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完王崤峻的解释,原本有些怨气的钟世文也就了然了,他大度的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咱们都是一家人,开开玩笑又有何妨。”
而钟子淇则显然被王崤峻所说的这部小说引起了兴趣,平日里闲得无聊的她,很想找些传奇、志怪类型的来看,也好打发时间。于是,忙问自己的老公道:“夫君,你既看过这本,那这本叫什么名字,是何人所写,在中土是否能够看到呀?”
王峰虽然不是什么文学爱好者,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还是看过的,于是回答道:“唔……,这本叫作《红楼梦》,作者叫曹雪芹。至于在中土能不能买到嘛……”
就在王峰犹豫着应该怎么给老婆解释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中土买到的时候,张维信把话接了过去,说道:“弟妹呀,写这部小说的那个曹雪芹也是我们在海外的族人,只不过他生活在二百多年以前,早就过世了。这部小说在海外大岛上被奉为名著,许多人都喜欢看。只是,这本在中土是看不到的,因为之前我们那里与中土是没有任何交o往的,这自然也就不会流传过来。你如果想看,那可就困难的很了。”
得到了否定的答复,钟子淇略有些失望。不过,这个小妹妹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只是当着这么多人,她不好对自己的夫君施展撒娇**,只好先忍着,等回到自己的房间再说。
随后,王崤峻又将谢天等人请了来,让他们与钟世文见了面,互相做了介绍,也好以后彼此关照。钟世文一边感叹谢天等人经历的磨难,一边惊叹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他乡遇故知”的传奇故事。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后,穿越众们又摆下酒宴,招待了钟世文一番。吃过饭后,钟世文便告辞,又继续前往下一家送喜贴。穿越众一直把他送出大mén,才挥手告别。
当天下午,委员会在小会议室听取了科技组有关燧发枪研发进度的报告,科技组展示了已经制造完成的三枝样枪,并详细的讲解了该枪的各个部件以及工作原理。对于科技组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拿出成果,委员会表示了赞赏,并对参与研发工作的所有成员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为燧发枪早日投入实际使用而继续努力。
不过,光有样枪还是不够的,产品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以检验其是否达到了设计标准。而测试的地点就选择在了城外宝金山下的那座别院――“静园”,测试的日期定在了两天以后。届时,委员会以及科技组和保卫组的相关成员都会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送走了科技组的工程师们,张维信和王崤峻回到了王崤峻的住处,准备就燧发枪实验及今后如何运用这种热兵器好好研究一番。结果,两个人推mén进屋之后,却发现王峰正满脸郁闷的坐在椅子上,没精打采的喝着茶。一见二人回来,王峰立即从椅子上蹦起来,跑到张维信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激动的说道:“信哥,你来了真是太好了。你要是不来,我也会拉着我哥去找你。”
张维信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王崤峻更是伸手摸了摸堂弟的额头,确定他没发烧后,没好气的斥责道:“干什么,一惊一乍的,出什么事了,搞得你这么激动?”[]新宋英烈13
王峰赶紧松开握着的张维信的手,向自己的堂哥解释道:“哥,您别生气,我是有急事要求信哥,见到信哥,一时激动过了头。事情是这样,这个……,这个事还得从我大舅哥的那个马上就要过mén的媳fù说起。啊,不是,应该是从这位未来嫂子的名字说起。今天中午的时候,咱们不是谈到了那个《红楼梦》里的那个夏金桂吗,结果子淇她对《红楼梦》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去后非缠着我,让我给她讲《红楼梦》的故事,不讲就不让我上chuáng。
