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故事会全集》-第5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答:“电影一开始是……”

        谎话的报复

        案件到了最高【创建和谐家园】之后,已经不怎么需要石野直接出面了。他的证词都已经成了文件,保存在【创建和谐家园】里。石野还是每日照常在公司上下班,过着自由的生活。

        当最高【创建和谐家园】的判决临近发表的时候,离开那次不幸的邂逅已经三年了。提供了那份“完美证词”的石野,虽然逍遥于事件之外,但是经过这三年,他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千惠子又有了更年轻的情人。石野一直没察觉,直到最后才知道,而且发现这件事的,也不是石野自己。

        有一天,千惠子和新情人幽会时,咖啡馆的电视里播放着杉山被判决的新闻,千惠子喝了口咖啡,轻描淡写地对情人说:“杉山这个人,真可怜,他是清白的。”

        情人忙追问原由,千惠子与他事先约定千万要保密之后,压低声音告诉他:“在西大久保,杉山孝三和石野在路上相遇的事是真的。”情人瞪圆了眼睛……

        不用说,后来这个约定化为了泡影。小伙子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朋友,朋友又告诉了别的朋友,最后传到了负责案件的律师耳朵里……

        律师控告石野作了伪证,石野隐秘的私生活立刻暴露了,他精心防备的一切都迅速崩塌了。

        石野一直不知道千惠子另结新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听信了千惠子的谎话。

        你瞧,一个说谎的人,说不定会受到谎话的报复。

      东方夜谈 三万件好事和一座佛塔

      老 三

      从前有座山叫大洪山,山上有个洞叫莲花洞,洞里住着一位老神仙和他的小徒弟。这天,老神仙对小徒弟说:“我已修成了地仙,不过要想更进一步修成天仙,必须要造一座大佛塔,外加做够三万件好事。”

      小徒弟一听直吐舌头:“师傅,您知道造一座大佛塔需要多少银子吗?咱们吃的是野菜野果,喝的是山泉之水,哪来的银子?另外,三万件好事也太多了吧,得猴年马月才能做完啊!”

      老神仙神秘地一笑:“会的不难,难的不会,我自有妙计!”

      大洪山下有个诸家寨,当天夜里,寨里的大胖财主诸满堂和穷光棍诸老二,两人同时做了一个梦,他们梦见山上的莲花洞里有位白胡子老神仙,老神仙请他们去,说是要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因为这个梦太逼真了,不由人不信。天亮后,诸满堂和诸老二,两人前后脚地上了山,来到莲花洞。小徒弟早已恭候在那儿,把他们迎进洞中。

      老神仙开门见山,问他们有何愿望,他一定满足他们。

      肥胖的诸满堂喘着粗气说:“老神仙,眼瞅着立冬了,昼短苦夜长,您能不能想个法子,让我晚上不用睡觉,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吃喝玩乐了。”

      干瘦的诸老二瑟缩着身子说道:“老神仙啊,我们穷人冬天最难熬。您能不能想个法子,让我像蛇一样冬眠,一觉睡到明年开春,这样我过冬的费用,就全省下了。”

      老神仙点点头,拿出两颗红枣大小的药丸来,一颗黑一颗白,说道:“这颗黑药丸叫穷人药,人吃下后能一睡一冬天;这颗白药丸叫富人药,人吃下后整个冬天都不困。”

      诸满堂和诸老二听得眉开眼笑,两人分别接过白药丸和黑药丸,吞服下去。

      诸满堂下山,回到他的豪门大宅中,立即吩咐大摆酒宴,一边观赏歌舞,一边与妻妾们畅饮。谁知平日酒量大如牛的他,才喝了几杯就已不支,“哧溜”一下,躺到桌子底下“呼呼”大睡。妻妾们不晓得他服仙药的事,只以为他不胜酒力,便吩咐小厮将他抬进卧房,让丫环们小心看护着。

