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李戴开口问道:“这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了!青年队没有那么多的教练,基本上一个项目的教练就只有一个人,有的时候还有一个教练兼任两个项目的时候,所以只要是去了青年队,相当于是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未来也有更大的晋升空间,这可比当体能教练强多了。你说这是不是好事?”徐教练开口解释道。
“哦,明白了,这就相当于是提拔干部之前,要先到基层任个职,镀镀金。”李戴的联想很丰富。
“道理是一样的,不过这也是一次考验,如果做的好的话,未来便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徐忠义接着说道:“我对你有信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
第九十八章 青黄不接
正如徐忠义所说的那样,李戴才刚上班的第二天,省体育局就找他谈了话,询问李戴是不是愿意去青年田径队当铅球教练。
李戴知道这是件好事,当然没有半点拒绝的理由,立刻点头答应下来。第二天,李戴又办好了相关的调职手续,紧接着就去青年田径队上任去了。
省青年队可以看做是省体工大队的预备队,青年队中优秀的人才,会被挑选到体工大队中进行培养。青年队的运动员年龄在16岁到18岁之间,16岁以下的算是少年队,18岁以上则要离开青年队。
青年队当中,比较有潜力的运动员会被选拔到体工大队中继续训练,如果混到18岁还没有被体工大队选中的话,基本上就意味着这名运动员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顶多能够在市一级的体工大队中混混日子。
由于青年队运动员的年轻是有限制的,所以在规模上,青年队也要比体工大队小的多,运动员的流动性也比较的大。体校和各市的体工队每年都会推荐运动员进省青年队,而那些天赋好的运动员来青年队几个月,就有可能被体工大队挑走,有些运动员则是自知水平一般,提前选择放弃。
“汉北省青年田径队铅球项目代理主教练!”李戴望着手中的那份调职文件,念叨着自己的新职位。
“代理”两个字意味着还没有正式的任命,但并不影响行使职权。这种情况在体制中很多见,比如某地的代市长、某局的代理局长、某医院的代理院长等等,虽然头上都顶着“代理”两个字,但获得正式任命只是时间的问题,没有人会真的把他们当成是“代理”。
青年田径队的总教练名叫卢宾,四十岁,看起来很精明干练的样子,由于青年队的教练比较少,所以卢宾还兼任跨栏项目的主教练。
李戴到来之后,卢宾带着李戴熟悉了青年田径队的环境,认识了一下新同事,然后才来到投掷项目的训练场地。
田径运动中一共有四个投掷项目,分别是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其中铅球的训练场地肯定是最小的。
标枪和链球,专业运动员扔五六十米很轻松,世界一流的选手都能扔出七十多米;铁饼的话,一般的运动员也能扔到四五十米。但扔铅球的话,能超过16米的话,在国内就算是一流的运动员了。
……
“咱们队铅球组现在还剩下五名队员,这是名单。”卢宾教练将一张纸递给了李戴。
“只有五个人?这么少?”李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铅球并不是门槛很好的一项运动,而且这毕竟是省级的训练队,怎么可能只有五名运动员,哪怕是高中的体育队,连铅球的人数都比这多。
卢宾教练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在过年之前,体工大队那边举行了一次选拔,把好苗子都挑走了,新一批运动员的选拔也还没有开始,所以队里现在的运动员比较少一些。”
“可这也太少了吧?只有五个人?我以前自己开体育特长生的培训班,都能凑足八个人。”李戴语气中带着一丝轻微的抱怨。
卢宾倒是一脸的无所谓,他开口解释道:“每当体工大队来选拔,对于这些年轻运动员来说都很重要,特别是那些已经年满十八岁的运动员,如果无法被体工大队选中的话,也无法继续在青年队里待下去了,因为等过了年,他们就又长了一岁,不符合青年队的年轻要求了。”
“至于新一批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初中的毕业生,他们要等到七月份,从学校里毕业之后才会来咱们队里报道。所以每年春节后到六月,的这段时间,咱们这里正好处于运动员青黄不接的状态。”
卢宾说到这里,有些惋惜的喘了口气,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运动员,会在中途退出。”
