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故事会全集》-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天,赵老师特意找王睿谈话,催他赶紧想办法,督促着把小夏和向北的就业问题尽快解决了,好参加论文答辩。王睿嘴上答应着,但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

      眼看着离论文答辩的日期越来越近,王睿心急如焚,如果真不让参加,可怎么办啊?这时,不善言语的向北忽然压低声音说:“要不,咱们刻个假公章,先应付过去再说!”

      王睿一听,连忙摇头:“违法的事,千万不能干,否则一查出来,连毕业都难!”小夏又说:“或者找家公司,让他们给盖个章,人不去上班,可以吗?”见王睿在思索,小夏又试探着说:“要不这样,王睿,你再去找找李总,请他好事做到底,帮忙给盖两个章。”

      王睿想了想,答应一试。第二天早上,王睿刚拨通李总的电话,李总就抢先说道:“小王,我正要找你呢,你说这算哪门子事啊?”

      王睿愣了一下,忙问出什么事了。

      核查

      李总告诉王睿,前天,他忽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教育部门打来的电话,问是不是和王睿签了就业协议,做什么工作,工资是多少……李总一一作了回答。谁知,昨天一大早,他又接连接到两个电话,对方问的问题和上次一样。李总来气了,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啊!

      王睿听后很惊讶,听赵老师说过,上级主管部门可能对签了就业协议的公司抽查核实。但问题是不应该反复核查啊!挂了电话,他就找到了赵老师。没想到,赵老师却呵呵一笑:“这是我安排学生会的几个干部打的电话。”

      王睿一下子愣住了。赵老师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杜绝造假嘛。不过和你签了协议的那家公司,态度可不怎么好啊,你最好赶紧和他们沟通一下,让他们务必回答好这些问题。”

      王睿走出办公室后,心中十分为难,怎么跟李总解释啊?下午,王睿硬着头皮来到了李总办公室,把电话的事解释了一番。李总是又好气又好笑,说:“这个老师要是把心思用在你们的就业问题上,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见李总生气的样子,王睿也就没好意思提帮小夏和向北盖章的事了。

      半路上,王睿正为两个室友的协议发愁呢,赵老师的电话紧追了过来:“王睿,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小夏他们的协议落实了吗?” 王睿刚说了个“没”字,赵老师就急了:“赶紧想办法啊,不然咱们如何向上交代?”

      王睿无精打采地回到寝室,忽然收到小夏发来的一条短信:“呵呵,我们已经和同一家公司签了协议了。”

      王睿顿时欣喜若狂,追问是哪家公司,干什么的。小夏回答说,是一家新开的公司,做市场推广。王睿马上把这一喜讯告诉赵老师。赵老师十分满意地说:“后天大家按时参加论文答辩!”

      答辩结束,王睿和三个室友一同去领毕业证,没想到,唯独王睿没领到。赵老师铁青着脸训道:“四海公司不但不配合我们抽查,还把我们给训了一顿,所以学校临时决定,毕业证书先替你保存几天,等你和四海公司沟通好,解释清楚再说!”

      王睿傻眼了,忙给李总打电话,问是不是有这回事?李总回答说,前几天是有个人打电话核实,他以为又是学校在没事找事,就把对方教训了一顿。

      王睿好话说了不少,希望李总出面道个歉。李总一听就火了:“明明是你们学校的问题,怎么能怪到你我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梦想

      回到宿舍,王睿一筹莫展。小夏忽然站起来,说:“赵老师这么做太过分了,我找他去!”说完就冲出了宿舍。王睿起身去拦,也没拦住,只好由他去了。

      没想到的是,半个小时后,小夏喜滋滋地进来了,扬了扬手中的毕业证。王睿十分惊喜:“你怎么要到的?”他微微一笑:“我自有我的绝招!”不管大家怎么问,小夏就是不肯说出是什么绝招。

