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无限灵药圃》-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师傅偷偷的看了一眼师娘,语气有些松懈,不过依旧色厉内荏道:“老佛爷怎么也是大清的皇太后,只要有利于我大清强大政策方法,为何不会同意?也许不会像你说的那样争权夺利,而是相互扶持呢?”

      “哈哈,哈哈。”李毅突然仰天大笑,笑的歇斯底里,笑的让人恐惧。

      声音阴冷,语气中充满了煞气,怒声说道:“既然整个大清都在为改革努力准备,那前些天的六十大寿又算什么,师傅您可知道她的六十大寿花费银两几何?”

      “我给您说说吧!”

      “为了迎接慈禧60寿诞,庆典处为慈禧置办新衣,由苏州、杭州、江南三大织造府承制。他们用各种高档绸、缎、皮、绵衣物及面料制成各色绣缎龙袍达数百件,共计耗银231000余两。”

      “慈禧乘坐的轿舆是金辇轿舆,60大寿专制,共耗银76913两制成;此外,慈禧还备有各类乘轿8乘,耗银12500两;还有光绪帝、后妃嫔乘坐的各式乘轿,耗银15000余两;再一个就是慈禧乘坐的黄漆车,光绪帝乘坐的朱红漆车,后妃嫔乘坐的黄油车共11辆,以及慈禧的役使宫女使用的青车30辆,修理旧车90余辆,耗银78900余两,以上共计耗银183000余两。”

      “慈禧为了增加庆寿的喜庆气氛,令人从京郊颐和园至紫禁城一路所经道路两旁搭建楼台殿阁、戏台、牌楼等点设景物,总计60段点景,共计耗银2400000两。”

      “慈禧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戏,不论是宫中还是京郊颐和园,慈禧都设有多处戏台,并置办各类台衣、道具等物品,又高价聘请有名的戏师来给自己唱戏,以上共计耗银520000两。”

      “慈禧在庆寿当日,还要上皇太后徽号,光由江苏织造府绣刻的玉宝、玉册,就耗银1923两。工部打造盛装印玺的金箱1个、金印池1个、金钱1个,耗金243两,加上打造的各类首饰、器皿等物品,共计耗金、银386000两。”

      “慈禧举办60寿诞前夕,令人提前把紫禁城内外装饰一新,张灯结彩,架设彩殿、彩棚,增设陈设铺垫等等,耗银866610两,仅颐和园一项就耗银460878两,共计耗银1327488两。”

      “慈禧庆寿活动,最隆重的莫过于朝贺、筵宴及演戏等场面,开支相当惊人,共计耗银62973余两。”

      “养心殿、太极殿、体和殿、东西六宫以及颐和园等处的修缮,耗银约414000余两,仅慈宁宫一处工程就耗银350000余两,共计耗银约764000余两。”

      “慈禧极好虚荣,爱讲排场,她在庆寿期间到处拈香拜佛,举行各类宴赏活动,加上上千的仪仗队,耗银28390余两;还有仪驾、骑驾等项耗银4580余两,坛庙大祀时官员穿戴的专制朝服用银11800余两,总计慈禧仪仗队等项耗银150000余两,黄金364两。”

      “慈禧庆寿期间,还对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等人加以赏赐,共赏赐如意100柄,瓷瓶500件,朝珠840挂,铜手炉1000个,各类蟒锻、丝绸5600余正等,共计耗银2897000余两。”

      李毅一口说完,看着师傅脸色愈来愈白的心中有些不忍,不过依旧继续说道:“师傅您还记得前些日子您捐的那五十两银子吧!北洋水师出征,水师提督孩子刚刚满月就穿上战甲,黎民百姓捐献衣物银两,只为能够大胜仗,可能是否知道因为慈禧的寿宴银两不足而多用军费,等着吧!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北洋水师战败的消息。”

      李毅所说的这些消耗的银两并不完全准确,都是找人做的一些统计,虽然会有一些出入,但绝对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当李毅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师傅喜来乐的脸色已经面如白纸,脚步虚浮,如果不是德福在一旁快速的扶着,现在已经瘫倒在地了。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喜来乐口中喃喃自语道。

      李毅并没有劝阻,而是满心怜悯的看着自己的师傅,生在这个时代是他们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突然间师傅双目一亮拉着李毅大声说道:“不对,不对,就算老佛爷作风奢侈,但还有皇上在精心立业,只要皇上一心改革,只要老佛爷同意,等改革成功之后大清就能强大起来,那时候一切都能解决,一切都能解决。”

      李毅看着陷入自我欺骗中的师傅摇了摇头,大声说道:“师傅,您一直说要改革,那您可知道如何改革?怎么样改革?怎样才算成功?”

