识分子对精武军,不对,是对【创建和谐家园】还比较清高,有些矫情,搞非暴力不合作态度,玩什么不入仕,那么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特别是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新变化之后,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在现实面前低头。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创建和谐家园】的皇帝李永吉就北伐清廷,西征太平军,且攻必克,克必果,手下无一合之将,精武军以及李永吉的无敌威名,早就建立起来,很多人都称呼李永吉是武神在世。

      强大的军队,再加上强硬的作风,现在除了一些极个别的死硬守旧派,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在旧体制中不得志的秀才童生之类的年轻人,如今都希望进入到【创建和谐家园】的体制内,成为新的官员,从此走上美好的康庄大道上。

      正因为如此,他们都在努力的学习新的官僚体系以及晋升制度,希望能够抓住新朝初建,政体还不够完善,官员还很少的这个特殊时期,一举进入新的官僚体系,从此翻身做主把歌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2 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