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会儿朱闻天的注意力却是有些分散,使得其本来就不够火候的雕刻版面技术发挥也更加差劲了。
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朱闻天再怎么不熟悉历史,再怎么不敏感,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对比此时拿在手中的雕刻模板,朱闻天才知道家里那些小四方块上面也是雕刻的文字模板,只不过单个的字拿出来确实有些不好认出是什么东西,何况当前背景之下的文字形态和书法格式都与现实不同呢。
得知小四方块上到底是什么东西之后,朱闻天已是意识到大哥很可能在从事一种新兴的发明——活字印刷术,这是华夏的重要发明,即使朱闻天这种假理科生也是知道的。
那么大哥的身份?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也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朱闻天拿不准的是,系统所谓“小小奖励”到底是场景体验本身,还是能够从场景体验之中获取到所谓的奖励,因而在弄清楚了基本情况之后,朱闻天尝试着呼唤了几次系统,但是都没有得到应答。
这就有点儿过分了,明明是一份“小小奖励”,若是朱闻天最终把握不住系统意图和场景要害,被困在这场景之中岂不是悲催了?
面对陌生事物,朱闻天内心焦躁情绪再起,因而手中的活计也就越做越差,很快便引起了大哥的不满。
“好了,你别雕刻了,拿着那些废料练练手吧,这楠木可是很贵的,再出现错误蔡掌柜该不乐意了。”
在“小仑”朱闻天连连雕版出错之后,大哥不得不喝止了他,本来大哥内心也是隐隐有些期盼的,但是实际的结果却是令其大失所望,甚至“小仑”的雕功比之以前都差了不少,又哪里如其所言那般谈得上“手艺日趋进步”呢。
对“小仑”大失所望的大哥聚精会神投入到雕板之中,朱闻天对大哥身份已是有所猜测,又看其如此投入,便一直在旁端详学习并不断拿废材料练习着。
朱闻天如此做,一方面是大哥手艺果然精湛,让人有种技近乎道的感觉,仅仅观赏其雕刻模板,就是一种视觉、精神享受。
另外一方面,朱闻天出于对被困场景的担心,也在憋着劲头用功呢,万一系统认定的“小小奖励”就是获取雕板技术本身呢?啥时候学会雕刻模板啥时候让你走,岂不是要哭?
在朱闻天立志学会雕刻模板技术,同时大哥又专心赶工的情况下,兄弟俩一进房间竟然就是近一天时间,等到两人从房间内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最终大哥完成了10余块模板的雕刻,算是赶了一点工作量;而朱闻天则把屋里的废料几乎全部用完了,那几乎是他日常五天以上的消耗。
因而两兄弟放工之际,大哥对“小仑”朱闻天的态度已经恢复到了认可,虽然眼前的弟弟并未达到预期,但是今天而言他确实尽了全力了。
至于“小仑”朱闻天的感受?他已经没什么感受了,只觉得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这辈子就从来没这么饿过,如果不是现实中他出身农村算是吃过一些苦的孩子,恐怕早已经顶不住了。
似乎意识到了“小仑”的饥饿状态,毕竟大哥自己也一整天时间没有吃过饭了,于是带着“小仑”急匆匆便回了家。
虽然热闹的街市到了晚上都没有停歇,纷纷打起了灯笼,生意依然红火,但是对处于温饱线挣扎的“小仑”和大哥一家,下馆子神马的就不用去想了。
嫂嫂倒是淑德,两兄弟匆匆到家的时候,她早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正在等着呢。虽然饭菜不够丰盛,但是架不住肚子饿啊,朱闻天免不了是一阵狼吞虎咽,感觉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晚饭中大哥与嫂嫂又闹了别扭,还是嫂嫂询问赶工情况的结果,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家里当前动不动就有明里暗里的较劲。
如此情形之下,大哥草草吃过晚饭之后,便钻进了木屋配房之中,应该还是在搞他那些活字的小块块,见此朱闻天也跟了进去,想着继续观摩、练习雕版技术。
木屋之内的小块块是一种特殊泥土制成的,经塑形、雕琢之后再经过烧制,朱闻天借此请教了一些细节,同时也打听并确认了大哥鼓捣这些的目的。
毫无疑问的,大哥就是为了活字印刷术无疑,但是其中存在的困难也是不少的,朱闻天融入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些困难还真得不好解决。
