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跟张威通完电话后,李永吉笑着对身边的素素道:“知道刚才是谁给我打的电话么?”
“不知道。”素素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能直接打到你这部电话上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了,而在这个时间打过来,恐怕不是什么小事吧。”
“说得好。”李永吉点点头,然后就把张威的谈话内容简单说了一遍。
“所以你看。”李永吉总结道,“他这是自己知道犯错,赶紧过来给我承认错误,争取坦白从宽呢,倒是跟我那舅舅玩的是同一个把戏。”
“张将军这次是有些鲁莽了。”素素皱了皱眉,“按照他以往的作为,他不该是这么冲动的人啊,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举动呢?”
“这个啊,你得问佳佳了,她可是咱们的情报头子。”李永吉笑着对规规矩矩站在一边的佳佳道,“佳佳,你来告诉素素,为什么他要那么做。”
“是,少爷。”佳佳笑着点了下头,这才对素素道,“大姐,有些事情您还不知道,其实这次张将军让人匆忙渡江支援扬州的举动,是想趁此机会给自家的两个弟弟送功劳,好让张风跟张云兄弟俩有更实在的战功打底,不至于在未来失了势。”
“失势?张将军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还会担心失势?”素素继续问。
“因为不平衡了啊。”佳佳继续道,“到目前为止,咱精武军甲种部队的三个师,第一师跟第三师这两个师都经历过众多大战,这两个师的官兵也都因此获得了大量战功,唯有张将军的第二师,一直没经历过像样的战事,手下人自然也就没啥战功可以捞。
大姐您是知道的,咱们精武军虽然也论资排辈,可其实最看重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战功,没有战功,就没有升迁,而少爷现在已经打下了北京城,登基建国指日可待,到了那时候,是不是要重新扩军,是不是要大封功臣?”
“哦,我明白了。”素素也是反应很快,“张将军是想趁机给手下,特别是给自己的弟弟送功劳,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爬的更高,获得更高的官职?”
“对了,就是这样。”佳佳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张将军就算自己的地位足够稳固,可如果手下的人官职都不高,那他那个派系也就会变成弱势一方,这肯定是他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才这么着急,想让他的两个弟弟去打陈玉成,没想到被人反打了一顿。”
“你的情报还真快。”素素摇摇头,“我们参谋部还没收到这些信息,你这么快就知道了。”
“没办法,你们参谋部要层层上报,不如我们军法处来的方便。”素素眨了眨眼,“其实我能这么快知道,是因为我们早就在张将军的府邸安装了【创建和谐家园】装置,所以提前听到过他跟两个弟弟的谈话,因此早就知道他们的打算。”
“哦。”素素看向微笑不语的李永吉,“少爷,这么说张威的这次军事行动,您早就知道了?”
“是的。”李永吉点点头,“军法处的人早就通过新的【创建和谐家园】装置知道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也早就把【创建和谐家园】到的录音通过电话给我听了一遍,所以他们想做什么,我早就知道。不过呢,最后我还是装作不知道,让他们继续行动。”
说到这,李永吉叹了口气:“其实我原本也不想这样,实在是我那个舅舅犯过一次傻事之后,我忽然发现不能对手下人的智商太过信任,所以为了防止再有人干出一些让我被动的事情,就让军法处的人对我手下每一个重要将领展开全方位的【创建和谐家园】与监视,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知道他们是否足够忠诚,也能够避免他们瞒着我做一些傻事。”
“那您这次不干预张将军的计划,就是觉得这还不够傻么?”素素跟着问。
