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故事会全集》-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牛玲讲完了自己的故事,韩雪就开始讲了。

      韩雪说,她是做服装生意的,在城里一条商业街上开了家服装店。这天晌午,韩雪一个人在店里玩手机,进来两个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手里牵着个七八岁的女孩,一看就是母女俩。韩雪见来了顾客,就把手机放在柜台上,站起来向这母女俩打招呼。那个女人看看货架上的衣服,问问这,问问那,韩雪都在跟前一一作答。那个女孩在店里到处跑,韩雪也没在意,光顾和女人挑衣服了。

      那个女人很挑剔,看了这件看那件,最后她对韩雪说,实在没有合适的,就招呼女儿走。那女孩一阵风似的跑到女人身边,母女俩刚要出门,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女孩身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音乐声。这音乐韩雪太熟悉了,是凤凰传奇的《等爱的玫瑰》。她因为喜欢这首歌,把自己的手机【创建和谐家园】设置成了这首歌。一想到手机,她回头向柜台上一看,就吓了一跳,柜台上空空如也,手机没有了。

      韩雪突然明白了,女人买衣服是假,其实是掩护女孩来偷手机。要不是手机铃及时响起,女孩就带着手机走了。韩雪又回过头来看那母女俩,《等爱的玫瑰》的音乐依然响着,女孩的脸憋得通红,瞪着两只恐惧的大眼睛看着韩雪。那个女人也僵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了。

      其实韩雪也不知该怎么办。如果那个女人领着孩子就跑,她也不一定能挡得住。大晌午的,路上没有人,她喊也没用……这时,音乐声停了,女人伸手拉着女孩就想走。韩雪此时必须得做出决定,那手机肯定就在女孩的衣兜里。

      正犹豫着,《等爱的玫瑰》【创建和谐家园】又响起来了,韩雪想,是谁这么急着找自己呢?手机响了好一会儿,对方还没有挂断,终于,那个女孩先受不了了,她从衣兜里把手机拿出来,用小手递到韩雪面前,说:“阿姨,你有电话,有人急着找你,别耽误了。”

      韩雪很感慨,女孩听到手机连着响了两次,知道对方有急事,就把手机交了出来,说明她还有良知。韩雪把手机接过来一看,是何强打来的。

      何强是韩雪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他追求了韩雪很久,韩雪却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感觉,但何强仍紧追不舍,每天都要给她打电话。现在,韩雪看到是何强的电话,突然感到一种亲切感,就问对方有什么事。原来,何强想约她晚上去看电影。要是平时,韩雪一定不会答应,可今天不知怎么的,她马上就答应了。

      接完手机,那母女俩早就不见了。韩雪松了口气,心想好险呀,要不是何强及时给自己打来电话,手机就没了。

      故事讲完了,韩雪又说:“现在我已经和何强结婚了。他锲而不舍地追我,我不接手机他就再打,我被他感动了。仔细想想,我俩能成,还多亏了那部手机。”

      王芳的故事

      等牛玲、韩雪都讲完,一直在一旁默默听着的王芳也说话了:“你们都讲了,我也讲讲我自己吧。”

      王芳说:

      她有了手机后,就喜欢用手机上网聊QQ。最近,她在网上聊到一个叫“天涯”的人。聊的时间长了,“天涯”便对她诉苦,说自己有段不幸的婚姻,和老婆经常打架。王芳就想到了自己,她也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丈夫成天在外面干活,对她关心很少,就是偶尔回一次家,夫妻间也是平平淡淡的。

      两个人一聊起婚姻的话题,就更有说不完的话了。最后,那个“天涯”竟向她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一起私奔,都离开家,去过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在网上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但一说到“私奔”,王芳还是犹豫了。毕竟她还有个家呀,她有丈夫有儿子,一个女人怎么能在这方面轻率地做决定呢?

