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的。我们没办法带俘虏,放掉俘虏可能暴露我们的转移方向,也会让敌人有更充裕的兵力,一旦战场活动不开了,规模大一点的消耗战我们肯定打不起。再说,激怒敌人很有用,开始的时候好几拨敌人都被挑拨得猛追了上来,结果被我们以逸待劳地解决。除了这些理由,杀掉俘虏也并不违反东平兵部的行军准则,实际上,行军准则上压根没有有关这方面的内容,都是领兵主将说了算。”池雷一点也没有觉得残忍或者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内部早就统一了思想:为了胜利,这一切是必要的。
“这计划是谁想出来的?”卓莽扬了扬手里的那第二份文书,叹了口气,问道。
“是叶韬。”池雷毫不迟疑地答道,随后才补充说:“有了这个大框架之后,我们在内部进行了几轮战棋推演,然后将这个计划详细了一些。但没有叶韬,也就没这个计划书了。”
卓莽点了点头,将文书递给了秦梓鸣,说:“大家传阅一下。一个时辰后,点将出发,就按照这计划来吧。”
卓莽将池雷叫到了自己居住的军帐,不无怅然地说:“池先平有两个好儿子啊。虽然你们这么一来实在是太行险了,但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叶韬设想出的计划要包括几个关键的要素。首先就是白石城宁石城必须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坚持到整个战役的结束。宁石城无论是守军人数、兵种配备和城防准备等等方面都比白石城充分太多了,而白石城在获得了血麒军的兵力支持后,独立坚持到底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µÚ¶þ¸ö¹Ø¼ü¾ÍÔÚÓÚʹÓÃÓÅÊÆ±øÁ¦Ç¿Ï®äųǡ£×îºÃµÄÇé¿öιýÓÚÖ±½ÓÄÃÏÂäųǣ¬È»ºóÔÚäųdzÇϺÍÎ÷Áè´ó¾ü½øÐÐÒ»¶¨¹æÄ£µÄ¾öÕ½£¬×î´ó³Ì¶ÈµØÎüÒýÎ÷Áè´ó¾ü£¬ÈÃÎ÷Áè´ó¾üµÄ×¢ÒâÁ¦½º×ÅÔÚäųÇÒ»Ïß¡£Èç¹ûûÓÐÄÜÔÚµÚһʱ¼äÄÃÏÂäųǣ¬ÄÇÒ²Òª°Ú³ö¹¥³Ç¡¢Ç¿Ï®µÄÌ¬ÊÆ£¬ÔÚäųdzÇϰڳö¾öÕ½µÄ×Ë̬£¬ÎüÒýÏÖÔÚÔÚÕ½³¡ÉÏ»¹Õ¼¾Ý±øÁ¦ÓÅÊÆµÄÎ÷Áè´ó¾ü¾öÕ½¡£µ«¾öÕ½ÊDz»ÊǽøÐУ¬ÔòÈ¡¾öÓÚ×îºóÒ»¸ö¹Ø¼ü£ºÛ¨É½¹Ø¡£
叶韬的想法里,一旦西凌大军开始向渑城一线集中,那郇山关的兵力还能有多少就是个问题。血麒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混水摸鱼,奔袭郇山关。血麒军进行这种战斗动作,并不占什么优势,不管是兵力上还是他们本身的特点都决定了这一点。现在已经是全骑兵部队的血麒军绝不适合攻城夺关,他们必须要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具有强大战斗力,对郇山关又要非常熟悉的步兵部队。
而从西凌军官那里拷问出的内容让他们有了得到一支援兵的可能:现在已经成为西凌俘虏的郇山关守军。
“这恐怕不太可能……”对于这一点,卓莽提出了反对,“你们有些太天真了。的确,这些人现在被收容在居严镇,不可能有太多的西凌部队驻防弹压,但是也别指望这些人在被俘那么久之后还能有战斗力。战俘营里,你觉得西凌大军有多少粮食能管得到我东平将士的死活?这些日子下来,估计都饿瘦了两圈了,半死不活地吊着呢。而且,战俘营里,原来的刺头更容易冒出来,他们压根不会听你们调遣。虽然不会对你们不利,但有可能消极怠工。对他们来说,活下去的想法绝对占首位。”
池雷一惊,连忙说:“卓伯伯,那怎么办?您不是说这是个好计划么?要是兵力不足,内部还有问题,那戴云他们可就危险了啊。”
“兵力还是足够的,我得到的消息,池云已经带着各大家族支援的族兵,家丁,还有各个门派的子弟们一起,已经在战场上了。如果正常,应该已经和你们接上头了吧?”卓莽的语气里居然有几分羡慕,“你大哥费了不少精神才让军中上令下行,无论是装备还是能力,这些人都太让人惊异了。三千多人的部队里,能说得上是一流高手和准一流高手的大概就有二十来个,各大家族的面子,实在是不小啊!”
