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果不是和于菲菲吃饭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林飞翔,或许李戴就会被分给其他教练了。如果李戴没有让林飞翔恢复状态,丁继海也不会重新回到林飞翔身边执教,更没有了今天的这种说法。
……
接下来就是对方海泉的考察。按照惯例是先做汇报,青年队要向汇报一下方海泉的基本情况,比如详细的出生年月、籍贯、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体育训练、之前在哪所学校接受过怎么样的专业训练、当时的教练是谁等等,这些都是在方海泉的档案里有详细说明,但也都是必须汇报的内容。
就比如介绍道方海泉之前在哪所学校训练时,会顺便介绍一下哪所学校的情况;又比如介绍方海泉之前能到教练是谁时,也会介绍这名教练曾经取得过那些成绩。
“这个方海泉还是以大陆集团的太子爷啊,这么说起来,我好像有些印象。前两年的时候,大陆集团倒是向我发过邀请,希望我能够来清城指导青少年运动员,我当时太忙了,没有时间,便让我手下的一个教练来的,当时指导的就是这个方海泉!”
胡金荣说到这里,自顾自的笑了起来:“早知道方海泉这么有天赋的话,我当时就亲自来了。”
“胡教练,你当时要是亲自来的话,这方海泉怕是早就被你给带走了,可就没有我们汉北青年队什么事喽!”卢宾开口说道,会议室内响起了善意的笑声。
接下来是李戴来介绍一下方海泉平时的训练情况,主要是说明一下方海泉平时的训练态度如何,训练是不是刻苦认真,有哪些优点长处,还有哪些缺点需要改进。这主要是跳远专业方面事情,通过李戴的介绍,胡金荣对方海泉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随后便是实地考察,也就是现场观摩训练的环节,同时还安排了实战跳远的训练测试。
考察期间,胡金荣对方海泉是越看越满意,甚至还忍不住亲自上场指导了一番。
对于教练来说,最大的幸事莫过于遇到了一个天才的年轻运动员。所以当天考察还没有结束,胡金荣就已经拍板决定,会把方海泉收进国家队,并且亲自进行指导。
卢宾心中自然是乐开了花,作为一个省的青年队,若是能够把运动员送到国青队里,已经是烧了高香了,如今更是直接送到了国家队,而且还是胡金荣这种著名教练的手里,卢宾已经能够预想得到,年终评定当中,青年田径队优秀先进集体的称号是跑不了了。
……
晚上,青年队设宴招待胡金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趁着李戴过来敬酒的机会,胡金荣和李戴攀谈起来。
“小李,我们国家队每年从各地借调那么多教练来帮忙,回去以后能够有出息的,也没有几个。你小子行,有真本事,我看好你!”胡金荣说话的同时,喷出了一口酒气,显然是被灌了不少了。
“谢谢胡教练,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我。”李戴倒是没有喝多少,目前还清醒的很。
只听胡金荣接着说道:“小李,有个消息,我得告诉你。国家队马上又要启动新的一轮‘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了,名额有限,你们省体育局很快也会接到通知。如果可以的话,去报个名,参加我们的青年人才培养,我们国家队需要你这种年轻有为的人才!”
第一百三十五章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第二天,胡金荣教练离开了,而李戴则开始关注起了胡金荣所说的国家田径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李戴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就连田径管理中心的官网上也没有。于是乎李戴决定问一下卢宾,作为省青年田径队的教练,卢宾或许知道这件事情。
青年田径队主教练办公室。
“国家田径队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卢宾重复了一便:“我好像有些印象,让我想想……”
卢宾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终于猛地抬起头来:“我想到了!的确是有这么个东西,上次是在五年前了,我当时还没有当上青年队的主教练,也只是看到过那个通知。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如果能够被国家队选中,列入到这个培养计划当中的话,等于是进入了国家队的预备序列,以后国家队选拔教练人才的时候,会优先从中选择。这等于是进入到国家队的一条捷径啊!”
卢宾说完,坐正了身体,接着问道:“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不过算算时间的话,这个计划应该又会开始了吧!”
