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文艺生活》-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去死吧!”慕姗姗发动攻击,朝着林子轩扑过来。

        两人在胡同里追赶着,天上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这是今年冬天京城的第一场雪。

      第三十四章 台湾之行

        慕姗姗又要出差了,这一次去的地方比较特殊,是海峡对岸的台湾。

        这次除了领略台湾的风光和美食外,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和台湾的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从而能够使用台湾电视台的资源。

        台湾的电视综艺要比大陆丰富,也有类似在全球旅游的节目,和《方大综艺》重合。

        这类节目需要有外景主持人经常在世界各地到处跑,花费不菲。

        如果双方能够资源互补,不仅节省资金,还能促进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这是民间的文化交流,对于大陆和台湾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次出差的时间不长,只有半个月左右,在元旦之前就能赶回来。

        《方大综艺》的元旦特辑就是有关台湾的内容,相信到时候一定能给华国百姓一个惊喜。

        相对于第一次到欧洲的患得患失,慕姗姗这一次要沉稳很多,在机场和林子轩告别后,就和摄制组踏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

        由于历史原因,对于大陆人来说,台湾带着神秘的色彩。

        一行人先来到香港,再从香港转机到台湾,他们事先通过两岸的相关部门联系过台湾的电视台,会有人进行接机。

        这次由华国电视台的一位高层带队,慕姗姗只负责节目的制作,不参与双方的协商。

        她对这次的台湾之行颇为期待,以前就听说过台湾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色壮美。

        不过,林子轩却建议她多了解台湾普通人的生活和当地的风俗文化。

        在衣食住行等平常的地方下功夫,不要太纠结于景色。

        对于欧洲,华国人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观众想看欧洲各国的美景,开阔眼界,而不是欧洲人平时怎么过日子。

        但对于台湾,大陆观众有着复杂的感情。

        他们更想了解的是那里百姓的生活状态,即便是平常人家的一日三餐也能引起大陆观众的共鸣,至于景色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慕姗姗觉得林子轩是对的,不过台里的策划还是以台湾的景点为主。

        为此,她准备了两套策划案,一套侧重台湾各处的美景,一套倾向台湾的人文生活。

        来到台湾的桃园国际机场,和慕姗姗对应的是台湾电视台的外景主持人李绣媛,她算是慕姗姗的导游,会带着摄制组在台湾各地游览。

        双方要先商讨一下拍摄的内容,再根据拍摄内容制定相应的路线。

        按照李绣媛的想法,只要把台湾各地的风景浮光掠影地过一遍就差不多了。

        慕姗姗做出了一个决定,她拿出了那份关于人文生活的策划,这份策划案的重点是深入了解台湾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如市民常去的夜市,清晨的菜市场,或者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有到市民家做客等等。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台湾,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为贴近百姓。

        这让台湾这边的人很是吃惊,他们自己的综艺节目都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有点新鲜。

        时间很紧,第二天摄制组就行动起来。

      ¡¡¡¡Ä½æ©æ©ºÍÀîÐåæÂ×÷Ϊ´îµµ¿ªÊ¼ÁËÕâÌĘ̈ÍåÖ®Âá£

        林子轩提醒过慕姗姗,台湾的主持人性格更为开放,不像大陆主持人那么正式和严肃,所以在台湾做节目就要让自己活泼起来,可以适当的开开玩笑。

        不然两人在一起做节目就会有比较,会显得自己很呆板。

        慕姗姗发现的确如此,在大陆做节目,大家在录制前都会对台词,很少即兴发挥。

        但在台湾不是这样,李绣媛就很随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非常自然,就好像两人真的在逛街一样,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让观众感到更为亲切。

        这是两种不同的主持风格。

      ¡¡¡¡Ä½æ©æ©ºÜ¿ìµ÷Õû×Ô¼ºµÄÐÄ̬£¬ºÍÀîÐåæÂ´ò³ÉһƬ¡£

        她发现虽然林子轩没有和她一起来台湾,却好像就在她身边一样,一直在提点着她。

      ¡¡¡¡ÖÐÎç³Ô·¹µÄʱºò£¬Ä½æ©æ©ºÍÀîÐåæÂÏÐÁÄÆðÀ´¡£

        李绣媛原本以为大陆的主持人很难适应他们的工作方式,没想到慕姗姗的能力很强,展现了非常专业的素质,赢得了她的好感。

      ¡¡¡¡¡°ÄãÄÐÅóÓÑ×öʲôµÄ£¿¡±ÀîÐåæÂºÃÆæµÀ¡£

        “他呀……”慕姗姗想了想,笑了出来,“他是少儿栏目的播音员,专门给孩子讲故事。”

        她没有说林子轩会写诗、小说和剧本,不是她不想显摆,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只有我知道你的好处就够了,何必在意其他人怎么看呢。

        李绣缓看着慕姗姗,她了解对面女孩的那个笑容,那是幸福的笑容。

        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慕姗姗也会了解和台湾电视台的合作情况。

        台湾电视台很重视这次和大陆电视台的合作,他们不仅想在旅游节目的资源上互相合作,更想在其他方面合作,比如电视剧方面。

        台湾地方狭小,没有太多外景可拍,所以制作的电视剧以室内剧为主。

        他们想到大陆取景拍摄大型电视剧,也可以和大陆电视台共同制作一部电视剧。

        至于电视剧的题材和演员等方面,双方可以协商,只要能够打开这条通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慕姗姗在台湾忙碌,林子轩也没有闲着。

