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空走私》-第1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比如说,在各地虽然实行的是省长、市长、县长制度,但在省长、市长、县长、镇长等官员之上,还要加个内务总管。比如省长上面要有个省委总管,市长上面有个市委总管等等。

      不同的是,这些地方的内务总管名义上是监督,但实际上有直接罢免干部的权力,比如省委总管就可以直接罢免省长副省长。因此,皇家内务府跟某*党的党*委机构已经相差不多了。

      特别要说的是,皇家内务委员要参加内【创建和谐家园】,而这个考试虽然没规定学历要求,但通常要高中生以上的知识储备才可以考过,但是高中生本身就是干部身份,也就是官员身份了,所以内务委员实际上是官员的再进步。

      正因为这个特性,所以后来大家把内务委员称之为天子内臣,而没有通过的官员称之为天子外臣,以显示内外有别。

      李永吉之所以搞这一套,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的行事,毕竟他不可能什么都跟人解释,搞一个内务府的特权部门,就方便了许多。

      另外,李永吉不觉得自己能一辈子都掌握国家,他的后人未必有自己的能力跟金手指,因此提前制定了个三权分立,让权力相互制衡,这样皇帝本身才能更安稳一些。

      实际上,李永吉本来是想搞个两级制,也就是在皇帝之下只分内务府跟枢密院,然后枢密院下面再分【创建和谐家园】、检察院、立【创建和谐家园】这些,不过后来一想,这样一来枢密院的权力就太大了,不利于自己的操作,所以干脆就在皇帝之下分成四个部分,把【创建和谐家园】与议会提出来,跟行政区的国务院平级,提前把三权分立的圈子布置好。

      总起来看,由于内务府的大内总管,**院的**官,议院的元首还有国务院的首相这些人都是李家的自家人,所以应该不会出现扯皮的问题,至于以后,反正自己是大权独揽的皇帝,不合适再改就是。

      确立了基本的政权制度之后,李永吉又开始确立官员等级制度。

      对于官员等级制度,李永吉决定实行官员的品级与职级双轨制,品级就是级别。继续沿用大家熟悉的九品十八级制度,也就是一个品分正、从两级;官员的职级,则是李永吉熟悉的国家级,部长级这些称呼。

      具体的对照如下:

      超品:国务院首相,最高**官,最高检察院院长,元老会元首,内务府大内总管,各级元帅等。

      正一品:国务院副相,皇家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等

      从一品:国务院各级部长。

      正二品:国务院各级副部长。省委总管

      正三品:国务院的正司长,地方省长

      从三品:国务院的副司长,地方副省长

      正四品:厅级正职,地方的市委总管

      从四品:厅级副职,地方的市长

      正五品:处级正职,副市长

      从五品:处级副职,地方市级的局长

      正六品:科级正职

      从六品:科级副职

      正七品:县级正职

      从七品:县级副职

      正八品:乡级干部正职

      从八品:乡级干部副职

      正九品:村级干部正职

      从九品:村级干部副职

      不入流:普通警员等

      这里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对照表,一般而言会有出入,官员品级这就跟军衔一样。主要看资历,真正决定权力大小的,是官职。

      虽然搞了这么一套繁琐的制度,但李永吉依然遵循小。大社会的主张,也就是尽量减少的数量,提高的工资水平,同时加大对的监督力度。

      对官员的监督。中央有皇家廉政总局,皇家巡视组,地方上也有各级的内务府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些部门主要就是查处官员的贪腐问题,从严从重查处【创建和谐家园】**。

      其实搞了这套出来,李永吉就是希望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也能自如的运行,因为以后他必然精力不可能完全扑在治理国家上,他很可能要到处打仗玩干涉,或者一门心思爬科技树,真正在国家治理上,他只能交给别人。

      搞三权分立就是为了分权,这样他就稍微放心一点。

      特别要说,除了正常的九品制度外,超品就是爵位制了。

      既然是帝制国家,肯定要有爵位的,要不然大家还怎么玩?

      在九品之上,大体分为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这七类。

      王爵只能分封在本土以外的殖民地跟保护国领土上,不准在本国,同时王爵只能是皇室子女以及直系姻亲,换言之就是必须跟皇室有血缘或者婚姻关系的家族。比如李永吉的兄弟姐妹,或将来有老婆,也可以给老婆娘家的同辈人分个王爵。

      其他爵位都是跟国外的爵位体系差不多,可以世袭,世袭的原则是指定原则,也就是上一辈的爵位获得者指定自己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指定,就按照法定继承原则,根据亲疏远近,进行顺位继承。

      但勋爵不能世袭,这个东西类似于骑士,只能自己本人持有一生,不能传给子女。

      九品十八级制度,只是适合官员,不适合军队,军队中依旧实行军衔与军职双轨制度。

      不过超品的爵位制度可以跨界,也就是说不管是官员,还是军队的军官,都可以授勋成为超品,受训仪式必须有皇帝在场,必须是皇帝亲自授勋才算数。

      另外,在在军队的升级制度中,在原本的三星上将之上,又加入了大将跟元帅的军衔。

      大将跟元帅都是不再分级,且都必须获得三星上将以后,才可以因为特殊贡献,由皇帝特别授予,只要没特殊情况,就是终身荣誉。

      “陛下,这个制度会不会太复杂了点?”等做出了安排之后,李永昌忽然道,“这么多部门,我们有那么多人负责么?”