池雷舒了一口气,说:“卓伯伯,让我回去吧。我还是不放心戴云他们那帮人,斥候部队的指挥和控制实在是太复杂了,我那个副手……还是嫩了点啊。而且,我还想到白石城看看。”
“你能和白石城里联络上?”卓莽问道。在陆续增兵两次之后,西凌大军在白石城下陈兵六万。卓莽几次想要派军士入城传达军情或者了解一下城里的情况,但在西凌大军的严防死守下,还是望而却步。
“能!”池雷说,“晚上可以用灯箱和我埋伏在城外的一组传令兵联络。相隔十几里地呢,西凌那边看见了,也就以为是灯光明灭。但这组人和大军分开了,我让他们将军情向后送,然后,军情应该会送到您这里吧。”
卓莽点了点头,说:“你们就那么几个人,就不要到处晃荡了。你已经到了我这里,再让你出去,回头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让我怎么和你父亲交代呢?我这里还没统一的斥候部队,左右军,前军,中军和后军各自派出斥候,再将侦查的结果汇总起来。我给你一千骑兵,你可愿意为我临时负责起大军的侦查工作呢?如果你们血麒军的这套办法真的有用,等大战一过,我将提请兵部在各军专设斥候骑兵的兵种。”
“固所愿尔,不敢请尔。”池雷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和卓莽开始有些没大没小起来了。
第九十二章 特别的信
池雷埋伏在白石城外的那组传令兵要谨慎地奔驰四个时辰才能将情报传到现在正紧锣密鼓地为前线大军筹措粮秣的薛城。而他们首先送来的一份军情,立刻就被抄送卓莽处和丹阳。
白石城的情况不好。虽然拖住了西凌数万大军,然而屡屡受挫的西凌大军还在不断调动部队攻城。童炳文已经亲临白石城督战,而臧克明也发了疯一样每天上午下午两场攻势,偶尔还组织整天的连续作战。但是,越来越多的部队被打残,白石城却巍然不动。前线将领汇总的白石城守军的伤亡,却有限的紧。联想到各个将领掩饰自己攻击不力和一贯的虚报传统,这个数字还要打些折扣。
白石城的城墙并不是用坚硬得可怕的超级夯土,也不是用花岗岩玄武岩之类的重型岩石来建造的。无论如何,白石城都只不过是原先宁石城附近的一个镇,虽然升级成为城池,但既不是防御要点也不是人口大镇,白石城权益地采用了石灰岩来建造。强度不算很高的石灰岩建造的白石城,城墙已经被破坏了很多处,但怎么看都摇摇欲坠的白石城却不断消磨着西凌将士们的生命和士气。已经有几支精锐部队被打残了,童炳文手下的将领也开始将攻击白石城当作最难堪最不想接受的任务。
而白石城,则在不断承受着相当的伤亡的同时,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在进行防御。重步兵的铠甲和武器,现在已经是几个人轮换使用,保证城头始终有活跃着的重步兵。虽然和血麒军中的正牌重步兵战斗力相去甚远,但在城头一样很好用。而使用弓手们的备用手弩组建起来的弩手队,也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叶韬出了主意,邱浩辉执行,用从阵亡西凌士兵身上剥下来的皮甲和武器,装备了一部分愿意上城助战的百姓,他们主要担负诸如撤下伤病,运送石弹,用沙土包填补城墙缺口等等战场勤务,让有了越来越多厮杀经验的士兵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体力放在格杀敌人上。
总的来说,虽然承担着很大的伤亡,但白石城勉强还顶得住。但另一条消息,则引起了又一阵风波。
“叶韬率军登城,为敌军内精锐所伤。据伤势判断,应是黑砂掌。”
用灯光来传递军情,能传达的内容有限,但仅仅这条消息,就足够让有心人做出判断了。
“黑砂掌……什么时候开始,道明宗开始掺合西凌军方的事情了?”在丹阳王宫的议政殿里,谈晓培皱着眉头说。道明宗是活跃在西凌国的一个很有势力的组织,既是一个道门派别,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宗教说法,又有武林宗派的武功方面的积累合培养人力的体系,但更重要的,则是道明宗有着丰富的产业,手里可以支配的财力物力相当惊人。道明宗和西凌朝廷若即若离,但却一直被西凌军方排斥,有着很大野心的道明宗,一直是西凌军方警惕的目标。而现在,如果军中出现了掌握了黑砂掌的道明宗子弟,绝不是好消息。如果不是道明宗已经渗透进入西凌军方,那就是西凌朝廷已经无力约束道明宗不断膨胀的野心了。相比于西凌朝廷虽然强势嚣张但好歹还有理性的处事方式,狂热、极端,却又精于谋划、阴谋的道明宗是个很麻烦的对手,道明宗要是对西凌政策的影响力扩大,那以后就有的好麻烦了。
相比于有太多事情需要担心的谈晓培,谈玮馨的处理方式简单得多:“思思,你去御医监把宋大夫请来,就说,是关于救治黑砂掌的事情。对了,让刘总管来一次吧……”
从那天到现在,谈玮馨的心态一直那么复杂。她惊讶于那个在身上处处体现着一个现代人的雍容、才干和谦退的叶韬,居然会做出那么极端的事情。谈玮馨会为了这样的行为感动,但同样也为了叶韬担心。她没想到,叶韬居然不但带着部队上战场,更是亲身登城作战,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城头作战的叶韬居然也能够重要到让敌人派出狼卫专门狙杀的地步。叶韬离去前留下的那封短信又一次被轻轻展开,这封在这个时代可能只有他们两个能看懂的短信,让那个用细腻包裹住自己所有的莽撞,将理性和感性混合在一起,将创意和幽默融化在了骨子里的家伙的形象越发分明了起来。无论他的所作所为究竟能够让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走向何处,谈玮馨不知道,她相信叶韬也不知道,但不论如何,叶韬是个值得自己付出精神、精力去珍惜、保护的人。
