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爸爸倒是相对话少很多,不过妈妈说话时他看儿子的眼神也是类似的表达。
()
第18章 语文小测
两天的大休假期转眼而过,朱闻天于星期天下午搭车返回学校,途中与事先约好的唐明汇合,两人一路聊着天,倒也不会多无趣。
朱闻天能够与唐明处得来,两人顺路只是一个方面,唐明身上虽然有着性格上小气的一面,但总体是一个比较本分之人,考虑问题比较传统,朱闻天在其面前没有相处压力。
“朱闻天,回家的时候我问你几次都不说,星期五你给陆瑶传纸条,好像还传了两次,真的是表白么?”
唐明说起老话题,朱闻天因为不太好给他解释,回家之时也就一直拖着没说,不过也已经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这就是唐明的特点之一了,有些事情好奇心有点儿重,并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小强迫。朱闻天是了解这一点的,因而也不以为意。
“咦?我说唐明,你这么一再关心我给路遥传纸条的事,是不是你对陆瑶有什么想法啊?哈哈哈”
既然不好正面回答唐明,朱闻天采用了转移注意力反客为主的做法,突然神情一肃问道,却是没有绷住表情,哈哈大笑起来。
唐明随后也跟着一阵哈哈,不过朱闻天还是在表情切换的一瞬间,发现了唐明脸上的一丝不自然,虽然只是那么一丝,朱闻天却断定自己应该捕捉到了。
这就有点儿意思了,根据朱闻天的第一判断,唐明那样一种表情绝不是因为自己的玩笑,而很可能是唐明对陆瑶有些情愫?
当然了,那只是一种感觉,朱闻天并没有对此上心,稍后就忽略了此事,若是接下来不再碰到唐明与陆瑶两人切身相关的事情,朱闻天也不会再想起这个茬来。
经此一个话锋,朱闻天与唐明又开始聊一些不咸不淡的,学生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总有一些说不完的话题,从足球、篮球到明星、美女,或者上天入地的大新闻,随便可以扯上大半天。
星期天的晚自习,语文老师小吴先生来了个突袭,高二开学才一个月的时间,小吴先生已是第三次搞语文小测试了。
小吴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文学人,拥有大情怀,却又不怎么解释自己,有人曾经看见他假期戴着毡帽、身着风衣上海滩式的形象,还有人说他已经自己打印装订了三本诗集,却没有向外投过一篇稿子。
因此他被学生们称为先生,后来大家发现语文教学组都喊他小吴,“小吴先生”的名讳也就此而来,其中多半是对其鲜明个性的肯定吧。
女生们的肯定应该是更多的,小吴先生本来就有些小白脸的潜质,再配上其特有的文学人特质,据传是女生宿舍经常谈起的话题,关键是这位小吴先生还单着呢。
不过小吴先生的教学风格却可以称得上大开大合,高二刚刚开始,他所带两个班的提升与复习计划已经完全成型了,星期天晚上这场小测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测验的内容与近期学习的内容存在着相关性,但是又不完全重合,其中涉及到基础知识非常多,小吴先生曾经说过,只要将高二高三一系列小测验装订起来,就是所有高中语文知识的汇总。
而小吴先生曾经激昂地表示过,高考之前只要把这些知识都掌握起来,他可以保证大家除了作文以外其他都考满分。
很显然,小吴先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归纳投入精力绝对不小。也正因此,同学们对于小吴先生经常性的小测验不但没有厌倦,而且都很认真地对待。
小吴先生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点评成绩的时候只到前十名,最多到前二十名,尔后再表扬四五个进步同学,对于其他同学成绩一概不提,然后就是细致讲解,这一点也全面拉升了学习兴趣。
“本次小测验整体不够理想,但是个别同学有很好的表现,第一名95分,张妍。本次基础知识有些偏僻,能考到95分以上不容易,继续努力”
第二天上午后两节课,小吴先生已是将高二(5)班的小测验改完了,是趁着(6)班前两节课测验的时间改的。
朱闻天比较重视卷子内容本身,对小吴先生教学很认同,但是他底子不太好,也就不怎么在意小测试的成绩。
倒是这次语文小测试给朱闻天提了个醒,系统有个对下次历史考试的要求,要考第一名为自己历史科代表身份正名的,看起来真要花费一些时间好好学学历史了。
“第九名76分,陆瑶,嗯,还不错”
朱闻天注意听了,本次小测试正如小吴先生所说的那样,知识点有点生僻,除了学霸级别的张妍之外,就没有第二个90分以上了,陆瑶考了76分排在第九名。
“第十名755分,朱闻天。嗯,不错,进步不小,希望再接再厉。
我要说的是,朱闻天同学25分的选择题满分,5分的判断题满分,古文鉴赏只扣了05分,得195分,错在通假字上,这个细节咱们班没有一人答对。
这三项已经近50分了,其他题型方面如果再加以努力,朱闻天你的语文成绩应该还有更多提升。我要点一点的是你的古诗词,这是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15分你却只得了6分,必须下点功夫了。”
在朱闻天有些走神之际,小吴先生竟然很是意外地点到了朱闻天,不用丝毫质疑地说,这还是朱闻天第一次进入表扬名单里,而且占用小吴先生点评篇幅还是最长的。
