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无限战役》-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猛惊讶道:“既然他们只有三四百万人,陛下如何掳掠两三百万奴隶?男子之数只有一半,除去老弱,能有一百万都不错了!”

      刘云双手一摊,道:“怎么不能?我又没说只掳掠青壮,倭国男女都一律运过来,为了断绝后患,男的阉了,女的做【创建和谐家园】,老弱的不要,这不就至少有两百万奴隶了吗?”

      王猛倒吸一口凉气,惊道:“陛下,这……这样做是否有伤天和?若然如此,不出几十年,倭人将不复存在矣!”

      刘云道:“怕什么?不存在就不存在呗,那些丑陋猥琐的倭国人,留在世界上就是个错误,反正我又没屠杀他们,不会有伤天和的。再说了,他们当年对中国做了什么,如此不共戴天之仇,怎能不报?”

      王猛当然不知道中日之间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但刘云总是记得的。从明朝的倭寇开始,到丰臣秀吉的侵略朝鲜,耗费大明的兵力,而近代则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侵华数十年,中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将日本人赶出中国,期间更是发生了无数如同南京大屠杀那般的惨事。所以说中日之仇不共戴天,至今日本都想灭了中国。所以,这仇是一定要报的。

      刘云又解释道:“景略呀(王猛字景略,虽然年未弱冠,但因为做官,所以提前取了字),你不知道,这个日本岛上拥有许多金矿,这些金矿都十分容易开采。而我们国家缺铜缺金,近年来货币的缺少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根据工商管理司的分析),几个月前从南洋运回了许多铜矿,铜的缺口可以弥补,但金还是很缺乏。所以,这个日本岛我们一定要占领,即使不占领,也要占领其上的金矿,或者驱使当地居民挖矿……呃,如果我们已经掳掠了他们的人口,那么只好【创建和谐家园】过去了,把日本变成大汉的一个州,总之这些金矿一定要据为己有。”

      听到金矿这个词,王猛顿时两眼放光,他身为宰相,负责许多大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要钱,可是管钱的财长是个死抠的老头,每天拿着账本和算盘算来算去,想从他那里挖出一笔钱,真是千难万难,每次都是磨破嘴皮子才答应,而且还要保证有赚才肯支出。现在在日本发现新财源,自然欣喜万分。王猛连连点头道:“陛下真是高瞻远瞩,既然如此,我对出兵没意见,我也赞同陛下的掳掠政策,嗯,倭人不必留在倭岛,全部迁来当奴隶,让我们的人去采那里的金矿,反正采矿技术不能让他们学去……”

      这么一来,攻打日本的事情大致决定了,只需在朝廷上和百官商议一下即可,相信在利益的诱惑下,大臣们是不会因为“仁义”而反对的。其实,只需刘云一个决定就行了,但刘云为了不留下独裁的榜样,才在大事上和众臣多加商量。

      343年初,庞大的汉朝舰队从青岛出发,驶向日本。此时还刮着西北风,正好顺风行驶,行进速度极快。刘云的舰队由三艘九桅宝船(此时已经建成15艘重达两万吨的宝船)、60艘六桅宝船和120艘战船组成。每艘九桅宝船除了驱轮的2000人之外,能装载8000人,还能装载大量的物资,每艘六桅宝船则装载800人,除掉划船的300人,能够作战的有500人,至于小型的战船,排水量500吨,只有六桅宝船的三分之一,但在这个时代仍然算是大型舰船,能装载400人,其中100人划船。如此一来,刘云的舰队总共有十二万六千人,总排水量高达21万吨!实际上这样的人数还是多了点,因为中国到日本距离短,不需要消耗大量物质,所以能多装点人,若是远洋航行,那么人数应该下降一半。

      水上战斗,以前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现在刘云的舰船上装备了许多重型弩炮。九桅宝船上的弩箭重达80斤,钢制箭头,一千米内能洞穿木制战船,多支弩箭命中后,可以打沉船只。九桅宝船上的重型弩炮有200门,算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列舰”了。其他舰船的弩炮要轻型一些,弩箭用10斤、30斤轻重两种,威力也相当大。当然还有轻型的弩机,用于近战杀伤敌人。水上作战首先以弩箭相互攻击,最后才是接舷战,接舷战是水战中最惨烈的方式。除了大小相仿的舰只让士兵登船肉搏之外,对于九桅宝船这种巨舰,以庞大的身躯直接碾碎对方舰船,这才是最好的方式。舰船上的弩炮,准头比投石机高得多,首先因为箭支都是标准化的,其次弩炮还装有瞄准装置,计算了抛物线轨道,通常发射第一次之后,就应该重新校准,这样精度就高得多了。

