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此报复
这天,有个男生和同桌吵架了,两人谁也不搭理谁。上课时,男生的手机突然震了一下,他一看,是同桌发来的三个字—“对不起”。男生十分感动,立刻回复短信。
男生正发着呢,同桌突然举手,大喊道:“老师,他上课玩手机!”
£¨ÜƲÊ׿£©
爱面子
周五晚饭时分,老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张口就问:“哎,你在家里吗?”老李这人特别爱面子,又听对方的语气像是熟人,就回答道:“这个点儿还能在家?好几个饭局!你在哪儿呢?”
对方沉默了一下,说:“我是你叫的外卖,就在你家门口呢!”
(张建中)
说的啥
有个老板,特别注意细节。有次,他因为报告里一个十分细微的错误,就批评了员工好一顿。这员工无奈地说:“您真是火眼金睛!”
老板没听清楚,就问秘书,这员工刚才说他什么。秘书一脸严肃地告诉老板:“他骂您是猴子!”
(天天娃哈哈)
选拔
天庭决定选拔一位公务员,有四人入围面试。
面试时,一人说:“我智勇双全。”
另一人说:“我文武双全。”
第三人说:“我才貌双全。”
最后一人无话可说,想了想便说:“我……我父母双全。”众人大笑起来。
结果榜单出来,最后那人名列榜上。大家正疑惑呢,有人低声道:“你们知道他父母是谁吗?是玉帝和王母娘娘!”
(余长生)
打招呼
妈妈希望两岁多的小宝宝讲礼貌,这天,特意带他去菜场买菜,还嘱咐道:“你见了别人,一定要打招呼!”
他们来到一家熟悉的摊位前,可小宝宝还是不肯开口打招呼。于是,妈妈启发小宝宝道:“你想想,妈妈平时都是怎么和老板打招呼的?”
小宝宝听后,突然开口了,他大声对老板说—“便宜点吧!”
(太阳不下山)
真难伺候
有个男的去动物园玩,在猴山看猴子。
这男的看到游客都在给猴子投食,他就也拿出一盒酸奶,扔了过去。奇怪的是,猴子捡起来看看,给他扔了回来。
这男的奇怪了,又把酸奶给猴子扔过去,猴子又给他扔回来,就这样连续重复几次。
于是,这男的不高兴了,最后再把酸奶扔给猴子时,说了句:“你这猴子,还真难伺候!”
没想到猴子更生气,大怒道:“吸管都没有,你叫我怎么喝?”
(史志鹏)
二手车
有个男人买了辆二手宝马车,成天开着炫耀。这天,男人带了一群哥们儿,开着宝马去外地玩,午饭时分,他把车停在一家饭店前。
刚一下车,男人就看到一个大美女,他故意把车门关得很用力,想吸引美女的注意力。果然,美女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眼中还带着丝丝惊讶。
男人以为计谋得逞,正准备上前搭讪,谁料美女扭头大喊:“老公,快来看,你转手的宝马……”
(史志鹏)
为啥哭
这天夜里,老婆听到老公在梦中哭泣,忙把他推醒,问:“你哭什么啊?”
老公揉揉眼睛,说:“我梦见自己又结婚了。”
老婆乐了:“那不挺好的?你不是早就想再找一个嘛,哭啥呀?”
老公苦着脸说:“可是我在洞房里一揭新娘的红盖头,发现—居然还是你!”
(徐 杰)
三味真火
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后,太上老君命童子生火。没想到七七四十九天后,孙悟空不但安然无恙,反而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把童子叫来,问是怎么烧的。童子说自己用了“三味真火”。太上老君一听头就大了,他只知道“三昧真火”,不知道“三味真火”,于是追问道:“哪三味?”
童子低声答:“枸杞、菊花和决明子……”
(@善财神)
烦心事
老王和老张在一块儿聊天,谈起了家中的烦心事。
老王说:“我老婆可能是到更年期了,特别健忘,经常提着菜刀还满屋子找菜刀,我真受不了她。”
老张一听,笑了:“这样说来,你的处境比我好太多了!”
老王奇怪了:“为啥?”
老张告诉他:“我老婆经常是—提着菜刀满屋子找我。”
网文热读
爱情的终点
有个老太太已经76岁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这天,老太太从午睡中醒来,觉得心脏跳得忽快忽慢的,这让她有些吃不消,心想:差不多喽,自己要走,也就在这一两天了。
想到这里,老太太转过头,看到自己78岁的老头子躺在暖椅上睡得正香,她心里才稍稍安慰了些。
老太太想起了自己这一辈子的时光。年轻时候,她是四邻八乡有名的美人儿,说媒的人踏破了她家好几道门槛。可是她早就心有所属,她看中了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那是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长着一双很好看的眼睛,眼中总是盛满了笑意,令人心醉。
他们两个曾多次在村中的小道上迎面走过,都只是短短地对视一眼,然后双双红了脸,低了头,匆匆擦肩而过。短短的相遇,却是两个人最幸福的期待。
谁知那一年,她的父亲去外面采办年货,回来时遇到了土匪,危急关头,一个五大三粗的陌生汉子舍命救了父亲,这汉子还替父亲挨了深深的一刀。
后来,汉子在她家里养伤,她出于感恩之心,一直在汉子的病床前端茶递饭。汉子伤势渐好的时候,就开始忙里忙外的,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活。别看汉子粗枝大叶的样子,竟是个全能手,洗衣做饭、田间地头、春耕夏种、修修弄弄,竟没有他不会的活计,这把她的父母给欢喜得不行。
这让她非常心焦,因为她偶然在门外,听到了父母的对话,他们有意要招这个汉子入赘。她软软地靠在门边,没了主意。
第二天,她去那条和教书先生经常偶遇的小道,徘徊了很久,都没有见到教书先生。她问了一个孩子,才知道教书先生已回城多日,说是家中有事,三个月后才回来。
教书先生回来后,匆匆地跑到她家,却看到她家门上贴着醒目而刺眼的大红喜字;也看到她穿着一身红衣站在院子里,满眼幽怨。
从那天起,教书先生就彻底消失在她的生活中。
再后来,她就跟着那个汉子,安安心心地过起了日子。几十年里,两个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相依为命,生儿育女,就到了现在,实在不容易啊!