谈玮馨并非不重视那个什么道明宗在这件事情中起到的作用。她至少知道一件事,曾曼告诉她的事情:在西凌国潜伏着的东平密谍人数不少,但直到最近,忽然发现有不少密谍已经被道明宗控制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控制的,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现在还不明确。能够被派出当作密谍的,毫无疑问都是大家觉得不太可能被收买的人,但就是这些人,莫明其妙地丧失了自己的忠诚。这一点让谈玮馨极为警醒,她已经让曾曼想方设法为自己寻找一些有着特别背景的人来,她会等到一切条件就绪了,再决定是不是出手。
几天之后,公主府总管刘勇来到了白石城。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离开昭华公主谈玮馨身边单独出任务,一次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送信的任务。为了让自己同意,将这封信送到白石城,送到叶韬的手里,谈玮馨甚至住到了绣苑。身边的防卫力量加上小公主身边那两个逊于刘勇不少,但也算是过得去的高手,未必能让刘勇完全放心,但是却让刘勇看到了公主不容忤逆的决心。于是,他来了。
刘勇没耐心等到晚上,再悄悄潜入白石城。他直接策马闯过了西凌大军的两道巡逻。当刘勇的坐骑被射死之后,刘勇直接扑进了西凌的大营,一个人将营地搅乱之后,忽然转向闯进了白石城城头那些弩炮、投石车和神臂弓的射程范围里。
“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找到叶韬之后,刘勇凑在边上想要看看谈玮馨到底想要和叶韬说些什么,而叶韬也没有拒绝。
叶韬当着刘勇的面展开了信,在雪白的信纸上仍然没有刘勇看得懂的内容。信纸中间是用朱笔一笔挥就的一个弧形对勾,下面用英语写着一行英文,同样是广告词:Just do it。
我们是多默契的人啊……叶韬合上了信,不由得这样想道。这短短的广告词里,蕴含了多少意思呢?毫无疑问,谈玮馨没有因为他的行动而感到不快,她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想方设法将他必然要承受的责任削弱到最低,会想方设法将叶韬的家人和产业保护住。她需要叶韬做的,就是做好面前的事情。比如,赢得这场战争,比如养好伤。
她自己又何尝不是需要从虚弱和沉痛中慢慢恢复呢?当血麒军私自出击,戴云的那个十分宝贝徒弟的师父怕徒弟被东平严厉处分而星夜兼程地从老远赶来,就是为了将他们门派里珍藏的三枚“天地正气丹”敬献给东平王室,让谈玮馨哪怕九死一生的病症都能够至少缓上一年两年的。或许是药,或许是振奋了的心情,让谈玮馨的身体确实好了起来,而本来就不可能被追究的戴云自然更加稳如泰山。
除了白石城头的战局仍然在进行,在继续之外,实际上叶韬现在能够操心的事情还真的不多。当卓莽在正面以三万大军和童炳文派来牵制东平大军的部队纠缠住,然后以略少于十万的大军急速冲击渑城,一抵达渑城就开始进行攻击,然后在进行了连续九个时辰的攻城战之后在童炳文接到渑城告急的军情文书的同一个刹那拿下了渑城。两个时辰之后,肃清了渑城内西凌大军的残余的抵抗之后,卓莽在渑城留下了五万出头的部队设防。其中一万人将用来维护卓莽出发的时候北方大营到渑城的补给线,而卓莽则亲率其余的部队在一夜修整之后就离开了渑城。不同于血麒军将骑兵部队放在城外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卓莽的大军无法隐蔽也没有隐藏的必要。卓莽很坦率地解释,这样做是为了拖延时间。以西凌大军的规模,要完成任何一定规模的战术动作都是要用时间的,这种时间是以天来作为时间单位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大军保持在外面,保持机动,虽然有可能在一系列的遭遇战、阻击战中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却可以有效破坏童炳文麾下大军集结和集中的节奏。而和渑城保持一定距离,他这样规模的军队足以让童炳文不得不留出相当的兵力随时防备着他,围城大军的三心二意是很要命的。甚至于,卓莽这一手还保留了必要的时候强袭郇山关的余味,或者在血麒军拿下了郇山关之后,第一时间驰援郇山关,破坏西凌大军夺回郇山关的行动,保证将童炳文的大军尽数留在东平境内就地歼灭。
池云率领的三千族兵和江湖友人的混合部队已经和血麒军会合,幸好池云有池雷这么个弟弟,并且他自己对血麒军的令号系统有一些了解,这才没有引起误会。这三千人的混合部队虽然人人会骑马,并且使用的马匹还相当不错,但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没有在马上战斗的能力的,或者说,在马上,没办法充分发挥这些人的能力。另外,他们还得到了另外一批援兵:三百来人的一支小小的步骑兵混合分队,联邦快递的护卫队中的一支。
第九十三章 空前规模的刺杀
一流高手有二十来个,二流三流的高手加起来有四五百人,来自各家族的族兵多数也是习武有段日子的家伙,从近战格斗来说,这支使用的兵器五花八门的部队足可以面对五倍到十倍以上的普通步兵。
和血麒军合兵一处之后,池云没有要求指挥权,而是全部听由戴云安排。那些来自各大家族的族兵家丁或许能够服于池云的身份和资历,但却不愿意听命于一个二十不到的小姑娘。戴云懒得和那些家伙纠缠到底是不是有资格的问题,她让池云自己控制好部队,跟紧血麒军的作战步调,压根不想争取所谓的统一的指挥权。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在最终指向郇山关但目前还需要躲避敌人的追踪和侦查的行军旅程中,那些族兵和江湖人士们彻底服气了。作为莲叶剑彭既的【创建和谐家园】,戴云的剑法和功力大概只能说是一般,但在战场上,这个小姑娘却是那样光彩照人,而血麒军,则在她精确而有魄力的指挥下,在连续几次遭遇战中完胜。
