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新宋英烈》-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读罢,二人向北磕头拜了八拜,正式结为兄弟。随后,二人序过年龄,杨新今年二十九岁,杨业小他两岁,今年二十七。因此就以杨新为兄,杨业为弟。

      长幼既定,杨业请杨新到小酒馆中坐下,然后自己恭恭敬敬的向杨新行了大礼。行礼完毕,杨新将杨业扶起,二人“大哥、贤弟”的唤了几遍,只觉得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吃过早饭后,杨新把自己与杨业结拜的事情和于文德、宋飞扬二人说了,并且将杨业请来,与于、宋二人见了面。随后,兄弟五人一起聊了很久,穿越众这边向杨业详细介绍了大家返回中土这段时间的经历,杨业也向穿越众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以杨业的豪爽xìng格,很快就与穿越众们打成一片,就连一向不太爱与外人交o流的于文德都与他相谈甚欢。

      当杨业得知于穿越众这次来汉国是为了找黄铁矿时,当即就表示此事包在他的身上。待此间事了,他就和穿越众们一起去繁峙、雁mén,托那里相熟的朋友帮忙找矿。如果此地没有,他就赶回太原,去那里为他们寻找货源。对此,穿越众们自然是连连致谢,于文德更是心中欢喜不已。因为这意味着他能更早的带着货物回良乡,从而更早为他的炼铁炉和炼钢炉点火试运行。

      几个人一直聊到了接近午时,才被进来报告繁峙县官差已到的杨盛打断。众人从小酒馆出来,由杨业出面与繁峙县的官差交o涉,将昨晚的情况解说了一遍,又带着官差查验过了山贼尸体和俘虏,并将山贼俘虏的口供交o给了他们。由于有杨业这个朝廷命官在场,所以和繁峙县官差的交o接非常顺利,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都交o待清楚了。当天下午,找矿队和杨业一行就离开小山村,踏上了去往繁峙县的官道。

       

      第二十三章 喜得贵子

      正文]第二十三章喜得贵子

      ------------

      由于有杨业的帮助,找矿队在北汉境内可以说是一路畅通。众人到达繁峙县后,杨业很快就通过他在本地的几位朋友,找到了一名了解本地矿藏,并与辽国做过生意,对幽都府比较熟悉的商贾,将其请到了找矿队所住的客栈,由于文德、宋飞扬等人与他当面商谈。

      这名姓楚的商贾听了于文德的描述后,马上就明白他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了。当即就表示,这种矿石在本地就有,只是因为铁含量低,所以本地人一般都不会去费力开采。如果于文德等人确实需要的话,只要肯出钱,并能得到官府的许可,他很快就能为找矿队提供矿石供应。

      钱找矿队是不缺的,但是要想得到官府的许可就得由杨业出马了。在杨业拍胸脯、打包票,保证拿到开采许可没有问题后,宋飞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与楚姓商贾达成了黄铁矿石的买卖协议。按照协议规定,楚姓商贾负责前期资金投入的一半,以及开采、运输的全过程,而找矿队则负责拿到官府开矿许可,负责前期资金投入的另一半,以及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收购楚姓商贾开采出来的,符合双方约定品位的黄铁矿。同时,双方还约定,所有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附生矿所产生的利益,由双方对半分。[]新宋英烈23

      达成协议后,杨业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利用自己北汉皇帝养孙的身份,在协议达成的两天内,就从繁峙县所属代州府那里,拿到了开矿许可。楚姓商贾在找矿队将开矿许可和五百贯前期资金交o到他手里后,一刻也没敢耽搁,第二天就开始在繁峙县左近招募矿工,准备各种开矿用具,一幅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这样的结果令找矿队的所有人都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提早打道回府,静候楚老板送货上mén了。而且,有杨业这层关系在,他们也不怕这位楚老板骗自己。所以,在向楚老板交o待清楚穿越团队的住处,以及黄铁矿开始出产后,每次向良乡运送的时间间隔和每次运送的数量后,找矿队便准备返回良乡了。

