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旋转乾坤》-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待听众集中注意力,才又讲道:

        “所以,诸位股票认购者们,站起来,跟我走,去北极!”

        大家果然激动起来,似乎要整理行李,登上巴比康主任正在指着的一艘开赴北极的轮船。

        唐兰少校以刺耳而清亮的声音提出一条意见,使这种既热烈又鲁莽的骚动平息下来。

        他问道:“在起锚以前,我想问一问,怎样到达北极?走海路吗?”

        “不走海路,不走陆路,也不走空中。”巴比康主任轻轻反驳说。

        大家重新坐下,心里感到好奇。

        “你们并非不知道,”讲话人又说,“为了到达地球上这一无法接近的地点,人们曾经做过怎样的尝试。在这里,我看有必要向大家重提一下,这是对那些在超人的探险中幸存下来的勇敢先驱和牺牲的烈士表示敬意。”

        全体听众,不分国籍,均表赞成。

        巴比康主任又说:“1845 年,英国人约翰·福兰克林勋爵,乘坐‘黄泉’号和‘恐怖’号轮船,企图直达北极,在北部海域沉没,从此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1854 年,美国人凯恩和英顿中尉,参加了福兰克林的探险队。他们探险归来了,但是他们的轮船‘先锋’号却一去不返。

        “1859 年,英国人麦克·科林托克发现一份材料,获悉‘黄泉’号和‘恐怖’号探险活动的人无一幸存。

        “1860 年,美国人海斯离开波士顿,乘坐纵帆船‘合众国’号,越过 81°线,于 1862 年归来,他未能走得更远,尽管他的伙伴做出了努力。

        “1869 年,德国人柯尔多维上尉和赫格曼上尉,乘坐‘汉撒同盟’号和‘德国女神’号轮船,从不来梅港出发。‘汉撒同盟’号被冰撞坏,在 71°纬线略低处格陵兰沿海沉没,船员靠救生艇逃生;‘德国女神’号比较幸运,回到了不来梅港,但未能越过 77°线。

        “1871 年,霍尔上尉乘坐‘北极星’号轮船从纽约启程,四个月以后,在艰难的冬天,这位勇敢的海员劳累而死。又过了一年,‘北极星’号轮船还没有到达 82°纬线,因冰山拖带被摧毁在漂流的浮冰上。船上的十八个人,在泰森中尉的命令下弃船跳上冰排,在北冰洋中漂泊。最后只有五人回到大陆,十三人失踪,一直没有下落。

        “1875 年,英国人内尔斯乘坐‘警报’号和‘发现’号轮船离开朴次茅斯。在这次不可忘怀的活动中,船员们在 82°线和 83°线之间建立了自己的越冬营地。马坎上尉向北前进,停在距北极仅四百海里处,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走得这样远。

        “1879 年,我国的伟大公民戈登·贝内特……”

        此时,人群奋力呼叫三声,热烈欢呼“伟大公民”《纽约先驱报》社长的名字。

        “武装起‘珍妮特’号轮船,交给了属于一个法国家族的德龙少校。‘珍妮特’号载三十三人,从旧金山启程,穿过白令海峡,被挟在哈拉德附近的冰中,在离 77°线不远的贝内特岛附近沉没。德龙少校的部属只剩下一条出路:乘坐抢出来的小船或登上冰山表面向南行。他们的处境非常凄惨。10 月,德龙命归黄泉。许多伙伴也像他一样离开人世。从这次探险中归来的只剩一十二人。

        “1881 年,美国人格里利乘坐‘普罗蒂尼斯’号轮船离开新地岛圣·让港,打算在 82°线稍靠下处的格兰特地福兰克林夫人湾建立一个观测站。在那儿修建了孔热堡。勇士们在冬季从那里向海湾的西面和北面行进。1882年,洛克伍德中尉及其伙伴布雷纳德抵达 83°35′处,超过马坎好几海里。

        “这是迄今为止所到达的最远处,是北极地图绘制出的最远点!”

