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自己的爱妻发了言,王崤峻连忙说道:“有办法就说来听听,至于能不能行得通,总要试过才能知道的。”
张晓菲得到了自己夫君的鼓励,信心也足了起来,她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要说这个办法也不能算我想出来的,这也是我以前在一些小说里看到的。以前在小说里,特别是一些争霸天下的小说里,主角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或者为了让自己已经取得的利益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经常会在自己有了一定根基之后,去平民百姓中搜罗一些无依无靠的孤儿,然后将这些孤儿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抚养。一方面教给他们各种本领,一方面向他们灌输忠于自己的思想,这些孤儿长大后,就会成为他最得力、最忠诚的部下。有些时候,为了加强感情,主角还会将这些孤儿认作是自己的干儿子。
所以,我想,咱们能不能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比如说,你们两个可以向大哥、老八他们提出想收养一些孤儿,从小对其进行培养,等他们长大以后,就可以成为咱们最忠诚的心腹。当然,你们说的时候绝对不能说是为了你们两个培养的,而一定要说成是为团队培养的,是为了团队发展的长远打算而培养的。这样说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不会反对。
一旦大家同意了你们的这个建议,那下一步自然而然的就要说到该由谁来负责管这件事、该在什么地方培养这些孤儿,以及应该由谁来为做事的人和这些孤儿提供安全保护。到时候,你们可以随便推荐一个信得过的人来负责,然后就建议将培养孤儿的地点设置在‘静园’,并且力推老八带人负责那里的安保工作。这样的话,既可以为咱们培养一批后续力量,又能够名正言顺的让老八留在‘静园’不走,从而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张晓菲的提议令王崤峻和张维信两人眼前一亮,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特别是王崤峻,更是对自己老婆的提议大加赞赏,也不顾自己的好兄弟还在旁边,便将各种赞美之辞有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向她倾泄了过去。张晓菲瞬间就被他“汹涌”的赞美之辞给“拍晕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满面通红的嗔怪他说话没有把mén儿的,夸老婆也不是这么个夸法,尤其是当着张维信的面,实在是太让人难为情了。埋怨他的同时,手上也没闲着,祭出百试不爽的二指**,直奔王崤峻腰上的嫩ròu而去。
要说王崤峻习武时日也不算短了,又有扶摇子老神仙的真传,武艺上远比自己这个“师侄女”老婆高得多,不可能躲不过对方的两根小手指。而且,他身体也练得强壮结实,只要略一绷劲,就可以让老婆根本掐不动腰ròu。可是,咱们的王五爷这会儿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抵挡自己老婆的动作,除了靠毫无作用的左躲右闪来招架外,只有一个劲儿的向老婆保证自己说的都是大实话,绝不是在奉承她,希望老婆大人一定要相信自己。可惜的是,张晓菲显然对他的话全然不信,认准了他是在打趣自己,手指上的力道一点都没有减少的意思。于是,夫妻俩你来我往的,搞得房里好不热闹,全然不顾旁边两位兄弟的感受。
看着嬉闹成一团夫妻俩,张维信和王峰两人脸上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他们倒不是对这夫妻二人打情骂俏有什么意见,正相反,他们对此都很理解。自从穿越之后,王崤峻被大家推选为委员之一,他便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为团队的发展也费了不少心血。特别是在张维信有意将他往团队领袖的位置上推之后,他做事更加的小心谨慎,平时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在团队成员面前造成不好的影响。即便是在和韩青雯结婚之后,尽管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却从未有过如此放松、心情如此舒畅的状态。也就是张晓菲到来之后,他才偶尔会在没有外人――仅限于他与张晓菲两个独处,或者只有王峰和张维信在场――的时候,与自己的亲爱老婆来点小情调、小làng漫,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
