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Ç®Ôªí¨»°Òô¸ÕÂ䣬ÎİàºóÁÐÖÐÓÖÉÁ³öÒ»ÈË£¬ÀÊÉù˵µÀ£º¡°±ÝÏ£¬³¼¶¼²ìÔºÓùÊ·Íõ¼ÎáçÓб¾×à¡£¡±

      朱大明先是对着随侍在侧的王承恩说道:“去传魏忠贤上殿。”然后冲着王嘉徵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嘉徵站定说道:“臣亦弹劾魏忠贤无君、蔑后、弄权、冒功、滥爵、建生祠。”

      Õâ¸öÍõ¼Îá絯ÛÀκÖÒÏÍÁù´ó×ï×´£¬²¢Ò»Ò»ËµÀ´£¬ÓëÇ®Ôªí¨µ¯ÛÀκÖÒÏ͵ÄÃûÄ¿ËäÓв»Í¬£¬µ«Ëù˵µÄ×ï֤ȴÊÇ´óͬСÒì¡£

      王嘉徵刚说完,排在殿后的文班中又走出三人,依次上前行礼后,说道:“陛下,臣礼科给事中吴弘业附议。”

      “臣户部郎中刘鼎卿附议。”

      “臣刑部员外郎史躬盛附议”。

      然后,吴弘业接着说道:“魏忠贤一个阉人,蒙先皇信重,拔之高位,不思报效先皇厚恩,滥用先皇信任,阻塞圣听、祸乱宫中,瞒上欺下,竟僭称九千岁;

      ¡°ÉÃȨı˽£¬Ç¿Õ¼¾©çÜÁ¼ÌïÉÏÍòÇꣻ

      “冒功领赏,拿朝廷名爵私封亲族,无赖之家居然一门五公侯;

      “党同伐异,罗织罪名,擅杀朝廷大臣;

      “亵渎圣贤,配享文庙,纵容党徒遍地建生祠。

      “魏忠贤罪大恶极,请陛下下诏诛之。”

      吴弘业说完这些话之后,只见文班末尾又走出几人跪下,同声说道:“陛下明鉴,臣等请诛魏忠贤!”

      朱大明刚想说点什么,就看见王承恩已经站在了殿外,很快就听见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

      这是魏忠贤的声音。

      魏忠贤在宫内有住处,但他从天启皇帝后期就已不在宫内居住了,而他宫外居所的富丽堂皇则堪比皇宫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些日子崇祯给他的印象,让他觉得崇祯皇帝顾念先帝传位之情,或许真的不会把他怎么样,所以王承恩传旨让他进攻面圣,他并没有犹豫不决,很快就跟着来了。

      但是到了皇极殿外,那些跪在殿外的群臣的目光却让他不寒而栗,那分明是在看死人的眼光。

      再听到殿内大臣们“请诛魏忠贤”的呼声,他突然一下子害怕了,进大殿的时候,还被皇极殿高高的门槛绊了一跤,直接趴在了大殿的门内。

      顾不得起身整理身上引以为傲的明黄色蟒袍,魏忠贤就势向前膝行几步,冲着御座的方向就一个劲磕头,一边噔噔磕头一边说:“陛下恕罪啊!老奴虽是阉人,但也有忠义之心啊,对先皇对圣上忠心耿耿。他们这些文臣历来看不惯先皇任用老奴,处处与老奴作对,今日趁老奴不在,妄言欺骗陛下,请陛下明察啊。”

      看见魏忠贤跪在地上哭诉,站在御座旁边的王体乾、李永贞等阉党内臣,也赶紧跪下,膝行到魏忠贤身后,连声说道:“奴婢等都是皇家内臣,对先皇和陛下忠心耿耿,外臣所言皆不可信,请皇上明察啊!”

      朱大明看着跪在地上哭嚎的魏忠贤,心里一阵厌恶。想你魏忠贤也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枭雄,天启皇帝驾崩,崇祯皇帝即位,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早点腾出位置,或许崇祯顾念天启的旧情,也许能饶你一命,混个善终。但崇祯即位之时,你阴谋阻挠,即位之后,仍然贪恋权位而不去,门下走狗也一个个占着茅坑不拉屎,崇祯这样一个一心振作的皇帝能放过你?

