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新明史》-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郭登一挥手,打住了副将的话。“难道你相信我与皇上是亲家?简直是荒谬,这些蒙古人想的办法也太傻了,那肯定不是皇上,是个冒牌的!”

        “这……”两个副将的神色都有点尴尬,毕竟,他们才接到宣府镇守杨洪发来的消息,皇帝确实是在蒙古大军中。

        “而且,于大人才派人送来军令,不得开门迎接,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这次,副将不说话了。他们都是聪明人,现在的情况很清楚,皇帝在敌人手里,对他们是没有一点威胁的。即使今后皇帝被蒙古人放了回去,他们也可以将责任推卸到于谦的身上,他们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

        “好了,不要管那么多,让守城的将士都给我小心点,如果蒙古人敢攻城,那就不要给我手软,狠狠的揍他们。不管是谁,不得打开城门,他们要在外面闹,就让他们闹吧!”

        见到郭登说完就要进内堂,两名副将一急,其中一人立即上前一步,拉住了郭登,说道:“郭大人,我看此事应该立即上报给兵部侍郎于大人,好让于大人做出定夺!”

        郭登眼珠子一转,立即笑了起来。“行,那就立即派人去通报于大人,让他们去头痛吧!”

        于谦在接到郭登送来的消息时确实很头痛,当然,他也没有权力做出决定,立即就去王府找了朱祁钰。

        “看来,我们的计策成功了,也先还是没有死心!”朱祁钰不但没有头痛,反而笑了起来,“于大人,我们还要都久才能完成战争的准备工作?”

        “至少二十天!”于谦心里大略估算了一下,这是必须要的二十天。

        “好,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再拖住也先二十天!”朱祁钰站起来走了几步,“那么,派人去告诉也先,我们同意用金银赎回皇上,并且带上一万两银子,先交给也先!”

        “这……”于谦一愣,“殿下,如果也先那了钱之后,真的把皇上给放了的话,那怎么办?”

        说出这番话之后,于谦就已经完全成为了朱祁钰的人。显然,他与朱祁钰的想法是一样的,都不想让朱祁镇回来。如果朱祁镇被也先放回来的话,那他开始这句话,就足以让他被灭九族了!

        “哈哈,于大人,难道你就这么担心皇上会被放回来吗?”朱祁钰笑了一阵,拍了下于谦的肩膀,说道,“也先不是笨蛋,他如果没有拿到好处,反而会认为朱祁镇没有用处而放了他,如果他拿到了好处,他会放人吗?蒙古人贪婪成性,不然也就不会发动这次战争了,我们只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好处,钓起也先的胃口,他就不会放人!”

        于谦一愣,转眼就明白了朱祁钰这番话的意思,然后他尴尬的笑了一下。“还是王爷想得周到,那微臣马上去办!”

        “等等,你不用派人去了,直接命令郭登,让他把银子送出去,然后看看也先怎么办吧!”

        这个办法确实收到了效果,如同朱祁钰所预料的一样,也先在拿到了一万两银子之后,非但没有放朱祁镇回来,反而表示这个赎金不够,要大明拿更多的钱去。当然,这就需要更深入的谈判了,这也就达到了朱祁钰的目的,拖延蒙古大军进攻的步伐!

        这郭登也是个厉害角色,几天下来,硬是没有让也先抓住一点机会,甚至没有让蒙古骑兵靠进大同一步。也先这人也还真是有耐心,拿到了一万两银子之后,蒙古大军在大同外面等了几天,直到确定不可能有下文之后,也先才决定放弃在大同进行敲诈勒索,移师宣府,准备从宣府也捞上一笔!

        这宣府镇守杨洪也不是吃素的人,他也早就接到了于谦发来的军令,紧闭城门,甚至取消了一切的城外巡逻行动,将军队都部署到了城墙上。当蒙古大军到达宣府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一万两早就准备好了的银子,而是箭矢与炮弹!