      可是,“天涯”不断地怂恿王芳,她的心已经飞到了“天涯”那里。最后她决定跟“天涯”一起去过一段浪漫之旅,然后再做选择。两人约定,到“天涯”的那个城市里相会。

      今天早晨,王芳就坐上到县城的汽车,她恨不能立即就飞到“天涯”身边,可就在这时候,她身上的包被偷了。王芳身上还有几个零钱,她想给“天涯”打手机,让“天涯”来接她。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公用电话,等要拨电话的时候,王芳却傻了眼。她只把“天涯”的手机号存在手机里,现在竟记不起来了。她拿起电话,想来想去,就想起了父亲的手机号,并毫不费劲地拨通了父亲的号码。

      父亲接到王芳的电话有点意外。王芳对父亲说,她的手机被人偷了。父亲并没埋怨她,对她说:“闺女,只要你人不丢就好呀,咱就当破财免灾了。你回来吧,爹这里还有几个钱,给你买部手机。”

      王芳很感动,接着她又想起了丈夫的手机号,就给丈夫拨了过去。

      丈夫听说她丢手机后,也没恼火,就说:“丢部手机有什么大不了的?人没事就好。这个月我发了工资就给你买一部,你喜欢买啥样式的,咱就买啥样式的,可别难过了。”

      王芳听到丈夫的这番话,差点没哭出来,没想到丈夫这么在意自己,以前怎么就没留心呢?她还想打个电话,给谁打呢?她想起了上中学的儿子。她估摸着现在儿子该放学了,就拨通了儿子的手机。

      儿子听说王芳手机被偷了,就安慰她说:“妈,你别难过了,你那手机早过时了,大不了我赞助你我的压岁钱,买部新的呗。”

      打完这三个电话,王芳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她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在这里,她怎么能走得了呢?一个连手机号都没记住的人,跟他在一起怎么能幸福呢?王芳改变了主意,再坐车回家,决心以后好好过日子。

      王芳把故事一口气讲完了,她颇有感慨地说:“要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那个小偷,是他把我从人生的悬崖边拉了回来。回去后,我要跟那个‘天涯’说,让他珍惜现在的生活。”

      王芳的故事讲得很精彩,牛玲和韩雪听了都很感动。

      正在发生的故事

      这三个女人都讲完了自己的故事,这时,汽车到站了。三人依次下车,就见车站上有很多人都在等着接人。其中有三个男人比较特别,一个老年人、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小伙子站在那里,那小伙子手里还拿着个盒子,那是一部手机。

      王芳见了那三个人就跑了过去。不用说,那三个男人就是王芳的父亲、丈夫和儿子。王芳上去就抱住了儿子。看来,王芳讲的故事没有骗人,她的儿子真的给她买了部手机。

      牛玲和韩雪看到这一幕,不禁相视一笑。

      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因为手机这个小东西发生着故事,你有关于手机的故事吗?

      生死相随

      张小文与陈娴是大学同学,平时形影不离,是大家公认的一对闺密。好不容易毕业了,这天,两人相约到郊区的山谷去游玩。

      两人爬了一会儿山,就坐在石阶上休息。忽然,张小文发现一根灌木树枝上挂着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她取下来一看,见是一只耳环,黄金打造的梅花中间,嵌着一颗润泽黝黑的珍珠,非常漂亮,不知是谁登山的时候丢在这里的。陈娴见张小文捡到值钱的珍珠耳环,心里不由得有些泛酸。这时天渐渐黑了,两人无心再玩,就匆匆下山了。

      张小文回到家中,拿着耳环越看越喜欢。她是学珠宝鉴定的,她判断,这样的一对耳环,绝对价值不菲。于是她将耳环从各角度拍了几张清晰照,发到网上,承诺如有人提供另一只耳环,愿高价酬谢。

      短短几天时间,张小文发的帖子被人浏览了几万次,可是一直没人向她提供线索。渐渐地,张小文心凉了,随手将耳环放到家里的抽屉中。有一天,张小文的妈妈看到了,问她这只耳环是哪里来的,张小文随口说是路上捡到的。

      不久后,张小文与陈娴一起应聘到了一家珠宝公司。公司离市区比较远,两人就在附近合租了一套房住下。公司竞争激烈,张小文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将珍珠耳环的事忘到脑后了。

