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艺生活》-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呃,那你干嘛?”林子轩不解道。

        “当然是监督你啊,顺便负责品尝。”慕姗姗得意道。

        “我觉得品尝这种辛苦的任务还是我来吧,你应该继续厨师这种很有前途的职业,要不畏险阻,勇攀高峰,为华国的厨艺事业奋斗终生。”林子轩鼓舞道。

        “你想的美,我决定了,明天就开始传授厨艺。”慕姗姗信心满满地说道。

        “别啊,你做的饭菜这么香,我还没吃够呢,明天继续啊。”林子轩奉承道。

        “你不会想说一辈子都吃不够吧?让我做一辈子。”慕姗姗语气不善道。

        “你还真了解我,把我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林子轩打趣道。

        俩人吃着饭菜,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电视剧,拌着嘴,这里终于有了家的气息。

      第六十六章 这一年

        林子轩和慕姗姗开始筹划婚礼的事宜。

        时间定在6月23日,这一天是星期日,大家都有空,也不准备举行什么结婚仪式,在出租车公司租辆车从慕姗姗家把人接出来,回到林子轩家里就成了。

        必须先回到林子轩的家里,这表示新媳妇进了林家的门,等到下午再返回他们的新家。

        中午请亲戚朋友和同事在饭店吃顿饭,考虑到慕姗姗这边可能来文化部和电视台的人,他们选了一家稍微上档次的饭店。

        这时候喝喜酒不用考虑礼金的问题,关系近的一般送点日常生活用品,关系一般的就是来吃喝一顿,没有压力,是真正的贺喜。

        亲戚这边不用他们操心,林子轩和慕姗姗主要考虑请哪些朋友和同事,要列出名单来,算一算到底摆多少桌酒席。

        慕姗姗的交际圈在电视台,林子轩的交际圈在演艺界,还包括以前学校里要好的同学。

        林子轩想了想,在名单上加了胡影的名字,这是他在京城广播电台时少儿栏目组的组长,对他很照顾,做人要懂得感恩。

        “这就是那个要给你介绍对象的人吧?”慕姗姗的记忆力很好,还记得这件事,“要是她知道你和我在一起了,不知道会怎么想。”

        “当然是认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了。”林子轩大言不惭地说道。

        “你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好像是癞蛤蟆什么的。”慕姗姗故意道。

        “那是我谦虚好不好?”林子轩满不在乎地说道,他忽然在名单上看到一个名字,很是意外,“这个周天涯?不是《京城文学》的主编么?”

        虽然《顽主》发表在《京城文学》上,可实际上林子轩并没有见过周天涯,两人并不熟悉,严格来说周天涯算是林子轩的伯乐,只是还没有亲近到请他喝喜酒的地步。

        “周叔叔和我爸关系不错。”慕姗姗见被发现了,也就不再隐瞒,“我给周叔叔打过电话。”

        这么一说林子轩就明白了,《顽主》发表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想想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家,还是这么富有争议的小说,怎么可能投稿就会被主编看重,还发表出来,这不符合客观规律。

        林子轩听米佳山讲过,《顽主》当时在《京城文学》编辑部的争论非常激烈,最后是周天涯一锤定音,决定发表,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促使周天涯做出决定的恐怕就是慕姗姗的这个电话了。

        “我当时是怕他们不重视,把那么好的小说埋没了。”慕姗姗解释道。

        她知道男人好面子,自尊心强,了解真相后面子上挂不住,这才解释一句。

        “我是那么矫情的人么?以后这种事和我说没关系,害得我一直以为周天涯英明神武,慧眼识人,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原来真正和我惺惺相惜的人是你。”林子轩感慨道。

        “谁和你惺惺相惜?是这一位陈妹妹吧?”慕姗姗指着一个名字挖苦道。

        林子轩看了看,正是陈小艺,前些天为《外来妹》配音的时候两人见过。

        陈小艺即将毕业,分配到京城话剧院工作,以后就是一名话剧演员了,不过她决心进入演艺圈发展,两人聊了聊。

        “她要毕业了,在话剧院上班,我琢磨着给她介绍一下演艺圈的朋友,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林子轩坦诚道。

        “你啊就是太替人着想了。”慕姗姗埋怨道。

        “这话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谁帮谁还不一定呢。”林子轩认真道,“咱们刚毕业那会,还不是迷茫的很,有人帮一把路好走多了。”

        “你总有道理,又到毕业了,真快,一年过去了。”慕姗姗感叹道。

        林子轩想想还真是,他是去年这个时候穿越过来的,现在就要结婚了,看了看身边的慕姗姗和面前的请客名单,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是去年的今天向你表白的么?”林子轩回忆道。

        “是明天,我可记着呢,那天你跑的真快。”慕姗姗恨恨道。

        “我多聪明,一听你答应的那么快就知道有问题,肯定要溜之大吉啊,你那点小心思不用猜就知道了。”林子轩理所当然地说道。

        “这说明你的表白没有诚意。”慕姗姗不满道。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没有遗憾,现在看来,我成功的把你骗到手了,过程什么的就不重要了。”林子轩无赖道。

        “我不管,你要再表白一次,让我满意为止。”慕姗姗要求道。

        “好吧。”林子轩想了想,一脸深情地说道,“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我是蝴蝶,你是花,咱俩相伴才是家。”

        “算了,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慕姗姗无语道。

        除了筹划婚礼,林子轩有时候还负责陪着台湾电视台的剧组人员看外景。

        台湾电视台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京城,在他们的拍摄计划中,为了追求真实和大场面,要在京城的故宫拍摄皇帝上朝的场景,还有皇帝在各个园子里游玩的画面。