问题是,我虽然看过这,可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除了宝黛钗和这个夏金桂外,也就知道贾母、王夫人什么的,那还记得住里的故事呀。这不,我就只好求咱张大教授来了吗,张教授是当历史老师的,对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应该比我要熟悉得多。张教授您看,能不能在百忙之中,chou出点时间来,把这《红楼梦》里的内容给我讲点,好让我把那刁蛮小美媚给糊nòng过去。不然,兄弟我可就真得睡几天客厅了。”
听到王峰被钟家小妹妹逼着讲《红楼梦》,不讲就得睡客厅,王崤峻和张维信二人很没有风度的哈哈大笑起来,王崤峻一边笑,还一边拍着自己堂弟的肩膀,说道:“你呀,你呀。以前让你多看些,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样,知道看多的好处了吧。你小子,这段时间过得太滋润了,真该让你睡几天客厅,好好吃点苦头。”
面对两位哥哥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嫉妒”,王峰在心里对他们是无限的鄙视。可惜,鄙视归鄙视,这会儿正是求人的时候,脸上可不能表lù出来。
于是,在王峰童鞋的一再恳求下,张维信张大教授――虽然之前只是大学讲师,但他对王峰的这个称呼还是很受用的,也就顺着他说了――终于答应给他讲一些《红楼梦》里的故事,好让他去应付自己老婆,免得被罚睡客厅。
《红楼梦》有上百万字,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完的,所以张维信花了将近一下午时间,也只是给王峰讲了头几回,让他先去把这几天应付过去。至于后面的内容,那就要看钟家小妹妹对这部小说的兴趣能持续多长时间了。如果时间长,张维信就多给王峰讲几次。如果时间短,估计把这次应付过去也就完了。
王峰耐心仔细的听了一下午,然后又把张维信讲的内容回味了几遍,觉得都已经记熟了,向张大教授拱手作揖的表示完感谢后,便一溜烟的跑回自己的小院,向钟家小妹妹表功去了。至于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从这天开始,王峰没事就找张维信给他讲“红楼”,搞得张维信感觉自己都快成说的了。不过,既然都答应王峰了,也就不好半途而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第十四章 试枪
正文]第十四章试枪
------------
应历四年二月二十八,穿越团队的委员会所有成员,保卫组及科技组的相关成员,一起来到了位于宝金山下的“静园”,准备进行在这个时空历史上,第一次管状火器sh色击试验。试验的地点选在了“静园”后院旁边,原来房主齐家修建的一座花园内,除了穿越者外,其他人都没被允许进入试验场。“静园”中的下人们均被告知,道爷们要修炼法器,不得靠近,否则会有xìng命之忧。虽然这种说法在穿越众看来很没有技术含量,但对那些下人们来说却都深信不疑,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一个下人敢靠近试验场所在的后院。
这处花园面积比城里“清园”里的那处要大了不少,风格也比城里的粗犷一些。燧发枪的发sh色点选在了花园中的一座小亭子里,目标是五十步之外的――这也是在花园里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了――一块固定在大树上的人形纸靶。为了保证安全xìng,穿越众并没有直接cào作燧发枪,而是将近一点五米长,十二斤重的枪,固定在了专mén制作的支架上,通过一根长绳,在距离十来步远的地方,进行遥控击发。主要是怕枪管不结实炸膛,他们对这个年代的冶炼技术实在不放心。
负责遥控sh色击的是科技组的周磊,作为前世兵工厂的枪械专家,这次的燧发枪研制工作是由他来实际主持进行的。科技组的组长,枪炮专家李俊武主要是进行指导和协调。[]新宋英烈14
待大家都在一块假山石后面藏好后,周磊带着从保卫组借来的头盔,躲在由程飞和吴鹏支着的一块厚木板后面,使劲一拉手中的长绳。长绳被绷紧,牵动了燧发枪的扳机,使击锤松脱,击锤上的火石与起爆yào池盖板上的铁砧发生撞击,撞击产生的火花点燃起爆yào池中的火yào,火花经过导爆孔传导进枪管中,引燃枪管中已经装填好的发sh色火yào,发sh色火yào爆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前方的铅丸沿着口径11毫米的枪管向前飞出,随着“轰!”的一声大响,枪口喷出一股烟雾,完成了整个发sh色过程。
过了一会儿,随着硝烟被风吹散,那把样枪依然完好如初的呈现在众人面前。虽然还不知道sh色击的效果如何,但至少说明枪的结构还是成功的,枪管也是足够坚固的。周磊第一个跑了过去,将这把燧发枪从架子上取了下来,上上下下仔细查看了一番,确认没有出现裂纹后,将它交o给了李俊武。李俊武又检查了一番,然后开始在所有人手中进行传阅。