        显然,也先是不可能在宣府占到任何便宜的。这杨洪跟也先玩了一手更绝的。当蒙古人在城门外叫杨洪出来见皇帝的时候,杨洪直接派人说,他去京城“出差”了,不在宣府!这下,也先也没辙了,连镇守都不在,那些小兵能有什么用呢?

        当然,杨洪并不是不在,他就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切,不过,他不想出来将朱祁镇,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坚决执行于谦下达的命令,就算是皇帝来了又怎么样?

        正在杨洪看闹剧的时候,一人冲到了城门处,用头猛撞城门,嘴里大叫着杨洪的名字。这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大明人。他是皇帝的侍卫袁彬。本来是个小角色,在土木堡战斗中,他也成了俘虏。后来,就被安排去照顾朱祁镇的生活起居。

        这人对皇帝忠心耿耿,眼见杨洪不肯出来见皇上,他也急了。当蒙古人将他从城门边上拖走的时候,他已经是头破血流,嘴里还在大骂着杨洪不忠不义。不过,这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杨洪是打定了主意,管他们怎么闹,他就是不出面,看也先能够怎么办!

        蒙古大军在宣府城外折腾了几天之后,也先也终于认识到,大明不会向他妥协了,而且到现在连谈判的使者都没有见到,显然,大明是不会让步了!而此时,给也先的选择并不多。一是放了朱祁镇,然后率领大军返回瓦剌,这也算是拣了个便宜。二是带上朱祁镇返回瓦剌,不过这将埋下明蒙战争的祸根,说不定,瓦剌从此不得安生。三是,带上朱祁镇去北京,以遣送朱祁镇回国的名义发动进攻北京的战争!

        最终,也先是没有选择的,虽然他已经占了便宜,不过却没有完全赢得战争。既然大明不够屈服,那么就打到他屈服吧!

        在得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也先立即就率领大军返回了大同。此时,脱脱不花率领的军队已经到达了大同。而且,也先身边一个重要的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一条让蒙古大军绕过大同,直奔紫荆关的小路!

        这人叫喜宁,原本是皇帝朱祁镇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不过,他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本来就是蒙古人!在成祖时,蒙古一部内服明朝,成为了明朝的臣民。而喜宁就是这个蒙古部落中的一员。当他在土木堡做了俘虏之后,立即就投降于也先,并且很快成为了也先的重要助手。让蒙古大军围攻大同与宣府,勒索赎金的计划也就是喜宁想出来的。而这次,他将这次引导大军,撕开大明的边防,前往大明首都!

        喜宁是个【创建和谐家园】,不过此时在京城的朱祁钰与于谦都不知道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存在,他们仍然认为,也先的大军会在大同与宣府之间徘徊,让他们赢得足够的战争准备时间。不过,两人的精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第十二节 登基称帝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初盛世之后的一大耻辱,这也是大明由盛转衰的标志。当时,京城受到蒙古大军威胁,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而这种担忧很快就转化成了不满,当这种不满再继续升华的时候,大臣们也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换个主子了!

        经过了二十四日大闹朝堂的事情之后,大臣们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为这个国家选一个新的主人。当然,这不会是只有两岁的太子朱见深。他太小了,如果是在和平时期,两岁的太子登基称帝并不算什么怪事,毕竟英宗朱祁镇就是在八岁的时候当上皇帝的。不过,现在并非和平时期,在蒙古大军的威胁之下,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个年幼的太子,而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一个能够率领大明军民战胜蒙古的皇帝!结果,这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辅佐太子的摄政王朱祁钰!

        天还没有亮,大臣们就集中在了地安门外面。宫门紧避,大臣们都有点忐忑不安。半个时辰前,他们将一封联名奏章从宫门的门缝里塞了进去,让人送给了太后。这是当年朱元璋搞出来的名堂,虽然大臣们都有点不习惯这种方式,不过,此时他们仍然得耐心的等待着太后的回话!

        册立太子的难度并不大,毕竟皇上后继有人,这只是个仪式的问题而已。不过,要废除皇帝,另立皇帝,那就没那么容易了。朱祁镇还没有死,即使他身陷敌营,不过他还是大明的皇帝。在皇帝并没有死的情况下,再立一个皇帝,那确实有点麻烦!不过,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唐朝,宋朝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次,大臣们自然也搬出了一大堆的理由出来,想以此说服太后!