可问题是,咱们的王五爷今天似乎心情极佳,对与自己老婆打闹很享受,一时半会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令张维信和王峰很是郁闷――看着人家夫妻俩打情骂俏,全当自己不存在,不郁闷才怪。守在mén口的王峰还好些,大不了待会儿开完会后回自己房间,也和钟家小妹妹去心情舒畅一番。况且,面对自己的堂哥和堂嫂,他再有什么意见也不敢提呀。
张维信就不同了,虽然杨筱筠现在就住在“清园”,但因为两人还没有正式结婚,张维信考虑到她的名誉问题,特别是杨筱筠因为之前做过清倌人,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身世会有什么看法,所以并没有要求她现在就和自己住在一起,而是安排她与郑知微夫fù和赵大伟夫fù住在同一个跨院里。平时去找她的时候,张维信也是很注意分寸,从不会在她那里待到很晚。而杨筱筠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爱玩爱闹了,变得越来越端庄,令张维信想借机和她亲近亲近都困难起来。除非是他又“作”了什么绝妙好词,不然成功揩油的可能xìng是很小的。所以说,他开完会可是没地方去“舒畅”,因此为了不让自己过于郁闷,他决定维护会场秩序,制止王崤峻夫妻俩扰露àn会场的行为。
于是,他果断出手,对着王崤峻夫妻俩不无抱怨的说道:“我说二位哥嫂,咱们‘练一会儿功’就行了,咱这儿可还有正事没说完呢。咱能不能暂时先停一会儿,等咱们把正事说完,我和王峰走了之后,你们俩还有的是时间接着‘练’呢。”[]新宋英烈45
王崤峻和张晓菲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了,都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停止了“对练”,重新又端正了坐姿,平息了一下气息,继续刚才的话题。
王崤峻和张维信对张晓菲的提议都非常赞成,因此,下面就需要商量一下该由谁来负责培养孤儿的问题。可是,先后考虑了几个人选都不能令人满意。最终,王崤峻下定了决心,不再有那么多顾虑,他向张晓菲和张维信说道:“我看,咱们也别在这儿瞎琢磨了,干脆就来个谁主张谁施行。既然晓菲提了这个建议,那这个重任就交o给你了。等委员会开会讨论新基地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向委员会建议由你来负责培养孤儿的工作,地点就选在‘静园’,由老八来负责那里的安保工作。”
王崤峻的决定令张晓菲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的老公这么快就让自己出来参与团队的工作。她有些担心的问道:“让我来合适吗?别的兄弟会不会觉得你是在为自己培养si家班底。另外,青雯妹妹那里该怎么和她说,你可是答应过她不让我在外面抛头lù面的。”
王崤峻把手一挥,说道:“让你做,你就做,不必有什么顾虑。兄弟们那里有我和老七去解释,不会有人误会咱们的。至于青雯那里,你也不用担心。我当初确实是说过不让你出去抛头lù面,但我可没说不让你参与团队建设。再说了,你又不是去大街上培养孤儿,而是在咱们自己的宅子里,怎么也算不上是抛头lù面,青雯也说不出什么来。”
见自己的老公这么坚持,张晓菲也就不再分辨,而是顺从的接受了他的安排。此时的情形,与刚才两人打情骂俏时几乎是截然相反。在一脸严肃的王崤峻面前,张晓菲乖巧的就像一只小猫咪一样。这就是夫妻俩的默契,在si下里王崤峻会非常宠着她,她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对着自己的老公撒娇使小xìng儿。但是在公事上,还是自己的老公说了算,她绝不会蛮不讲理。
 
第四十六章 “凉园”基地(三)
正文]第四十六章“凉园”基地(三)
------------
最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事就简单了。王崤峻和张维信又商量了一下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应该如何相互配合的问题,同时也决定暂时先不让张晓菲参加会议,等他们将有关培养孤儿的建议提出来,并得到与会兄弟们的同意后,再适时的将张晓菲引入到会议上,这样的话,大家应该更容易接受。毕竟,现在张晓菲除了个五夫人的身份外,在团队中没有任何职务和工作,贸然让她出现在会议现场的话,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张晓菲对自己老公的决定很赞成,表示在这件事上一切听他指挥。在三个人又完善了一下培养孤儿这个议案可能会涉及到的细节问题后,这次si下会谈就结束了。张维信和王峰随即便离开了房,留下王崤峻和自己的老婆继续刚才没有尽xìng的“对练”活动。
正是由于有了这次si下密谈,王崤峻和张维信在讨论新基地问题的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才会相互配合,将有关住在“静园”的兄弟们的搬家问题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使得大家没有一上来就往全体搬迁这个选项上想,而是顺着二人的建议,开始讨论有关培养孤儿,建设团队后备力量的问题。[]新宋英烈46