      舰队的十二万部队中,有三万人是青岛海军基地里训练完毕的新军,他们已经成为合格的水手,和系统士兵混编在一起,就差水战的实战经验了。

      实际上,对于眼前这个任务来说,面对野人一般的日本人,如此庞大的舰队实在有些多余。在九州登陆时,沿海的倭人都尖叫着逃跑,他们看见庞大的舰船,还以为遇上海上巨兽,别说组织战船对抗,就连武器也扔在地上逃跑了。事实上,现在日本的大和国只管到近畿附近的地方,九州这些地方只有一些野蛮部落而已,刘云感到十分气愤,不止是他,全体将士都感到十分气愤,一丝抵抗都没有,这还是作战吗?最后,刘云下令摧毁倭人所有的船只,包括渔船。巨大的弩箭凶猛地击中小小的木船,一下子把木船砸成碎片,刘云哀叹道:“真是太浪费了,我想我们的箭支都比他们的小破船昂贵,亏了,亏了。”

      舰队在九州附近游弋时,还发现了许多海盗,这下子可有一点点战斗了,虽然这些海盗面对巨舰还是不堪一击,但总归是有战斗了。有些海盗曾经窜上东南沿海,所以这次他们死有余辜。

      庞大的部队登陆了,刘云建立了几个基地作为补给站,然后就开始捕奴。刘云指挥捕奴队得心应手,因为他曾经干过这种事,不过当年是抓奴隶去卖,现在则是抓回国当劳动力。

      后续船只不断地开来,只为了运奴隶回去,这次进攻日本,直接催生了两个行业,第一是人口贩卖,第二竟然是【创建和谐家园】业。人口贩卖则贩卖【创建和谐家园】,至于捕掳回来的倭国男人,为了不再生事,就把他们的祸根割了。后世的中华东洋行省的人们只有在史料里才能找到千百年前在东洋行省存在着一个极度猥琐的人种,后来因为不适应时代发展而灭绝了。

      刘云攻到本州时,近畿的大和国才组织了有点像样的抵抗,但是,那些拿着木棒竹箭的“足轻”是没法对大汉的重步兵产生任何威胁的,因为他们根本近不了身,无数重弩兵的弩箭正等着他们呢,三百步外就能杀败他们,这些胆小猥琐的倭人是不可能冒着箭雨冲到汉军阵前来的。大和国匆匆组织起来的数万士兵,就这么被汉军屠杀掉了。

      于是,日本岛上再也没有国家,只有一些野蛮的部落,这些部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大汉的捕奴队掳掠回去当奴隶,为封建主义中国的建设做贡献。当然,还有一部分倭人留在岛上,作为免费的矿工,采来的黄金自然统统交给大汉帝国了。这些倭人原来不知道这种地方有黄金,当他们看见炼金厂产出的一块块黄金时,眼珠都要瞪出来了。曾有数起【创建和谐家园】黄金的事件,但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的倭人直接被剥皮塞草,此后没人敢觊觎这些大汉帝国的财产了。

      话说中国人民还真是勤劳,他们在日本岛上看见这里有肥沃的土地,而那些野人却不懂得耕种,现在许多野人被捉回中国去了,他们不忍心这里荒废,便自发组织起屯田来。刘云见那些新军自发屯田,便下令让系统士兵也参与屯田,同时从国内【创建和谐家园】过来,一者可以监视这些还未被抓走的倭国野人,二来去开发新土地。渐渐地,上岛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倭国人越来越少,加上两者的科技水平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这些倭人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倭人以前也建造了城池和宫殿,但【创建和谐家园】嫌这些东西太小气,就把他们的城池拆了,自己按照中土的样式重新建城。看来,这就是后来倭人灭亡的原因之一了。

      有了数十万倭人奴隶,运河的建造进度快了许多,半年过去,南段广陵到徐州的运河已经畅通了,漕运成了重要的运输方式,大大节约了成本,徐州也因此最先发展起来。

      随着新技术不断从基地流向民间,中国北方也迅速发展起来,才数年时间,就有许多城市繁华起来,这也是得益于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水力机械、新型农业工具、耕种技术、新的炼钢技术、水泥、玻璃、橡胶、造船术等等,正在慢慢影响着整个中国。这些技术也随着南北交流而部分带到南方,南方百姓听说北方已经安定下来,而且人民富足,个个都十分羡慕,人心思归。特别是以前战乱时期逃难到南方的百姓,他们更加迫切想回到故乡,就连一些南迁的世家大族也在怀念旧日的荣光。可以说,从人心方面,统一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但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统一,时机还不成熟。所谓最小的代价,是指对南方最小的破坏,对百姓最小的影响。当然,北军的战斗力极强,伤亡方面已经是次要的,相反刘云考虑更多的是南军的伤亡,毕竟都是内战,不必追求最大的杀伤,只求更迅速统一。

