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捡漏》-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要的没?”

      话音刚落,两张茶桌边上的十几个老头全都起身过来。

      个个嘴里都嚷嚷着我要,我要。

      就那么一套五福临门五帝钱,个个都想要,最后就只有一种法子。

      价高者得。

      随后各个老头的报价更叫人惊喜不断。

      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最是豪气,一口叫出了三万五的高价,成为全场第一。

      老头拍着胸口大声说道:“我儿子有的是钱,他新办公室就缺一套五帝钱。”

      “你们谁也别想跟我争。”

      三万五的高价出来,其他人都没了言语,冲着老头洗刷了几句各自回座,继续唠嗑吹牛。

      老头打了个电话,没二十分钟就有人送来了钱。

      再次签了转让合同,金锋手里又多了三万五千块钱。

      “小伙子,还满意吧。这个五福临门现在可是抢手货,平时也就八千出头,这套品相属于极品,也算是卖了个好价钱。”

      “以后但凡有好东西,尽管送过来。我覃允华开的銭莊,只要是钱币,我都收。”

      “当然,假的,我可不要,哈哈……”

      拿了钱,金锋也不多话,冲着覃允华点点头:“覃馆长大气。”

      也就在这时候,覃老的电脑传来了企鹅的滴滴提示。

      覃老哟了声,笑着说道:“来了。嘿,是我的老同学,粤东省省博副院长王怀礼……”

      “这么快就发过来,希望是个好消息。”

      一旁坐着很久都不敢说话的孙林国顿时间跳起来,眼巴巴的看着电脑,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覃老当着孙林国的面点开了文档文件。

      传过来的是一张发黄发黑的信笺,上面的蝇头小楷,工整整齐,就跟印刷品一般。

      信笺上盖了一方印戳图章,估计是年深日久,早已看不起图章上的字体。

      不过这难不倒覃老。

      先将信笺上的印戳图章放大,跟着彩印出来,接着两张信笺上的图章对比。

      猛地间,覃老脸就白了。

      身子呆了呆,手僵硬的放着。

      “怎么样?”

      “不对吗?”

      孙林国见到覃老这般模样,嗓子都变了,双手轻轻颤抖,颤声问道。

      覃老面色凝重,双手各自捏着一张信笺,沉吟半响,轻声叹息。

      “孙先生,恕我眼拙。这东西,我看不准。”

      “抱歉。”

      一般古玩行里说看不准这话,那都是客气委婉的话,懂行的自然知道这句看不准的意思。

      孙林国一下子瘫了,软软一【创建和谐家园】坐下去。

      “连您都看不准?!”

      “那就是假的咯。”

      “假的,假的……”

      覃老语气和缓,不疾不徐的说道:“给我这信笺的,是我在天都大学的老同学,现在是粤东省省博的副院长……”

      “信笺上是雍正年间粤东省一个知县的奏折。上面的图章也是胆昭日月。”

      “我同学的信笺肯定没问题,刚我比对之后,孙先生你的图章跟那册奏折上的图章,在纹理上有出入。”

      孙林国呆呆问道:“什么纹理?”

      覃允华耐心的解释道。

      “在古代,无论是官家印玺还是私人印章,都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凭证,更是每一位名家大家视为面皮脸面的象征。”

      “古代的伪作和做伪比起现在来也不逞多让,因此,很多名家大家的私人印章在制作完成的时候,会故意的在印章刻一些特殊的纹理……”

      “也就是相当于现如今的二维码和防伪标记。”

      “这种处理在当时也是极为有效的防伪手段,一直沿用到了改开。”

      “在我们这一行,每一个名家大家的图章和印章那是入门的必修课,当初我在燕大念书,光是记背那些名家印戳就足足花了一年……”

      金锋在一旁听了这些话也暗地点头。

      “改开以后,做伪的人越来越多,做伪的技术日新月异,做出来的东西连专家都得打眼。”