      这天,陈娴的妈妈过生日,她晚上回去了一趟。第二天早上回到出租屋,她忽然伸出拳头,神秘地对张小文道:“你猜猜我手里是什么?”张小文懒得猜,打开她的手掌一看,非常吃惊,原来竟是一只梅花形状的黑珍珠耳环,与自己那只一模一样,显然就是一对儿。

      张小文有些兴奋,忙问:“你从哪里找来的这只耳环?” 陈娴道:“昨晚我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地上有个东西闪光,捡起来一看,就是这只耳环。”

      怎么会这么巧,这只耳环也是捡来的?张小文心里很怀疑,暗想陈娴一定是从其他渠道得来的,只是不想告诉自己而已。另一只耳环的出现,让张小文的心里又泛起了波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抢着做饭,抢着搞卫生。几天后的晚上,张小文走到陈娴房里,笑着道:“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我想,你拿着一只耳环也没有用处,不如让给我,凑成完整的一对。你虽然是捡来的,我也不会白要你的,你出个价,钱我如数给你。”陈娴似乎充耳不闻,只顾低头上网。

      张小文见陈娴这个态度,心里来了气,冲她道:“亏你平时口口声声说咱们是姐妹,现在却这么自私,一点忙也不肯帮。”陈娴突然抬头大声道:“你怎么不说将你的耳环让给我,让我的凑成一对?你难道不是一样自私吗?”张小文听了,怔怔地无言以答。

      张小文与陈娴各持一只耳环,各怀心思,虽然还是同出同进,但早已貌合神离了。这时候,公司高层传出一个消息,要派遣一名女员工到美国的总公司去进修。公司里的女性只有不多的几位,论综合实力,只有张小文与陈娴的希望最大。张小文的男友在美国,肯定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而陈娴身体不好,有哮喘的老毛病,一直想出国治疗。于是两人成了竞争对手,这更使两人的关系雪上加霜。

      张小文和陈娴都知道名额的决定权在经理手中,于是两人频频出入经理办公室,争着讨好上司。这天,张小文与陈娴不约而同地走进经理办公室,经理看见她们,就说:“你们快来看,这只珍珠耳环好漂亮!”张小文上前一看经理的电脑屏幕,原来经理看到的正是自己发的那个帖子。

      珠宝公司的经理,自然对珠宝有研究,他赞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珍珠耳环,而且还是黑珍珠,真是高贵又神秘!”经理想了想,竟然在帖子下面留了言,问楼主有没有收集到两只,自己愿出高价收购。张小文一看,心里合计开了:如果能将这对珍珠耳环送给经理,出国的事肯定有胜算了。

      第二天,陈娴去外地出差了,张小文来到她的房间里,看到珍珠耳环就放在抽屉里。张小文多么想将耳环拿起来据为己有,可是马上想到耳环只有两只,如果自己有了一对,陈娴的却失踪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吗?张小文思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她拿着耳环驱车来到一条老街,这里全是珠宝加工的作坊店。张小文一连问了几家店,能不能仿制这只耳环,不料店家都说这耳环做工非常精细,工艺无法达到。张小文听了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耳环的价值确实很高;难过的是,自己无法完全拥有完整的一对。

      当天晚上,陈娴出差回来了。她洗了澡就上床休息了,可是也许由于过度劳累,她的哮喘又发作了,呼吸变得沉重起来。张小文在隔壁听着,忽然有个可怕的想法:如果陈娴死了,那只耳环就归自己了……张小文正想着,忽然听到陈娴的房间里传来“当”的一声。她忙起身来到隔壁房门前,推开门缝往里一瞧,原来是陈娴想抓床头柜上的急救药,手没抓牢,药瓶被碰落在地。此时,她的呼吸已很困难,挣扎着爬下地来,眼看又要抓到药瓶时,张小文只觉得心中有一股魔力在驱使,她恶向胆边生,走进去轻轻一踢,将瓶子踢到了床底下。陈娴望着张小文,眼中露出既惊恐又绝望的神情,不一会儿,就断气死了。

