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只不过朱闻天在说起这些信息的时候,口径上也保持了谨慎,比如在如何获取到密信、地图方面,朱闻天说成是无意中遇见前秦斥候尸体所获,并明言自己出于好奇曾经看过其中内容。
而朱闻天又借着自己一直倒腾粮食的身份,带出来自己曾经见到有同行曾经向标示的某几处院落运粮食的话题,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曾经进去一观过,这也就能够解释其为何会知道那是屯粮地点的事情了。
守城将领听过朱闻天所言,自然也不敢大意,尔后让朱闻天一同去面见上一级主事者,就这样一层层传递信息,朱闻天离开内城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内城之中,朱闻天见到最大的一个主事者,貌似是县尉身份,不过对方并没有名言,只是在听过朱闻天叙述之后表示要明察此事,并会在确认之后给予朱闻天一定的奖赏。
奖赏之类朱闻天并没有抱多大期待,他最注重的还是东晋官家对这件事的态度,因而一直都在内城南门附近茶肆未走远,关注着官家的反应。
大约就在朱闻天自内城出来小半个时辰之后,一路路的兵卒已是从城门里开拔了出来,分头所去正是各个粮食囤积点的方向,到得此时朱闻天已是知道官家的态度了。
当天傍晚时分,官家已是派人找到了朱闻天,言明朱闻天所提供线索非常重要,寿阳城主事者要在第二天给予朱闻天嘉奖。
传信之人带来消息之后就离开了,整个过程都十分隐秘、没有声张,对于保密方面还是十分看重的,算是替朱闻天着想了。
第二日朱闻天再次入寿阳城内城,正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官家给出的嘉奖确实没有多少,除了一块刻着“使”字的腰牌之外,就只有10石米,也就是100斗米,看起来不少,实际上真没有多少。
主事者着重交代,“使”字腰牌并非官职,而是为官家做出贡献的一种标示,紧急情况可以出入城池无阻,传递军情民意皆可,但是在胡人面前不容轻易暴露。
对此朱闻天不以为意,这块牌子也就相当于一块通行证罢了,此时他正在计算奖励的米粮数量。
经手粮食生意后他对于计量衡早已经弄清楚,当前背景之下一斗米只有27斤(注:有别于宋代及以后),他用来走商的驴车标准载重是1000斗左右,官家奖励的100斗米相当于十分之一车。
这时候朱闻天为自己最后的保留而庆幸了,他可是在灵机一动之下留下了一处粮食囤积点没报的,以日前官家的举动来看,接下来朱闻天可以安心吃大户了。
()
第48章 大赚一笔
官家的反应很迅速,在得到消息没多久就出动了兵卒,将朱闻天所提供的9处粮食囤积点全部强行控制了,朱闻天夹杂在看热闹人群之中见证了这一点。
接下来官方倒是没有继续声张什么,朱闻天只看到某处粮食囤积点被带出了两三名下人,估计是看门人之类的,囤积点的粮食官家也没有动,只是分别留了数名兵卒看管罢了。
朱闻天所收到的嘉奖并不多,但是却也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崔家主事人已是畏罪【创建和谐家园】,其他崔家人并不知情,官家还在继续调查来龙去脉,并再次要求朱闻天对所知信息一概保密。
这无疑给朱闻天吃了颗定心丸,当事人已死,其他人又不知情,官家还要【创建和谐家园】息不想让前秦方面知晓具体情况,估计还有后手安排,那么知晓最后一处粮食囤积点的就只有朱闻天自己了。
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当天夜里朱闻天便叫上老四、小六子等四名“山匪”,摸进了租住地点附近的最后一处粮食囤积点。
朱闻天心知院落之内得有看家护院之人,因而做好了干一仗的准备,小六子翻墙进入之后,便将门闩打开,朱闻天与其他几人也都摸进了院子里。
最终朱闻天几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院落之内的两名看门人给绑了起来,他们不过都是些崔家的下人罢了,只听主事者安排,一直待在院里不敢稍有离开,自然不知道其他事情。
本来朱闻天还对如何对待两名看门人感到有些麻烦,没想到小六子几句威胁下来,说出崔家主事勾结前秦已经畏罪【创建和谐家园】之事,这两人就急于撇清干系了。
小六子让二人可以去打听一下崔家主事【创建和谐家园】是否属实,又威胁他们一旦说出此处粮食囤积点之事,便要官家治他们勾结前秦大罪。
两人当即声泪俱下,言明只是崔家第一次用的短工,其他事情都不相干,定然不会胡言乱语,请求小六子放过他们。
朱闻天已是放心了下来,这两人本来就是只会干活的老实人,就像他们听从崔家主事吩咐后一步都不曾离开过院落一般,朱闻天相信他们口中所说的。
饶是如此,朱闻天还是问清楚了两人家中情况,小六子趁机威胁一旦他们口风不严就找上家门之类,最终被朱闻天压下话头,还给每人背了一袋米回去,算是恩威并施。
自此老四、小六子等人也不用再去其他地方租住了,直接就住到了粮食囤积点院内。而次日警惕了半天没什么动静之后,几人也放心了下来,只要护院那两人口风严实,这处粮食囤积点就是几人的私产了!