“差不多吧。”李永吉点点头,“其实他们那个不打南京,改打镇江,进而渡过长江打陈玉成的计划,如果抛开抢功劳的部分,本身还是挺不错的。正如张威曾经自己说的那样,第二师野战可以无敌,但要攻打南京城的话,还是略有困难,至少伤亡肯定不会小。
至于围点打援的方法,当洪仁达提前带兵逃窜进南京后,这个计策就已经失去应有的效果了,这个时候呢,不去打南京,包抄陈玉成后路,倒也是个好战术。
只不过呢,张风跟张云那两个小子太年轻,求战心切,又经验不足,结果被人打了个伏击,最让人无语的是,明明他们已经见到了陈玉成的部队,可以继续用自己的堂堂之阵跟对方再来一场,但他们却因为担心损失,又陷入到了固步自封的情况,这就让人十分失望了。
如果不是听说他们作战的时候还算勇敢,我就要撤掉他们团长的职务了,因为他俩实在不称职。
不过呢,正如我说的,这两个人毕竟是张威的弟弟,这件事张威自己也有责任,所以我决定给张威一个机会,现在就看张威自己怎么解决了。”
“您是想让张威自己撤掉他的两个弟弟?”素素问。
“差不多吧。”李永吉点点头,“至少也得先自己做出这样的姿态,再请示我最终做出裁决,这样的话,对大家都好。反过来说,如果是我直接插手撤掉他的两个弟弟,那张威的威信就会一落千丈,到时候就会有很多有心人希望取而代之,这就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情况了。”
“可是少爷,他们给精武军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听说伤亡有两百多,就只是简单撤职,是不是有些太便宜了?”佳佳忽然道,“要知道,那些伤亡的可都是甲种部队啊,都是少爷的心血,就这么白白损失了,太可惜了。”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李永吉摇摇头,“当兵打仗,自然就要有受伤甚至死亡的觉悟,相反,我倒是一直觉得我们精武军过去打的太过一帆风顺,从来都是轻松获胜,以至于军中的骄躁之气越来越重。
正好,这次有张威的事情,我可以趁机敲打敲打全军,让大家戒骄戒躁。
我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精武军虽然武器先进,训练严格,但也不等于真正的天下无敌!
当一只军队骄傲的没边,骄傲的看不起任何人的时候,哪怕武器再好,也离败亡不远了。”
“那陈玉成怎么办?”素素皱眉道,“少爷,您不是说陈玉成很厉害么,这次放他跑了,以后再抓可就难了。要不要我们给他们下命令,让他们继续追击陈玉成?陈玉成的兵马太多,必然走不快,张风跟张云的部队都是自行车部队,速度要快的多,如果现在就让他们追赶,应该还来得及。”
“不行。”李永吉道,“如果他们当时正在接触的时候,立刻就反攻,那还勉强可以,但现在都过了这么长时间,再让他们追过去,那就晚了。”
“为什么晚了?”素素问。
“因为张风跟张云的部队太疲劳了。”李永吉道,“他们的部队已经一晚上连着一个白天都没睡觉了,中间又经过了强行军,还打了一场那么辛苦的战斗,早就疲惫不堪。
如果两军还在对垒,双方保持战斗接触状态,那他们或许还能保持一点清醒,可现在陈玉成的部队已经撤退,他们的心思就必然放松了下来,这本来就疲惫不堪,心思再一放松,再想迅速恢复就难了。所以啊,张风跟张云的部队已经指望不上了。”
“那让江云的部队追一下可好?”素素又道,“根据参谋部的情报,江云的部队已经抵达扬州外围,如果让他们连夜行军,估计还是可以赶上的。”
“算了吧,现在已经是晚上了,我军的野战能力虽然还不错,但相比起白天而言却差了很多,很多武器的优势就没法全力发挥。”李永吉摇摇头,“所以说,就让江云的部队安心歇息吧,至于陈玉成,且随他去吧。反正只要他还当太平军一天,就要没法不管洪秀全,只要洪秀全还在南京,只要我们全力去打南京,他就肯定躲不开,早晚还会跟我们对上的。”
说到这,李永吉忽然伸了个懒腰:“好了,不说这些了,有点累,走,素素,跟我去洗澡。”
“啊?”听到李永吉忽然这么说,饶是素素跟李永吉早就关系不浅,可似乎是因为佳佳在场,她还是脸蛋红了一下,“少爷,您……这还正在吃饭呢。”
“吃什么啊,早都吃饱了。”李永吉笑眯眯的站起来,慢慢走到素素的跟前,轻轻用手背摸了摸对方的脸蛋,“晚上要吃的少,要不然要做恶梦的……好了,别说那些了,快跟我走吧,一身臭汗呢,没有你给我擦背的话,我自己洗可是很不习惯的。”
“可是,可是……”素素也跟着站了起来,咬了咬嘴唇,“少爷,佳佳还在这呢,您忽然说这个,这,这……”