在大家查看枪支的时候,周磊又跑去将那块纸靶拿了过来。纸靶中部的一个圆dòng,清晰的表明子弹准确命中了靶子。随后,吴鹏又在树干上找到了【创建和谐家园】穿入的孔dòng,费了半天力后,才用小刀把【创建和谐家园】从弹孔里挖了出来。
看着完好无损的燧发火枪,拈着尚有余温的【创建和谐家园】,周磊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虽然这只是试验的开始,但这称得上是“开mén红”的第一枪,显然预示着今天的试验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后面的试验果然印证了周磊的预感,三把枪分别进行了十次sh色击,次次都取得了成功。随后,科技组和保卫组的成员就丢开绳子,开始亲自举枪sh色击。到最后,甚至连王崤峻、张维信等委员会也都亲身试用了一下。“静园”的花园中,整个下午都充斥在“乒乒乓乓”的响声中,这令那些不敢靠近的下人们更加相信这些位道爷是在修炼法器,对他们的敬畏之心更甚,这倒是为今后园中的研发和试验工作省却了许多麻烦。
在试验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其中的一枝枪的枪管上出现了细微的裂纹,在李俊武和周磊的强烈建议下,整个试验才又回归到长绳遥控的状态。
试验前前后后共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在每把枪都发sh色了百余次,几乎消耗光了预先准备的所有弹yào后,三枝枪都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密集而持续的sh色击,先后发生了炸膛的现象。虽然三根枪管全部都报废了,但试验达到了原先的预期。证明以这个时代的材料,完全可以制造出符合实战需要的火器。
当然,这次试验只是燧发枪研发试验的第一步。在后面的时间里,科技组和保卫组还将进行该枪的最佳发sh色yào量试验、有效杀伤距离试验、各种条件下的杀伤效果试验、各个部件的耐用xìng试验等等许多项目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科技组才能在该枪正式投入使用前,为其提供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以方便保卫组的使用。使那些并不了解火器的新安保成员能够全面掌握该枪的使用技巧,发挥出该枪的最大威力,而又将可能存在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作为该枪的总设计师,周磊也向众人坦言,因为目前零件采取的是外包生产模式,而受限于那几家承包商的生产效率较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只提供了可以制造十五枝火枪的部件――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零部件供科技组使用,结果就使得科技组的【创建和谐家园】造无法实现批量化。因此,在团队自己的冶炼、金属加工、火yào制造等等相关工业生产能力建立起来以前,科技组只能低速的、有限度的提供小批量的火器供团队使用。
而且,由于生产黑火yào的配料――硝石――在现阶段能够获得的数量极为有限,所以在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之前,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燧发枪的弹yào供应情况不会很好,希望委员会以及保卫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尽管存在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委员会以及保卫组等部mén,还是对科技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同时要求商贸组在硝石的采购问题上多下工夫,争取早日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使得这些火器能够发挥其最大效果。
