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豪》-第8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妈,你别说了!”陶玉书皱眉说道。

      陶母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母亲不再说话,但陶玉书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刚才在大舅杜若林说出给林朝阳解决住房问题时,其实她是心动了的,那毕竟是可能关系到他们夫妻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生活水平的问题,陶玉书怎么会不动心呢?

      可在最后关头,林朝阳还是毅然的拒绝了大舅给出的条件。

      那一刻,陶玉书内心既有与住房失之交臂的失落,也有对林朝阳独断专行的些许不满。

      但她心里又明白,这样的决定可能是最适合丈夫的。

      同时她也为林朝阳在这种物质条件的诱惑面前表现出的定力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她陶玉书选择的男人!

      吃完饭,陶家人离开了杜家的二层小楼。

      杜若林此时带着几分酒气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闭目养神。

      今天杜若林请了炊事员来,不需要祁红英操心,她过来给丈夫泡了杯茶。

      杜峰不顾母亲的目光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牛饮而尽,“可把我给渴坏了!”

      “谁让你喝那么多酒了?你爸今天是请你姐夫。”祁红英没好气的说道。

      “妈,你这么说的不对了。当初要不是我央求我姐夫,他也不会写出《高山下的花环》。”杜峰说着,面露自得,“要是没有我,哪有这部啊!哪来我姐夫的这顿饭?”

      “你这脸皮也不知道随谁了,厚的像城墙!”

      挨了祁红英一句骂,杜峰却嬉皮笑脸,“随我爸了呗!”

      被点到名字,杜若林睁开了眼睛,杜峰顿时噤声。

      他看了看父亲的神色,问道:“爸,你说我姐夫为什么不想进部队啊?”

      杜若林扫了他一眼,“你觉得是为什么?”

      “我这不是问你吗?我看我那些战友,为了留在部队、为了提干费尽了心思。

      您想把我姐夫调部队来,保他一个尉官没问题吧?以后多出作品,说不定能成校官。

      我姐夫他是不是碍于姑父的面子啊,当时他进城……”

      林朝阳进城能被安排在燕大图书馆是因为陶父的原因,如今一朝得意,毫不留恋的进了部队,好像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

      杜峰的话没说完,但在场的杜若林和祁红英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祁红英说道:“我看不像。你爸说调朝阳进部队的时候,他表面犹豫,可根本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显然是压根就没考虑过进部队的事。”

      她说着看向了杜若林,“老杜,你看呢?”

      一直没说话的杜若林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道:“猜来猜去,朝阳不都已经说很清楚了嘛!”

      “您是说我姐夫真是单纯不想再写军事题材的和报告文学?这有什么不好的?既能拿稿费,又能提干!”杜峰很是不解。

      杜若林蔑了儿子一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杜峰埋怨道:“爸,您夸我姐夫就夸我姐夫,别损我啊!”

      “你从小到大听你姑父夸过几个人?”

      杜峰努力回想,“嘶,好像还真没几个,要不说还得是亲女婿……”

      “滚蛋!”他的话被父亲打断,杜若林皱着眉头,不怒自威,“整天就是这些小肚鸡肠!”

      早在杜若林骂“滚蛋”的时候,杜峰就本能的跳了起来,见父亲没解皮带,他才放下了心。

      “去去去!”祁红英撵他上楼。

      转过头就见杜若林叹了口气,“还没差上一岁,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祁红英自然知道他是在拿儿子给外甥女婿比,她没好气的说道:“龙生龙,凤生凤。”

      杜若林被她阴阳怪气的怼了一句,也不见怒骂儿子的气势,浑然没听着一般,俯身端起茶杯,呷了口茶,感叹着说道:“朝阳表面随和,内心清高,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还要受人约束。”

      祁红英听着点了点头。

      陶家人出了军区大院,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

      林朝阳和陶玉书坐在一起,他低声说道:“刚才对不起,都没有跟你商量就拒绝了大舅的邀请。”

      林朝阳的主动道歉让陶玉书心里暖了一下,她说道:“拒绝那么好的条件,我还挺佩服你的。”

      “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要拒绝?”

      陶玉书的笑容温婉而明媚,“我相信你!”

      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夫妻俩深情凝望,手紧紧的握着。

      后座一直在前倾着身子偷听二人说话的陶玉墨被塞了一嘴【创建和谐家园】,默默的调整好了坐姿。

      我当说什么知心话呢,大庭广众的也不害臊!

      此时坐在前排的陶母语气带着埋怨说道:“他不知道轻重,你怎么也不知道劝劝他?还火上浇油!”