比如排版的问题,比如活字模块数量要求以及存放顺序的问题等等,在当前而言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且不说排版的问题,此时大哥最为头疼的问题似乎就是汉字数量太多,而每一个都有着使用频率,从而难以确定每个活字模板具体制作的数量。
比如“之”字,使用非常频繁,到底是做100个活字模板出来呢?还是做1000个活字模板出来呢;再比如一些生僻字,用到的频率非常低,做出来也不一定用到,而且做出来也不好存放。
诸如此类,问题真得不少。
()
第11章 两全之策
“小仑”朱闻天一边跟着大哥观摩、练手,一边与其讨论着实现活字印刷的困难之处。
泥坯与木板还是有着不小区别的,或者是由于年龄较小而手劲较小的原因,“小仑”朱闻天发现自己更加擅长当前这种雕刻字模方式。
毕竟在最终烧制成为字模之前,此类字模就是一块泥巴块而已,比之木板要软了不少,并且出现一些错误也还可以临时修补,若是以练手为目的,材料也是无限的。
而“小仑”朱闻天与大哥交流之中,也渐渐发现了自己大哥在活字印刷方面的进展和主要困难所在。
大哥在雕刻字模方面技术特长肯定没得说,即使在嫂嫂的屡次阻拦之下,他还是弄出了不少的字模,“小仑”朱闻天数了一下,大概有320几块的样子。
不过这样的数量相对活字印刷的需求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一般的存在,大哥所做出来的320几块字模都是不重复的,一字只有一版,要知道所有的汉字数量有多少呢?
大哥也是在做了这么多字之后,才发现有很多字是需要重复使用的,即使在同一版之中也可能出现几次、十几次,甚至是几十次也有可能。
就算每个字刻板10次为基数,常用字多雕刻一些出来,所需要雕刻的字模数量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一般的存在。
再者单体字模的数量多起来之后,大哥也意识到必须进行分类保存了,而此时是肯定没有汉语拼音的,韵律倒是有的,但是按照韵律来分类的情况下,选字效率必然降低数倍不止。
“大哥,你觉得我所刻录这些字模能不能符合要求?”
弄清楚了大概情况之后,“小仑”朱闻天心中也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不过在那之前他需要首先确认几个问题。
“勉强能用,尚需复加联系。”
朱闻天拿给大哥看的几个字模是悉心模仿已有字模的结果,得到的回答却是勉强能用,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大哥在刻字范围上有没有考虑,比如常用字之类?”
其实朱闻天想要提醒一下大哥,要先从常用字着手,比如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但是却并不符合“小仑”的知识贮备量,于是朱闻天变换了一下询问的方式。
“诺,基本上都在这里面了,若是能够将这汉三苍之中每个字都刻录出来,差不多已经够用了。真的需要用一些生僻字,倒是可以临时刻录也来得及”
大哥直接递了一本书簿到“小仑”朱闻天的手中,朱闻天视线看过去,只见书簿扉页之上注着“汉三苍”几个字,署名是张轨。
再往里翻阅,朱闻天发现这本“汉三苍”又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李斯所作《苍颉篇》,其二是扬雄所作《训纂篇》,其三是贾鲂所作《滂喜篇》。
本来朱闻天是要借题引出千字文和百家姓之类,但是大哥直接拿出了“汉三苍”这几篇,朱闻天随手翻了一下,其中大多也是基本用字,重复的文字数量并不是太多,能够做成篇章实在是十分不易,这一点上倒也与千字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朱闻天再次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汉三苍”其中好些字以他高中二年级的功底竟然不认识,特别是字体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些,则更是如此。
而且“汉三苍”怎么听起来莫名的耳熟,到底是语文老师上课讲过,还是历史老师上课讲过呢?这一刻假理科生的朱闻天恨不能自己得到的系统不是涉及文科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汉三苍”看起来虽然不是太厚,但是涉及到的字数绝不在少数,这雕刻字模工作量有点儿大啊。
“大哥,我有个主意不知道该不该说,你权且听听怎么样?”
