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时韩剃头一手抱枪一手扒地,贴着洞外的山壁向前爬,只要穿过灌木丛就基本安全了。他听到身后的响声,知道艳艳和裴全也跟了上来,心里暗喜自己抢先爬出来实在是高明,生死往往就是一步之差的事,就算被黑瞎子发现,两只黑瞎子追三个人,后面也有人替他顶缸了!
前面不远就是灌木丛了,韩剃头心里正在庆幸,突然发现灌木丛哗啦哗啦摇动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往外拱,肯定是黑瞎子!韩剃头吓懵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摇动的地方“啪啪”就是两抢,紧跟着听到灌木丛里一声嚎叫,韩剃头哪里顾得上再推子弹,跳起来就往回跑。
艳艳和裴全正在往前爬,猛听前面枪声嚎叫声大作,只见韩剃头兔子般地跑回来,飞快地从艳艳身旁窜了过去。没等裴全反应过来,又见两个黑家伙呼隆隆追过来,不用说就是黑瞎子,它们的头脑果然不简单,不能正面进攻就在灌木丛里设伏堵截!
现在逃跑已经来不及了,裴全听老人们说过,黑瞎子不吃死动物,实在逃不掉就躺在地上装死。裴全朝艳艳嘘了一声,艳艳明白了,两个人趴在地下一动不动。前面的黑家伙跑到裴全身边停下来,裴全从眼缝里一看,这家伙正是缺耳朵!缺耳朵也看到了裴全,伸过鼻子嗅了嗅,撒开腿继续追击韩剃头,跟在后面的母黑瞎子一瘸一拐地跑过来,看到缺耳朵继续往前跑,也跟着缺耳朵追了下去。
裴全见了,心说:糟了,母黑瞎子肯定是被韩剃头打伤了,受了伤的黑瞎子特别疯狂,它们绝不会放过韩剃头!
艳艳也知道韩剃头是凶多吉少了,一个劲儿问裴全怎么办,裴全说:“你呆在这儿别动,我跟上去找机会帮帮他。”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艳艳一把抱住了他的胳膊:“不行不行!你要有个好歹我依靠谁?”裴全说:“你这么漂亮,还怕找不到对象?”艳艳抱着他的胳膊不放:“我就看上你了,这辈子非你不嫁!”裴全又高兴又为难地说:“我也非你不娶!可不管怎么说韩剃头也是你舅舅,只要有可能总要想办法救他一命。”
于是,裴全端起枪,让艳艳跟在身后,两个人摸索着寻找黑瞎子跑过的痕迹,跟着痕迹穿过了树林,前面是一片齐腰高的茅草。天已经蒙蒙亮了,开阔的草地一览无余,只见一趟被踩过的茅草,顺着痕迹往里看,前面好像躺着一个人,两个人跑过去一看:这人正是韩剃头!
韩剃头伏在草地上一动不动,裴全喊了他两声,韩剃头毫无反应。艳艳跟着叫舅舅,韩剃头还是一动不动,裴全伸手试试他的口鼻,已经没了呼吸。艳艳哭喊着就要扑上去,裴全赶紧拦住了她。
韩剃头死得实在是太奇怪了。如果遭到黑瞎子的报复,其惨状可想而知。现在他身边虽然有好多黑瞎子的脚印,可是他头上没有伤,衣服也没有破,怎么就死了呢?裴全不敢动他了,慌忙带着艳艳下山报警……
裴全和艳艳带着公安局刑警上了山,法医检查了韩剃头的尸体,很快还原了韩剃头丧命的过程:在两只黑瞎子疯狂追击下,韩剃头根本顾不上开枪,眼看就要跑不动了,他肯定听说过黑瞎子不吃死人,马上躺在地上装死。黑瞎子看他一动不动,果然没有扑上去撕咬,可是它一肚子怒气没法儿发泄,就狠狠地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韩剃头的胸口上,一下子就把他压成相片了。七八百斤的分量压折了他所有的肋骨,内脏破裂立即死亡。
善恶到头终有报,咎由自取呀!