王、张二人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在他们看来,现在团队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根基,自然希望能使其长久的保持下去。即便不能把其发扬光大,至少也要能够维持现有的水平不变。大家的支持使得王、张二人后面一系列提议的通过不再有任何的悬念,无论是让张晓菲担任孤儿培养工作的负责人,还是让徐绍安在大多数穿越者都搬迁的情况下继续留在“静园”担任安保负责人,都顺利的得到包括徐绍安本人在内的,所有与会者的赞同与支持,形成了正式的委员会决议。随后,根据王崤峻的提议,张晓菲也被请来参加会议,并被委员会任命为后备力量培养组负责人。
同时,任命审核组的梁子岳、郑知微和清尘、对外交o流组的张维信、医疗组的林小雨、档案室的胡雪莹作为该组的【创建和谐家园】成员,协助张晓菲的工作。此外,委员会还要求科技组、保卫组以及商贸组等职能小组的所有成员,在时间合适的情况下,都要积极参与对孤儿的教育工作,为其讲述一些必要的文化知识。对其中资质优秀者还要重点培养,甚至可以向其传授一些现代科技知识,让其成为种子人才,以便能为团队今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当然,大家虽然都支持相关的决议,但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怨言的,发牢sao的人――主要是科技组的成员――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让他们不爽的并不是人员的安排,而是觉得搬家的次数有点太过频繁了。头一次参加委员会扩大会议的刘文东,还半开玩笑的说道:“这才搬了没几天家,就又要搬家了。早知道会是这样,还不如当初先不搬,等这次一步到位,岂不是要利索得多。”
对于这些人的牢sao,委员会也能理解,不过,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张维信还是解释道:“事情还得从两方面来看,如果不是你们搬进了‘静园’,研发工作是不会全面展开的。而研发工作不展开,咱们也就不会意识到生产安全的问题。意识不到生产安全的问题,咱们又怎么会想到建设一处新基地呢。再说,即便是从现在就开始动工,没有一年半载乃至更长的时间,新基地也是不可能建起来的。所以,团队的一部分人搬进‘静园’的举动并不算无用功。”
张维信说的这些大家都明白,刘文东的说辞不过是一种自嘲的说法,所以听了张维信的话后,他也就不再纠缠于此,反而开始憧憬起新基地建成后,自己的研发小组能够分到多大的地方,能不能有足够的空间满足玻璃产品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其实,在构思自己的研发小组未来的人又何止他一个。于文德在考虑着自己在新基地是不是应该建设一座大高炉来炼铁乃至炼钢;周磊在考虑着如何利用凉水泉村旁边的那条虽然不宽,但水深流急的小河来建设水力机械;李俊武则在考虑着,如果老三的材料组能够提供充足的钢铁,是否可以停止燧发枪部件的外包生产,转而由二弟他们负责加工相关零件,甚至可以把研发火炮的工作提上日程。就连物资管理组的尤远,都在琢磨着,一旦新基地建成,团队的各种保密物资存放在里面之后,安全xìng上将会得到极大的保证,到那时,自己的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虽然,大家的愿望要等到新基地建成之后才可能实现,而杨新杨大参谋也还在为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基地大伤脑筋,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兴高采烈的为新基地起个名字。
对于新基地应该叫什么名字,与会者是众说纷纭,叫什么的都有,甚至连“汉堡”、“圣彼得堡”这样的不靠谱名称都有人起。大家热烈讨论了半天,也没能得出统一意见。看着众兄弟在那里天马行空的瞎起名字,王崤峻王五爷终于决定发一次威了。就见他把手一挥,说道:“好了,大家都静一静,别再瞎琢磨了,听我说一下。”
随着王崤峻的话音一落,会议室中渐渐安静了下来。待众人都不再说话后,王崤峻接着说道:“依我看,给新基地起名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必经过会议讨论了,就由我来起个名字如何。”
见王五爷máo遂自荐,其他兄弟也就不好再跟他争了,都好奇的等着听他能为新基地起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出来。
王崤峻略一思索,说道:“既然咱们新基地是建在原来的凉水泉村的,那不如就以此为根据为新基地起名,就叫……”
还没等王崤峻把名字说出来,旁边的唐cháo就忍不住打趣道:“五哥,你该不会是打算给咱们的新基地起名叫‘凉水泉基地’吧!”