在有了池云带领的混合部队加入之后,权衡了去放出被俘虏的东平军士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复杂局面之后,戴云放弃了原先的计划,而是以超高的行军速度,兜了好大一个圈子之后,潜伏行军到距离郇山关不远的董家镇。控制了董家镇的所有出入通道之后,他们就开始商讨攻击郇山关的具体方案。
而有众多江湖高手在内的混合部队,让一个对于一般的军队来说绝无可能进行的战术呼之欲出。和各大家族交好的高手们中间倒是还有几个有些迂腐的,或者江湖经验并不深厚,只是武功高威望深的人,但更多的,则是托庇于世家豪强的家伙。这些人中间有的因为曾经得罪了某些人而不得不隐姓埋名,有的则是以当侍从、供奉来获得保护,让他们能够免于官府追究一些比较麻烦的案子。这诸多高手,听了戴云和池云解释的让他们先行潜入,进行破坏和刺杀活动,设法打开城门的作战方案,虽然绝大部分人故作矜持地沉默着,但不少人则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而有些装正人君子装得都变成本能的家伙眼里闪过的一抹亮光,则显示了对于这样的战术,他们显然并不是无动于衷。
西凌大军在郇山关的警戒不能说不严密,但这种严密,对于江湖高手来说,没什么大的效果。郇山关是攀在两侧的峭壁上建立起来的,常人难以攀援的岩壁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算什么大的问题。
战火首先开始在郇山关的中心。一个十几年前著名的江洋大盗在潜入郇山关内地的时候,还是不小心被郇山关将军府里停驻的几个有不错武功底子的将军们察觉了行踪,战斗就这样骤然爆发了出来。但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两百多人潜入了郇山关,面向东平一侧的关门已经被控制住了,两蓬迷烟之后,几个江湖人士轻松就打开了关门。在这一侧的城头,原本从两侧向中间延伸,已经有不少西凌士兵在压根没有看到敌人的情况下被割了喉咙。郇山关将军府的那些校尉冲进聆警间准备击钟示警的时候,却发现聆警间里驻守的士兵们倒了一地,那座好歹也有八百多斤的铜钟居然被人从横梁上拆了下来,稳稳放在了地面,再也无法打响。他们这才意识到,东平方面对于郇山关的渗透已经到了什么地步。郇山关内驻守的西凌大军,只能随着战火从中心向四周波及,随着行色匆匆的传令兵呼号的警示渐渐进入战斗中。而就在这样低效率的传递中,真真假假的传令兵更让在各处营房的校尉和军士们头痛。一些很自信的家伙会冒充传令兵,嘿嘿冷笑着传达了警讯之后当即击杀军官,然后当着一众西凌士兵的面遁走……
郇山关被两百多高手折腾了个够,而这个时候,关门被打开了。血麒军的骑兵们轰隆隆地直接杀进了郇山关。虽然郇山关内驻守的西凌士兵多达三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甚至绝大部分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低级军官们又是诸多江湖人士狙杀的首要目标,郇山关内的混乱让血麒军的杀戮来的如此轻易。血麒军是【创建和谐家园】洋溢的军队,但他们却不是那种需要不断高声嚷嚷着为自己壮胆的军队。血麒军将一小片营房包围起来,安安静静地杀进去,除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之外,就只剩下了西凌士兵们的惨呼声。
等新的一天到来,阳光重新照耀郇山关的城头,一整晚的刺杀、混乱和杀戮已经到了尾声。血麒军已经控制住了郇山关的两面城墙,基本肃清了郇山关内的西凌驻军。这一夜,纵然有了收容俘虏的条件,血麒军却仍然贯彻了自己的铁血特色,没有刻意地留俘虏。最后收容下来的将近八千人的俘虏,都是向池云所部投降的。戴云这个少女所带领的部队的铁血风格,在以最快速度肃清了敌人的同时,也进一步地震慑了来历复杂的友军。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当叶韬对于整个战役的构想最终完成的时候,童炳文再也翻不出任何花样。郇山关、渑城、宁石城、白石城,一系列的关键点都在东平大军的掌握中。虽然在东平境内这个时候仍然有十多万的西凌大军,但这些部队不足以同时攻击那几个关键的地点。在这个时候,卓莽乘着东平大军士气鼎盛的时候,会合丹阳赶来的禁军一部,向西凌大军发动了攻势。一次规模不算很大的正面交锋,士气如虹的东平大军大破西凌,斩首四万,在投入战场的总兵力上也超过了西凌方面。
童炳文作为一员老帅,这时候显示出了他当断则断的果敢气度,他立刻从白石城宁石城撤围,大军缓缓向西南方向退去。他引领大军进入春南国境内,然后得到了另一方面的西凌军队的接应,从西凌和春南的国境回到了西凌。虽然近三十万大军最后能回到西凌的才十万出头,但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西凌的力量。如果他稍有迟疑,卓莽就率领大军包围上来,恐怕他想撤出战场都有大问题。
在看出了童炳文的预想之后,虽然有些犹豫,但卓莽还是选择了放过童炳文。一方面,童炳文也是多年的老对手了,虽然在败退中,但如果自己想要去堵住他,那说不定童炳文又能用手里的兵力玩出什么花样来。童炳文最终能够带走的那些部队虽然建制都不全了,但其中还是有几支很能打仗的精锐的。而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童炳文在西凌国内的地位。虽说童炳文在西凌和卓莽在东平那种凡是有率大军作战,卓莽几乎是不二人选的地位还有差距,但童炳文却是平衡西凌朝廷内外的几方力量的关键人物之一。制定作战计划的叶韬可以不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但作为东平的大将军,作为东平武官之首的卓莽却不能无视这个问题。一时的快意,可能造成的是更加复杂的局面。
