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豪》-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陶玉书朝他眨了眨眼睛,“明明就写的不错,不信你对比一下其他的作品。”

      “华**在挥手

      钢铁大军跟党走

      为了四个现代化

      骏马飞腾把鬃抖”、

      “春风染绿柳梢头

      向阳大路光溜溜

      若问路面铺的啥?

      哈哈,铺的沥青油”

      ……

      林朝阳无言以对。

      陶玉书的娇俏伶俐只在与林朝阳私下相处时才会展露,待章耀中回来之后,她又变成了那个知性与美貌集于一身的女大学生。

      吃东西、聊天、闭目养神、看书读报,大半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到了沈阳林朝阳和陶玉书换乘了一趟车。

      章耀中还是跟两人一趟车,只不过不在一列车厢了,他颇为遗憾的与林朝阳夫妻二人告别。

      在火车上睡了一夜,天蒙蒙亮时,陶玉书把林朝阳叫醒。

      夫妻二人洗漱完毕,火车也快到站了。

      上午九点多,火车上的广播响起。

      “旅客们,列车的行程是有限的,革命的里程是无限的。

      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旅客们,终点站燕京车站就要到了,等列车进站停稳后,按顺序下车。”

      ------------

      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

      林朝阳和陶玉书两人提着行李,从燕京站出来便看到了燕大派来接新生的车子。林朝阳本打算去蹭个车,陶玉书却没好意思,她现在可是师姐了。

      两人坐上了公交车,国产铰接车车身很长,一到拐弯的时候,离心力晃的人难受。

      到燕京大学站,两人提着大包小裹下车,陶玉书一路边走着,边给林朝阳科普着燕大的一草一木。

      她是燕园子弟,对这里十分熟悉。两人由燕大西门进校园,走过盛夏的荷花池后入眼便是西门内那标志性的华表。

      一路向北,盛夏之际树木繁茂,燕大的建筑掩映在苍翠之中,景色别致,不过完全无法与后世的盛大气派相比。

      朗润园北依万泉河,对面便是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咸丰元年这里成为了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訢的别业,始名朗润园。

      1898年奕訢去世后这里又被末代皇帝溥仪赐给了光绪皇帝的同胞兄弟贝勒载涛,燕大建校后不久,载涛将朗润园租给燕大作为教师住宅。

      1952年租约到期后,燕大将朗润园买下,于1957至1960年间,在园内东、北岸建了六座教职工住宅和一座招待所,自此朗润园便成为了燕大“九园”之一。

      绕过环形的朗润湖,林朝阳和陶玉书来到湖东岸一栋四层高的建筑前,林朝阳知道,这便是陶玉书口中那一批五十年代所建的家属楼之一,也是陶玉书家所在之处。

      走进单元门之前,陶玉书让林朝阳放下手中的行李,仔细的给他整理了一下衣服。

      林朝阳的衣服是临下火车的时候新换的,藏青色的中山装,内里是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脚下踩着一双黑色布鞋。

      她相看了好一会儿,对林朝阳的装扮还算满意,只是看着他脚下的那双布鞋总感觉有些不顺眼。

      她本想给林朝阳买一双皮鞋的,可惜回东北之前的大采购已经耗尽了父亲给的零用钱和她平时攒的补助钱。

      “等冬天的时候给你买一双皮鞋。”陶玉书嘟囔着说道。

      林朝阳笑道:“皮鞋、布鞋都是穿的。”

      陶玉书不再关注鞋子的话题,问道:“丑女婿马上要见丈母娘了,紧张吗?”

      林朝阳望着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面的紧张都快溢出来了,却故作轻松,还有心问自己紧不紧张。

      他脸色轻松的说道:“我这脸皮你又不是不了解,我看该紧张的是你吧?”

      白了他一眼,陶玉书拎起行李,“那走吧!”

      拾阶而上,便听到有稚嫩的声音在引吭高歌,楼道里飘着饭菜的香味。

      陶玉书家在三楼,她敲响房门,片刻后有人来开门。

      一个少女版的陶玉书出现在门前,青春靓丽。

      “姐!”

      “这是玉墨,这是林朝阳。玉墨,叫姐夫。”陶玉书介绍道。

      在路上,陶玉书已经介绍了她家里的情况。

      眼前的女孩子便是她最小的妹妹陶玉墨,今年17岁,正在上高二。

      陶玉墨望着眼前的男人,穿的倒是挺括,可惜相貌平平,完全配不上如花似玉的姐姐。

      “你好。”

      她的声音没有起伏,放在平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林朝阳新女婿上门,陶玉书让她叫姐夫,她却来了一声“你好”,显然是对林朝阳有很大的意见。

      不等陶玉书说话,林朝阳好像并未察觉到陶玉墨的不友好,满面笑容的说道:“玉墨,你好!”

      陶玉书隐晦的瞪了妹妹一眼,这时屋里又出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同志。

      刚才看陶玉墨是少女版的陶玉书,这位女同志就好似老年版的陶玉书,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丈母娘了。

      林朝阳脸上笑容更盛,刚想打个招呼,却见丈母娘只点了点头,转回身便回了厨房。

      看来丈母娘对自己的意见比小姨子还大啊!