唐cháo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会场气氛再次热烈起来。被打断的王崤峻自然很是不爽,他一摆手,笑骂道:“老二十四,你小子在那儿瞎起什么哄,没大没小的。再说了,就算叫‘凉水泉基地’也比你起的那个‘汉堡’强。还‘汉堡’,我看是你想吃汉堡包想疯了吧。”
一句话再次引起众人的哄堂大笑,同时也说得唐cháo满面通红,对自己不自量力的行为深感后悔。原本是想借机和五哥开个玩笑――反正五哥已经说了,起名字的问题不算正式议题,没大没小一下也没什么关系――结果却忘了自己刚才起的名字更不靠谱。于是,他赶紧把头低下当驼鸟,以躲避兄弟们以此来打趣他。不过,唐cháo这次出糗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正是他起的这个极不靠谱的名字,使得谢天得到了启发,经过多次试验后,推出了这个时空最早的“汉堡包”――天福ròu加馍。
众兄弟又嬉闹了一阵,才在王崤峻的吆喝下再次安静下来。王崤峻又继续说道:“其实基地叫什么名字不过是个代号,只要容易记住就行了,所以,我给新基地起的名字就叫‘凉园’。既与那个地方之前的名字有联系,又与咱们已经有的‘清园’、‘静园’有所呼应,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名字有什么意见没有?”
正如王崤峻所说,基地叫什么名字不过是个代号,没有好坏之分。虽然有些兄弟觉得“凉园”这个名字不够响亮,也缺少雅的味道,但也没有过分在意,对王崤峻的询问只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这个名字的认可。
新基地的名字定下了,今天会议的有关议题也就基本结束了,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了。不过,曾志林、唐cháo和梁子岳、郑知微被留下来,委员会又与他们仔细商量了一下有关凉水泉村村民的搬迁问题,决定在确定了新基地的设计方案后,便由飞龙寨留守组负责开展村民搬迁工作,并由审核组对那些愿意留下做工或者愿意到“静园”周边去做佃户的村民进行审查,以确保他们没有不轨之心。
有关新基地的问题,该商量的都商量完了,大家就等杨大参谋的设计方案出炉了。好在杨新并没有令众兄弟失望,三天后,也就是五月三十,他便将自己设计的“凉园”基地草图提交o给了委员会,并在随后召开的委员会扩大会议向大家进行了详细说明。
按杨新的介绍,这份方案是以中国古代城池和欧洲十五、十六世纪很流行的棱堡防御工事为基础,将二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后,设计出的拥有较强防御功能的堡垒式建筑。根据凉水泉村的地形,杨新将“凉园”基地面对山口的部分设计成欧洲棱堡规格,这样在飞龙先锋营火器化,特别是如果今后能够为他们装备上火炮的话,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器的优势。在棱堡的后面,则是环绕整个基地一周的防御墙。这道环形防御墙将采用这个时代中国传统城池的建筑方式,以方正高大的防御墙为主,配合突出在防御墙外的马面和建在防御墙后的高大箭楼,对少数翻山而来的敌人进行打击,使“凉园”基地的防御能力达到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水平。
“凉园”基地将开两个开口,一个开口面对山口的方向,在棱堡及其后面的防御墙上都建有大mén,是新基地与山下的唯一通道。另一个开口则在新基地的后面,在新基地通往飞龙寨的必经之路上。虽然这个开口是向着飞龙寨方向的,但为了稳妥起见,也将建有一座大mén,从而使“凉园”成为一座完全封闭的建筑,具备全方位的防御能力。[]新宋英烈46
在基地内部,将会被分成两个部分。其中,北侧的是生活区,南侧的是工作区,两个区域之间将有一个比较大的间隔,以保证在工作区出现生产事故的时候,不会威胁到生活区的安全。而且两个区域也将分别用围墙围起来,形成两道独立的内层防御墙。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考虑到今后团队将可能会招募大量的工人进入工作区做工,有了这道内防御墙的话,可以有效防止这些工人有意或无意的进入他们不该进入的生活区。另一方面,也算是为两个区域再增加一道防御屏障,可以在外围防御墙被攻破后,继续依托内防御墙进行抵抗。
根据杨新的设计,整个“凉园”基地占地约有五百亩。其中,在内防御墙范围之内的可使用面积约三百五十亩(生活区一百五十亩,工作区二百亩),其他部分则是内外防御墙之间的空间以及宽大的防御墙所占的面积。
不过,由于还不知道科技组打算怎么划分工作区,所以,在设计图的工作区部分还是一片空白。在生活区部分则按照传统的四合院规格,画上了约五十座独立的两进小院,并且在其余的部分标示上了农田和小塘,显然是已经将基地遭敌围困时可能面临的断粮、断水危险都考虑进去了。
 
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
正文]第四十七章重要的是“人品”
------------
在座的与会者对杨新的这份设计方案予以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对他将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棱堡加入其中的设计理念非常欣赏。大家纷纷向杨新表示了感谢,并一致通过了这份设计方案。不过,在通过方案的同时,也有少数与会者对杨新在“凉园”基地的生活区设计了五十座四合院不太理解,搞不懂他为什么在只有三十八位穿越者――这其中还包括了好几对夫妻――的情况下,要设计这么多的四合院。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为非穿越者设计的住处?可问题是,就算把清尘、杨永忠父子,乃至yù虚子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都算上,也住不了这么多房子呀。
面对几位兄弟的质疑,杨新似乎也有些茫然,他看了看坐在上首的王崤峻,然后说道:“这个问题我也解释不了,因为我原本也是准备按照咱们现在的实际人数,再加上清尘、杨永忠父子以及yù虚子和太师父他们几个人,来规划设计图上的四合院的数量的。可是,后来五哥找到我,在得知我这个打算后,就建议我不要沿可沿的去计算四合院的数量,而是以不拥挤,不占用农田和水塘的面积为限,尽可能多的增加四合院的数量。因此,我才在设计图上画上了五十座四合院。至于五哥为什么要这么要求,我就不知道了,还是让五哥来给兄弟们解释一下吧。”