      第二天早上,张小文先打了110报警,然后从陈娴的手机中翻出她家的电话打了过去。很快,警察就赶到了,接着,陈娴的爸爸在几个亲戚的陪同下也来到出租屋。而陈妈妈听说女儿去世,已昏了过去,正在医院治疗。张小文告诉警察和陈爸爸,说今天早上发现陈娴没有按时起床,进去看时才发现她躺在地上,药瓶掉在床底……说着就哭了起来。陈爸爸对女儿的病心中有数,并没有怀疑张小文。收拾陈娴的遗物时,没有谁提珍珠耳环的事。

      陈家人带走了陈娴的遗体,张小文就拿着陈娴的珍珠耳环赶回家。她自己的那只耳环这段时间一直都放在父母家。张小文回到家,急忙打开抽屉,却怎么都找不到那只耳环,于是去问妈妈。张妈妈想了想,道:“噢,那只耳环啊,我拿去送给别人了。”张小文一听,急得差点流出眼泪,忙问妈妈把耳环送给谁了。

      张妈妈告诉张小文,前段时间,她上街时不小心将钱包弄丢了,正在着急,有一位大妈将包送上门来,原来大妈捡到包后,见里面有一张身份证,就根据地址找上门来了。张妈妈十分感谢,这时,那位大妈看到张妈妈的孙女拿着一只耳环在玩,突然眼前一亮,问这只耳环能不能卖给她,说自己有个朋友在网上求配一只耳环,从照片看,与这只耳环一模一样。张妈妈听后欣然道:“你就拿去送给朋友吧,这耳环是我女儿捡的,一只也没用,让给别人倒也可以配成一对。”

      张小文听完,对母亲生气地道:“妈,你真是糊涂!人家在网上发帖,说明耳环肯定很值钱。既然发现了另一只,你该问人家要才是,怎么反倒把自己的拿出去了?”说罢就要妈妈带她去找那位大妈。张妈妈说:“送出去的东西,怎么好要回来?”张小文大声道:“这可是攸关性命的事!”张妈妈望着女儿因愤怒而扭曲的脸,感到非常陌生,只得带她来到那位大妈家。

      进门后,张小文见这个大妈非常有气质,神态却很憔悴。当听说张小文的来意后,大妈说:“那天我在上网,看到有人求配一只黑珍珠耳环,女儿告诉我,发帖子的人是她单位的同事。所以那天我看到你们家的耳环,就拿回来要女儿带给她的同事去了。”

      张小文听到这里,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忙问道:“那你女儿现在在哪里?”大妈走到旁边的桌子前,揭开一个黑纱罩着的相框,轻轻地道:“她在这里。”张小文一看,相片正是陈娴的遗像,于是一声惊叫,仓皇地逃了出来。

      原来费尽心机得来的耳环,就是自己的那一只!张小文感到既失望又可笑,她在街上茫然地走着。这时天空中阴云密布,看来要下大雨了,张小文忙打车回到出租屋。一开门,只觉一股阴寒之气袭上身来,似乎陈娴就藏在屋里的某个角落。张小文非常害怕,为了壮胆,她大声地道:“陈娴,你别吓我!你也是个自私鬼,你妈妈叫你把耳环拿给我,你却自己收起来。你的命是丧在你自己手中,可别怨我!”张小文大吼了几句,才觉得有了勇气,走进屋来。

      这时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张小文走进自己的房间,发现窗前已湿了一大片,忙去关窗,却发现窗户坏了,卡得很紧。张小文爬上窗台,暗想,看来明天一定要另外找间房子了。她爬上窗台,抓着铝合金窗框用力推拉,这时窗框突然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她一声惊叫,从三楼摔下来,轰然一声倒在地上……风雨声太大,没有谁知道她出事。张小文感到死亡正在袭来。这一刻,她记起了一件事:前几天她下班回来,看到陈娴爬在自己房间的窗台上,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一定是她在上面做了手脚,原来她早就想置自己于死地了……

