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数字风暴》-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邱铭急急忙忙地朝着修械所的大门冲去,门口的岗哨早就得到林闻方的命令,来一切人都要通报,里面正在进行秘密实验!邱铭自然也不例外地被拦在了外面。

        “让我进去,我是动力装甲的总工程师。”邱铭大吼道。

        一个卫兵皱着眉头,咕哝着:“也不早点来。”立刻拎起电话吼道:“说是机甲的总工来了。热放不放进来?”

        值守在电话机旁边的是索超,立刻惊出了一声冷汗。看过技术资料的他怎么会不知道在这个动力装甲项目的总工程师是谁?这可是整个研究所里排名前三的科学家啊,邱铭也就是到了修械所这种地方会被拦着,在研究所里,他要是主动插手过问什么项目的进度,大家可是当作福利来看的。“当然,赶紧让邱工进来。我这就来迎接。”

        也无所谓迎接,走进了修械所,邱铭立刻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动力装甲正直立着,在修械所最中间宽阔的通道上迈着小步,那样子虽然笨拙,但一步步却非常稳定。时隔多年,这还是动力装甲第一次真的动起来,这怎么能不让对此念兹在兹的邱铭不热泪盈眶。邱铭朝着动力装甲仔细望去,发现机甲的座舱里居然是空着的。

        “停下!停下!你们这是在做什么?”邱铭大声吼道。

        “邱工。”索超连忙跑了上来,说:“邱工,我是研究所信息三科的索超,来这里协助开发的。您好。”

        邱铭这下子找到了宣泄对象,大吼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怎么把这东西弄出来了?”

        索超连忙陪笑着解释道:“这是在进行动作模拟测试,我们刚刚调整了机甲的系统,正在模拟基本的行走状态,测试系统的匹配度,方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系统?“你们改了什么系统?”邱铭大惊失色:“你们才把这玩意鼓捣出来多久啊,就做完了系统了?”

        军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大到【创建和谐家园】小到单兵电子设备,都是有操作系统的,许多基础的功能组件,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有平台上运行,这也是军方节省开发成本,进行全面数据化的重要举措。在动力装甲开发的时候,军用操作系统还是上一代产品“指南针4.0”,现在军中新装备通行的系统却是“火药2.2”,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大。这么一想,对方能够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重新在如此复杂的动力装甲上安装了新系统,这种效率简直是可怕。

        解释了一下他们已经重新调整了计算机的软硬件,已经对原先的系统做完了系统分析,逐渐在进行一个个模块的反编译和优化,邱铭听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你们……几个小时里就让动力装甲能走起来?”邱铭质问道。

        “是啊。”索超苦笑着,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林闻方太可怕了,那么复杂的系统,在他的操作下就跟给家里的台式机重新做个系统备份似的,还不仅如此,他甚至已经将数字地图和定位功能整合完成,按照现在军用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重新安装了天线和数据收发器,将整个通信、定位、数据链系统整合完毕。要不是林闻方不懂数据链是怎么回事,囫囵着整个打包装了进去,估计连那玩意他都要优化一遍。原先动力装甲将全部子系统打开之后,电脑设备的负荷率是70%以上,调整到了新的电脑系统架构下,负荷降低到了27%,哪怕有部分原因是新系统的速度比以前快,可也是了不起的优化结果了。索超觉得,这种数据告诉了邱铭,会把他吓到的。

        邱铭快步走向操作台,听得越来越明白,也越听越惊心。

        林闻方正在向姚乐解释自己的改进思路:“……原先的设计方案是肌肉感触式操控,这个设计思路很好,非常超前,能够保证这东西跑起来有着非常细腻的触感,动作精度高得惊人,但是,这个设计思路哪怕到现在,都太消耗资源了,而且,要做那些具体的动作,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太高。原先系统的矛盾是,体感系统达不到让操作员进行无意识操作,也就是说,他要整个动力装甲做出任何动作,都是有意识的,哪怕迈步抬腿,都需要操作人员存了念头,进行针对性操作。当不牵涉到其他子系统的操作的时候,这是没问题,可一旦要一边行动一边战斗,那就是受刑了。而且,前面的投影系统上,信息太多了……”

        “嗯,老大,界面我来调整好了。要不就参考游戏里的设定?”姚乐点头说道:“让系统看起来简单点不难,但是,这个要是用眼控,打仗的时候不好用啊。”

        “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腰部加装键盘,像是我之前的那套战斗服那样,通信与电子战版本。还有一个是使用混合式手势操控,以机体的动态感知敏感度,可以做到进行非常精细的界面操作了。现在没时间反复测试,你两个版本都做出来。”林闻方沉吟了一秒钟,果断地说。

        “好……”

        邱铭激动的迎了上去,问道:“你是林闻方?”