听完杨新的介绍,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张晓菲和张维信外,都把目光转向了王崤峻,希望这位五哥(五弟)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新宋英烈47
王崤峻显然已经料到兄弟们会对此有疑问,他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然后只是非常平静的说了一句话:“众位兄弟,你们真的可以肯定,在这个时空中,就仅仅只有咱们这三十多个穿越者吗?”
大家都被王崤峻的问题问得一愣,不明白自己的五哥(五弟)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李俊武有些疑huò的问道:“老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在咱们周围又发现有穿越者了?”
王崤峻摇了摇头,说道:“非也,并不是我在咱们周边又发现了穿越者。我之所以让老二十五这么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今后咱们可能遇到的情况。”
“什么情况?”李俊武追问道。
王崤峻并没有正面回答李俊武的问题,而是说道:“自然就是我刚才问的那句话,咱们是不是可以绝对肯定,在这个时空中,只有咱们这三十几个穿越者?”
“老五,你的意思是……”李俊武似乎是有点明白王崤峻的意思了,他有些迟疑的问道。
“不错”王崤峻接过李俊武说了一半的话,“我的意思就是,在这个时空中,除了咱们这些人,很可能还有其他穿越者存在。随着咱们团队事业的发展,今后还可能会出现当初遇到老十三他们、遇到晓菲他们一样的情况。所以我想,既然是从头开始设计一座新基地,何不趁机多建几座房子,以便来日的不时之需。”
对于王崤峻的假设,有些兄弟表示理解,但也有些兄弟表示不太相信。面对这种情况,张维信接过王崤峻的话茬,继续解释道:“或许有部分兄弟不太相信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毕竟大家在穿越之前对这个概念的认知基本都来自小说和电影、电视剧。但凡是穿越体裁的作品,通常都会把这种特殊的时空旅行描述为极个别现象,认为对某个人来说,其发生机率比在同一个地方被雷连劈几百下还低。
说实话,在穿越之初,我和五哥也抱有同样的想法,都认为这是极小概率事件。但是,随着咱们到这个时空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想法却变得越来越不让人信服。最开始,在咱们穿越几天之后,就遇到了大哥和老七他们带领的别一批穿越者。当时,我和五哥虽然都很震惊,但在了解到大哥他们穿越的地点离我们穿越的地点相距不远后,就认为这次穿越现象可能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而我们两批人正好处在这个区域之内,所以才被一同传了过来。所以,当时并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再加上在后来数月的时间里,都没有再遇到别的穿越者,因此我们很快就不再提及此事。
可是,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的二月份,老十四他们去海边找‘海肠子’的时候,又遇到了老十三他们兄弟四个。而且,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穿越的时间与我们相同,但地点却相差甚远,完全不是我们当初以为的那样,这次穿越只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发生,它涉及的范围可能很广。当时我和五哥曾想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将我们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但是,由于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来,虽然有老十三他们兄弟四人为例,但论据还是略显单薄。二来,当时团队的工作很多,这个又不是非常急迫,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以就把它暂时话到一边了。
后面的事情,我不用说,大家也都清楚,大五嫂和郑兄弟夫fù又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我也好,还是五哥也好,都不再相信这次穿越事件是局限xìng很强的小概率事件了。而且,我也相信,除了我和五哥之外,还有许多兄弟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这种情况与大家的所谓‘常识xìng’的认识相违背,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位兄弟,包括我和五哥在内,将此事摆到桌面上来谈。
这次,借着‘凉园’基地的建设问题,我和五哥决定以设计图上四合院的数量为切入点,把这事摊开了和大家沟通一下。一来,在咱们团队内部统一一下思想,让大家对这种情况有个感xìng认识。二来,也是借此机会,看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就这个问题定一个章程出来,以便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有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来处理。毕竟,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今后的咱们活动的区域可能不再局限于幽州一地,大家也可能会出去独当一面。如果能有一套标准的应对机制来指导大家处理此种情况,无论是对兄弟们个人,还是对团队,乃至对新遇到的其他穿越众,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不知道众位兄弟是否能同意我的说法,对制定相关处理机制有什么见解没有?”