      不待师傅回答,李毅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鲁正明他们一定是给您讲述了东瀛的明治维新吧!讲述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想要清政府借鉴学习,让自己也转变,完成富民强国的目标吧!”

      喜来乐想要说什么,不过李毅将他所要说的都说完了,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我就给您讲述一下明治维新。”

      “所谓的明治维新就是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所进行的异常自上而下,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当然说这些您可能听不懂,咱们就说一下成功的原因。”

      “师傅您知道日本的【创建和谐家园】,也就是皇帝是一个什么状况吗?您知道没有改革之前日本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吗?鲁正明他们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照抄、照搬,有些东西可是生搬硬套,但有些根本无法如此,师傅,同样是感冒发烧,但有些是因为风寒所引起,而有些则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原因所成。”

      ()

      第55章 大【创建和谐家园】的没救了吗

      第五十五章大【创建和谐家园】的没救了吗

      “师傅,同样是感冒发烧,但有些是因为风寒所引起,而有些则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原因所成,这个道理师傅您比我要懂得,但您可曾听过鲁正明给您讲过日本改革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日本的【创建和谐家园】,也就是日本的皇帝虽然有着皇帝的名称,但是在权利上却极度的松散,您在酒楼前应该听过三国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吧!日本的【创建和谐家园】就相当于三国时候的天子,权利都受到幕府的控制,所以对于日本的【创建和谐家园】来说除了改革没有更好的结局了,而紫禁城中的那位呢?他们的权利至高无上,根本没有日本【创建和谐家园】改革的决心。”

      “日本国虽小,但内部却有着二百多个藩国,权利不像清朝一般集中,所以他们内在具有很大的离心力,甚至一些藩国与幕府长期对立,这在改革中为那些反对幕府的的倒幕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清政府呢,唯一能够与之对抗的太平天国也已经被镇压,而且支持改革的倒幕派也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而鲁正明他们呢,仅仅凭借着几个文官的嘴皮子就能改革成功,哼,放眼古今中外,那一次改革不是伴随着鲜血,想要靠嘴皮子取得成功,师傅,您认为可能吗?”

      “倒幕派在掌握了实权之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辞,而鲁正明他们呢,就知道改革,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连改革的措施都没有就像成功,我们治病救人虽然也是按照经验来瞧,但我们也会做好各种预备措施。”

      “还有最后一点,”李毅紧紧地看着师傅喜来乐说道:“都知道改革能够让国家富强,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师傅,您认为那些洋人会同意吗?您认为他们就不会在暗中耍一些手段吗?”

      李毅的这些话犹如炸雷一般在喜来乐的脑海中炸响,这些天鲁正明为喜来乐构建的美好画面在李毅的这番话下破碎凋零,喜来乐的脸色愈加的苍白,脑门尽是冷汗,抬起头怔怔的看着李毅,声音嘶哑道:“那,那大清就真的没救了吗?”

