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旋转乾坤》-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再回过头来谈马思通。在这些前所未有的冒险活动中,他也因自己的参入而出名。

        说实在的,马思通带着人造脑壳和金属钩的右上肢,是不怎么英俊,也不年轻。这篇故事开始时,他已满五十八岁了。但他独特的性格,敏捷的思路,火热的眼神,对一切事业的热心,使他在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眼里成了一个理想的对象。此外,精心藏在橡胶脑壳中的大脑,仍然完好如初,被公认为是当代一位名副其实的杰出计算师。

        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虽然一说计算就头痛,不喜欢数学,但却格外佩服数学家,并把数学家视为高人一等的人物。数学家脑袋里的 X 像袋里的核桃在摇晃,他们的大脑在玩代数符号,双手在耍三重积分,犹如杂技演员表演杯瓶平衡节目。他们的智慧包含了类似下列公式的东西:

      ¡¡¡¡¡Ò¡Ò¡Ò ¦Õ p(x y z)dx dy dz

        在她看来,这些学者受到人们啧啧称赞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相貌对女人的吸引力与他们的质地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事情确实是这样,马思通胖得足以对她产生不可抵抗的吸引力。如果他们相互委身,那距离就将是零。

        ① 此处指《从地球到月理》的探险活动中,马思通没参加飞行。

      ¡¡¡¡¢Ú ±¾ÊéÖеÄÀïÖ¸·¨¹ú¹ÅÀԼºÏËĹ«À¡£

        炮手俱乐部秘书毫不担心,因他从来未曾在与女人的偎依中寻求幸福。思柯碧夫人已经不是妙龄女郎,甚至也不是青年妇女了。她年交四十五岁,头发贴在两鬓、像是一块染了又染的衣料,满口大牙,一颗也没有脱落,身段没有线条,举止缺乏优雅。她几年前刚刚结过婚,但仍有那种老处女的味道。不过,她人很好,对她来说,能在巴尔底摩大厅里听到大家称她为马思通夫人,那她就是这地球上最幸福的人了。

        这位寡妇家财万贯,但不如古尔德、麦凯、范德比尔特、戈登·贝内特等大家庭富有。他们的财产超过十亿,可以向德国银行家施舍!她不像自诩为三大寡妇的摩西·卡普夫人一样有三亿;不像斯图尔特夫人一样有两亿;不像克罗克夫人一样有八千万;也不像哈默斯利夫人、帕拉·史蒂文斯夫人、明图里夫人等那样富有。不过,她有资格参加只邀五倍于百万富翁的客人的纽约五街饭店的盛宴。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的财产足有四百万美元,即两千万法郎。那是靠出售时髦货和咸猪肉这两种买卖致富的约翰·皮·思柯碧留给她的遗产。慷慨大度的寡妇把这笔财富提供给马思通先生使用,甚至还愿意为他奉献一辈子的柔情蜜意。

        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应马思通的要求,欣然同意为北极实验协会的事业贡献几十万美元,可她却还不知道他们搞的到底是什么名堂。她相信,只要有马思通参与,那一定是一项宏伟、壮丽、非凡的事业。

        可以想像,她得悉巴比康公司的董事会就是由炮手俱乐部主任主持时,一定信心十足。只要马思通是该公司的成员,她难道不应该为自己是公司最大的股东而高兴吗?

        这样一来,艾旺热丽挪·思柯碧夫人便成了北纬 84°线内北极地区一大半的主人。没有比这更神气的了!但她,或者说公司,如何让这个无法进入的地区为自己生财呢?

        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关注这个问题,那是为了她投进去的钱,全世界关注这个问题,则纯粹是出于好奇。

        这位善良的女人,在把金钱交给该事业的推动者们前,曾向马思通转弯抹角地作过暗示,但马思通的态度却很暖昧。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很快就会明白其缘由的。当然,这得等到普天之下惊悉新公司的目的之时!

        她大概认为,如同让·雅克所说,这个事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要远远超过炮手俱乐部成员与地球卫星建立直接联系的探索。

        她很想弄清底细,可马思通只是把臂端的钩放在半闭的嘴唇上,对她说:

        “亲爱的思柯碧夫人,要有信心!”

