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作协?没有啊,我现在可什么协会都没有加入,连导演协会的会费都有一年没缴纳,不知道把我会员资格取消了没有。”林翰自嘲的瘪瘪嘴。
陈佳璇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们这些作家只有得到了国家作协的认可之后才算是有官方身份,作家的社会地位相当高的,起码在传统人眼里比演员歌手明星要强。”
“那我要申请加入国家作协吗?还有那个星级作家又是怎么回事?”
“国家作协需要有人推荐,然后经过审核才能够让你加入。不过前提是,你必须是市作协或者省作协的成员,而且要出版过一本实体书才行,那实体书还不能是自费出版的。你这个作家居然一点也不关心自己行业内部的事情!”
林翰喝了一口水,他无辜地说道:“我以为作家只要写书就行,哪里知道这么多弯弯道道的。”
“星级作家体系就是作协用来区分作家级别的,分别是零星,一星到五星这六个级别,包括并且不限于加入了作协的作家,这是统计出版物销售状况的,卖出去一本书就是一个积分,获得不同的奖项有不同等级的积分。”
陈佳璇似乎也有些没弄百名,她干脆将手机抛给林翰,让他自己查。
所谓的星级作家体系,分级简单粗暴,由全国作协跟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每天实时更新积分系统,按照销量跟奖项来区分作家的等级,不看你的书影响力有多大,就看能卖得多少,完全商业化的做法。
零星作家就是指刚刚出版的新人,总销量在10万册以下,比如一天之前的林翰。
一星级作家就是出版刊物获得了一定成绩的作家,总销量在10万册到50万册之间。现在林翰凭借元旦两天的销量以及四大网站的预售量成功将自己的等级提升到这个地步,十多万册的销量在出版界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
二星级作家就是在50-100万册之间,三星级作家总销量在100-200万册,四星级作家这是200-500万册,五星级作家总销量在500万册以上。事实上一千万册累计销量的作家还有个外号叫钻石级,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只是媒体还有普通读者口中流传而已。
李文渊所处的就是四星级作家,他想要将自己提升到五星级,还得再卖出去两三百万册的小说才行。童永烈这样的远古大神,书籍作品多而且销量好,几十年累积下来成为钻石级作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个星级作家体系就像是一个指路灯一样,排名靠前的作家每天都可以有很多出版社来联系,可以随便提自己的要求,让出版社乖乖当孙子。
而越是后面的人,话语权越是少,林翰这样的一星级作家要提升上去,无疑是相当困难的,他现在面临的竞争对手都非常的强悍。
《最好的我们2》作者已经是当下最火爆的青春类作家,一本书可以卖出去好几百万册,五星级甚至钻石级作家根本不是问题。
《龙族》系列的作者同样很厉害,光是这个系列小说就卖出了七百多万册,剩余还有一些什么《九州》之类的,顶级奇幻类作家。
第51章 英文版上架
跟别人销售首日暴涨的数字不同,林翰的这本《我,机器人》就显得平淡无奇,每天的销售额都差不多,几万几万的往外面销售,几乎看不到多少下降的趋势。
2017年的第一周很快就过去,娱乐圈的各路八卦杂志跟视频博主正在紧张的进行2016年的盘点工作,但文艺界新一年的工作已经悄然展开。
新年首周销量,拥有众多九五后、零零后粉丝群体的《最好的我们2》毫无悬念夺冠,周销量69万册,其中首日高达24万册,后面每天跌幅都相当大,走势不大行。
而《我,机器人》也非常顽强的凭借25万册的周销量占据新书销售榜的第6名,图书销售榜的第35名,这是最近为止表现最优秀的新人作家。
首周销量能够破25万册,而且每天的销售量还变化不大,这样稳定的销售非常恐怖,所有人都看好它冲击50万甚至百万销量。
这是新书销售榜唯一的科幻小说,林翰并没有觉得很兴奋,这成绩对他而言甚至还远远不够,一部可以传世的经典之作理应有更高的销量、更高的地位。
但由于他自己的身份并不能跟阿西莫夫相提并论,所以在销售上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只能通过后期口碑的发酵来进行。
如果是普通作者,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来,完全就可以啃一辈子,但林翰并没有满足其中。他现在思考的是自己新书的事情,《我,机器人》出版之后就暂时空闲下来,但新书的事情总得提上日程才行。
脑子里面的内容实在太多,林翰根本思考不过来,他现在不明白自己是需要写得大众一点的科幻还是小众一些的科幻,所以陷入到纠结之中。
此时的科幻星云群里面大家都在积极的讨论着林翰的这本书,这些科幻作者们已经认识到了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连续两篇作品都这么有声有色,让原本记恨的都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
如果差距不大,那还可以嫉妒不满;可差距太大了,那就只能仰望,最多酸溜溜的私底下说几句,在明面上已经没有人质疑林翰到底会不会写科幻小说了。
“毫不夸张的说,林翰现在应该是一书成名了吧?”