        “是。”林闻方笑着说:“您是邱铭邱工吧。你能来真好,我给你说一下进度。”

        邱铭点了点头,仿佛理所当然地说:“好。你现在做到了什么程度?”

        现在林闻方进行的调整还很少,基本上是原先系统的优化和再安装而已,但在他的想法里,他却有着对动力装甲的许多项调整,甚至牵涉到最基础的动态感知捕捉,操作方式,武器系统的精度射击辅助方案,目标管理系统等等,有一部分甚至需要改动一部分硬件。

        听着听着,邱铭的脸色沉了下来,说:“你这么干……来不及。”

        “来不及?”林闻方不解地问。

        “这么干,就算按照你现在的效率,没有五六天时间想都不要想,还有无数项测试要做。你现在只不过是让动力装甲动起来而已。差得远了。你还没弄完,敌人就打上门来了。”邱铭叹着气说:“你提出的方案,的确比以前尝试的那些人靠谱,可是……短短几天时间,你能做到别人几个月都没完成的事情?”

        林闻方撇了撇嘴说:“邱工,我初来乍到这个基地,很多想法可能还不够军人。可我琢磨着,天池山基地的传统,是不是只有我记住了?”

        邱铭愣住了。

      第52章 技术传统

        在场的整备兵和其他技术人员也都愣住了。林闻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天池山基地,在月海联邦建国至今的几百年里,经历过多少次战争?可天池山基地从来没有被攻陷过,不然这个所谓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的名头,怎么来的?”林闻方说。

        他的语气变得沉重有力。“天池山从来没有沦陷,因为什么?因为这里曾经是联邦第一个兵工厂,第一个武器研发基地的所在,因为前面的战士们在战斗,后面的工人们拼命生产各种武器弹药。不断改进装备,使之更适合战斗,更有杀伤力……我小时候第一次来天池山的时候,在基地的门口看到的那组雕像里,有一个就是技师在战壕里为战友锉枪管。我知道,军事基地的入口和参观教育不一样,可你们一次都没从那里经过吗?我一直以为,联邦的军队在政治、历史的教育上只做得很好的。”

        “天池山基地为什么一直都是联邦武器开发的基地,不管别人有多少争议,不管有多少项目上出现过问题,可天池山始终都是……为什么?因为这里交通方便?方便隐蔽?安全?这里距离边境,最近的地方只有130公里,大家都知道,这个距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始终都在敌人主要空军基地不带副油箱的作战半径里。敌人越过了紫界山,我们这边就立刻荒腔走板,因为什么?因为那意味着敌人的坦克要是路上不遇到阻碍,一个小时就能到这里了。可是,这里仍然是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孜孜以求,奋起全部的心智,为联邦设计、制造最新最好的武器的基地。因为什么?因为……联邦希望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家伙,可以四体不勤,可以怎么看都不像是军人,但我们要比其他人,呆在安逸的环境里的人更了解战争,更能够直面威胁,更了解战场上需要什么。技术人员,也他妈的可以是硬汉。……我觉得,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觉得,这是我们存在于这里的意义。”

        林闻方的话说得并不慷慨激昂,除了爆粗口那句,甚至有些平铺直叙,但那浓烈的决不放弃的意思却深深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我刚来,天池山基地是我加【创建和谐家园】邦军的第一个履历。我不希望当逃兵,不希望自己成为天池山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攻陷这种事情的参与者。为此,我可以做很多……前线需要,我一定会去,但现在,王队没让我整装出发,可这里需要我。而且,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干得还不错,不是吗?”

        “我不管到底需要几天能动力装甲动起来。我相信战友们会为我们赢得这些时间,不管是五天六天,或者是八天十天。他们拼上了命!……你们呢?他们可以死,我们只能逃?这是技术人员存在的意义?这是天池山的技术人员的传统?”