      王体乾等人更是废物,此时若能与魏忠贤划清界限、倒戈一击,或许还有机会赢得皇帝信任,毕竟皇帝也不可能完全听文臣的,但你这么旗帜鲜明地把自己跟满殿的大臣对着干,就是朱大明想放水都不可能了,更何况朱大明根本就不想放水。

      朱大明看了眼曹化淳,淡淡说道:“曹化淳,去把钱爱卿王爱卿的弹章拿来再念一遍,魏公公来的晚了,给他也听一听,让他看看两位外臣是不是在欺骗朕,又是如何欺骗朕的。”

      朱大明这番话一说完,满殿的大臣再无疑虑,都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看着魏忠贤、王体乾等人的眼神全都变了,包括黄立极等人,也开始想着如何与魏忠贤切割了。

      曹化淳上前接过钱元悫的弹章,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念到阴养死士图谋不轨的时候,魏忠贤身体一震,又开始伏地喊冤,当听到僭称九千岁,配享文庙,广建生祠,一门五公侯,修祖坟违制,魏忠贤面无人色,只是不停念叨“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曹化淳念完弹章,退回皇帝御座旁边站好。

      朱大明伸手要来了那两份弹章,翻看了一下,然后对着殿中的众臣问道:“哪位卿家还有本奏?若仍是弹劾魏忠贤的,可一并呈上。”

      果然,殿中文班、武班,乃至殿外院寺监司之类的够品官员,有不少人的袖中,都藏有弹劾魏忠贤一党的奏折。

      原先还在观看风向,现在再无迟疑,纷纷呈上奏折。

      一堆弹劾魏忠贤及其党徒的奏折,顷刻之间堆在殿中。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走到大殿中间跪下说道:“臣等请诛魏忠贤!”

      朱大明看了看殿中群臣,又看了看跪着的魏忠贤、王体乾等人,目光转向已经快要站立不住的黄立极,说道:“黄爱卿,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黄立极面色如土地走到大殿中央,在已经跪着的群臣前面,郑重其事地跪下,紧咬的牙关中吐出了几个字:“臣黄立极,请陛下惩处魏忠贤。”说完也不抬头,不再多说一个字。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鐠以及其他尚未表态的殿中大臣,听到这句话,随即出列,拜倒在地,众口同声说道:“臣等请陛下惩处魏忠贤!”m.。

      第八章 雷厉风行

      ,。

      魏忠贤跪在地上,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事到如今,魏忠贤方才感到由衷的恐惧。

      直到今天早上,他还抱有幻想,觉得崇祯不敢也不至于要置他于死地,而现在他终于发现,他的死活,完全取决于崇祯皇帝的一念之间。

      到这一步,朱大明觉得差不多了,但是看着勋贵武臣行列的那些公侯伯们,一副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样子,他突然觉得有点不舒服。

      明朝皇帝对待有功的勋贵武臣非常好,土地、爵位、俸禄要什么给什么,而且也给了他们垄断武将世职的权力,子孙生来就有官爵俸禄,但是到了国难当头的时候,这些勋贵世家,一个比一个废物,一个比一个没节操,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

      因此,当殿中文臣全都表态杀掉魏忠贤,而朱大明自认已经胜券在握、目标达成的时候,拿眼静静地看着勋贵行列排在第一的英国公张惟贤。

      张惟贤乃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时的大将张辅之后,天启初袭封英国公,成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兼京营总督,绝对算是当今勋贵武臣中的第一人。

      张惟贤感觉到皇帝的眼光,也知道皇帝的意思,因此也不待朱大明发问,很快就走到大殿中间,在距离黄立极不远的地方郑重跪下,叩首说道:“臣张惟贤,请陛下惩处魏忠贤!”

      张惟贤话音一落,原本站在张惟贤身后的那一批勋贵们,仿佛刚刚睡醒一般,呼呼啦啦地跪了下来,不约而同地说道:“臣等请陛下惩处魏忠贤!”

      事到如今,魏忠贤也感觉自己大势已去,情绪崩溃,面无人色,只是跪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老奴有罪,老奴有罪,求皇上念在老奴侍奉先皇多年的情分上留老奴一命啊,老奴愿辞去一切名爵,只是回籍闲住,求皇上恩准。”说完叩首不起。

      这时,黄立极突然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大明看了看他,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黄爱卿既然有话说,那就说来听听!”

      黄立极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说道:“陛下,魏忠贤擅权恣肆,固然有罪,然其侍奉先皇多年,先皇临终之际,以之托付于陛下,今日陛下杀之,似有损先皇识人之名,或可念其老迈,令其回籍闲住,如此不损先皇识人之名,更显陛下宽宏之意。”

      黄立极刚说完,此前弹劾魏忠贤的钱元悫叫道:“陛下,魏忠贤罪恶滔天,不杀不足以正风纪,不杀不足以安天下士人之心啊!”

      王嘉徵也跟着说道:“陛下,黄立极之辈皆魏党,其为魏逆开脱,不过是为己开脱,若魏逆可以不死,则其党徒亦可以不死,如此国法纲纪何在?请陛下明察啊!”