      张小文闭眼的一瞬间,耳环从口袋里掉了出来,静静地躺在她的眼前。那颗珍珠漆黑得如同人的眸子,深邃而阴寒…

      不该发生的车祸

      李正是市电视台的记者。他们电视台每年都要搞一台3.15晚会,揭露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晚会收视率挺高,距晚会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台里便忙活开了。台长亲自挂帅成立了晚会节目小组,李正是台里的明星记者,擅长暗访和卧底,自然是小组的重要成员。

      小组成立后,李正就忙上了,到处找线索,可忙了两个月,还没有找到好素材,李正很着急。这天,有个线人爆料,说有些汽车回收公司把回收的报废车又卖了出去。李正觉得这事有新闻价值,弄好了能上3.15晚会。

      第二天一早,李正便开车去汽车回收公司暗访。走了一段路,他发现不对,有一辆捷达车一直跟着自己。李正想了想,把车拐进一个胡同,趁着捷达车没赶上来,李正停好车。他对这里很熟,知道胡同里有一家商场的侧门,就匆匆下了车,从侧门进了商场,然后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观察外面的情况。

      很快,捷达车也跟进了胡同,那司机看见李正的车,就停了下来,打开车门下车察看。他一出车门,李正看清了,这个跟梢的人他认识,叫毛直,在市工商局负责宣传工作。

      李正知道毛直为什么跟踪自己,这事得追溯到去年的3.15晚会。去年,李正暗访到一个大新闻,在晚会上曝光了。这新闻牵扯到工商局,让工商局很狼狈。看来今年工商局是提前做准备了,想搞清电视台的动向。李正见不是寻仇的便放了心,他从前门出了商场,打了辆出租车到了汽车回收公司。

      经过一番侦查,李正发现,这里果然和线人说的一样,在销售报废车辆。客户看好哪辆报废车,这车便被拆卸掉发动机和车轮,用拖车运出回收公司。运出去的车在汽车修理店重新组装,再做好假车牌和【创建和谐家园】,原本该回炉的报废车就又改头换面,回到马路上,成了极其危险的马路杀手……

      李正在回收公司偷录了卖车的全过程。回到电视台,李正把这事向台长作了汇报。台长表扬了李正,说这事可以上晚会,又叮嘱他注意保密,继续寻找更有力度的新闻。

      这天,李正一出电视台,就看见毛直的车停在那。毛直看见李正后径直走过来打招呼。李正一笑:“哥们,怎么不跟踪了,改明的了?”

      毛直脸一红:“我知道你发现跟踪了,我也是没办法啊!去年你把我们工商局弄得灰溜溜的,局长今年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看住你们电视台,千万不能再上3.15了。当然,这重中之重就是看着你了。走,我请你,我们喝点去,算是我赔罪。”说着不由分说把李正拉到了饭店。

      两杯酒下肚,毛直进入主题,说:“去年你把我们弄得够呛,今年有什么新闻,不会不告诉我们吧?我们可是老朋友了。”李正打着哈哈:“今年我一条好新闻都没弄到,正着急呢。”他当然不会把报废车的事告诉毛直,一告诉他,他们便去查封汽车回收公司,这事就没新闻价值了。

      毛直见李正口风紧,就说:“我不会白要你新闻的,我这里有件大事,上3.15晚会太合适了。要不,咱们交换一下信息?”

      一听有大新闻,李正兴奋起来,他眼珠滴溜溜转着,合计着如何把毛直的新闻骗到手。于是他软磨硬泡,再三表示,只要一有涉及到工商局的新闻,他立刻告诉毛直,让毛直他们先采取行动。

      毛直架不住李正的百般请求,只好把事情告诉了李正:“这是一种汽车节油产品,名字起得挺邪乎,叫‘节油大圣’。厂家说,把这种节油大圣加进汽车油箱,能节油百分之二十。节油不节油很难说,但这种东西很危险,能让发动机突然死火,已经发生了几起事故。最近我们工商局接到了投诉,这节油大圣是网购来的,网店在外地,不归我们管。不过,你们媒体可以报道,这事上3.15,一定是重磅新闻。”