“预售那么高,一周卖出去二十五万册,百万销量妥妥的。现在我们这些科幻小说有几个能卖出这样的水平来。”
“快快快,想要出版发书的人抓紧时间了,趁着科幻热潮还没有结束,那些出版社肯定会感兴趣的,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林翰。”
“说真的,真有出版社找我约稿,这次都直接给版税了,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稿酬那种。可惜我自己不争气,现在一点灵感都没有,着急死了。”
“我跟你们情况差不多,原本我的稿子一直都被卡着,重庆文艺出版社都一直没决定到底出不出。可现在看到科幻小说也能卖这么多本之后,那边就批下来了,首印3万册,后面看情况再加印。”
“这是好事啊,大家可别滥竽充数把这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给提前终结了,我们趁着这个时间赶紧跟出版社洽谈吧。”
这并不是林翰的功劳,他只是市场火热的导火线而已,科幻力量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正逐渐发展,现在《乡村教师》引发热议,《我,机器人》销售火爆的同时直接用机器人三【创建和谐家园】则征服挑剔的科幻读者。
任何一个黄金时代,都需要所有作者的不懈努力,光凭一个人是根本不能办到的事情。
林翰看到这情况也非常高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有科幻小说读者越来越多,自己写的书才有更多的人去看。
小河无水大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看到李文渊在线之后,林翰就发了个自己的表情包过去,“在吗?下午有时间一起来喝茶不,我想跟你讨论一下新书的事情。”
“这么快就写新书,你这是要当劳模啊!我还以为你要去宣传一下新书呢,卖得那么好,出版社不会让你出席什么活动吗?比如签售啊,采访啊什么的。”
“不需要我做宣传吧,我看很多网友都在自己推荐这本书,那才是最好的宣传。劳模算不上,就是不想让自己太闲了。”
李文渊羡慕的打字说道:“有一个经纪人就是好,我最开始两本书就全部被出版社坑了。下午两点见,你知道燕飞茶庄吗?”
“我有地图导航,肯定不会迟到的,你放心好了。”
林翰信心十足的回复着,现在《我,机器人》这部书大卖之后,他再也不用为了生存的问题而烦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
哪怕在北京买房很困难,可林翰对这边也没太大归属感,租房子就行,以后自己成名了,钱肯定会找上门来的。
跟李文渊东扯西扯一会儿之后,他就发现来了一封邮件,这是亚马逊官方工作人员发过来的消息。
“亲爱的林先生,恭喜您的新书《I,Robot》顺利通过审核,未发现有任何侵权情况,且您具有完整的网络销售权,因此非常开心通知您,现在小说已经正式登陆亚马逊电子书城,世界各地读者都可以付费下载,费用为4.99美元,其余市场销售价自动转换为人民币或者美元。”
此前中文版的《我,机器人》已经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开始进行实体版跟电子版销售,而且销售势头还非常不错。
随后,林翰跟陈佳璇并没有选择直接跟国外的出版社联系,而是直接联系到亚马逊那边,将英文版的图书交给他们审核,同时提供了一系列著作权证明、版权证明等等。
那边工作效率非常迅速,现在就已经可以在线下载电子书版本了,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连锁网络书店,特别是旗下的kindle更是电子书阅读器第一品牌,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
英文版的《I,Robot》在亚马逊上面进行销售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起码亚马逊在全球都有相应的网站,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表面上看起来,这书似乎很廉价,只要五美元就能买到电子书了,从短期利益上面看肯定会受损。
但从长期利益上面来看,这就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一本纸质书售价50美元,但只能卖出去100本,一本kindle电子书售价5美元却能卖出去10000本,那么哪一个更好?