      魏忠贤肯定要处死,因为他活着,魏党就不会散,他死了,不管是宫内的魏党,朝中的魏党,还是地方上的魏党,就失去了连结在一起的纽带,也就搞不出什么幺蛾子了。

      但是却不能现在处死他,因为还有内阁中的阉党没收拾,还要先给这些人一点希望,不然的话,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可能就会给朝局带来动荡,毕竟辽东等九边镇守太监,及诸将之中也有阉党,地方上的就更不用说了,万一哪一个害怕被问罪而干脆投降流贼,那损失可就大了。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采取了循序渐进、分化瓦解,最后致命一击的办法。

      朱大明决定效仿,于是说道:“传朕旨意,魏忠贤年老体衰,因病请辞,特准其辞去厂臣,交卸厂印,往白虎殿为先皇守灵三日,尔后可回籍闲住,颐养天年。”

      跪在地上紧张万分的魏忠贤,明显松了一口气,跪起身再拜说道:“老奴叩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白虎殿,即紫禁城中的仁智宫,是明中后期大行皇帝的停灵处,就在乾清门内的右侧,距离乾清宫并不远,如今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灵柩,还停留在那里。

      听到皇帝对魏忠贤的这种处置,黄立极及其身后诸臣中有不少人,原本紧绷的跪姿,也明显放松了一点,暗地里都是松了一口气,都认为皇上既然不杀魏忠贤,那也就不会拿他们这些阉党小人物怎么样,或许只是外放、降职甚至只是罚奉而已。

      朱大明口述完如何处置魏忠贤的圣旨,想了想又说道:“着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兼任东缉事厂并宝和三店提督,即日起办理职司交接。”

      片刻之间,一直侯在皇极殿边角的中书舍人们,就写好了两道圣旨,给皇上看过后,即刻用印,一个交给曹化淳,带着心腹小内侍,陪同魏忠贤前往天启皇帝目前停陵的白虎殿守灵。

      一个交给了方正化,由他带着自己的心腹人马,立刻出宫接管东厂而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东厂中层以上头目的大清洗。

      这是必然的,像这样的秘密警察机构,必须掌握在皇帝信任的人手里,而暂时交给方正化,朱大明是放心的。

      处理了这个当务之急,朱大明本想退朝,但是看看跪在地上的王体乾、李永贞等魏忠贤在宫内的心腹党羽,他又有点不放心,然后冷冷地看着这二人,说道:“王体乾,李永贞,你二人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一直跪在地上的王体乾、李永贞,现在有点后悔,当时看到满朝文武对魏忠贤喊打喊杀,他们心里有鬼,当然心底害怕,看见魏忠贤跪在殿中苦苦哀求,不得已也来到殿中跪下请罪。但皇帝似乎一直没有想要对他们怎么样。

      正自尴尬万分,考虑要不要起身归位的时候,王体乾听见了皇帝说的话,顿时一愣,寻思皇上这是要处理自己了,是要自己坦白从宽了,他当然很享受司礼监掌印太监带给他的权力感觉,但是却更希望能够留住小命,而且看今天的形势,嘴上不服输不认账是肯定不行了,于是颤抖着说道:“奴婢王体乾知罪,请皇上责罚。奴婢见事不明,受魏忠贤蛊惑,行事多有不妥当处,奴婢甘领责罚,请皇上处治。”

      后面跪着的李永贞也跟着说道:“臣有罪,请皇上处罚。”

      朱大明听他们说完,随即说道:“祖宗法度,治宫禁要用一个严字。既然你们都已认罪,朕就免去你们的职务,过些日子都回籍闲住吧。

      “传朕的旨意,王体乾、李永贞、崔应元党附魏忠贤,甘为爪牙,横行不法,着即夺去王体乾司礼监掌印一职,夺去李永贞、崔应元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即日交卸离京,回籍闲住。”

      说完这些,朱大明想了想又补充道:“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即日起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接任。”

      朱大明这一刻的雷厉风行,完全镇住了殿中的诸文武大臣,直到中书舍人写完所有的圣旨,大臣们才想起来高呼万岁,称赞皇帝的英明圣明。

      ¶ÔÇ®Ôªí¨¡¢Íõ¼Îá磬Öì´óÃ÷¿Ï¶¨ÊÇÒªÌá°ÎµÄ£¬µ«ÊÇÏÖÔÚ»¹²»ÊÇÉ͹¦·£¹ýµÄʱºò£¬ÒòΪÇåÀíκµ³Õâ¼þʲŸոտªÊ¼¡£

      朱大明当然不会完全按照东林党的想法把全部的魏党斩尽杀绝,魏党中的一些人才,他还是要保留,要使用的,毕竟东林党这一派,讲讲诗书礼乐仁义道德是高手,可是一旦干实事就不行,所以他不会完全站在东林这一边。