      “没关系,以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需要的部门也就会越来越细化,宁可提前设置好,也不能到时候乱了手脚。”李永吉笑了笑,“暂时来说,我们还是可以跟以前一样。就以一个市来说,比如地方上就设置市、市【创建和谐家园】、市议会、市内务府这四个机构,这四个机构完全可以在一起,比如在市门前设置一个政务大厅,方便老百姓咨询,这样不就行了?”

      “这也好。”李永昌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决定先试运行一下,不行再改,反正李永吉自己也说了,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取缔,主要权力在他的手中,顶多要取消一个大部门的时候,提前通知李永吉一声,并说明原因就行了。

      “陛下,您说的国债问题,我问过人了。”李永昌又道,“这的确是个好东西,另外我仔细算了一下,如果要想按照陛下您说的那样,把国防军还有国卫队都算作地方财政,那我们起码要发行三千万两银子,才能维持半年。”

      “这么多么?”李永吉愣了愣。

      “我给您算算。”李永昌道,“三十万国防军,平均每个人每个月要花费五两银子,算起来一个月要花费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一百万,不对,如果按建设兵团来算,那是一百五十万人,按照平均每个月每人2两银子吧,一个月就需要三百万两银子。那么加起来一个月我们就要支出四百五十万两银子。

      我们最少要先筹集半年的军费吧,这就是2700万两银子,这还不算军火采购呢。

      现在我们的国家财政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两百万两银子,四百五十万两银子的话,我们每个月就要欠二百五十万啊,太多了。”

      “只要准备三个月的银子就行,发行三个月的国债就好。”李永吉笑了笑,“三个月后,就可以让金融部的帝国银行发行纸币,有了纸币,财政问题就容易多了,可以直接发行纸币来应付,三个月后,我们的工业项目多起来之后,财政情况就会好转了。至于暂时么,国债先对外发,要是卖不出去,就全部给我来购买好了。”

      “发国债有必要么?”李永昌的确觉得很奇怪,因为发行不发行国债,这个国家都是李永吉的,他其实反而觉得多此一举。

      “当然有必要,这就叫亲兄弟明算账,虽然国家也是我的,但还是必须分清楚。”

      “好吧,那么最后一个,纸币真的可行么?”李永昌又问,“别到时候出问题就不好了。”

      “放心吧,我们的纸币都有防伪手段,别人根本仿制不了,另外我们的纸币都有大量银子当准备金,又是跟华元银币同时发行,你还怕什么呢?”(未完待续。。)

      ...r861

      第一八六章 中华新政(二)

      应当说,这一次的政体改革,别看李永吉也亲自参与进来,而且还有不少洋派的年轻人一起帮着参谋,但说白了依旧是一个相当不成熟的怪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套新的官僚体系,是李永吉结合了后世中国的红色中国政体,加西方的三权分立,加传统中国的封建传统,最终糅合出来的一个四不像,比如那个内务府跟内务委员制度,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虽然是个四不像,不过实际上这套政体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因为这套体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皇帝牢牢的把控住了财权跟兵权,其他权力则尽量下放。

      其实一个帝国的治理,归根结底不过两点:一是税收,既通过收税来维系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第二是维稳,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暴力机关,来保证帝国的运转别出太大纰漏。

      其他一切的一切,比如政府制度啊,军队形势啊,外交政策之类的,都是围绕着两点在运作,所以只要这两点能够得到保证,制度适合与否都没关系,正如李永吉自己说的,不合适再改就是了。

      虽说税收跟维稳是最关键的两个点,但在李永吉有金手指,可以购买现代物资的情况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问题。

      那么,【创建和谐家园】的财政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相当不错,甚至不错的有些畸形!

      【创建和谐家园】是个新生的政权,目前还没有统治全中国,拥有的地盘不过是江苏全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山东全部,河北东北部以及北京天津地区的京津地区。

      虽说地盘也算不小,但因为大部分地盘都是新打下来的,所以还没有开始正式的收税,所以【创建和谐家园】的税负实际上就只有江苏全部、浙江北部这几个地方,也就是俗称的江南地区。

      另外,【创建和谐家园】政府的收入,目前主要有四个,一个就是海关税,一个是土地税,一个是奢侈税,最后一个是商业税。

      在这里面,因为土地税本身很低,加上主要用于教育补贴,暂时可以不算在内,所以真正可以进入政府运作的税,就只有海关税、奢侈税与商业税这三样。

      先说海关税。

      前文说过,【创建和谐家园】对外出口的贸易额,目前是每个月达到了两百二十万两银子,且以每个月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在迅速递增。