      李正听了心里一阵暗喜,他忙问毛直要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当天晚上便开始调查节油大圣。经过明察暗访,李正发现这所谓的节油大圣,的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于是李正找到台长汇报,建议立刻进行报道。

      台长沉思片刻后说:“先不能报。这个新闻和你之前采访到的报废车,都非常好,拿到3.15晚会上能一炮打响。我们要把这新闻捂住,一定要捂到3.15。”

      其实李正对这种捂新闻然后统一上晚会的做法挺反感,这违背了新闻的及时性原则,但领导重视晚会,李正也没有办法。

      这天,李正在网上看到一则微博,说的正是节油大圣的事。博主说,他的车经常死火,去4S店查不出毛病,他怀疑是节油大圣的问题。李正怕别的媒体抢了先机,忙找到台长,想播出新闻。台长却说再看看,并让李正联系发微博的人,给点钱,让他把微博给删了。李正无奈,只得照做。他联系到了微博的主人,亮出记者证,说电视台正在查这产品,为了不打草惊蛇,建议他把微博给删了。那人很通情达理,一听如此,立刻把微博删了。

      转眼到了3月14日,晚会明天就要开播了,李正紧张的神经略微放松下来。不料就在这天中午,有人爆料,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客车被撞翻了,死了不少人。台里让李正和两个同事去现场采访。李正问清了地点,皱皱眉,赶紧给老婆打电话,电话打不通,李正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原来,今天李正的老婆带着三岁的儿子回娘家,走的正是这条高速公路。李正一推算,老婆坐的车这个时间正好到出事路段,他赶紧和同事开车往出事地点赶去。

      一路上,李正不停地打老婆的手机,可是都打不通。他越来越不安,忙给长途汽车站打电话,根据出发时间查清了老婆乘坐的大客车的车牌号。到了现场,车还没停稳,李正就下了车。一看出事车的车牌号,他当时就傻了,这车正是老婆和儿子坐的车!

      现场一片混乱,只见医护人员正把遇难乘客先放到不远处的路边,用一块块白布盖好。李正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在一块白布下,他找到了儿子和老婆。李正一下子晕了过去……

      第二天,同事来看李正,告诉了他车祸的缘由:大客车使用了节油大圣,车开着开着熄火了,速度就慢下来了。大客车后面是一辆小客车,这车本是报废车,刚从回收公司出来。小客车见大客车慢了下来便想刹车,可刹车失灵了,小客车就向大客车撞去,大客车一下子翻到了防护栏的另一侧,又被一辆迎面驶来的大货车重重一撞,大客车里的乘客死伤过半。

      李正听呆了,一语不发。

      当天晚上,3.15晚会隆重开播,第一个镜头就是车祸现场,这是台长安排的。昨天,台长听完李正同事的汇报,一拍桌子,大叫:“这场车祸太及时了,太有力度了!让我们的新闻增色不少。”于是指示,把车祸作为报废车和节油大圣这两则新闻的题头。当听说李正的儿子老婆都死于这场车祸,他摇摇头:“太不幸了。”

      晚会的影响很大,但比晚会影响更大的是几条微博,微博是李正发的。他在微博上说:“车祸本不该发生,三十多条生命本不该消失。车祸是捂新闻捂出来的,这两条新闻本该早发,这样就会少害几百几千辆车,然而,为了这台3.15晚会,为了这一台形式,这些‘不该’都成了‘已经’……”最后,李正告诉大家,他已决定辞职,远走他乡,今生不再从事记者职业,因为他觉得自己不称职……

      近邻

      半年前,李阿姨的生活发生了变故,她不得不卖掉房子,搬到了出租屋。谁知搬来的第二天早上,就有人敲门,会是谁呢?李阿姨打开门,看见一个背包的小伙子站在门口,微笑着说:“您好!”

      李阿姨打量了小伙子一眼,冷冷地说:“说吧,你是推销什么的?”

      小伙子被李阿姨噎了一句,也没生气,而是礼貌地说:“阿姨,我不是推销员,您是新搬来的吧?我是您楼下的邻居,我叫张辉。”

      李阿姨面色缓和了一点,问:“哦,你有什么事吗?”