童炳文的果决也让叶韬最早设想的全歼西凌大军于境内的终极目标最后还是无法完成。但是,综合了前一段时间的各种情况,结合了从西凌入侵开始一直到童炳文带着十万残兵败退的历历在目,这个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
息兵罢战之后,卓莽一边紧密监视着西凌方面的动态,一边重新调整东平西线的防御。在征求了谈晓培和兵部的同意后,卓莽在渑城设置了定西将军府,负责从郇山关、渑城一直到白石城宁石城一线的军务,除了将各地的守军数量补足并略微加强之外,还将一支三万人不到的部队划归定西将军府直属,用于应付各种突【创建和谐家园】况。不仅如此,面向西凌的几个关口和要塞都进行了加强,在面对西凌的整条国境线上,东平难得地和西凌保持了人数上的均衡。
第九十四章 处置
就在战争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处理战争中的各类问题,对前后相关的功过得失的处理也就陆续摆上了台面。对于血麒军到底是有多少功劳,还是有多大的罪责,莫衷一是。
“两军查阅府并不隶属于兵部,只是由兵部参与管理而已。要说他们恣意妄为可以,但要说他们擅动大军,甚至要安上诸如谋反、兵变之类的罪责,那有些勉强。”兵部尚书虽然在这个事情上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是他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是一力为两军查阅府,为叶韬开脱。从卓莽送来的军情文书里,他已经看到了血麒军在这整个战役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不仅仅作为一支参与作战的军队,而是作为一支主导了整个战役的军队。从血麒军来到战场开始,整个战场的形态就发生了变化。在前期,血麒军的骚扰和运动战,让童炳文无法集中力量完成攻克白石城宁石城一线的重要战役目标,而血麒军进入白石城,以叶韬为首的军官团体提供的作战方案,更是将整个战役导向了极为有利于东平的一面。而在达成这一系列重大目标的同时,血麒军甚至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让朝中诸位大臣,让朝野诸多世家尤为惊诧的是,在如此惨烈的连续战斗中,血麒军从开始到结束,实际减员不到三成,这三成伤亡,还主要是发生在原先的老兵和禁军、兵部的军官身上,那些世家子弟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最被关注的那些重要角色,更可以说是毫发无损。反而是诸如邱浩辉、池雷、甚至是曾子宁这样的年轻军官,展现出了卓越的战场操控力和对于战局的判断力。血麒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功无过。而在现在血麒军已经成为诸国之间的重要话题,成为了让西凌军方戒惧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时候,要是处罚血麒军,解散血麒军,那无疑是自断手脚的愚蠢行为。归结到最后,剩下的问题不在于血麒军,而在于叶韬。到底这个大家都看到了才华,看到了忠诚,也看到了冲动与执着的青年,要为这次莽撞付出什么代价呢?
“我想,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叶韬,毫无疑问是重罪。兵者,国之大事,断然是不能由着几个人的性子来耍的。而无论昭华公主殿下是不是愿意远嫁西凌,既然是两国达成的协议,那也没有因为一个人,一支军队而改变的道理。可是,这的确是作为一个朝臣的看法,如果是作为一个父亲呢?我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可是,臣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司徒黄序平侃侃而谈,而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叶韬的同情和赞赏,“设想一下,假如是我,忽然陷入了债务缠身的境地,或者是被朝敌威胁,”说到这里,黄序平隐晦地朝着大殿中的某个角度扫去一眼,“而对方要求将小女下嫁,这个时候,忽然有那么一个青年,拼尽自己所能为我遮掩过去这件事情,为的不是自己的飞黄腾达,为的不是得到我的报答,甚至已经预料到了他在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而他的目的,仅仅是让小女能够不因为要挟而陷入一桩不幸福的婚事。作为一个父亲,我会怎么想?”
黄序平的话很简单,但却让大家一愣。这是议政殿,多少年了,议政殿里很少出现那么温暖的话语,而黄序平更不是个无原则的温和的人。这样的变化是很值得玩味的。
谈晓培沉默着,于是,黄序平接着说:“再说,叶韬的才华,大家都看得到。卓莽大将军的军情文书里写得清清楚楚,要说对整个战局的想象力,叶韬出类拔萃,他缺少的仅仅是实际带兵的经验,和带领士兵获得胜利的实绩而已。一旦有了这两点,叶韬在军事方面的前途无可【创建和谐家园】。而叶韬的才华又岂止是这些呢?从改进军械的生产,设计出了新型的发石车,规划铁城和两个镇的框架并督导实施,在丹阳弄出现在大家都憧憬着的新区,这些就算是政绩了吧。如果叶韬已经是朝廷官员,现在虽然未必能事事参与决策,但恐怕也是能够跻身这个大殿,来听闻朝议,当作学习了吧?虽然他必然会在朝廷里有敌人,在到处都有嫉妒他的人虎视眈眈,但无可否认,十数年或者数十年后,叶韬或许就是宰辅的职级。这样的青年,又有这样的功绩,难道就不能法外容情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罪责深重,但叶韬现在好歹也是在西凌军方挂了号的强敌,而他的罪责却只是在朝廷里我们自己知道,算算他这次的功绩,难道就不能法外容情吗?”