李戴并没有隐瞒:“胡金荣教练告诉我的,说新一批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就要开始了,通知会很快下达到咱们省局,让我报名参加。”
“这是好事情啊!”卢宾笑着说道:“我记得这个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是针对三十岁以下的优秀教练而设立的,我记得你今年是24岁还是25岁来着?年龄上肯定没问题的。如果你真的想要参加的话,我帮你留意着点省体育局的通知,一旦开始报名了,马上通知你。”
“谢谢教练!”李戴欣喜的说。
李戴用不了多久就会去成年人的体工大队,本来他还在担心人走茶凉,可现在看来,李戴的担心是多余的,卢宾依旧把李戴当成是“自己人”。
“以你的成绩,估计没有人能争得过你,咱们省肯定会把你给报上去的。我也会帮你去争取。一会儿你再给田径队主教练楚卫东打个电话,让他也帮你吹吹风。”卢宾接着说道。
“我和楚教练只是一面之缘,找他帮忙的话……”李戴显然是觉得楚卫东不会帮助自己,毕竟两人交情尚浅。
“你过些天就要去老楚的田径队了,还担心老楚不会帮你?再者说了,你能够入选国家队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话,等于是国家队花费资源,帮他楚卫东培养人才了,他楚卫东又不是傻子,怎可能不支持你?”
……
过了大半个月,田径管理中心有关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才到达了省体育局。随后省体育局也在内部网站下了一份通知,告知所有教练,如果想要参加的,就下载报名表格,交到省体育局。省体育局会从报名的人当中,选择一名优秀者上报田管中心。也就是说实际上能够去国家队培训的,只有一个人,当真是映衬了胡金荣那一句“名额有限”。
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好机会,能够接受到国家队的培训,有形无形都能得到不少的好处。这就好比是医院的青年医生,如果能够去协和、华西、瑞金这种顶级的医院去参加培训,肯定是会抢破了头。
但事实上,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并不多,30岁的门槛,足以让九成的教练望洋兴叹。
越是高级别的训练队,教练的平均年龄就越大。教练毕竟是一个很依靠经验的行业,这个行业有点类似于医生,越年轻越不值钱,而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正是最巅峰的年龄。
一名体育教练,四五十岁的时候会是巅峰的年龄,这个时候的教练带队经验充足,而体能也可以保障他们在训练场上坚持下去。太年轻的话,缺乏训练经验,训练的效果会很差,而年纪太大的话,长时间在训练场上,风吹日晒的,身体也扛不住。
很多的教练员都曾经是职业运动员出身,以职业运动员来说,三十岁退役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年轻,然后从助理教练之类的岗位,一步步的做起来,等到出了成绩,差不多要超过四十岁了,这已经远超国家田径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门槛。
所以符合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教练并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李戴没有几个竞争对手。
当然也有一些运动员退役的比较早,二十来岁退役,然后就开始从事教练的行业,但年轻也就意味着资历浅,至少在省级的训练队里,年轻人能够独当一面的机会并不多,他们最起码要熬上一个七八年,才有机会独立带队训练。
这方面李戴依旧有优势,李戴是正经八百的训练教练,已经独当一面,单独带领青年队跳远组,这是他的优势所在。
其他三十岁以下,能够独当一面的教练,却也没有李戴这种光辉的成绩,李戴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可以打破U16的跳远全国纪录,而其他年轻教练,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大概还在为出场比赛的机会而拼搏。
……
王鹏今年27岁,两年前,刚刚拿到硕士学位的他参加了事业单位的招考,他报考的是省体工大队的一个体能教练的训练岗位,并且最终在上百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的体工大队的体能教练。
王鹏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他不甘心做一辈子的体能教练,当他看到省体育局内网上的通知时,毫不犹豫的下载了报名表格,打算报名国家队的青年人才培训计划。
拿着自己的报名表,走在省体育局的办公区,王鹏一脸的自信。
“我有着训练学的硕士学位,其他的报名者很多都是中专,这次青年培训计划,我肯定能够入选的吧!”王鹏想到这里,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他来到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走了进去,然后开口说道:“你好,我是来交报名表的。”
“是田管中心的青年人才培训计划吧?”一名常年混办公室的老油条一边笑着,一边收下了王鹏的报名表。
“请问一下,现在大概有多少人报名了?”王鹏开口问。
“不多,算上你才是四个人。”对方开口答道。
“才四个人啊!这么少。”王鹏有些诧异,虽说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占教练总数的比例会很少,但是省队有那么多的教练,这符合条件的人数又岂会只有四个人报名。
“这可是国家队的培训,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不来么?”王鹏自言自语地说道。
“不是不来,而是觉得没有希望被局里选中吧!”那名“老油条”笑嘻嘻:“你还不知道吧,青年田径队的李戴也已经报名了,估计这次去国家队培训,非他莫属了!”
