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无上妖君作者:听风画秋雨》-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仁寿四年元月十五。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的父母,却都并非普通人,父亲乃是狼妖得道,堪比陆地神仙的妖王,母亲则是玄心道门圣女,世俗礼法,在修仙的门派里,同样适用。

        人妖殊途,更何况还是还是人妖相恋,更是禁忌,九州之上,道门齐出,擒杀了狼妖,圣女被列为正道叛徒,被道门追杀,在那一夜,圣女生下一个婴儿,被道门之人察觉踪迹,追杀之下,自尽于长江洞庭湖畔,婴儿失踪,道门追查数年,不得其信息,只好放弃了。

        “当年你母亲是玄心道门圣女之时,曾有恩于我,只是,你父母出事之时,贫道只不过是刚刚修炼的小道士,奈何,仙道难,就是如今,贫道也只是炼精之境,若非公子当日在城门动怒,引动妖气,贫道也发觉不了。”

        将宁无缺身世诉说出来,道人轻轻一叹,似乎是感慨命运多舛,也是感慨时运不济,一生寻道,连门槛都跨不进去,汗颜啊。

        “修仙真有那么难么?”一旁,宁无双忍不住问道。

        道人苦笑一声,道:“难?何止是难,古往今来,多少人杰,又有多少成仙得道的?”

        似乎是有意点拨,道人缓缓说着,“道家修炼,讲究四个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合虚,化虚合道,贫道修炼的是太清道人门下流传的一门道诀,跨入炼精境界,就花了五十年时间。炼精,乃是将体内元气、真气化为一股精元,洗髓经脉,除污排垢,精元强则精神旺,俗世很多武者口中的先天之境,就是炼精境界。”

        “石之轩,酒肉和尚得了些仙缘,也是炼精境界,这个境界,身体比寻常人强健数倍,感知灵敏,若是能够将体内精元化为一道清气,冲顶而出,神游物外,就是化气境,这个境界,能够御使法宝飞剑,杀人千里之外,俗世一些强大的武者,念头通达,也能达到这境界,被俗世之人称为宗师。当今李唐,秦叔宝、程咬金等几员虎将都是宗师之境。公子觉醒妖气,妖气也是气的一种,想必已经是化气境了吧!”

        宁无缺静静听着,他没有沉浸在道人说的故事里,父母之事,他自然会弄清楚,有仇报仇,无需道人多说。

        他虽然得了《太阴诀》,但终究是野路子出家,没有系统的修炼知识,对很多情况也不甚明了,道人所说的,《太阴诀》上就没有提到过。

        微微颌首,“应该是化气境!”

        修炼路上有人指点,能够少走许多弯路。

        “至于炼气化神,我也不太清楚,先秦之时,有强大的练气士徐福、彭祖等等,这些人朝食雨露,暮吞霞光,吸日月精华,纳天地元气,可御气而行,凭虚御风,端的是仙家手段。

        传闻练气之境,阴阳二气在紫府交汇,抱元守一,合为龙虎金丹,金丹大成,与神魂合一,便是化神境界,可脱离肉体而存在,身死魂不灭,修炼神通,缩地成寸,咫尺天涯,是为陆地神仙。

        当年你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妖王,神通广大,至于之上的境界,那就是仙人之境,贫道就不清楚了,不过听闻修炼金丹大道之后,会有三灾,躲过去就可成为太乙散仙,躲不过去,生死道消,永世不得转世,极是可怕。”

        宁无缺微微颌首,前世看《西游记》,须菩提点化孙悟空时也有过这样的说法,孙悟空渡过三灾之时,天地动,鬼神惊,或许夸张了一些,但要渡过三灾,显然没那么容易。

        不过,宁无缺却是忽视了道人的“躲”和自己的“渡”两个字的区别,以至于后来他渡三灾之时,差点殒命,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道人又言:“传闻上古之时,天地有四大部洲,我们所在的地方,乃是东胜神州地仙界,若是成仙,便能举霞飞升,进入更为广阔的四大部洲,可惜,自秦以后,地仙界内,少有人飞仙。”