谈晓培沉吟着,他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说:“血麒军的事情不追究。下令让血麒军就地解散,从上到下所有人回家禁足反省一个月。一个月后,让所有人在两军查阅府所属营地【创建和谐家园】整训,再做安排。叶韬……”谈晓培很难下决心,实际上他非常想就那么放了叶韬,但法外容情和赦免毕竟是两回事,他犹豫了一下,说:“让我再想想吧,让他在白石城呆着吧。”
想到叶韬在这整个事情中间让自己陷入了如何被动的境地,谈晓培的脸色不免有些阴沉,但他更关心的是,叶韬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情而有了什么变化。他已经开始觉得,将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朝廷控制之外,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固然,他并没有想用让叶韬成为驸马来让叶韬能够听命于自己,但脑子里这样的印象还是有的。
朝议结束之后,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谈晓培对于血麒军全体的轻责,或者说是给了一个月的探亲假期的奖励,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也是大家料想到的。有着那么多世家子弟的血麒军必然不会受到重罚,这些日子里,各大世家的代表早就和诸位大臣,甚至和谈晓培都说过这个事情了。可对于叶韬,诸多的分歧还是在产生。
就在这个时候,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时候,还是有觊觎叶氏产业的人乘着叶韬的情况不明,叶氏名下的企业里的诸多学徒学工心情复杂的时候,开始了大规模的挖角。
叶氏现在在丹阳的圈子里好歹还是说得上话的,再不是当初刚刚进入丹阳,什么事情都要谨言慎行的叶家了。但稍稍一问,却发现,这大规模挖角的发起者,却是东平的另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级别的大世家南安师家。师家一直面临从积聚土地,发展农耕的财富积聚路线上转型向工商制造发展的问题。他们原先一直觊觎高家在技术领域的高深技巧,和健康蓬勃的发展体系。但高家在做生意和做官两条路线上都小心翼翼,一直没有让师家捞到什么机会,而现在,叶家出现了。在技术方面,叶氏工坊的技术体系,大家公认是远远超过高家的,对叶家最至关重要的叶韬,却陷入了罪名待定的困境。虽然知道叶氏有公主谈玮馨护着,但这种保护可以保住叶韬的产业,却没有办法让叶氏旗下的所有人都一条心。高薪利诱,加上以叶氏不明确的未来来进行恐吓,还是说动了不少人。
师家挖到手的,主要是那些叶氏工坊进入丹阳,组建叶氏工坊丹阳分部的时候从本地招募的学徒和学工。这些人,时间长的已经在叶氏工坊里工作了两年,其中不乏掌握了不少叶氏的独门技术的工匠,比如镜面漆,比如基础的弹道学,齿轮制造,钟表装配等等……那些更关键的职位都掌握在叶氏从宜城带来的那批学徒和学工手里,而这些人,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这些宜城人,是看着叶韬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他们的小少爷,他们有着近乎崇拜的信任。但即使这样,要是师家能够加以利用,也足以让师家在产业结构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叶劳耿又一次来到了京城。对于师家的挖角行动,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并不是说这个大家眼里的老实人没办法,而是他不知道,到底师家的底线在哪里。叶氏工坊早就有扩散一些基础的木工技术,而将整个叶氏工坊向大规模施工、制造,向金属和混合机械制造方面转型。对于叶氏工坊来说,镜面漆之类的技术都不算什么了。毕竟,造家具怎么也没有造投石车,造神臂弓挣钱。但叶劳耿害怕师家的进一步反扑,叶氏没有力量对抗师家那样的大世家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施压。
但是,来到了丹阳,见到了昭华公主谈玮馨,被软软地称呼为伯父之后,叶劳耿知道了公主对于师家的态度:他们不敢怎么样。现在,哪怕谈玮馨不出手,为了感激叶韬的仗义和执着,太子殿下,小王子殿下和绣公主殿下也不会容许师家使用任何非商业的手段。只是在商业手段上,内府不方便给叶家提供太多方便。
有了这个表态垫底,大家眼里的老实人叶劳耿让大家在一夜之间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叶氏工坊增设技工和监工两个级别的职称,重新考订各个级别的技术和资历的要求标准,对于学徒、学工这两个级别的职称,除了叶氏故有的招募方法外,可以允许任何工坊和任何个人,在缴纳一定费用后进入叶氏工坊学习,并且,这种学习的范围,将在叶氏工坊进行详细的内部评估后进一步扩大。
这个举措,瞬间就让师家前期在挖角方面付出的巨额金钱付诸流水。叶氏工坊的积累深厚,而叶氏工坊的老人们更是坚信,只要叶韬还在,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奇迹产生。那些低端的技术,要不要都无所谓。
