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日月当空》-第29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龙鹰喜道:“何时抵达?”

        胖公公道:“他们会在扬州玩两天,后天正午该抵神都。”

        龙鹰心中欣悦,万仞雨回乡后,再没有可说心事的人,现在有两人做伴,再不愁寂寞。

        龙鹰过天津桥,沿洛水南行,朝南市的方向走去。

        洛水舟来船往,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其热闹繁华的景象,令人有不真实的错觉。

        化身为王庭经后,他不再像以前般令人瞩目,亦没有美娘子的眼波儿投来,感觉反而更轻松自在。不过也知只要展开手段,他的丑模样也可变成魅力四射,凭的是“内涵”,想到这里,也觉好笑。而事实上,此时的他没有丝毫欢笑的心情。

        太阳下山前,陆石夫来见他。

        龙鹰在他面前揭开面具,以示对他的信任,这个硬朗汉子没有令他失望,只从他的眼神变化,便知他宁死不肯出卖龙鹰。

        在这时候,当然不可向他透露太多,亦怕他负荷不来,只着他严守秘密。

        陆石夫吁出一口气道:“幸好晓得王庭经是鹰爷,否则立即出岔子,刚才在东宫遇上宗楚客宗大人,他着我查王庭经的来龙去脉,留意你在神都的活动。”

        龙鹰心中大懔,想不到宗楚客随李显到了神都来,此人的真正身份很值得怀疑,极有可能是大江联的卧底,否则怎会留意小小一个太医?自己这边厢赴任,他那边厢来探自己的底细,消息灵通兼精明仔细,不放过任何能与武曌接近的人物,正是卧底的作风。且他一向与突骑施的娑葛对立,娑葛的叛周自立,由他一手造成。此人与塞外诸族的关系千丝万缕,是朝中罕有的西域通,风过庭查问西域的情况,求教的对象便是他,而他们在西域遇伏,险死还生,说不定也是因他与敌人暗通消息所致。如果负责调查妲玛夫人的是他,当然查不出真相。

        龙鹰道:“这方面的事稍后再说,小弟请陆大哥来,是想找到不知到了哪里的临淄王李隆基。”

        陆石夫带点不屑的道:“何用花工夫去找?肯定他是窝在邻近南市的花香院。自庐陵王回朝后,他十天有八天是在青楼度日。”

        龙鹰失声道:“甚么?”

        陆石夫有感而发的道:“很难怪他,给关了这么久,他的四个兄弟比他更不堪,夜夜笙歌,临淄王算好点哩,到最近一个月才去花天酒地。他还有个癖好,最爱珠圆玉润的美女。”

        龙鹰整个头皮在发麻,自己是不是看错他呢?几乎想立即去痛揍他一顿,顺口问道:“陆大哥因何事到东宫去?”

        陆石夫叹道:“还不是因李重俊闯的祸?”

        龙鹰茫然道:“谁是李重俊?”

        陆石夫答道:“李重俊是庐陵王第三子,非是韦妃所出,而是由宫人所生,懂点武功,今次已是第二次在神都闹事。”

        龙鹰道:“发生了甚么事?”

        陆石夫道:“也没甚么大不了的,他和黄河帮的陶显扬到青楼寻欢,因小事与邻房的人起冲突,打伤对方几个人,不巧的是,被打伤的其中两人,一是左拾遗贾虚己之子,一是飞马牧场派驻神都负责战马交易的人,事情因而闹大,需我出来摆平。韦妃虽然不喜欢李重俊,却不想此事传入圣上耳内去。”

        龙鹰记起陶显扬,正是由他亲自送自己和小魔女等到长安去,手段圆滑,风度翩翩,对他执礼甚恭,招呼周到。这么的一个人,很难与动手伤人的恶行扯上关系。道:“我认识陶显扬,他怎会闹事?”

        陆石夫道:“动手的是李重俊,他性情火爆,如不是陶显扬大力阻止,肯定弄出人命来。”

        龙鹰道:“他因何事大发脾气呢?”