        说着,道人又给宁无缺讲了一些地仙界内的道门宗派,末了,叮嘱宁无缺万事小心,莫让人知道身份,否则惹来杀身之祸。

        等到道人出去,宁无双也一起出去了,独留宁无缺静心休养。

        躺在床上,宁无缺心绪纷纷,道人说的东西,带给他很多有用的信息,地仙界,是一个用洪荒碎片化成的小世界,连通东胜神州。

        难怪,唐僧走到五行山之后,妖魔鬼怪逐渐变多。

        宁无缺回忆着西游里的五行山,也被称为两界山,暗暗猜想两界指的恐怕不仅仅是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交界,还指的是地仙界和东胜神州的结界,五行山崩碎之后,地仙界彻底和东胜神州隔离,自成小世界,修仙之法逐渐消失,发展出另外的文明。

        “若是按照道人的说法,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之时,也就太乙散仙境界,这西游,果然有些门道,说不定还真是个大阴谋,也不知道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孙猴子有没有变强了?”

        宁无缺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去见见孙猴子,齐天大圣啊,小时候最喜欢的人物,不见上一见,太可惜了。

        “后人都道五行山压住了猴子,让他修为不得寸进,甚至倒退,却是不然,在西牛贺洲,大妖遍地,就是天庭、灵山也不敢大肆动手,定然有着高人,让这些仙佛顾忌,猴子不是变弱了,而是对手太强大,或许也有紧箍的因素,但要说猴子变弱了,却不可能。”

        宁无缺深吸一口气,这只是他的一些猜测。具体情况,还是要看过了才知道。

        心中打定主意,这次县试之后,自己就去见一见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般想着,宁无缺忍痛盘膝,运转《太阴诀》,体内心火点燃,温暖神光普照,治疗着伤势,这药却是道人包的灵药,比不得朱果,但要比寻常草药好得多。

        丝丝缕缕的药力被抽取出来,伤口缓缓愈合,修炼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经历了一场恶战,宁无缺体悟颇深,又有道人一番话,和《太阴诀》相互印证,修炼起来,也有了些心得。

      第四十三章 若兰的美人计

        武德五年三月十四,青云县县试的前一天。

        宁无缺走出屋门,轻轻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鸟鸣山幽,院里的樱花已经含苞待放,东一簇西一簇,粉红妖娆,好似穿了粉红长裙的女子。

        淡淡的樱花清香幽幽入鼻,让宁无缺微微闭眼,心情舒畅,经过四五天的调养,又有道人的疗伤药,身上剑伤已经结痂,更让他惊喜的是在经历过一场苦战之后,五脏之中的肺以及六腑里的大肠都已经染上一丝金色。

        五行之中,肺和大肠属金,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只要勤加修炼,宁无缺相信不久就能生出金气,金气锐利,自己的攻击也会强上许多。

        石之轩和谢嫣然随李秀宁前往北方追查凶手,多日未见了。

        在院内活动了一下身体,幽静的院内,响起轻巧的脚步声,一袭粉裙的若兰走了进来,手中端着托盘,盘中瓷碗缭绕热气。

        若兰见到宁无缺,来到宁无缺身旁,微微一笑,吐气纳兰,“公子,该喝药了!”

        这几日一直是若兰服侍他,宁无缺也有些习惯了,笑了笑,端起药碗,温度刚好,一口喝完,咕咕作响。

        “好了,以后就别送药了,我这身体,已经痊愈了。”

        宁无缺眉头都皱在了一起,良药苦口,但天天喝良药,神仙都受不了啊,现在自己唾沫都是苦的。

        想想自己来到这世界,几乎天天都在喝药,莫不是自己天生就是个药罐子?

        “这药可是洛小姐让熬的,里面可是有不少名贵药材呢。公子可不要辜负了人家一番美意哟。”

        若兰掩嘴一笑,修长曲线,透着诱惑。若兰身材很好,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了,和宁无缺一般的身高,窈窕有致,曲线曼妙,饱满的酥胸,柳腰丰臀,气质迷人。

        此时笑起来,好似花丛中的蝴蝶,摇曳多姿,让宁无缺都是微微一呆。

        感受到宁无缺火热的目光,若兰玉颈微微泛红,身体却朝宁无缺靠来,红唇移到宁无缺耳边,呼出清香热气,柔柔的声音透着无限诱惑。

        “公子,奴家美么?是不是很想要了奴家?”