        如果说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事前”抱有信心的话,那么“事后”,当热情洋溢的秘书使美利坚合众国战败欧洲获得胜利的时候,她就更加乐不可支了。

        “那我现在可以知道了吧?”她面带笑容向杰出的计算师问道。

        “你很快就会知道的!”马思通使劲地摇着她的手,用这特有的美国方式回答。

        这一摇,焦急的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便静了下来。

        几天以后,当人们听说北极实验协会为了实现他们的狂妄计划而呼吁公众认购股份时,新、旧大陆都受到震动——更绝的还在后边呢!

        没错,该公司买下北极地区,就是为了开发北极的煤炭。

        第五章 北极是否有煤?

        这是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首先会想到的问题。

        有人问:“北极为什么会有煤?”

        于是有人回答:“为什么没有呢?”

        大家知道,煤层分布在地球表层中,在欧洲有不少。南北美洲的煤藏量则更丰富,其中以美国为最。另外非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较大的蕴藏量。

        随着各地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各个地质年代都发现有煤藏。最古老的地层有无烟煤,上石炭纪地层有烟煤,中生纪地层有泥煤,第三纪地层有褐煤。未来数百年内,矿物燃料是用不完的。

        但是,煤的开采,英国一年即达一亿六千万吨,全世界年产量为四亿吨。随着工业需求与日俱增,消费量不会停止增长,将来电气代替蒸气作动力后,用来发电所消耗的煤炭也是一样多。工业的胃只能消化煤炭,它不能吃其他东西。工业是“食煤动物”,必须把它喂饱。

        煤不仅是燃料,而且是构成大地的物质。目前,科学正从中分解出大量用途广泛的产品和副产品。经过实验室提炼,可以产生出染料、糖、香料、洁净剂,产生的蒸气用来加热、照明,合成的钻石用来装饰。总之,煤与铁同样有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铁,非常幸运,人类不必担心这种金属会被很快采尽,地球本身可以说就是铁构成的。

        其实,可把地球中心的岩浆视为熔化了的,多少有些碳化的铁块,外面盖着流体硅酸盐,即溶渣,再外是固态岩石和水,其他金属、水和石头在本星球的构成中只占极小的比重。

        如果铁能一直用若干世纪,煤却不然。大自然极有远见地在各个地质年代、以及各个不同的地带都为人类储下了煤炭。关切未来、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想到数百年后的未来,自然会从现在开始就到各处去找煤。

        “那自然好!”持反对意见的人说。

        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总能碰到一些因羡慕或嫉妒而喜欢挑刺的人,且不说有些人喜欢抬杠纯粹是为了寻开心。

        “很好!”反对派们说,“那么,凭什么说北极会有煤呢?”

        “凭什么?”巴比康主任的支持者回答,“因为按照布兰德先生的理论,大概在地质生成年代,太阳释放的总能量使得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不大。在人类出现以前的漫长时期,地球受潮热气候的影响,北极地区覆盖着大面积的森林。”

        有些报纸、杂志、期刊很为公司卖力,以趣味的形式或科学的形式发表了上千篇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文章。它们是这样推断的:在最终形成地层以前,地球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森林陷下去了。在水、地温和时间的作用下,森林变成了煤炭。没有比这种假说更容易接受了。按照这种假说,北极地区煤藏丰富,只等着矿工的十字镐去开采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凭据。就是从来不从可能性出发的实证主义者,也不会怀疑这些事实。就连他们也主张在北极地表寻找煤炭。

        几天以后,在酒馆十分昏暗的角落里,唐兰少校和他的秘书一起言论此事。

        “哼!”迪安·图德林克说,“这个巴比康,真该让贝里吊死他。这家伙的推断是否有理?”

        “非常可能,”唐兰少校答道,“不,应该说相当肯定。”

        “那么开发北极地区会发财啦!”