不管是从稿费还是受众上面来讲,后面那种就显然要划算一些,只要电子书的售价不超过纸质书的三分之一,那么读者基本上都会接受这个价钱。
第52章 自助出版
随着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亚马逊为首的自助出版业正在快速崛起,这让传统的出版商们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所谓的自助出版就是指作家绕过第三方出版商,自行或外包给相关公司,比如亚马逊。
欧美的自助出版市场发展得特别迅速,目前已经催生出一匹优秀的畅销书作家来。其中包括全世界第一个依靠自助出版而获得成功的作家,美国人约翰·洛克,他自助出版的奇幻小说《超能部落》在几个月内卖出去一百多万本电子书。
这与《暮光之城》的作者阿曼达·霍金并列成为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十,一举击败了传统出版社的其余小说,更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十二行业未来之星”。
目前国内社会对于自助出版普遍存在偏见,认为自助出版作家是失败的作家。网络上面能购买到的电子书基本上都是发行了纸质书的,整个图书市场依旧是以纸质书为中心,没有出版社的帮助,作家是无法将作品分开销售到书店里面去。
亚马逊这样的自助出版平台,是所有作者的福音,让作者们可以在全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上面即时销售自己的作品。
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新人,他们都不再需要仰仗大型出版商推出新书、来赚取利润。
即时大部分作家并没有借助这个机会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但却赢得了不少粉丝。无论是以传统出版发家的作者,还是借助专业或其余原因赢得追随者的作者,都可以靠网络的上传和点击来衡量身价。
只要自助出版的小说在网上点击量高、读者反映好,那么就有出版商主动找上门来谋求合作。
只不过,亚马逊要从自出版的盈利中抽取30%的利润,这个虽然比传统大型出版商对作者的剥削要轻微得多,但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也就是说,林翰的《I,Robot》在亚马逊上面销售的金额,只能拿到手70%,这个数字着实不低。
《我,机器人》这个中文简体版也在亚马逊上面销售,可是这其中70%的销售额是人大出版社跟林翰来分,林翰只能按照版税率来拿钱,也就是70%的5%-12%左右,剥削力度吓人!
他的英文版小说没有发实体版,直接上电子书,这样就不需要被剥夺绝大部分收入。
其实这种模式就跟国内网络小说是差不多的,网络小说也是在小说网站发布,然后进行收费销售,要是写得好就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这就是另类的自助出版。
只不过亚马逊这边销售的书基本上都是完结了的,并不需要每天去更新,一次更新一部就够了。
林翰知道电子阅读或许是未来的潮流跟趋势,但纸质阅读同样不会消失的,有些人就喜欢拿着书在草坪上阅读,而不是拿着一个kindle。
他点击进入到亚马逊的网站后,搜索了一下《我,机器人》这个名字,还没等他按下回车键,搜索栏下面就自动出现了这本小说的中英文两个版本。
点击进入到英文版的《I,Robot》里面,林翰发现自己的书销量还是0,毕竟刚刚才上传,而且国内人一般也不会选择买英文版。
这个要等它传播到国外去之后,销量才会逐渐提升起来,想要一下子就跟简体版那样卖出几万本电子书,是非常困难的。
林翰关掉电脑之后,就起身开始收拾起房间来,要是每三天不清洁一次房间,他就觉得生活不下去,有任何一个小斑点都会影响到他的心情。
正当他想要换鞋出门的时候,手机QQ弹出一条消息来,“嗨,伙计,我们明天在海淀那边有个科幻小说读书会,专门讨论最近的一本新书《我,机器人》。你如果要来的话,就先把这本书阅读完吧。”
这赫然便是林翰在图书馆遇到的那几个年轻学生发过来的消息,当初还把科幻世界杂志送给了这群人,本以为渺无音讯的,结果还真叫上了自己。
他飞快的回复说道:“时间跟具体的地点呢?我已经阅读完了,随时可以参加讨论的。”