        林闻方没再说什么,而是埋头继续去调整程序参数。“姚乐,给你两个半小时,刚才那些活给我做完。”

        姚乐刚才一直没抬头,始终埋在电脑前敲打着,一行行的程序仿佛流畅的旋律,从他的指尖迸发出来。“没问题。我尽量多提前一点。”姚乐淡淡地说。他没那么多想法,也不管战场上的局面,反正他也不是现役军人,只是民间顾问而已……哪怕这个民间顾问的身份,还是林闻方的面子呢……但是,林闻方的吩咐,他绝对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底。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邱铭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们这些高级技术人员,和军人气质从来就有些格格不入。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会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几乎没有。可是……他们毕竟都是军人啊。这一点,并不因为别人都用技术职称称呼他们,而有任何区别。他丘铭,可是不折不扣的上校军衔呢。

        “你现在的改动计划是怎么样的?”邱铭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从基础构件,尤其是牵涉到硬件改变的开始,这台改完一项立刻测试,另外那台立刻进行连动改动。五天完成全部大的子项目的调整,第六天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听从基地指挥部安排,看如何进入战场。”林闻方的思路极为清晰。

        丘铭很有决心地说:“我这就让我的研究生一起过来,我来帮忙。我尽量找几个当年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员来。现在是战时,我不能决定别人的想法。我能帮上忙。”

        林闻方抬了点头,瞥了丘铭一眼,很是莫名地说:“这不是废话嘛。你是总工,你帮不上忙还有谁帮得上?”

        丘铭笑了,他从工作台上拿起电话,赶紧给自己的助手打了个电话。然后继续埋头看着林闻方的改进计划。

        动力装甲的核心部分在于动力,其实就是将战斗服扩大化,然后在里面植入动力系统和外部装甲,算不得是纯粹的机甲类设计。框架式助力系统将操作者的动作放大、加强,或者按照预设的动作组合方案执行出来,让动力装甲能够在公路、平地上达到时速100公里以上,或者在山地、林地、混合型地区里达到60公里以上的时速。在山地作战,60公里是个很可怕的时速,基本意味着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对你进行有效的瞄准。动力装甲系统比国防部和总装备部当初通过定型列装的那个微型助力防护服项目强得最多的,就是动力。

        但是,丘铭始终没有找出办法来,让这种力量和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使用。相比于精细的肌肉感触式动态感知系统,林闻方选择的关键点重力结合触感感应要简单得多。林闻方之前正好让火羽跑完了21个肌体感应点的方案组合,这次他也果断采用了这套系统,将21个关键点定位在动力装甲上。然后在原先的感知系统里取了二级感应点一共80个,其他部分的感应器全部拆除,代之以排汗性能更好的孔径合成材料。虽然这样一来动力装甲的动作细腻程度大大下降,大部分动作恐怕不能像以前那样精确到毫米,可现在厘米级的操作精度,对于目前的战斗来说,怎么都足够了。这项调整,让动力装甲可以做到直接顺着操作人员的有意识行动和无意识行动做出反应,不必什么都进行操作了。在操作人员进行超越人体极限的那些动作的时候,则采用辅助视觉聚焦调整的方式,以策安全。比如远远跳起来,视线聚焦点即是动力装甲发力冲击的目标,瞪着空中的目标可以大致调整跳跃高度,跳远的时候瞪着前方的目标地点,动力装甲自动调整出力状况。这项调整的精度还不很高,但目前来说也够用了。

        对这两项最为关键的调整,丘铭赞不绝口。这基本解决了动力装甲完全无法让操作员胜任操作的问题,在不违背使用者的日常习惯的情况下,让动作操控变得极为便捷。去除了大量感应点,换上排汗通风的合成材料,大大减轻了重量,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性,持续作战也就更为轻松。实际上,只要做完这两项调整,配合林闻方早就已经成型的射击辅助程序,动力装甲就算是能用了。只要进行一些合成测试,调整一些参数就好。

        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到了林闻方手里似乎瞬间就不再是问题了,丘铭兴奋不已。

        林闻方瞥了一眼机柜,暗自赞叹:火羽真是太给力了。整套程序几乎都是火羽在进行编制,精简到了极致。林闻方自己心里明白,现在的操控还是不简单,还是需要电脑介入,进行大量的动作修正才行。整个调整工作还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而且,现在他们还找不到合格的操作测试员,最后只好让林闻方亲自上阵。相比于那些整备兵和研究员,他的战场经验居然是最丰富的。

