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时光之心》-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楼庆希一如既往地清了清嗓子,说:“尚宝堂的第三件宝物名为碧海潮音书。这件宝物,既是我尚宝堂的杰作,却也同时源自天成,这就请大家品评一番吧。”

        放在顶层的窗台边上的那个巨大的屏风状的东西上盖着的红绸被揭去,露出了中间的真容。原来,这所谓的碧海潮音书却是一组珊瑚长成的屏风,外面装上了精美的红木架子。

        “珊瑚并不稀奇,但是,这些不同的珊瑚屏风片组合在一起,当风吹过的时候却会发出不同的声响,而这声响,恰如不同天候下岸边听潮的声音。请各位稍稍安静,大家一起听……”

        这世间居然真的有这种东西吗?看着楼庆希指挥着两个仆役将屏风展开组合好,放在风口上,看着楼庆希那安然自若的样子,叶滔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今天会如此大度,居然在开始前说了那一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类型的话,原来,楼庆希是觉得胜券在握了啊。

        这碧海潮音书恰如一本阅读不同篇章会有不同感受的书,当风从珊瑚空隙中钻过,恰如其分地发出低沉优美,一波波的沙沙声,那正是叶韬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所熟悉的海浪声。或许有些不同,但之间的区别却并不大,这碧海潮音书,的确是相当好地再现了海浪的声音。

        这是自己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对抗的吗?这是人力可以对抗的吗?难道自己努力了那么久,最终还是要以失败告终吗?

        叶韬咬了咬牙。并不认命,却是同样大度地说:“我实在没想到,这自然界居然能有如此造化。能有如此神奇的一部记录大海声音的大书。着实是开了眼界了。”

        叶韬脑中灵光一闪,他躬身说:“楼老板且等几天,看我的手段吧。”语气中一下子就没有了刚才的那分怅然,显得轻快了起来。

        第四十章 议论

        这只是风度吗?丹阳城受邀参加宝印阁上观赏那碧海潮音书的人将这件宝物的神奇渲染得和什么一样。在这个时代,大块的珊瑚本身就是极为珍贵的东西,碧海潮音书一共有十二块被放置在木框架中的巨大的珊瑚,色泽各不相同。就是没有能够将单调的风声转化为连绵不绝的潮音的神奇之处,这十二块巨大的珊瑚组成的屏风也称得上价值连城。这转化潮音的能力,不过是为这已经高昂到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价值再加了一码而已。

        尚宝堂的想法的确也很单纯。这样的宝物,虽然仍然只是一个奢侈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这件宝物的价值的确已经不是一般的富豪和官员可以收藏的了。与其将这样的宝物留在尚宝堂,让对这东西有兴趣的人眼馋、觊觎但是估计不太可能有人会出钱买,还不如将宝物献出来,在东平和春南两国联姻的时候为尚宝堂谋求一些政治上的分数。春南国的王室和官员们会记住尚宝堂这次出血是多狠,而东平王室和那些官员,纵然再看这家总部在春南国的“跨国连锁企业”不顺眼,但尚宝堂既然恭顺如此,也就没有理由找茬修理他们了。

        有着这样的打算,这所谓的最后一轮赌斗,就成为了为这“碧海潮音书”更镀上一层金的最好的机会。在楼庆希眼里,这源出天然的宝物,实在不是叶韬凭借精湛的工艺和出色的创意就能够超越的,更何况,叶韬还只有七天。既然有着遵循时间准则的惯例,那叶韬这次自然也不可能因为难度的提升而多用时间。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叶韬虽然年纪还小,但性格上的爽辣,让他不会做出那种扭扭捏捏不愿意承认失败的事情。

        虽然结果还没有出来,但自以为一定会最后获胜的楼庆希居然觉得叶韬着实有几分悲情。这个少年,这样的才华,已经不能说是百年难遇的俊才了,简直是旷古未有。而这样的情况,输在天地造化手里,却是一点也没办法,惟有认下来。楼庆希同时又有几分庆幸,现在,他能想见,或许是十几年、几十年后,大家不会记得现在发生的这些赌斗的细节了,而尚宝堂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十几几十年前能够赢少年时的叶韬一次,都能够成为炫耀的资本了。楼庆希毫不怀疑,叶韬是一定会成长到那个地步的。