      毕业一个月后,王睿意外地碰到了一个同学,得知小夏和向北一直没找到工作。他大吃一惊,小夏和向北不是签了就业协议了吗?带着这个疑问,周末,王睿终于在学校后面的一间出租屋里找到了小夏和向北。

      这个屋子里除了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外,什么也没有。王睿心痛地问:“你俩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小夏和向北面面相觑,苦笑了一下,这才说出了实情:两份协议是赵老师主动给他们的,事后他们去找那家公司,发现竟然是赵老师开的一个空壳公司。

      王睿一听立刻明白过来,赵老师为了应付上级的就业率,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专门负责敲章。而那天,了解内幕的小夏,一定就是以此为条件,才拿回了自己的毕业证。

      王睿听完,直奔学校,他要质问赵老师。赵老师听完王睿的来意,一脸无奈地说:“小王啊,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那公司的确是我注册的。我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谁又替我着想啊?”

      王睿十分气愤地说:“那你也不能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啊!你的任务是完成了,可小夏和向北,就因为缺少工作经验,被学校当做累赘而抛弃,至今还没找到工作。”

      说完,王睿头也不回地走了。在路上,他决定向李总辞职,他要跟小夏和向北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实现共同的创业梦想!

      被羊威胁的狼

      张三和李四是两个小贼,这天,两人潜进了一幢别墅行窃。很快一楼被他们搜刮得差不多了,两个人兴高采烈地上了二楼,只见二楼客厅的桌子上摊着一堆钞票,看上去足有十好几万。

      张三和李四激动得眼睛都红了,细细地数了一下,整整十四万。两人将钱装进包里,张三突然想起个问题:“这家人够奇怪的,钱怎么就这样明晃晃地放桌子上,有什么说法吗?”

      李四毫不在意地说:“别管那么多,赶紧翻卧室吧,值钱的东西一般都放那儿。”

      张三觉得李四说得有理,上前一把推开卧室门,刚准备进去,却吓了一大跳。原来,卧室的大床上,一个男人正呼呼大睡,地板上扔着十几个空啤酒罐,屋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张三和李四面面相觑,还以为这别墅是空的呢,没想到屋里竟然有人。幸亏这个人烂醉如泥,否则刚才两人大呼小叫的,非让人家发现了不可。两人蹑手蹑脚向后退去,可就在这时,那男人迷迷糊糊地坐起身来看着他俩,吃惊地说:“你们……”

      男人五十左右的年纪,身材瘦小,眼睛里有疑惑、震惊和恐惧。通常有这种眼神的人,都是怕事的羊,不敢惹他们这种无视道德的狼。张三和李四立刻胆气大壮,张三摆出一付凶狠模样,喝道:“我俩是杀人犯,手上都有人命,你给我老实点,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没想到他这一凶,男人反而不怕了,露出厌恶和仇恨之意,挺直了身子骂道:“反了你们,没王法了?今天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有种你们就杀了老子。”

      李四愣了,真没想到,今天居然见到传说中要钱不要命的狠角色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张三见李四被人镇住,赶紧冲上来解围,花言巧语地说:“杀了你容易,可我们无缘无故杀你干吗?你死了,老婆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就算你不怕死,也得替你家人想想吧?”

      这男人好像被这话打动了,眼睛不由得往电脑桌上望去,那儿立着个相框,照片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满脸阳光开心地笑着。张三和李四顺着男人的目光看过去,他们没注意到照片,却看到桌上厚厚的钱夹和一块价值不菲的名牌手表。

      这些东西,如酒一般壮起了这两个小贼的胆气,他们猛地扑上去,将男人按倒在床上,扯了条床单将他双臂反绑,嘴也用毛巾堵住,然后拿了钱夹和手表,又开始翻箱倒柜,不一会儿,又搜出了一大堆值钱的首饰。

      两人都乐疯了,正估算着这些东西的大致价格,突然,床头柜上的电话响了,经自动答录机提示后,一个焦急的男声传了过来:“周先生,刚才你儿子伤势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现在已经去了,你赶紧来医院吧。”

      床上的周先生怔住了,眼泪噼哩啪啦地掉了下来,然后剧烈地扭动身子,拼命地挣扎起来。张三小声说:“怪不得桌上摆了那么多钱,原来是准备给儿子救命的啊。”

      李四当机立断:“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走。”

      两人麻利地将首饰收进包里,背上包冲出卧室,突然听到背后传来周先生嘶哑的声音:“站住!”