      时间很快到了344年,此时全国的交通已有较大改善,水泥道路已经很普遍,许多地方虽然没有胡人奴隶或倭国奴隶,但百姓也自发组织起来修建水泥路,毕竟方便的是自己,若是等“国家建设队”来修建,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施科举制已有三年,大量寒门士子跻身官场,大大打压了豪门士族,刘云的出现,使得这个过程提早了数百年。中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官僚阶层,这个官僚阶层的特点是无论你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只要通过了特殊的途径,例如科举,就能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的一员。这样的制度比之前的九品中正制要先进,至少目前弊端还不明显,所以整个政权是健康的。

      另外,科学已经不是什么旁门左道,而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说得实际一点,就是科举设有相关科目,如果通过考试,那么就可以做官。虽然现在农、工、理、丹(化学)四门学科出来的进士的官职不如正统渠道出来的高,但好歹也是官僚,也算出人头地了。要知道,从前进行相关研究的人,都被人看成是不务正业,做的是下等的“奇技淫巧”,不被人口诛笔伐就算好了,哪有精力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块,总结过去的成就,形成一个系统学科?现代人埋怨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发达,但未能形成系统的学科,除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科学从未受到重视。反观西方的学术氛围就自由得多,这也难怪文艺复兴后他们就迎来近代科学的大发展。现在,刘云的“学生”已经很多了,他已经不用亲自教学了,教学的任务自然就交给“古代科学家”,刘云现在都被称为“百家之师”了,这让他得意了许久。

      王猛的弟弟王韬现在已经十四岁了,十二岁时他便开始从政,其实是做些“助理”工作,这种工作并非严格的,而目的是在工作中学习。这王韬除了很有天赋之外,还乐于从刘云那里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刘云认为这是小孩子接受能力强,如果对一些七老八十的家伙宣扬什么“地球是圆的”,那些老家伙若不是忌惮他的身份,非跳起来打他不可。可以说,王韬的观点是最接近现代人的,而且他对刘云既尊敬又依赖,几乎想要每时每刻都跟在他身边。

      “小韬,昨天布置的作业——弹道计算,你完成了没有?”刘云如平时一样检查王韬的学业。

      “是的,陛下。”王韬道,“关于我军弩炮、投石机和井栏的射程计算那几道题已经完成了,您检查一下。”王韬年纪渐长,变得成熟多了,也不敢直愣愣地称呼“大叔”了。

      刘云大略检查一下,发现他使用符号和代数式进行计算已经相当熟练,这得益于他没有受到旧的知识的影响,很容易接受各种符号。那些数学家们还有一部分人不习惯符号运算,还在用旧的一套东西,或许他们这代人很难转变过来了。不过,符号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发展必须使用符号。当然,刘云不会说“这是拉丁字母,这是希腊字母”之类的话,而是说这些符号是“天书符号”,反正日后中华文化占主导的时候,谁能分辨哪个是“正版”呢?

      刘云道:“做得不错,不过你不必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这些应该是工程师做的事情,你应该学着把数学用到政事、军事和生活中去。例如财政收支和税务政策,行军与粮草、军器,作战的时间差等等,必须清楚地知道你所面对的事情的状况,不能听别人三言两语就轻信。”

      王韬点头道:“我明白了,陛下让我在工作上不能轻信小人之言,必须真实地了解情况。”忽然,王韬想起这几年来刘云对他的恩情,从济南城中把他救下,到后来的悉心教导,他哥哥也因为刘云而获得相位,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猛找到了“明主”,能够一展胸中所学,而王韬,一直觉得刘云对他恩重如山。想到这里,王韬忽然泪下,泣声道:“陛下,大叔,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当初若不是你,我早就成为胡人的刀下鬼了,还有你教我这么多东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才好!”

      刘云一愣,然后温言道:“好了小韬,不用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都十四岁了还爱哭,你看你哥哥十五岁就开始治理州郡了。行了,别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你给我好好学,好好把我教你的东西用在实际上,并且传下去,这就是你对我的最好报答。”

      刘云像老师一样安慰王韬好久,这才让他的情绪平静下来。刘云和王韬的关系和古代师生不同,少了许多拘谨,更像现代的师生关系。

      ***************************************************

      要回家了,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更新,请见谅。

      序幕 第二十九章 灭亡东晋

      诺书网 更新时间:2011-11-26 15:57:22 本章字数:6327

      刘云当皇帝两年,文武百官不知催了他多少次,催他娶妻纳妾,连远在幽州的冉闵都写信劝他,但刘云是不会和一群npc结婚的,更不会滞留在这个时空,因为他还肩负鸿钧交给他的任务,而这个任务首先要站在时空战场的顶峰,然后从时空战场出去。nuoshu。com现在,他已经有了接班人的人选——王韬,因为他和自己的想法最接近,而且也很有政治天赋。对一般人来说,交出皇位就是要他的命,但在这里,皇位什么的对刘云根本不重要,他要的是功勋和资源。