“李戴?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王鹏接着开口问道:“你说的那个李戴,是不是上次青运会上,那个打破全国纪录运动员的教练?”
“对,除了他还有谁。破全国纪录的那个天才,已经被国家队选走了,李戴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这次去接受国家队的培训,舍他取谁!”老油条接着说。
王鹏顿时一脸的苦涩,他突然有一种想要拿回报名表的冲动。
体育训练还是看成绩的,在真正的成绩面前,王鹏的那张硕士学位证书,是那般的苍白无力。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能力比不过有后台
方海泉已经离开了青年队,前往国家队报道。
李戴并没有对此事太多的关注,身为大陆集团的太子爷,无论是走到哪里,自然有人会让他吃得好住得好,个人安全方面更是不必担心。
至于方海泉的未来,李戴就更不担心了,方海泉有着A级的跳远天赋,只要是肯努力训练的话,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是必然的。国家队的训练条件和硬件设施要比省队强的多,对于年轻的方海泉来说,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青年田径队跳远组所剩下的运动员,全都是D级天赋了,最好的D+,最差的D-,在李戴看来,以他们的天赋,想要成为职业运动员,要付出更多的能力才行,而且即便是成为职业运动员,也很难出什么成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或许在不久之后,会因为无法取得成绩而离开。
然而李戴并没有放弃这些运动员,他们怀揣着梦想而来,所以李戴觉得,自己应该给他们一个冲击梦想的机会,虽然梦想未必会实现,但是他们至少会为了梦想而努力过。
方海泉被国家队选走,对于跳远组其他运动员,乃至所有青年队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一计强心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这还是他们亲眼所见的榜样。
受到了方海泉的激励,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在训练当中都是倍加的刻苦,甚至带动了整个青年田径队的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省田径队主教练楚卫东也一直和李戴保持着联系,省田径队已经为李戴准备好了一个岗位,人员调动的手续也在办理,原本李戴可以提前去田径队报道了,但是当楚卫东听说,李戴报名了国家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时,便告诉李戴先不用急着来省田径队报道,可以先参加国家队的人才培养计划,等回来后再归队。到时候还会重新调整李戴的岗位,显然打算重用。
李戴倒是能够理解楚卫东的想法。体育训练讲究的是连续性,自己如果刚到了省田径队,紧接着就去国家队参加培训的话,就无法保持训练的连续性,这对受训的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所以李戴还是暂时待在青年队,训练那批D级天赋的年轻运动员。
……
手机的【创建和谐家园】响起,来电显示是卢宾打来的电话。
“卢教练,你好。是不是国家队的青年培训计划,我的报名被批下来了?”李戴一脸期待的问道。
卢宾的声音有些低沉,他开口说道:“省局已经把人报到田管中心去了,但人选不是你!”