“明天上午九点吧,地点就在海淀公园旁边的书店,很显眼的,到时候还有几个国外留学生加入。”
林翰很期待听到最真实读者的意见,豆瓣阅读上面参与评分的人的确很多,但那些都是比较喜欢上网读者的评价,很多人买了书根本不喜欢在网络讨论。
将这个记录在日程表上面后,林翰就转身出门了,那个臭嘴邻居最近应该是出门拍戏去了,不然多少会碰见一次,这些小演员多半是常驻在剧组里面,呆在家里太久没戏演就非常麻烦。
坐公交车来到跟李文渊约好的咖啡厅,林翰还没来得及进入到房间里面,鹅毛般的大雪便飘飘扬扬的落下来,低黑的云层仿佛能触到那些高楼大厦一般。
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公路上面的车辆也都打开车灯小心缓行,仿佛夜晚提前降临一般。
李文渊坐在靠窗的雅座上,他面前摆了一本翻开的书,这会儿正用树叶状的书签夹在中间。他看见林翰之后,便站起身来挥挥手,“来这边,点杯咖啡吧。”
林翰点点头,他扭头对服务员要了杯摩卡,自己则是朝着李文渊这边走了过来,只是那桌上的书非常显眼,“蚊子,你又在帮我增加销量啊!”
这赫然便是一本简体中文版的《我,机器人》,没想到李文渊居然在阅读这本小说。
“我这是专门拿过来找你签名的,我还准备拿回去阅读之后放书架里面呢。”李文渊打趣着说道,他说完还真的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钢笔来,看得林翰一愣一愣的。
“玩真的啊?”
“那还有假,快点签。”
林翰也没有再矫情什么了,他飞快的拿着钢笔签下自己的名字,龙飞凤舞般印在目录前面的空白页处。
李文渊将钢笔收了回来,他打量了一下林翰的签名,然后意外抬头说道:“你这跟以前不一样了啊,字越写越好看。”
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字也不一样,林翰的心顿时揪起来,他快速解释说道:“这不是专门练了一下吗,就怕有读者找我签名。对了,我找你来可不是帮你签名的,这本书我弄到亚马逊上面进行英文版销售,用来自助出版,你看怎么样?”
“你哪来这么快速度把小说翻译成英文的,这太吓人了,要是你找到翻译质量不好,那就是砸自己招牌啊,有认真排版、校对吗?你可别告诉我,你是用翻译软件做的。”李文渊被林翰这雷厉风行的速度吓了一跳,要知道翻译小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将原本的小说从中文变成英文,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不至于是干巴巴的翻译。
林翰摇摇头,他笑着说道:“其实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就考虑过英文版的时候,翻译都是我自己做的,这基本上算是原汁原味,不会有什么误差在里面。”
第53章 火星生存指南
李文渊从来都不知道林翰的英语居然如此强悍,能直接把小说翻译成英文版,他已经无暇感叹,“我要是有你的水平就好了,把自己的书翻译过去,省得被外国读者吐槽。”
《冲出太阳系》这部小说也被出版社拿去翻译了的,只是翻译者水平有限,将一部经典的中文科幻小说翻译得降了一个档次,然后在外网的口碑并不如想象中出色。
“我这是对自己的作品有了解才能翻译的,一边写的时候就一边思考怎么用英语表达。我们一直都是引进国外的科幻经典,这次我想反攻国外。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还得让市场来检验一下。”
英文版《I,Robot》没有得到任何宣传的机会,如果不出意外,它将会被淹没在亚马逊的书海里面,就看后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些。
林翰靠在沙发上,他以前是一个上班族,每天工作生活都在忙碌,下班之后还要看小说看剧看电影什么的。现在变成了专职作家之后,整天长期都处于无聊的状态,不知道该干嘛,闲得让人有些心慌。
“其实你光靠给别人翻译小说都能成为一个翻译家了,天知道科幻界有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管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能理解到科幻小说内涵的人才是最佳翻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