      这几年里灭仇池、成汉,招降西凉,征服日本,以及与北疆胡人无数次征战的胜利,还有国家的发展,都给他带来许多功勋。单单扩展基地不会获得功勋,但发展国家就能获得功勋了,因为系统要照顾一部分种田派玩家的需求。如今,刘云已经有890点功勋,2380万资源,这种程度的资源已经相当于旧火器时代高级阶段的资源了。当他撤离这个时空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把基地变回母舰带走,也可以卖掉。但要注意,现在刘云已有接近两百个基地,如果他带着这么多母舰进入下一个时空,那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进阶下一时代的时候,所有的基地都要强制升级,基地数量越多,所需的资源也越多,而且基地越多,越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如果玩家有n个基地,那么打爆一个基地后可以获得1/n的资源,基地数量多,虽然每次损失少了,但不好防御,反而更加容易损失。当然,如果资源充足,那么基地肯定越多越好,因为进入新时空可以迅速扩充兵力。实际上,系统建议进入下一个时空之时,基地数量最好在10个以上,30个以下。

      344年冬,刘云在寿春北部囤积了三十万大军,日夜操练,作势进攻江南,东晋小朝廷大为惊恐,急忙调集军队去寿春防御,日夜提心吊胆,害怕汉军攻来。南北政权以淮水为分界线,至于长江防线,目前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汉军一旦完全占领长江以北,那么东晋的都城建康距离汉军地盘只有一条长江。

      或许是因为刘云乱入这个时空,所以不仅东晋的皇帝司马衍没死,连权臣庾亮也没死,司马衍没有多少主见,由于他母亲是庾太后,导致庾太后死后舅舅庾亮掌权,初时与王导分庭抗礼,339年王导死后,就由庾亮一人专权。庾亮此人说不上是智者,至少政治斗争上很愚蠢。当初王导看到东晋门阀势力之强大,他自己也代表了北方南迁的门阀,为了政治的稳定,王导采取温和的方式施政,世家大族有人犯错也从轻处理,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庾亮掌权后,由于其竭力想铲除王导的势力,便专门找王导一派官员的茬,杀了许多人,与很多人结仇。庾亮此人才能不高,完全是因为外戚的身份才掌权的,他这么做简直愚蠢透顶。羯赵猖獗之时,庾亮曾经准备北伐,但因为石虎的进攻而失败。说实话,晋军的实力一向不强(谢玄组建的北府兵除外),加上当时羯赵还很强盛,庾亮只得知石虎篡位,羯赵内乱,然后就匆匆北伐,但石虎很快就平定了内乱,而且军队未受损失,这样北伐自然失败。

      庾亮未死,仍然掌握大权,桓温此时还是小小的太守,根本没有掌权。由于庾亮的平庸,有些军事才能的人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这次南征应该难度不大。

      刘云屯兵寿春之北,但引而不发,东晋已经有人看出不妥了,但庾亮不听,仍然防守着寿春。事实上,以晋军的战斗力,根本守不住寿春,守也没用,晋廷内有人建议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重兵收缩至建康以抵挡,原则上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刘云在连云港已经准备了一支五万人的水军,时刻等待出发。

      这支水军没有九桅宝船,那种船太大了,这支水军全部由六桅宝船和战船组成,灵活性比九桅宝船高一些。士兵则全是步兵,没有骑兵,另外携带了大量攻城武器的配件。

      刘云有心培养王韬作为接班人,便出人意料地任命王韬为这支水军的主将,一时众将皆惊,这个皇帝陛下竟然任命一个少年作为主将,这个少年的武力并不突出,以前也没有什么大的政绩,只是出谋划策而已,若是作为谋士还能接受,但作为主将就有点太年轻了。

      众将皆向刘云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刘云道:“我记得六年前羯赵和燕国发生了一场战争,石虎的三十万大军是被燕国的那个谁打败的来着?对了,好像是叫做慕容恪,他当时也是只有十四岁,我收复幽州的时候曾经跟那个慕容恪交手,那家伙弄了一群铁甲连环马过来,结果被我打得落荒而逃。你们看,我的手下败将慕容恪十四岁就敢率军大败羯赵,而东晋军队又不如羯赵,现在我让十四岁的王韬统兵攻打东晋,你们却害怕他会败于软弱的东晋之手,难道我堂堂中华儿郎还不如鲜卑胡虏吗?”

      众将一时气结,刘云弄了一大堆对比,就是说胡虏慕容恪少年时都能大败羯赵,难道【创建和谐家园】王韬还会败给比羯赵弱小的部队吗?虽然说刘云的话有许多漏洞,但一时无人可以反驳。

      刘云环视帐下诸将,然后看向王韬,道:“王韬,我问你,你敢不敢领这个任务?我要你率领水军从连云港南下至长江口,然后开到建康登陆,一举攻下建康,迫使东晋投降。如今晋军主力被我拖在寿春,建康空虚,你有没有胆量深入敌人内部直捣心脏?你有没有这个胆?!”