        陆石夫道:“还不是因他的妹子李裹儿,给李重俊听到对方以他妹子的名字做话题。李裹儿是庐陵王的最【创建和谐家园】,生于赴房州途中,庐陵王脱衣裹之,故名裹儿,最得庐陵王和韦妃宠爱,长得百媚千娇,刁蛮任性。小魔女归龙爷后,李裹儿到神州不逾两月,已隐有取而代之之势,故谈论她实属平常不过的事,只是李重俊或许因心情不佳,按捺不住性子吧!”

        龙鹰顺便问道:“庐陵王诸子里,有哪一个是像点样子的?”

        陆石夫道:“庐陵王的长子是李重润,听说人品不错,但愚弱无能,有点像……嘿!不说哩!次子是李重福,不知是否因长期生活在阴影里,行为有些疯疯癫癫的,没有随庐陵王来。比起来,李重俊算是较有为的一个。”

        龙鹰心忖较有为者仍属这等货色,且知不论是李重润又或李重俊,都是全无机会,他们的处境就像当年武曌诸子,将成为韦妃野心的牺牲品,当中还牵涉到妲玛这个不测的因素。

        可是,自己看中的李隆基又如何?想到他正在青楼里左拥右抱,醉生梦死,心中闭翳。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与陆石夫分头离开大宫监府,往青楼“拿人”。

        灯火辉照里,“花香院”三字的大招牌映入眼帘。瞧规模,远及不上芳华阁或飘香楼,但也门面讲究,古色古香,使人感到是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把门的几个大汉虽然被他的丑脸吓了一跳,可是见他一身官服,不敢怠慢,恭迎他人内去。

        龙鹰这刻才懂头痛,自己气冲冲的来寻李隆基的晦气,却没有考虑现实的情况。说到底,李隆基乃皇室贵胄,会有随身护卫,自己贸贸然去找他,又不能报出龙鹰的身份,怎可能见得着他?

        另一方法是恃强硬闯,当然更为下下之策,传开去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就算以胖公公的足智多谋,也难以解释王庭经为何要到青楼找风马牛不相及的李隆基。

        幸好踏足迎客的轿厅时,他已计上心头,向迎过来招呼他的【创建和谐家园】道:“这位美娘子,可否借一步说话?”顺手塞半锭金子入她的手里去。

        美妇人立即眉开眼笑,抛他个媚眼道:“奴家叫小慈。”熟练地将手插入他臂弯去,带他穿过轿厅,来到花木扶疏、前院和后院间的园子。

        龙鹰道:“我想见临淄王,又不想惊动其他人,小慈有何办法?”

        小慈脸现难色,道:“奴家不敢打扰临淄王呵!不是不想为大爷办事,而是真的无能为力。”

        龙鹰早预见她会如此反应,不是这样才不正常,又多塞给她半锭金子,道:“我也是当官的人,怎会不知禁忌?小慈只须给我传一句话便成,见不见由临淄王自己决定。”

      ¡¡¡¡ÓÖµ£ÐĵĵÀ£º¡°ËûÊÇ·ñºÈµÃõ¤ôú´ó×íÄØ£¿¡±

        小慈道:“这个大爷可放心,临淄王很少喝醉酒,少有人到青楼来可以这般有节制。奴家还不知大爷高姓大名呵!”

        龙鹰道:“不用理我是谁,只须告诉他,我正是当年胖公公请来为他诊症的人便成,记紧哩!千万不要说错。还有,说完这句话后,便当从来没说过,明白吗?”

        小慈终清楚眼前的丑汉非是白撞,而是与李隆基有关系的人物,双腿一软,差些儿立足不稳。

        龙鹰抓着她道:“先给我找个方便说话的地点,然后为我传话。”

        龙鹰以前虽想到李隆基最有当皇帝的资格,仍想不到中土未来的盛衰,竟系于他一人身上。情况颇像当年的李世民,只有由他当皇帝,中土才能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事实亦是如此。

        骤然从陆石夫处听到李隆基流连青楼,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直到听得小慈说他仍懂得克制,心情稍微转佳。

        他身处院内幽静的一角,凭他灵锐的感官,即使武曌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偷听他们说话,亦肯定办不到。

        法明是整件事的关键人物,是代表魔门的继承者,乃直接的延续,除龙鹰外,最有资格的是他。看似荒谬,却非绝无可能。法明比之任何人,更有群众的基础,只要配合宗教的力量,在形势配合下,或可圆法明的帝皇梦。

        可是在仙门事件后,武曌再非以前的武曌,法明亦不是以前的法明,每一个知情者莫不被仙门改变,没法还原过来。

        他是否该去见法明呢?