经典传递
本期主题:秀才的故事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形象多变,有的智慧,有的穷酸,有的功利,有的刻苦……与他们有关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就是秀才。
秀才的草帽情
有个穷秀才,全靠他娘子编织草鞋卖钱为生。乡试之年,秀才一去三年,杳无音讯。娘子在家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竟然盼来一张休书。原来,丈夫三试连捷,已授京官,想要休妻,另攀高门。
秀才娘子伤心过度,昏倒在路上。恰巧,有个测字先生路过,听她诉说冤屈后,十分同情,将其收为义女。这时,义父才说破自己身份,原来他是巡按大人,扮成测字先生,私【创建和谐家园】间。巡按大人决定回朝之后就上本弹劾负心秀才,革其功名。
秀才娘子念及当年夫妻恩爱,说只要他回心转意,可以既往不咎。巡按大人其实是爱才惜才的,也就答应再试他一试。
且说巡按大人马上央请同僚做媒,要招负心秀才为女婿。订婚那日,巡按大人说:“小女写下一首谜诗在此,等你猜出是何物后,方肯出来相见。”秀才接过诗笺,笔赶紧看内容。诗云:
嫩时青青老来黄,
千捶万结打成双。
双双连就同心结,
又被别人说短长。
雨雪泥涂我承当,
何曾移步到兰房。
>有朝一日肝肠断,
弃旧恋新抛道旁。
负心秀才读完马上猜出谜底是“草鞋”。他品味谜诗,不由愧从中来,立刻跪下,对巡按大人说出自己原籍已有草鞋之妻,只因一时名欲熏心,才休妻另娶。幸亏小姐这首谜诗,激发天良,自己打算重新迎娶原配,不能做巡按大人的女婿了。
巡按大人见其良心发现,马上说破原委,夫妻终于重逢了。
老秀才失契机
从前,有一个老秀才,多年都不中举。为了生计,他只得拉下脸面,办了一所私塾。
谁知,多年过去了,老秀才教的学生都纷纷中了进士,可他还是一名不文。一日,在朝为官的学生回乡省亲,拜访恩师。两个人谈天说地,学生发现老秀才见解深刻,禁不住对他说:“恩师,你如此才华横溢,朝廷不用,是一大损失,待我回朝,奏请皇上,让你直接参加殿试。”
不几日,皇上有旨:准老秀才殿试。金銮殿金碧辉煌,好不气派,老秀才跪在殿前,战战兢兢。皇帝看了一眼老秀才,白胡子,白头发,就说:“朕听说老先生才华出众,教出的学生多人成为国之栋梁,可不知为何你却屡屡不中?今日朕就以此为题,你若对得好,朕自然重用你;若对不上,那你还是回去教书吧。你听好了:徒中师不中。”
老秀才竖起耳朵听,心想:这皇上不是在笑话我吗?说我连自己的学生都不如,还想参加殿试。他禁不住脸窘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皇上等了半天,见没反应,便拂袖而去。
出得殿门,学生迎上前来,询问结果。老秀才如此这般一说,长叹不已。学生急问道:“那你总得对一句啊?”
老秀才道:“皇上瞧不起我,我啥也没说,人乖命不乖啊!我命该如此!”
“人乖命不乖。”学生眼睛一亮,“老师,你这就是对联的下句啊,你怎么不说呢?”
“这就是下联?活该我与仕途无缘。”
从此,老秀才回到乡下,一门心思教他的学生去了……
秀才要面子
一年冬天,有个穷秀才要去赴宴。可是秀才家境贫寒,身上连件棉衣也没有。
实在没办法,只好穿上唯一的一件绸大衫。
他怕别人笑话,便带了把折扇,一摇一晃地出门了。
客人们看到他这身打扮,都感到十分奇怪,他却扇着扇子说:“我这人生来就怕热,别看如今是冬天,我穿着单衫还热得要命哪!”
客人们一个个都惊讶不已,只有主人明白其中的奥妙。过了一会,酒席散了,主人故意殷勤地说:“先生既然怕热,今晚就睡在水池边的凉亭里吧。”
说着,叫仆人送来一床单被,一条凉席。半夜里,北风呼啸,秀才缩着双肩,浑身瑟瑟发抖。后来,他冻得实在受不了,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凉亭里的椅子背在背上,绕着池边跑步取暖。
谁知没跑多远,脚底下一滑,“扑通”一声,竟连人带椅子一起掉进水池里了。主人听到声音,跑了过来,大声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秀才在水里,嘴唇都冻青了,还硬撑着说:“只怪我生性怕热,虽然隆冬腊月宿凉亭,却还想洗个冷水澡。”
秀才保寺
茶山寺原是上饶一处胜地,传说寺内有块风水宝地,能葬此宝地,子孙必贵不可言。当时有个宰相,这人私心极重,想为老娘弄一块宝地安葬,这样自己必定运气奇佳。
一日,有位风水先生前来禀报:“上饶茶山寺有块宝地,左右有青龙白虎相护,大有帝王之气。”宰相一听,喜出望外,立即下令将寺拆除。和尚们苦苦哀求:“这寺自唐朝开寺以来,代代相传。佛门圣地,不可毁也!”