      王韬被这话激起了血性,高声道:“有!”

      “很好。”刘云微笑道,“王韬听令!从现在起,你就是大汉南征军特种军团主将,我命令你马上出发,直捣建康!”

      “末将领命!”王韬行了一个军礼,接过令牌转身而出。

      王韬出了营帐之后,便带着几个亲兵骑马前往连云港,开始执行任务。王韬离去后,一些将领便向刘云提出疑惑。

      张和面露忧色道:“陛下,王韬小将军年纪过轻,况且没有实战经验,这个恐怕……”

      王猛也来劝阻道:“陛下为何如此看重王韬,难道不怕他只是个纸上谈兵之辈?”王猛的话说得有点直,看来是担心刘云过于重用他弟弟,担心影响不好。

      刘云笑道:“景略,你为何也来劝阻?难道没听说过‘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你弟弟他是有点本事的,至于他没有经验,没带过兵怎么会有经验?如今建康空虚,水军又有五万之众,战斗力、武器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如果这样还不能打赢,只能说王韬是个比赵括还要差劲的庸才了,算是我看错了。”

      刘云这么说,众人便无话可说了。事实上,王韬一开始统兵也十分紧张,但很快就适应了,平时学过的各种兵法、水军注意事项等等都想起来了,在行进中尝试了几次调动舰船,慢慢地熟悉了起来,到长江口之时已经完全熟悉这支部队,指挥起来颇有些如臂使指,刘云果然没有看错人。

      东晋方面根本想不到汉军会从海上进入长江,更想不到他们可以直接攻打建康城,此时,东晋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开始后悔当初为何选择建康作为都城。一架架【创建和谐家园】炮在城外架起来,弩炮抛射攻击城头的敌军,压制晋军的反击之后,浮桥车开始填在护城河上,云梯车随之前进,架在城墙边上,攻城在有条不紊中展开。孱弱的晋军缺乏训练,哪里是彪悍的陌刀手的对手?不出所料,攻城方一天,建康城就被攻破了,皇宫被包围,晋国皇帝司马衍和大多数大臣都被抓起来了,于是,东晋灭亡了。此战属于奇袭,双方的损失都不大,最后以汉军的胜利告终。

      建康被攻陷之后,消息还没有这么快传出来,数天之后,刘云发现了一百公里之外的信使,便立即下令大军渡河,把寿春包围,唯独放信使入城。

      寿春城中的晋军看见敌军围城了,大为惊恐,庾亮十分紧张地等待对方攻城,不料等了半天,攻城的喊杀声没等到,反倒等来一个信使。听完信使的报告后,庾亮两眼一黑,立时晕厥倒地,他得到的消息是“建康陷落,晋室投降”,也就是说他的权势从此就完了。不料,庾亮这一倒下,很快就变成永远的倒下了。原本庾亮应该在340年挂掉,如今拖到344年,算他多活了四年,便宜他了。主将已死,国已亡,大军围城,寿春城内晋军军心已失,很快就投降了。刘云进城整编晋军时呵呵笑道:“孙子说,‘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全军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我都试过了,这用兵的经历也算完整了。”

      同样,对晋军的处理方法仍然是测试合格者送去徐州训练,不合格者发钱遣返回乡。寿春事毕,刘云率大军抵达建康,开始进行政权接收工作。实际上,刘云让王韬领兵攻晋,完全是送一个天大的功劳给他。灭国之功,统一之功,让他直接升一品都够了,但刘云没有这么做,另外王韬也不会接受,他知道“大叔”是特地送给他这么大一个功劳,他率军攻晋,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东晋灭亡,中国终于统一了,但还有一个胡人政权尚未灭亡——燕国,这个燕国,刘云不准备靠着强大的基地士兵去灭他,而是让本身强大的中国去灭,当然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全国人口才一千二百多万,离强盛还差得远。

      国家要发展,现在北方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南方还差得远,晋室虽亡,但晋室留下的后遗症——世家大族仍然把持着地方政权和经济,特别是经济。政治上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服从中央,实际上扔想保留自己的独立王国,刘云当然不允许。处理世家大族的方法,之前已经有了先例,但当时处理的是北方的世家,相对容易,如今就要困难得多。

      刘云任命王韬为扬州刺史(这个扬州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州,南方除了荆州和岭南和南蛮之外都算是扬州),管理整个江南的政务。重任在肩,虽然有一批幕僚协助王韬,但他不敢怠慢,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处理这些繁杂的政务。王韬目前还不知刘云这是要培养他做接班人,而且有点想学习王猛的意思,于是他上任之初,便勤恳工作过了头,有些事必躬亲的样子。为此,王韬常常埋怨工作累,刘云一得知消息,便知道有问题了,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于是刘云搞了个视察的名目前往建康,去指点王韬。

      刘云来到建康的州府(这个不是基地),发现王韬正在伏案工作,王韬一见刘云,急忙起身施礼道:“微臣王韬拜见陛下。”

      “去去,拜什么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些繁文缛节,我叫你治理扬州,是让你学习治国的经验,不是让你来学这些所谓礼数的。”刘云神色不豫道,“小韬,我听说你常常抱怨工作辛苦,每日工作到三更,你都说说,这段时间你有些什么成绩,经济指标达到要求没有?”