“呀,我什么都没听见。”佳佳忽然夸张的用双手捂住耳朵,炸了眨眼睛,“我才听不见大姐跟少爷那些羞死人的事情呢。”r1152
第一七二章 军心涣散的太平军(一)
虽然太平军对精武军发动了突然性的多路袭击,开始了所谓二次东征的战役,但要论真正有威胁的兵马,就只是陈玉成与洪仁达这两路,尤其是陈玉成的部队,更是这次二次东征里的绝对主力。
因此,当洪仁达所部跟陈玉成所部都相继退兵之后,虽然程学启跟李世贤这两路兵马还在跟精武军鏖战中,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根本无力继续进军。
等他们知道洪仁达与陈玉成都失败退兵的消息后,也必然会退兵,当然了,到时候他俩还能不能顺利的后退,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陈玉成的失败,基本上就可以说太平军的二次东征攻势失败了,接下来的情况,必然是攻守易势,太平军要面对精武军的报复,成了防守方,精武军则再次变成攻击方。
这种情况让洪仁玕十分的懊恼与愤怒,因为这次东征攻势是他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才组织成功的,结果才发动没几天,像样的战果也没有一个,就稀里哗啦败的这么干脆,怎么能不让洪仁玕气愤呢?
洪仁玕并不认为自己的谋划有什么问题,他觉得他考虑的事情已经很全面了,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就归咎于洪仁达的轻敌冒进与不战自退。
在洪仁玕看来,要不是洪仁达离``开镇江去打丹阳,结果遇到精武军主力后又迅速逃跑,把镇江这个要地暴露在精武军的话,陈玉成的后路就不会受到攻击。
陈玉成的后路如果稳住,以陈玉成的能耐,必然可以用打埋伏的方法吃掉精武军的一个主力团,然后再利用对方手中的先进武器继续择机进攻,到时候整个战役就盘活了。
但可惜的是,洪仁玕的愤怒根本就找不到对象发泄,因为洪仁玕虽然是干王与总军师。但说白了不过是个光杆司令,而洪仁达却已经是一方统兵大将,手下有自己的嫡系兵马,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连洪秀全也没法拿洪仁达怎么样。
这更让洪仁玕气愤无比,因为当初给洪仁达招募兵马,目的就是让洪家掌握一支嫡系御林军,也就是说,洪仁达的兵马本该是中央军才对,可现在他却再次成了一只听宣不听调的兵马。这跟其他的军头又有何不同?
¸ü¿É±¯µÄÊÇ£¬µ±ºéÈÊ«\ÕÒµ½ºéÐãÈ«´òºéÈʸɵÄС±¨¸æµÄʱºò£¬ºéÐãÈ«ºÜ¿ì¾ÍÁ¬´ò¹þÇ·£¬Ò»¿´¾ÍÊÇÔÚ·óÑܺéÈÊ«\¡£
×ÜÖ®£¬Ò»ÇеÄÒ»ÇУ¬¶¼ÈúéÈÊ«\°ÃÄÕ£¬¶¼ÈúéÈÊ«\Æø·ß£¬ËûÉõÖÁ¶¼¿ªÊ¼ÓÐЩ»ÒÐÄÉ¥ÆøÁË¡£
如果不是担忧洪秀全,如果不是可惜天国的事业。他真想就此离去,可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并继续担忧不已。
的确是该担忧了,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没错。虽然明眼人都知道,精武军将来跟太平军早晚一战,而且实际上精武军跟太平军从来就没签署过停战协议,也就是说大家一直是在战争状态。但之前因为李秀成的关系。双方一直还算相安无事,可这一次却是太平军主动招惹的精武军,最可恨的还是招惹了一顿又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对天国军民的军心士气的打击会有多大,将来面对精武军报复的时候,太平军的底气也会更差。
洪仁玕掌握的情报人员早就告诉他,刻下的太平天国境内,大家对湘军等依旧忠于满清的余孽是痛恨有加,但对近在咫尺的精武军却提不起多大的仇恨来,甚至还有很多人暗暗羡慕对方的生活。
之所以能这样,当然离不开精武军的意识渗透,因为在李秀成坐镇南京的时候,对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从来都很优待。