        虽然觉得有些无语,可林闻方还是乐呵呵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挑战。

      第53章 故伎重施

        邱铭的加入让进度陡然间加快了不少。他毕竟是动力装甲的总设计师,对系统细微之处的了解可要比刚刚接触这东西没多久的林闻方等人多得多。有些改动,邱铭仔细想想,摇摇头,几分钟的时间可以为大家节约几个小时乃至更久的徒劳无功。

        但林闻方就有些累了。进度加快意味着测试更加密集,坐在座舱里一项项进行测试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牵涉到体感控制的部分,他对这个领域最为熟悉,他的直观感受对进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火羽,那些系统测试能不能接过去?”在连续进行座舱内的系统测试,完全不牵涉到装甲的动作的时候,林闻方忽然问道。

        “可以。”火羽简单地回答道:“但不建议。对系统数据以外内容缺乏感知能力,不适合进行测试类项目。”火羽对自己的能力倾向非常明确,但林闻方实在是太累了,盯着大量滚动着的数据,从中挑出矛盾的地方。这些事情火羽完全能做。

        “你就做纯数据判断呗……其他的我来。”林闻方坚持。然后不自觉地补了句:“其实,要是能把你装进动力装甲的系统,完全由你掌控,说不定就简单了。”

        火羽对此并没有憧憬,很客观地从自身固有条件出发,否决了林闻方的臆想:“缺乏可靠的视觉子模块,缺乏动态控制子模块,缺乏战斗与战术子模块……安装成功可能为零。”

        林闻方无趣地笑了笑,说:“说说而已。”

        “需要记录为目标吗?”火羽提示道。对于任何不产生实际结果的对话,火羽都会做这样的提示。不是命令和命令参数的话,那就是注解、提示,要么就是备忘录等内容,这才是火羽现在最核心的内容认知模块。她还无法理解人们偶尔是需要说说闲话的。

        林闻方一怔,他努力想了想,才说出了一句对他对火羽可能都至关重要的话:“记录吧。等最近一阵打完了,我会逐渐完善这些东西,或许……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已记录。”火羽不会因为林闻方的许诺而变得兴奋,对她来说,这不过也就是个系统升级、改进的机会罢了。

        邱铭带着三个研究员和五个研究生加盟一天之后,动力装甲已经能在林闻方的操控下,非常平稳地行走、奔跑、跳跃了。虽然目视目标确定系统的测距还有点问题,导致了在进行一系列跳跃的时候,精度难以控制,偶尔会出现重心不稳定的情况,但仍然称得上进展迅猛,十分成功。这时候火羽的作用就表现得尤其明显,她不间断地进行重心和动作判定,自动地细微调整动力装甲的姿态,保证在哪怕重心有失控倾向的时候也能每次都稳稳落地,几乎算得上是克服了。

        “下面就要进行系统合成了。”邱铭心下惴惴,体感控制虽然和原来想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动力装甲还没结合其他系统进行过合成测试。它作为武器的价值,还是得等手持武器的动力装甲进行完测试才能知晓。邱铭知道,以前那些进行过尝试,想让动力装甲动起来的团队,每每栽倒在了合成测试上。这一次呢?林闻方能闯过这一关吗?

        毫无疑问,林闻方是邱铭自从接触动力装甲之后遇到过的测试员里智力最高的一个,林闻方对数据的判断能力很强。邱铭觉得,哪怕是以前没有经过系统更新的动力装甲,林闻方说不定都能让它跑起来,顺利完成一项项测试。这种先进的战斗机械,对于测试员的基础体质的要求,一点都不高,林闻方绝对可以胜任。不过,现下他们连向上级汇报项目进展的心思都没有。

        “林头!”就在林闻方有些困倦地躺在座舱里等待着下一项测试的时候,索超喊了一声,他手里举着电话,脸色有些凝重。

        “怎么了?”林闻方问道。

        “战情通报会……”索超回答:“让您赶紧去。”

        看了一眼时间,林闻方心里有不好的预感。战情通报会气氛沉郁,由于大部分军官都带着部队在各处布防,参加会议的倒多数是文职军官,很有些向大家吹风,让大家做好最坏准备的意思。前线军官们感受战局,绝对比她们这些人敏锐。