不仅仅同学们有些意外,朱闻天自己更是意外,这一次语文小测试实在是有些难的,朱闻天感觉选择题、判断题有好几道都是依照感觉做的,没想到这两项竟然全对。
古文鉴赏方面朱闻天反而不怎么意外,毕竟他在大宋也是实实在在呆了一年时间,所从事的也都是古文相关的印刷工作,字模都是他一个个刻出来的,有所提升很正常啊。
至于小吴先生提及的古诗词方面,朱闻天的积累确实是不足,体现的是基础功底,他身居大宋也没有接触过任何宋词。
()
第19章 重大发现
一次小测验而已,除了坐在后排的唐明午饭时间提了几句之外,朱闻天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是到了下午之后,一场拟定的地理考试也如期而来,更是有些冲淡了语文小测的影响。
高二(5)班作为假理科班,在未来“3+3”高考之中仍将有一部分人都将选择地理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因此大家对地理课还是相对重视的,比之历史重视程度要高。
终归而言,地理与理科学科具有很多关联,虽然这门学科涉及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人文方面的知识,却也割舍不开其与测量、分析、计算等的关联。
而且选择地理学科还有个好处,本身该学科现实使用较为广泛,知识点往往耳熟能详,而其涉及到的理科知识点又多是非常简单,对于其他“副科”都不好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抓分的不错候选。
朱闻天同样抱有这种心态,至少对地理学科还保持观望,平时上课、测验之类都还是比较认真的,成绩在朱闻天“副科”各科之中也属于相对好点的。
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朱闻天几门“副科”就没有能算上好的,如果说朱闻天语数外还能排在中游,那么加上剩余“副科”之后,则要偏下很多了。
“好,同学们下课休息。”随着【创建和谐家园】响起,宋老师在几名同学帮助下收了卷子,柔和道。
地理小测试成绩不会那么快出来,通常都得半周以上时间,等到下一次再有地理课的时候才下发成绩。
同时也只是下发成绩而已,文静得“不像样子”的宋老师,虽然年轻时很可能脸比小吴先生还白,但是性格上却是十分内向,最多会点评一下全班总体成绩,不会具体到个人。
连续的测验频率不低,这让朱闻天再次联想到系统要求他在历史测验中正名的事情,虽然赵老头是不怎么爱考试的,下次的历史考试很可能会拖到期中,但是也不能不防会有临时安排。
因此朱闻天在地理测试结束之后的最后一节自习课上,破天荒地拿出了历史课本来,心平气和地开始翻阅了起来。
只不过朱闻天也只翻阅了两页就停了下来,教材之中讲述的内容实在是太笼统了,很多地方会用到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在高中教材之中都是找不到的。
没办法,朱闻天只能将学历史的事情缓一缓,准备下课之后就在班里找找哪个有心的同学带了,恐怕也只有像陆瑶这种很可能会选考历史的才会带初中教材,而除了陆瑶似乎也没谁想选考历史了?
此后朱闻天又拿出英语教材,开始复习课文、背单词,这学期末可是有一次英语会考的,而高考成绩要选用高中会考成绩之中最高的一次。
英语会考一年两次,有效期3年,也就是说每名高中生都有6次英语会考的机会,但是实际上上峰地高的学生通常只有4此机会,学校并不建议高二之前进行英语会考,高一毕竟底子薄了点。
只有为数很少的高一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参加英语会考,据说是要通过一次比英语会考难度更高的测试,当然了入学成绩与高一年级英语成绩也是申请的一个门槛。
改革之后英语的位置变得很是玄妙,虽然高考比重上降低了50分,由原先的150分调整为了100分,但若是无法通过会考英语c级以上的情况下,是无法被正常录取的。
也即英语具备着“一票否决权”,这与其他科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实际上高考英语会考已经越来越与toe【创建和谐家园】re这类考试靠拢了,是一种资格考试。
“怎么样?看你学了一节课英语,期末英语会考感觉能过么?高二之后我感觉各科都越来越难了,而且没有状态”
下课之后唐明仍旧与朱闻天一同前往食堂,大概是因为上午的时候朱闻天语文小测试出了一点风头,唐明跟朱闻天近似倾诉地聊着。
“我英语差距还很大啊,过不过都在两说之间,就算是过了有什么意义啊,也考不出来好成绩”
朱闻天如是说道,当然这也是唐明想要听到的结果,因为两人的成绩其实是差不多的,保守的唐明总以能比朱闻天考高一点为目标,若是哪一次考得低了一点,唐明能连续几天高兴不起来。
“嗯,我也觉得是,如果能够早点考个好成绩出来就好了,接下来就不用操心英语了,我看张妍这次或许就能够一次考个高分出来”
果然,听过朱闻天的情况之后,唐明心态似乎放开了很多,反正大家也都是一个水平嘛。
对此朱闻天已经习惯了,两人有说有笑地吃过晚饭,朱闻天便去想着借初中历史书,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上峰地高图书馆藏书不少,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初中教材之类。
“你怎么突然对历史感兴趣了,这是要选考历史吗?”