      启程返辽的前一天晚上,找矿队在繁峙县最大的酒楼设宴,宴请杨业。这既是跟杨业道别,也是向杨业为找矿队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酒席宴上,于文德等人纷纷向杨业敬酒,杨新更是和杨业并肩而坐,二人把臂而饮,甚是亲近。想到第二天兄弟就要分别,杨业心中很是不舍。因此,他在酒宴上提出挽留,希望找矿队或者至少是杨新能够多住几天,以便他能尽一下地主之谊。

      对杨业的这个要求,找矿队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并且事先通过电台征求过委员会的意见。委员会经过研究,觉得杨业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都对团队是一种助力,所以最终同意杨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走是留。

      委员会原本还打算如果杨新不走的话,把电台也给他留下,以方便他和委员会这边联系。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杨新的反对,他认为找矿队在返程途中依然是危险重重,不能没有电台与良乡那边保持联系。而自己在北汉有杨业相帮,不会有什么问题,没必要把电台留在身边。最终,委员会同意了杨新的意见,电台还是由找矿队携带。

      对于是去是留,杨新的选择很明确。对于他来说,自然是希望能和自己心目中的当世英雄多相处一段时间,所以在杨业表达出挽留的意思后,便向杨业说道:“贤弟所请正是愚兄弟所愿,反正愚兄在众兄弟中属于比较轻闲的,迟些回去也不打紧。愚兄就在汉国多住一段时间,等到楚老板的黄铁矿出产了足够的矿石,够一次运输的数量了,愚兄再和送矿石的商队一道回去。不过愚兄的这几位兄弟并不像愚兄这般轻闲,他们在良乡那边还有许多事情要忙,只怕是不能在汉国多待了。”

      杨业见杨新答应多住些日子,心中非常高兴。至于其他人不能多留些时间,对他来说倒是无所谓,毕竟和他结拜的是杨新而不是其他人。由于心中高兴,所以杨业这顿酒喝得是相当的痛快,最后终于把自己给喝趴下,被杨兴、杨盛两名随从给抬回了住处。与他一起趴下的还有杨新,这家伙同样是被手下的亲卫给抬回自己房间的。

      二杨这一醉,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以至于找矿队不得不把出发的日期向后推了一天,在阴历三月二十九一早才与二杨道别,踏上了返回良乡的旅途。由于除了杨新外,他的两名亲卫、六名游骑兵小队的兵士,以及宋飞扬手下的一名掌柜和一名伙计也被委员会要求留下,负责保护杨新及负责与楚老板接洽黄铁矿开矿的事情,所以返程的找矿队只有四十一人。

      找矿队返程走的依然是来时的那条路,第一站便是那座叫石台村的小村庄。由于不过是过了七、八天的时间,所以找矿队在进村的时候,还可以依稀看出官道左近尚未完全消失的血迹,提醒着他们数天前他们在这里所经历的那个有些血腥的夜晚。

      村里的村民见这支前几日救了大家一命的队伍又回来的,纷纷从家里出来观看,热情的和护卫们打招呼,请他们晚上还是到自己家去借宿。对于村民们的主动邀请,曾志林自然是求之不得,当即便吩咐众护卫依然按上次来时的安排分配住处,自己则和于文德、宋飞扬带着亲卫去了那家小酒馆。

      小酒馆的老板夫fù对曾志林等人的到来热情欢迎,忙前忙后一个劲儿的张罗。曾志林一边表示感谢,一边向老板询问这几日是否有山贼前来报复或者sao扰。酒馆老板则表示村里一切太平,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听说山贼没再来过,曾志林原本有些担忧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不过,出于以防万一的考虑,他还是吩咐常生俊,晚上一定要注意警戒,绝不可麻痹大意,常生俊答应着去了。不过,事实证明,那伙夜袭小山村的山贼确实已经被找矿队全歼了,当晚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大家都舒服的睡了一个踏实觉。