      两人吃了一惊,回头一看,不知何时,周先生居然把嘴里塞着的毛巾吐了出来,虽然双臂仍然被反绑着,但他挣扎着下了床,退到敞开着的窗前,惨笑着说:“你们两个王八蛋,抢了钱想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张三不明所以,皱着眉头问:“你什么意思?还想把我们留下来?你有那能力吗?”

      “你们也听到了,我儿子死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他死了,我要这条老命还有什么用?”周先生吃力地挪动身子,坐上窗台,说,“你们来的时候应该看到了,窗台下面就是铁栅栏,我要是掉下去,砸在铁栅栏的尖刺上必死无疑,对吗?”

      李四吓了一跳,强作镇定地问:“愿意死你就死呗,关我们什么事?”

      周先生愤怒地说:“入室抢劫案,警察可能因为缺少线索破不了案,但是入室抢劫杀人案,你说警察会那么轻易地放弃吗?到时候就算你们跑到天涯海角,也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张三和李四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震惊之意。他们明白人家说得没错,警方有“命案必破”的传统。这姓周的被五花大绑着死在铁栅栏上,家里又被洗劫一空,警察肯定以为是劫匪杀人灭口,不用尽一切手段破案才怪。他俩是有案底的惯犯,这次行窃也谈不上无懈可击,到时候被揪出来,还不得吃枪子呀?

      李四嘴硬,大声说:“四爷不吃你这一套,想死你就死,你敢死四爷就敢埋,少拿这事来吓唬我。”

      “好,那我这就死给你看。”周先生脸上露出股狠意,身子往后一歪,眼看着就要失去平衡摔下去了。张三什么都顾不得了,大叫:“别别别,周先生你等一等……”

      张三一边喊,一边跑过去想拉住周先生,周先生闻声一挺腰,双腿用力勾住窗台,稳住身子叫道:“你别过来,你要是过来,我这就摔下去给你看。”

      张三不敢再动,他看得出来,刚才只要周先生腰上或者腿上的力气再小一点点,恐怕现在都已经摔下去了,也就是说,人家不是在吓唬他们,如果自己和李四不能让他满意的话,他绝对不在乎用死来报复他俩。

      李四也看出了这点,额头上早已惊出了冷汗,他一把扯下背包,将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倒了出来,伸出大拇指对周先生说:“算你狠,东西我们不要了,你快下来吧。”

      张三也把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可没想到,周先生端坐不动,沉着脸,问:“你们知道我儿子为什么会死吗?”

      张三和李四当然不知道,于是周先生讲给他们听。周先生的儿子周勇从小品学兼优,前年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了家公司,又找到了理想中的爱人,前途一片光明。可就在四天前,周勇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个抢劫的,血气方刚的周勇跟劫匪搏斗起来,结果被劫匪刺了三刀。周先生在医院不眠不休地护理了四天,昨晚实在挺不住了,才回来休息,却因为牵挂儿子,怎么也睡不着,所以才喝了那么多酒,没想到儿子突然间伤势加重,甩下他这个老父亲去了。

      周先生狠狠瞪着他俩,眼里冒着怒火,说:“我儿子就死在你们这种人手里,我和你们这些王八蛋势不两立,现在我给你们两条路,一条路是投案自首,坐牢赎罪;另一条路是让我死,然后你们亡命天涯,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等着警察来抓你们。”

      张三和李四真是欲哭无泪,他们怎么这么倒霉,遇到一个只认死理不要命的家伙呢?张三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可怜兮兮地说:“周先生……周叔,周爷爷,只要您肯放过我们,我们把值钱的东西都给您。”说完,和李四掏出两人的钱夹、手机,求周先生收下来。