        楼庆希并不孤独。有着这样的想法,在比赛的结果尚未揭晓前就开始心存对叶韬的悲悯的还大有人在。

        司徒黄序平就着月光,对着叶韬叶沧怀的木刻“十里烟波”喝了一壶酒,叹了一夜的气。这个再典型不过的浪漫文人自打听女儿完整叙述了当天发生的一切就一直没有好心情。

        在王宫内院,东平国主谈晓培和王后卓秀也正在谈论这件事情。碧海潮音书那天之后就被直接送来了王宫,现在正在夕山阁的顶层摆开着。谈晓培和卓秀一边听着轻缓的潮音,一边聊着这几年来第一次震动着整个丹阳乃至整个东平,甚至是现在分崩离析为大大小小的邦国的曾经被称为唐的中土大陆的话题。而能够进入这样一个话题的,居然是一个还没有成年,刚刚才能被当作少年而不是孩子的十五岁的人,叶韬。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赌斗结束之后,我都想要见见叶韬。”谈晓培有些惆怅地说。

        王后卓秀轻轻为谈晓培斟满了酒,微笑着应道:“是为了安抚这少年,不让他因为这一次失败而沮丧吗?”

        谈晓培轻笑道:“那倒不是,这叶韬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不光是脑子好用。他的心志是极为坚毅的。彭德田那里叙述的这叶氏工坊从无到有,从一个小小的木器作坊变成现在技冠天下的大作坊,其中各种各样的挫折,各种各样的阻挠会少吗?而且,这叶韬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既不轻视任何一个人,也不愿意被任何一个人轻视,这份气度哪怕是我东平累世公侯的几大世家的【创建和谐家园】中间,又有几个人能做到?馨儿将鲁丹安排在叶韬身边,听候叶韬差遣,我刚听到的时候还觉得大材小用,鲁丹这孩子磨练几年,足可以外放去当个偏将副将,过得十年,恐怕就是我东平的一员大将,当个管家实在是屈才了。但现在看来,连鲁丹对叶韬都有些服气的样子。馨儿的这个安排,现在是越想越妙啊。”

        卓秀掩着嘴笑着,【创建和谐家园】人骤然露出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和神采,那一瞬间是如此艳丽。卓秀说道:“馨儿看人向来是那么准。你也常说的,要是馨儿是个男孩子,恐怕真的是一代雄主,这份才具,恐怕也一样是千载难逢的吧?臣妾就在想,如果这馨儿和叶韬配成一对,这样一对夫妻,该是会如何相处呢?”

        作为母亲,卓秀对于女儿的心理,远比整天要操心各种事情的谈晓培敏锐。她早就察觉到谈玮馨对叶韬的好感,绝不仅仅是一个王室子弟对于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人的欣赏。谈玮馨允许,甚至是要求叶韬叫她“馨儿”就是个很好的证明。这两个少年人,将来真的能走到一起吗?或许,那会是整个大陆上最有才华的一对夫妻了。可是,在这之前,他们需要突破的障碍也实在是很多。比如,东平国主谈晓培的决定……

        谈晓培怔住了,他想了想,叹了口气说:“这事情说起来就有些早了。不过……馨儿假如是真地看上了这个年轻人,你觉得我们说任何话,做出任何决定,有用吗?这事情,顺其自然吧。反正,假如馨儿真的想要嫁叶韬,需要过的,不会是我这关。最麻烦的,恐怕还是这东平的诸位‘臣工’。”

        卓秀不以为然地说:“臣妾倒不觉得。叶韬现在年纪还小,等他再大个几岁,陛下不会简拔他去工部当个官?凭着他的本事,过个几年恐怕就有进殿议事的资格了。这样一个青年大臣,到时候谁会说什么?”

        谈晓培呵呵一笑,说:“你还是小看他了。就在这些日子里,一边和春南国的家伙们斗,叶韬还一边派出人手,会同工部兵部还有禁军的几位将军一起,在城西勘察地形呢。你还没看到叶韬他拿出的整个大营的草图呢,我已经决意将这个事情交由他主持……等建成之时,这城西大营,不单单是藏兵练兵的好场所,更是一副雄奇的景观。光是这个功绩,直接授他工部侍郎都不过分。叶氏工坊的兵器作坊到底有多强,彭德田在宜城探了几次底都没试出来。我已经让兵部和工部派人去看了。现在,工部、兵部都在想把这少年攥在手里为他们卖命呢,不用我着急了。”

        卓秀饶有兴致地问:“那城西大营可是大工程,叶韬怎么说现在也只不过是民间人士,你交给他,恐怕是要被那帮谏官弹劾的吧?”