        “那当然啦!”少校回答,“图德林克先生,如果说北美拥有丰富的矿物燃料资源,并且还在不断发现新的,那就不必怀疑,还有很多有待发现。北极地区似乎是附属于美洲大陆的两地构造和外貌均相同。尤其是格陵兰是新大陆的延伸,格棱兰肯定附着美洲……”

        “像马身上的马头。”唐兰少校的秘书指出,“在格陵兰土地上探险的时候,诺登斯奥尔德教授认出了沉积层,那是由砂岩和片岩构成的,中间含有褐煤,那里有大量植物化石。仅在迪斯科一地,丹麦人斯托恩斯特鲁普就发现了七十一处矿苗,上面布满了植物化石,肯定是厚度很大的植物遗迹。这些植物曾密布北极周围。”

        “再往上呢?”迪安·图德林克问。

        “往上,朝北再更远一些,”少校说,“有,有人亲眼见到了煤,而且似乎俯拾即是。既然这些地区的地表到处都有煤,那么可以断言,地壳深处也有煤。”

        唐兰少校说得对。他太了解北极的地质构造了,所以对北极不属于英国怒火填膺。如果不是发现酒店的常客们在偷听他的谈话,他可能还要长篇大论地说下去。他和迪安·图德林克都明白,在这种场合应该谨慎一些,少说为佳。图德林克最后说:

        “有件事你不觉得奇怪吗?唐兰少校。”

        “什么事?”

        “在这个问题上,应有工程师或至少有航海家出场,因为事关北极及其煤藏。但是领头的却是炮手!”

        “对,”少校答道,“这事确实令人迷惑!”

        每天早晨拿起报纸,人们会发现各家都登有谈论煤炭资源的文章。

        “煤炭资源?是真的吗?”《铁圈球报》问道。该报为英国批发贸易考虑,发表了一些气势汹汹的文章,大批特批北极实验协会的论点。

        “是真的!”巴比康主任的坚定支持者查尔斯顿《每日新闻》的编辑们回答:“1875 年至 1876 年,内尔斯上尉在 82°纬线上发现,沉积地层有很多中新世植物化石,如杨树、山毛榉、铁线莲、榛和针叶树等。”

        “1881 年至 1884 年,”《纽约箴言报》科学编年史家补充说:“在格里利中尉远征福兰克林夫人湾的时候,我国的国民不是曾经在离康格堡不远的‘河流’湾发现了煤层吗?帕维博士曾正确地指出,这些地方决不缺乏煤炭矿床。那是神奇的大自然的佳作,为的是有朝一日用来抵御冰川的严寒。”

        大胆的美国发现者的权威性意见一列举,巴比康主任的对手便无言以对。因此,“怀疑”派在“肯定”派面前占了下风。是的,肯定有!而且很多。北极有宝贵的燃料,就埋藏在昔日树高草肥地区的肚子里。

        “怀疑”派在北极地区的煤炭问题上败北了。然而,他们并不气馁,从另一个问题上卷土重来,寻找进行报复的机会。

        一天,唐兰少校在炮手俱乐部大厅里挑起一场口头辩论。他当面锣对面鼓地对巴比康主任说:“好吧,我承认北极有煤。肯定这一点也行。在贵公司获得的地方有煤,那你们快去开采呀!”

        “这正是我们要做的。”英比·巴比康平静地回答。

        “越过 84°线?没有一个探险家做到过!”

        “我们一定要越过 84°线。”

        “那就登上北极吧!”

        “我们一定要登上去。”

        听到炮手俱乐部主任如此冷静、如此肯定的回答,看到他如此坚决、如此明确的神态,最固执的人也会犹豫起来。他们会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丝毫没有失掉往昔品质的人。他冷静、严肃、专心致志,像钟表一样准确,又富有冒险精神,即使对一些最鲁莽大胆的事,也能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据了解唐兰少校的人说,这绅士虽说值得尊敬,但脾气挺坏,发火时恨不得一下子把对手扼死。而巴比康主任则体格健壮,精神矍铄,用拿破仑的话来比喻,“吃水线很深”,经得住任何大风大浪。他的冤家对头以及嫉妒他的人,无不对他敬畏三分。

