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撼唐》-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不知道殿下会不会采纳他的建议,在他看来这个建议虽然冒险,但却是一个妙棋。他昨夜几乎没有睡觉,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眼圈有些乌黑。

      揉了揉眼睛,李靖深深的呼出一口气,热气刚刚呼出,就在空气中凝结,“真是冷啊!”李靖自言自语。这时,前方也响起了马蹄声,却是崔毗伽。

      崔毗伽也骑着马,他是一个文臣,身体单薄,在寒风下显得弱不禁风,这让李靖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崔毗伽掌管财政,他想要【创建和谐家园】,却是容易不过,但他没有做,这证明此人严于律己,是一个不贪财的人。

      崔毗伽出身于博陵崔家,不过是偏房,地位不高,但学识、人品都是上上之选,也正是如此,他被杨侑寄以厚望,让他掌管财政,此时,他也忧心忡忡。

      他与李靖忧心杨侑会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不同,崔毗伽担心的是,财政的赤字。这半年来,又是给百姓发放粮食,又是练兵,又是打仗,同时对有功之臣大加赏赐,哪一样不耗钱耗粮?就算大兴城富裕,可也经不住折腾。

      “唉!”他心中叹息一声,其实他也知道殿下这是收买人心之举,但财政也在经不住折腾了,尤其是关中今年歉收,粮食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就算殿下再有雄心,又如何能重振大隋?

      他的一声叹息,引起了李靖的注意,李靖招呼着:“崔侍郎!”

      崔毗伽闻言,抬起头也看见了李靖,他拱拱手,道:“原来是李将军。”顿了一顿,又笑道:“听说这一次李将军立下大功,实在是可喜可贺!”

      李靖却是苦笑一声,他与崔毗伽等文臣不同,他深知此时局势的险恶,虽然刚刚取得对李渊的大胜,但随着薛举拿下扶风郡,局势陡然紧张进来,形势反而更加糟糕了。

      不过,李靖并不愿意多解释,他只是苦笑一声,反问道:“崔侍郎为何愁眉不展?”

      崔毗伽也是苦笑一声,道:“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将军,前线一打仗,后方就遭殃啊!”

      李靖闻言,立刻明白崔毗伽言下之意,他顿时眼睛一亮,问道:“可是钱粮吃紧?”

      崔毗伽摇摇头,道:“目前还可支用,但今年各项收支,却是入不敷出,粮食就达到了百万石之巨!”他知道李靖是殿下心腹,当下也不隐瞒。

      李靖却是一愣,惊讶地道:“竟然有这么多?”

      “可不是?”崔毗伽叹息,此时两人并肩而行,寒风中,雪花落下两人头上,显得白茫茫一片。“今年以来,不说别地,就说关中,永丰仓至少输出两百万粮食之多,一部分发放关中各郡,一部分则是大兴城使用,而各郡粮食歉收,不但收缴不上来,还要倒贴,早就赤字了。”

      崔毗伽说的第一点,是上半年的事情,那时朝廷在卫玄的掌控之下,他将大量粮食发放各郡,不料随后有的县城被攻陷,反而成了反贼的粮食,从这点上来看,卫玄其实早就有了异心,只不过那时隐藏得极深,没有人察觉罢了。

      µÚ¶þµãÔòÊÇÑîÙ§ÕÆÈ¨Ö®ºóµÄÊÂÇéÁË£¬ÑîÙ§ÕÆÈ¨Ö®ºó£¬²»½öÃâÁ˸³Ë°£¬»¹ËͰÙÐÕÁ¸Ê³£¬¿ÉÒÔ˵¡°¿÷¡±ÁËѪ±¾¡£

      李靖一时沉默,两人这时到了朱雀大门,两人下马,牵着战马缓缓上前走去,宫廷侍卫检查了两人腰牌,将两人放了进去,两人顺着昭阳门街缓缓而行,一路上与顾览、韩绍、李仁政、丘行恭、骨仪等人打着招呼。

      此时大兴朝廷已经没有完整编制,各部尚书基本缺失,都是由侍郎处理事情,人才缺失非常严重。这对于杨侑来说,不是好事。

      群臣在大兴殿内等候着,不知道为什么,众人觉得今日上朝,气氛有些不对,可是一时之间,众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不久,在礼仪监的喊声中,杨侑缓缓赶来,只见他一脸严肃,身上自有一种不可轻视之感。又是顾览、韩绍等人,此时感觉杨侑已经大为不同,在他身上,隐隐有着一股杀气,这种变化来自于杨侑亲临沙场,更因为他权势日重,当然,这其中也有两人对杨侑的畏惧,卫玄、元迈满门抄斩,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却仿佛还在昨天,作为曾经与卫玄、元迈混在一起的他们,心中更是恐惧万分。

      杨侑进了大兴殿,他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这时,他看见了李靖,他面无表情的扫过李靖,然后目光盯在李仁政的身上,他微微点头,然后坐在了王座之上。

      群臣施礼,礼毕。

      小桂子迈步走出,高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韩绍、顾览低头不语,李靖眼中闪烁不定,这时崔毗伽走了出来,道:“殿下,臣有事启奏!”