对此,商贸组组长范吾成表示,商贸组现在正在积极的办理此事。目前已经通过城里的yào铺,与为其提供硝石的一些来自西域以及陇右地区的商队进行了接触,就由这些商队为团队提供硝石的问题达成了初步意向。商贸组将会继续与这些商队进行谈判,以期能够早日达成供货协议。另外,根据科技组的建议,商贸组还与良乡县胡知县进行了沟通,有望通过县衙的名义,收集县城内所有住家及客栈等处的茅厕及猪圈内天然形成的土硝。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至少能够满足团队短期内的用量。
商贸组的积极工作也得到了委员会及其他小组的赞赏,尤其是科技组,其组长李俊武和燧发枪的总设计师周磊更是向范吾成等商贸组成员再三表示感谢。此外,他们二人也代表科技组的成员,向大家对其工作的肯定表示感谢。并且他们也向大家保证,一定会尽全力加快燧发【创建和谐家园】造速度,力争在新的安保队伍建立之前,提供出足够使用的枪枝。以便团队能够按照当初的设想,实现按职能划分的分散居住,使大家可以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更好的为团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试验结束之后,众人回到了“清园”。科技组和保卫组的成员又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当中,王崤峻和张维信则来到委员会的小会议室,找来了范吾成和尤远,以及“清园”管家邓安,讨论了一下钟世文结婚应该送什么礼物的问题。在咨询了邓安的建议,参考了之前王峰结婚时所收礼物之后,定下了礼单。要求商贸组和物资管理组在三天内采购完毕,绝不可误了三月初二的婚礼。
范吾成和尤远也知道这是要紧事,因此接过礼单后一刻也没有耽搁,趁着天还没黑,立即出发,前往良乡城中的各大商铺开始了大采购,最终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采购工作,显示了极高的办事效率。
三月初一上午,霞云岭飞龙寨通过电台传来消息,原五虎寨四当家的邢布德,已于前一天晚间去世。山寨留守组希望“清园”基地这边能够派人到飞龙寨来,参加邢布德的丧事,这也算是对刘万宝这位老头领的尊重。同时,为邢布德cào办一个风光的葬礼,也能更有效的收拢山寨中喽兵的人心。根据习俗,邢布德将在三月初七出殡,如果基地这边同意参加,应该在此日期之前到达飞龙寨。
对留守组的建议,“清园”基地这边予以了肯定。委员会与保卫组经过商议,决定由王崤峻、徐绍安两位委员,以及与飞龙寨众人接触颇多的梁子岳,代表基地这边参加邢布德的葬礼,以彰显团队对此事的重视。另外,王峰和程飞也将随行,为三人提供安保。吊唁的日期,初步定在钟世文婚礼过后的三月初四。
按王崤峻的意思,他和徐、梁等人都有武艺在身,完全可以不带安保人员随行。现在团队在城里的保卫力量相对比较弱,如果他们再带人走,有可能会影响“清园”的保卫工作。对此,徐绍安和梁子岳也都表示同意,但他们三人最终没能说服张维信和李俊武,尤其是张维信,他以团队相关安保条例――委员会成员出行必须有保卫组人员陪同――为借口,堵住了三人的嘴。
对于张维信来说,现在树立王崤峻的威信与地位,特别是在非团队内部人士面前树立其首领形象,已经成为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出行带警卫,在他看来也是表现其身份的一种手段,绝不能轻易放弃。众人拗不过他的想法,或者说是不愿意和他为这点小事起争执,也就顺着他的意思办了。[]新宋英烈14
 
第十五章 万春亭
正文]第十五章万春亭
------------
三月初二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清园”之中已经人声鼎沸,穿越团队中除了负责留守基地的杨新和吴鹏外,其他的包括谢天他们兄弟四人在内的穿越者,从yù虚宫赶来的yù虚子,以及专程从飞龙寨回来的清尘,都穿戴一新,梳洗打扮一番,高高兴兴的上了马车,准备去参加钟世文钟大少爷的婚礼。
因为车多、人多,所以“清园”的家丁也几乎是倾巢而出了。几名家仆在管家邓安的指挥下,将一应礼品以及主人们路上可能用得着的东西一件件的搬到了车上。车队旁边,四位委员还在向留守的杨新、吴鹏交o代着注意事项,叮嘱他二人千万要多加留心。偌大的“清园”,现在就剩下他们两个穿越者了,虽然有现代武器防身,但毕竟势单力孤,一旦有居心叵测的人趁机发难,光靠他们两个人还真不好应付。
王崤峻特别要求他们俩,务必要保护好电台,最好就住在电台室里。这样,即便有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通过电台及时与大队取得联系。从范阳到良乡,说近不近,可说远也不远。快马加鞭,小半天时间也能赶回来了。[]新宋英烈15