得到一院子总计三侧六间大房满满当当的粮食,朱闻天心中乐开了花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取把粮食变现,毕竟战事一起,这些粮食肯定是保不住的,而且朱闻天也需要更多的现钱来兑换系统科代表币。
左思右想之下,把粮食卖给下蔡前秦之人是当前唯一途径了。朱闻天有着“资敌”的顾虑,不过想想东晋官家自己都默许拿粮食与前秦交换马匹之事,多他这些也不算多。
做下决定之后,几人便开始着手准备走商之事。驴车可以借用王英的,最多算点儿租金,只不过车夫是没法再雇佣了,毕竟是见不得光的事情。
但是其他驾车之人也是找不到,朱闻天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变通的主意,他与老四、小六子五人分别驾驭一架马车,再雇佣护卫之人于半路接应。
本来朱闻天已经带队行商了一阵,半路接应的护卫们也不会怀疑粮食的来路,只不过光驾驭驴车这项技术可就浪费了朱闻天不少时间练习,还不能出去太过招摇,只能在院里进行。
好在朱闻天还没拿下“驾照”这关呢,在商贾王英那里养伤的小六子三叔已是康复了,正好是个老把式,避免了朱闻天亲自赶驴车的窘境,就没见过商贾自己赶驴车的。
一切准备就绪,朱闻天便开始了吃大户变现的买卖,每次都是特意将出发的时间放在天色未亮之时,倒也没有人发现粮食囤积点以及商队的异常。
按照老四的说法,干脆护卫也不用请,但是朱闻天却是没有答应,人多一些总能够提升一些心怀叵测者的“犯罪代价”和出手顾虑。
头五车顺利到达下蔡,交割之时朱闻天提了一下能否用现钱结算,结果对方还真同意了,倒是省去了朱闻天再去将马匹变现的过程,虽然并不难出手,但是却不好解释马匹来路。
如此一来就方便了很多,同时由于路程缩短了一些,走商一趟花费时间也节省了一些。倒是商队明显有所增加,从淮河渡口翻倍了的忙碌程度就可见一斑。
商队增加之后途中安全性提高了不少,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时间,朱闻天带领商队稳定地消化着粮食存储点的存货,只有一两次碰上一些危险,但也最终化险为夷。
不过商道猛然繁忙,也意味着战事的即将临近,商贾们应该也闻到了战事的气息,似乎都加快了速度和节奏,进行着最后的经营。
出货期间,朱闻天也在打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十几日时间考虑下来,朱闻天将落脚点预定在了八公山上山匪们的老窝。
淝水之战有一个很知名的典故——草木皆兵,当战事出现不利,苻坚登上寿阳城,见东晋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鲜卑望向八公山,山上草森看起来都像人形。
由此可以看出苻坚手底下兵卒是没有布控八公山的,甚至连个斥候都没有派去查看,才会怀疑八公山上有东晋伏兵。
那么在周边从淝水到洛水大片区域都被战事波及的情况下,八公山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滞留之地,甚至还可以趁机有所作为,助益系统支线任务也说不定。
不管系统任务最终完成情况如何,朱闻天这一次场景体验自认没有白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下来,他已是从出货粮食之中积攒下来四五十块白银之多,可谓大赚一笔。
()
第49章 树立威严
朱闻天手中碎银子达到四五十块之后,继而又用两次走商运送的粮食换取了6匹枣红马,这可是战事发生之时逃生必备之物,从朱闻天到老四、小六子、三叔等各个山匪人手可得一匹。
恰逢此时,淮河渡口的把控开始严格了起来,淮河以北行商想要渡河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且河南一侧前秦兵卒也只让选定的行商上船,形势开始紧张了起来。
朱闻天费力从淮河以北渡河,经历过一次之后,果断放弃了继续向下蔡运粮的行径,开始连夜向八公山土匪窝子里投放粮食。
既然选定了这处战时基地,粮草自然要储备完善,而且此时朱闻天控制的粮食囤积点内存货还剩下三四成之多,恐怕在战事发生之前是处理不完了。
