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豪》-第1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好好!”朱光遣把拐棍一横,吓得林朝阳差点以为老头儿恼羞成怒要对他下毒手,赶紧后退了一步。

      “来来来,我今天给你上一课,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尊老!”

      敢情是要给自己上课,林朝阳放下了心,高高兴兴的跑到老朱头儿旁边一坐。

      他嘴上对老朱头儿不逊,那是因为关系熟了的原因。

      对于老朱头儿的学养和才华,他还是很佩服的。

      老头儿身上有一堆头衔,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不过还有一个头衔知道的人却不多,散文家。

      他早年所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其实都可以算作宽泛意义上的散文,又比如他在中年之时所写的《花会》。

      描述的是成都阳春三月的花会盛况,文中写成都人,无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出城游春,“趁风和日暖的时候吐一吐城市的秽浊空气”。

      文字流畅而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移步换景之间,寓情于景,是难得的散文佳品。

      可惜50年代之后政治气候波云诡谲,当时有一大批诗人、家、散文家受此影响暂停了文学创作,朱光遣也在其中,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研究上。

      朱光遣指着林朝阳拿回来的《悲惨世界》说道:“我问问伱,你看这些法国,觉得它们有什么有思想文化意义吗?”

      “唔……”老头儿这是要给他个下马威,林朝阳沉吟着回答道:“应该说它们给国内新一代读者的知识构造和人文素养提供了动力和养分,这种动力和养分最后可能会演化为一种思想文化潮流,多年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林朝阳觉得自己答的不错,却被老头儿嗤之以鼻,“大而化之,空泛之谈,志大才疏!”

      “那你来说说。”林朝阳激将道。

      老头儿将拐杖放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精光。

      “看书不仅要看文字,更要看它背后的作者、看背后的社会、看背后的文化。

      法国也好,欧洲各国也罢,从事文学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经院派、新闻纸派、地道的文人派。

      经院派属于学究,最大的作用一是使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二是维持一国之固有传统。

      新闻纸派追求的是迎合民众的趣味,他们的作用是繁荣文学。

      而地道的文人派有经院派的训练有素,却没有他们的陈腐;有新闻纸派的新颖,却没有他们的油滑肤浅,这些人才是文学界最重要的力量。

      中国的文学界,缺的正是这样的人。

      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最直切流露于它的文学和一般艺术,法国文学的思想文化意义就在于它充分显露了高卢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而将其置于我们国家,年轻人通读法国名著,思想上自然深受其影响,其背后是文化生命力的此消彼长。

      中国文学自现代以来正经历一个激烈的转变期,一千余年来文人老鼠钻牛角似的所培植的古文律诗已然枯朽,前些年的破坏工作也足够深刻。

      前段时间中文系写了本《当代文学概观》,里面有个词用的很准确——新时期文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摧毁与破坏,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使我们的新时期文学接近民间文艺,从其中吸取生命力……”

      朱光遣讲起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说到最后眉头皱起,看着林朝阳的眼神带着几分嫌弃。

      “你们这些搞文学创作的可倒好,整天不研究着如何加强本土文学的文化生命力,一味推崇外国文学,处处模仿。

      不要忘了,文学的风格形式生根于一个民族的思想、习惯、性格。一味崇尚西方,只会表里不称,贻笑大方。”

      老头儿说了半天,林朝阳细品了品,这跟自己说的不一个意思吗?他十分怀疑这老头儿就是借机骂人。

      “没看出来,您老要是年轻个六十岁,也是个愤青。”林朝阳揶揄道。

      他又接着说:“您这话就是马后炮了,要这么说,白话文从根儿上就不正。”

      老头儿瞪眼道:“你小子抬杠是不是?我说的是让你们不要一味模仿西方文学,那是走窄路。”

      林朝阳又笑了起来,他刚才的话带着几分玩笑,这会儿认真说道:“明白。文学得走雅俗共赏的路子,在西方得是荷马和莎士比亚那样的,在中国得是曹雪芹、汤显祖这样的。对了,还有您这样的。”

      林朝阳说到最后还不忘送上一记马屁,可惜这马屁过于生硬了一点,很有反讽意味,让老朱头儿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不过老头儿对于林朝阳的机敏和见地还是很欣慰的,能说出荷马、莎士比亚、曹雪芹、汤显祖这四个人,证明他对于文学的本质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

      这样的评价在老朱头儿嘴里已经属于高评价了。

      不过老头儿嘴毒归嘴毒,在文学理论和审美上的造诣是一等一的,倒是可以多请教请教。

      他甚至在考虑,老吴那边的烟是不是可以先断一下,把这烟给老朱续上。

      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儿的陶玉书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朱伯伯,他整天就是瞎看书,您有时间可得好好给他讲讲,省得他误入了歧途。”

      林朝阳默默给媳妇点了个赞。

      却不想朱光遣一脸嫌弃,“他水平太次,给他讲还不如给那帮本科生上课。”

      “您这就瞧不起人了,过两天我也是咱们燕大的本科生了。”

      朱光遣又斜了他一眼,“你说那个函授的?那也叫大学生?”