      ¡°×¼×࣡¡±ÑîÙ§µÀ£¬ËûÓÐһЩÒâÍâ¡£

      崔毗伽道:“殿下,今年以来,财政入不敷出,米粮耗费巨大,这时臣的折子,请殿下收阅!”

      “递上来!”杨侑说道。小桂子上前一步,崔毗伽走上来,将折子递给小桂子,小桂子转身,又交给杨侑。杨侑翻开一看,不觉皱眉:“今年竟然有两百万的粮食亏空?”他心中也是非常吃惊,就算永丰仓粮食充足,也禁不起折腾啊!

      崔毗伽又说道:“殿下,不止是粮食,钱帛的亏空也足有三百万之巨。”

      崔毗伽这话一说出来,群臣均是议论纷纷,杨侑不觉皱眉,道:“安静!”

      群臣肃然而立,不再多言,杨侑沉吟片刻,道:“此事孤已经知晓,如今乱世,钱粮损耗巨大,也是正常,不过,为了收支平衡,必须要开源节流,崔爱卿,你与民部官员商量商量,给孤理一个章程上来!”

      崔毗伽应着,退下。

      ÑîÙ§¿´×ÅÖÚÈË£¬µÀ£º¡°ÖÚÇ䣬¿É»¹ÓÐÊ£¿¡±

      群臣默默不语,有人低下头,有人闭目养神,有人用象牙笏挡住了眼睛。杨侑冷冷一笑,道:“众卿既然无事,那么孤就说几件事情吧!”

      杨侑站起身来,道:“第一件事情,孤想迁都成都,众卿以为如何?!”

      杨侑这话一说出来,群臣之中,有人惊讶,有人疑惑,有人暗喜,有人悲伤。他们不约而同,都抬起了头,看着那个正一脸微笑的少年。殿下,这闹得又是哪出?

      李靖心中更是震惊,他昨夜给殿下的意见是带兵去洛阳,以洛阳为根基,然后扫除四方盗贼,可是殿下为什么会选择了巴蜀之地?!谁都知道巴蜀之地有它的优势,但也有他的劣势,殿下,是怎么想的?

      Ëû²»¿ÉÖÃÐŵĿ´×ÅÑîÙ§£¬È´¿´¼ûÑîÙ§ÑÛÖÐÒ»ÉÁ¶ø¹ýµÄЦÒ⣬µîÏ£¬ÓÖÓÐʲô´òË㣿ÀÐÄÖоªÒɲ»¶¨£¬µ«ËûÖªµÀÑîÙ§²»ÊÇÒ»¸öÎ޵ķÅʸµÄÈË£¬ËùÒÔËûÖ»ÊÇËûÐÄÖÐÏë×Å£¬²¢Ã»ÓÐÕ¾³öÀ´·¢ÑÔ¡£

      随着杨侑的话音落下,大兴殿内,声音更响,仿佛在闹市口一般,人声鼎沸。杨侑此时没有阻止,他将众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中。这时,李仁政忽然站了出来,道:“殿下,臣以为迁都成都,非常不妥!”

      ¡°Å¶£¿¡±ÑîÙ§ËÆÐ¦·ÇЦµØ¿´×ÅËû¡£

      顾览、韩绍两人对视一眼,非常不解。

      “殿下,迁都一事何等重要,岂是说迁就迁?更何况如今圣上仍在,殿下岂能草率?”李仁政说着,他的话让群臣不由变色,他们心中不解,这李仁政明明是殿下倚重之人,为何此时不支持殿下迁都?尤其这话说的极不客气,很容易让杨侑发怒。

      ¹ûÈ»£¬¼ûʶ¹ýÑîÙ§Æ¢ÆøµÄȺ³¼£¬Á¢¿ÌÌýµ½ÑîÙ§Ò»ÉùÅØÏø£º¡°Àî°®Ç䣬ÄãÊÇ˵¹Â²»ÅäÂ𣿡±

      “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迁都事大,必须要从长计议,同时还要向圣上禀明才对!”李仁政挺着胸膛,毫不畏惧地看着杨侑。

      杨侑猛地一拍王座,站起身来,怒目而视,他大声地道:“李仁政,你好大胆!”他目光有如鹰隼,狠狠地盯着李仁政,道:“孤自掌权以来,先是诛杀反贼,剿灭乱党卫玄、元迈;随后破李秀宁,剿除关中群盗;前些日子,更是击破李渊!如此种种,难道都要先向圣上表明吗?难道孤做不得主?”