        “217师和敌人接触了两次,战斗很激烈。对方不计代价地急攻,217师不到六个小时已经丢掉了一个团。损失很大。”左焕章的声音低沉,他瞥了一眼地图,说:“如果按照这个速度,217师能给我们赢得的时间就很有限了。我们两手准备,但两手都没有准备好。现下的情况,前指将99空降师紧急部属到我们前方,再给我们赢得几天时间。但是,在99空降师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崩溃。我已经下令,基地所属地面部队前出,与217师合作构筑第二道防线。”

        大家都没吭声。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坏了,地面部队前出,那天池山仅仅留下一小部分的基地警卫与勤务部队,特战大队以及飞行大队这些有力单位,很难进行有效的地面防御。左焕章明显是在赌,哪怕基地所属地面部队全部消耗完,也要坚持到99空降师应急来援。哪怕他们来了,前线的情况也不乐观。轻装的99空降师,怎么和敌人的装甲师碰呢?217师损失巨大,也正是因为重型装备数量很不够。

        “基地里不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和其他装备吗?”林闻方忽然嘟哝了一声:“能不能给他们送上去?开到前线,217师还有99师,总有人会开的吧?”

        林闻方不合礼貌的发言,让大家都是一愣。左焕章眼神一亮,看向朱芷。

        朱芷点了点头,说:“我这就去清点数量,组织一部分辎重兵去把坦克开上去。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会议一结束,大家就纷纷在各自岗位上尽可能调动援助前方的兵力,警卫部队也挤出了一个连来。没有人提放弃基地的事情,但撤离和转移重要人员、物资的进度却在加紧。林闻方不多说什么,可修械所里搬来了大量的单兵武器和弹药,每个工作区都有一个武器站,大家抄起家伙,立刻就能冲出去作战。或许是林闻方先前的一番话起到了作用,技术人员们现在心气很高,绝无士气问题,越是敌人大兵压境,反而越是兴奋和跃跃欲试……这可是天池山基地的传统啊。联邦军,可是最重视传统这回事了。

        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多的时候,一条最新战况将大家都震在了原地:莫亚共和国在天池山后方,距离基地55公里,堪堪在基地的防御圈外的常川镇组织了一次团级规模的空投。常川镇正在发生激烈交火,但由于常川镇兵力严重不足,仅有武警、警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加起来不超过1000人,失陷是迟早的事情。一旦常川失陷,那基地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状况。莫亚人居然又一次成功组织了这种规模的空投战术……假如月海联邦是旁观者,他们一定会赞叹莫亚现在对空投战术的掌握堪称一绝,可惜也可怕的是,莫亚却是联邦的敌人。

        要怎么办呢?整个基地的气氛瞬间阴郁了起来。

      第54章 各自心思

        “怎么回事?怎么忽然人多了起来?”在直升机停机坪上协助进行撤离的太行集团保安部队越发忙碌了起来,让顾振海很是不解。明显天池山基地在加速撤离,本来不过是在撤离那些家属,大堆的麻烦事,杂乱的行李包裹,让这些保安部队的士兵们不胜其烦,险些爆发冲突。可现在,一部分助理研究员,实习生等等都在转移的行列,甚至还有一部分技术资料和基础设备。协助撤离这回事其实是很累人的,顾振海大少爷哪里做过这种琐碎的事情,自己都已经在暴走边缘。

        赵铁铁青着脸,虽然他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他好歹在部队里呆过很长时间,对周围的警戒部队的气氛能体察一二。警戒部队的气氛一下子严峻起来,而且轮班时间延长了一些。赵铁犹豫地对顾振海说:“少爷,可能前方战局有变。”

        顾振海眉头一皱,压低了声音问:“有办法去打听下怎么了吗?现在这边也电磁管制,我电话打不出去。”

        赵铁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说:“基地现在的警戒比先前松,至少对我们这边是这样,估计兵力调配有了改变。我找两个人潜入基地去看看情况。不过……”

        顾振海会意地点点头,说:“没事,你尽管安排。我也想办法去问,好歹,基地方面得和我们沟通一下的。”

        顾振海自顾自地就先朝基地指挥部所在的地方走去。不过,现在朱芷没空搭理他,更没空敷衍他,直截了当地说:“战情变化,基地这边有些危险。你们是准备继续协助撤离等待命令,还是有其他打算?”