        沪城美术电影制片厂打来电话,想要把《葫芦兄弟》制作成动画片。

        这家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华国最大规模的动画片制作基地,建有动画、剪纸、行政工作楼和木偶摄影棚,华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这里。

        《葫芦兄弟》在《文艺少年》上发表后,以其有趣新颖的剧情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

        自然引起了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关注,他们在讨论后决定拍摄《葫芦兄弟》的动画片。

        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不同,童话故事用文字描述,动画片则要有各种人物的造型。

        比如,葫芦娃应该长什么样子,七兄弟之间总要有所区别,蛇精的形象等等。

        他们希望作为作者的林子轩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用来塑造故事里的各种形象。

        这就为难林子轩了,他不懂绘画,虽然脑子里有《葫芦兄弟》的形象,却画不出来。

      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

        即便是文艺青年,也不是全能型人才,林子轩在绘画方面的确没什么天赋。

        他在《顽主》剧组闲聊的时候抱怨了几句,想找一位懂美术的人帮忙参谋。

        其实,导演米佳山就是美术专业出身,美术功底深厚,不过他正忙的焦头烂额,还要进行《顽主》的后期制作,没空和林子轩弄动画片。

        葛优听在耳里,记在心中。

        两天后的晚上,他把林子轩找出来,要给林子轩介绍一位朋友,这人正是做美工出身。

        林子轩和两人在一家小饭馆见面,互相介绍。

        葛优的这位朋友叫做冯小刚,三十多岁,倒不是专业学美术出身,而是自幼喜好美术绘画,后来在部队文工团做舞美设计,有美工功底。

        三人都是京城人,吃饭喝酒瞎侃,很快就混熟了。

        冯小刚的性子比较直爽,他和林子轩聊了聊《葫芦兄弟》的故事情节,林子轩尽量细致的把脑海中的形象描述出来,供他参考。

        “行了,你就请好吧。”冯小刚自信满满地说道。

        林子轩放下心来,京城人好面子,既然答应下来,就会尽力去做,不会糊弄事。

        沪城美术电影制片厂原本是想林子轩前往沪城一趟,大家仔细沟通,争取把这部动画片弄出名堂来,获得成功。

        他们非常看重这部题材新颖的《葫芦兄弟》,想要借此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1990年,沪城美术电影制片厂不太景气,面临严重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足,厂子里项目减少,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美影厂的技术人员每月的工资是100到200元,如果到南方的花城,他们的工资会提升到500元,资深美术设计的工资甚至每月高达800元。

        两地工资的巨大差距让很多人放弃了铁饭碗,到南方的民营动画公司工作。

        这种现象在京城还不多见,大多数京城人不怎么愿意到其他地方生活,在京城他们有优越感,到其他城市总感觉没有根。

        这是林子轩不愿意到沪城的原因,他还有工作,还要等慕姗姗回来呢。

        何况,他就是把《葫芦兄弟》的故事写出来,对动画制作一窍不通,还是不要浪费人家的精力和经费了,咱不给人添乱,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三人吃喝的时候,还聊到了华国电影和电视行业的现状。

        葛优以前一直跑龙套,冯小刚做幕后工作,都不怎么得志,难免有些牢骚,京城人总觉得自己志比天高,特别牛气,什么都能干,就是没碰到好时候。

        要是我去干怎么怎么样……

        这是经常会听到的口头禅,有人是吹牛,有人是真的怀才不遇。

        葛优把冯小刚介绍给林子轩,一是林子轩想找一个搞美术的做动画,他刚好和冯小刚是朋友,这是顺手的事儿。

        还有就是和林子轩拉近关系,林子轩会写小说和剧本,以后兴许还有合作的机会。

        多个朋友多条路,今后互相照应,大家脾气相投,多相处没有坏处。

        而且,林子轩的女朋友慕姗姗是华国电视台的主持人,应该在电视台有点关系,电视台拍摄新电视剧的时候也能得到消息。

        朋友圈子就是这么形成的,无非是我帮你,你帮我的事。

        三人喝了不少,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走出饭馆的时候,冷风一吹,冻得直哆嗦。

        按照西方的风俗,今晚是平安夜,京城不时兴这个,不过有些学生受到西方的影响,在街上闹腾,互相祝福平安夜快乐。

        他们鲜活的身影给古老的京城带来了青春活力。

        “时代不同了。”冯小刚看着刚刚过去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感慨道。

        “这是咱们的时代,也是他们的时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时代。”葛优用诗歌朗诵的语调说道。

        “咱们的好时候才刚刚开始。”林子轩断言道。

        他想着还在台湾的慕姗姗,不知道此时的慕姗姗正在做什么。

        慕姗姗正在台湾的大街上采访着路人,这是摄制组拍摄计划的一部分,看看台湾的百姓是怎么过圣诞节的。

        台湾的平安夜相当热闹,大街上到处都是欢庆的人群,以青年人为主。

        商家会适时的推出和圣诞相关的商品,穿着圣诞老人服装的店员大声的招揽着顾客,派发小礼物,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力。

        慕姗姗带着一顶圣诞老人的帽子,显得颇为俏皮,一路采访台湾的民众。

        她还遇到一对在这个夜晚求婚的年轻人,把他们幸福的面孔记录下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