        谈晓培嘿嘿笑了笑说:“管他们呢,兵部和工部都支持的事情,轮不到那帮家伙多嘴。这事情可不用我出面去摆平。你哥哥说句话就行……叶韬,怎么说也是要放在东平大用的。这最后一阵,如果他能够又弄出什么好东西来赢下来那就算了,要是输了那也没什么,五年之后,我出钱让他去春南国找回场子。到时候讨回这口气就行。”

        “你确定是你出钱?”早就对内库的财政大权被女儿谈玮馨把持觉得非常习惯非常认可的卓秀调侃道,引起了谈晓培了然的笑声。

        在谈晓培和卓秀这东平国的第一家庭正在聊着叶韬的同时,远在宜城的齐镇涛也在嘀咕着类似的事情。

        “老爷,那碧海潮音书要是能弄到手,放在宅子里就好了,那可是好东西啊。”齐镇涛的一个老伙计这么说,而他的眼神里闪过的分明是对于那东西的庞大的现金价值的馋意。

        “滚你的,”齐镇涛不以为然地反对道:“老夫海上漂了那么多年了,什么潮没听过?还要宅子里摆个那东西?说到潮……嗯……除了娘们被弄爽的时候那一波一波潮水样的叫声,其他声音,都他妈的没啥兴趣了。”

        齐镇涛直白的说法引起了一片哄笑声,这帮多年一起在海上打拼的老伙计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点没有不好意思。一直等笑声停歇了下来,原来给齐镇涛当过近十年大副的李蒙才有些遗憾地说:“这最后一阵怕是要输,叶小子失了面子,这生意怎么办?”

        齐镇涛想了想说:“没事。谁会觉得十五岁的少年输给人家百年老字号是失面子的事情?没看叶韬把那帮家伙逼到了什么地步?”说是这么说,齐镇涛暗里还是在嘀咕,要是能赢下来,那就更好了。

        第四十一章 声光色效

        与其说大家在等待叶韬变戏法一样地弄出什么东西来赢得最后的胜利,倒不如说大家更现实地在等待叶韬找出一个可以体面地下台的机会。胜利的机会是如此渺茫。

        然而,大家关注着的叶韬却好像浑然不觉,他没有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自己是如何尽了全力,也没有通过任何人去接触尚宝堂和楼庆希,来约定一个“场外和解”的方案。

        叶韬将自己和所有叶氏工坊的学徒学工一起隔绝在了工坊里,除了公主府送饮食和送去叶韬要求的各种材料,其他所有人一概不接待。鲁丹是个合格的门神,而且他心情很差,被他把了门,所有的好奇心都被挡在了高墙之外。连谈玮馨这时候也只能靠着叶韬要求送去的那些材料和工具来判断,他正在弄的可能是一个和光学相关的东西,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要那么多的品质很高的水晶,会需要那么多纯净度相当不错的石英砂……连谈玮馨都不明就里,其他人,那就不用提了。

        毋庸置疑,现代对于光学的各种特性和对于光的各种前沿研究的了解,和叶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发展水平,有着最大的落差。光是什么?这个时空距离能够有这样本源的研究成果还有着几乎无限远的距离。诸如光的色彩、光的折射反射的性质,说是无知一点都不过分。毕竟,作为光学研究必备设备的玻璃和镜子,至少在这片大陆上,还没有被系统地生产出来呢,那些掺杂着太多杂质五彩纷呈的琉璃和几乎照不清楚什么东西的铜镜,实在不具备产生系统的光学成果的基础条件。

        只要能够在限期内拿出什么东西,无论任何东西,在这个时代可能都是爆炸性的,里程碑式的。而关键就在这时间上了。楼庆希很想看看,到底叶韬最后能够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最关键的这个时间问题上,他是不能松口的。要是叶韬真的能在限期内拿出夺天地造化之功的东西来压住了碧海潮音书的风头,那他只好认了。可是如果他说出什么放宽时限等等之类的话,那像罗勤宋玉这样的人,将来或许就要给他小鞋穿。在春南国根基颇深的楼庆希自然不会害怕两个年轻人,但像他这样掌握着相当巨大的生意的人,更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更明白和任何人,尤其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年轻人结怨,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而就在一片对叶韬不太看好的局面下,叶氏工坊,叶韬乃至公主府却仍然按部就班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做这最后一件东西展示的场地定在了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建设的弈战楼前的小型广场。虽然弈战楼的主体建筑和那幢将来用来进行大型比赛解说的大型会场都没有造完,但两幢建筑现在都隐隐有了些宏伟的造型。用来作为弈战小铺的店堂和用来当作为露天和室内茶座提供茶水和餐点的辅助型的小楼,则建成很久,即将投入试运营。整个建筑群中间的小型广场,更是早早地铺好了青石地砖,展露出颇为整饬的样子来。在弈战小铺的试运营之前,能够在这里进行这最后一件东西的展示,对于将来弈战楼在京城的生意,毫无疑问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和莫大的风险的。相应的,在这里进行这次发布,也算是充分展露了叶韬、叶氏工坊,以及公主府的充足的信心。