      周先生却连看都不看一眼,冷笑着说:“你们别再耽误我时间,我还要赶去医院呢,最后给你们十秒钟,赶紧打电话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否则我就摔下去了。十、九、八……”

      周先生一边数着,一边故意向外面仰了下身子,把张三吓得一颗心差点跳出来,急忙叫道:“我们服了,您千万别跳!老四,坐牢总比吃枪子强,赶紧报警吧。”

      李四掏出手机按下110,悲愤地说:“我们是小偷,我们自首,请快来抓我们吧……”

      给你上一课

      家乡来个人

      有句古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不,周日一大早,一个扛着蛇皮袋的小伙子来到建委宿舍大院门口,自称是建委主任宋光明的老乡,名叫赵涛,受人所托,给他捎来了重要的东西。

      门卫赶紧给宋光明家挂了电话,把情况一说,问放不放行。宋光明让门卫别放行,说我跟老家都几十年不联系了,这人八成是找我开后门的,不见!

      门卫遵命行事,不料小伙子却不肯走,口口声声说自己受人所托,一定要把东西捎到,而且还有几句重要的话要当面转告。

      门卫见撵不走他,没办法,只好再次请示宋光明。宋光明听了,有些好笑,心想这人脸皮还挺厚。他转念一想,反正现在没事,倒要看看对方能耍出什么花招,就对门卫说:“那好吧,你让他进来,我给他好好上一课。”

      很快,小伙子就按响了宋光明家的门铃。小伙子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看起来挺憨厚。他一进门,就放下袋子,很有礼貌地给宋光明鞠躬,自我介绍说:“我叫赵涛,是赵庄的,您老家宋家庄的宋二成是我姨夫,他听说我到这边来,就托我给您捎了点家乡的土产。”

      宋光明上下打量他一番,问:“小赵是吧?读书还是工作了?”

      赵涛说:“我今年大学刚毕业,现在还在找工作。”

      宋光明心里就有数了,此人八成是为了工作来找自己帮忙的,就说:“宋二成的确是我一个本家兄弟,但多年未联系了,他有什么重要的话让你捎给我?”

      赵涛说:“我姨夫让您有空一定回老家看看,老家现在变化很大,大家都挺想您的。”

      宋光明忍不住面露嘲弄之色:“嗯,这话的确很重要。还有吗?”

      赵涛眨眼想了一下,说:“我姨夫还说,您以后需要什么,想吃什么,就给他去个信儿,他会让我给您带过来。”

      宋光明点头,说:“好,我知道了,你回去也替我谢谢他。”顿了顿,又问,“完了吗?”

      不想赵涛却站起来,说任务已完成,就不打搅了。宋光明倒没想到他什么要求都不提就要告辞。一转念,宋光明心说这小子挺精明啊,知道现在唐突开口肯定会碰钉子,这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啊。他意味深长地看对方一眼,说:“小赵,既然你来了,那就别着急走,来,你坐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挺有趣的。”

      讲故事?赵涛狐疑地坐下。

      宋光明喝了一口茶,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就叫他小王吧。”

      开始讲故事

      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有关系有门路的同学都找到了好工作,服从分配,去了一家县里的小工厂。

      有一次,小王坐火车出差,旅途寂寞,就跟坐在对面的一个旅客聊了起来。当他听说对方年轻时当过兵后,他就随口吹嘘道,我有一个朋友还不到四十就当上了团长。对方见他牛皮哄哄的样子,有些反感,不服气地说团长算什么,我战友还是将军呢。

      小王听了心里一动,嘴上却表示不相信,说吹牛谁不会呀。对方被他一激,当即说出战友的名字、职务、所在军区。

      火车到站,两人就下车各奔东西了。要是换了一般人,这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下车后就忘了。小王可不同,他是有心人,过了不久,他竟然真的去了那个军区。