      ¡¡¡¡¶Ô£¬Ëµ·þÌ«ºó£¡Ì«ºóÔÚÁ¢Ð»ʵÛÕâ¼þÊÂÇéÉÏÌ«¹Ø¼üÁË£¬Èç¹ûÌ«ºó²»Í¬Ò⣬¾ÍËã´ó³¼ÃÇ×öÔÙ¶àµÄŬÁ¦£¬Ò²²»¿ÉÄÜÈÃÖìÆîÕòÏĄ̂£¬ÈÃÖìÆîîÚÉĮ̈£¡ÎÊÌâµÄ¹Ø¼üÊÇ£¬Ì«ºó»á½ÓÊÜ´ó³¼ÃÇÍÆ¼öµÄÖìÆîîÚÂð£¿ÖìÆîÕòÊÇÌ«ºóµÄÇ×Éú×Ó£¬¶øÖìÆîîÚÔò²»ÊÇ¡£´ÓÌ«ºó¸öÈ˵ĽǶÈÀ´¿´£¬ÖìÆîîÚ²¢²»´ú±íËý£¬ÄÇô£¬Ëý»á½ÓÊÜÖìÆîîÚÂð£¿

        大臣们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不过,现在事情已经不容他们再多考虑了,朱祁钰是大明唯一的选择,总不成从外面去找个番王回来吧,那太后更不可能接受!不管怎么样,奏章已经递了上去,结果怎么样,大臣们也只有等待了!

        就在大臣们心急如焚的时候,门“嘎吱”一声开了,露出了一条小缝,接着一名太监出现在了门缝处,手上拿着一卷诏书。他将这诏书给了领头的吏部尚书王直之后,就匆匆忙忙的关上了宫门。

        “王大人,怎么样了?”大臣们立即围了上来,这卷诏书不仅仅将宣布朱祁钰能否当上皇帝,也将宣布这些大臣们的命运,更将宣布大明的命运!

        “诸位,稍安勿躁!”王直打开了诏书,先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露出了笑容,“各位,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啊……”

        ……

        这天,朱祁钰一晚上都没有睡舒服,天还没有亮,他就匆匆起床,做好了上朝的工作之后,朱祁钰却没有急着出门,而是在王府里耐心的等待着。头天晚上,于谦已经派人送来消息,今天将有重大的事情发生。朱祁钰当然知道什么是重大的事情,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他不能表现得太焦急了。

        “殿下,一切都准备好了,要进宫吗?”

        朱祁钰摇了摇手。“金英,去外面看看,于大人来了的话,立即带他过来!”

        金英立即会意,马上就到了王府大门外,很快,他就带着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滢,兵部侍郎于谦等一帮大臣来到了朱祁钰的书房。

        “恭喜殿下,不,应该是恭喜陛下!”王直笑得很开心,“太后已经下召,命殿下即位!”

        朱祁钰心里一喜,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终于当上皇帝了。不过,朱祁钰却显得很平静,说道:“众卿辛苦了,不过皇上仍然在蒙古人手里,孤王并无意登基夺权,如若皇兄回来,众卿不是让孤王难堪吗?且我若登基的话,那么怎么安排皇兄呢?这不乱了伦理社稷了吗?”

      ¡¡¡¡ÖìÆîîÚÕâ·¬»°À´Á˼¸¸öתÕÛ£¬µ±È»£¬Õ⼸¸ö´ó³¼Ò²¶¼·Ç³£´ÏÃ÷£¬¶ÙʱÃ÷°×ÁËÖìÆîîÚµÄÒâ˼¡£

        只见胡滢上前一步,说道:“殿下,这些你都不用操心。虽然现在皇上仍然身在敌营,一时之间难以回朝。等到殿下登基之后,我们自称皇上为太上皇,殿下全可放心!”

