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那卓小姐就是昭华公主?”彭德田难以置信地说出了“卓小姐”的身份。
“昭华公主?”叶韬也被吓到了,虽然已经看出来这卓小姐不简单,但他可没有想到居然是公主,先前闵越和彭德田讲述刘勇身份,他也不甚了然。京中的人事,又是和王室有关,本来就不是他这样的升斗小民管得着的,而他,恰好又是个不太喜欢听八卦的人。可昭华公主谈玮馨?哪怕他这个不喜欢听八卦的人,都知道一些她的事迹了。
“知道我是谁了就够了吧,千万别真的拿对公主那套出来,我可是来宜城玩的,别让我没了兴致。”公主在这个恰到好处的时间从隔间里走了出来,思思和巧儿为她搬开屏风,扶着她在窗台边坐了下来。
“参见公主殿下!”虽然昭华公主这样说了,但大家还是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而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的公主,虽然有些无奈,倒也不觉得多出乎意料。
“免礼吧。”公主轻叹道,她极为玩味地看了一眼叶韬,而叶韬此刻也极为玩味地看着这久仰大名的公主殿下。
“公主殿下,您来宜城真的只是游玩?”闵越问道。在刚刚听到墨玉虎符的时候,闵越曾经动过一个念头,以为是京中发生了什么秘密的变故,而王室派人带墨玉虎符来宜城调派人手回京勤王。虽然他几乎立刻就打消了那个念头,但此刻,这个问题却还是要问的。
“是啊。京中太气闷了。”昭华公主淡淡说道,“过不了几天,大概闵大人就有新的线报可看了,在那里面,恐怕一定是会有我的名字的呢。”
闵越听得昭华公主的口气很是有些怨意,立刻就住嘴不敢再问。而昭华公主则继续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父王要纳春南国百莲郡主为妃,而母后居然允可。虽说两国之间缔结这样的亲缘无可厚非,但既然要送来当王妃,为什么不送春南国第一美人宋湘筠,不送‘温文贤德’著称的四公主,偏偏弄来个以傲慢乖僻著称,到了27岁还嫁不出去的百莲郡主?难道我东平王家居然是处理残次货品的垃圾篓不成?……我当众让春南国的使者下不来台,父王也只好让我‘思过’,既然我不觉得有什么过好思,又不方便在京中碍眼,自然只好出来走走。这次来宜城,就是想来看看海。也希望这千里跋涉,不要失望才好。”
说到失望两字,昭华公主又看了叶韬一眼。
闵越和彭德田听了公主这番话都是一惊。春南国和东平国的关系很难说是怎么回事,或许,只是贸易上的互相依赖吧。春南国盛产粮食,这些年来随着海事正税的调整,春南国的粮食极大弥补了东平国粮食产量的不足,而东平国的各类匠人的工艺水平天下无双,也出口了大量的兵器到春南国。如果不是东平国前几年以出口兵器支持,恐怕现在春南国最西面的两个州已经要换了人家。西凌国对于春南国的觊觎谁都知道。可如果不是东平国奇招迭出地挑拨,春南国和西凌国当初也不会那么快打起来,还闹得不可收拾。
假如东平国和春南国能够有一桩王室之间的亲事,对于两国关系的稳定,对于贸易和税务的稳定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只是,昭华公主所说的抱怨话,确实也有道理。将那个百莲公主送来东平,恐怕也不完全是存了好心。如果能闹得东平宫闱不合,那可是那个百莲郡主能够立的最大的功劳了。而从各种传闻来看,那个百莲郡主显然是有这种“能力”的。
对于这种事情,能够让公主解释给自己听,固然是一种信任,但这种信任可不是那么好消受的。闵越和彭德田都知道,现在说什么都不合适,他们就那样静静站着。
“我也就是随口抱怨下,已经定下的事情可不是我能改变的了。”昭华公主展颜一笑,打破了略有些尴尬的气氛,“两位大人不必介意。我的身份,也就今天在这个房间里的人知道吧,我可还想能好好玩一段时间呢。今天刚来宜城,就能碰上叶公子这样有意思的人,已经算是不虚此行了。还要在宜城地面上行走段时日,少不得要两位大人照拂。”
昭华公主说得很是客气,但闵越和彭德田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两人也很好奇,似乎就在短短几个时辰里,叶韬已经在公主心目中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以闵越的精明,不免试探道:“叶公子是宜城有名的才子,虽说才学不在诗书上,大概那些个读书人是看不惯他的,但也当得起公主青睐。而且,要说这宜城和周围的那些精致,还有城里城外各处好吃好玩的地方,叶家公子可是比谁都清楚。”
叶韬没有搭话,而昭华公主则淡淡地说:“那最好了。本来还担心呢,明天看了叶家工坊,之后到哪里去,既然叶公子熟悉宜城地界,正好为我导游,一事不烦二主,那就多烦劳叶公子了。”
闵越一惊,惊道:“叶氏工坊?”