      “尤其是在私人印戳上,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前鉴定字画最重要的印戳和图章在电脑跟前,完全没了效用。”

      “因为电脑可以把任何印戳的任何纹理都能仿造出来,纹丝不差。”

      “所以,现在在字画鉴定这一块,名家的印戳和印章早已成为了过去式。”

      “孙先生您的这方图章……你其实你也大可不必往心里去。”

      “毕竟最为关键的印章实物我没看着,你手里也没有,我也只能根据您给的图章来判断……”

      “最好的法子就是把实物找来。那就基本能一锤定音。”

      孙林国压根没听到这话,神情恍惚,身子摇摇欲坠。

      覃允华看在眼里,嘴里笑着安慰。

      “我这个人说话口没遮掩,你是老薛的校友……”

      “有得罪您的地方,还请您别往心里去。”

      覃允华话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自己看在老薛的面子上,实话实话。

      孙林国哪里听得进这些话,闭目长叹,老泪长流,声泪俱下。

      “这个畜生,败家子,败家子呀败家子……”

      “我还不如不生他……”

      “我真不该生这个小畜生出来……”

      ------------

      0016 一步步重头来 感谢蛋哥打赏!

      孙林国挣扎起身来,冲着覃允华鞠躬,双手送上大红包。

      “劳烦覃老,请务必收下。”

      覃允华却是将红包推开,轻声说道:“举手之劳,没必要。”

      “忙没帮上,先把你的事了了再说吧。”

      孙林国一抹眼角老泪,颓然点头,挎着包失魂落魄出门,不住的摇头叹气。

      覃允华也摇摇头,看看两张信笺上的图章,喃喃自语。

      “胆昭日月!”

      “还真没听谁说起过这玩意。”

      忽然覃允华想起一件事来,再抬头,却是没见着了金锋。

      又把金锋签的转让合同拿出来,右手食指临在半空勾勾画画,不时的抽着冷气,啧啧赞叹。

      “好字呐,真是好字……”

      “多少年没见着这么好的字了。”

      金锋揣上了三万八千块钱早已离开了銭莊,自己已经打定了主意,先把自己的身体弄好。

      自己的身体实在太差,要想恢复非三五月能办成,唯一的法子就只能采用食补。

      自己脑子里记录了千百个方子,金锋选择了一个,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是第一步。

      骑着板车去了三环国际商贸城,这里是本省最大的药材批发市场,也是全国单体最大的药材专业市场。

      从源头上拿的药材肯定要比在药店里拿的要便宜,而且还便宜得多。

      占地二十万平米的市场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现在又值虫草开市的季节,全国各地包括港岛、宝岛和澳岛知名的中药堂和公司最专业的药材师父们全都汇聚在这里,大肆采买。

      工业化革命以来,全球污染日甚一日,早已不堪重负。

      而国粹中医亦是日渐衰败。

      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中药药材的短缺和品质的不足。

      虽然各个大药厂大药堂都建立了自己的药材基,但人工培植的药材永远都赶不上天生地长的野生品。

      药材城走了半钟头,金锋再没勇气走下去。

      自己方子里的药材在这里都有,但年份却是差了老大一截。

      刚问过一家参店,三十年野山参价格是一千块一克,当金锋问那家主人,百年野山参的价格的时候,店主看金锋的样子就像是看绝迹的恐龙。

      走了几家遭受的待遇都是这样。

      有个闲得无聊的店主冷笑对金锋说道,现在这年月,别说百年野山参,就算是五十年的野山参也属于稀罕物价。

      整个白头山五年来,也就去年有一支采参队伍挖到过一支五十年年份的野山参。

      当时还录了视频,点击量破了千万。

      今年,连根野山参的毛都见着。

      走出市场来,金锋也有些气馁,虽然现在是千古未有之盛世,但有些东西却是再也见不着了。

      老山参是调理自己身体的主药之一,没了老山参,方子也就没了疗效。

      就算找到了百年老山参,金锋目前也没财力购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