宰相大怒道:“我乃当朝宰相,—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这区区一块坟地都不行吗?限三日之内,拆除寺庙。否则,定将尔等拿下问罪。”
和尚们只得眼泪拌饭吃,收拾衣钵准备离去。这时,来了一位游学的穷秀才,到茶山寺借宿。见众和尚一个个精神颓丧,面有泪痕,便问道:“众位师傅都怎么了?”老和尚双手合十,把宰相要毁寺之事诉说了一遍。穷秀才一听,怒道:“真是仗势欺人,实在可恶。待我明天写几个字去,定教他不敢再来逞横!”和尚们听了将信将疑。
第二日,穷秀才写了几个字,叫人送到宰相府去。这时,宰相正纠集家丁,准备前去拆寺。忽报有信至,拆开一看,只见上写:
寺内一穴地,分明帝王气。
宰相来葬母,不知是何意?
宰相一看,吓得目瞪口呆。此事若是让皇帝知道,那还了得!只好令人散去,另觅葬母之地。于是,茶山寺得以保全。
秀才讨金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五十多岁的尚书,膝下只有一女。尚书想招个才貌双全的女婿,就想了个“对对子”的办法,写了上联“红白相交,看起不分南北。”贴在府第门外,扬言谁对出下联就招为女婿。
忽有一天,一个白面书生路过,要对对子。尚书就叫他对下联。书生写道:“青黄不接,走来要点东西。”对得虽然天衣无缝,但却把自己的潦倒说得太直白。这可把尚书难倒了,招吧,辱没门第,岂非被天下人耻笑?不招吧,那就是食言,一旦传出去老脸往哪搁?
尚书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书生说:“尚书老爷,您不必为难,我不要求当您女婿。只是前面我说‘青黄不接,走来要点东西’,不知老爷给也不给。”
尚书问:“你要什么?”
书生说:“黄金千两。”
尚书大吃一惊,心想幸好这小子只要钱,不然女儿嫁给此等财迷,岂不是倒了大霉,索性破财吧。
书生此时方才吐露实情,说:“小生秀才出身。村子穷,父母官贪得无厌,民不聊生,这才来贵府讨金救救穷,另请尚书老爷惩罚恶吏,仅此而已,不敢高攀。”
几天之后,秀才果真将千两黄金分给了村民。尚书对秀才大为欣赏,于是还是把女儿嫁给了秀才。
幽默世界
人言可畏
佳佳考进了电影学院的表演系,每次放学,爸爸就会开着宝马来接她。渐渐地,校园里就流传出佳佳的负面新闻,说她被一个富豪【创建和谐家园】了。
佳佳很委屈,她决定要想个办法化解大家对自己的误解。这天,爸爸又来接她。佳佳故意选择校门口人最多的时候出去。然后,她大步来到爸爸的车前,大声说:“老爸,我放学了。”略等片刻,才上车走人。
那声音,估计十米开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周一上学,佳佳本以为谣言肯定已经澄清了,但一进校门,还是觉着气氛相当诡异。她赶紧问好友,是不是大家都知道来接我的是我老爸了?
好友说听是听到了,不过,这两天学校里有了新传言,说来接你的那人啊,是你干爹。
佳佳一听,都快气哭了。转眼,又到了周末,一想到那些传言,佳佳心有余悸,心想:虽说清者自清,但人言可畏,还是少惹麻烦吧。于是,她就给老爸打电话,说你以后不要再过来接我了,我坐地铁回去就行了。
老爸听了,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那你自己小心点。”
佳佳太了解自己的爸爸了,她从老爸的语气里,似乎听出些如释重负的意味,忍不住问:“老爸,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爸爸叹了口气,说:“人言可畏啊,上周我在你们学校门口等你的时候,被一个朋友看到了,他不知道我是去接你,还以为我是……”突然住口不说了。
佳佳追问:“以为你是什么?”