      “你口口声声说何等重要,难道这些事情,不重要吗?”杨侑冷冷地看着李仁政,目光中,已经有了杀机!

      顾览余光扫过,他微微颔首,韩绍心中沉思。而李靖心中却更加疑惑了,此时,他也不明白李仁政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Õâʱ£¬¾ÍÓÖÌýµ½ÑîÙ§ÎʵÀ£º¡°ÀîÈÊÕþ£¬ÄãÖª×ïÂ𣿡±

      李仁政依旧听着胸膛,道:“殿下,臣对大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但迁都一事,还望再议啊!”

      杨侑冷然看着他,忽然冷笑一声,道:“李仁政,纵观孤的功绩,足以震古烁今,孤的智谋,绝非你这等捉笔小吏能懂!你还不退下!”

      李仁政似乎和杨侑顶上了,他一扭脖子,道:“殿下,臣并不敢抹杀你的功劳,但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臣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为了大隋!殿下,恕臣直言,殿下若在一意孤行,便是第二个圣上,大隋江山灭亡不久了!”

      第123章朝廷风波〔下〕

      李仁政这话说出来,群臣就感到不妙,非常不妙!

      李仁政太大胆了,他今日是怎么了?是不想活了吗?怪不得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原来是这个问题。

      果然,听了这话,杨侑眼神大变,他大喝一声,道:“李仁政,你大逆不道,其罪当诛!”他目视着他,口舌之中,全是杀意:“来人,将李仁政庭殿杖毙!”

      李仁政不由后退两步,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殿下,微臣之心,全在大隋,迁都成都,这是取死之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杨侑冷哼一声,道:“哼,大逆不道之人,孤不会留着,不必多说了!来人,拖出去!”

      骨仪急忙走出来,道:“殿下请息怒!李侍郎虽然无礼,但心在大隋,并没有恶意,还望殿下开恩哪!”

      李靖目光闪烁,他正要说话,这时崔毗伽走了出来,跪在地上,道:“殿下,李侍郎心直口快,是一心为大隋之人,还望殿下饶恕!”

      李靖急忙走出,他也跪在地上,道:“殿下,微臣求殿下开恩,饶过李侍郎!”

      ÑîÙ§ºÝºÝµØ¿´×ÅËûÃÇ£¬µÀ£º¡°ÄãÃÇ£¬¶¼·´ÁËÂ𣿣¡¡±

      “臣等不敢,但请殿下饶过李侍郎!”骨仪说道。

      这时,顾览、韩绍等人也走了出来,道:“请殿下收回成命,饶过李侍郎!”

      杨侑闻言,他狠狠地一挥手,道:“反了,你们都反了!难道你们不怕死吗?!”

      群臣默默跪在地上,一个也不起身,杨侑怒目而视,他看着众人,胸膛猛烈起伏着,似乎在坐着激烈的斗争。这时,老臣窦璡、萧瑀也出列,为李仁政【创建和谐家园】。

      杨侑死死的看着他们,良久,他冷哼一声,一挥手,道:“罢了!既然众卿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À´ÈË£¬ÍϳöÈ¥£¬Í¢ÕȶþÊ®£¡¡±ÑîÙ§ÀäÀ䵨µÀ¡£

      两名庭殿武士走上来,一左一右,抓起李仁政的双臂,向后拖去。骨仪眼中含着泪水,道:“殿下,李侍郎柔弱,那里受得住二十廷杖?”

      杨侑冷哼一声,道:“骨爱卿相陪李仁政,孤可以满足你的心愿!”

      骨仪叹息一声,他不知道为什么殿下竟然会变成这样!原本英明的模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刚愎自用,不听人劝!事实上,他对殿下迁都成都一事也是持反对态度!

      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不能劝,他并不怕死,可是他怕死的没有价值。

      这时,大殿外传来殴打的声音,每一棍落下,就传来李仁政痛苦的叫喊声,一开始他的叫声还很大,时不时还传来大隋将亡的声音,但随着一棍接着一棍,李仁政的声音渐渐低了,最后竟然死一般的沉默。

      一名庭殿武士走上来,禀告着:“殿下,他昏过去了!”