        这时复又响起阵阵欢呼,夹杂着富有节奏的喝彩声,以示庆贺美国发现者的功绩。

        巴比康主任又说:“但是,这场探险活动的结局是不妙的,‘普罗蒂尼斯’号沉没,这二十四名北极【创建和谐家园】注定要悲惨不堪。法国人帕维博士、还有许多人,都死去了。1883 年格里利被‘泰迪斯’号轮搭救,他只带回六位伙伴。从事发现事业的英雄之一洛克伍德中尉也遇难了。从而给这个地区令人悲伤的蒙难者花名册上又增添了一个名字。”

        这次,听众们静静地听着巴比康主任讲话,肃然起敬的静默,自然表现出对受难者的敬意。接着,他又以颤抖的声音说:“因此,尽管人们忠心耿耿,勇往直前,84°线从来不曾被超越。可以肯定,乘船直到大浮冰,乘木筏越过冰区,等等,所有迄今使用过的方法都永远到不了北极。人们战胜不了这样的危险,忍受不了如此低的温度。征服北极必须通过其他途径!”

      ¡¡¡¡´ÓÌýÖڵ虜¯ÖУ¬¿ÉÒԸоõµ½Õâ¾ÍÊDZ¨¸æµÄÖØµã£¬ÊÇËùÓеÄÈ˶¼ÔÚѰÕÒºÍêéêìµÄÃØÃÜ¡£

        “那您从哪里做起呢?先生。”英国代表问。

        “不出十分钟您就知道了,唐兰少校。”巴比康主任回答,“当我向全体股东讲话的时候,我还要说:‘请信任我们’。因为这项事业的倡导者还是乘坐圆柱——圆锥形抛射物的那些人,……”

      ¡¡¡¡¡°»¬»ü¿ÉЦµÄÔ²ÖùÌå¢Ù£¡¡±µÏ°²¡¤Í¼µÂÁÖ¿ËȵÀ¡£

        “敢于冒险登月……”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回来了!”唐兰少校的秘书补充说。他的不识时务的指责激起强烈【创建和谐家园】。

        但是巴比康主任耸耸肩膀,以坚定的声音又说:

        “是的,诸位股东们,不出十分钟,你们就会明白了。”

        他的答辩引起人们的阵阵感叹和长时间的低声议论。

        仿佛巴比康主任已向听众许诺,“不出十分钟,我们就到达北极了!”

        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构成地球的北极帽究竟是陆地,还是海洋呢?内尔斯少校把它命名为‘古冰海’,即古老的冰形成的冰海。对吗?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们不这样认为’”。

        “这还不够!”埃里克·鲍尔德纳克叫了起来,“光说不这样认为不行,得有肯定的答案!”

        “好吧!我回答那个急于打断我的话的人。我们断定,这是一块固体的,而不是液态的盆地。北极实验协会获得了它,现已归属美国,任何欧洲国家绝不能提出要求!”

        旧大陆代表席上一片窃窃议论。

        “唔!一个盛满水的大坑,一个大盆,你们淘不干!”迪安·图德林克又嚷嚷起来。

        同伴们七嘴八舌地表示赞成。

        “不,先生,”巴比康主任很快地说,“那里是陆地,是高原,也许像是中亚的戈壁沙漠,高出海平面三、四公里。从我们对毗邻地区的观测,很容易推断出这一点。北极地区只不过是毗邻地区的延伸而已。这是很合乎逻辑的。因此,诺登斯奥尔德、皮尔里、马埃加探险时发现:格陵兰向北是逐步上升的。从迪斯科向外一百六十公里处,海拔高度已达二千三百米。那么,鉴于这些观测,鉴于从多年不化的冰壳中找到的各种动植物,如乳齿像骨骼、象牙、针叶树干,可以断言:这块大陆过去是沃土,肯定有动物,也许有人。那里埋下了史前时期的茂密森林,形成了煤炭资源。我们一定要开采出来!这是一块环绕北极的大陆,一块渺无人迹的大陆。我们一定要把美利坚合众国国旗插上去!”