嘱咐完了杨、吴二人,张维信又将邓安叫到身边,吩咐他这两日要多加小心,一定要照顾好杨、吴二人,以及谢天等人的义父孙老伯。如果有什么场面上的事,可以去县衙找郑捕头,或者直接去找胡知县。另外,那两处店铺以及“天福楼”的事情又要关注一下,如果有什么紧急事件,立即通知杨、吴二人,通过他们报告给大队知道。邓安边听,边连连点头,表示主人们尽管放心的去,不过两天时间,绝不会出什么露àn子。
该嘱咐的都嘱咐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王崤峻、张维信等人纷纷上了车,庞大的车队出了“清园”大mén,浩浩dàngdàng的往范阳县而去。
车队在午后抵达了钟员外在范阳县的宅院,庞大的车队吓了在府mén前迎客的钟福一跳。待看清是yù虚宫诸人后,钟福立即小跑着迎上前,殷勤的将众人接进府内,引领到将会举行仪式的正堂,安排到相应的座位上。不多时,钟有朋便过来与他们打招呼。大家纷纷向钟员外道喜,钟有朋则连连回礼,言称“同喜,同喜”,并对众人的到来表示感谢。又与众人寒暄了几句后,便告了个罪,又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yù虚宫诸人与钟员外是老朋友了,自然不会有什么拘束感。大家纷纷找座位坐下,趁着新娘子还没接来,酒宴还没有开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闲聊。别人都踏实的坐着,回到自己家的钟子淇却不愿意在此空耗时间,于是便向王峰建议,要带诸位叔伯四处转转,去钟府上的花园看看。钟子淇表示,此时虽只是初,但花园里的花也开了一些,可以去观赏一番,也好过在此枯坐。
想到钟世文之前刚离开钟府去接亲,这夏家据说离着钟家到不算太远,但一番接亲的程序走下来,也得花不少时间。于是,有部分穿越众便接受了钟子淇的邀请,跟着她去钟家花园一游。王崤峻原本是不想去的,却拗不过弟妹钟子淇的再三相请,也跟着去了。
钟府的花园比“清园”的那座要大上一些,又正值暖花开的季节,园子里迎花还没谢,桃花、樱花、蔷薇花已经竞相绽放,景s色却也是相当怡人。穿越众们在钟子淇的引领下,沿着园中小路,一路走、一路聊,遇到比较好的景s色还会停下来品评一番。
走了没多会儿,来到一座凉亭。亭子是建在一个小池塘边上的,想来是夏天纳凉的好去处。现在虽已进了天,但站在没遮没拦的亭子里,吹着小风,还是有些凉意。所以,众人并没有在此多作停留,七嘴八舌的品评了一下亭子和小池塘,便离开亭子,往下一处而行。王崤峻和张维信走在最后边,两个人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观赏花园美景上,而是就后天去飞龙寨吊唁邢布德的事情交o换着意见。讨论着,应该怎么样表现,才既能表达出对邢当家的敬意,又能体现出他们这些新头领的威严。
两人边走边聊,随着大溜往亭子外面走,王崤峻无意中一回头,看到了亭子上挂着的一块匾额,上而写着“万亭”三个很有形的大字,想是出自名家手笔。不过,吸引王崤峻的并不是匾上的法,而是“万亭”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每当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副美丽的图画――夏日的北京城,景山公园中的最高处“万亭”中,那个梳着马尾,穿着蓝s色t恤、牛仔短kù的美丽少女,掩嘴轻笑的看着他满头大汗的从山下跑上来。然后一边轻嗔薄怒的怪他是迟到大王,一边用手绢为他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并且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他喝。
那是他和爱妻张晓菲刚开始恋爱不久时的情景,因为张晓菲的家住在景山附近,所以那里成了他们约会的首选地。那时他才上大学二年级,而张晓菲刚刚考上大学。虽然一晃已经快十六年了,但每每回忆起此情此景,却仍似昨天才发生的一样。而正是这种历历在目的清晰记忆,使得王崤峻的每次回忆都变成了痛苦的煎熬。
此刻又看到“万亭”三个字,往昔的一幕幕恩爱情景再次浮现眼前,令王崤峻感伤不已,顺口就yín出了苏轼悼念亡妻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前段时间,王崤峻在爱妻的生日那天,向张维信学来的,用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此时听到他悠悠yín出,再看到匾额上的字,张维信已然明白铁哥们儿情绪为何会突然变化。拍了折他的肩膀,正要说两句安慰的话,就听到旁边传来女子询问的声音:“小妹没想到王世兄不但为人好,词也作得这么好。只是小妹觉得这首词太过伤感了,王世兄可是有什么伤心事,有感而发吗?”