        到了第六天下午,公主府的卫士们就接到了一项任务:为叶氏工坊的展示递送正式的请柬。公主府的卫士们还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任务,对于这些身手矫健的卫士们来说,让他们去递送请柬不啻是一种浪费。但是,公主府的人更清楚谈玮馨对于叶韬的态度,清楚这昭华公主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对于叶韬的支持只有更大而丝毫不曾减小过。而叶氏工坊将原本应该是他们来做的事情假手公主府的侍卫们也是迫不得已。工坊在这几天里昼夜轮转,没有休息过哪怕一个时辰。工坊所有的学工学徒们都是三班轮转着工作,为了能够在七天的限期内将叶韬的创想变成现实。

        实际上,在第六天中午的时候,叶韬绘制在图纸上的东西已经完成了,谈玮馨暗地里进行的配合工作也告一段落,那些终于做完了手里的活的学工,学徒们,有不少累得甚至是蜷在工坊的角落里就睡着了,而已经累得将双眼活生生憋成兔子一样红,仿佛随时可能昏倒的叶韬,却强撑着布置着一件又一件事情。

        和碧海潮音书夺天地造化的表演方式不同,叶氏工坊的这件东西的展示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的表现,这部分的工作早就由谈玮馨去落实了,而现在,在非常紧张的时间里,至少要进行两次彩排。

        弈战楼的小广场从第六天晚上开始就被谈玮馨调去的五百名禁军将士们团团围住,在里面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这番戒备让整个丹阳将近两百个接到了请柬的人心里躁动不已。

        和大家预料的不同,这一次叶韬不但又做出了什么东西,不但没有求一个体面的下场的意思,反而大张旗鼓地邀请了更多的人。这近两百张请柬或许会带来四百到五百个好奇的观众,比起先前任何一次的展示,都多了一倍不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叶韬能够有这样的自信呢?

        第七天晚上,络绎到来的人们在进入弈战楼的小广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三面放在一起的巨大的白色帷幕。每一块帷幕都有两丈宽,大约一丈半高。三块帷幕并排放置在一个五六尺高的台上,形成一个弧形。在台前,则一排一排地摆放着几百张椅子,这就是观众们观赏今天展示的席位了。

        在观众区之后,则是颇为奇怪的一个像是小房子一样的木质结构的东西,那造型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堡垒,只有在朝着高台的那一面,才有一个可以开启的窗口,其他方向居然是全部封闭的。这个小木房子的背后,几位叶氏工坊的学工们进进出出,但都随手拉上门,居然是让好奇的人们看不到里面的丝毫情况。但这些年纪不同,却同样带着平静而自信的表情的学工们,则让大家意识到,今天有戏!

        时间到了。看着叶韬穿着一身浅青色的长衫登上高台,前几次已经对叶韬颇为熟悉的人都不由得一愣。原本就很清瘦的叶韬居然在这短短几天里又硬生生瘦下去一圈,现在,用形销骨立来形容叶韬,大概也没什么不妥了。叶韬一脸疲惫,显然还是没休息好,休息够,但他的表情却是安详的。

        向着台下所有观众团团一揖,叶韬朗声说道:“多谢诸位今天能来到这里。不管是拗不过公主府侍卫送来的请柬的面子,还是真的来捧场,不管是想要来看我叶韬出丑,或者是存着万一的念想觉得在下还能变出什么花样,这些都不重要了。工匠实在是不好当,尤其是在下不自量力,居然想要和那夺天地造化的碧海潮音书赌斗。不过,自古以来,对于匠人的最高评价就是四个字:巧夺天工。在下不才,但对于匠人这个身份却还是很看重的,这巧夺天工四个字,正是我以技艺传家的叶家,和叶氏工坊全体的目标之所在。哪怕是不自量力,却也要勉力尝试一番。好在,拼上了这几天的功夫,叶氏工坊的东西算是做出来了。到底是不是能胜过碧海潮音书,在下不敢说,但在这几天里,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在下已经满意了。放眼全天下,我敢说,再没有第二家能做出这个玩意了。今天到场的诸位都是有眼力,都是见过诸多好东西的人,这一次的赌斗,到底最后是什么结果,就看今天诸位的评判了。”