张维信的一番话说得在座的与会者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难以转过这个弯来。过了半晌,就听刘文东似乎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问道:“五哥、七哥,这事儿不会真像你们说得那么悬乎吧?要照你们这么说,这被穿越的几率也太高了吧?那样的话,那以后咱们岂不是会经常碰上穿越者了,那这世道还不得露àn成一锅粥了。”
刘文东的话得到了部分人的赞同,他们也纷纷点头,表示相同的忧虑。王崤峻见状却摆了摆手,安慰道:“首先,老七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知道,咱们穿越的年代可是2012年,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没什么可意外的。其次,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历史变化的问题。或许真的有成千上万像咱们这样的人被穿越了过来,但大家要是仔细想一想咱们穿越以来的经历,就应该能够发现,其实一个穿越者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生活的好一些,一定的人品值和机缘则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咱们这些人,如果不是当初遇到了一个有些见识、有些胆魄的钟员外,恐怕也不会比老十三他们几个在小渔村的生活好到哪儿去,说不定还更差。至于说,像穿越小说里写得那样,单枪匹马闯出一番诺大的事业来,那除了人品值超级高,机缘极度巧合外,还需要开无数的‘金手指’和‘【创建和谐家园】’才行。
所以,我觉得大家完全不必有什么担心,以后如果再遇到其他穿越者也不必大惊小怪,只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并且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进行处理就行了。”
“五哥说的没错”张维信补充道,“大家只需以平常心对待这种情况就好了。就像五哥说的,即便真的有成千上万的人穿越过来,真正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并且拥有一定实力的穿越者也不过是凤máo麟角罢了。能达到咱们这样水平的,只怕不会再有了。
更何况,这次的穿越事件的特点之一应该就是时间与空间同时转移,这一点从咱们穿越前后所处地点相差甚远就能看出来。请大家试想一下,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被穿越到了海洋、湖泊、沙漠,或者原始森林、青藏高原这种地方,他或者他们能活下来的几率会有多大。即便没有被穿到无人区,如果被穿到了战露àn频仍的地方,或者是文明尚未开化的地方,他或者他们能活下来的几率又会有多大。刨除我说的这些可能存在的危险造成的死亡后,还能有多少穿越者留存下来,大家应该都能有个大概的比例了吧。”[]新宋英烈47
王、张二人的一番说辞,令兄弟们原本有些不安的心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不少人都在心里琢磨,王、张二人说的都很有道理。远的不说,就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范吾成的老婆和老宋一家三口不就当场送命了嘛。谢天他们几个人的情况更危险,只要穿越的时候位置稍有偏差,他们几个就会跟其他的沙滩餐厅的顾客一样,在穿越后还没来得及苏醒过来,就已经葬身大海了。而且,如果不是及时被人搭救的话,困守小礁石的他们也只有被渴死、饿死一条出路。看来,时空穿越还真是个对人品值要求极高的活计。
 
第四十八章 《接触准则》
正文]第四十八章《接触准则》
------------
想明白了这些,大家也就彻底安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该讨论一下该制定一个怎样的应对机制,来处理再遇到新穿越者的情况了。对此,众人的意见并不统一,或者说分歧比较明显。一部分人认为,对于今后遇到的穿越者要来者不拒,只要他(她)或者他们愿意加入团队,就应该予以接纳,并根据其实际能力安排相应的工作。毕竟大家都有相同的奇特经历,算得上是时空旅行的“同路人”了,彼此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对于新发现的穿越者,要因人而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对那些生活无忧,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穿越者,更是要严格审核。毕竟,他们既然能够在这个时代hún出个模样来,就说明他们除了自己的能力超群外,很可能在他们背后还有本地势力的支持。这样一来,他(她)或者他们加入团队的动机很可能就不会那么纯粹,也就有可能会对团队造成不利的影响。