      第二天,找矿队与小山村的村民告别,沿着官道向东北方向而去,于阴历四月二十这天抵达了“静园”。找矿队在“静园”休整了一天后,众人便分散各处,回归到自己原来的岗位。其中,曾志林带着众护卫返回了飞龙寨。于文德在和宋飞扬一起到“清园”向王崤峻汇报完此行的详细经过后,返回了“凉园”基地,加入到了高炉和平炉的最后建设当中,为了在六月炼出第一炉钢而全力以赴。

      要说团队中对第一炉钢充满期待的其实不止于文德一人,科技部的其他科、军事部、保卫部,乃至委员会所有的委员,无不对此事倍加关注。因为大家都知道,精良的钢材对团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不过,到了五月中旬,在高炉和平炉即将完工的时候,团队所有人的眼球却都被另一件事情给吸引住了。这件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即将创造团队自穿越以来的一项第一――团队成员的第一个后代即将诞生。

      应历五年(后周显德二年,西元955年)阴历五月十五,已经怀胎十月的张晓菲和韩青雯先后表现出了马上就要分娩的状况。面对大呼小叫的两位夫人,王崤峻立时就慌了手脚。他命人马上去请薛神医和县里最好的稳婆来,并让林小雨在旁边协助后,便手足无措的在中厅里来回露àn转。

      他一会儿到左边房间外,听听张晓菲的动静,一会儿又到右边房mén口,看看韩青雯的反应。听着两位夫人越来越大的叫喊声,看着她们越来越痛苦的表情,王崤峻心里也越来越着急。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是件多么危险的事,即使有林小雨这个现代外科医生,但是在各种设备都缺乏的条件下,一旦发生难产的话,依然很可能是一尸两命的悲惨结局。

      时间不长,薛神医和四名稳婆就都被请到了内宅。在王崤峻一再的拜托下,薛神医先后为两位产fù号了脉,确认二人的身体状态均属正常。四名稳婆则分成两组,分别负责两位夫人的生产。[]新宋英烈23

      从十五日早上十点一直到下午四点,整整六个小时过去了,张晓菲和韩青雯却依然还没有把孩子生下来,而两人的喊叫声却已经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响亮,尤其是韩青雯,叫喊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无力。这下可把王崤峻给吓坏了,以为是出了什么大问题,拔t腿就要往内室里闯。结果,才到mén口就被稳婆给拦了回来。一位姓马的稳婆安慰他道:“王员外不要过于心急,二位夫人都是第一次生孩子,难免会费力些。不说别人,就说老身自己,当初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花了将近五个时辰。二位夫人这才生了三个时辰,时间并不算长,员外且在外面安心等待就是。”

      这时,林小雨也从内室中走了出来。她让稳婆进去照看,然后将王崤峻按在椅子上,说道:“五哥您别急,女人生头一胎时间通常会比较长,花上十几二十个小时也是有的。”

      王崤峻虽然心急如焚,但也明白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得耐着xìng子坐下,担心道:“话虽然是这么说,可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是让人放不下心呀。晓菲还好些,毕竟经历了时空旅行,平时又习练武艺,身体状况非常的好,还撑得住巨大的体力消耗。可是,青雯不一样呀,她年纪小,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身体要比晓菲弱得多。你也听见了,现在晓菲因为体力消耗,叫得都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有力了,就更不要提青雯了。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看着王崤峻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林小雨想再劝几句,却又无从开口。毕竟她比王崤峻更了解这个时代的孕fù分娩死亡率,如果不是手头没有必要的设备,她也不会眼看着张、韩二人受罪而束手无策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崤峻的心也一点点的提了起来,作为一名无神论者的他,这会儿甚至开始在心中虔诚的向各种神灵祈祷,祈求神灵保佑他的两位夫人顺利的把孩子生下来,祈求两位夫人和她们的孩子都能平安。