这些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呢,除了带来了大量太平军急需的粮食、奢侈品等物,还带来了精武军境内的大量消息,让太平军的人也大概的了解了在精武军治下的老百姓,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光一个年收入二百两银子以下的人不用交任何税的情况,就让人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天国境内虽然已经不再搞什么圣库制,重新收起了赋税,但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却不小,甚至比清廷还要高的多,在这种情况下,跟精武军境内的经济政策一对照,更是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因为太平军境内严重缺粮,过去都是靠李秀成偷偷跟精武军进行的私下交易,才暂时保证了粮食稳定,现在跟精武军既然再次翻脸了,那也别指望精武军再卖粮食过来了。
也就是说,精武军事后哪怕不派兵攻打,只需要把粮食交易的渠道一掐,那太平军就支持不了多久了。
对天国的经济问题,身为干王与总军师的洪仁玕清楚的很,甚至比大多数的人都要清楚,知道天国现在已经离不开跟精武军的粮食交易,但他更知道如果当时不趁着李永吉孤军在外的机会打精武军,最后更是一丝机会也没有,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当初他制定多路齐出的计划,都是对准了对方的精华所在,比如陈玉成跟洪仁达的北路军,真正的目标是对准了常州跟苏州,只要打下这几个地方,太平军的粮饷短期内就不用愁了。
只可惜,洪仁玕毕竟是个书生,他只会纸面上勾画所谓的方案,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就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跟不就不知道,前线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就比如说洪仁达吧,洪仁达虽然是公认的草包一个,但胆子还是不小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跟李秀成对着干,还敢带兵离开镇江,直接去打丹阳了。
那么,为什么遇到精武军的第二师之后,洪仁达连跟对方打一场都不敢,立刻就带兵逃跑呢?这里其实另有内情。
洪仁达虽然手下有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厉害,但他平时养尊处优,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所以实际领兵的是外号陈斜眼的陈坤书。
陈坤书当年在苏州之战失败之后,手下兵马全部打没了,很快就失了势,当他发现李秀成已经不成了之后,就投靠了洪仁达,并很快得到了洪仁达的信任。
此后,洪仁达招募新兵的时候,实际募兵并训练这些新人的,都是陈坤书在做,洪仁达的作用就只是提供钱粮而已。也就是说。洪仁达不过是挂名的总帅,或者说是这支兵马的金主也行,真正控制这支兵马的是陈坤书,整个大军所有的将领,全部是陈坤书提拔任命的。
不过呢,这些事情洪仁达肯定不会对外人说,他也不认为他控制不来这支军队,毕竟之前陈坤书一直听话的紧,被认为是洪仁达最听话的一条狗。
平时呢。陈坤书为了继续获得资金,一直对洪仁达言听计从,拍马屁拍的也很好,让洪仁达产生了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错觉。但实质上,洪仁达手下的兵马已经悄然的成了陈坤书的部队。
换言之,见到精武军的主力部队后,下令立刻掉头逃跑的。不是洪仁达,而是陈坤书,毕竟陈坤书当年可是亲眼见证过精武军甲种部队的强大。再次面对这样的部队,陈坤书根本就没把握赢。
别说赢了,他觉得在野战中遇到这样的部队,能不全军覆没就不错了。
也正因为下令逃跑的是陈坤书,所以他才没回镇江,而是直接去南京,原因么,自然是陈坤书知道回镇江就是一个死,他也根本不认为陈玉成能在野外打败精武军,哪怕设伏也不行。
至于洪仁达会不会生气,陈坤书才不在乎呢,再说洪仁达也很好骗,陈坤书只用了个诱敌深入的蹩脚理由,洪仁达就信了。
蠢到这个地步,也算一绝了,但是如果仔细一看洪仁达的日常习惯,这也不奇怪。