      陶父脸色红润,眼神有几分醉态,呢喃道:“你这个女婿啊,主意大的很,心也大的很。”

      “什么意思?”

      陶母再问,陶父却不回答他了,倚在她的肩上睡了过去。

      陶母皱着眉头,有些嫌弃,但还是把丈夫的头往自己这边摆了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

      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月票加更)

      人在彷徨时总会犹豫不决,穿越到七十年代两年多时间,其实林朝阳并没有什么笃定的目标去实现,更多的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

      就好比那些被揠苗助长了十二年的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只想躺平摆烂。

      这一年多他习惯了在燕大的工作和生活,也习惯了【创建和谐家园】写作赚点外快,平时也不觉得什么,可当有一个看似更好的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却没有任何心动。

      在那一刻,林朝阳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不同的选择摆在你面前,有时候你其实并不需要知道你想要哪个,只需要知道你不想要哪个就够了。

      在林朝阳的内心,至少目前在燕大的工作和生活是他所喜爱的。

      赶在十一前的最后一天,林朝阳又跑了一趟人文社,将吴祖缃写的序言交给李曙光。

      “吴祖缃?你跟他关系好?”李曙光看着文章的署名,十分惊讶。

      林朝阳当然不能说这序言是好了润笔费的,“还成,楼上楼下的邻居。”

      “哦,对了,你也是燕大的。”

      李曙光感叹了起来,“还是伱们在燕大工作好啊,随便拎出来一個同事,可能都是名震一方的【创建和谐家园】。”

      【创建和谐家园】也要润笔费,这谁能想到,林朝阳心里偷偷的吐槽着。

      聊了几句,林朝阳本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想到又被李曙光给拉住了。

      “朝阳,你那部《高山下的花环》最近广受欢迎啊,有没有想过出个单行本?”

      人文社愿意给他的出单行本,林朝阳当然高兴,又能收稿费了。

      不过因为《高山下的花环》题材和内容的特殊性,他也不敢冒然答应,回头还是问问大舅杜若林吧。

      了解了情况,李曙光点了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到,是应该通个气,那我回头等你消息。”

      “好。”

      两人在办公室聊完了事,林朝阳本想离开,却被隔壁的《人民文学》的崔道义叫住了。

      “朝阳,最近动笔没有?”崔道义问。

      林朝阳摇了摇头,“没有。”

      “想法呢?有没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今年刚写了两部中篇,哪有那么多的想法啊!”

      林朝阳前两天才刚把答应《收获》的那份稿子邮出去,这几个月他就没停过笔,最近只想好好放松摸鱼。

      崔道义闻言很是遗憾,“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有了想法还是要及时动笔。”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听见走到编辑部门口的王扶高兴的喊着道:“老崔,瞧我把谁给你请来了!”

      两人循声望去,见王扶引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走进编辑部。老者头发花白,上身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下身是黑色长裤,脚下布鞋,无论是衣着还是气质都很朴素。

      崔道义站起了身,还没等他开口,王扶便道:“燕京京剧团的汪曾琪同志!”

      崔道义走上前跟汪曾琪握了握手,他和汪曾琪早些年就认识,那个时候崔道义才刚刚参加工作。

      两人寒暄了几句,崔道义又给汪曾琪介绍起了身边的林朝阳。

      “这位是林朝阳同志,笔名你应该听过,许灵均!”

      汪曾琪面露讶色,“没想到红遍大江南北的许灵均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一位同志。”

      “您过奖了。我看过您的散文,写的真好。”林朝阳客套了一句。

      闻言,汪曾琪的脸色更讶异了。

      汪曾琪出身西南联大,从1940年便开始写和诗,早年颇有才名。但因为创作难以糊口,便委身在联大同学办的中学里当了几年老师。

      建国前夕他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算是参加了革命。50年调回燕京,成了燕京市文联的文学编辑。

      当时燕京市文联先后搞了两个刊物,便是如今《燕京文艺》的前身。后来他又调到了民间研究文学会,任文学编辑,就为了涨两级工资。

      民间文学研究会有自己的刊物《民间文学》,汪曾琪在任编辑期间,写了不少散文,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燕京文艺》等刊物上。

      但在之后,政治环境波云诡谲,汪曾琪吃了不少苦头,虽有不少创作,但都集中在了京剧样板戏领域,都算是集体创作,蹉跎了些年华。

      他讶异之处是在于,以林朝阳的年纪能看过他的散文,必然是博览群书才有可能。

      这个时候五十年代的杂志、期刊可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我在燕大图书馆工作,闲暇之余喜欢看书。”林朝阳笑着解释了一句。

      汪曾琪了然的点了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21: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