而另一个举措,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甚至于谈玮馨都感叹,叶劳耿这个老实人的生意经还是相当灵的。叶劳耿宣布,想要从叶氏工坊脱离的员工,假如想要自己建立作坊,叶氏工坊可以提供部分资金,以参股形式参与工坊的运作。而参股比例,则视希望单干的员工想要开设的工坊的性质来决定。开出的工坊,其中一部分将承担原先由叶氏工坊自己来进行的零部件生产方面的工作。虽然从单位制造成本上来说,叶氏工坊这样的举措并不很有利,但却让叶氏工坊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产品的装配上。而对下属工坊的参股管理,则不用担心一些基础制造技术会很快流失。这个举措,极为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毕竟,拿再高的薪水给人打工都不如自己当老板。
叶劳耿在宣布了这两个决定之后没几天,就在内部公布了方案的实施细则,甚至公布了叶氏工坊内部新的奖励机制和学习机制,让技工和监工的阶层变得更专业化,而让学徒和学工的阶层,变得更接近学习和实习结合的学院体制。一系列的决定,一下子让师家有些措手不及,坚决顶住了师家挖角的风潮还是其次,有些被师家挖过去的家伙还跑回来询问,是不是可以重新加入叶氏。
“伯父还是……很厉害的。从管理上来说,叶氏这样的生产线机制一旦形成,能够发挥出来的能量比以前更大了。你从来没发现你老子是那么强悍的人物吗?”在给叶韬的又一封信里,谈玮馨愉快地揶揄道。
叶韬却无所谓。叶劳耿毕竟是他的父亲,一个能够掌握那么精巧的木工技术的父亲必然不是笨蛋。虽然很多技术从叶韬手里诞生,但他父亲却也跟着都学会了。在叶氏工坊在叶韬的带领下逐渐形成非常现代的企业机制的时候,叶劳耿的工作越来越少,他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思考更合理的发展和运作模式。这种情况下,智力得到有效发挥就行了。
叶韬虽然被留在了白石城,但他的心情还是很愉快的。无论最终到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他都不是很在乎,毕竟他做了他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他手里,又有了新的有趣的工作……
第九十五章 马赛克
在得到血麒军就地解散,一个月后去丹阳营地报到集结的命令后,已经在白石城全军集结的血麒军欢呼着打点行装,几乎没两个时辰人就跑光了。连戴云也惊讶于居然这个命令能让血麒军的效率再进一步,但连她自己,也仅仅是不好意思地笑笑,就去准备回丹阳了。血麒军的全部军械和物资,就这样堆在了白石城。后来,还是叶韬用大概是朝廷忘记了的他在两军查阅府里的那个小小的,理论上没什么实权的职位,和联邦快递签了合同,责成联邦快递将所有的东西送回丹阳。
这必然是故意的,大家都想让叶韬知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让他无罪开释,大家都会回去动用方方面面的关系去促成这一点。而叶韬,无论如何,还是他们的老大,而老大,就是用来为大家擦【创建和谐家园】的。
两天后,在白石城看到火麒军下一个名叫管因航的哨长的时候,叶韬不免有些惊讶:“你怎么还在这里?不回家么?”
对这个哨长,叶韬和谈玮馨的印象都尤其的深,因为他的名字的谐音赫然是“管银行”……谈玮馨很有些恶搞地想要把这家伙吸纳进入德勤会计行,看看这家伙有没有做审计业务的天赋,但那毕竟还是要尊重本人意愿的。
管因航诧异地说:“将军啊,我在你心里地位好低,你都不看我的履历的么?我可是白石城本地人。”
管因航的确是白石城本地人。在火麒军中,他一直可以隐藏着,免得被家里人认出来被拖回家里离开了战场。而现在,他无所顾忌地享用起了假期。白石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上至潘祥民,下到打更的没品级的小吏,他几乎都认识。而叶韬这才知道,管家在本地还是颇有些产业的,而他们拥有的产业叶韬还很熟悉:宁城云窑。
宁城,指的就是宁石城。宁城云窑的名称,在很久之前就有了,那时候白石城只是宁石城附属的一个小镇而已。云窑的产品首先在宁石城登场,而后又通过宁石城走向各地,宁城云窑的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于是,后来白石镇升格为了白石城,管家也就没有要改名字,而是沿用了已经颇有名气的宁城云窑的名称。
“管因航,那你还不回家呆着?禁足令也敢违抗吗?”叶韬奇怪道。
“嘿嘿,开始拆砖墙上城头当石弹的时候,我家老爹就让人把我们家给拆了。不然,你以为拆了那么多大户人家的房子也没遇到反抗是为了什么?我们在本地,好歹也有几分面子的。现在我可是无家可归,老爹他们现在暂时住宁石城去了,反正我也禁足,留我在这里让云窑复工。”管因航洋洋自得,这一次,管家虽然拆平了园子,却也成为了白石城不少大户人家的表率。这种挣面子的机会可并不多。
宁城云窑,是公认的“玉质金声”的极品瓷器,而云窑的技术也一直是许多大商家想要掌握的。叶韬对于云窑到底怎么能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制作出这种品质极为特殊的瓷器很感兴趣,自然,叶韬怀有的兴趣里并不包含想要窃取云窑的技术为自己用的成分。叶韬对于瓷器,向来是很感兴趣的,在叶氏工坊里他的工作间里,就有一部分的空间搭建起一个小型的窑炉,进行单件瓷器和陶器的试制。
在叶韬小心翼翼地提出想要去云窑参观的时候,管因航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你一点都不担心我偷师学艺么?”叶韬奇怪地问。
管因航摆了摆手说:“我管家的云窑里有公主殿下四成股份,没有公主殿下出手相助,以云窑的低得可怕的成品率,早破产了。现在专门生产云窑的窑炉也就一座,而其他的都是生产普通瓷器和高档陶器的窑炉。叶氏工坊不是也有瓷器的东西么?万变不离其宗,就那么回事嘛。”