“小仑”朱闻天翻看“汉三苍”一会,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继而向大哥提议道。
朱闻天是真得有些担心当前场景怎么样退出的事情,若是找不到重点,会不会一直被系统限制在这个世界之内?从而现实中被认定为植物人?
所以朱闻天要加快推进场景进展,不管是自己掌握刻字技术的熟练程度也好,还是帮助大哥完成活字印刷这件事情也好,总得取得一点进展,尔后尝试离开啊。
“小仑说说看。”
大哥不以为意地答道,或者以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不会有太多见教吧。
“大哥,这活字印刷就交给我来做,你还继续在书肆做工如何?毕竟还得维持生计不是?”
朱闻天的一句话,大概是大哥没有想到的,使得其立即停止了手头的活计。
“活字印刷?”
不过大哥的关注点好像不在朱闻天所提的建议上,而在朱闻天这个新提法上。
“嗯,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去做?”
朱闻天此前就发现了,大哥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即使其心中肯定有疑惑,仍旧比较平淡地问道,或者说大哥也没觉得“小仑”朱闻天能够将这事做好。
“我族文字博大精深,又何止上前上万,全部雕刻下来本来就十分费力,何况有些字需要雕刻几十上百遍,工作量肯定非常之大,即使雕刻完成,也很难有效管理并保证使用之时顺利选取。
我准备先制作其中最为常用的一部分文字,以千字文、百家姓为基础,辅以大哥交予的“汉三苍”,千字文、百家姓之字至少每字刻录30遍,“汉三苍”常见字至少每字刻录10遍,个别字使用时缺少再临时刻录。
如此多字模管理起来定然混乱,我准备使用拼嗯,那个首发音结合韵律进行排序,分类进行存放,排版之时依次选取”
朱闻天将自己的想法向大哥详细说了一遍,主要还是字模存量和排序、选字的问题,得益于现实之中他对活字印刷较为了解,应该有一些地方是大哥也没有想到的。
因而大哥在听过“小仑”朱闻天的见解之后,好一会儿没有说话,眉头时而皱起,时而放松,最终露出了一丝微笑。
()
第12章 首印成功
“小仑,你长大了,你的打算很多地方都是为兄没有想到的,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吧。其实你不说,为兄肯定也会把书肆雕工做下去的,不会让一家子饿肚子。”
最终大哥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归结到底大哥是一个能够抉择之人,这一点从他后半句话就可以听得出来。
事情有了相对合理的解决之法,朱闻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再次呼唤系统,方法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可以进入托管模式了,场景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然而系统却是仍旧没有回音,如果此时老者在他面前,朱闻天都快要揪领子了,这什么场景体验确定是“小小奖励”么?还是“巨大考验”啊!