“怎么了?”昭华公主奇怪地问。
“叶韬他藏着掖着,我和彭大人要去工坊看看那些稀奇东西他老是推三阻四,没想到那么大方,居然公主没表露身份就肯让您去?……我和彭大人,难免有些吃味罢了。”闵越很愉快地说,“还望公主不介意让下官陪同。”
叶韬被弄了个里外不是人。他总不能解释说公主和自己是同时代的人,看看没什么,而你们去了我光是要解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要被累死吧?于是他低着头继续保持沉默。
“哦?还有这种事情?”昭华公主好奇地看着叶韬,点了点头,说:“闵大人,彭大人,那你们一起来吧。”
第十三章 红颜
叶韬和闵越、彭德田一起从薰风阁出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而闵越和彭德田对于叶韬如此偏袒公主,却又如此被公主青睐都有些不依不饶,一副一定要弄明白的样子。
“走,去浓翠楼,一边喝酒一边把这事情弄个明白。”摸了摸已经开始咕咕作响的肚子,闵越豪爽地说。
“……闵大人,叶韬也在,您还准备去浓翠楼?”彭德田咋舌道。浓翠楼里的饭菜的确是非常有特点,但带着一个孩子去妓院喝酒吃饭?会不会有些太那个了?
“浓翠楼的花园是叶韬弄的,他去那里比我多得多了。”闵越满不在乎地说,就如此决定了。“今天让叶韬请客,居然弄出这档子事情来。”
叶韬不满地说:“闵大人,什么这档子事情啊。我又不知道那是昭华公主。”
“就是因为你不知道那是昭华公主,才更显得你重色轻友。知道是公主了,那是没办法。”虽然在公主面前都彬彬有礼,但实际上闵越和叶韬私下里的关系非常好,经常相邀了一起吃饭喝酒。要是有什么新鲜的玩意,互相也是常来常往地分享。
浓翠楼的老板显然也很熟悉这种纯粹来吃饭,对姑娘没兴趣的阵仗,这也是宜城大大小小十几家妓院里唯一一家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地方,很难说老板到底是自豪,还是哭笑不得。
摆开一桌子菜之后,闵越先饮尽一盏,说:“叶韬,你说说看,满打满算,昭华公主认识你有半天没有?你呢?认识卓小姐一个时辰就肯让她去你家工坊,那是什么道理?”
叶韬尴尬地说:“和公主先前是聊起弈战楼的那些把戏,说得很是相得。顺口说起了些旁的,公主说起想去看看,我也就随口答应下来。”
闵越嘿嘿笑着,仔细端详着手里的杯子,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啊……”又是一杯饮尽,闵越说:“原本还担心你将叶家生意拓展到京中,我闵家不好庇护你,会被那帮兔崽子整天打秋风,现在,有昭华公主可比什么都强。”
“哪怕是公主,这些事情也不好管的吧?京中的池子那么深,昭华公主说话就那么管用?”叶韬奇怪道。
闵越看着叶韬,说:“恐怕,昭华公主的话,比太子爷的话都管用。”闵越的断语让彭德田也是一惊。闵越反问道:“叶韬,你多少也知道昭华公主的事情吧?说来听听,都知道哪些?”