        朱祁钰仍然没有急着答应,他很清楚,皇帝这个位置他是坐定了,不过,现在却不能显得太猴急,不能让别人认为是他想当皇帝,而是被人逼着当皇帝的。

        王直,胡滢又劝了一阵,朱祁钰还是没有反应。最后,于谦站了出来,低头说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且蒙古大军近在咫尺,全国军民都需要由殿下出来率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殿下登基称帝,才能军民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还望殿下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大明黎民百姓着想,请殿下移宫就位吧!”

        于谦这番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说白了,大臣们积极的扶持朱祁钰登基称帝,也正是为了抵御外面的蒙古大军。如果没有蒙古大军的威胁存在的话,那么大臣们完全可以让朱见深去当皇帝,然后由大臣把持朝政,何必去搞一个二十多岁的皇帝出来呢?

        这次,朱祁钰的面色显得很为难了,虽然他没有立即答应于谦,不过看得出来,他的思想动摇了。接下来,王直与胡滢两人又是一番苦劝。

        “孤王明白众卿都是为国为民,不过,就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了吗?”

        “殿下,如若还有其他的办法,众大臣也不会【创建和谐家园】了!”于谦低下头之前朝朱祁钰看了一眼,“还望殿下速速登基,主持朝政,切不可让大臣们寒了心啊!”

        “这……”

      ¡¡¡¡¡°Çëµîϵǻù£¡¡±ÍõÖ±ÓëºúäÞÒ²Á¢¼´°ÚÃ÷ÁË×Ë̬¡£

        “这……”朱祁钰长叹一声,“好吧,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大明的百姓,我就暂且带皇兄主持国政!”

        这下,问题终于圆满的解决了。几天之后,在胡滢的主持下,朱祁钰这个王爷终于扶正,成为了大明皇帝。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朱祁钰有点头痛了,不管怎么说,新皇帝登基自然要大赦天下,要更改年号,并且确定先皇朱祁镇的地位,确定太子朱见深的地位。反正,需要朱祁钰处理的事情很多!

        最麻烦的还是太子朱见深!按理说,朱祁钰当了皇帝之后,那太子也就应该换成他的儿子了,历史上,太子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儿子,而这朱见深却不是朱祁钰的儿子,而是朱祁镇的儿子!而朱见深能够保住太子的位置,就是太后与大臣们达成的政治妥协!对太后来说,她没有选择,国家为难之时,皇帝是必须要立的,不然大臣们不会同意。在太后做出了让步之后,她保留了一手,这就是让朱见深继续当太子!很简单,皇帝是要死的,只要太子是朱见深,也就是她的嫡孙,那今后大明正统仍然是她的后人,而不会落到别人的手里!

        朱祁钰对太后的这个决定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毕竟,他能当上皇帝就已经是一次极大的意外了。也许,他还得感谢蒙古大军,如果没有蒙古的入侵,他没有一丝可能当上皇帝!至于太子这个问题,朱祁钰并不着急,太后已经年老体衰了,活不过他这个年轻的皇帝,只要等到太后一死,那么要立谁为太子,还不是当皇帝的一句话吗?

        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个人的地位身份要处理好。这人就是朱祁镇!当朱见深成为了大明皇帝之后,朱祁镇自然就不是大明的皇帝了。不过,朱祁镇的身份是什么呢?历史上,太上皇是有的,不过,太上皇都是皇帝的老子,而绝不是皇帝的哥哥!不过,大臣们也很会变通,既然朱祁镇已经是过气的皇帝了,那么给他顶太上皇的帽子又有什么损失呢?要知道,国家大权是掌握在皇帝手上,而不是太上皇手上的。太上皇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价值,当朱祁镇的身份变为太上皇之后,也先也就别想用他来要挟大明了!

        顺利的解决了朱祁钰登基称帝的一系列问题之后,京城的备战工作也进入了。不过,朱祁钰并没有为自己当上皇帝高兴几天,当边关告急的军报一封封送到京城来的时候,朱祁钰认识到,这场大明与蒙古之间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

        不过,这次也先并没有急于发动战争,他反而显得很有“礼貌”。在得知朱祁钰登基称帝之后,也先也知道手上这个太上皇朱祁镇再不是“奇货可居”了,也先也就打起了退堂鼓来,准备放朱祁镇回来。为此,他还派了几批使者前往大明京城,与大明商讨送朱祁镇回来的事情,不过这回换成大明不那么乐意了!