        顾振海一惊:他的确是有其他打算的,没想到朱芷就这么问了出来,他心头重重一跳,故作镇定地说:“我们是来帮忙的,听候调遣,到战场上去也可以……我能知道,情况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吗?”

        “敌人空投了一个团,占领了常川镇。距离这里50公里。”朱芷明白无误地说。

        “什么?”顾振海一惊:“基地顶得住吗?”

        现在的情况,可就影响到他的“任务”了。一旦常川镇那边的通道被掐断,那自己撤离天池山基地,就只剩下空中一条道路了。保安部队五百人,乘坐8架重型直升机和6架普通的直升机到达这里,可一旦携带了G让他搞到手的装备,可就撤不出那么多人了。对顾振海来说,牺牲一部分士兵是题中之意,可G需要的东西可不是小玩意,用直升机运送风险太高了,地面通路才是正理。现在基地背腹受敌,这情况可就复杂了。

        朱芷抬眼看了看顾振海,说:“常川镇方向,基地只有两个连顶上去。你觉得呢?”

        顾振海一滞,他当即说道:“太行集团的部队可以听候调遣。”

        朱芷有些焦虑地点了点头,说:“有需要我会找你的。你先去忙你的吧。现在转移工作可也不轻松。”

        朱芷现在才是整个基地的掌控者。由于左焕章正在指挥部落实防御作战的安排,所有的行政、后勤管理都交给了朱芷,她的压力非常大,却也显示出异常强悍的管理手段来。整个基地井井有条,虽然面对强敌,却并没有乱了阵脚。一个个军官在副官室进进出出,从顾振海身边经过,拿着各种文件和问题找朱芷请示。顾振海意识到朱芷没空再搭理自己,连忙告辞离开。

        一路走回去的时候,他却听到沿途士兵们嘀嘀咕咕的不少议论,当听到修械所那边发生的异常状况,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刚走到一个路口,忽然一个佩带着中尉军衔的军官拦住去路。“顾少,这边请。G有话跟你说。”

        顾振海心头一震,原来G在基地这里也安排了人。虽然手机通信受到限制,但这样也算是能联系上了。顾振海连忙非常客气地说:“真没想到……您带路。”

        军官叹了口气,一边引着顾振海一边说:“你们……被林闻方和朱芷耍了啊。呆在修械所才有好玩的,她们那边正在紧急整备新装备呢。那帮兔崽子,不知道打了什么鸡血,一帮整备兵和研究所里的老顽固一起,拧螺丝都拧得那么HIGH,真见了鬼了。”

        顾振海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路上我听不少士兵们都在议论。”

        “呵呵,姑妄听之吧。朱芷也是狗急跳墙了,她让人散布消息,说只要坚持到修械所那边邱铭和林闻方把那个机甲搞出来就行,一定能改变战局的。”军官对朱芷的举措非常不以为然。

        说朱芷狗急跳墙也没错,现在基地里的气氛比较阴郁,要是没有一些提振士气的点,悲观的情绪累积下去,哪怕有哀兵必胜的这种说法,哪怕大家都深信基地的防御不会崩溃,可累积着的情绪,还是容易在战场上爆发出来。当士兵们因为绝望而过于奋不顾身,很有可能导致防御战初期的伤亡过大。她在努力避免这种局面,给士兵们一点希望,是个很理智,却很有用的花招。

        “机甲?”顾振海眼中闪过一丝利芒。现在,机甲已经是各大军火产业集团研发的重中之重了,要说灵活性,威力和战术丰富,恐怕再没有比机甲综合起来更强的玩意了,现在各种技术的累积基本足够,只要再取得一些突破,说不定战争的形态就将发生永久的变化。可是,顾振海从来没想到,天池山基地这里居然有接近可以投入实用的机甲项目。

        军官没有接茬,重重哼了一声。顾振海没有再问下去,他已经看明白了,这个军官在这个基地混得不怎么如意,这才被G招募了去,成为扎在天池山基地的一颗钉子。军官将顾振海带到了角落里的一间办公室,里面桌子上一台电话正接通着,摆在一旁。军官示意顾振海进去,自己却十分谨慎地站在门口,拉上了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