        对法明他该持何种态度?他还曾向花间女承诺杀法明为她报杀师之恨。

        “多情公子”侯希白是否真的被法明和莫问常联手重创?

        足音响起,是五个人的足音,其中一个被龙鹰认出属李隆基的。

        龙鹰心中欣慰,这小子听闻传话立即赶来。

        李隆基的声音在十多丈外响起道:“你们守在这里,任何人不得接近。”

      第五章 未来天子

        李隆基胖了点儿,尚算精神,在他对面坐下,双目射出锐利的神色,打量龙鹰好半晌,赞叹道:“竟有如此巧夺天工的易容术,连眼形也变了,使隆基差点认不出鹰爷的眼神。”

        龙鹰亦在打量他,放下心头大石的道:“为何夜夜流连青楼?”

        李隆基叹道:“皆因换汤不换药,形势的险恶,丝毫不改,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处处暗涌。以前害怕武曌,现在顾忌韦妃。谁曾想过呢?庐陵王回朝后,竟会与武三思打得火热,结成一党。现时武氏的人势力不减反增,武延晖、武延基、武崇训等与庐陵王三女定下婚事后,更是意气风发。现在我们兄弟五人,全在他们的人密切监视下,说错句话,也可招祸。”

        龙鹰心忖他现在身处的情况,自己正是始作俑者,不过现在岂是悔恨的时候,道:“这是天意。”

        李隆基怔了一怔,双目射出不解之色,道:“鹰爷认为隆基仍有机会吗?”

        龙鹰道:“我是旁观者清,在唐室子弟里,你是唯一没烂掉的人,将来拨乱反正,舍尔其谁?”

        李隆基苦涩的道:“庐陵王是长子嫡孙,又得天下拥戴,而连我父从皇帝到太子,从太子到相王,都是虚位虚权,何况是我?”

        武曌废去中宗,另立李旦为睿宗,又立李旦长子李成器为太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功臣李世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曌,却被迅速荡平。武曌乘势为自己加上一个“圣母神皇”的封号,虽然尚未公然废去李旦的皇帝地位,但人人看出是改朝换代的先兆,引发了以李唐宗室越王李贞为首的兵变。李贞败得更快更惨,至此唐室大势已去,李旦为了保命,只好自动让出帝位,改当太子,怎想到最后连太子之位,亦要拱手让给兄长,李隆基自悲自苦,非是没有来由。

        龙鹰淡淡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假设你老兄甘于烟花酒色,对眼前中土的危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立即离开,永远不再与你联络相见。”

        李隆基双目精光闪闪,奋然道:“我李隆基当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想依附鹰爷骥尾,创出男儿事业。嘿!但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更自问受不起。唉!我失去方向了!”

        龙鹰摇头道:“你看错自己哩!当你听完我即将说出来的话后,会将你的想法彻底改变过来。你必须培养出当皇帝的野心,视自己为将来能开创出另一大唐盛世的明主。”

        李隆基沉吟道:“鹰爷是否想说关于韦妃的事?”

        龙鹰微笑道:“当然不止于那般简单。”

        李隆基精神大振,道:“请鹰爷指点。”

        龙鹰道:“先问一句,你对武氏子弟有何看法?”

        李隆基双目射出深刻的仇恨,沉声道:“武曌害死我的亲娘。”

        龙鹰若无其事的道:“从今天开始,你要抛开所有个人恩怨,纯从成败的角度视事,目标则是开展另一个盛世,就像在战场上,用尽每一个对己方有利的因素,争取最后的胜利。登上帝座后,也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治事,一切以天下的福祉为依归。这是条不归之路,只有这样,我龙鹰方可对你知无不言,为你效死命。”

        李隆基现出感动的神色,道:“隆基真的有机会吗?”

        龙鹰道:“以前我只是凭直觉感到这个可能性,现在却有十足的信心。你晓得我是谁吗?”

        李隆基发怔的瞪着他,双目射出期待之色。

        龙鹰笑道:“你不害怕知道真相吗?”