持完全接纳态度的,主要是科技组和谢天、郑知微这样的后来者――张晓菲对此并未发表意见,在这类事情上,她一切都以王崤峻的决定为准。科技组的人之所以持这种态度,主要还是从增加人手,扩大科研范围来考虑的。他们深知“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自然希望团队中掌握各种知识、各种技术的穿越者越多越好,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从而为团队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而谢天等人,他们曾经体会过那种艰难的生活,更加清楚一个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作为团队的后来者,他们多多少少都感觉到了一丝孤立,希望通过接纳更多新成员来减少这种孤立感。[]新宋英烈48
持谨慎态度的,主要是其他职能小组的成员,以及委员会的四位委员们。他们的理由主要是从安全方面来考虑的。他们认为。随着穿越者在这个时空生存的时间越长、所拥有的生存环境越优越,其心理的变化也将会越大,对其加入团队动机的判断就会越困难。如果在审核的时候出现了纰漏,就有可能给团队带来【创建和谐家园】烦。所以,在决定是否接纳新的穿越者加入团队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绝不能盲目。
为了消弭两种意见之间的分歧,张维信还特别表示,委员会之所以要持谨慎态度,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对今后新接触到的穿越者一概不接纳,而是要经过慎重选择、仔细审核,然后再决定是否允许其加入团队,这也正是要建立一套反应机制的原因所在,希望持不同意见的兄弟们能够理解。
此外,对于谢天等人提出的,既然他们当初加入团队时可以受到那样的礼遇,为什么不能对今后可能接触到的穿越者也给予同样热情接纳的问题,张维信也代表委员会给予了解释,他说道:“首先,情况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咱们对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自然也要跟着进行改变。其次,你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不难发现,当初老十四见到你们之后,并没有自作主张,带你们离开那个小渔村。而是先通过电台与‘清园’这边取得了联系,经委员会批准后,才把你们带回良乡来的。他之所以会向委员会提出带你们回来的要求,是因为他和其他几位兄弟亲眼看到了你们在那个小渔村的艰苦生活,知道你们几个是有骨气,不肯服输的真汉子,是对你们心生敬佩,这才决定要帮你们离开那里。试想,如果他看到的是你们兄弟几个好吃懒做、不干正事,一味的只想着不劳而获。或者,看到的是你们栖身豪mén,过着锦衣yù食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话,他还会这么主动的向委员会提出要把你们带回来吗?”
“那种情况,我肯定不会提这个要求,甚至我都不会说破彼此都是穿越者的事实”范吾成在旁边接话道。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张维信继续说道“而且,就算他向委员会提出了带回你们的要求,恐怕也不会获得批准。因为,咱们的团队需要的是能为团队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人,而不是只知道索取,却没有任何回报的人。
至于郑兄弟他们两口子,情况与你们兄弟几个又不一样了。他们是和五嫂一起穿越的,后来,五嫂又与刘婕同在‘yù清观’修行,彼此已经比较了解。即便郑兄弟是在另外一间寺院中生活,五嫂也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师父来了解他的境况,算是对他们夫妻俩知根知底。后来,五嫂向委员会推荐了他们夫妻二人,委员会出于对五嫂的信任,同时又从五嫂那里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后,才做出决定,同意接纳他们加入团队,并给予了他们夫妻二人充分的信任,而且在郑兄弟初到‘清园’后,就委以了重任。
所以,今天我和五哥提议团队制定具体的‘疑似穿越者接触反应机制’看似突然,其实只不过是将团队之前的一系列做法文字化,以便大家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样既可以避免大家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接纳标准,又可以让大家心中有底,不至于遇事慌张,失了咱们‘清园’兄弟的身份。”
张维信的一番解说,令谢天、郑知微等人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把事情看简单了。原以为自己能够加入团队只是运气好,现在才发现团队接纳他们更多的还是依据对他们品行的了解。nòng明白了这些,谢、郑等人也就不再坚持自己刚才的观点,转而认可了“谨慎处理”这一准则。