      再说诸老二,他回到自己那间破石屋里,把家里仅剩的一点儿粮食、蔬菜一锅炖了,“稀里哗啦”吃了个痛快,然后拴好门,在稻草堆成的地铺上躺下,把能盖的被褥、破衣烂衫全盖上,闭上眼睛准备“冬眠”了。

      可是,诸老二从晌午头巴巴地躺到夜深人静,再辗转反侧到天明,一宿没合眼,不仅毫无睡意,反而像打了鸡血针,别提多精神了。几天下来,他没睡过一分钟。他意识到坏了,出问题了,肯定是吃错药了。他爬起来出了门,上山来到了莲花洞,要向老神仙当面问个明白。老神仙不在,小徒弟说,那天他们一离开,老神仙便出门采药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多少日子才回来。

      诸老二决定去县城,混过这个不眠的冬天。他本想,县城里人多繁华,糊口容易些,但等他来到县城才发觉,在县城糊口也不易。其实这要怨他本人,四十多岁的一个庄稼汉,除了种地,文不得,武不能,啥手艺都没有,谁会雇用他?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又夜不能寐,他实在扛不住了,再弄不到食物,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诸老二抱头坐在街边冥思苦想,还真让他找到办法了。街边有个字摊,是位老学究摆的,替人写写家书、状子、文书之类。他好说歹说,勾动了老学究的好奇心,免费在一张大白纸上,为他写了个“广告”:“我能一冬不睡……”

      写完后,诸老二用唾沫把“广告”贴到墙上,自己往前一站,演讲起来:“诸位父老乡亲,小可诸老二,最近得了神通,能一个冬天不睡觉。哪位有兴趣,不妨为小可作个见证,看我讲的是不是实话。”

      县城里闲人多,闲来无事,喜欢小来来,小赌怡情。诸老二一番演说,勾动了一些好事者的赌瘾,他们先是围观,接着议论,然后争吵,吵着吵着就赌上了,有人自发当赌头,开始收赌金、造名册……

      大伙原本想借个由头玩玩,谁也没把诸老二的话当真,但几天过后,众人震惊了:“妈呀,敢情这家伙真不用睡!”一传十,十传百,引发了轰动。随着赌头收入丰厚起来,诸老二的待遇也水涨船高,赌头租了个闲置的仓库来安顿他。参与打赌的双方都安排了专人,从早到晚盯现场,连诸老二上厕所都有人跟,以防他抽空打盹。仓库内外每天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如此大的动静,早惊动了县官老爷,他派手下秘密侦查。数日后,手下来报:这个诸老二的确是个奇人,他真的从不睡觉。县官听罢,思谋一阵,当即拿定了主意。次日一早,县官命手下捕快,以制止非法聚众为名,驱散了仓库内外的人群,将诸老二逮进了县衙。

      诸老二这些日子来,吃得好,穿得暖,从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穷光棍,变成了万众瞩目的舆论中心,简直惬意到了极点。岂料乐极生悲,祸从天降,一眨眼工夫,场子被砸,人也被抓。他惊惧莫名,正六神无主呢,县官驾到,微笑着将他引进一间客厅,一桌上好的酒席已经摆好,父母官亲自为他把盏、挟菜。

      几杯美酒下肚,县官轻声细语,向诸老二打听这一神奇功夫的来历。诸老二不敢隐瞒,一五一十交代了个清清楚楚。县官听罢,愈发亲切,开始与他称兄道弟:“兄弟,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我有一计,可保你平步青云,只是不知你胆量如何?”接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把他的计策讲了一遍。

      诸老二穷困潦倒了四十年,而今刚尝到丰衣足食的滋味,要他再倒退回去,吃两遍苦受两茬罪,他是打死也不肯了。他把牙一咬,心一横,毅然说道:“老爷,我照您说的办,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无论结果如何,小的绝不后悔!”