无法召唤出系统,朱闻天愈发担心会被长期滞留当前场景无法返回,却也只能投入到活字字模制作的大业之中。
或者是因为奖励是雕刻技术、活字印刷技术本身?或者所参与的事情还未有实质性进展?朱闻天设想了很多可能的原因,没办法只能一一去尝试。
当夜朱闻天忙活到半夜子时,当前场景之下只能听打更作为计时,没有更多时间参考。
朱闻天首先全力提升的是自己的雕刻字模水准,他肯定是比“小仑”更加用功的,当晚已是再次得到了大哥的肯定,认为朱闻天雕刻技术提升很快。
而朱闻天的动力,就是将这门技术掌握到一定火候或者就可以离开当前场景的期盼,反正磨刀不误砍柴工,练习雕刻字模的同时,可以提升后续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同时完成部分字模雕刻。
第二天一早,朱闻天不用闻鸡起舞,因为心存忧虑,很早就醒来了,二话不说进了小木屋,忙活了一个早晨之后,才在嫂嫂的呼喊下去吃了几口早饭。
早饭时候没见大哥,听嫂子说他一早就去书肆上工了,看起来这书肆的待遇还不错,还提供早餐的。
朱闻天也将自己与大哥的计划告知了嫂嫂,使得本来就情绪不错的嫂嫂心中大定,对朱闻天的招呼更加殷勤了不少,又是盛饭,又是添粥的。
整整一天下来,朱闻天自己感觉雕刻字模的水准又有提升,大哥于晚上返回看过字模也是再次赞赏,只可惜仍旧没有实质作用,系统仍旧没有回应朱闻天的意思。
这样的日子持续着,一周时间过去,朱闻天将千字文每个字都雕刻了30个字模,期间朱闻天时不时呼唤一下系统,却是一直没有回应。
第10天的时候,朱闻天将百家姓每个字30个字模也完成了,同时还做出了整整260个存放字模的木盒,将已有字模全部按照拼音顺序排放整齐,也就是朱闻天向大哥提及的音和韵律顺序,系统仍旧没有回应。
到得此时,朱闻天获得系统的新奇和激动已经全部被磨灭,发自内心的担忧令其惶恐不安,这么长时间过去,他甚至怀疑现实之中自己已经被判定为植物人,能够想象到父母的担心
场景继续,朱闻天还得继续,他自感身处绝境,将自己身上所有的潜力都发挥了出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刻苦努力过,比之任何期末、升学之前都更加竭尽所能。
生活上却是仅仅能填饱肚子,朱闻天明显感觉到自己瘦了很多,渐渐有向嫂嫂那般干瘦、蜡黄转化的趋势,劳逸无法平衡,这也是必然的。
一个月时间过去,朱闻天雕刻字模都快麻木了,同时成效也超过了最初的预期,他所雕刻的文字数量达到了7000字左右,即使后来“汉三苍”常见字每个文字只雕刻10份,这样的进度也让大哥大为震惊了一下。
而大哥的震惊恐怕不仅仅来源于朱闻天雕刻字模的数量,同时还有字模品质的提升,最为重要的则是字模的排序和摆放,十分有规律。
这些时日里大哥曾经不止一次考校“小仑”朱闻天,朱闻天都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目标字模给找出来,已经充分证明现有排序的有效性。
拥有7000文字的10万左右字模,朱闻天开始着手排版事宜,比照着通用普通刻板的大小,制作了10余只木框,同时木框的面积还得保证将字模整数倍填放进去。
由于从一开始朱闻天就比照普通刻板对字模大小进行了调整,到了这一步倒是不会出现字模无法与木框完全匹配的乌龙。
最为关键的是印刷时字模的固定,朱闻天使用薄铁板做模板底子,加蜡油烧热对字模吸附、固定,保证字模的垂直平齐,外围木框又保证字模的横向平齐。
在大哥的帮助配合下,朱闻天这天夜里进行了第一次字模排版和印刷。
选定版面总计128个字,朱闻天用了半个多小时,将125个字模选定并制版完毕,缺少3个不常用字模,现行雕刻烧制已是来不及,使用木质预备模块代替。
现场雕刻的工作朱闻天与大哥共同完成,3个木质字模总计也没有花费10分钟时间,接下来印刷就与普通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等到第一张文稿印出来,大哥比朱闻天还要激动10倍,颤抖着双手拿着文稿端详了一遍又一遍。
这张文稿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边角木框的墨迹之类,但是当前是反向阳文印刷,只需要调整一下木框的厚度,将字模更加突出出来就可以了。
大哥激动异常,朱闻天也同样高兴,第一次活字印刷创意出自大哥,但是主要操作还是朱闻天完成的,创造历史的成就感自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