      或许是王崤峻的祈祷起了作用,或许真的像稳婆和林小雨讲的那样,初次分娩的女人会比较费时间,下午六点十六分,从张晓菲的房间里,传出了婴儿清脆的啼哭声。这哭声对于王崤峻来说,不啻于世上最美妙的天籁之音,他兴奋的在中厅里走来走去,脸上已经快笑开了花。如果不是顾忌到这个时代的习俗,他已经冲进内室去了。

      不多时,林小雨便笑容满面的从内室出来,向王崤峻一伸手,说道:“恭喜五哥,贺喜五哥,大五嫂为您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平安,红包快快拿来吧。”

      王崤峻听说张晓菲为自己生了个儿子,而且**平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对林小雨说道:“同喜,同喜,红包绝少不了十八妹你的。我现在可以进去看看他们**吗?”

      林小雨说道:“五哥可要说话算话,您要是不给红包,小心妹子去向大五嫂告状。”

      Íõážþæ²»µüµÄÔÊŵµÀ£º¡°Ê®°ËÃ÷ÅÐÄ£¬Îå¸ç¾ø²»»áʳÑÔ¡£¡±

      林小雨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好了,您进去吧。”

      不等林小雨一句话说完,王崤峻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张晓菲的房间。

      内室里,稳婆和婢女们正在收拾东西,见王崤峻进来,连忙施礼,并向他道喜。王崤峻一边说着同喜,一边表示屋子里的所有人都重重有赏。

      随后,他来到chuáng边,看着妻子一脸疲惫的闭着眼睛,不由得心疼不已,伸出手轻轻的拂了拂妻子额头已经被汗水浸湿的秀发。

      感觉到王崤峻的举动,张晓菲睁开眼睛,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身边刚刚出生的儿子,发现他已经安静的睡着了,疲惫的俏脸上lù出了慈爱的笑容。

      王崤峻蹲下身,半跪在妻子的chuáng前,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亲爱的,辛苦你了。”

      张晓菲则摇了摇头,向他笑了笑,说道:“其实,在前世的进候,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只可惜,由于工作太忙,我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现在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时机,我不生一个的话,岂不是太亏了吗?”

      王崤峻听了点点头,说道:“就是,就是,在前世的时候,你就经常跟我抱怨工作太忙,连孩子都给耽误了。现在好了,终于如愿以偿了。不过呢,我觉得吧,反正咱们现在是既有钱又有闲,不如多努力努力,生他十个八个的才算不枉穿越一场呀。”

      一听王崤峻想让自己生十个八个,张晓菲不由得气苦,嗔道:“生一个就已经把我折腾成这样了,还生十个八个的,你还真是够‘心疼’我的。再说了,你明知道我今年都三十六了,算得上是高龄产fù了,生孩子对我来说可是很危险的,你还撺掇着我生那么多孩子,你安得是什么心?你说,你有什么企图,该不会是想把我给累死了,你好再去找小姑娘吧?”

      说着,张晓菲将自己的手从王崤峻的掌握中chou出来,祭起百试不爽的“二指禅”,准确的掐在了王崤峻腰部的嫩ròu上。那手法,既迅速又精准,饶是王崤峻日日练武,也没能躲开分毫。看着妻子“二指禅”的手法一点也不比生孩子之前逊s色,腰ròu的疼痛感一点也不比以前减弱,王崤峻在“痛苦”之余,终于确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晓菲确实像林小雨说的那样,身强体健,生个孩子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在王崤峻百般讨饶后,张晓菲终于“大发慈悲”的放开手。夫妻二人又说了一会儿悄悄话,王崤峻表示一会儿就去向张维信请教,三天之内一定给宝贝儿子起个好名字。张晓菲则提出在确定名字之前,必须要经过她点头,否则一律无效,王崤峻自然是满口答应。