        妖精,宁无缺面色涨红,心中暗骂李秀宁真不安好心,在自己身边放了这么一个妖精,真是引人犯罪啊。

        “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

        心中默念着佛经,宁无缺贪婪的嗅着若兰传来的体香,他敢肯定,若兰一定还是处子之身,别问怎么知道的,直觉,狼妖的直觉!

        似乎还觉得不够挑逗,若兰伸出小舌头,轻轻点在宁无缺的耳边,瞬间胸中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宁无缺发现,自己竟然可耻的有了反应,若兰身上的幽香,【创建和谐家园】着他的荷尔蒙,就在宁无缺快要把持不住的时候。

        若兰终于将身体移开,微笑着,如一阵风飘走,留下银铃般的笑声。

        “公子,想要奴家,还得努力啊!”

        “妖精!”

        片刻后,宁无缺终于冷静下来,朝着若兰消失的方向看去,微微摇头一笑,“这女的,明明学不来美人计,还非得来引诱我,呵呵……”

        刚才若兰的心跳得比自己还快,身体几乎是紧绷着的,而且,宁无缺觉得,若兰不是那种女人,否则,也不会问出“仙神妖魔可自由”这样的问题了。

        “你们又在搞什么鬼呢?”

        宁无缺抬起头,看着满树的樱花,微微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都死过一次了,还怕什么阴谋诡计?

        闲来无事,宁无缺在张府里闲逛了一会儿,这座府邸只是张清暂时居住的地方,很多屋子,都是空着的,府里也没几个人。

        宁无双似乎是受到了牢狱之灾的【创建和谐家园】,这几天一直跟着道人习武,强健体魄,有着先前吞服的一枚朱果,宁无双进步很快,宁伯武也在一旁观看,他在武学之道上,天赋之强,连道人都惊叹,很多拳法、剑法,过目不忘。

        若不是因为跟宁伯武相处十多年,早就习惯这样的情况,否则,连宁无缺都要怀疑宁伯武是不是装傻了。

        道人直言,宁伯武并不傻,应该是小时候受到了某些【创建和谐家园】,导致神魂受创,或许以后还有治好的机会。

        因为怡香园的事情,江南很多官员都来到了青云县,张清也是江南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是各种应酬,忙碌不已,好在,明日就是县试,张清今日很早就回到家中。

        吃过晚饭,张清将宁无缺三兄弟喊到了前屋。

        看着眉清目秀的宁无缺,张清有些头疼,不知道宁无缺哪里来的那么大能量,竟然惊动了太子,早上他出门时,却是收到太子来信,希望他能够将三人带回去。

        张清也觉得宁无缺是块璞玉,可是璞玉也需要琢磨,张清并不希望宁无缺太早的就进入官场之中,否则,在白云观也就不会拒绝白云道人收【创建和谐家园】。

        想了想,张清还是决定瞒住此事,看向宁无缺三兄弟,“你们的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是赵廉勾结匪首,窃取了黄金,栽赃嫁祸给了你们,赵廉已经被捉拿归案,县令杨文青办事不利,撤职查办,鉴于你们在此事上所受的伤害,县衙决定补偿给你们三百两银子,你们可还有怨言?”

        赵廉被问罪,杨文青逃过一劫,宁无缺并没觉得意外,杨文青背后有杨氏家族,找个替死鬼,舍赵廉其谁?

        这就是官场手段?

        微微摇头,宁无缺冷笑:“罪有应得,仲远没什么怨言,受害之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兄弟。”

        张清何人?自然听得出宁无缺语气里的不满,苦笑,看向宁无双。

        宁无双想了想,“草民没有怨言!”

        张清摇摇头,这哪是没有怨言,这是怨气冲天啊!