      张辉搔了搔头说:“也没什么事,就是来和您打个招呼。我昨天看到您搬家,好像就您一个人住,以后有需要帮忙的,您就到楼下叫一声。”说罢,张辉就匆匆地离开了。

      之后的半个月,李阿姨常能从窗户里看见张辉每天早早地出门,有时到了夜里,才听见楼下他开门回来。看得出来,小伙子工作很努力,也很辛苦。

      这天,卫生间的下水道被堵住了,李阿姨拿了根铁丝,鼓捣了半天,也没修好。正在这时,门被敲响了。来的正是张辉,张辉还是带着惯常的微笑,问:“阿姨,下水道堵住了吧,需要帮忙吗?”

      李阿姨正束手无策,张辉来得正是时候,可她很奇怪,张辉怎么知道下水道堵了?张辉笑着回答说:“阿姨,您在上面一鼓捣,我在楼下卫生间听得清清楚楚呢,所以就上来看看是不是需要帮忙。”

      张辉说完,在客厅放下背包,撸起袖子,就进了卫生间。李阿姨在客厅里给张辉泡好了茶。你还别说,年轻人干事就是利索,过了一会儿,张辉叫了一声:“好了!原来是给头发堵住了。”

      李阿姨到卫生间一看,张辉已经从下水道里掏出一大团头发。张辉看了看李阿姨,笑着说:“阿姨,看您一头乌黑的头发,可是掉得有点多哦。”李阿姨听张辉这么一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脸的落寞。张辉一见,赶忙转移了话题:“阿姨,家里有纱布吗?我帮您在地漏上面蒙一层纱布,这样头发就不容易掉下去了。”

      干完所有活,张辉连茶也没喝,就要告辞。李阿姨忙掏出一张钞票,不好意思地说:“小伙子,辛苦你了,这点钱,算是一点劳务费吧。”

      张辉瞪大了眼睛,不解地说:“阿姨,大家都是邻居,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您这不是骂人吗?哦,对了,这是我的电话,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您随时开口,打个电话就行了。”说罢,丢下一张纸条,就头也不回地下了楼。李阿姨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李阿姨想了想,就给张辉发了个短信:“远亲不如近邻,小伙子,谢谢你。”

      张辉回复过来一个笑脸,带着些孩子气的天真。随后没多久,张辉又发来一条短信:“阿姨,看您一头黑发,却掉了很多,需要及早护理哦。”李阿姨看完这一条短信,眼眶不由得红了起来。

      转眼就到了月底,李阿姨能看见,张辉出门越来越早,回来得也越来越晚。这天,李阿姨拨通了张辉的电话:“小伙子,阿姨知道你很忙,但还是想请你帮一个忙。”张辉在电话那端很爽快地答应了。李阿姨犹豫了片刻,说:“小伙子,麻烦你帮我买点预防脱发的洗发用品回来。我一个人出门不方便,你一次性给我多买几套。”

      果然,到了晚上,张辉就给送来了五套洗发用品。送完东西,张辉回到自己屋里,觉得异常开心,原来推销产品也要讲究峰回路转。你看,自己刚干上推销这一行,第一次登门,就被楼上的阿姨噎得够呛,吓得什么话都没敢说。后来,只是一个关心的短信,就成功推销出去五套产品。要不是这五套产品,自己这个月的任务还完不成,再起早摸黑也不顶事。

      再说李阿姨,拿到了五套护理产品,找了个盒子,将它们装好,就收进了柜子。然后,她脱下假发,坐在镜子前久久地发呆。半年前,李阿姨查出患有癌症,开始深度化疗,如今头发早已所剩无几。如果不是那次在客厅里,无意中发现张辉的包里全是护发用品,她也不会知道,这小伙子还真是个推销员。

      东方夜谈

      白蛇新传

      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一幕啼笑皆非的闹剧……

      白绮丽是个普通的女孩,一直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可十六岁那年,她突然对爸爸说:“我要改名。”爸爸问她为什么要改名。白绮丽说:“我怕现在这个名字让别人误会,会忘记我以前的名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