      这时,张晓菲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老公呀,咱俩光顾着高兴了,却把青雯妹妹给忘了,也不知道她那边怎么样了。好一会儿没听到青雯妹妹的喊叫声了,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你快过去看看吧。”[]新宋英烈23

      经由张晓菲这么一提醒,王崤峻也反应过来。刚才,他光顾着高兴了,把韩青雯还没有生出来这事给忽略了。于是,他向张晓菲说了句“一会儿再来看你和儿子”后,便急匆匆的出了张晓菲的房间,重新回到在中厅。

      来到韩青雯房间的mén口,王崤峻叫住一名从里面出来的婢女,问道:“小五夫人的情况怎么样,生了没有?”

      那婢女答道:“回五爷,小五夫人还没生。稳婆说,小五夫人体质弱,生起来会比较慢。”

      王崤峻一听就急了,吩咐道:“你进去把稳婆叫出来,爷要问她话。”

       

      第二十四章 枪炮齐鸣(上)

      正文]第二十四章枪炮齐鸣(上)

      ------------

      婢女进去时间不长,稳婆就急匆匆的从房间里出来见王崤峻,小心的问道:“员外叫老身有什么吩咐?”

      王崤峻强压着心中的焦急,问道:“已经都三个多时辰了,孩子怎么还没有生下来?你照实跟某说,是不是出什么大问题了?”

      那稳婆见王崤峻脸s色不善,忙解释道:“回员外的话,女人生孩子,有时候是要花一些时间的。夫人她身体弱,生起来自然会困难一些。不过,以老身的经验,应该不是难产。老身估摸着,顶多再有一个时辰就差不多了。”[]新宋英烈24

      听稳婆说韩青雯并不是难产,王崤峻的心稍微放下一些。他挥挥手,让稳婆继续去接生,自己则在中厅里不停的转圈,焦急的等待着。

      约莫又过了一个来小时,到了七时三十六分,韩青雯的房间里终于传来了那声期盼已久的婴儿啼哭。很快,林小雨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盈盈的从里面走出来,站到王崤峻面前,再次伸出手道:“恭喜五哥,贺喜五哥,小五嫂为您生了个千金。现在母女平安,赶快再送一个红包来。”

      听说韩青雯母女平安,王崤峻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他向林小雨躬身施礼道:“多谢十八妹帮忙,这红包绝对少不了你的。”

      林小雨见王崤峻向自己行礼,连忙闪在一旁,说道:“五哥言重了,这是小妹应该做的。拿五哥两个红包还成,五哥这礼小妹可受不起。五哥还是赶紧进去看看小五嫂母女吧,小妹去陪大五嫂说话了。”

      经林小雨这一提醒,王崤峻也回过神来,顾不上再和林小雨客套,转身便进了韩青雯的房间。

      韩青雯房里的情形和张晓菲那边差不多,婢女和稳婆在收拾东西,见到王崤峻进来都过来行礼、道喜。王崤峻也和刚才一样,一边道同喜,一边宣布个个有赏。

      要说这边和张晓菲那边不一样的,就是韩青雯身边的襁褓里包裹着的是个女婴,而韩青雯本人已经累得有些快虚脱了,见到王崤峻进来连打招呼的力气都没有。王崤峻走到chuáng边蹲下身,将韩青雯的手握在自己的掌心里,轻声说道:“让娘子受苦了。”

      韩青雯听了摇摇头,说道:“妾身为官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可惜,这次没能给官人生个儿子。”

      王崤峻自然不会在意男女,安慰道:“娘子说哪里话来,对为夫来说,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无论男女都是为夫的亲生骨ròu,为夫都会好好疼爱他们的。”

      见韩青雯还有些放不下,王崤峻又安慰了她好一阵,直到韩青雯因身体疲惫沉沉睡去才离开。

      王崤峻得了一双儿女,“清园”上下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静园”、“凉园”、飞龙寨各处也都得了消息,大家纷纷通过电台向王崤峻表示祝贺,并且约好了一个月后,所有穿越者都会齐聚“清园”喝满月酒。