        “你们不明白,这件事牵扯太广,连天家都牵扯了进去。”张清耐心解释。

        宁无缺皱皱眉,他以为张清也是正骨不屈的铮臣,不想,张清也有圆滑世故的一面,心中对张清的好感顿时少了几分。

        “张大人,我们的确没什么怨言,三百两银子,两条命,呵呵……明日就是县试,仲远还有几篇经义没有复习,就不打扰大人了。”

        宁无缺转身离去,宁无双、宁伯武也只好跟着走出来,看着三人远去,张清脸上愠色缓缓散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宁无缺是不在官场里摸爬,才理解不了这种做法。

        轻轻一叹,张清微微摇头,自己也是为了他好,想到早上太子寄来的信里提到的唐王讨伐刘黑闼一事,张清便将这事给忘了,宫里的事,才是大事!

      第四十四章 县试之日

        “堂哥,民不与官斗,张大人也是为了咱们好。我看,这事,就这么过去算了。”

        从张清那里出来,宁无双忍不住看向宁无缺,作为被害人,宁无双本身很气愤,如此不白之冤屈,要不是宁无缺大闹怡香园,宁无双和宁伯武必定深陷牢狱,重则问斩,轻里说也得判个十多年。

        可这几天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宁无双也看明白了,他们没权没势,如何与这些人斗?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一句话,就道尽了华夏历史百姓和为官者的关系,道尽了深藏在本性之中的劣根,中庸之道!

        不是说中庸之道不好,但有时候,一个民族,应该多些血性,多些敢于说不的人。

        “人善被人欺,无双,这是一个物尽天择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妖魔鬼怪的世界,你若是想要修仙,就必须要明白一点,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没有一颗狠辣的心。前路艰辛,必定布满荆棘,劈坚斩棘,才能开辟出一条路来。”

        宁无缺深吸一口气,看了眼宁无双,走回了屋子。这番话,他对宁无双说,也是对自己说。

        他在怡香园放过杨文青,只是不想杀他,没说放过他,这样的狗官,作起恶来,比赵廉厉害多了,祸害起百姓,苦的还是百姓,没想到还是让杨文青逃过了一劫。

        他的心,还是不够狠辣!

        “一颗狠辣的心?”

        宁无双咀嚼着宁无缺的话,回想着自己在牢狱之中受到的刑罚,若非宁无缺请张清去牢狱照拂二人,现在恐怕还躺在床上养伤。

        眼中一抹厉色闪过,宁无双看着宁无缺关上屋门,“我懂了,堂哥!”

        “嘿嘿嘿……”宁伯武挠挠头,傻笑着,“懂……懂了……”

        一阵鸡鸣声后,天已经蒙蒙亮,青云县县衙外,近百个书生已经在静静等待着,或是三三两两,或是独自一人,或是带着仆从,时不时有笑声传来,甚至还有书生正默念着经义。

        所有书生,时不时朝县衙门口看去。

        三月十五,是县试之日,青云县也是个大县,这时代虽然读书人少,但一个县里凑出个上百人还是很容易的,这里等着的,还有陆陆续续赶来的,这次县试,一共接近两百人。

        两百人里,有接近四十岁的老书生,而立之年的儒生,也有像宁无缺一样,不到弱冠的少年,秀才县试,年龄只要不超过四十岁都可以参加,在科举制的古代,并不少见,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之流。老年得志,这种情况,最有名的,当数姜太公了,姜太公钓鱼更是千古名谈。

        临近辰时。

      ¡¡¡¡Ò»¸ö½õÒ¹«×Ó´ø×ÅÁ½ÃÀæ¾ËĸöÊÌÎÀ´óÒ¡´ó°ÚµÄ×ßÀ´£¬ÊÖÀïÒ¡×ÅÕÛÉÈ£¬½ð¹ÚÊø×źڷ¢£¬ÇåÊݵÄÁ³ÅÓ£¬ÉíÉÏ´ø×ÅÒ»¹Éæýç«Ö®Æø¡£

        锦衣公子所过,县衙门前的书生尽数让路,这人一看就是家世显赫的,没必要得罪了。

        “老三,砸门去,怎么还不开门?”李公台瞪了眼还关着的县衙大门,折扇一番,指指点点的喝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0: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