      县官“扑通”就给诸老二跪下了:“有朝一日哥哥你荣华富贵了,还望拉愚弟一把!”慌得诸老二也忙跪下,一个县官一个穷汉,两人对着磕了好一阵子头。

      次日,县官派一心腹,将一封加急书信,送往京城。

      县官的岳父,是京城的一位资深监察御史。他仔细阅罢女婿的来信,立马俯案书写了一份奏折,第二天早朝时递了上去。那皇帝日理万机,区区一个监察御史的折子,很难入他的法眼,但这次破例了,皇上阅罢这道奏折,龙颜大悦,当即颁旨,要下面快送人来。就这样,诸老二在县官护送下,跋山涉水,赶到了京城。皇上早下令在御花园搭了个巨大的暖棚,用来安置诸老二,同时也方便测试:他到底是不是个神人?

      十天下来,证实诸老二的确不同凡响,他真的不用睡觉。这天黄昏时分,皇上御驾亲临,来到了暖棚。参拜过后,皇上说道:“爱卿,你这不用睡觉的能耐,真的是那样来的吗?”

      县官教的那套说词,诸老二早已倒背如流,他深呼吸了一下,提起一口丹田真气,绘声绘色地诉说起来:“启禀皇上,立冬那夜,小的正在家中酣睡,忽然,我家的房子裂开了,天也裂开了,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天而降,旌旗招展,气派非凡。队伍最前面,伞盖之下,是一位浑身金光的帝王。他对我说,他是玉皇大帝,因为当今圣上治国有方,仁慈爱民,他特意下凡,派我当个信差,给皇上您传个话。我对玉帝说,小的一介布衣,哪有机会面圣?玉帝便叫我服下一粒金丹,服此丹药后,可一冬不用睡眠。玉帝说,我有此异能,便能面见君王了。玉帝叫我传话给您,他说他将赐福给您……”

      正讲到这儿,突然有名太监连跑带颠、喜气洋洋地来报,说是皇后生了个太子。皇上已有几个女儿,但一直没有儿子,正为此犯愁呢,闻听喜讯,不禁仰天大笑。

      诸老二还真机灵,他马上改了说词,跪地叩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那玉皇大帝说,他将赐福给您一个聪明伶俐、将来堪当大任的太子,如今,玉帝的旨意已经实现了!”皇上自称“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如今天父降凡,派异人传信,赐给太子,他怎能不喜出望外?他兴高采烈地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对相关人等加官晋爵、大加封赏。

      回过头来说那大胖财主诸满堂,他在老神仙那儿服了药,回到家后想纵酒寻欢,哪想到几杯酒下肚便昏睡过去,并且一睡不醒,直到春暖花开时节才睁开了眼睛。当完全清醒过来后,他勃然大怒,喝令家丁操家伙,随他上山直奔莲花洞,要找那个老骗子报仇。

      此时老神仙和小徒弟正在莲花洞外,老神仙用手一指天上的一朵云彩,那云彩就飘飘然降下来,老神仙拉着小徒弟迈步上去,云彩随即载着他们腾空而起,向高空飞去。

      小徒弟兴奋至极,叫道:“师傅,您何时从地仙修成了天仙,可以白日飞升了?您不是说要做够三万件好事、造一座大佛塔,才能修炼成功吗?”

      老神仙笑道:“其实,诸老二吃的是我的富人药,因为不用睡觉,得以面见圣上,忽悠皇帝颁旨大赦天下,全国有四万多服刑人,因此获得减刑甚至提前出狱,与亲人团聚—仅此一项,我的三万件好事就超额完成了。”

      “那造一座大佛塔呢?您什么时候造塔了,我怎么不知道?”

      老神仙指了指下面,那群人正舞刀弄枪地奔袭莲花洞,老神仙笑道:“本来诸满堂这个冬天,因为毫无节制地吃喝淫乐,必遭猝死,而吃了我的穷人药,他睡了一冬,这才保住了性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我救了诸满堂一命,不就等于造了一座大佛塔吗?”