“什么原因让他们中途退出?”李戴开口问。
“各种原因都有,有的是家庭原因,家长不支持他们当运动员,觉得还是应该努力读书考大学。有的是吃不了苦头,小运动员以前接受的顶多是业余级的训练,来到咱们队里以后,要接受专业级的训练,训练强度加大了很多,运动员受不了,就自己退出了。也有的是觉得自己练下去也不会出什么成绩,就趁早放弃,不要继续浪费时间。”卢宾想了想,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运动员,因为心理方面的原因,选择离开。”
“什么心理因素?”李戴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卢宾接着解释道:“能够被选拔到咱们省青年队的,水平都不会很差,他们在各自的县里应该都是数一数二的好苗子,即便是到了市级的训练队,也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到了咱们这里,真的可谓是精英荟萃,那些市级的好苗子在咱们这里根本算不上什么,比他们强的人有很多。有些市级比赛拿第一名的青年运动员,到了咱们省青年队或许连中游都排不上。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选择了放弃。”
“是啊,运动员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听你这么一说,现在我这边还能剩下五个人,算是挺不错的了。”李戴笑着说道。
“你还是不要太乐观了。这五个运动员的天赋都比较一般,平时的训练也谈不上刻苦,有种混日子的感觉,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离开,我想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其他可以做的事情吧。”卢宾说着,拍了拍李戴的肩膀:“总之,这段时间你先适应着,带队的成绩方面并不重要,等下半年新运动员来了,才是在咱们工作的重点。”
……
“先点下名!”李戴拍了拍手,五名运动员站成了一排。
“赵占山、秦磊、罗峰、陈健康、王斌。”
下面的五个人一一喊“到”,李戴也算是认识了这五名运动员。
在点名的同时,李戴也对着他们用了侦测,结果却让李戴满心郁闷。
五个人当中,天赋最好的是陈健康,有着C的天赋,其他人都是C-的天赋,能力值方面,竟然全都在100以下。
“铅球运动中,青年运动员体重要轻一些,的确是不占优势,可这能力值也太低点了吧!”
李戴不由得摇起了头。
第九十九章 不听话的运动员
根据李戴的经验,如果能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能力都在150以上,如今这五名运动员,能力值全都在100以下,这就说明他们距离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铅球项目上,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12.50米,而一级运动员则需要16.20米的比赛成绩,两者相差了3.7米,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水平差距。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成绩是以标准铅球的重量来计算的,标准铅球重7.26公斤,也就是16磅,而青年级的比赛里,U20级别所用的铅球是6公斤的,U18级别偶尔也会用6公斤铅球,但绝大多数是使用5公斤铅球。
“能力值都不到100,天赋也很一般,哎,这大概是我所训练过的,最差劲的运动员了。”李戴心中难免升起了一种失望的情绪。
但在训练工作上,李戴却没有半点的马虎,即便是他所训练的这五名运动员水平不高,而且天赋也比较一般,可李戴依旧很希望可以训练出成效。
铅球的训练属于田径项目中比较基础的一门训练课程,很多地市在中考的时候就会考到铅球这个项目。李戴这种运动训练专业出身的教练,铅球的训练是必学的内容,所以在铅球专业训练方面,难不倒李戴。如果换做是马广义外甥那种运动员非科班出身,就未必能够应付的了铅球的训练了。
李戴并没有马上开始训练,李戴这次是独当一面的主教练,所以他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五名运动员的水平情况。
李戴先来了一次队内的小测试,让五名运动员轮流上阵扔铅球,通过这种方法,李戴也大致了解了这五名运动员的实力到底如何。