        又是团团一揖,叶韬神色轻松地下了高台,缓缓穿过观众坐席之间的通道,走进了那个封闭的小木屋里。

        一队乐手从旁边还没有营业的弈战小铺的那幢楼里带着全套的乐器,走了出来,在高台两侧摆开。而在弈战小铺的二楼,还隐藏着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会成为今天晚上的表演关键人物的乐手,而这位乐手,拨动了第一个音符。

        随着乐声响起,木质小楼打开了朝向高台的那个窗口,几束明亮的光线射在白色的帷幕上,映出清晰的画面。

        右侧的帷幕上,映出的画面是辽阔水面上的夕阳晚照,橙红色的太阳让整个天空像是烧起来一般,几只水鸟在云间穿行。

        在中间的帷幕上,映出的是港口里穿梭如织的大大小小的船只,颜色却没有右边帷幕上那么浓烈张扬。那水面是苍青色的,但跃动着的金橙色的粼光却让画面看起来暖暖的。

        左边的帷幕上,是一座修建在山坡上的高楼。挺拔的线条让建筑物看起来有一派森严的气象,但停矗在檐角的一只懒洋洋的,正在用嘴梳理翅膀的白鹭,则为这森严的气象添上了几分诙谐。左边的这画面,色调更是浓郁,仿佛阴沉的夜空随时会席卷而来,将整个建筑吞没其中。

        三幅画面,恰好形成了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而这三个画面连接起来,恰恰是叶韬已经屡屡使用,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十里烟波图的翻版。

        随着帷幕上映出清晰的画面,一旁的侍卫们乘着大家失神的一刹那,将场内的其他灯光全都熄灭了。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帷幕上的那些光线成为了整个丹阳的焦点。当场内再没有其他灯光的时候,帷幕上的画面显得越发的清晰了。

        “画面……在动?”一个人忽然嘟哝着,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随着乐声,在右侧画面上,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几点帆影,而后,这帆影居然一点一点变大,变近,恰如归航的渔船。

        在画面左侧,在森严的建筑物下面,则涌出了一片人群,细致的笔触刻画出画面里每个人的神情和动作。他们中间有的在眺望远方,有的在逗弄怀抱里的孩子,有的则紧紧互握着双手,像是担忧些什么,又像是在憧憬些什么。

        渔船更近了。作为音乐核心的古筝,已经从空灵飘忽变得活泼了起来,那密集的强烈的奏响,仿佛是渔船上的人们在和那些靠近了他们的船上的人们打着招呼,互相问答着一天的收获。

        渔船进入了中间的画面,那越发明亮欣喜的乐声仿佛在倾诉着渔人们急切归家的心情,而在近景上的那些人群,也向着码头涌去,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活动的画面中最神来之笔的则是檐角的那只白鹭,仿佛是被人群的喧哗吵到了,整整翅膀,呼地腾起,飞向了天空,越过了整个画面,转眼间变成了远景中穿行于云间的水鸟之一。

        乐曲在渔船靠在了码头,而迎接的人群也同时到达码头的那一刻到了【创建和谐家园】也到了尾声,叮咚拨弄着的音符就像是在挑动着人们的心弦,而就在所有观众的情绪被撩拨到最高的时候,古筝的声音渐渐轻了下去,而画面也重新归于黯淡。

        直到侍卫们又重新将周围的灯和照明用的火盆一一点起,观众们仍然沉浸在这声光色效的迷惑中无法自拔。侍卫们偷笑着看着这些丹阳城的名人们一副仿佛看到神迹似的嘴脸,而那正是这些侍卫们昨天晚上的样子。