      顿时,王韬有些尴尬道:“陛下,这刺史之职事物太多,且扬州地域广大,我都有些处理不过来。至于这经济指标,我觉得现在我的命令都下不去,地方的官员大多阳奉阴违,我每每让他们按照朝廷的方针去做,但他们只是做个样子,检查过后又恢复原样,这些事情很难办啊。陛下,我觉得我才疏学浅,不足以但当刺史之重任,请陛下另外选贤任能。”

      刘云心道这世家大族果然问题多多,看来王韬还是年纪轻,没经验啊。他看向王韬严肃地道:“小韬,我觉得你处理政事的方法不太对,你要不要听听我的意见?如果你听了我说的话还没法处理好这江南的事情,那我就只好撤你的职了,不过现在还不能撤,你必须担起治理江南的重任,不能临阵脱逃!”

      刘云见他一脸期待的样子,便道:“小韬,你最近总是说工作累,我也知道你的事情多,但我要说你处理方法不得当,你看看我,做整个中国的皇帝,全国的事情都让我处理,为什么我不感觉累呢?我每天处理两三个小时的政务,其余时间不是游玩就是修炼,为什么我又能做得到?”

      王韬小声嘀咕道:“那都是你把事情都推给我哥哥和文武百官,自己只当个甩手掌柜。”

      刘云忽然拍手道:“对呀!你不是说我当甩手掌柜吗?这不就是处理政务的方法吗?你看,扬州府的官员这么多,你的幕僚也不少,你为什么不能选贤任能,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呢?”

      王韬眼前一亮,很快又担忧地道:“不行啊,我当然可以把事情交给擅长的人去做,但如果我把事情都交给他们,那要是他们【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办?现在下面的人都已经阳奉阴违了,要是再【创建和谐家园】,那江南岂不要搞得一团乌烟瘴气?”

      刘云拍拍王韬的脑袋,笑骂道:“你看,这你就陷入死胡同了,事情都让自己做,就搞得自己非常累,交给别人又不放心。其实啊,有些事情你是没法搞得绝对廉洁的,水至清则无鱼。你把事情交给手下去办,拨下去多少钱,能办成什么样的事,你应该心中有数,等他们办完事情之后你再看结果就行,如果不合格再让他们负责。如果出了什么舞弊之事,那么国有国法,到时完全可以依法处置,给他们一个教训。实际上,你只需切实掌握好情报,再者必须知道哪些人有什么才能,适合什么岗位,然后把他们派遣到合适的地方去,就能把握全局,大体上能够建设好整个国家。有一些国家建设的工程交给地方,有些人会【创建和谐家园】,会偷工减料,搞‘【创建和谐家园】工程’,这时候你必须严格监督资金的出入、流动,要警告下面的人不要做得太狠,否则是要丢官,甚至丢脑袋的。小节方面可以看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斩尽杀绝,但在原则方面绝不能含糊,这就是治理国家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说不必事必躬亲,也能治理好国家。当然,空口说说谁都会,真正做事才体现一个人是否有能力。

      至于你说的阳奉阴违,无法推行改革的事,这个其实是因为地方的世家大族太过根深蒂固,对国家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个事情有些复杂,但我们必须处理好。首先,这些世家大族是必须处理的,不能让他们霸占整个南方的经济,更不能隐匿人口,拥有私兵,不过处理起来不能只靠武力。你要记住,如果要打倒一批人,那么不能四面树敌,必须打击一批人,中立一批人,拉拢一批人……呃,不是拉拢,是团结,而且你团结的人必须是大多数。现在我们面临南方世家大族的问题,首先要打击那些久居高位的世家大族,例如王家、庾家、周家、陆家、谢家等等,现在他们还有许多人在地方任职,还来不及处理。这些大家族大多占有无数土地,甚至占有山川湖泊,隐匿人口,影响极坏,我们首要打击的就是这批人。另外,还有一些次等的世家,被这些大家族排挤、打击,但他们也是士族,以后也要打击,但不是现在,所以暂时不用触动他们的利益,先中立这些人。我们要团结的则是寒门,也就是中小地主,以及广大百姓,他们是反对世家大族的主要力量。

      实际上,我已经有了对付世家大族的计划。首先把原属于北方的世家迁回北方去,我想会有人愿意回去的,这样可以分化一部分人。其次,必须禁止隐匿人口,禁止养私兵,有以上两种行为者,视同叛国,罪当斩!另外,必须禁止占有山川湖泊,这些东西都是国家所有,私人只能占有田地。这样一来,就多出许多可开发的耕地,再以开发江南为由,以优厚的条件迁北方百姓和北方中小地主来江南,从基础上破坏世族的生存土壤。现在南方还是很落后,人口少,但资源众多,尤其是土地资源,必须迁移人口才能发展起来。最后,要严格执行法制,有罪当罚,不论你是世家子弟还是平头百姓,一律按照《大汉律》处置。从明年开始,南方也要实行科举制,到时候世家失去了其政治依靠,离没落之日也就不远了。”

      刘云说了许久,王韬也听得入神,待到结束时,王韬拍手赞道:“大叔果然深谋远虑,尤其是‘打击一批人,中立一批人,团结一批人’,这可真是政治斗争的精髓!”