李戴顿时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自己在年龄、在学历、特别是在成绩上很有优势,参加这个青年培训计划已经是十拿九稳,但却没想到,省体育局最终选择的会是别人。
“局里选的是谁?”李戴开口问道。他已经培养出了方海泉这种天才运动员,却还是被刷下来,所以他很想知道,到底是谁会比自己更加的优秀。
“是庄学习!他今年29岁,刚好满足报名条件。”卢宾接着说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庄学习的背景你也知道,他叔叔是省体育局的副局长,我和楚卫东都努力的帮你争取了,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千万别往心里去,想开一些,你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又是庄学习!”李戴心中无比的愤怒。
在此之前,庄学习从李戴的手中抢走了铅球组,还给李戴留下一个跳远组的烂摊子。还好李戴运气不错,遇到了A级天赋的方海泉,实现了逆转。
而如今,庄学习又从李戴手中抢走了国家队培训的机会!
如果庄学习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抢走这个机会的话,李戴还可以接受,甚至会佩服对方,但是庄学习却是靠着裙带关系抢走了这个机会,这让李戴真的没有办法忍受。
卢宾感觉到手机另一边,李戴的情绪有些不稳定,他立即开口劝道:“小李,你千万别冲动,庄学习能拿到这个名额,肯定是庄局长的意思,胳膊拗不过大腿,你一定得忍住啊,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们在体制内吃这碗饭,就得适应体制才行……”
“我明白,游戏规则如此嘛!教练你放心,我不会做出冲动的事情的。”李戴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教练,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先挂电话了,我想静一静。”
“好!有需要的话,随时找我。”卢宾知道,这个时候,让李戴自己安静一下,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李戴放下了手机,他不想让别人打搅,干脆关了机,然后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那里。
“体制内的游戏规则?”李戴自嘲的笑了笑,眼神中尽是不甘与无奈,他第一次对这个体制产生了厌恶感。
在刚毕业那会儿,进入体制内,拿到一个铁饭碗,是李戴所追求的梦想,而如今李戴却觉得,自己宁愿不要这个铁饭碗,也要换回公平和公正!
什么是游戏规则?有背景、有靠山,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就能够抢走别人的努力成果,这就是游戏规则!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人,要么主动去找一个靠山,奉献上自己的膝盖;要么拼命的努力,花费大量的时间,才有可能得到上级的垂青和赏识,这也是游戏规则。然而后者的路要艰难和困苦太多了!
李戴再次深吸一口气,他没有勇气离开这个体制,他只是敢稍微的想一想而已,随后便选择了退缩,选择了妥协。他觉得自己很懦弱,然而理智却有告诉他,现在应该懦弱,应该妥协,他需要留在体制里,因为这是一份铁饭碗,他不舍的丢弃,更因为这里有足够多运动员,有能够让他体现自我价值的资源!
李戴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是因为他的不甘心,更是因为他为自己的退缩和懦弱而感到悲哀!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不是网络小说中,那种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用各种方式吊打反派的主角;他没有戒指里的老爷爷,也没有勇气去豪言“莫欺少年穷”;他没有盖世神功,没有办法去登临宇宙之巅,俯视万界。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或者说他已经习惯去当一个平凡的人,随波逐流……
他其实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有着教练系统这个大的外挂,教练系统可以让他训练处优秀的运动员,但是无法阻止庄学习,抢走了自己去国家队的机会。
李戴很想大醉一场,然后忘却一切的烦恼,他更想找一个倾听者,去倾诉心中的一切。
他突然想到了徐忠义,虽然有着年龄的代差,有着身份的隔阂,但那是一个不错的倾诉对象,更重要的是,徐忠义酒量很好,可以陪他大醉一场!
李戴拿起了手机,又一次的开机,然后拨通了徐忠义的电话号码。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们拼后台
北方的沿海城市,十月中旬已经是非常的凉爽了。这个时节的主题已经不是撸串烧烤扎啤,而是变成了吃海鲜,吃真正的海味。
清城人真正的海味,指的是渔船在海里捕捞到的野生海鲜,而不是那些人工养殖的鱼虾蟹贝类。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品尝不出来野生和人工饲养之间的差距,但是对于那些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海边,靠海吃海的清城人来说,捕捞上来的野生海味,会带给他们完全不同的味觉享受。
长达五个月的休渔期已经结束了,渔港码头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水产市场上选购新鲜海鲜的人络绎不绝,商户们也迎来了他们忙碌的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