望着成绩单,李戴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这侦测器还真准,就这个成绩,也对得起他们不到100的能力值。”
队内测试赛,每个人有六次机会,而最好的成绩竟然没有超过14米的,绝大多数的成绩都在13米左右,这距离一级运动员16.20米的达标成绩相距甚远。
当然,这个测试是没有爆发力光环后的测试,李戴希望知道运动员们的真实实力,所以在测试的时候,并没有装备爆发力光环。
“太差了,实在是太差了!”这些糟糕的成绩让李戴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是李戴第一次独当一面,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是一群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我要让他们提高,我一定能让他们提高。”李戴平复了一下心情,仔细的思考起来。
“技术,首先还是得从技术方面入手,要完善他们的技术。”李戴掏出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列出了第一条的训练目标。
年轻运动员,技术差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技术差指的主要是一些微小的瑕疵,可能看起来对最终的成绩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小瑕疵累加起来的话,就变成了大问题。
“我得把他们的动作录制下来,然后通过看录像,才能够找到他们技术的不足。”李戴想起了在北口训练基地时学到的方法。
省青年队里没有那么北口训练基地那么好的设备,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有设备。青年队每年得到的财政拨款比较有限,也没有广告代言等额外收入,自然买不起昂贵的设备,就连很多训练器材都是从体工大队里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当然,即便是有设备的话,也轮不到李戴,他毕竟是初来乍到,资历浅经验少,肯定没有资格使用好设备的。
李戴只好用手机摄影,还好铅球运动中,运动员是不会离开投掷区的,手机也能够比较清晰的拍摄下运动员的动作,如果换做是110米栏这种竞速运动的话,手机拍摄的画面就糊了。
……
“赵占山,你推求的时候手腕用力不当,你的手指太过于放松了,这样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会较差。握球的时候手指要紧张一些,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要协调。还有你在滑步后有明显的停顿,你左腿摆动的太高了,落地不积极,右腿没有完全发力,滑步后的重心下降太大了,去给我做五轮快速蹬地,每轮五十次。”
“秦磊,你推铅球的时候,肘关节总是不经意的开始下降,肘部放的太低的话,身体重心会提前转动,推求就变成了抛球。先去做两百次正面推球的练习,然后配合上滑步做两百次抬体阶段的练习。”
“罗峰,你滑步的距离太短了,这样蹬地和摆腿的力量不够,同时也这两个动作也缺乏结合,还有小腿收的不积极。先去一边做两百次持球蹬摆的动作练习。”
“陈健康,你滑步的时候身体重心不平衡,上下起伏太大了,你右腿明显没有蹬直就开始收小腿,你的重心应该先向后移动一下。还有,你滑步结束后,投掷姿势也有问题,上体过早的抬起,这样身体的重心就会下移到两腿,可你右腿拉收的动作明显不完善,收的距离太短了。你先去做二百次的收腿练习,要持球做。”
“王斌,你推球时候右腿蹬地不充分,髋部没有及时的转正,这样你用力的时候,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会变大,而且左脚制动范围太大,容易出圈犯规。还有,你推球的时候,身体有一个小幅度的想做倾斜,这同样是由于两脚之间的距离太大,造成了左侧身体支撑不稳。一会把你作弊固定住,做五百次原地推球。”
李戴将五名运动员的问题一一指出来,然后亲自指导运动员改进各自的技术。
李戴本以为,在自己的指导下,这五名运动员一定会很积极的改进自己的技术缺点,认真投入到训练当中,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李戴明显的能够感觉到,这五个人完全是在应付了事,李戴看着的时候还表现的认真一些,李戴一转身,五个人就开始偷懒起来。
“罗峰,我说了你多少遍了,收小腿的时候要积极一些,怎么就记不住呢!”
“秦磊,肘部抬高,给我把肘部抬高!铅球是推出去的,不是抛出去的!”