        这是台湾电视台和内地电视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各方都很重视。

        故宫博物院目前是供游客参观的景区,只要协商好,在不损害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可以为剧组提供拍摄的便利。

        不过只提供外边的大殿,其他地方不允许拍摄,毕竟要以保护文物为主。

        台湾电视台只有主要演员前来大陆拍戏,其他配角和群演需要在京城招募,这个工作就落到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了。

        这不是林子轩的事,林子轩主要负责按照剧本帮他们寻找合适的外景地。

        说实话,除了拍摄电影,还没有哪部电视剧有这么大的阵势,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咱们什么时候也能这么不在乎钱就好了。”葛优感慨道。

        “听说上边政策要放松了,在京城允许私人成立影视公司,要不咱哥几个合伙弄个公司,小林写本子,尤子来演,我来执导,妥妥的铁三角啊。”冯小刚提议道。

        林子轩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还需要观察观察大环境。

      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

        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林子轩算是进入了京城演艺圈,了解了其中的门道。

        冯小刚说的事情他有所耳闻。

        这时候拍电影都是电影厂的事,在京城就有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等。

        这些电影厂分工不同,有的专拍儿童电影,有的属于部队,有的拍摄科教纪录片。

        国家每年制定计划,给各个电影厂下达任务,这一年你们厂子要拍摄多少部电影,只要拍摄电影的数量够了,那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电影质量倒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要保证主题正确,内容健康,不能有不良思想。

        赚不赚钱也没人管,反正都是国家拨发的资金。

        这就导致电影厂拍摄的电影跟不上时代,还是以前的套路,没有创新。

        随着电视上播放来自西方的译制片,还有来自香港的功夫片和台湾的爱情片,观众开阔了眼界,有了更高的娱乐需求,不再满足于国产电影的老腔老调。

        于是,电影厂连年亏损,拍摄的电影没人看。

        国家只好放开管制,允许电影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些地方上的电影厂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拍摄贴近生活,关注现实题材的电影。

        对于要不要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影视行业,这个还在讨论。

        主要是不好管理,如何规范资本的运作,如何控制电影的审查,如何保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都是一个难题。

        事实上,已经有香港和国外的资金流入了华国的电影市场,资助年轻的导演拍摄电影,这些电影不能在华国放映,只能通过参加国际上的电影节来出售版权。

        这种电影在华国叫做地下电影。

        林子轩对这种方式没有兴趣,他还是喜欢走正规渠道,虽然慢一点,但比较稳,不出事。

        冯小刚的提议不错,只是还没到时候,等他们在圈子里混出了名堂,能凭着自身的名气拉来投资的时候就能另起炉灶了。

        毕竟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时间过得很快,林子轩和慕姗姗结婚的日子到了。

        这天早上,葛优开着租来的桑塔纳,张国立坐在副驾驶上,林子轩和陈小艺坐在后面,冯小刚开着一辆面包车紧随其后。

        两辆车上贴着大红的喜字,从林子轩家里出发,离开的时候放了一挂鞭炮。

        街坊邻居知道林家办喜事,纷纷在一旁看热闹,有小孩在车子前面,笑嘻嘻的要喜糖吃。

        葛优等人一边发喜糖,一边和街坊们打招呼。

        好在他们这几位还不太出名,等到《外来妹》和《编辑部的故事》一播出,恐怕就不是这种情况了,这就是林子轩不找张凯丽的原因。

        一个是不太熟,另一个是怕出事。

        车子出了胡同,朝着慕姗姗家驶去,时间还不到九点钟,这时候不存在堵车的情况,车速不快,大家都比较放松。

        “还别说,小林这一捯饬真有明星的架势,以后别写剧本了,演电影吧。”葛优玩笑道。

        “尤哥别笑话我,像我这样的说是偶像派都不够格,更别提实力派了。”林子轩摇头道。

        “这年头偶像派才吃香,那些小姑娘追星就喜欢偶像派,还疯狂的不行,像咱们这种实力派是享受不了那种待遇了。”葛优叹气道。

        “别瞎说,我和你不一样,我还是偶像派呢。”张国立接茬道。

        “得,把国立忘了,我还是和小刚有共同语言。”葛优自嘲道。

        “尤哥你也别灰心,总会有人欣赏你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四十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林子轩鼓励道。

        “你们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的良心太坏了,还是小陈心善,别管人家心里怎么想,最起码不会出口伤人。”葛优满足道。

        “尤哥,我觉得张哥和林哥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陈小艺补刀道。

        “哈哈,说得好,幺妹。”张国立夸赞道。

        他在蓉城生活多年,陈小艺来自蜀中,即便以前不熟悉,也有一份亲切感。

        几人说说笑笑地来到慕姗姗家门口,车子停在院子外边,慕家聚集着一批人,都是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以看热闹的居多。

        这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结亲习俗,他们拿出烟和喜糖,见了小孩子就发糖,见了大人就散烟,嘴上不住的道喜,和和气气。

        陈小艺走入慕姗姗家里,陪着慕姗姗出来,李虹和慕致远在一旁。

        李虹对女儿说着什么,慕姗姗不住的点着头。

        慕姗姗穿着一套红色的衣服,化了淡妆,头上插着一朵红花,看起来很漂亮。

        林子轩走过去,慕致远和他说了几句话,让林子轩照顾好女儿,以后常回来。

        现场的氛围有点伤感,葛优等人活跃着气氛,说着喜庆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2: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