由于行程缩短一半,此后整整10天时间,朱闻天与山匪几人连明带夜向八公山土匪窝子转运粮食,前后五次总计投放了25车次粮食,足够人吃马嚼很长一段时间了,囤积点粮食也只剩下了一成左右。
按照淝水之战的进程,这些粮食是完全用不完的,只不过朱闻天觉得留下来白给前秦太可惜了,到得后面寿阳城内已经有一些饥民开始逃难,朱闻天索性将剩余粮食免费开始给他们发放。
期间朱闻天并没有对商贾王林等人放手不管,考虑来考虑去,寿阳城内是不能再呆了,索性将王林等人都弄到了八公山上,愿意去的两个仆从也带上了,其余之人各自遣散便了。
朱闻天敞开大门免费发粮的事情差点儿引起了骚乱,不过临战状态各种事情都有,还有商贾设置了免费粥棚的,官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了,粮食来路之类也不必再去找理由掩盖。
这边朱闻天粮食还没散完之际,寿阳城内东晋守军已经开始一拨拨开往淮河方向,还有伤员被运送回来,明显这是打起来了。还等什么,朱闻天慌忙与身边几人逃向了八公山土匪窝子。
淝水之战是关系宗族传承的一战,朱闻天犹如穿越者般虽然知道战事结果,此时也恨自己没有其他穿越者的王霸之气,上了战场也只有送菜的份儿,不能亲身拼上一把力气。
冷兵器背景下战事的残酷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不过为护卫疆土拼杀的热血也更容易沸腾,就连小六子这样曾经的小山匪都动了上战场的心思。
“小乙哥,咱们就这么躲在八公山里是不是太没有胆气了,倒不如与那秦军胡人冲杀上一阵,也不枉我男儿身一场,杀得一个不赔本,杀得两个是赚了”
实在是前秦眼下看起来无可战胜,不少人都抱了鱼死网破的心思,小六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稀奇。
“小六子,你可别去捣乱,战场可不是掺和的人多就管用的,你上去战死了不打紧,影响到士气就是罪过了。”
朱闻天拍了拍小六子肩膀,迂回地劝道。其实看着沿途来往的东晋兵马、鲜血淋漓退下来的受伤兵卒,甚至是死相惨烈的亡者,朱闻天此时又何尝不是热血上涌呢。
“还有这种说法?”小六子疑惑间跟随朱闻天进了八公山。
八公山土匪窝子是倚靠山谷石穴凹地搭建的一排茅草屋,20多车粮食运来之后都填在了石穴洞壁各处,铺了厚厚的一层,众人都是睡在粮食堆里的,当前背景之下绝对算是奢华。
而若是登上附近八公山较高的那个山头,视野基本上能够看出去四五十里是有的,寿阳城城池依稀在望,朱闻天也看中了这一点,能够及时掌握敌情,同时准备在八公山搞点儿敌后活动。
可以说朱闻天等人逃跑的时机选择还是很正确的,等到朱闻天登上这处制高点观望之时,就见大量的兵马已是蜂拥围住了寿阳城,影影绰绰、不计其数。
此前东晋军还在向淮河渡口方向增援呢,没想到朱闻天进山的大半日时间前秦先锋已是攻抵了寿阳城下,那些增援而去的东晋军命运已是可想而知了,估计朱闻天进山那会儿,前秦先锋就早已经渡过淮河了。
寿阳城失陷是预计中的事情,不过朱闻天没有想到真正临战时会有这么快速,前秦部众利用通讯不便的背景打了一个时间差,客观而言还是非常犀利、漂亮的。
大概是寿阳城准备不足,前秦先锋抵近城下之后立即开始攻城,朱闻天视野之中顿时风烟弥漫,整个寿阳城猛然间变成了火堆之上一锅的沸水,攻守双方翻腾不已,相隔数十里仍然能够听闻厮杀之声。
首次见识这种场面,朱闻天作为一名现代人、一名高中生,顿时神为之夺,懵了好一阵子,尔后醒悟过来,又有一股莫名的情绪上涌,说不清是愤怒抑或者悲壮
“小乙哥,上来了不少人,四哥和三叔都不知道怎么处置,你快去看看”
恰逢此时,小六子却是打断了朱闻天的思绪,实际上此前朱闻天也看到了,的确有一些流民之类沿着山谷、山脊摸到了附近。
寿阳城大局朱闻天左右不了,而眼下流民之事却是牵扯到八公山上近期的生存生态,因而朱闻天随着小六子很快返回了所搭建的窝棚处。
远远看去,老四、三叔、小段子等人将五架驴车横着摆在了窝棚入口外侧,阻挡住10来名流民进入,双方竟是隐隐在对峙。
朱闻天返回的时候,又有三四名流民警惕地从周围冒了出来,数量已经渐渐压到朱闻天一方,若不是朱闻天将后来雇佣混熟的六名护卫都拉到了山上,说不得就不是对峙这般简单了。
关键是窝棚之内满满腾腾的精米吸引力太强了,流民数量还在不断聚集,如此下去感觉迟早要出问题。
“各位兄弟爷们,我是大晋军使者,负有传递军情、民意之责,此时胡人大军正自攻击寿阳城,我们切勿自乱阵脚,有何非分之想。