叶韬低头想了想,旋即说:“其他的小事情说不准真的假的,但两个事情传那么广,想来不假。一个是三年前,国主遇刺,昭华公主用身子为她弟弟,也是现在的太子挡下刺客一掌,救下了弟弟,却从此病榻缠绵。另一桩,就是公主讨厌大言无当的腐儒,一连气走了十几个国主延请的大儒。”
闵越点了点头,说:“那些大儒除了嘴上会说,什么都不会,没气死一个两个就算是公主手下留情了。至于公主病榻缠绵,却并不是从3年前开始。昭华公主自小身体就不好,一直要用大量药物调养身体,可还是经常生病。3年前遇刺,也不是挨了一掌,而是被掌力擦中,不然,以公主的体质,绝无可能幸免。但这份舍身救弟的勇气,却是不假。但这些都是品性而已。公主之所以说话管用,还是因为她的才能,还有现在她能插手的事情。”
“哦?”叶韬被说得来了兴趣,凑趣地问道:“公主不过14岁啊?”
“你不也才14岁,装什么蒜?”闵越横了叶韬一眼,说:“你可知道公主现在管的是什么事情?”
“不知道!”叶韬简单地回答。这种问题他要是知道答案那才有鬼了。
“公主从两年前开始,已经全面接掌王室内币。宫中所有的采买花费,宫室营造修缮,乃至于禁军侍卫的开销,全部要经过她的手。而整个后宫,王后早就不管了。现在执掌国主后宫的,就是昭华公主。”
“什么?!”这种事情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彭德田几乎是蹦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匪夷所思,直到有些事情国主逐渐透露出来,对这个女儿赞叹不绝,大家才逐渐相信的。这个公主,可不简单。国主常常感叹,如果昭华公主是个身体康健的男儿,必能成为一代雄主。”闵越摇了摇头,叹道。
这样的评价甚至比说昭华公主掌管内币和后宫更不可思议。但叶韬却沉默着,装出一副惊讶得说不出来话的样子。他相信,真的相信。才能,学识都需要靠时间来培养,和他来自同一个时代的公主,显然有着充分的资历。而她,也以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才能展露出来了。
“我给你们说个事情,”闵越又尽了一杯,将酒杯重重顿在桌子上。“那应该就是公主最早展示理财本领的时候。你们应该知道,虽然我国富庶,王宫内的开销一直很宽裕,但对于诸位王子公主,花销管得却是很严。大概是4年前,国主有一次召来诸位王子和公主,询问他们平时的开销,让他们说说看还有多少钱。结果,昭华公主在王上面前算了半天,说她有4万两的财产,2千3百两白银的现钱。当时国主就惊住了。按昭华公主的月份银子,她从3岁开始一直到10岁那个时候,所有的钱加起来,不过1万1千两。国主就问,她的钱是哪里来的。公主说,她平时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只是喜欢看书,写字,弹琴而已。看书,大内藏书数万卷,喜欢写字,所费不过是纸墨笔砚,上书房边上的小库房里一堆一堆,只怕他们这些王子公主不肯去用,弹琴?更是只要一间静室,几卷琴谱而已。平时的钱用不掉。她七岁的时候有个侍卫的家里想做生意但没本钱,正好让她知道了,她就拿出自己的存银,借贷给那名侍卫。三个月之后,那商家获利丰厚,如契约返还借款。算上利息,她获利3成。虽然她的钱用不掉,但能更多一点也没坏处,觉得做生意比较有钱,就索性自己盘下了一家客栈,也就是现在京中最为豪华舒适的鸿运楼。当然,是借着别人的名头来盘下的,没露王室的身份。稍加整饬,定出更详尽的条陈之后,光是鸿运楼每年的获利就有上万两,按照年获利的3倍来计算鸿运楼的价值,算是比较合适。而自后,公主还陆续盘下一家车马行,一家成衣店,虽说获利没有那么丰厚,却也绝对没有亏本。到了公主10岁的时候,这4万两财产恐怕还是公主自己少说了许多。”