老爸迟疑了一下,才说:“他以为……以为我跟等在门口接女生的那些土豪是一路货色,昨天,他给我打电话,让我给他也介绍个表演系的女学生呢。”
这个办法真有效
蔡老板在县城中心地段开了一家酒楼,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人偷偷在酒楼的门窗、灯箱上,用各种颜色的油漆涂满了【创建和谐家园】、贷款、治病的小广告。这些“牛皮癣”让前来吃饭的客人看着很不舒服。
最初,蔡老板让员工们把小广告擦掉,可第二天又会被喷涂上新的“牛皮癣”。几番博弈,蔡老板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只好去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警员告诉他:眼下正忙于清理一桩命案,像“牛皮癣”这类小事情只能排在后面。蔡老板心里着急,接着又去找精神文明办公室和街道办事处反映问题,可得到的答复都是案子实在太小,暂时没人手处理。
蔡老板为此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街头当混混的儿子知道了这件事,拍着胸脯说:“老爸,别发愁了,这点小事我帮你搞定!”蔡老板不相信,说:“别吹牛了,我找了好几个部门都没解决,你能有啥办法?”儿子笑嘻嘻地说:“我自然有我的办法,您就等好消息吧。”
过了几天,蔡老板发现大街小巷拉起了标语:“严厉打击各类小广告。”接着,公安人员开始上街道执勤,精神文明办和街道办也行动起来,许多老头老太太戴着红袖标,起早贪黑在街头巷尾巡查。这些措施真是立竿见影,县城里乱涂乱贴的“牛皮癣”很快就一扫而光,蔡老板的酒楼门面也恢复了往日的清爽。
蔡老板心里非常畅快,他好奇地问儿子究竟用了什么办法,儿子神秘地附在他耳边说:“其实很简单,我花钱雇了个喷广告的,让他在县长新买的车上,喷了几条小广告。”
闻风而动
为了积极响应上级的好决策,市政府出台了《十项规定》:第一条:干部下乡调研,取消公车派送,一律改骑自行车;第二条:取消城区各单位食堂供应……
十条规定一经对外宣布,大街小巷沸腾了,群众纷纷拍手叫好。市委吕书记召集全市十八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等官员开会,对《十项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讨。会议过程中,吕书记提出自己要带头骑自行车下乡调研。
市委书记决定一出,办公室的人忙了,他们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此次现场会来了约五十多位处级干部,自然都是开车来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自行车问题。于是办公室李主任立即采购五十辆自行车。
李主任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当然是轻车熟路,很快五十辆不同标准的自行车就运到了,并按照级别待遇,与会人员人手一辆。
发给吕书记的是一辆今年最新款式的高级赛车,价值一万两千八,其余人员按照级别待遇类推。
毕竟人员来自十八个县,统计难免疏忽,有一个马上要退居二线的人大主任的标准算低了,比同级别的干部足足少了五十块钱,引起一场风波,好在李主任经验丰富,及时纠错。
自行车一到手,与会干部兴致勃勃,当即在体育场试骑起来,这一骑问题来了。吕书记发现,与会干部个个西装革履,皮鞋锃亮,不像是下乡,于是一声令下:“改!”
李主任果断安排:与会同志均配备运动服一套,运动鞋一双。
不到半小时,五十套运动服送到大家手中。下午,在吕书记的带领下,一行人统一着装,骑着新配置的自行车浩浩荡荡下乡去了。
谁闯的祸
隋浩跳槽来到一家新的公司,第一天上班,就碰到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上级领导来公司视察时,有位领导在走廊里被一把扫帚绊倒,还摔破了头。事后公司老总大怒,派人调查,肇事者是谁?是出于什么目的?
快下班时,隋浩上厕所,还没进去,就听到有两个人在厕所里说话。隋浩听出来是同组的老王和小赵的声音。只听小赵惊叫道:“原来你知道是谁闯的祸!”老王“嘘”了一声,道:“你小点声,我也是无意间看到的,我觉得大家都挺不容易的,谁没有马虎的时候,所以就没举报。”“那到底是谁啊?”小赵好奇地问。只听老王莫名其妙地哼了声:“谁?小谁!”后面的声音更小了
偷听到里面的话,隋浩就动起了小心思,自己刚来,迫切希望能与公司老总拉近关系,真是天助我也!隋浩一转身来到老总办公室,把在厕所外偷听到的话学了一遍。
老总不认得隋浩,但听后还是鼓励道:“你举报有功,我已经知道是谁了。”隋浩得意之余不仅好奇地问:“老王没说是谁啊,您是怎么知道的?”老总笑了笑说:“老王不是说了是小谁吗?”见隋浩露出困惑的表情,于是老总解释道:“你是新员工,还不知道,老王是外地人,口音很重。我们公司有个老员工叫老隋,老王就总是把他叫成‘老谁’,据我所知,公司里除了老隋,就只有新员工中有个姓隋的,我让人查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得记你一个大功。”
一旁的隋浩脸都绿了,到这时他才猛然间想起,那天早晨自己打扫卫生时接了个电话,之后好像真的忘了把扫帚放在哪里了。老王口中的小谁不就是我隋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