        在听众中间,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当响声在“联盟广场”的大街远处消失的时候,又响起了唐兰少校那粗鲁的尖叫。他说:

        “说十分钟到北极,七分钟已经过去了……”

        “过三分钟就到。”巴比康主任冷冷地回答。

        他又说:

        “虽然我们新的不动产是陆地,虽然这块陆地很高,仍为终年不化的冰所阻隔,上面覆盖冰山和冰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相信,开采是困难的……”

        “根本不可能!”简·哈拉德说。为了突出这个论断,他同时做了一个很大的手势。

        ① 在法文中,圆锥(Conbiqne)和滑稽可笑(Comiqne)二词只有一个字母不同,图德林克故意把圆锥说成滑稽可笑。

        “不可能?那好。”英比·巴比康答道,“我们正是要克服这种不可能。我们不但不再需要轮船和雪橇到北极,而且,采用我们的方法,过去、现在结的冰,都将神奇地融化开来,而不必花费我们一美元资金和一分劳动!”

        会场上鸦雀无声。迪安·图德林克和雅克·詹森低声耳语,他推断,“关键”时刻到了。

        “各位先生,”炮手俱乐部主任又说,“阿基米德只要一个支点就能抬起世界。这个支点,我们找到了!伟大的几何学家希拉库斯只要一个杠杆就够。这个杠杆我们有了!因此,我们能够搬动北极……”

        “搬动北极!”埃里克·鲍尔德纳克叫起来。

        “搬到美国来!”简·哈拉德大声说道。

        巴比康主任也许故意不想挑明,继续说:

        “至于支点……”

        “别说!别说!”在座的一个人大声吼道。

        “至于杠杆……”

        “保密!保密!”观众都大喊起来。

        “一定保密!”巴比康主任回答。

        欧洲代表们对这个答复感到气恼万分,这可想而知。但是,讲话人无视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根本不想介绍他们的方法,仅仅说道:

        “关于力学工程的结果,在实业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由于诸位以资金相助,我们将得以进行、并将会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我向诸位宣布……”

        “听着!听着!”

        大家洗耳恭听。

        “首先,”巴比康主任又说,“最早为我们的事业做出设想的,是我们的一位最伟大的学者,忠实的、著名的同事,使这种设想从理论变得切实可行,也多亏了他的运算。因为,如果说开采北极煤炭轻而易举的话,搬动北极则是只有高等力学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求助于炮手俱乐部尊敬的秘书马思通的原因!”

        “好啊!光荣属于马思通!”全体听众不约而同叫道。大家都因为这位杰出的人物在场而激动不已。

        啊!听到爆发的欢呼声,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是多么的激动,心脏跳得多么地欢快呀。

        马思通只是谦虚地把脑袋轻轻转向右边,又转向左边,挥动臂上的钩端向热情的观众致意。

        “亲爱的股东们,”巴比康主任又说,“当召开大会欢迎法国人米歇尔·阿登来到美国,即我们出发去月球的几个月以前……”

        这个美国佬把那次探险说得如此随便,就像从巴尔底摩去纽约一样!

        “马思通就高喊过:‘发明机器,找到支点,调整地轴!’喂,各位听众,你们要明白这一点:现在机器发明了,支点找到了,我们下一步将是在调整地轴上下功夫!”

        听到这里,众人目瞪口呆,用法国俗语来说,就是“傻了吧,呆子!”

        “什么!你们想调整地轴?”唐兰少校喊道。

        “是的,先生。”巴比康主任答道,“我们有法制造一个新轴,此后,地球绕其自转……。”

        “改变自转!”克科夫上校重复了一句。他的眼睛放出炯炯的光芒。

        “正是这样,而不改变自转时间的长短!”巴比康主任答道,“这种做法将把现有的北极大约移至 67°线,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将与木星一样运行,它的轴几乎与轨道平面垂直。移动 23°28′①,可使北极接受足够的热量,来融化千百个世纪以来积聚的冰!”