      刘云心道:“真是惭愧,主席他老人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就这么被我拿来用了。不过,我还没抛出‘阳谋’之说呢,这个阳谋才是主席的法宝。”

      ***********************************************

      抱歉哈,现在才通网络,多更几章.

      序幕 第三十章 征服游牧民族

      诺书网 更新时间:2011-11-26 15:57:27 本章字数:4908

      刘云找王韬谈话,传授了许多后世总结的政治经验后,很快就被王韬用在实处,事实上也多亏王韬接受能力强,政治天赋也高,才能这么快学以致用。nuoshu。com在他的施政下,江南的世家大族渐渐衰落,刘云也同时提拔一批年轻官员前往江南任职,助王韬一臂之力,并且在政治上排挤世家大族。少了世家大族的阻挠,中央的政策很快就在荆州、扬州施行下去了,政治和经济制度都得到了改革,渐渐向北方靠拢。当然,这转变还需要时间。总之世家大族现在失去了政权,衰落是迟早的事。

      三年后(347年),王韬任期已满,被调回长安,同时,地方军区的领导也来个大调换,这样不时的调任,可以防止一些人在地方长期经营,形成过于强大的人情关系网。现在已经是军政分离,军队施行募兵制,正规化训练,强调士兵要忠于大汉,忠于皇帝,削弱将领个人魅力的影响,同时保持其战斗力。这样的军政分离政策,是从后世搬来的,在这个时代可谓非常先进,许多有识之士都赞叹这种制度“断绝谋反之源矣”。

      王韬经过三年的锻炼,施政手腕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愈发感激刘云,教会他这么多东西。调回中央后,刘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一件令人震惊之事——收王韬为义子。

      “陛下不可!”王猛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王猛跪下道,“若陛下铁心要收小韬为义子,那么,我要辞去相位,从此再不过问政事!”看来王猛是想避嫌。

      ¡°±ÝϺαØÊÕÃøòÈÒå×Ó£¿³¼µÈÔç¾ÍȰ¹ý±ÝÏÂÈ¢ÆÞÄÉæª£¬ÔÙÉúÏÂÁú×ÓÒԼ̴óÒµ£¬Æñ²»¸üºÃ£¿¡±Àñ²¿ÉÐÊ鬷åȰ˵µÀ¡£

      “陛下三思!”群臣皆劝说刘云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

      “陛下……”作为当事人的王韬“扑通”一声跪下了,泣声道,“大叔,我早就知道你的用意,当初让我统兵灭晋,分明是想送个功劳给我,后来又让我在扬州刺史的位置上锻炼,我知道大叔的良苦用心,况且大叔对我恩重如山,我一直视您为君父,但是……我真的没有当皇帝的想法,我只想做到哥哥的地步,好好帮助大叔治理国家。所以,我真的不能接受!”

      “哼!”刘云面色铁青,怒道:“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两个都……你们可知道,我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终有一日要离开,我选个接班人就不行了么?我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结果他自己都推三阻四,你们叫我怎么办!难道让我离开之后,整个中国群龙无首,再次四分五裂,最后让胡人得逞吗?你们不必说了,王韬,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姓王,改姓刘,叫刘韬!我问你,你愿不愿意?!”

      王韬,不,刘韬迟疑片刻,便跪下向刘云叩拜三次,道:“儿臣叩见父皇。”

      刘云见目的达到,嘴角浮现一丝笑容,忽而正色道:“韬儿,从今以后你就是大汉太子了,太子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不应该做什么,想必你都清楚吧,我希望你的行动能跟你的想法一致,好好治理这个国家,然后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努力向外扩张,为后世子孙打下基业。王猛,从此以后,你就和刘韬不再是兄弟,你不是外戚,只是一个普通臣子而已,你该在什么职位还在什么职位,不可僭越,不可【创建和谐家园】和关系。”