        在所有观众中,最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数来自春南国的那三人了。楼庆希毕竟了解一些基础的光学,好歹尚宝堂也接过一些古怪的小玩意的订单,甚至用水晶做过千里镜之类的东西,他虽然不能了解到底叶韬是怎么能够让光变得如此千变万化,但却只是惊讶而不是被彻底震撼了。相对于楼庆希,罗勤和宋玉的嘴脸就难看多了。当他们最开始看到那瑰丽的画面的时候,就隐隐有不好的感觉,感觉到可能这一次的赌斗也赢不了,春南国注定是要失了面子。当整个《渔舟唱晚》的短片结束之后,在那个刹那他们甚至没有了任何对于胜负的考虑,他们看到的完全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当这种震惊褪去,两人的脸色,也只能以灰败来形容了。

        整了整衣冠,宋玉首先恢复了过来,他转头看了看楼庆希,无奈地摇了摇头。

        楼庆希站了起来,声音沉郁:“我今日才知道,这三场赌斗……原来我尚宝堂竟然是这般不自量力。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第四十二章 召见

        在楼庆希认输后,大家诧异地发现,叶韬居然没有出来再说什么。稍后,鲁丹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出来向大家解释说,放完短片叶韬就在那闷热得要死的小木屋里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叶韬这一睡就是两天。

        在这两天里,弈战小铺首先开始营业了,那些在宜城卖的很好的弈战棋各种形式的套装和周边用品同样出现在了丹阳。不同的是,这家弈战小铺的规模更大,形式上也更专业。如果说在宜城的弈战小铺已经尝试着将现代的展示和销售一体的专卖店概念放进狭小空间的话,那么丹阳的这家弈战小铺简直就是一家现代的专卖店了。现代专卖店的元素,除了店铺装潢和灯光这些元素因为技术原因没有能实现出来,其他的诸如统一的视觉形象,类别化的柜台和陈设,专业的店铺销售人员,流程化的商品介绍方案乃至于丰富的售后服务内容是一应俱全。弈战小铺甚至已经开始签发金属材质的弈战楼全国连锁的会员卡了……

        在弈战小铺开张营业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另一家和叶韬有着紧密关系的专卖店在丹阳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开业了。那正是“天梭”钟表行。虽然天梭并不是叶韬喜欢的牌子,但在当下只能使用中文的情况下,劳力士西铁城浪琴欧米茄之类的名字实在是太匪夷所思,必然无法使用。对比之下,天梭这个词不仅仅是对“时光如织,岁月如梭”的不断流逝着的时间的浪漫的写照,更是双关地表达出了制造者在机械制造方面巧夺天工的含义。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什么更贴切的词汇了。说是钟表行,但目前这天梭钟表行里只有六台外形不尽相同的座钟样品,一律采取现场订货然后送货上门进行调试的销售方式,至于什么时候订货,则视叶氏工坊的钟表作坊的产能而定。如果放在现代,这样的店铺必然要因为霸王式的销售方式和几乎无法预料的供货时间而倒闭,但在这个时代,在短短一天内拿到的订单就足够排生产计划到冬天了。从天梭钟表行开业的第二天开始,店铺里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每到准点,必然店铺里会出现好几个衣冠楚楚的家伙站在那里就等着听那悠扬嘹亮的钟声,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而这样的人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总的来说,经过三轮的赌斗,现在大家都将叶韬视为东平第一名匠,他制造的那些东西已经不仅仅是精巧,简直是神奇了。如果说先前的铁壁虎和铁血英雄盏只是让人惊叹,那这一次被命名为“幻彩之穹”的东西则让人如痴如狂,仅仅表演一次显然不够,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人找上门来要求能再见识一下,甚至已经托上了谈玮馨的路子。

        谈玮馨虽然在彩排的时候看过一次,但她却也是在叶韬补睡两天的时间里才有机会仔细地去查看这个神奇的大家伙。对谈玮馨来说,明白了原理之后,这“幻彩之穹”似乎也就没有那么神秘了。谈玮馨好歹是在事先就对这整个东西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整个《渔舟唱晚》的曲子,从那些配器的乐队一直到延邀丹阳第一的古筝好手刘湘沅出手主奏,都是她一手操办的。她原本还以为叶韬是想弄个简单的放映机,制作一部动画短片什么的,没想到,不知道什么东西上了身的叶韬却弄出了这么一个难度高出不少,但更为让人惊讶的东西。