        谁又能让恶作剧专家们安静下来呢?对新公司的攻击,就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把炮手俱乐部主任的计划说的一无是处。在欧洲,特别是在联合王国,还画了漫画肆意进行讽刺。美元打败了英镑,英国决忍不下这口气。

        啊!这个美国佬扬言要登上北极!居然要到达那块人类尚未涉足的地方!居然要把美国国旗插在地球上那个绝无仅有的极点!当其他地点随同地球自转而运动的时候,只有它永远不动①。

        漫画家的思维更是姿意汪洋。

        在欧洲的各大城市,在自由美国和各大城市,主要书店和书亭的橱窗里,画着巴比康主任为了到达北极,正在寻找些极其怪诞的方法。

        例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在炮手俱乐部全体成员的帮助下,这位狂妄的美国人,手持镐头,想从一批直至北纬 90°线的大浮冰下挖掘一条海底隧道穿过冰区,直到北极的顶端。

        另一幅漫画则讽刺英比·巴比康与马思通、尼科尔上尉三人,画着他们三人一起乘坐气球降落在这个如此令人渴望的地方,历经了千难万险和无数次可怕的尝试,终于找到了一块煤,重半斤。这就是北极的全部煤资源。

        马思通与其主任一样受到讽刺。一家英国杂志《笨掘》刊登了讽刺他的速写:这位炮手俱乐部的秘书受了磁极的吸引,臂端的铁钩被死死钉在了地面上。

        性情急躁的计算师无法接受这种攻击身体结构的玩笑,他勃然大怒;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像马思通一样,也非常气愤。

        布鲁塞尔《神灯》刊登的一幅漫画:英比·巴比康和公司董事会成员们,犹如不怕烧的蝾螈一样,正在火里工作。为了融化北冰洋的冰,他们难道没有想过在洋面洒遍酒精,然后点燃这片酒海,使北极盆地变成一壶极大的潘趣酒?比利时画家使用“潘趣酒”①一词,语义双关,无礼地把炮手俱乐部主任画成了滑稽可笑的小丑。

        在这些漫画中,最为成功的是一位署名“停停”(Stop)的画家。他在法国报纸《大吵大闹》上画着:在一条鲸鱼的胃里,摆着舒适的家具座椅上放有软垫,英比·巴比康和马思通正坐在桌前玩扑克,等待平安抵港。主任及其秘书这两个新的约拿②,毫不犹豫地让巨大的海生动物吞下自己,乘坐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从浮冰下走过,在梦中到达不可涉足的地球极地。

      ¡¡¡¡¢Ù Ö¸±±¼«µã¡ª¡ªµØÇòÖáÏߵĵãλ¡£

        ① 原文 Punch 包含潘趣酒和小丑两种意思。

        不过,新公司的经理非常冷静,很少理会这些放肆的漫画的素描,任凭别人说三道四,讽刺挖苦,他照干他的事。

        联邦政府业已授权公司开始北极地区。董事会做出决定,呼吁公众认购一千五百万美元股票。一百美元一张的股票,必须一次付清。巴比康公司的经费,就是认购者竟相提供的。所有股票几乎全被联邦三十八州认购。

        北极实验协会的支持者们叫道:“太好了,这才叫美国人自己的事业!”

        巴比康公司关于“煤层”的说法相当诱人,投机商们确信北极有煤,可以开采,并深信公司会实践自己赢利的诺言。新公司的股票分三次上市。截至到 12 月 16 日,公司资金最终集成,总金额为一千五百万美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炮手俱乐部登月计划所得认购额的三倍。② 约拿是十二先知之一,他在鲸鱼胃里度过三日后而复生。

        第六章 马思通与思柯碧通话时遭到雷击

        巴比康主任声明: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如果没有成功的把握,他岂敢大发股票!现在他拥有了资金,排除了所有的障碍,成功在望了。

        北极终将被人类敢想敢干的天才所征服。

        看来,在别人纷纷失败的地方,巴比康主任及其董事会却有法子获得成功。福兰克林们、凯恩们、德龙们、内尔斯们和格里利们做不到的,他们要做到。他们要越过 84°线,把从最近拍卖中获得的这块广阔的地方拿到手,在美国的星条旗上加上联邦第三十九州的那第三十九颗星。