      李毅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的其他动作,有些话不适合给师傅说,大清没救了,但中国还有救,还有半个世纪的沉沦,那个时候才是中国浴火成生的时候,才是神龙腾飞的时候。

      看着李毅不说话,师傅喜来乐双目中满是暗淡,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然后慢慢起身,拒绝德福的搀扶朝着门外走去,就是师娘二人也不让跟着,这个时候的师傅心神被完全击碎。

      “毅儿,你师父没事吧!”师娘担忧的问道。

      李毅叹了一口道:“长痛不如短痛,师傅只是一个郎中,有些事情不适合师傅去接触。”

      说道这里李毅双目中闪过一丝寒芒,口中冷声说道:“那些敢伸出爪子的人都剁了。”

      ……

      三天后,靖王爷与鲁正明二人一起来到李毅家中前来拜访,李毅并没有忌讳其他人,而是光明正大的邀请二人进来。

      “见过李先生。”

      “见过李先生。”

      李毅放下手中的医书故作惊讶的问道:“不知二位贵客到访,有失远迎,有失远迎,不知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靖王爷上前一步苦笑着对着李毅抱拳行礼道:“本王,不,在下私做主张,得罪先生,还请先生高抬贵手,在下在此赔罪了。”

      李毅嘴角冷笑一声,轻声道:“哦!我怎么不记得有什么事,应该是二位搞错了吧!”

      从内堂出来的喜来乐看到靖王爷二人也是一脸的惊讶道:“王爷,鲁大人?你二人怎么来了?快请坐,快请坐,德福,上茶。”

      鲁正明苦笑一声,对着喜来乐行礼道:“喜先生,之前的确是在下刷了手段,利用先生的善心,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正明再次给您赔罪了。”

      鲁正明的话让喜来乐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尤其是看到鲁正明给自己鞠躬吓得赶紧上前搀扶道:“鲁大人这是什么话,我怎么没听懂啊!”

      鲁正明瞧了一眼坐在一旁没有动弹的李毅,轻声说道:改革之事事关重大,我与王爷合谋想要将贵【创建和谐家园】李先生拉进来,想借助李先生之力为改革牵引,奈何李先生根本不愿沾染,所以在下才会拖您下水,想着由您这个师傅在,李先生定当不会袖手旁观的。”

      说到这里鲁正明一脸的羞愧的说道:“先生当年在沧州为我疗伤救命,后又救回格格性命,而今在下却算计先生,实乃罪该万死。”

      喜来乐赶紧扶起说道:“先生一生为国,有如此想法作为也不过是为人臣子该有的表现,喜来乐怎敢怪罪。”

      鲁正明虽然起来,但依旧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说。

      喜来乐看到这一幕,疑惑道:“鲁大人可是还有什么事?”

      靖王爷上前一步接话道:“多谢喜先生宽宏大量,只是还请喜先生发话,让李先生高抬贵手,放我一马。”

      喜来乐这才扭头看向李毅,神色有些微怒道:“毅儿?”

      李毅这个时候也不敢摆架子了,对于靖王爷这些人李毅是从心底不喜欢,甚至厌恶,但是对于教导自己的师傅,李毅不敢有任何的不敬之处。

      快速的站起身来,恭敬道:“师傅。”

      喜来乐双目紧盯着李毅怒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李毅有些扭捏道:“他们既然敢算计师傅您,那我就给他们一些惩罚,仅此而已啊!”

      靖王爷与鲁正明相互对视苦笑一声,您的一些惩罚却是将我们在国外采购机器的机会全部堵死了,闻名西方的神秘伯爵发话,还有那个大胆的敢卖给清政府机器,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不然他堂堂一个王爷又岂会屈尊下跪来求放过,还不是没有办法了吗。

      ()

      第56章 不情之请就不要请了

      第五十六章不情之请就不要请了

      “对于先生来说只是小小的惩罚,但对于我们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您这是堵住了我们大清学习西洋的路啊!”鲁正明苦笑一声说道。

      “毅儿,你到底做了什么?”喜来乐怒声问道。

      “没什么,我就是吩咐不让卖机器给他们而已。”李毅讪讪的说道。

      的确是,很松松的一句话,但这个时候的清政府一穷二白,从来没有重视过科技,以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想要从以所有发展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购买西方的机器来使用,而李毅就是在这个方面卡住他们的上升的渠道。

      喜来乐虽然不了解其中的重要性,但也知道李毅做的事让鲁正明他们无可奈何,肃声吩咐道:“继续将机器卖给鲁大人他们。”

      “是。”李毅点了点头,有着师傅发话,这些事必须的完成啊!

