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艺生活》-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对富人来说,这里或许是天堂,但对穷人而言,这里就是地狱。

        慕姗姗想起林子轩曾经随口说过的一句话。

        “如果你爱一个人,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自然不是林子轩的首创,而是一部电视剧里的台词。

        一个月的时间快要过去了,忙碌的工作让慕姗姗没有太多时间想着林子轩,她知道现在华国是夜晚,林子轩应该睡下了。

        看着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她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或许有一天华国内地娱乐圈的人也会在这上面占有自己的位置。

        在好莱坞,有不少来自华国的明星,却很少有人能在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但他们宁愿放弃国内的荣誉,也要来到美国发展。

        现实很残酷,等他们明白过来,想要回国发展,却发现国内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洛杉矶的酒店,慕姗姗累的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如果林子轩在身边,会帮她揉肩膀【创建和谐家园】,虽然手法不熟练,效果却很好。

        这时候她就会想着林子轩正在做什么,是刚刚起床,吃着早饭,还是正骑着车子去上班。

        她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也不知道林子轩会怎么过,没有她的督促,肯定会变懒,还可能和他那一帮子不着调的朋友厮混在一起。

        也可能有女孩子,慕姗姗清楚林子轩的性格对女孩子很有吸引力。

        这样想着,总觉得不怎么放心,要是有什么仪器能随时监控就好了。

        慕姗姗在美国看到移动电话已经普及,还有更为轻便的手机,只是这些通讯设备还没有进入华国市场,要是有了手机,以后就能随时随地的打过去了。

        如果能够像照相机一样拍照片,或者像摄像机一样录制图像,那就更完美了。

        她在这种幻想中进入了梦乡。

        这时候京城已经到了白天,林子轩正骑着车子去上班,就好像平常一样。

        三天后,林子轩来到京城国际机场,来接慕姗姗。

        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上面有这一届华国电视金莺奖的获奖名单,没有任何意外,《渴望》成了最大的赢家,获得了年度最佳电视剧。

        张凯丽是最佳女主角,李雪建是最佳男主角,还有其他奖项。

        报纸上刊登了张凯丽和李雪建的照片,他们举着奖杯,看起来很精神。

        林子轩没有参加颁奖典礼,这是华国电视台的荣誉,和电视艺术中心没有关系,他没必要去争这个荣誉。

        等到明年吧,他对《编辑部的故事》有信心,凭着超高的人气,一定能获得大丰收。

        此时,慕姗姗从通道里出来,林子轩迎了上去,白天和黑夜融合在了一起。

      第八十三章 从前的节奏

        京城九月的天气,带着点微凉。

        和节目组的同事告别,俩人出了机场,坐上了公交车。

        与一年前相比,慕姗姗想要不被其他乘客认出来就要带上墨镜,搭配身上的风衣和披肩的长发,倒是很有明星的气质。

        慕姗姗戴的墨镜在华国又被称为蛤蟆镜,八十年代由于西方影视剧传入华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模仿,成为时髦的象征,风靡一时。

        喇叭裤、蛤蟆镜和飞机头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时尚。

        蛤蟆镜的镜片很大,女孩子戴着几乎能遮住半张脸,要是碰到脸小的女孩子,基本上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除了遮掩本身的容貌,蛤蟆镜还能起到挡风养目,防晒遮阳的效果。

        当初林子轩和慕姗姗讨论起明星带墨镜的时候,慕姗姗还有点不以为然。

        如今墨镜已经成为不少女明星的必备品。

        这和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有关,以前的报纸和杂志很少报道明星的花边新闻,现在则有了放开的趋势,演艺明星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隐私了。

        前段日子华国有位大导演和他的御用女演员之间的感情纠葛闹得沸沸扬扬。

        那位女演员在公开采访中表达了在一起的决心,这种公开表白却没有得到大导演的正面回应,两人都是华国电影界的顶尖人物,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这或许就是华国明星隐私公开化的开端。

        “行啊,这模样有点好莱坞的明星范了,没白去趟美国。”林子轩调侃道。

        “在国外才不用戴呢,又没人认识,想去哪去哪,也就是回来才戴着,其实摘掉也行,我倒是不怕麻烦,就怕你吃不消。”慕姗姗无所谓地说道。

        林子轩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慕姗姗虽然不是顶尖的明星,却也是被人熟知的著名主持人,尤其是在京城,知名度更高,兴许这车里就有她的铁粉。

        他和慕姗姗的婚姻对外界还属于保密状态,这毕竟是俩人自己的事,不想太过张扬。

        回到家,慕姗姗把行李拿出来归置好,把礼物挑拣出来,把衣服放到衣柜里。

        林子轩用公共电话给双方父母单位打了电话,免得他们担心。

      ¡¡¡¡¡°ÎÒ»¹ÒÔΪ¼ÒÀï»áͦåååÝ£¬¿´ÆðÀ´»¹ÐУ¬ÖµµÃ±íÑï¡£¡±Ä½æ©æ©´òÁ¿×ÅÎÝ×Ó£¬ÂúÒâµÀ¡£

        “小瞧人了不是,作为新时代的好丈夫,要上得了庙堂,下得了厨房,守得住婆娘,打得跑流氓。”林子轩说笑道,“收拾房子算多大的事啊,这都大材小用了。”