闵越叹道:“国主当时也是极为惊讶,派了侍卫和账房核实之后,也觉得公主在经营理财上实在是有独到的地方,索【创建和谐家园】给了她10万两本钱。到了一年之后,国主遇刺之前,已经翻了一倍。还不仅如此,公主为她所沾手的产业定出的各类条陈,详尽周密,足见公主才华。如果不是因为遇刺让公主卧床修养了差不多半年,恐怕当时公主就开始掌管内币了。至于执掌后宫,虽然没有明着定出条陈,名义上还是王后在管,但京中诸位官吏早就心知肚明是谁说话比较有用了。”
第十四章 父亲
从闵越嘴里说出的内容对于叶韬还是有些触动的。王室里长大的公主,自然不同于他这个生于平民之家的工匠出身的商人。如果说叶韬将原本平实简单的叶家木匠铺发展到现在宜家家居和弈战楼为主,以为码头和军队进行修配为辅的大商号并不简单的话,那么,一个现在还能称为小女孩的人在宫廷内要能够找出各种各样的机会来将自己的触角探出去,展示出自己的理财能力却又要能够被信任,那就更难了。叶韬不会去想,昭华公主插手商业,盘下店铺,进行投资的种种行为到底违背了多少所谓的训导,反正对于他们这两个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人来说,这种训导有和没有区别不是很大。可想到其中要处理的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现在“执掌后宫”的公主要面对的局面,叶韬就升起了佩服之心。
或许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吧。此刻的公主却也在赞叹叶韬这短短几年里的辉煌业绩。固然,东平国的各类工种的技艺甲于天下,但学习一门技术和从诸多技术中平衡发展,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完全是两个概念。要将技术和商业完美地结合起来,还能将自己在现代的那些想法,那些念头付诸实行并且获得别人的认可,这其中的难度又何尝低了。
或许,这两人的相互敬佩的心情,会从此刻一直持续到很久之后吧。
叶韬年龄尚小,闵越一杯连着一杯豪饮的劲头几年里恐怕还波及不到他身上。可叶韬回到家中也已经快是子夜时分了,而父亲叶劳耿还在等着他回来。家里的小工坊里还点着一盏牛油灯,橘红色的灯光伴随着很有节奏的悠长的刨花声,显示出一种特异的,极有叶家风格的让人安心的气氛。
父亲叶劳耿虽然这几年里哪怕是对于原先自己最熟悉的打造家具的事情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原先,叶劳耿凭着自己一手扎实的木工活和相当不错的雕工,虽然说不上多富裕,但在宜城大大小小的各类匠户里,却也算得上是前几块牌子。置备下的小院子据说是以前一个书香门第所建,虽然有些陈旧,但却雅致有书卷气。叶劳耿购下院子和青梅竹马的女子成了亲,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虽说东平国并不歧视商人和匠户,但在那些读书人眼里,在那些趾高气昂的官吏眼中,商人和匠户也算不得什么。可从小就沉默寡言似乎总有些闷闷不乐的叶韬在自己开始收了徒弟教木匠活的时候却硬是挤了进来。想着子承父业或许也不是坏事,叶劳耿也就没强按着让叶韬去读书,和自己收下的那几个徒弟一起教。伴随着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套小锯子小刨子小锉刀,叶韬开始了自己的学艺之路。
叶劳耿的几个徒弟,现在在宜家家居、在叶氏工坊也都是独当一面的手艺精深的大匠了,可和自己的这个儿子比起来,却笨得和石头一样。不管多难的活计,只要讲一遍,叶韬就会了,小时候力气小,有的活计做不出来,可叶韬也一样能别出心裁地以其他的办法做到。叶韬想出来的那些工具,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弓钻被换成了曲柄手摇钻,原先完全靠着手底下的功夫来做的锯、刨、打磨等等工作,因为工具分类变得越发细致和五花八门而变得轻松简单。可渐渐地,从选材一直到上漆可以一手包办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说起纯粹木工的手艺,叶劳耿还是宜城的头块牌子,可他已经不管选材,也不管漆工,更是将整个叶氏工坊的经营完全交给了自己14岁的天才匠人儿子——叶韬。而自己,则每天专心地在叶氏工坊里管着所有木工活,保证每件东西在这个环节上不要出问题,那些他现在也有些弄不懂的复杂的工艺流程。