与谢天他们一起转变观点的还有科技组的诸位同仁,他们虽然渴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自己的小组为科研工作出力,但也明白委员会及其他兄弟所担心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再加上张维信的解释使他们了解到,委员会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这么个规范来应对这种情况的,所以也就同意了“谨慎处理”的准则。
随着与会者意见的统一,王崤峻和张维信的提议获得通过也就没有了任何障碍。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出台了《疑似穿越者接触准则》。准则内容很简单,总共只有三条。
第一,所有团队成员遭遇到疑似穿越者后,必须向团队委员会报告,由委员会指派专人对该疑似穿越者进行试探,以确定其穿越者身份的真实xìng。
第二,在得到团队委员会的允许之前,团队成员不得向疑似穿越者透lù自己也是穿越者的身份,亦不得擅自对该疑似穿越者的身份进行试探。
第三,在得到团队委员会的批准之前,任何团队成员都不得将疑似穿越者或者确认穿越者带回团队的住地。
《准则》制定出来了,下一步就要确定负责考察疑似穿越者的人选了。这个问题基本没有悬念,团队审核组毫无疑问的被指派负责相关事宜。虽然审核组现在人手有限,而且需要负责的事情也很多,但梁子岳和郑知微还是毫无怨言的接受了委员会的安排,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今后如果有适合参与审核工作的新成员加入的话,可以优先安排到审核组工作。对此,委员会没有任何异议,表示只要有合适的人选,一定优先考虑审核组的需求。
原本在《准则》制定完成后,这次会议就该结束了。但是,李俊武提出的一个新想法又使会议继续进行了下去。有鉴于“凉园”基地规模庞大,即便是非建筑行业的人,也能判断出其修建的时间将会比较长,绝不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盖好的。因此,李俊武临时提出,是不是可以在“凉园”基地建好之前,先在“静园”附近找一个地方,建一座临时xìng的仓库,将类似火yào这样的危险品都存放到这个仓库里,以增加安全xìng。
对于李俊武的建议,大家都表示了赞同。尤其是住在“静园”的兄弟们,任谁也不希望身边有座危险系数很高的火yào库。此外,受李俊武这个建议的启发,徐绍安随后也提出,是不是可以在“静园”旁边建一座临时【创建和谐家园】,将当初穿越时一起被传过来的那几辆装甲车辆以及越野车保存在其中。这样的话,可以随时利用车上的一些设备为科技组服务,或者从这些车辆上拆一些用得着的材料来应急。
徐绍安的提议很有建设xìng,大家也予以了肯定。不过,这项建议实施起来恐怕要比李俊武的困难得多。李俊武的建议只需要找一支建筑队,盖几间房子就能实现。而徐绍安的这个建议,除了盖房子外,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些车还能不能开得动――虽然从穿越之初,团队就按时派人对车辆进行检测,但受地形所限,从未进行过实际的行车测试,所以大家心里都没底。
如果开不动的话,要想把这些车从山里给运出来可就要费大劲了。特别是,那几辆装甲车辆还是被困在一处深谷里,有动力都很难出来,更别提没动力了。要知道,这些装甲车辆都是履带式的,轻则十来吨,重则五十余吨,一旦失去动力,是休想靠人力从山里拉出来的。
虽然有困难,但大家还是决定要试一试。根据委员会的安排,杨新和尤远,再带上清尘,去城里找修造房屋、城墙的工匠。一方面从中选择一支或者几支合适的建筑队伍,先把临时火yào库和临时【创建和谐家园】给建起来。另一方面,再咨询一下他们,建“凉园”这种工程需要多长时间,大概得花多少钱,以供委员会参考。[]新宋英烈48
徐绍安带领科技组的袁爱国、何强、方国强等几位熟悉车辆和发动机的兄弟,先对两处穿越点停放的车辆进行检测,并想办法进行一下实际行车测试。如果能动的话,就由曾志林和唐cháo带领飞龙先锋营一个中队进行配合,设法将这些车辆从山顶和谷底给开出来。如果不能动的话,就尽可能的将车上有可能用得着的部件和材料给拆下来,用人力运到“静园”去。
张晓菲和梁子岳则带着管家邓安,先去良乡城里租一处房子,然后再在良乡城内外四处搜罗流làng街头的孤儿,并将他们临时安置到租用的房子里。等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再统一送到“静园”去进行下一步培养。至于总共需要搜罗多少孤儿,目前还没有一个定数,暂时先以现阶段“静园”能提供的住宿条件为限,以不超过十五人为佳。待“凉园”基地建设完成,兄弟们搬出“静园”后,再做最后的确定。
任务安排完了,会议也就随之结束了。不过,由于第二天是“yàn绝楼”改名重张的日子,所以,除了需要回“静园”坐镇的李俊武和徐绍安外,其他来开会的兄弟都没有急着走,都打算第二天去“yàn绝楼”凑凑热闹,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