      第十三节 逼战

        也先要送朱祁镇回来!当朱祁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才坐上皇位不久,如果朱祁镇回来的话,保不准大臣们一反水,把朱祁镇给顶上去,把他这个新皇帝给压下来!绝对不能让朱祁镇回来!这就是朱祁钰当时的想法,而跟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于谦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虽然,于谦效忠的是大明,而并非某一个皇帝,但是,他很清楚,大明与蒙古之间的这场战争并没有玩!就算也先把朱祁镇回来,战事暂时评定,不过,今后大明还能在蒙古面前抬起头来吗?谁能保证大明的边关不再受到蒙古的袭扰?对,战争没有结束,至少现在还不是结束战争的时候,要结束,也要先打败蒙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朱祁镇回国。只要朱祁镇还在蒙古的手里,那么大明就有理由将战争进行下去。当然,于谦更担心,朱祁镇回来之后,保不准他重新当上了皇帝,到时候,他跟蒙古来个和亲政策,那大明的颜面不就丢光了吗?

        两人虽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过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是一样的。

        “于大人,也先这次派来使者,显然是想羞辱我大明!”朱祁钰自然不会把他的担心说出来,不过他在说到这话的时候,也显得是义愤填膺,与蒙古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样。

        于谦沉默着,他没有开口,他要先搞清楚这个新皇帝的态度。毕竟,朱祁钰与朱祁镇的感情很好,如果朱祁钰真的想把皇位让给朱祁镇的话,那他是万万不能立即表明态度的。不过,当朱祁钰这番话说出口之后,于谦也摸到点苗头了。显然,他之前对朱祁钰的判断没有错。这个新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的不仅仅是皇位,他还要整个天下!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朱祁钰一笑,说道:“于大人,蒙古存心要羞辱大明,那么我们能让步吗?现在蒙古把刀架到了我们的脖子上,我们能退让吗?要打,那就来打吧!”

      ¡¡¡¡ÔÚÖìÆîîÚµÄÕâ¸ö̬¶ÈÏ£¬Ì¸Åй¤×÷¾Í½»¸øÁËÀñ²¿ÉÐÊéºúäÞÈ¥¸ºÔð¡£ÕâºúäÞ±¾Éí¾ÍÊÇÒ»¸öÓÅÐãµÄÍâ½»¹Ù£¬ÔçÔÚ³É׿»ÊµÛʱ£¬Ëû¾ÍÔÚÍâ½»³¡ÉÏ´óÕ¹ÉíÊÖÁË¡£¶øºúäÞÒ²ºÜÇå³þлʵÛÒª¸Éʲô£¬ËùÒÔ̸ÅеĽá¹û¾Í¿ÉÏë¶øÖªÁË£¡

        谈判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几轮谈判下来,也先迅速的明白了大明的意图,显然,大明现在不想谈判,想的是战争!也就是蒙古最后一轮谈判代表团给也先带会来的消息,让也先下定了决心。大明皇帝竟然公然表示,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吧!在双方谈判破裂之后,也先率领的蒙古大军立即就有所行动了,而且是快得让朱祁钰根本无法想像的速度!

        当时,蒙古大军还在大同附近活动,一夜之间,数万蒙古铁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等到大同镇守郭登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先派出的先锋部队已经到达了大同南面的白羊口。当天,蒙古大军就攻占了白羊口,然后立即杀向了紫荆关!