看着叶韬从无到有将叶家的木匠铺子拓展成今天的规模,看着原先只能仰视的杜家,总督彭大人和水师闵大人现在都常来常往,闵越闵大人更是经常跑到自家的小院子来找叶韬,说完了正事不好拉叶韬喝酒却经常将自己扯着去那些酒楼里喝上一盅。看着宜城大大小小的老板对自家人的态度一点点变化,叶劳耿知道,从现在起,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叶家在叶韬手里必将成为宜城新的大户人家。而叶韬,才是现在叶家,和叶氏整个产业的主心骨。
叶劳耿不知道叶韬的那些想法和手段从何而来,不是出自于自己,而看着叶韬长大知道他不可能学旁家的技艺,也唯有归结为天赋其才,说不定叶韬,就是老天爷让叶家兴起而降下的星宿吧。当今天杜家公子杜风池来将发生的事情说与自己听,让自己不必为叶家的事情担心的时候,叶劳耿反而更忧虑了。在家里等着叶韬平安归来,是他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爹。”推开家里小工坊的门,看着认真削出一条条细长刨花的父亲,叶韬心里一阵温暖。
“韬儿,回来了就好。杜家少爷来给我说了今天的事情。那位小姐那边可曾谢过了?”叶劳耿放下了刨子,抖掉了身上的木屑,对叶韬说。
“爹,杜风池让我跟你说了好多次了,叫他名字就得。你老是叫他杜家少爷,风池很是尴尬呢。”叶韬知道称呼的变化折射着叶家的地位的攀升,如果说以往那样称呼是尊敬,那现在再这样称呼,就显得生分了。在明知道对方来势汹汹的时候,杜风池今天却来工坊帮着壮声势,足见两家的交情。想了一下,叶韬不能对父亲说明公主的身份,却又需要将事情有个交代,还要为以后必然要去京城发展埋下伏笔,他说,“今天援手的这位卓小姐,家里在京城很是有些地位。卓小姐说那薛垣的事情会为我们料理,想来,以后不会再碰上这样的事情了。”
叶劳耿皱了皱眉头,说:“欠下那么大个人情,合适吗?”
叶韬宽慰道:“没事的,卓小姐京中想起个院子,该卖力的时候卖力,也就还上这个人情了。大概也就这点手艺,人家还算看得上眼。这活也不好做吧,少不得也要几个月、半年背井离乡的。”
叶劳耿呵呵笑着,说:“要说这年头,有门手艺傍身还真是不吃亏。……也好,其实你也该去京城看看了,就起个院子的时间,说什么背井离乡。要是京城能有门路,不妨把叶氏真的弄进去。齐老爷子和杜家公子不是老是说咱叶家的东西京城口碑不错吗?”叶劳耿并不是那种会穷担心的人,而叶韬这些年来展示出的远超乎年龄的稳健更让他很有信心。
“这可要到时候再看了。不过,将来如果能有卓小姐照拂,京城里应该不会打不开局面的吧。”叶韬笑着说,看着父亲已经放宽了心,他也轻松了许多,“爹,现在不早了,你早点去睡吧。明天卓小姐要来工坊看看,闵大人和彭大人也要跟着一起来。少不得又要忙上一天呢。”
叶劳耿点了点头,说:“他们不是早就想要来了?工坊里那些东西是好,但对那些大人也不必太防着,也防不住。让他们看看也好。”在边上的水桶里绞了块布擦了擦身子,叶劳耿又唠叨了几句就回房睡觉去了,临了还提醒了句,“你房里的那丫头也还醒着呢。小丫头担心你,晚饭也还没吃。”
第十五章 侍女
“听说,你房里有个叫苏菲的侍女?”没想到的是,当第二天一早闵越就来到叶家院子顺道带着叶韬一起去迎接公主的时候,昭华公主对叶韬劈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这个问题。
“没错,他小小年纪就金屋藏娇,这事情半个宜城都知道。”叶韬还没吭声,闵越就在边上凑趣地应声。而已经在薰风阁等了一会的彭德田则低着头,似乎在掩饰自己偷笑的表情。
“回禀公主殿下,的确有个叫苏菲的侍女。……不过,说不上是金屋藏娇吧?”叶韬看了幸灾乐祸的闵越一眼,说,“说半个宜城都知道,这也太过了吧?”