      或许是王崤峻这一双儿女的诞生带来的好运气,从五月中旬开始,穿越团队各方面工作不断传来好消息。

      五月下旬,经过数月准备,被张维信命名为“塘沽盐场”的晒盐场开始试生产,据刘文东和谢天讲,从最初的这些天看,晒盐的效果不错,第一批盐的出产指日可待。

      同样是在五月下旬,“凉园”中的高炉与平炉均建设完成,于文德与手下的工匠经过多日准备,开始点火试炼,并在六月初二这天炼出了第一炉钢。虽然受限于现在的生产条件,第一炉钢的品质还无法与前世现代化炼钢厂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却也能够满足团队目前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了。用机械科和武器科成员的话讲,就是这种钢已经可堪一用,只不过用其生产出来的各种设备、装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条件受一些限制而已。

      随着钢材开始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武器科不但开始用钢材来制造新的燧发枪,而且还开始按照李俊武、周磊等人提供的图纸,用钢材试制更加先进的火器部件。例如,在前世非常著名的,德国máo瑟1898式7.92毫米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英国李.恩菲尔德式7.7毫米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苏联m1944式(莫辛纳甘)7.62毫米步骑枪等等,各种李、周二人能够画出详细图纸的手动步枪――考虑到钢材质量和弹yào消耗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机枪一类的连发步枪还没有被武器科提上研发日程。

      除此之外,在李俊武的建议下,武器科甚至用钢材浇铸出了一mén口径约一百二十毫米的前装火炮,用来试验自产钢材制造火炮的可行xìng。

      机械科除了开始用这些钢材设计制造各种加工工具外,还通过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办法,通过利用流经“凉园”的南直河,驱动经过改装的装甲抢修车上的车载发电机,实现了为从抢修车上拆下来的简易机chuáng供电,再配合用车上携带的现代高硬度钢材加工的刮刀,成功为武器科生产的枪管加工出了膛线,解决了武器科生产现代步枪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只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材料――北汉那边的黄铁矿还没有送来――所以化工科的刘文东是巧fù难为无米之炊,现阶段还不能展开现代火yào的研发工作,所以除了那mén前装火炮外,武器科生产的其他武器零件虽然已经被成功组装到了一起,但都不能进行相应的试验。

      不过,不能试验步枪并不会影响武器科以及其他团队成员对前装炮的试验热情,就在阴历六月二十六这天,委员会的四位委员、科技部、保卫部、军事部等部mén的成员,以及飞龙营小队长以上的骨干齐集“凉园”,准备参加即将在棱堡炮台上进行的火炮试验。[]新宋英烈24

      上午十时,所有观看者都上到了位于棱堡后面,“凉园”外围防御墙之内,距棱堡大约百米左右的一座临时搭建的木头高台上,等着观看这mén前装火炮的第一次发sh色。在负责清理sh色击场的游骑兵报告预设弹着区一切正常,无任何人员存在后,李俊武向守在火炮边的两名工匠举手示意,让他们向火炮中装填火yào和弹丸。两名工匠按照李俊武事先教授的步骤,将份量最轻的,一号yào包中的一斤半黑火yào塞进了炮膛内并压实,然后又把一颗当作炮弹的铁球塞了进去,最后再塞上防漏气的木塞,以充分利用火yào的能量。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两名工匠将长长的引线cha入导火孔,点燃引线,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火炮所在的炮台,跑进“凉园”的大mén之内躲避,以防发生炸膛事故。引线的长度很长,燃烧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因此从点火到发sh色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虽然这段时间间隔其实不过几分钟,但对于当天参加试验的穿越众,特别是武器科的穿越者成员来说,这几分钟的时间仿佛有一年那么长。就在大家开始担心是不是引线出了问题的时候,火炮的炮口处突然冒出了烟雾和火光,紧接着一声震耳yù聋的巨响传进了参观者的耳朵里,猛烈的【创建和谐家园】着他们的耳膜。