      突然间鲁正明上前一步,对着李毅弯腰鞠躬到底,恳求道:“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李先生相助。”

      “既然知道是不情之请还说什么请不请的,别说了。”李毅摆了摆手表示不想听。

      “……”

      ¡°Òã¶ù¡£¡±Ï²À´ÀÖÁ³É«Ò»ÚÚµÀ¡£

      李毅心中一叹,很是无奈的摆了摆手对着鲁正明道:“说吧!”

      鲁正明脸色大喜,快速的说道:“我们在西洋采购机器的时候,那些西方的财阀商人故意抬高价格,以次充好,更有甚者故意贩卖一些已经过期淘汰的机器给我们,所有在下希望李先生能够帮我们采购一些新的机器。”

      李毅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很多,此时的清政府极弱,不论是西方国家的政府,还是财阀都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在机器上搞事情是他们最常用的手段。

      “好,我会派人在西洋收购新机器,一会你列一个名单给我。”

      鲁正明大喜道:“多谢李先生,还有……”

      “够了,”李毅脸色一暗,大声说道:“不要得寸进尺。”

      今天本来就是让他们来赔罪的,不是给他们送好处的,就是一旁的师傅喜来乐这个时候也没有在说什么。

      靖王爷上前一步对着李毅拱手答谢道:“多谢先生相助,小王在此拜谢。”

      李毅眯了眯眼睛,看着靖王爷高声道:“帮你们是师傅的心愿,不过不代表没有任何要求。”

      李毅提出要求靖王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喜道:“还请先生吩咐,只要小王能够做到,定当竭尽全力。”

      李毅轻笑道:“听说王爷的书房中有不少医书,作为杏林众人在下难免会心有期待。”

      李毅话还没说完靖王爷就急切的说道:“小王这就将家中所藏医书全部送与先生。”

      世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喜来乐这条线用一次就行了,这一次已经让李毅生气,所以想要维持好与李毅的关系,唯有用李毅让两人结成同盟,钱李毅不缺,美女之前送过了,靖王府的格格就是筹码,不过李毅依旧没有瞧上,至于权利,一个在西方权利高大的伯爵又岂会看上一个破落的清政府的官职。

      “听我说完,”李毅开口道:“你家中的藏书只是这次交易的筹码,以后如果还想要采购其他的机器就需要新的医书,我需要整个太医院的藏书,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可以。”靖王爷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李毅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大声道:“好,那我就等你消息。”

      说完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靖王爷两人会意,对着李毅与喜来乐二人起身拱了拱手告辞离开。

      靖王爷两人离开之后,师傅喜来乐正要起身朝着李毅走来,脸上带有点点怒气,李毅赶紧解释道:“师傅,虽然两人亲自前来道歉,但再怎么说您徒弟也是伯爵的爵位,地位甚至比他们还高,这该有的架子还是得端着是不,而且您吩咐的事情我也给他们做了,顺便还能换一些医书,我可是听说靖王府中可有毛上溥的《无底编》。”

      “等会,你说的是什么,毛上溥的《无底编》?”师傅喜来乐猛地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

      “不错,就是那本。”李毅笑着点了点头应道。

      《无底编》共二十四卷,装成三十三册,此人乃是乾隆年间江西清江人士,行医数十载,编的此书,取名无底,以激励学医者,不过因为篇幅浩瀚,出版昂贵,一时无法出版,所以只留下原稿。

      “看,一定要带过来。”师傅喜来乐大声的说道。

      “好。”

      也许是为了给李毅搭上关系,也许是真的需要这批从西洋采购过来的机器,当天晚上靖王府的医书就全部被送了过来,第三天更是有大批量的医书送过来,整个京城太医院被誉为神州杏林圣地,更是以官方的名医大肆收集天下间的医书,其中孤本更是数不胜数,各个年代的版本都会找到一些,乃是世间学医之人最是羡慕之地。

      而此时李毅每天的事情就是白天到医馆去行医积累经验,得空就会拿着一本医书品读,可能无法完全了解其中的精髓,不过每一本书都用‘过目不忘’之能记在脑海中,以后有的是时间品读借鉴,李毅的医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7: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