再者我们预留粮草足够,你们怕是担心挨饥受饿,我可以向你们透个底,只要大家协同我们行事,就算再来几十人,半月二十天是饿不着大家的,只要有我们吃的,就少不了你们一口,包括你们身边的老婆孩子”
朱闻天返回之后就开始劝慰,当前战乱状况下粮食是主要焦点,朱闻天便围绕着粮食这个焦点展开,优先稳住民心。在粮食数量上倒也没有夸大多少。
同时朱闻天也不忘扯虎皮做大旗,把此前寿阳城主事给的那块“使”字腰牌拿在了手中,也算是一种身份方面的正名,总比被当成了山匪要好。
没想到“使”字腰牌的作用出乎了朱闻天的预期,众人听得朱闻天有这么一块牌子,一阵小声议论,尔后纷纷出言表示愿意听从朱闻天调度,话语之中几乎都是以朱闻天为首的意思。
“你是发放粮食的小乙哥?”
这时候人群之中恰逢有人受过朱闻天的恩惠,一句话使得朱闻天形象又是大涨,威严已是在众人之中树立了起来。
()
第50章 打马扬尘
朱闻天作为小乙哥放粮的“善行”被发掘出来,以至于其话语可信度大幅度提升,众人对朱闻天能够让他们吃上饭之事已经没有顾虑。
不过朱闻天能够感觉到,恐怕是他手中那块“使”字牌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自从他拿出这块牌子之后,流民们的态度已是猛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无论如何,朱闻天返回之后成功控制住了局面,山匪窝子的秩序建立起来,此后又陆续有流民前来,也都进入到秩序行列,听从朱闻天的安排。
这样的情况倒是有些出乎了朱闻天意料,同时他也能够协同众人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些事情,比如应对一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之类。
不过这种协同性看起来暂时是用不上了,因为朱闻天发现淝水之战真正发生之后,他能够做的事情真得十分有限,总不能指望朱闻天能够将眼下这些流民组织起来,与前秦军队硬磕吧。
或者当前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警戒,防止前秦军队冲到山上来,连绵一片的八公山也没有重要军事价值,朱闻天等人只需要防备一些斥候之类上山就可以了。
朱闻天安排让流民们分散开来,轮流负责一些主要上山路口的警戒后,自己又准备上山顶去探查寿阳城双方攻防情况,不过却是被小六子给争了去。
“小乙哥,你看这里人越来越多,需要你在这里坐镇,我带几个人去山顶看情况,有什么事让人下来通报,如何?”
小六子还是有些鬼机灵的,朱闻天一听有理,就依着他带人去了,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信息反馈了下来,说是前秦军队看似已经有人登上了城墙,寿阳城已是岌岌可危。
再过去大概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小六子自己下来了,贴着朱闻天的耳朵说了几句,寿阳城已是完全陷落了,前后攻防过程甚至只有一两个小时而已。
得知这个消息,一众流民的情绪一阵低落,这不是东晋第一次面对前秦吃败仗了,此前蜀地、襄阳城都是如此,似乎东晋就没有取胜过一般。
“大家切勿慌张,寿阳城失守不代表什么,大晋留有后手,我可以保证大家不会久困于此”
如此情形朱闻天只能给流民们“画饼”,首先稳定住众人的情绪。大概是朱闻天“使”字牌再次发挥了作用,流民们竟然大都相信了朱闻天之言,这在现实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流民们的这种信任也让朱闻天感到肩负不轻,本次场景体验朱闻天是第一次主持一些事情,包括此前商贾王英家事、走商以及眼下的情况,这让朱闻天心中感觉新鲜、兴奋,却也不敢丝毫大意。
朱闻天越发觉得应该带着流民们做些什么,助力一下东晋一方的战事,但是却一直无从下手。
寿阳城丢失,八公山下前秦军队一直在赶来,就没有出现过停歇,人数之多难以计数,难怪苻坚会有投鞭断流的豪气了,朱闻天等人即使想要有什么动作,也无法贸然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