      ¡¡¡¡Ç°ÏßÕ½±¨»ðËÙË͵½ÁËÖìÆîîÚµÄÊÖÀÕâÏ£¬ÖìÆîîÚµÄÄ¿µÄ´ïµ½ÁË£¬²»¹ýµ±Õ½ÕùÕæµÄ´òÏìÖ®ºó£¬ÖìÆîîÚ»¹ÊÇÓеã½ôÕÅ¡£

        “紫荆关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关卡,负责守卫的是都御史孙祥。”于谦已经被正式提拔为了兵部尚书,“现在紫荆关有守军五千,虽然不及蒙古大军十分之一,不过紫荆关易守难攻,也先一时半会之间也难以攻克。现在,我已经下令让周围地区的守军前去增援,如果能够在紫荆关守上十天半个月的话,那就能挫败蒙古大军的锐气,这对京城保卫战很有帮助!”

        “于大人,你认为紫荆关守不住?”

        于谦苦笑了一下。“陛下,紫荆关虽然为天下雄关,不过,以五千守军对抗数万蒙古虎狼之师,恐怕我们得做好更长远的打算!”

        朱祁钰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正在于谦继续部署的时候,一名侍从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人。

        这人一进来就立即跪在了地上,这时候,朱祁钰才注意到,这名将军身上的盔甲已经被鲜血给浸透了,而且非常的狼狈,看得出来,他也受了不轻的伤,是坚持着才跑回来的。

        于谦一见到此人,立即大吃一惊。“赵将军,你怎么回来了?”

        “陛下,于大人,微臣该死!”这人正是紫荆关副将赵起。

        “赵将军,你快起来,发生什么事了?”这时候,朱祁钰也看清楚了此人。

        赵起被扶起之后,立即坐到了一张椅子上,等到他稍微缓了口气,才把发生的事情将了出来!

        ……

        一日前,紫荆关。孙祥来到这里已经有十多天了。虽然紫荆关的守军不过就五千人,不过孙祥有绝对的信心,在这里挡住蒙古大军的步伐!作为京城的最后一道外围关卡,紫荆关上的防务非常严密,配备了上百门火炮,另外还有大量的防御设施。

        孙祥虽然算不上是猛将,不过在大明军队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现在,当他看着关外漫山遍野的蒙古骑兵时,他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他的任务就是守住这座关卡,将蒙古大军挡在京城之外。

        “将军,蒙古人已经在关外呆了一天了,这有点不对劲!”赵起作为守关副将,自然有责任提醒一下孙祥。

        “赵将军,你害怕了吗?”孙祥看了一眼赵起,“紫荆关易守难攻,而蒙古全是骑兵,没有攻城利器。看到城楼上的火炮了吗?蒙古大军害怕我们的火器,他们不敢进攻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赵起还是有点不放心。

        “不用多说了,让将士们都提起精神来,如果蒙古大军不进攻的话,那还正合我意呢!要耗,我们就跟蒙古人耗着吧,看看谁坚持得久!”孙祥得意的笑了一下,又对赵起问道,“赵将军,你派人把消息通报给于大人了吗?”

        “已经派人去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

        孙祥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数万蒙古大军就在关外这么站了一天,却不见发动进攻,关上的士兵都有点松懈了。

        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孙祥与赵起并没有松懈,他们仍然坚持在岗位上。虽然夜晚不是骑兵作战的时候,不过数万蒙古大军就在关外,他们怎么能够安然入睡。

        夜很静,轮换上来的士兵显得有点疲惫。正在孙祥与赵起巡视到关前城门附近的时候,突然,一阵骚动声从后方传来。当两人回头一看时,都吓了大跳,东面的天空被火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接着,战马的嘶鸣声,军卒的喊杀声纷纷传来。

        “将军,将军,不好了,蒙古大军从后面杀了过来!”

        “什么?”孙祥一把抓住了那个前来报信的士卒,“他们有多少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很多,漫山遍野都是蒙古骑兵,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来的,兄弟们正在奋力抵抗,不过……不过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赵将军,带上骑兵,跟我上!”

        容不得孙祥与赵起多想了,虽然他们想不通蒙古大军是怎么出现在紫荆关后方的,不过此时他们必须要把蒙古军队打回去,不然紫荆关就完蛋了。白天,孙祥将防守的重点放在了紫荆关的正面,只在后方留下了不到一千人的部队,而且所有火炮都被转移到了正面来,如果蒙古大军从后方突破的话,那紫荆关就完蛋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