        “骗子手!”欧洲代表及其旧大陆的支持者们仍然在不停地咒骂。

        他们确有征服北极的手段,简单也罢,幼稚可笑也罢,但却切实可行,合乎逻辑,不容置疑。这是马思通计算出来的,在马思通的脑壳里,沸腾的脑浆合成各种创见。开发北极这项宏伟事业的计划,以及导向成功的途径,都是他大脑的产物。

        无须我们多重复,炮手俱乐部秘书是一位算术【创建和谐家园】。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位数学戏法【创建和谐家园】——如果“戏法”一词不是像常人理解的那样是反科学的话。不论是计算面积和体积的几何,还是极为复杂的代数公式,一切难题都不在话下。在他看来,解决最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请看看他是怎样任意支配代数符号的吧:拼音字母代表着数量或者面积,交线或连线代表着量运算中的各种关系。

        在他的手下,确切地说,在他臂端铁钩头上的粉笔下,飞舞着系数、指数、根号、根指数和这种语言的其他形式。他喜欢在黑板上计算。在那十平方米的板面上,倾注了他数学家的满腔热忱。千万别小视他笔下的数字,在他那刚劲十足的“手”下,每一个数字都是大块头:2 和 3 就像纸折叠的鸡那么大;7 画得形似一个绞刑架,可惜缺少一个被绞死的人;8 弯下来恰如一副宽大的眼镜;6 和 9 则都长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

        用来写公式的字母,前三个 a、b、c 表示已知数或已定数;后三个 x、y、z 表示未知数或未定数。只用粗笔不用细笔,特别是 z,是一条急剧拐来拐去的道路!希腊字母π、λ、ω,等等,则气势更壮,连阿基米德或欧基里德看了也会引以为傲。

        1.每个算符,用洁白无瑕的粉笔写成,非常优美。“十”清楚表明两数相加;“-”单纯,但却具有简洁美;“x”像圣安德烈十字架一样立着;至于“=”,两条线雷同,说明了在马思通所属的国度,“平等”二字并非空话,起码在白种人之间如此;硕大的<、>、 ,同样是笔力遒劲;√号表示一个数或一个量的根,写得也很成功;当它加上一条横线,成为“ ”这种形式的时候,其横线往往超过黑板边,威胁着要把全世界置于狂暴的方程式下!

        且莫以为马思通的数学才干仅仅局限于初等代数,不!微积分、变分法,他都不陌生。他用一只稳健的手画出的“∫”这个有名的积分符号,表示无限小的无限元素之和,简单的让人望而生畏。

      ¡¡¡¡»¹ÓбíʾÓÐÏÞÊýÁ¿µÄÓÐÏÞÔªËØÖ®ºÍ¡°¡Æ¡±£»±»Êýѧ¼ÒÓÃÀ´±íʾÎÞÏÞ´óµÄ¡°¡Þ¡±ºÍÖÚÈËËù²»¶®µÄÕâÖÖÓïÑÔÖеÄËùÓÐÉñÃØ·ûºÅ¡£

        这个惊人的人物,有可能攀登到高等数学阶梯的顶端。

        这就是 J·T·马思通!这就是为什么在他解最不可思议的算题时,他的同事们相信他!也是为什么炮手俱乐部委托他解决从地球到月球进行发射的数学运算,为什么艾旺热丽娜·恩柯碧夫人陶醉在他的荣耀之中,对他有着一种近似爱的仰慕。

        就如何征服北极问题而言,马思通完全没有必要飞到那个杳渺地区。为了使新买主能开发北极地区,炮手俱乐部秘书只要解决一个力学问题就行。问题或许复杂,需要巧妙的新公式,不过他定能胜任。

        虽然最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但我们不信马思通还能信谁。自从他童年时代最初接触数学概念以来,从未出过错误,在计算长度时,哪怕是千分之一微米①。如果他在第二十位小数出点错,那他早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橡胶脑壳炸掉了。

        强调马思通的杰出才能是很重要的,既然我们已经做了此事,那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工作的。对此,我们要回到几周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18: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