        听众屏住气息,谁都不想打断他的讲话,甚至不想为他鼓掌,大家被这样一种简单而奇妙的想法所征服:改变地球赖以运转的轴。

        至于欧洲代表,他们只是感到震惊,他们服了、垮了、呆若木鸡,完全没词了。

        刹那间掌声雷动。巴比康主任用简单明了的结论结束自己的讲话:

        “因此,将用太阳来融化冰山和浮冰,让人类登上北极。”

        “这么说,”唐兰少校问,“既然人类去不了北极,就让北极来到人间啰?”

        “说得很对!”巴比康主任答道。

      ¡¡¡¡¢Ù µØÇò±¾ÉíµÄÇãб½ÇΪ 23¡ã28¡ä¡£

        第八章 “与木星一样?”

        ——对,就像与木星一样。

        刚才,巴比康主任曾恰到好处地提起米歇尔·阿登,以及那次令人难忘的欢迎他的大会。会上,马思通之所以敢激动地喊出“调整地轴!”那是因为巴比康主任和尼科尔上尉的老战友——也是从地球到月球旅行的主角之一,那位大胆而古怪的法国人前不久曾极力赞扬了太阳系的最大行星。在他那优美的颂词中,列举了木星的奇妙的优点。下面将简单地谈谈。

        根据炮手俱乐部计算师的运算,将用一个新的转轴代替旧的转轴。照通俗的说法,“自从混沌初开”,地球一直绕着那个轴转动。而新的转轴将与其轨道平面垂直。在这种情况下,原北极气候状况恰恰与挪威特隆赫姆春天的气候相同。它的古冰铠甲将在阳光下消融。地球气候带的分布也将与木星表面一样。

        地球轴线的倾斜角,或者说地球轴与黄道①平面形成的角是 88°13′。再加上 1°47′,这个轴线与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平面就完全垂直了。

        应该特别指出,巴比康公司为改变地球目前状况所作的努力,

        并不是力求矫正地轴。从力学上讲,多大的力量也无济于事。因为地球不是烤扦上的一只小鸡,地轴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人们是不能把它拿在手里,随意移动的。但是,当阿基米德梦想的支点和马思通设计的杠杆交到这些大胆的工程师手里的时候,创造一个新轴却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

        既然他们决定在下达新的命令前,对自己的发明创造只字不讲,那大家就只好讨论所产生的后果了。

        于是,报纸和杂志提醒学者,教导无知者,要他们注意木星的轴与轨道平面几乎垂直所产生的结果。

        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样,木星也是太阳系的成员,它距共有的中心太阳约二亿里,体积约相当于地球体积的一千三百倍。

        如果木星上有智慧生物,或者说也有居民的话,该行星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呢?在登月前的那次大会上,这些好处曾得到重点阐述。

        木星自转一周只用九小时五十五分。不论处于什么纬度,昼夜都相等:白天四小时七十七点五分;夜间四小时七十七点五分。

        “瞧!”主张有木星人的一派指出,“这可使人类生活很有规律。人们乐于过有规律的生活!”

        假如巴比康主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地球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地球绕新的地轴旋转,运行不会加快,也不会减慢,两个相连的中午之间仍是二十四小时,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白天和黑夜都是十二小时。当我们美好的天球在赤道平面上作视曲线运动①时,人类将生活在春分和秋分永恒不变的自然环境中②。

        ①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Ù µØÇò³àµÀÃæºÍÌìÇòÏཻÐγɵĴóԲȦ¡£

        ② 赤道和黄道相交的两个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在我国,春分是 3 月 20 日或 21 日;秋分是 9 月 22、23 或24 日。在这两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6: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