      据陶玉书所说,她之前半年里给自己写的信都是被丈母娘给“截流”的,可见她是有多看不上自己这个农村女婿,所以在进家门之前,林朝阳早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他没生气,陶玉书的脸色却冷的像冰块。

      进到屋里,放下了东西,她冷着语气问道:“爸呢?”

      “上课啊!”陶玉墨回了她一句,然后转头便进了房间。

      来自母亲和妹妹的冷遇,让陶玉书气苦,她看向林朝阳,“你别介意……”

      “没事。”

      林朝阳面色如常,气定神闲,让陶玉书一时分辨不出他到底是装的还是真不生气。

      她不由得又想起了她之前在火车上给他做的那些心理建设,看起来是有些作用的,不过陶玉书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林朝阳的心态好。

      两人九点多下车,折腾到位于燕大朗润园的家里,已经是十一点多的事了,陶母杜若慧借着做午饭一直窝在厨房不出来。

      “我看她能躲到什么时候!”

      陶玉书赌气的跟林朝阳收拾着行李,两人这次回来带了大大小小六个包裹,其中有三个包裹都是林二春夫妻俩给亲家一家准备的见面礼。

      正收拾的时候,门口传来动静,是陶玉书的嫂子赵丽带着孩子回来了。

      赵丽身量不高,圆脸短发,看着便有一种亲和力。

      打招呼的时候,赵丽的态度要比陶母杜若慧和妹妹陶玉墨好多了。

      陶父陶母育有三个子女,一男两女,赵丽的丈夫陶玉成便是家中老大。

      他是65年考上的中戏,是嗡嗡嗡前最后一批大学生。因为在大学时乱写东西被送到了云南,过了几年又在当地被招工,然后因缘际会娶了干部家庭出身的赵丽。

      陶父陶母去年平凡,两家人齐心合力将陶玉成的工作调回了燕京,他现在在中戏戏文系当老师。

      而赵丽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跟随丈夫,不得不放弃了家乡的工作,现在是全职的家庭主妇,日常就是照顾两个孩子。

      陶玉成和赵丽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陶希文,已经五岁,这会儿正在幼儿园,老二则在赵丽怀里抱着,叫陶希武,才23个月,丫丫学语的年纪。

      吃午饭时,陶母冷着脸,陶玉墨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总在林朝阳身上瞟,嫂子赵丽观察着情况,脸上的表情也不像刚才那样明媚,饭桌上的气氛十分微妙。

      “朝阳,你多吃点!”

      陶玉书毫无顾忌的给林朝阳夹菜秀恩爱,他隐约看出陶母杜若慧眉头的肌肉都在跳动。

      这丫头!

      林朝阳无奈的笑着,他知道陶玉书这就是故意的。

      ------------

      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

      一顿各有心思的午饭吃完,陶母杜若慧去哄孙子睡觉,嫂子赵丽在厨房洗碗,陶玉墨又钻进房间看书。

      陶玉书拉着林朝阳到朗润园内闲逛,顺便又跟他说起了家里的情况。

      燕大在朗润园东岸所建的这一批职工公寓楼不同于这个年代常见的筒子楼,和后世的住宅楼差别不大,只是在户型上有所差别,但在分配上却还是依照这个年代的规矩。

      公寓楼的每个单元都配有四个房间、一个公共厨房和公共卫生间,总面积约有五十平方米。

      像有些副教授即便是分到房子,也都是一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一间房里,要和别的家庭共享厨房和卫生间,陶家却是独住一个单元,这都是仰赖于陶父这个燕大历史系教授。

      可即便如此,陶家的居住条件也不容乐观。

      家里四间房,陶父陶母一间,大哥陶玉成带着大儿子陶希文住一间,大嫂赵丽带着小儿子陶希武住一间,陶玉书和陶玉墨姐妹俩住一间。

      现在林朝阳来了,陶玉墨肯定不能再跟姐姐挤一间屋子,只能去嫂子赵丽那屋。

      原本好歹是双人间,一下子变成三人间,而且还有个夜里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小豆丁,陶玉墨能开心才怪。

      当然了,客观来说,这个条件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有多少人是一家五六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宿舍里。

      “怪不得这丫头看我不顺眼呢!”

      听陶玉书说完,林朝阳才算是闹明白了小姨子看他不顺眼的原由。

      他又问道:“那你妈呢?她对我的意见可不是一般的大。”

      “她啊,就是资本家大小姐,从来就瞧不起农民。”陶玉书不满的说道。

      “你不是说你爸也是农村出身吗?”

      “我爸家是小地主,在解放前条件其实也还不错。再说了,那是她年轻的时候。到了我这,她就成了我姥爷那号人。”

      林朝阳听明白了,屠龙者终成恶龙。

      “我要是像你爸那么有学问,我估计她态度应该能好不少。”

      听他这么说,表情忿忿的陶玉书露出几分笑容,“还是你聪明。我妈这人,虚荣的很,别说是有我爸那么大的学问,你就是有个像样的好工作,她保准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9: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