        其实,幻彩之穹是一个有九个通道的多功能投影仪,每个光源前面都有一个复杂的机构,可以调换着安装类似于幻灯片夹的东西。每三个通道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一个通道负责背景,另外两个通道则分别投影不同的前景的动态,类似于早期的电脑游戏里的卷轴的概念,而通过在不同卷轴上布置不同的元素来实现动态,不要说是叶韬这样强劲的设计师,哪怕是一些对动画技术稍有研究的动漫和游戏爱好者,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所有的幻灯片,都是薄薄的水晶片,上面用透明的颜料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让人惊讶的是,叶韬对于色彩的掌握居然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居然能够完全以透明颜料来实现如此丰富瑰丽的色彩。

        比如渔船和云影这些动态比较缓慢的活动,绘制的幻灯片不多,在表现的时候,都是用人工迅速换片来实现。而那个极为经典的白鹭梳理翅膀之后振翅飞向青天的迅速的连贯动作,则是用了足足一百多张水晶片。这些水晶片用铜页连接起来,安装在了一个专门设计的摇桶上,转动摇桶,一幅幅的连续画面就迅速投射到了屏幕上。

        甚至那屏幕所用的帷幔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白色的帷幕表面刷上了一层由水晶粉末和牡蛎壳粉末混合而成的涂料,让帷幕上的图像可以显得更加清晰明亮。

        谈玮馨为这样的设计啧啧称奇的时候,也终于明白了这件东西最难的部分并不是在于前端的光学设计,而是在于光源。叶韬虽然神奇,但是也没有神奇到能够在几天里制作出高亮度的可靠的灯泡和电池来驱动“幻彩之穹”的九个光线通道,他用的完全是传统的光源,灼热的,燃烧着的东西。在整个幻彩之穹的底端,泡在一个小水池里的是九个铜质的圆柱体,在里面盛放着一种极为奇特的燃烧剂。这种燃烧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鲸油和一种虫油的混合物,气味自然是不太好的。但是这种燃烧剂有个特性,就是点燃之后散发出强烈的白色的光,颜色非常纯粹。而且,这种燃烧剂燃烧的时候不发烟,燃烧完的残渣会自动沉到铜质圆柱体的底端,然后被抽走。要是一边灌注燃烧剂,一边抽出残渣,只要能解决好用来散热的水池的循环问题,理论上这台幻彩之穹是可以连续进行放映的。

        知识果然是第一生产力啊。看着幻彩之穹内部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之下进行简单化的处理,比如没办法根据荧幕距离进行对焦的镜头组,大量需要手动而不是靠更精确的机械驱动的操作的地方,谈玮馨知道,其实,这一次叶韬还是取巧了。玩弄光线和图像这种现代人的小花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太震撼了。

        “让你家少爷快点再弄一次放映吧,我都要被烦死了。”仔细看了整个幻彩之穹之后,谈玮馨叹了口气,对鲁丹说。

        鲁丹对于叶府管家的这个工作,现在已经是很进角色了,他连忙躬身回礼道:“公主既然有吩咐,自当遵行。不过,再要上映,也不必太过着急。叶氏工坊有几个家伙也迷上了这东西,卡珊德拉小姐正在赶着做第二部短片呢。大概过个十天半月也就能完成了,也正好可以对这个幻彩之穹进行一番修缮。这修缮的工作,还得我家少爷亲自主持。”

        修缮?谈玮馨在偷笑,鲁丹也有些不以为然。他们两个都知道,这个幻彩之穹目前的状态,差不多就是为了能在时限内完成而专门制作的,省去了太多东西。这修缮之后,恐怕幻彩之穹的能量,能更强上几分。

        谈玮馨点了点头,说:“那就依你家少爷的意思吧。叶韬人呢?我和他说好了时间,还约了工部和兵部的官员来会商的,他自己跑什么地方去了?”

        鲁丹翻了翻白眼,说:“禀告公主殿下,戴越阁戴老板的女儿早上到了,少爷帮着去安顿了,这会应该在吃午饭呢。我这就去叫我家少爷来。”

        戴越阁的女儿?小少奶奶?不就是那个现在才一点点大的娃娃亲吗?谈玮馨微微一笑,说:“那也不必着急,你让你家少爷忙完了到前头香橼居去,我们就在那里谈事情。”

        送走了公主,鲁丹一边差人去通知叶韬,一边不免叹了口气。最近一阵,也不知道谈玮馨到底是怎么了,往往不在公主府或者叶氏工坊这类比较正经的地方谈事情。要说谈玮馨不喜欢去工部或者兵部的地头,那或许还可以理解,可是整天要让工部和兵部的官吏跟着她跑去那些雅致精洁的茶舍包间里谈公务,也实在是有些怪异。