洪仁达早就在陈坤书的撺掇下,染上了大烟瘾,而且跟洪秀全一样的贪花好色。一个整天抽大烟【创建和谐家园】的人,且带兵的时候还这样,又怎么可能真的获得部队官兵的爱戴?这样的家伙,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总之,洪仁达的部队实际上是陈坤书在掌握,陈坤书当初同意出兵,压根就没想过真的跟精武军作对,只是想着趁此机会抢一把就跑的。
所以他接收镇江之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等搜刮的差不多了,就借口攻打丹阳,实际上是准备撤兵,要不然,五万大军啊,怎么会遇到张威的第二师之后就跑的那么快,实在是他们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看到精武军后不过是顺势而为。
至于为什么跑去南京,原因很简单,陈坤书打算带兵去庐州府,也就是合肥城,南京是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陈坤书觉得自己羽翼已经差不多了,可以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打算去庐州府那边当军阀了。
要不是这样,陈坤书带兵回到南京后,也不会不进南京城,只是借着洪仁达的命令催逼粮饷,原因并不是什么加强防守,而是害怕进了南京有什么意外变故。
再过几天,等陈坤书的粮草筹集的差不多,他就要重新带兵离开了,而到了那个时候,这洪仁达估计就真的只是一个傀儡了。
再说陈玉成。陈玉成以为过去一直在西边作战,没跟精武军直接接触过,对精武军的情报都是道听途说,自然就没多少惧怕心理。
再加上前段时间洋人曾经大力支持过陈玉成,让陈玉成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洋炮虽然少,但洋枪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这样的一支部队,陈玉成自信绝对可以跟精武军硬打一场,更何况他还是提前设伏呢。
陈玉成跟精武军开战之后,他遇到的全部都是精武军的地方部队,比如镇江守军,扬州守军,都是冷兵器为主的杂牌兵跟民兵。
面对这些冷兵器为主,且没多少重火力的地方守备部队,陈玉成自然是大大放心,觉得精武军也不过如此,没别人吹的那么神,最多他们的作战意志还算不错,一些步枪的射程也更远,但也就不过如此了。
虽然陈玉成也知道精武军的主力肯定不同。毕竟精武军满千无人敌的传说可不是盖的,但他认为自己五万大军提前设伏,吃掉对方四五千人应该是小意思。
可结果呢,被甲种第二师的两个团从后面一打,明明是陈玉成提前发现对方,先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此后精武军的两个团立刻爆发出了让人惊恐的战斗力,硬生生的顶住了陈玉成的攻势,而且还具备了反攻的能力。
也就是在那场战斗中,陈玉成亲眼目睹了精武军主力部队的力量。不但见识到了精武军的恐怖火力,也见识到了精武军强大的作战意志跟组织能力。
这让他很快就意识到,说精武军野战无敌,说他们满千无人敌,的确不是吹嘘,他们的确有这个资格跟力量。
也就是明白到这一点,亲自见证了精武军主力部队的力量之后,陈玉成才打消了所有的傲气,为了保存实力。开始迅速带兵撤退。
得益于当时精武军的指挥官已经缺乏足够的进攻意识,这才让陈玉成的部队安安全全的离开。
但从那以后,陈玉成就丧失了继续进攻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四万多的大军看似不少,但如果再跟精武军的主力部队交锋,失败的肯定是他。
其实不止是他,经过跟精武军第二师那两个团的遭遇作战后。陈玉成的手下早就胆寒了,那凶猛的火力,死战不退的作战意识。分工协作的作战技巧,每一样都超过了陈玉成的兵马,而这些东西合在一起,除了恐怖两个字,陈玉成再也想不到其他的词汇可以形容这支部队。
也就是说,洪仁玕的谋划只是想当然,他自己其实根本就没真正接触过精武军,并不清楚精武军,尤其是精武军主力部队的恐怖,所以在推算精武军的时候,最多就是拿洋人的部队作比较。
其实洋人部队也很强,但洪仁玕亲自接触过陈玉成的部队,知道陈玉成手下有一支全洋枪化的洋枪团,一点也不比洋人的装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