        “又瞎贫,这么说晚饭也交给你了,我正累着呢,先眯一会。”慕姗姗一脸倦意道。

        “你瞧好吧,这段日子我有了充分实践的机会,只要吃过的都说好。”林子轩自夸道。

        慕姗姗到卧室里休息,林子轩忙活起来。

        他做好饭菜,来到卧室看着慕姗姗睡得正香,就没有叫醒她,而是把饭菜焖在锅里,留了一点余火不至于凉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慕姗姗醒过来,睁开眼发现屋里已经黑了,睡在熟悉的床上,枕着熟悉的枕头,闻着熟悉的气息,很容易就陷入熟睡之中。

        她打开床头灯,看了看闹钟,快到二十一点了。

        慕姗姗从床上起来,拉开卧房的门,看到对面书房里的灯亮着,便走了过去。

        “你怎么不叫醒我啊?”来到书房门口,慕姗姗略带迷糊道。

        “看你睡得香就没忍心,按照时差估摸着你睡个两三个钟头就会自己起来,能睡到自然醒最好,要不然影响心情,容易乱发脾气。”林子轩关心道。

        “想的挺周到,还怕我有起床气啊。”慕姗姗走到林子轩身后,用双手搂住他的脖子,趴在他身上,好奇道,“我看看,你背着【创建和谐家园】嘛呢?”

        “写小说呢,你不在的时候我总得找点事做打发时间吧,这回准备写个长篇的。”林子轩拍了拍桌上的稿子,解释道。

        “《活着》,这名字怎么那么别扭啊。”慕姗姗奇怪道,“什么内容?”

        “就是讲一个普通人在各种历史大事件中怎么辛苦活下去的故事,最后得出了结论,人活着就是个悲剧。”林子轩简单说道。

        “这不是你的套路吧?”慕姗姗惊讶道。

        “你上次不是说写一个深刻点的小说,让那些评论家无话可说么?”林子轩翻旧账道。

        “我就是随便说说的,你还当真了。”慕姗姗无语道。

        “行了,你去洗把脸吧,咱先吃饭,有点晚了。”林子轩催促道。

        慕姗姗洗了脸,林子轩把饭菜端上来,俩人一起吃着饭,家里的饭菜虽然没有美国大酒店的丰盛,慕姗姗却吃的很香。

        吃过饭,洗刷完毕,他们习惯性的躺在床上看电视,一边看一边议论。

        如果是林子轩一个人看电视,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两个人看的话总能找到新话题,要么是吐槽主持人,要么是讽刺节目太做作。

        这时候才会觉得这个家真正充实了起来。

        第二天,慕姗姗早起做了早饭,他们吃了早饭,一起前往华国电视台上班。

        生活又回到了从前的节奏。

        刚刚上班,林子轩就接到了电话,香港演员汤震宗来到了京城。

        自从《外来妹》播出后,汤震宗以帅气的外形和香港演员的身份在大陆走红,被华国百姓所熟知,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在演艺事业上,同样有了起色,他接到了不少内地的片约。

        只是大多数角色都是香港大老板,他因为《外来妹》成为了饰演香港大老板的专业户,虽然不缺戏拍,不过却限制住了他的戏路。

        目前,汤震宗准备把工作重心放在内地,正在和沪城电影制片厂洽谈一部电影的合作。

        他这次来京城是陪着一位香港制片人来找林子轩,为的正是《阿郎的故事》那个电影大纲,香港有一家名叫新义城的电影公司准备拍摄这部电影。

        林子轩在他们入住的宾馆见到了汤震宗和那位叫做郑中泰的香港人。

      第八十四章 故都的秋

        说实话,如果不是汤震宗的电话,林子轩都快忘掉还写过一个电影大纲了。

        新义城电影公司他听说过,是几位香港导演联合成立的公司,在香港颇为有名,拍摄过不少好看的电影,口碑不错。

        这时候香港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很多,鱼龙混杂,新义城还算比较靠谱。

        林子轩没有和香港的电影公司接触过,只好先听听他们的建议。

        郑中泰在香港是位有名的编剧,也会参与电影制片的工作,他负责和林子轩谈剧本的事。

        “林生,这部戏不是商业片,我们的投资不多。”郑中泰开门见山道。

        《阿郎的故事》属于剧情片,和目前香港流行的动作片相比,的确不是商业片。

        它以情动人,靠的是生活化的剧情和演员的演技,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

        林子轩点点头,表示明白。

        “阿峰看重这部戏,这才说动了公司投资拍摄,只是剧本方面需要和你沟通,我这里有两个方案。”郑中泰提议道。

        其实,香港电影圈对剧本不怎么重视,新义城完全可以把整个故事改头换面拍成电影,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林子轩也无法追究,毕竟只是情节相似而已。

        在香港,一部电影火了之后,就会出现很多跟风的电影,这种事情很常见。

        新义城在这方面还比较讲究声誉,不想陷入以后的【创建和谐家园】之中。

        郑中泰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林子轩把大纲卖给新义城公司,第二个方案是林子轩写完剧本,到香港参与电影的拍摄。

        编剧进组是正常要求,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改剧本。

        林子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大纲卖给新义城算了。

        他不懂粤语,也不会繁体字,人生地不熟,沟通都困难,现在去香港没什么意思,只能是给人打下手,根本得不到重视。

        听到林子轩的决定,郑中泰不由得松了口气,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他们同样不希望林子轩到香港参与电影的拍摄,虽然现在香港和大陆的影视行业有不少的合作,但香港的娱乐圈整体非常的排外,这是不争的事实。

        郑中泰给《阿郎的故事》的大纲开了两千港币的价格,这是个很有诚意的出价。

        根据汤震宗所说,林子轩是华国电视台的制片人,算是内行人,不好糊弄。

        双方达成了协议,对林子轩来说这是一笔意外之财,只是这笔钱他暂时拿不到,要签了合同后才能从香港那边的银行汇过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