      “臣遵旨!”王猛见事情已定,只好顺着刘云的意思。

      从此,刘云便开始慢慢把权力交给刘韬,让他掌握更多执政经验,为将来正式执政做准备,而刘云自己则可以花更多时间在修炼上。刘云告诫刘韬,稳固执政的前提是掌握军队,所以军权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至于其他权力,稍微下放一些也无妨。由于皇帝的位置总要传下去,所以军权必须平稳地传下去才行,不可产生动乱,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350年,刘云在幽州、并州的北部搞了一个“北疆建设兵团”,有三四十万人,男女各半,在今天的内蒙古草原定居,开始试验“可持续放牧”,也就是搞定居式牧场,实际上是把牧场划分为许多片,牛羊等牲畜吃完一片后迁到另一片,原来的地方则重新播种牧草,不必游牧。

      消息传到辽东的燕国那里,燕王慕容俊(慕容皝挂了)召集所有重臣前来商议,最后慕容恪得出结论:“刘云这是想断绝所有胡人的生机,包括他们鲜卑人!若让刘云得逞,那么他们这些民族就将永远消失!”慕容俊大惊失色,联合草原上所有部落,包括宇文氏、段氏,以及朔州以北的羌人、氐人和匈奴人,大举进攻汉朝。可惜,等待他们的是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以及坚固的城池,草原上这些游牧民族不到半月便全部失败。从此,所有游牧民族元气大伤,整日战战兢兢,不可能再大举进攻中原,唯有游牧等死而已。

      不过,此时中国人口虽然已有两千多万,但青壮年尚未成长起来,除去基地,这个国家才刚刚兴起,尚未强盛。

      又过了十年,时至360年,中国人口已有近四千万,当初大汉建国时出生的婴儿,此时已经长成健壮青年。而且,从350年开始,刘云渐渐关闭基地,关闭附属建筑,不再出系统士兵,让国家自行发展。起初,许多原料的供给出现了短缺,例如水泥、钢材等,但这种短缺也【创建和谐家园】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种物资的供给渐渐地回到正常水平,只是成本提高了一些,因为之前是刘云的资源在买单。当时,出现了胡人大举进攻的事情,在北方参战的部队大多不是系统士兵,实践证明,这支训练起来的部队是强大的,这个国家经受住了考验,离开刘云的基地后也能顺利维持下去。

      刘云渐渐把仍然激活的三十个基地迁到今内蒙古的荒漠中,由于基地的建设本身会改善周围的一片土地,所以这也算是改造荒漠了(类似魔兽中部署非不死族基地会有荒芜之地驱散的作用)。这些基地仅仅维持着本身的运转,并未大规模生产。

      终于,刘云感觉时机成熟了,准备对塞外的胡人发动最后一战,一场规模空前的用兵。

      “所有基地,全速运转,开始囤积战略物资。”刘云的基地开始生产各种物资,运往幽州,同时,调集大量尚未退役的系统士兵和系统农民,还有三十万新军,整个北疆建设兵团百万人,全部开往幽州前线。

      无数的粮草、军器,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运往幽州,海军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运输任务,从南方千里迢迢运到幽州来。这个看起来是全国总动员,浪费国力,其实不然,因为运输的都是已经停止运作的基地的剩余物资,反正那些东西留着也没用。一个月内,幽州就聚集了一百余万大军!这些都是正规的部队,其中三十万是正常士兵,其余都是系统士兵。还有两百多万男女,承担运输和扩张任务,这些人是北疆建设兵团近百万人加上系统农民,还有一些无地的农民。刘云搞这三百多万人的大规模行动,歼灭胡人还是次要目标,重要的是【创建和谐家园】东北和塞外,彻底断绝游牧民族强盛的可能性。

      刘韬主政已有十年,当然身份还是太子,如今他已有三十岁,已经是个成熟男子了,连儿子都生了五个,女儿也有八个。刘云现在的样貌并没有什么改变,估计是因为他是玩家,现在刘韬看起来比刘云年长,却要叫他“父皇”,不知道的肯定会很惊讶。不过,此时已经流传出一种说法,说刘云是“天人”,所以不能和凡间女子结合,这才会收刘韬为义子,如今刘云要“飞升”了,现在要做最后一次用兵。对于这种说法,刘云并未澄清,或许这样更容易让人相信。

      “父皇,如今燕国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只需十万大军就可以灭了它,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刘韬不解道,“您说是要【创建和谐家园】东北和塞外,还特地训练了一支‘北疆建设兵团’,可是东北和塞外,一个是苦寒之地,一个只有荒漠和草原,向来是蛮夷胡人之地。如今中原土地尚且充足,为何要争夺那种鬼地方?”

      刘云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责怪道:“你这个笨蛋,谁说东北是苦寒之地?那里的土地、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还有各种特产是何等丰富,我们不去占领难道让给胡人?中原土地确实还充足,这几年粮食产量也有很大提升,但我们的人口增长何等迅速,不多谋求点生存空间哪里够?至于塞外,草原的产出确实远远不及中原的田地,但那种地方会产生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就是中原的大祸患,我们必须占了他们的草原,让他们没有生存空间,这样才能免遭游牧民族的骚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4: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