      小徒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网文热读

      一美元的约定

      吉姆在一个风景区工作,每天去上班时,邻居老杰克都会递来一张5美元的钞票,请他从景区的咖啡店买一包4美元的咖啡,这个习惯已保持了好几年。当然,作为回报,老杰克总是将吉姆家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

        时间久了,卖咖啡的女主人对吉姆就熟悉了,总会准备好咖啡和1美元零钞。有时,吉姆也会好奇地问老杰克:“咖啡保质期很长,您为什么不能一次多买些?”老杰克总是摇摇头,笑着说:“不,我更喜欢现在这样,每天一包咖啡,刚刚好。”

        一次,吉姆急着去朋友家聚会,就从别的店买了咖啡。不料,老杰克都没开包,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咖啡。”吉姆吓了一跳,后来他又试过几次,就算包装一模一样,只要咖啡不是从风景区的店里买的,老杰克都能一眼识破,吉姆再也不敢偷梁换柱了。

        过了几年,老杰克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但他每天还是会委托吉姆买咖啡。每次把5美元交给吉姆时,他的神情都充满了期待。一天,在吉姆又一次买回咖啡时,躺在病床上的老杰克虚弱地伸出手,轻轻摩挲着那张1美元纸币,问吉姆:“这么久了,难道你真不知道,我为什么总买那家店的咖啡吗?”吉姆看着老邻居,摇摇头。

        “因为卖给你咖啡的是艾莉娜呀!”老杰克的语气突然温柔了许多,“她是我最深爱的人。当年,她父母嫌我是个穷光蛋,硬是把我们拆散了,我也只能伤心地远走他乡……多年以后,我妻子病故了,孩子们也各自成了家,我就想回来看看。后来,我打听到艾莉娜在风景区卖咖啡,也早就为人母了。我不愿意打扰她平静的生活,就悄悄在这里定居,并开始委托你帮我买咖啡。从你第一次帮我带回咖啡的那天,我就知道,艾莉娜同样没忘记我……”

        吉姆两眼含笑地望着老杰克,似乎在等他讲接下去的故事。老杰克说道:“当年,我们恋爱时,没办法经常见面,就偷偷定了一个暗号,将1美元的零钞折叠成三角形,装到信封里,寄给对方互报平安。所以,我每次请你买咖啡,总是把钱折叠成三角形,而艾莉娜让你带回来的零钞也是叠成三角形的。这样,我们虽然不曾见面,却每天都能得到对方平安的消息,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

        “现在,我就要去见上帝了。可如果艾莉娜得不到我的消息,该有多么伤心呀!我床下面有个箱子,里面全是折叠好的零钞,请你继续帮我买咖啡,拜托了……”老杰克说完,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在老杰克的葬礼上,吉姆前来悼念。他带着花束和一个箱子—这是另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包装好的咖啡,还有很多折叠成三角形的零钞。原来,早在半年前,艾莉娜就因病去世了。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她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咖啡和零钞交给吉姆,请他代替自己,向杰克传递平安的消息……

      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未在意,只想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一沓1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冻得红裂的手里拽紧的便是类似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分明得了病舍不得买药的钱,也许有几元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的,尚留有别人手上的余温。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懊恼,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位家长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先给我吧。他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递给了我。我看到他转身离开时,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着自己的衣兜,寻找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时着急的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说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女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他有些局促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觉得你肯定垫进了5元钱凑了整,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说5元钱的事,算了吧。但家长却极其认真,推搡了半天,家长好像突然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手里,简单地客气了几句,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攀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

      3分钟典藏故事

      思维的翅膀

        去年,在美国考察期间,我意外地被美国中学生洗了一次脑。

        那是在一节美国中学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8减6是2,8加6也是2,有可能吗?请给予证明。”听到出题,我也习惯性地思考,却本能地摇了摇头。