王、张二人扭头望去,就见小亭旁边的小路上,一名端庄秀丽,堪称绝代佳人的黄衣女子正缓步向他们走来,正是钟子淇的表姐,钟世文的表妹――韩青雯。
韩青雯走到近前,向王、张二人微微一福,说道:“小妹见过两名兄长。”
王、张二人连忙还礼,王崤峻说道:“贤妹不必多礼。实不相瞒,刚才愚兄yín的那首词并不是自己作的,而是在海外的时候,岛上的一位诗词大家的作品。此人叫苏轼,称得上岛上的第一词人。愚兄不过是有感而发,到让贤妹见笑了。”
韩青雯点点头,问道:“依小妹粗浅的诗词见识来看,这首词似乎是悼念亡故的妻子的,王世兄……?”
王崤峻明白韩青雯的意思,说道:“贤妹说的不错,这确实是首悼念亡妻的词。愚兄在海外之时曾经娶过妻子,只是在回来的时候,因为船队碰到了大风làng,与她失散了。以当时狂风巨làng的情况来看,只怕是再也见不到她了。今日看到这‘万亭’,恰与当年和妻子经常游览的一处亭子同名,因此愚兄才有感而发,yín了这首词。”
韩青雯听了,很为王崤峻这份对亡妻的怀念所感动,说道:“王世兄真是个重情之人。”[]新宋英烈15
感到气氛有些压抑,旁边的王崤峻赶忙将话题一转,问道:“刚才来的时候,在厅堂上没有见到贤妹,还以为贤妹没有来,没想到却在这里与贤妹巧遇。”
韩青雯也放松了心情,答道:“表哥的婚礼,小妹那有不来参加的道理。刚才一直陪着母亲在姑姑房中聊天,是以王世兄自然无法在厅上看到小妹。”
“原来如此。”
“王世兄是第一次来姑父的府上吗?”
“这到不是,此前为我那堂弟求亲的时候来过,只是到这花园来还是第一次。刚才是弟妹子淇带着我们游览,我和维信不过在这亭子里多待了一会儿,也不知道他们逛到什么地方去了。”
“既如此,不如小妹带二位四处看看。”
“那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有劳贤妹了。”
“王世兄说哪里话,二位这边请……,咦,张大哥跑哪里去了?”
听到韩青雯说找不到张维信了,王崤峻这才发现,自己的这个铁哥们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四下看了看,都没有他的踪影,王崤峻一摆手道:“不用管他了,这家伙经常神出鬼没的,没有他在旁边更清静。”
韩青雯的心思也没在张维信身上,此时他跑开了,更合自己的心意。于是,也不再纠缠这事,转身领着王崤峻逛花园去了。
待他们绕过一座假山,再也看不到“万亭”的时候,张维信不知从什么地方鬼鬼祟祟的钻了出来,望着二人离去的方向,脸上lù出了坏笑。他站在原地思索了一会儿,打定了主意,向四周看了看,没有寻找到钟子淇他们,索xìng转回身,向着来路而去,直接返回了前边的正堂。
王崤峻和韩青雯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张维信算计了,两个人沿着花园中的石子小路,一边走、一边聊,气氛相当的融洽。韩青雯向王崤峻介绍着花园中的各处建筑和花木,而王崤峻则向韩青雯讲述着自己这些“海归”人士所谓的“艰难回乡路”,以及当初在“海外居住”时的一些趣闻逸事。
那些在海上历经千难万险、生死悬于一线的故事令韩青雯紧张万分,而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与风俗又令她充满好奇与渴望。讲到后面,当她听说这个神秘而与众不同的大岛最终却沉入海底时,不免又有些遗憾与惋惜。
就这样,两个人在花园中边走边聊的逛了多半个时辰,直到钟子淇和王峰寻找他们二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才被打断。听着钟、王二人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声,王、韩二人知道恐怕是钟世文接亲的队伍马上就要到了,这是喊他们去观礼的。