彭德田顺了顺气,喝了口茶,说:“不过不过。这事情是这样的。……”
“彭大人!”听着彭德田准备泄自己老底,叶韬也顾不得礼貌的问题了,如果不是现在的场景不太适合,恐怕他会直接跳起来去捂住彭德田的嘴。闵越拉住了叶韬说,“说说而已嘛,你收得如此美貌的侍女,难道我们就说不得?在宜城,这也是一段佳话啊。”
彭德田连连点头道:“的确,事情是这样的……”
两年之前,一直跑宜城到南洋航路的胡商【创建和谐家园】在宜城置备礼物,准备回国去给国王庆贺50大寿。通常,礼物出色的贡献者,会获得一个许愿的机会,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条件,国王都会答应下来。这也是当地的一个传统,国王收到的礼物争奇斗艳,珍贵非凡,算下来也不会吃亏。【创建和谐家园】当时弄到手一块巨大的羊脂白玉,足足有一人多高,【创建和谐家园】就动了将白玉雕成一美人像的念头。可事起仓促,东平匠人的雕刻风格和胡人的风格相差甚远,出来的东西未必能讨国主喜欢,在【创建和谐家园】所属国家以西,倒是有崇尚写实风格的雕刻家。但海路来往实在太遥远,要这样周折时间上就来不及了。【创建和谐家园】知道当时12岁的叶韬已经隐隐有宜城第一雕工的美誉,加上他以前在宜城置备地产,和叶氏工坊也多有接触,就找到了叶韬让他帮忙。
没想到,听了【创建和谐家园】的担忧,叶韬不以为意地说:“就是要和真人一模一样?那有什么难的?”叶韬用几个木块很快就打出了一个披着轻纱的少女捧着一个水瓶的站姿雕像的小样。【创建和谐家园】惊喜之下当即拍板让叶韬负责这个雕像。
叶韬是看到了如此好的材料有些欣喜,而【创建和谐家园】则是因为碰上叶韬这样的雕刻家而觉得前途光明,双方居然都没事先谈妥报酬的事情。
不及一月,叶韬将一尊美轮美奂的少女雕像交给了【创建和谐家园】。雕像少女身上的轻纱仿佛在空中飘舞,每个褶皱都那么真实,少女栩栩如生的如画面目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挽起的发髻和垂下的发丝都一一可见,抱着硕大的水瓶略略侧身的姿势更是将少女的窈窕身姿刻画得淋漓尽致。按照东方的礼教,这穿着甚是清凉的少女不免被道学先生们要说是有伤风化,可在胡人的境地,乃至在更西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里,这只是比正常衣着略显单薄一些而已。将雕像放在大厅中,随着日光从各个方向转过一圈经过一天,当时【创建和谐家园】和手下的随从们居然是傻乎乎地看着雕像看了一天。那仿佛随时会真的迈出步子变成真人的雕像,那绝美的面貌和身形,都让【创建和谐家园】觉得将雕像作为礼物送出去,实在有些不舍得。
激动之后,他才想起还没支付报酬。饶是胡人对于工作报酬历来慷慨,【创建和谐家园】当时也想不出来到底什么样的报酬才配得上叶韬的鬼斧神工,配得上这尊少女雕像的身价。而最后,【创建和谐家园】居然将自己从几年前就开始训练的一批还没有长成的舞姬,一共12人,作为报酬送给了叶韬。这批舞姬里有极西之地的法兰克人,希腊人,波斯人,伦巴第人,罗马人,巴比伦人,波斯人,也有早年就来东方的胡人和当地女子产下的混血儿。各个都是姿容秀丽。而连续几年的舞蹈、音律和各国语言文字的训练让这些舞姬也不仅仅只是花瓶。舞姬之类的,可并不只是舞蹈而已,在胡人的地界,被客人看中的舞姬往往还要侍寝,熟知此道的【创建和谐家园】自然不会放过这方面的训练。这批舞姬虽然都还是处子,但从10岁开始就每天擦一遍香油,情浓之时,身体的热力就会将这股香气催发出来,混合少女的体香,比什么催情良药都要有效。而这些舞姬,虽然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1岁,却都是看过真人男女在面前表演各种花色的交媾,对于男女之事也并不羞涩。