唐明问及,朱闻天稍稍考虑之后,把去图书馆的事情告知了对方,不过当看到朱闻天借了一摞初中历史教材之后,唐明很是意外了一下。
能够在校图书馆把问题解决了,朱闻天很是高兴了一下,否则很大程度上要上某宝买一套了,关键是耽误时间,他感觉自己张不开嘴再去跟陆瑶借。
当天三节晚自习朱闻天全部都用在了翻看初中历史教材上,当初这些内容都是自己曾经学过的,再次去看却发现非常陌生。
不过高中之后学习接受能力又有不同,朱闻天就把历史教材当去读了,结果一晃把三节自习课都用上了。
高中的学习步履匆匆,总让人有种过了礼拜三就是礼拜天的感觉,特别是投入的时候更是如此。
转眼之间,又到了周四的地理课,上次小测验的卷子如期发到了手中,朱闻天77分,比下了大工夫的语文小测试成绩还要高。
唐明的卷子是朱闻天递过去,52分,这家伙本来也没有打算选考地理。
朱闻天不知道也不会去在意地理测试名次之类的,不过发下卷子之后,朱闻天却是猛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
第20章 属性作用
“这一次测试我们班70分以上的总计15人,是有一部分同学对地理感兴趣的,我觉得同学们如果还没有确定选考的科目,可以向地理方面倾斜尝试一下,相比之下地理拿分更容易一些”
讲台上宋老师一副不温不火的神态,慢条斯理地对周一测验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点评,仍旧没有点到个人成绩情况。
朱闻天却是充耳不闻,他现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盯着卷子上老师的批改情况发呆。
并不是说朱闻天77分就是多高的成绩,他自己也不认为77分有什么了不起,关键是卷面之上5道判断题又是全对,而25道选择题只错了1题。
为什么是“又”呢,自然是与语文小测验作对比的,在选择题、判断题两种题型上,朱闻天两次小测验正确率十分相近,都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
这对于学霸们而言或者不算什么,有个酷酷的段子说得好,人家得100分那是因为卷面分值只有100分,因而高答对率对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
但是对于朱闻天而言则就意义不同了,且不说高答对率对他来说有多稀罕,就说这两次小测验,朱闻天感觉就有些不对劲。
以地理小测验而言,25道选择题之中,其实他拿不准的就有【创建和谐家园】道,以概率来说,【创建和谐家园】道题目能够蒙对两三道就不错了,但是最终的结果只错了1题。
“一带一路中一带即丝绸经济带,沿线的国家下列那个选项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一道将时政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的题目,朱闻天只能表示请原谅他对时势的无知了,高中如此苦逼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朱闻天还真是不清楚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
同时该题所提供的选项又高度雷同,国家数量也多,即使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得花不少时间去捋顺,朱闻天碰到这个题目直接放弃,瞎蒙一个了事。
再说判断题,地理测试之中时有时无的一类题目,宋老师这次摘选了5道题目,其中每题都有迷惑性,朱闻天竟然都做对了,其实他在作答的时候就根本没有多少把握。
“系统!”
“系统爷爷”
朱闻天发现这一异常之后,一下就联想到了系统身上,不过已经蛰伏数日的系统,此时无论朱闻天怎么召唤,都是不愿意露面。
即使系统不露面,朱闻天也是猜到了一些,从场景体验之中返回之后,朱闻天记得系统固定了判断、抉择、耐力三项基本属性,难道两种题型答对率提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左思右想不得其果,朱闻天恨不能再来一次其他科目小考来验证一下,不过眼下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巧合,高二之后小考虽然频繁,但也不是说来就来的。
“啪!啪!啪!”
朱闻天连拍自己脑门几下,拍得啪啪响,引得很多同学包括讲台之上的宋老师都将目光投向了朱闻天座位这里。
甚至直到此时,朱闻天也没有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冒失举动,捂着脑袋自顾自地一副思索模样。也幸而是脾性柔和的宋老师,换做其他老师,有可能就要说上两句了。
宋老师见朱闻天似乎是在思考的样子,已经没有继续方才的举动了,也就没有吭声。
这种事情在压力很大的高中阶段很常见,大都是为了排解思想压力而忍不住的一些动作,同学们也习以为常了,他们对朱闻天的关注也是类似,很快这件事情就像没在课堂上发生过一样。
“对啊!刷题啊”
“啪!啪!啪!”
随着朱闻天的一声嘀咕,又是啪啪啪朝着自己的脑门来了三下,这让本已经消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朱闻天身上。
不过这次不清楚是唐明还是朱闻天后桌踢了朱闻天板凳一下,朱闻天很快意识到了情况,老老实实地蛰伏了下来。
讲台之上宋老师停顿的时间长了一些,不过仍旧没有说什么,很快又恢复到继续讲解卷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