叶韬只能感叹,谈玮馨的商业触角,实在有些无远弗届的味道了。但他也能揣测,谈玮馨帮助管家保住云窑,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她喜欢云窑的产品罢了。
但到了管家在城里建造起的窑区,叶韬还是大吃了一惊。虽然现在诸多普通工人和一些老师傅都只是在准备材料,整理场地,距离要能够重新开始烧窑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但那规模已经让叶韬能够约略想象出那么多形式不同的窑同时开工的时候的盛况。
管家的窑区里一共有六口窑,唯一的一座云窑在结构上都有些不同。其他几座窑采用的都是土坯和火力直接接触的方法,而云窑采用的却是导热室的结构。
烧煤的中央热室产生的热力用对流结合鼓风的方式被平均送进三个热室。每个热室的空间都很有限,只能放置数量不多的土坯。导热结构的窑室,在受热的均衡方面要比普通的窑好上很多,而以燃煤来产生热力则能够保证经过了导热的损失之后,还有足够的温度。
让云窑瓷器那独特的品质得以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云窑所使用的粘土,只有白石城附近能够获取,还要经过相当复杂的分筛淘洗工艺。而云窑所使用的釉料,更是只有唯一的产地。管家前后尝试过使用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釉料,但生产出的东西虽然各有特色,却都不是有着接近玉的材质肌理的纯正的云窑,充其量也只是一些特色产品而已。叶韬对于材料还是有一定了解,不过,在没有周密的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叶韬也只能约略判断,云窑使用的材料,让云窑出品的瓷器实际上并不是传统的粘土陶瓷,而是类似于某种稀土陶瓷。
和管因航聊了聊之后,叶韬也明白了为什么云窑的成品率低得可怕。现在,哪怕是全部老师傅加上资深的窑工全部上阵,云窑的成品率也只有百分之十都不到,偶尔接受定制,制作比较大件的物品的时候,这个概率可能更加可怕。而且,不论在公主注资前后,云窑对于品质的要求都极为苛刻,那些略有些瑕疵的产品一律销毁。实际上,这些产品完全可以拿出去卖,还能够有不错的价格。可或许就是这种对品质毫不妥协的态度,让现在憧憬着云窑出品的瓷器的人们一边腹诽着云窑出品的瓷器和云窑的成品率同样可怕的价格,一边对于这些东西赞叹不已。
云窑的窑室设计并不算很科学,更要命的是,云窑对于导热的鼓风设计居然是侧开风道的设计,虽然有挡风板,但风道还是会受到外界温度和气压的影响,从而导致送风的强弱不一,送入的风对于热室的温度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温度的不均一,对于云窑来说,则是相当关键,相当致命的。
看着叶韬若有所思的神情,管因航半开玩笑地说:“无所不能的将军大人,你可是有办法改进云窑?如果能有所改进,我做主给你云窑的一成股份如何?”
叶韬摇了摇头,说:“我给你管家弄个园子,或者帮你改进云窑,你选一个?”
管因航心下一喜,笑着说:“我们一家人住惯了狗窝了,烧窑工吗,再有钱还是烧窑工,有了园子也不懂欣赏的,当然是改进云窑咯。叶将军难道真的有办法了么?”
叶韬领着管因航来到了自己现下被安顿下的住处,取出了工具箱,取出了绘图板,迅速制作了几张草图。管因航仔细看了看,然后坦率地摇了摇头,说:“我看不懂。”
叶韬对于云窑的改进有两项,一个是用双金属片制作简单的温度计,用导管引出炉窑,在炉窑外面用指针来显示炉窑内温度的高低。另一个改进则是鼓风道,叶韬完全摒弃了侧开式的鼓风道,转而使用了通道内的鼓风系统。叶韬准备采用陶制的框架和鼓风叶片,放在原先的导热通道里,动力通过外面包裹陶瓷隔热层的齿轮组传递进去。原先,云窑的鼓风动力采用的是风能和人力混合,而现在,除了改进了风车,让风车的能量传导更科学和有效率外,叶韬还彻底改进了动力和鼓风机构直接连接的体系,而是采用了分成五档,可以在运行中进行切换的均力圆锥轮机构。只要输入的动力足够,无论输入的能量大到什么程度,都能转化成平稳的叶片转动,虽然结构比较复杂了一点,但可靠性却成倍地提高了。而五档可调均力轮结合双金属片温度计,则让操作者对于云窑的控制力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等叶韬详细解释了这些设计的功用,立刻就明白了能够给云窑带来多大改变的管因航兴奋不已。这样的改进,必然能够让云窑的品质和云窑的成品率提升一个档次。
随即,叶韬就开始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并且开始主持起对云窑的改造。叶韬并不是想获得什么,仅仅是无聊而已。叶氏旗下的企业现在不要他担心也能很好地运作,朝廷在决定怎么处置他之前,他只能呆在白石城。他很想参与城楼的修复和改建,但那种工作除了工作量比较大之处,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相比之下,毫无疑问,改造云窑要好玩得多了。
而在改造云窑的时候,在一次次走进管家的窑区的时候,他偶然发现,在窑区的角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仓库。当叶韬征得窑区的总管的同意走进那间仓库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仓库堆积着的都是那些失败的云窑作品敲碎后的残骸,里面还有相当多的使用其他各类的釉料的云窑瓷器的半成品和残片。窑区的总管不胜唏嘘地说,云窑每炉都是费了大工夫的,他们实在舍不得扔东西,这些没用的碎片他们已经存了三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