      但是对于内阁中一边倒的魏党,则是必须清理掉的,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必须赶走了,否则他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这些靠着贿赂、谄媚乃至【创建和谐家园】投靠魏忠贤而上位的人,当然是不能用的,何况这些人在历史上也没有展露出什么才华,崇祯帝给了他们时间和机会,最后在崇祯二年以后彻底失望,然后全部撵走,白白耽误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到了朱大明这里,一点机会都不会给他们,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算一算孙承宗也该到京了。m.。

      第九章 卧榻之侧

      ,。

      十一月初五的大朝会,一直到午时方才结束。

      崇祯皇帝朱大明快刀斩乱麻地处置了魏忠贤,以及魏忠贤在太监内臣中的铁杆骨干王体乾、李永贞、崔应元等人。

      先用曹化淳接任司礼监掌印,方正化提督东厂,至少是把司礼监、东厂这两个直属内廷指挥的权力机构,掌握在了手中。

      但是隐藏在司礼监和东厂,以及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总计二十四个衙门之中的魏忠贤徒子徒孙们,还不知道有多少,清理起来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但是这些事情交代给了曹化淳、方正化、王承恩等人,相信绝对不会手软或者有所遗漏。

      司礼监在二十四衙门中排在第一,不仅负责传递和批答内阁呈送的奏章,负责圣旨的传达宣读,而且主管皇宫大内的所有太监和内廷其他衙门的事务,同时还有自己的情报、侦察和执法机构,也就是东厂。

      所以只要把它掌握在手,对内廷的控制,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

      但是作为皇帝,在扫清天下之前,首先是要扫清内宫,绝对不能允许自己的身边,卧榻之侧,还有哪怕一个潜在的敌人。

      因为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些经历过万历晚期和天启朝血腥党争的太监,对这于一点,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他们能够在大内混出头来,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也都有自己的心腹眼线,都有自己的一本账。

      所以对此,朱大明还是很放心的,仅是内宫之中,光是太监就有一万多人,清除掉多少都不嫌多,永远不必担心会缺人用。

      大朝结束之后,也没有了以往的文华殿小朝会。因为如今的四位阁臣,个顶个都背着阉党的嫌疑,在皇帝作出明确的处理之前,按惯例,他们都应该在家待着避嫌,如何能再堂而皇之地来到文华殿,与皇帝议事处理政务呢。所以也就没了小朝会。

      朱大明回到乾清宫日常起居的西暖阁中,简单吃了午膳,理了理思路,然后让随侍在侧的王承恩派人去传曹化淳、张彝宪、王之心、高起潜、褚【创建和谐家园】、李凤祥等太监过来。

      不一会儿,一干信王时期就跟随伺候崇祯的太监,纷纷来到宫门外请见。

      朱大明把他们召进来,等他们行完礼,对他们说道:“你们跟朕多年,都是如今朕最信得过的人。今天找你们来,就是要对你们有个安排。”

      这番话让这些太监们激动万分,当年烧的冷灶,今天终于翻身了。

      朱大明当即让曹化淳拟旨,现任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掌事太监,即刻起就地免除,让王承恩兼领内官监、尚膳监及内承运库掌事,张彝宪晋升司礼监秉笔太监兼领尚宝监、印绶监掌事,王之心晋升司礼监秉笔太监兼领司设监、都知监掌事,高起潜领神宫监、直殿监掌事,褚【创建和谐家园】领御马监掌事并兼领兵仗局,李凤祥领尚衣监兼领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及织染局,徐应元领内廷惜薪司、混堂司以及司苑局等,杜勋则兼领钟鼓司、银作局等。

      总之,当年烧冷灶跟随伺候信王朱由检的太监们,如今终于小媳妇儿熬成了婆,都有了自己的官位和职司。

      当然,有的更信重一点的太监职权就大一点、位置就重要一点,稍微不那么放心的,职权就小一点,位置就无关紧要一点。

      比如高起潜这个太监,历史上崇祯皇帝非常信任他,但是他却做了很多操蛋事,能力不行不说,心胸还极其狭隘,卢象升这样文武双全的帅才,最后就是被他给坑死的。

      再比如杜勋,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前,崇祯派他监军宣府,一到任就立马投降了闯军,最后还代表李自成,到北京来劝降崇祯皇帝。

      这样的太监,当然不能重用,而且还要找机会收拾掉。

      但是现在,正是处理魏忠贤一党的关键时候,而崇祯皇帝手底下,也确实没有多少值得信任的自己人,所以暂时也只能将就着先用一下了。

      特别是曹化淳,他在原来的信王府是资历比较老一点的太监,只能是暂时让他先当一下司礼监的掌印,算是过渡一下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7: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