        这时,一位男生站起来作答:“数学上,8减6是2,但8加6不可能是2。可一个明显不可能的问题被提出来,肯定有它成立的可能性,所以‘8加6等于2’是有可能的,这个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实例。譬如,上午8点的6小时之前是凌晨2点,6小时之后是下午2点。”我听了目瞪口呆。

        思维一旦有了翅膀,便没有不可能的事。

        (作者:窦文涛;推荐者:阿 紫)

        跪下来与学生合影

        这天,有“全美最好老师”之称的雷夫应邀来到上海演讲,全国诸多教育专家、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了交流活动,还有两名杭州的小学生代表也慕名来见心中的偶像老师。

        雷夫一见到两个孩子,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演讲结束后,两个孩子还幸运地获得了与雷夫老师合影的机会。当时,雷夫站在她俩中间,准备合影,可摄影师的镜头摆弄了很久,却迟迟没有按下快门。原来,由于雷夫太高大,两个孩子太矮小,镜头处理十分尴尬,摄影师又不敢贸然开口。就在此刻,雷夫察觉到了什么,面对镜头,他很自然地跪下了右腿。这样一来,两个孩子反比雷夫高出了半个头。

        这一跪,让一位笔直站在学生堆里合影的校长,表情僵硬,思绪万千。有多少教师动辄用职业表情对人、用职业腔调说话,习惯了鹤立鸡群般的合影,保持了身段,却留下了与学生的距离。

        这位校长自问:下一次与孩子合影,就算不跪,我能不能蹲下来呢?

        (作者:张丽钧;推荐者:竹 韵)

        王子的马车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王子,他的父王在他成人以后,就让他离开王宫,去另一处城堡独立生活。父王叮嘱他,如需帮助,可在最顶层的窗口挂一盏灯,父王就会派一匹特别的马和马车,来把他带到安全的地方。

        王子放心地点点头,但父王又警告他说:“有一个邪恶的巫师,就住在离你新居不远的地方。所以发信号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巫师也会看到这个光亮,而且也会派来他的马和马车,把你带去危险的地方。”

        王子吓坏了,不禁问道:“我该如何分辨真假吉凶呢?”父王告诉他:“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每次在进入救援马车之前,你都要仔细检查拉车的马。白马会带你到安全的地方,而黑马将带你到万劫不复的险境。”

        后来有一天,王子真的遇到了危急时刻,他赶紧在最顶层的窗口挂上灯盏,没多久,果真有快马拉着马车赶到他的身边。王子一心想逃离城堡,于是他慌乱地冲上马车,根本忘记了要看一看拉车的马是黑是白。直到马车把他拉到一处阴风瑟瑟的荒野之地,王子才意识到,他不是得救了,而是落入了另一处更加危险的境地。

        临危勿乱,一个专注冷静的决定往往是平危救急的关键。

        (陈 音编译)

        富人的小鸟

        一位富人花重金买了两只宠物鸟,养在了他的花园里。富人非常喜欢这两只鸟,还特意委派一名园丁照顾并训练它们。

        不久后的一天,园丁告诉富人,有一只鸟已经学会飞了,而且飞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鸟自买来那天起,寸步不离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他用尽了所有办法教它飞,可这只鸟就是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富人一听,生怕宝贝小鸟得了病,忙请来有名的医生给鸟儿医治,但依然没能让这只鸟飞起来。

        园丁告诉富人:“乡下的农民可能更熟悉鸟儿的天性,要不就请一位农民来试试吧。”

        反正也没别的办法,富人就请了农民来试试。没想到,把农民请来的第二天早上,那只鸟已经在花园上空自由翱翔了。

        富人惊讶地问那农民:“你是怎么教它飞起来的?”

        农民说:“很简单,我只是把它趴着的那根树枝砍掉了。”

        (作者:孙开元;推荐者:张 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7: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