这样的“报酬”当时也是引起一片慌乱,叶韬不知所以,被弄了个焦头烂额,但【创建和谐家园】当时已经启航回国,这报酬却是退不回去了。等到半年多之后等【创建和谐家园】回来再将报酬还给他?让一批女子这样被送来送去,叶韬也觉得于心不忍。于是,这批舞姬集中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之后,让她们在叶氏的框架里各寻出路。两个年龄大的,或者是汉语学得好的,就被派进宜家家居和弈战楼、弈战小铺当店员。当年着实引起一阵轰动,宜城里好事的人专程去看美女,结果为了在美女面前留下印象傻乎乎买了大堆用不上的东西的年轻人大有人在。而先前公主带着侍女在弈战小铺里碰上的那个混血儿也是其中之一。
叶韬给予这批舞姬的是完全的自由和尊重,她们一起住在单独的小院里,愿意去几个铺子工作的可以去,不想去的也可以在叶氏的各种机构里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当时年龄最小的那个罗马少女,现在已经是叶氏工坊唯一的女学工,还是绘制图样设计陶器瓷器的一把好手。当时年龄最大的那位波斯少女,则嫁给了叶韬的【创建和谐家园】兄,现在叶韬每次见到她都会恭敬地称呼她“大嫂”。这批舞姬,因为叶韬而摆脱了被当作物品送来送去的悲惨命运。
可这批舞姬里,唯有一个,一直跟着学各种学问,不愿意去工作,只想跟在叶韬身边。而叶韬,居然也只留下了这个舞姬,当作自己的侍女。而几乎所有富户子弟的侍女,都是和服侍的主子住在一个房间,甚至于在主子有妻室之前,是睡在一张床上的。这类侍女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让自己的主人在自己身上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闵越的眼睛可是相当毒,自然看得出叶韬还没染指那个名为苏菲的绝色丽人。身材正在逐渐长成的法兰克少女苏菲几乎每个月都比上一个月更加吸引人。闵越不免恶意地猜想,叶韬是准备在这朵娇艳的花朵长到最完美的时候再去采撷。
可虽然他知道这一点,恐怕不少人也知道这一点,但说叶韬“金屋藏娇”,说半个宜城都知道,却也不算是怎么夸大。
彭德田抑扬顿挫,以极为玩味的口吻将其中的过程大致一讲,着实让叶韬有些羞恼。但被宜城两位实权人物联手戏弄,这个场子却不是那么好找回来的。一时之间,叶韬也唯有恶狠狠地看着彭德田和闵越,一副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
“这倒是有些意思,”公主笑着说,“苏菲……端的是好名字。这苏菲真有你们所说的那么漂亮?”
“回禀公主,那批舞姬的姿容俱都是一时之选,而那苏菲当时看看在其中不过是一般,并不出色,但这两年出落下来,其动人心魄之处,简直让人不能直视啊。叶韬当年挑选美女的眼力,在卑职看来,倒比他的木工活更让人赞叹。”无视叶韬已经有些发青的脸色,闵越又小小损了叶韬一把。
公主一直都是那样恬淡宜人,这些轶事无非在她唇角多增加了一抹微笑而已。但思思和巧儿两个侍女,却都捂着嘴乐呵呵地笑着。
“叶公子,这苏菲的名字可是你的侍女原来的名字?”公主问道。
“不是,是在下给起的名字。”叶韬虽然觉得被扯出这个事情来有些尴尬,但也只好打着哈哈想办法混过去。
公主眼神一亮,说:“哦?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
叶韬心里暗叹,说道:“回禀公主殿下,在下家中藏有一些胡人带来的书籍,其中有一卷描述一西方绝美女子,洋洋不下千言。当时看在下那侍女同样出自法兰克,容姿和书中描绘的那名为苏菲玛索的绝美女子颇有相似之处,索性以此命名。”叶韬心里暗道,这下明白了吧,估计你回头肯定要去看的……
苏菲玛索……公主的眼睛更亮了,没想到还有这等趣事。她可不相信真的有什么西方的书籍里描述的苏菲玛索,明显就是叶韬瞎掰的。穿越果然是可以满足一个人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呀。悄悄下了决心必定要去看看那个苏菲玛索,公主却转移了话题。“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这就去叶氏工坊如何?”