老太太这样想着,胸中有些发闷,就咳嗽起来,惊醒了一旁午睡的老头子。老头子赶紧起身,关切地看着老太太,为她倒了一杯水。
老太太捧了暖暖的水杯,看着老头子,想自己和他过了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吗?好像没有吧?老头子对这个家实在没的说,再苦再难,都把一家人照顾得妥妥当当的。于是,老太太就想起,老头子为了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还记得一年秋天,儿子要上学,学费成了问题,家里也好久没有见到荤腥了。老头子在家里坐了很久,然后起身,说去找人借。可去找谁借呢?当时他们在那个城市里,一个亲戚也没有,寥寥的几家朋友,也都是一穷二白。谁知到了傍晚,老头子真的带回来了儿子的学费,手里还破天荒地拎了一只活鸡!
那个晚上,一家人暖暖和和地在一起,好像过年一样快乐。
可是到了睡觉前,她在老头子衣服的袖弯处,发现了一点淡淡的血迹。她忙去看老头子的肘弯,果然看到一个醒目的针眼。原来,老头子去【创建和谐家园】了。
为了这个家,老头子也是一身的病了,快八十岁的人了,每天依旧忙忙碌碌的,仿佛是一台不知疲倦为何物的机器。而自己当初嫁给他的时候,是多么不情愿啊!现在牵手走了这么多年,却只有他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不离不弃。
老太太这样想着,眼睛里渐渐地潮湿起来。忽然,她就有些孩子气,轻声问:“老头子,如果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做夫妻吗?”
老头子被这个突兀的问题弄得愣了一下,随后展开满脸的核桃纹,笑得很神秘:“不一定喽,如果下辈子,我托生成了大官财主,就去找你,让你好好地跟我享享福。如果还是这么穷,就不了,就帮着你找一个有钱的人家。我呢,我就在你家附近,远远地看着你,只要你能过得好,就可以了。”
老太太很感动,笑着说:“你个臭老头子,还在我家附近干啥?”
老头子看着爱了一辈子的女人,认认真真地说:“不干什么,就、就做个教书先生吧!”
老太太愣住了,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眼里的泪无休无止地流了下来。
过了很久,老太太深情地说:“老头子,我要走了,抱抱我吧!”
老头子慢慢地起了身,轻轻地把老太太搂在怀里。老太太在老头子耳边,呢喃着说:“老头子,下辈子咱还做夫妻啊……”
老太太和老头子的小孙女,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夕阳西下,火红的霞光将老太太和老头子满满地笼罩在一起,就说:“羞羞,爷爷奶奶,看不出你们还这么浪漫啊!”小孙女惊讶地发现,老太太和老头子幸福地相拥着,已经双双去了。
你选择的人,未必是你今生的最爱;而选择你的人,却最爱你的今生,乃至于你的来世……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懂得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体会出点点滴滴的感动。这,就是幸福!
绿鹦鹉
荷城那条衣裳街上,出过几位杰出人物,摆过服装摊的刘思劲就是其中一位。如今他去琼岛闯荡,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刘母思儿心切,频频央人代笔修书要儿子回家看看。
这天,刘思劲终于抽空回到老家。刘母看到年过三十、略呈富态的儿子,喜极泪涌,抱着儿子的肩头,说:“孩子,你把家忘了吗?把妈也忘了吗?"
刘思劲的眼圈也潮湿了,连忙说:“妈,看您说的,我怎么能忘了家,怎么能忘了妈呢?”随即把送给母亲的礼物呈上——一只精致的鸟笼,里面养着一只绿鹦鹉。此鸟头部圆,嘴呈钩状,羽毛十分漂亮,像披了一身翡翠。这只绿鹦鹉买来已有数月,刘思劲带在身边悉心【创建和谐家园】过了。
刘母听儿子说买这只鸟花了9000元,便嗔怪儿子不懂得珍惜钱财。“你呀,你赚钱不容易,这么大的破费,就不妥当了。”刘母又爱又愠地唠叨个没完。
刘思劲实话实说:“妈,我是这样想的,我正在创办一家公司,很忙,不能抽出太多的时间来看望您,就让这只绿鹦鹉代表孩儿陪陪您老,您可以随时和它拉呱儿拉呱儿啊。”
刘母说:“它怎么陪我,它能代替你吗?你爸去世得早,我都快七十了……”
儿子一时语塞,不知该用什么话来抚慰母亲,就【创建和谐家园】鹦鹉说话。绿鹦鹉模仿着刘思劲的腔调说:“妈妈,您好。妈妈,您好。我是刘思劲,我是刘思劲。”刘母闻声,开心地笑起来:“这绿鹦鹉真乖。”
在家住了一阵,刘思劲就踏上归程。
刘母又形单影只,好在有绿鹦鹉相伴。清晨,她给鹦鹉喂食,它就说:“妈妈,您早。我是刘思劲。”中午,她给它喂食,它就说:“妈妈,您好,我是刘思劲。”傍晚,她给它喂食,它就说:“妈妈,您辛苦了,歇歇吧……”刘母甚感欣慰,寂寞的日子里就像有儿子在身边一样。对它宠爱有加,给它洗羽毛,又怕它凉了,又怕它热了。闲时,也带它到公园逛逛,让它呼吸新鲜空气,见见它的同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