      ÑîÙ§ÎʵÀ£º¡°´òÁ˶àÉÙ¹÷£¿¡±

      武士回答:“启禀殿下,有十五棍!”

      “哼,废物东西,十五棍都受不了,就这身板还能兴复大隋?!”杨侑冷冷地说着,又道:“弄些冷水,将他浇醒,继续打!”

      骨仪道:“殿下,这么冷的天,恐怕……”他的话没有说完,却被杨侑一瞪,硬生生地憋回了肚子里。

      看到骨仪被吓成这样,群臣更是默然不语,不久,声音再度传来。又过了片刻,庭殿武士上来回报:“殿下,二十廷杖已经打完!”

      杨侑点着头,他眼中带着杀意,看着群臣,道:“诸位爱卿,迁都成都一事,还有异议吗?”

      群臣相互看了几眼,同时点头,齐声道:“臣无异议!”

      杨侑满意地笑了,他看着群臣,道:“既然如此,骨仪,你负责在一个月之内,将关中百姓登记在册,先把愿意去巴蜀的百姓编成第一队,先入关中。”

      “其次,不愿意去的,优先将年轻人迁入!孤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此时一定要办妥!若是缺人,孤会让李靖派人协助你!”

      “臣领命!”骨仪说着,心中叹息。

      杨侑又将目光看在崔毗伽身上,道:“崔爱卿,孤也给你一个月时间,你组织渭南、华阴民夫,将永丰仓的粮食押解至汉中!此外钱帛,甲胄,在随后一个月内运输完毕!”

      这又是一个难题,崔毗伽微微犹豫之后,道:“臣遵旨!”

      杨侑这时将目光放在了李靖身上,他先默然不语,半响,这才说道:“李爱卿,孤给你一万精壮士兵,你务必要在半个月之内,将子午谷线路探察,若有损坏,尽快修复,同时,孤会派人前去汉中,让他们也同时修葺,加快进度!”

      李靖犹豫了片刻之后,点着头答应。

      关中通往汉中,有三条路,一条路是褒斜道,它从郿县西南三十里开始向南延伸,谷道全长四百七十里。主要是沿褒水和斜水河谷而行,河谷两岸深险,悬崖壁立,通行不易,主要是靠栈道而行,历代多走这条路,一般商人也是走这条路,

      另一条是傥骆道,从盩厔向南延伸,谷道全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越秦岭主峰一段,比褒斜道更难行走。

      然而,最难行走的却是子午谷,子午谷全长六百六十里,且道路多处断绝,历朝历代都不会首先这条道路,殿下为何要走这里?

      李靖的心中非常疑惑,但他并没有询问,他知道杨侑在气头上,还是等等再说。

      杨侑吩咐完,冷哼一声,大步走了出去。他似乎气坏了,只说了这一件事情,就甩袖而去,这让群臣暗地议论纷纷。退朝之后,群臣回到各部,依然提不起精神,要去巴蜀的话,便是要抛弃了家中所有,他们都舍不得。

      ÑîÙ§»Øµ½¹¬ÖУ¬ÏÈÈ¥ÁË·¿ÀÔçÓÐÒ»È˵Ⱥò£¬ÑîÙ§¿´×ÅËû£¬Ð¦µÀ£º¡°Õ⼸ÈÕ£¬°®Çä¿É°²ÐÄÔÚ¼Ò¡£¡±

      那人笑道:“殿下,莫非真要迁都成都?”

      杨侑叹口气,道:“或许他说得对,退一步海阔天空,去了巴蜀,未必是坏事啊!”顿了一顿,又道:“你可要认真些,莫让人看出破绽!”

      那人点点头,道:“殿下放心。”

      午时时分,几乎城中所有人都在商议着此事,在香格里拉的一处,几个食客围成一圈,正在低声地说着。

      一个精瘦汉子道:“嘿嘿,你们是没有看见代王那个势头,几乎要将李侍郎给宰了!”

      “有那么严重吗?”一人问道。

      “就是有那么严重!”精瘦汉子斩钉截铁,他一口小酒喝下,道:“嘿嘿,要不是群臣阻拦,恐怕李侍郎就要身首异处喽!”

      他说的眉飞色舞,仿佛亲眼看见一般,这时,一个穿着青衣,下颚留着几缕胡须的男子凑过来,道:“听说殿下英明神武,怎会做出这等蠢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