        李隆基道:“我早问过万大哥,他着我不要再问,只说可以绝对信任你,就如信任他般。隆基也从没怀疑过鹰爷,因为鹰爷不但不用讨好我,也不用讨好任何人。”

        龙鹰压低声音道:“小弟至少是半个‘魔门邪帝’。”

        李隆基纵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仍现出没法掩饰的震骇。

        龙鹰轻松的道:“幸好你没有拔足逃跑。”遂以最简洁的言辞,交代出身来历。

        听毕,李隆基重重吁出一口气,道:“那你根本算不上是魔门的人,只是机缘巧合下练成《道心种魔【创建和谐家园】》。”

        龙鹰道:“因为我的确视‘邪帝’向雨田为师父,所以感到身属魔门。”

        李隆基洒然道;“为善为恶,在乎寸心之间,门派身份并非决定性的。这么说,国老也晓得你这个身份。”

        龙鹰点头应是,道:“还有静斋仙子端木姑娘、风过庭、太平公主、张柬之。唉!在保密上,我做得很差。”

        李隆基道:“隆基能与闻此事,感到非常荣幸。难怪武曌肯这么重用鹰爷,因为鹰爷乃没有人奈何得了的人。听说最近魔门有两个元老级的人物现身襄阳,还在重重围困下安然逸去,如果知道你是新一代的邪帝,肯定会来找鹰爷,鹰爷将如何对待他们?”

        龙鹰心中大赞,李隆基确有成就皇业的质素,敢绕个圈子来探问,看魔门邪帝这个身份对他的影响有多深。笑道:“此事绝不会发生,因为那两个魔门【创建和谐家园】,是由法明和小弟扮的。”

        李隆基愕然以对。

        龙鹰顺势将妲玛的事说出来,又详述到大江联做卧底的经过,让这位“未来天子”明白自己处于一个怎么样的位置、须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希望他谅解自己对大江联一众无辜者的苦心,也让他明了塞外形势的险恶。

        最后道:“在妲玛的主导下,再不能对你王伯父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情况的发展亦由不得任何人左右。十年磨一剑,我们只能等待,并非说甚么都不做,我的任务是趁圣上仍然在位,明的是不择手段打击默啜,暗里则拖大江联的后腿。不论小可汗、杨清仁、高奇湛、香霸,又或妲玛、湘夫人和柔夫人,均为厉害至不能更厉害的可怕人物,其手段非是我们能预想,一个不小心,中土危矣。”

      ¡¡¡¡Àî¡»ù³Á×ŵĵÀ£º¡°Ê¥ÉÏÏþµÃæ§ÂêµÄÉí·ÝÁËÂ𣿡±

        龙鹰坦白的答道:“昨夜才知道,幸好我有三字真言,否则昨夜她已亲自领军杀入东宫,逼你伯父交人。哈!真险!”

        李隆基摸不着头脑的道:“甚么三字真言?”

        龙鹰欣然道:“就是你老哥的大名,‘李隆基’三个字。”

        李隆基骇然惊震,失声道:“甚么?”

        龙鹰是不得不告诉他此事。不论他说甚么,于李隆基来说仍是不着边际,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确是排队亦轮不到他来做皇帝。可是一旦得女帝认同,原本虚无缥缈的事,立即变得真实起来。

        龙鹰道:“这正是‘十年磨一剑’的真义。我会请圣上将你外调当官,便当是做皇帝前的预习,同时避开京城的风风雨雨,尽量与其他人保持良好关系。”

        李隆基苦恼的道:“可是隆基最渴望的,是随鹰爷到塞外去,经历沙场战阵。”

        龙鹰道:“你是要当皇帝而非猛将,更关键处是不可让人看破你和我的关系,愈疏离愈好,未来的其中一个可能性,是我被揭破邪帝的身份,还在韦妃和妲玛的手段下,成为朝廷和白道武林公敌。”

        李隆基摇头道:“那是不可能的。”

        龙鹰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隆基可知,国老、娄老和胖公公,均心萌退意。利字当头下,往日的战友,会变成将来的敌人。”

        李隆基断然道:“万大哥和隆基,永远不会改变对鹰爷的看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03: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