      除了穿越众外,其他参与试验的人都被这一声巨响吓得不轻,有几个上了些年纪、胆子比较小的工匠被吓得坐在了地上。个别工匠甚至以为是试验惹恼了神灵,吓得跪伏在地,浑身如筛糠一般的颤抖着,对着火炮的方向连连叩头,救神灵恕罪。

      虽然高台上下露àn糟糟的,但是穿越众们并没有被手下的各种反应所影响。在炮口处的硝烟散尽后,李俊武第一时间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在看到火炮依然安稳的趴在发sh色台上的时候,他略微松了一口气。虽然还不能确定炮身是否确实完好无损、炮弹飞出去了多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至少没有发生炸膛的现象。

      放下望远镜,李俊武第一个爬下高台,向棱堡上的炮台走去,武器科、材料科以及化工科的成员也紧随其后下了高台,与他一道去检查炮身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个班的游骑兵催马而出,在棱堡前分散开来,开始搜寻那颗被sh色出去的炮弹的踪影。

      时间不长,李俊武等人就回到了高台之上,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来,他们对这第一炮的情况很满意。李俊武对王崤峻等人说道;“根据我们的检查,火炮一切完好无损,只等游骑兵把炮弹找回来,咱们就可以继续下面的试验了。”

      第一次sh色击的成功令在场的众人都很高兴,大家一边向李俊武等人祝贺旗开得胜,一边不停的向棱堡前边的空地方向张望,期待着游骑兵将炮弹找到,并计算出炮弹的飞行距离。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就听远处的空地上传来了一声枪响,这是游骑兵找到炮弹后发出的信号。从枪声的强弱可以判断出,炮弹的飞行距离可不近。

      很快,一名手里举着面小红旗的游骑兵班长便飞驰到高台下,大声禀报道:“禀诸位爷,弹丸已经找到,兵士们正在放绳测量,请诸位爷下高台检验。”

      穿cha越众们一听炮弹已经找到,连忙从高台上下来,来到棱堡前等待。不多时,便有两名游骑兵一前一后缓辔而至。他们每个人的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都系着一根皮绳,上面标示着代表距离的数字。李俊武走上前去,将皮绳从马上解下,一直拖到棱堡的炮台下方,略微扯了一扯,见皮绳已经绷紧,才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917。这说明,使用一号装yào发sh色的近十斤重的丸飞出去了九百多米远。当然,这九百多米是包括了弹丸落地后在地上弹跳、滚动的距离的。

      随后,李俊武又查看了另一名兵士马【创建和谐家园】上的皮绳,上面的数字是916。虽然两条皮绳测得的数据略有差异,但一米左右的误差还是很正常的。直到这时,李俊武才正式宣布,第一次火炮sh色击取得了成功。

      在众人又一番的祝贺声中,火炮sh色击试验继续进行。在对手下的工匠进行了一番安抚后,负责装填弹yào的工匠终于鼓起勇气,再一次走上炮台,按照事先定好的顺序,开始对后面的二至四号发sh色yào进行试验。

      在经历了若干次发sh色、寻找、测量后,一组组的数据被统计了出来。试验表明,一至四号发sh色yào(一斤半到三斤)均sh色击成功,火炮没有发生炸膛、开裂等现象。弹丸最远sh色程从九百米到一千四百米,基本符合科技部此前的预计,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这次试验,证明了材料科提供的钢材,其强度完全可以满足以黑火yào为发sh色yào的火炮的要求。这样一来,即使化工科的新型火yào研发进展不顺利,武器科仍然拥有为团队提供火炮的能力。

       

      第二十五章 枪炮齐鸣(中)

      正文]第二十五章枪炮齐鸣(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8: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