于是,韩青雯虽然感到意犹未尽,却不得不与王崤峻告别道:“今天与王世兄一番长谈,小妹受益非浅。他日若有机会,希望还能与王世兄多聊聊天。”
王崤峻却有些遗憾的说道:“那当然好,愚兄求之不得。能与贤妹长谈,愚兄心中很是舒畅。只可惜,此次一别,不知要到何时才能相见了。”
韩青雯却并不像王崤峻那般没有信心,而是话里有话的说道:“王世兄怎么尽说些丧气话,俗话说‘世事难料’,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呢。”说完,一双明亮美丽的大眼睛向王崤峻眨了眨,脸上lù出了慧黠的微笑。
没等王崤峻向她问明话中的意思,一脸焦急之s色的钟子淇已经拉着王峰跑到他们二人近前,对着他们埋怨道:“大哥、表姐,我可找到你们了。你们还有闲心在这里赏景,我哥迎亲的轿子已经快进mén了,你们再不回去,只怕就要错过拜堂了。”
估计这钟小妹妹也是一时情急,说话有些不走脑子,自己最后的那句话明显带着语病,搞得好象是王崤峻和韩青雯两人拜堂要误了时辰似的。结果可想而知,王崤峻闻言尴尬异常,韩青雯更是羞得满脸通红,伸手狠狠掐了自己表妹一下,嗔道:“都已经嫁了人了,怎么说话还是这么没有分寸。”
说完,便拉着钟子淇一溜烟的出了花园,向前面去了。丢下王崤峻和王峰兄弟俩在那里面面相觑,感叹着原来淑女也可以跑得这么快。眼见着两位古典美少女已经跑得没了踪影,王峰这才转过头,满脸坏笑的对自己堂哥道:“哥,还真看不出来,您这宝刀可是一点都没老呀,泡妞的手段是丝毫不比年轻的时候差。不过,要说这韩家姐姐确实很不错,比我们家那小辣妹可文静多了,跟您还是挺般配的。要是您真看上她了,兄弟我就为您去穿针引线,定下这mén亲事,让您也抱得美人归,您看怎么样?”
王峰越说越兴奋,丝毫没有注意到堂哥此时已经满脸的黑线,就在他眉飞s色舞的为王崤峻勾画娶媳fù之后的美好生活蓝图时,突然觉得脑后恶风来袭,再想躲避已然是来不及了,还没等他缩颈藏头保护自己,王崤峻的巴掌已经结结实实的拍在他的后脑勺上了。
王峰抱着自己的脑袋,满脸委屈的看着自己堂哥,说道:“不带这么突然袭击的,这样很容易被打傻的。再说了,我这可都是为了您好,这还有罪啦?”[]新宋英烈15
见他还在那里胡说八道,王崤峻抬手又是一巴掌,喝斥道:“瞎说什么。人家韩姑娘可是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你这么露àn说,要是让别人听到了,岂不是毁坏人家韩姑娘的清誉。你要是再这么信口雌黄,小心我收拾你。”
说完,便不再理自己的堂弟,径直往前边去了。王峰站在原地,一边róu着被打疼的脑袋,一边抱怨道:“哼,被人家看破了心事,就拿大哥的架子来压人,真是个【创建和谐家园】。”
这小子往前边走了没两步,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暗自思忖道:“你说我信口雌黄,我是不敢跟你顶嘴。不过,我可以把这事告诉信哥去。只要说动了信哥,他自然会去找你谈,你总不能对信哥也摆架子吧。唔……,我还可以通过淇淇去找我那岳父老泰山,把这事给挑明了,到时候看你还怎么装!”
主意已定,这小子顿时来了精神,脑袋也不疼了,撒开t腿就往前面跑去,为实现他这个“伟大”的“红娘计划”而努力奋斗去了。
 
第十六章 义子
正文]第十六章义子
------------
钟世文的婚礼办得既隆重又热烈,而穿越众们从夏金桂夏姑娘身上,却丝毫没有看出来任何一点可能成为“悍妻”的迹象。无论是相貌,还是言谈举止,都非常令人满意,这从钟世文从头到尾都乐得合不扰嘴的表现上就能看出来。自从娶了娇妻之后,钟世文便对穿越众们所讲的《红楼梦》故事中,那个“悍妻”也叫夏金桂的事耿耿于怀。最终,在他不断的【创建和谐家园】声中,张维信不得不将小说中薛蟠的妻子改了名字,并且让王峰照他改过的名字讲给钟子淇听,以免王峰童鞋得罪自己的大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