李戴一遍遍的强调着,可这五名运动员却仍然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原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是不去改正各自的缺点。
李戴第一次遇到了不听话的运动员。
第一百章 解决方法
严格意义上说,运动员和教练之间并不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运动员和教练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单纯的说,医生和患者之间,就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要共同努力去战胜病魔。
然而国内的体制将医疗变成了一个商业性为主的行业,医生养活自己的方式不是靠技术,而是开药、开检查和增加医疗器械的使用,这也使得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单纯,原本应该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却站在了对立面。
教练却没有医生的烦恼,无论是在体校里、大学里,还是在各级的体工队、训练队里,甚至到了国家队那种层面,体育教练都是靠财政拨款来养活的,而运动员同样是靠财政拨款来养活的,仅凭着这一点,运动员和教练之间,就不会出现医患的那种矛盾。
除此之外,国家还有明确的规定,运动员获得的比赛奖金、通过广告代言获得的收入,教练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中分一杯羹,这也大大的调动了教练的积极性,培养出一位世界一流的运动员,对于教练来说不仅仅是意味着名气和地位,更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所以在这种制度下,教练对运动员自然会尽心尽力。
运动员和教练是相互依存的战友,但却不是平等的战友,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年龄上,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巅峰时期就那么短短的几年,如果这名运动员无法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取得成绩的话,他们也就意味着再无翻身的机会,岁月催人老,老天爷不可能再让运动员年轻一次。
而教练却可以当一辈子,甚至熬得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水平就越高。带第一个运动员没有出成绩,还可以带第二个,带第三个……有时候训练的运动员多了,总是会遇到那个一个天赋卓绝的。所以和运动员相比,教练是有退路的。
这就好像在战斗里,一个人要冒着生死努力朝前冲,而另一个人却可以见势不妙再退回来,等待下一波的援军。
运动员职业生涯很短暂,而教练的职业生涯却很长,运动员是熬不过教练的,正因为如此,运动员不可能自己摸索着进行训练,他们必须要听从专业教练的指导,他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让自己提高的机会。在运动员这一行,无论什么运动,不听从教练的刺头,都很难混的下去。
李戴却没有想这么多,也没有分析的这么透彻,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运动员听教练的安排进行训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运动员不听话,那就是运动员不对。
李戴过去一年的职教生涯中,也曾经遇到过不听话的运动员。比如蒋爱国,整个举重队没有一个教练愿意和他合作,但是蒋爱国经验丰富,他在训练上的水平比不教练差,所以他有资格让教练不要来指手画脚。
又比如林飞翔,他那种迟到早退、消极训练的样子,也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但林飞翔是巨星级别的运动员,人家自带着牛逼光环,他有资格拒绝任何一位教练的指导。
可青年队的这五名运动员,要经验没经验、要成绩没成绩,对李戴的指导更是当成了耳边风,这让李戴非常的生气。
几天下来,李戴是完全的看出来了,这五名运动员的训练就是在应付。早晨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卡着训练时间到;下午的时候,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赶紧结束训练。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训练还非常的心不在焉。就以动作练习为例,每一个人的目标都是停留在“完成”这个阶段,没有人会想着要去把动作做好,做的更加完美。
动作练习的目的,一是增加熟练程度,二是改善自己的缺点。然而只是应付性的训练的话,这两点目的都无法达到。
面对这样的五个人,李戴恨不得把他们都开除,可是仔细想想,自己刚一上任就把运动员给开了,那岂不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证明自己没有本事训练好运动员。要是连一个刺头运动员都驯服不了,以后还当什么教练?
更何况李戴现在手底下就这五个人,真要是开除的话,李戴可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况且一个教练没有了运动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种情况让李戴有些犯难,李戴上学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可从来没有教过,当运动员不听话该怎么办。最终,李戴想到了徐忠义,他觉得这种事情,徐忠义的经验或许能够帮助到自己。
李戴打了个电话,约徐忠义晚上一起吃饭,而徐忠义也爽快的答应下来。
……
饭局上,李戴把自己所遇到了的情况告诉了徐忠义。
“不听话?不听话就抽!狠狠的抽!”喝了酒的徐忠义一脸的兴致勃勃。
“老徐,我没跟你开玩笑,我可是认真请教的。”李戴有些无奈的说。
徐忠义也没有继续打趣,他想了几秒后,这才开口说道:“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是运动员自身的原因,你刚才说过,这五名运动员的水平都比较的一般。长时间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会让他们丧失信心,从而在心理上对训练消极起来,甚至对训练有抵触情绪。”
李戴点了点头,徐忠义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顶级教练,他的说法可谓是一针见血。
“那我该怎么?”李戴马上问道。
徐忠义一边低着头消灭桌子上的菜肴,一边开口说道:“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信心,要让他们感觉到,经过你训练之后,成绩真的会带来提升,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对训练的抵触情绪。如果你能够拿出点真本事,让他们口服心服,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觉得我很牛逼,自然就肯听我的了!”李戴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这个容易,装逼我最在行!”
第一百零一章 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