      哨兵当然不让他进啊,他就指名道姓说我找某某将军,将军的一个老战友托我带给将军一点东西,还报出了这位老战友的名字。将军当年在连队的战友有很多,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但他是个非常念旧的人,他听到哨兵的报告后,热情地接见了小王。

      一见将军的面,小王就拿出两瓶地方名酒,说这是您的战友托我带给您的。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去超市买的。把酒交给将军后,小王如释重负,说虽然费了不少工夫,但还是完成了任务,不负所托。然后,他就向将军告辞。

      将军见他满头大汗,坐都不坐,连口水都不喝,心里很感动,觉着这小伙子很不错。半年后,小王第二次去找将军。将军听说是上次来的那个热心小伙子,自然要见。

      小王这次带了不少土特产,也不假借将军战友的名义了,说我来这儿出差,想起您,就顺便捎点家乡的特产给您尝尝。放下东西,小王就又告辞了。

      如此再三,小王就成了将军的朋友、座上宾。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将军早已经离休了,但和小王仍是朋友,逢年过节,小王都会打电话问候一下。

      所有人都认为小王攀上将军这棵大树,一定是有所图。但是,自始至终,小王从没开口求将军为自己办过什么事。将军离休后,常常忍不住感慨,说有些人交朋友是为了利用你,但小王不是。这么多年,他没让我办过一件事,没向我提出一个要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啊。

      真正的目的

      故事讲完后,宋光明盯着赵涛,问他有什么感想。赵涛满脸疑惑,问:“难道他费这么多劲,跟将军交上了朋友,真的没有任何目的?”

      宋光明等的就是这句话,“啪”一拍沙发扶手,说:“问得好!当然有目的。”

      宋光明说,托将军的福,他从小工厂进机关当领导了,这就是他跟将军交往的目的。

      赵涛更是疑惑:“你刚才不是说将军从没为他办过事吗?”

      宋光明反问道:“难道还用得着将军亲自为他办吗?将军的属下知道小王和将军是朋友,巴结他还来不及,有些事早就为他办了,小王的仕途自然也就一帆风顺。”

      赵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小王……的运气真好。”

      宋光明摇摇头,总结说:“不光是运气好,关键是头脑好,善于抓住机会,没有机会还能自己创造机会。你看,一次火车上的闲聊,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说到这里,宋光明嘲讽地看着赵涛,说,“小赵,我觉着你的头脑也不错,很有心机啊。”

      赵涛一怔,明白了宋光明话里的意思,他是说自己跟故事里的小王一样,也是为了接近他、利用他。赵涛的脸顿时红了,他狼狈地站起来,说:“谢谢您给我上了这一课……如果我猜得没错,故事里的小王就是您本人吧?”

      宋光明微微一笑,伸手做了个往外请的手势。赵涛站起来,也只能告辞。宋光明又喊住他,指指地上的袋子,让他把东西带走。赵涛说那是别人托我带给你的,你自己处理吧。说完,逃一样地开门离去。

      赵涛离开后,宋光明不屑地打开袋子,里面无非是红薯干、栗子之类。不过,还有一个挺厚的信封。不会是钱吧?他打开信封,里面却是几张黑白老照片和一封信。照片上的人都是自己的家人,既有自己小时候穿开裆裤的照片,还有父母年轻时的合影,信上写道:光明,多年未联系,近日祖房拆除,发现几张你及三叔、三婶的照片,不敢擅自处理,现托人捎给你。祝好。兄,宋二成。

      宋光明看罢一愣:原来这小伙子还真是受老家亲戚所托,自己却如此不近人情。

      他忙来到窗边,向下一看,赵涛尚没走出大院,急忙喊道:“小赵,你回来一下……”

      一个小时后,赵涛再次从宋光明家离开,走到没人的地方,拿出手机,拨通后兴奋地说:“爹,成功了!你从宋二成家里拿的那几张照片管用了……我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会慢慢来,这棵大树我一定会牢牢抱住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8: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