众人连声应是,而公主立刻补充道:“诸位可要记得,到了那里别再叫破我的身份了。请两位大人称呼我馨儿即可。……叶公子,你也这样称呼我吧。”
第十六章 生煎
在叶氏工坊里边走边看,闵越啧啧称奇道:“才两年没来,居然完全变了个样子。”
叶氏工坊占地极为宽广,周围的人工林隔绝了工坊的噪音外传,也隔绝了外面的人窥视叶氏工坊的视线。乍一看,整个工坊更像是一个仓库区。两排高大宽敞的房屋占据了绝大部分,只留下了中间比较空旷的一片铺着青石板的平地。稍稍走进,可以看到每两个厂房之间有一条走道,里面有一口水井和几张长凳,想来是让学徒和学工们在工作之余休憩使用。而这样密度的水井,也在这个木质建筑为主的时代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消防安全。这些厂房已经很注重消防事宜了。所有的厂房墙面都是耐火砖砌成,将木质的梁柱包裹在墙体里。而屋顶,由于这个时空的技术水平所限,也只好用木料搭出框架来。但这里采用的屋顶框架有传统的宫室建筑使用的斗拱坚实稳健的特点,却相对轻质,避免了浪费木构的承重能力的问题。在高于人身高的地方,墙上是一个个长方形的窗口,保证了采光和通风。以公主的眼光,不难看出假如在这些窗户口上安上玻璃窗,将屋顶换成钢架结构,那活脱脱就是现代厂房的样子。
在靠近水流的一侧,另有一个巨大的厂房,门口挂着“水力工坊”的标牌。边上有一排硕大的水车放在水流里。永明渠虽然是人工开凿,但水流量相当可观。推动一些简单的水力机械不成问题。
在别的厂房门口,也都挂着不同的牌子来表明厂房用途。看起来,叶氏工坊已经部分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那边的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彭德田指着一幢小得多的厂房,问道。那间厂房引人注目的,是两根高高耸立的烟囱。
“那是锻冶房。整个工坊用的工具都是那边打的,平时也由锻冶房管修管维护。黄铜棋子的行军棋也是在锻冶房里先脱出模具,才让辅修金工的学徒再手工修补打磨的。”叶韬解释道。
“军械修配的时候那些零件呢?”闵越问。
“大人,军械修配是专门的厂房里一体进行的。都是叶氏工坊最可靠的人手,毕竟东平的军械历来是各国奸细都想弄到手的,不好让太多人接手。因为工坊只管修配,并不负责制造,零件修整的数量不大,在军械厂房里设一个小熔炉,基本上就够了。”叶韬补充道,“军械的修配也不是一直有,军械厂房平时是锁着的,里面的人手平时都在各自的厂房里上工,有活计了再聚起来。”
闵越点了点头,赞叹道:“你一个叶氏工坊居然要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手,生意比我料想得还好啊。”
叶韬苦笑道:“哪里好了?真的打家具或者弄行军棋那些小东西,怎么用的上那么多人?还不是最近在赶齐老爷子的宅子,全套的东西都是我叶氏在做,这量就大了。逼得我不得不召回了些原先没能通过学工考核的学徒来打下手,这才勉强赶得上进度。”
公主并不吭声,跟着人群一起走走看看,但她看到的东西感触可就多了。叶氏工坊还没有完全实行流水线作业,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叶氏工坊本来就是个培养学徒和生产各类器具结合的地方。那些学徒穿着的衣服和学工穿着的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学工带着两三个学徒成为一个小组,一起琢磨着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厂房也按照这样的需要在内部划成一块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各自习惯摆放工具,互不干扰。这样子,不像是现在的工厂那样机械和刻板,也不像传统的作坊那么随意。看起来,倒是蛮适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的。
看到那么一大群人进来,工人们开始的时候窃窃私语了一阵。一个中年人迎了上来,向闵越和彭德田深深一礼,说道:“闵大人,彭大人,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这位,正是叶韬的【创建和谐家园】兄,叶劳耿的首徒关海天。虽说手艺人的师承关系不像江湖中的武林门派那么死板,但却也自有一套法则。一般来说,满师之后就自谋生路,很多手艺人的徒弟如果不是自家的子弟,那多数就会自己去开铺子营生。但叶家的几个师兄弟却全都受雇于叶氏工坊,现在关海天主要负责的就是园林营造的督管,在这齐家老爷子的院子最后收官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是工坊和工地两头跑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