      “函授的怎么了,我有证!”林朝阳理直气壮。

      陶玉书又说道:“朱伯伯,朝阳的水平再不济肯定也比一般的本科生强。您刚才提到的‘新时期文学’那个词就是他提出来的。”

      闻言,朱光遣神色略显意外,“是吗?”

      他的眼神放在林朝阳身上扫了扫,“还算有点见识。”

      “来下两盘棋!”老头儿又发出了邀请。

      两天之后,林朝阳又来到了花园村华侨公寓。

      年前杜峰帮着约了跟林福贵见面聊房子的事,赶上过年林朝阳要回东北,所以就推到了年后。

      再次见面,林福贵的态度比之前软化了不少,但林朝阳上来就报了个八千块钱的价格,着实是让他差点掀桌子。

      “哪有你这么砍价的?我这又不是卖白菜!”林福贵愤怒的说道。

      “房子这东西,不是以你买的时候的价格为准,而是以行情为准。

      我听杜峰说,你也满四九城的打听哪有四合院要卖。想必你也知道,一万二的价钱,再添点钱买个三进的宅子都够了。

      我给你八千块钱,买两套一进的院子也不费劲。”

      林福贵抓住了林朝阳话中的漏洞,“你不也没买四合院吗?我这房子的居住条件在燕京可是一等一的。”

      “你当我不想买?不是没碰上合适的嘛!”林朝阳半真半假的说道。

      闻言,林福贵顿时有些狐疑,他倒是听杜峰说过林朝阳之前考虑买四合院来着。

      好不容易碰上个有意向的买方,他可不想放林朝阳跑了。

      谈判就是个心理博弈,林福贵有心置换房产,所以在心态上自然要比林朝阳更紧迫一点。

      双方谈了半天,卡死在一万零五百块这个价格上,林福贵死活不肯再让步,这已经到了他的心理底线。

      林朝阳观察着他的神色,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行,那就一万零五百块。分期付款,我先给你四千块。半年之后再给三千五,最后三千块钱一年半之后给。”

      林福贵面带苦涩,“都便宜了一千五百块钱,最后一笔就别一年半了,明年这个时候吧。”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也行。”

      谈判的过程再焦灼,结果出来之后大家的心情总是会好起来。

      晚上回到家,林朝阳把情况跟陶玉书说完,她喜不自胜的跳进了林朝阳的怀里。

      他问陶玉书:“房子的事,该和爸妈说一声了吧?”

      陶玉书思忖着,“确实应该跟他们说一下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

      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

      陶家很少开家庭会议,一般都是家里有大事的时候,比如之前买电视机、陶玉墨考大学,召集人也基本都是陶父陶母。

      今天陶玉书突然把家里人都召集到一起,大家都有些不解。

      “姐,你要说什么事啊?”陶玉墨一脸好奇的问道。

      大家的表情跟陶玉墨一样,都好奇陶玉书这么大张旗鼓的原因。

      陶玉书跟林朝阳对视了一眼,郑重其事的说道:“我和朝阳打算买房子了。”

      此话一出,陶家人均露出惊讶之色。

      “买房子干嘛?”陶玉墨替大家问出了心里话。

      “还能干嘛,住呗。”陶玉书说道。

      陶玉墨不解:“单位又不是不分房子。”

      “你姐夫是图书馆临时工,我还在上学,哪里是那么好分房子的?”

      陶玉墨不知该怎么回答姐姐的反问,她一直都在上学,要么住家里、要么住宿舍,从来没考虑过房子的问题。

      陶玉成劝道:“玉书,买房子不划算啊,无非是多等几年而已。”

      他的话其实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单位能分房子,干嘛要买?无非是多等些时间而已。

      “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主要是有几方面考虑。

      一是家里,现在希文、希武年纪越来越大了,总让他们和玉墨挤一个房间不方便。我们走了,腾出一间房来,玉墨正好可以自己住一间……”

      陶玉书的第一個理由便赢得妹妹和嫂子的心,陶玉墨一想到姐姐、姐夫搬走以后自己可以独享一个房间,脸上就露出了不争气的笑容。

      赵丽脸上的笑容很隐晦,但心里是很高兴的。

      “再有就是我和朝阳平时都要写作,想有一个单独的书房。”

      大家都能听出陶玉书的潜台词是说家里太吵了,这一点说的主要就是陶玉墨和陶希文、希武两个小的,不过刚才她好话说在前面,赵丽和陶玉墨两人反而没有不舒服。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陶玉书的眼神突然看向林朝阳,含情脉脉,“我和朝阳也结婚两年了……”

      陶玉书没有说下去,但她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大舅哥跟个二愣子一样问道:“怀孕了?”

      赵丽立马扯了他一下,陶玉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都怀孕了,我还折腾换房子,你是怕我不动胎气是吧?”

      被妹妹训了一句,陶玉成脸色讪讪,“我这不是关心你吗?没怀孕,那就是准备怀孕是吧?”

      还没等陶玉书回答他的问题,陶父对他说道:“行了,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了。”

      陶父问:“玉书,听你的意思,房子你们已经找好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19: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