        对于谈玮馨突然爆发出的这个怪癖,叶韬不免指责一下谈玮馨小资,但已经投身兵营的设计两部官员们却是战战兢兢。毕竟在茶舍里谈事情,他们不可能随时有整个部里无数的资料可以查询,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士可以随时喊来征询意见,所有要讨论的内容他们都要认真地做好功课才敢去公主召集的这些专题的会议上。如此一来,现在解决问题倒是比以前更快了些。为了保密的需要,兵部更是每次去外面进行这种让他们很头痛的会议,必定会派出四到六名卫士来巡守周边,连店小二的工作也一并接过。

        今天的会议,讨论的是现在的草图要不要正式定案进入详细设计阶段,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要不要先开始,一些周边的建设要不要现在就展开,工程的日程要怎么安排等等问题,想必又会有一番争执。但谈玮馨是不在乎的,争执是争执,大家摆开了能力和困难,一起谋划着如何解决问题而已,不是扯皮更不是推诿。

        公主准时到达香橼居的时候,工部和兵部的官员已经在预定好的小包间里等了一会。公主微微颔首之后,就在首座坐下了。随后,她才满不在乎地说了一声,叶韬今天大概要晚那么一会才能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急骤的马蹄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个大内侍卫打马来到了香橼居,急匆匆地上前见过公主,说:“殿下,国主召见公主殿下,叶韬叶公子和这几位大人。”

        谈玮馨一愣,她可没有预料到父亲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召见他们。她自然也没有想到,东平国主谈晓培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们,其实只是想见见叶韬,这个引起了诸多话题的年轻人。单独的召见,那显得太刻意也太引人注目了,而装作对于兵营的设计很有兴趣,关注一下进度来召集一下所有参与其事的人员,则正常得多。不管是作为一个国主,观察一个很有前景的年轻人还是作为一个父亲,关注一个自己的女儿很在意的年轻人,这都会是一个很恰当的场合。

        在座的几位官员正在为自己有了这么一个可以直接在国主面前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而感到欣喜的时候,谈玮馨却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对那位前来传令的侍卫说:“你是先回去复命还是准备在这里等?叶韬还没来呢。”

        侍卫的脸上有些错愕,他不认识叶韬,得到了消息说公主召集的会议在这个小茶座里进行,又看到谈玮馨已经在场,他自然是想当然地以为大家都应该到齐了。这个世界上敢于在公主约定好的会商中迟到的人,在整个丹阳,可能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了。而现在,谈玮馨似乎连一点责怪叶韬的意思都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在香橼居门前停了下来,片刻之后,叶韬走进了包间,对着大家团团一拱手,致歉道:“实在是对不住大家,家里有点事情,劳诸位久候了……”

      ¡¡¡¡Ì¸çâܰ΢΢һЦ£¬Ëµ£º¡°ÄÇÕâ¾ÍÒ»Æð×ß°É¡£¡±

        “去哪里?”叶韬疑惑地问。

        “国主召见。”谈玮馨的神色很是轻松。这轻松愉快的表情,让叶韬实在有些想要调侃一句“那么快就要去见家长了吗?”当然,在场还有其他人,叶韬是无论如何不敢这般放肆的,然而,他的那份从容不迫,丝毫没有紧张或者兴奋的神情,仿佛被国主召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似的表现还是让谈玮馨之外的人有些诧异。

        第四十三章 光采

        同样惊异于叶韬的从容的,也包括国主谈晓培。在叶韬向他行跪拜大礼的时候,在谈玮馨象征性地为国主介绍叶韬的时候,在应和谈晓培对于他前一阵的那出色的表现和对于他制作了铁血英雄盏这么一件太过于让人喜爱的礼物的赞誉的时候,叶韬的表现都远比谈晓培预想得老练,也远比他预想得要淡漠。的确,他得到的是他应该得到的,而叶韬的表情,在处之泰然之余,却又多了几分别的什么。如果勉强要形容的话,谈晓培觉得,那仿佛是叶韬对自己的表现仍然不太满意的样子。

        “叶韬,”谈晓培在询问了一圈大致的进展之后,终于将视线实实在在地投向了叶韬,“这兵营的大略是你规划的?”

        叶韬躬身答道:“正是在下。”

        谈晓培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我记得,最初兵部和工部、内府会商,决定的是建立一个兵营,可是,怎么你给出的草图,却实实在在是一座城池了。这之间的差别,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9: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