      这里面,阿司匹林跟海落因的药品贸易就占了四分之一,不锈钢以及其他现代制品又占了四分之一,苏州利用现代机器生产的高档丝绸占了四分之一,只有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茶叶、瓷器等传统贸易品。

      当然,真正数量最大的,还是传统贸易品,至于前面四分之三的物资,大都是量少价高,全部是当奢侈品算的。

      至于进口,前江南政府从国外进口的大宗物资主要是【创建和谐家园】、棉花跟稻米,翡翠类玉石虽然不断递增,但还不占主流,算起来平均每个月的进口额都在八十万两银子左右,其中【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占了大半。

      至于进口额的递增速度,平均每个月只有百分之三左右,跟出口额相比是微乎其微。

      必须要说明,这个贸易量,几乎全部出自江南地区,具体说几乎都是苏州、上海、无锡、常熟这几个城市的产出,其他新地方的产能还没开始爆呢。

      前江南政府,现在的【创建和谐家园】,对外贸易的海关税一直是双向收费,也就是出口要收税,进口也要收税,收税的额度各有不同。

      在出口税方面,总体还算优惠,比如拜耳制药的药品税收高达百分之十五,而传统的瓷器茶叶则是免税,所以平均下来的税收额度是百分之七。

      也就是说,每个月出口的税收,就有大概15.4万两银子。

      在进口税方面,【创建和谐家园】税收虽然比较大,但棉花跟稻米税收还算正常,平均下来的税收是百分之十。

      算起来,每个月进口的税收,是8万两银子。

      以上是正税,再加上船舶吨位税,每个月大概有3万两银子。

      这样一算,每个月只靠收海关税,就只有26.4万两,少的简直可怜到家,比以前清政府的时候还要低。

      再算奢侈税。

      奢侈税主要是指裹脚税、大户税、小妾税、抽大烟税之类传统陋习的税收,得益于江南地区在精武军统治时期受灾较小,大户较多,所以每个月大概能收130万两银子左右,且这个增长额度是不断减少的,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那些传统陋习。

      最后就是商业税,由于实行低税收政策,这里的商业税主要是指印花税,每个月的印花税大概在50万两左右。

      这样看,似乎江南政府每个月的收入不过才两百多万两,虽然还在高速递增,但跟以前清朝统治时期一比,相差并不大,因为在满清时代,比如咸丰初年,江浙地区的税收,一年就已经超过两千万两银子了。

      看起来没问题,但仔细想来却问题多多。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江南地区一向富庶,就算去掉那些新奇药品不锈钢制品之类的东西,光靠传统的丝绸出口以及茶叶出口,也不可能贸易额那么少吧?更何况鸦..片贸易额也不可能这么少,要不然也不会在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就让清国损失1.5亿两白银!

      ±ÈÈç˵£¬ÇåÕþ¸®ÔçÓÚ1858Äê¾Í±»ÆÈÓëÓ¢©p·¨©pÃÀÇ©¶©¡¶Í¨ÉÌÕ³ÌÉÆºóÌõÔ¼¡·£¬×¼ÐíÍâÉÌÔÚͨÉ̿ڰ¶ÏúÊÛѻƬ©o²¢ÒÔ¡°Ô¢½ûÓÚÕ÷¡±ÎªÃû£¬Í¬ÒâÒÔ¡°ÑóÒ©¡±ÃûÄ¿½É˰©oÿ°Ù½ïÄÉË°Òø30Á½©o´Ó´ËѻƬ¾¹³ÉΪºÏ·¨µÄ½ø¿ÚÉÌÆ·¡£

      从那以后,【创建和谐家园】输入量随之剧增﹐仅仅1858~1859年的【创建和谐家园】进口量,就超过60000担!而这个数目的二分之一,都是在上海交易的!

      清代的一担,是100旧制斤,约等于现代的60公斤,那么算6万担,就是360万公斤,600万旧制斤,去掉一半,就是180万公斤,300万旧制斤【创建和谐家园】!

      【创建和谐家园】的到港进口价格,是一斤一两,一百斤一百两,纳税三十两,也就是说清朝过去一年光购买【创建和谐家园】的数额,就高达600万两银子!

      那么上海地区因为一直受创较小,鸦.片贸易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打击,甚至还有提升。

      根据统计,只算1860年2月份到1860年8月份这6个月的时间里,上海港就先后进口了两万担【创建和谐家园】!如果按照旧制,折合白银来算,那就是两百万两银子!

      但是,因为李永吉的崛起,用经济的手段大力打击【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又以李永吉直属商号的名义直接统一收购,所以【创建和谐家园】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斤5钱银子的价格,下降了一半。

      也就是说,那半个月的时间,江南地区正常到港的,被统计下来的【创建和谐家园】支出,最少是一百万两银子!

      那么,这支出哪里去了?就算按照三分的税收算,起码要三十万两的海关税啊,怎么会那么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12: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