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捞尸人》-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太爷,你答应他了?”

      “对啊,怎么了?”

      “他背上不是有,有那个……”

      “太爷知道啊,本不打算去的,但他又把封利钱加了一倍,而且是仨兄妹一起加,这就不得不去了,嘿嘿,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可是危险……”

      “小远侯啊,有钱能使鬼推磨,危险是相对于钱不够,你看着吧,刘瞎子肯定也会去的。”

      “太爷……”

      “小远侯啊,你太爷我吃的就是这碗饭。再说了,没事的,太爷我见过的风浪多了去了,还没翻过船哩。”

      “什么时候去?”

      “这要看刘瞎子定日子了,不过估计快了,得提前,你爷爷汉侯刚来给你送衣服时说,马上要组织大家去挑河了。”

      “挑河?”

      “嗯,就是挖河啊,几十年的老传统了,十里八乡的……不,是整个江苏农村的壮劳力,基本都得去的。

      所以啊,得赶在挑河前,把冥寿给办了。”

      ……

      “得赶在挑河前,把冥寿给办了啊,不然家里都不得安生。”

      牛福走出李三江家没多远,就站在小河旁的一棵树下,一只手撑着树另一只手解着裤腰带,准备放水。

      等放完后系裤腰带时,他又莫名感觉自己好像背挺直了一些,甚至还原地小蹦了一下。

      回头再看一眼不远处的李三江家,牛福心里不由感慨:

      “看来这三江叔和刘嬷嬷一样,也灵!”

      ……

      李追远走进屋里,看见刘姨正在给纸人上色,刘姨笑着对他招了招手:

      “小远,要来玩么?”

      “不了,刘姨,我现在有事。”

      “好,你先忙正事。”刘姨笑了,她觉得这孩子一本正经的模样,真的很可爱。

      李追远小心翼翼搬开一个挡在楼梯口的纸房子,向下走去,看见了一扇生锈的铁门。

      门前地上有一双布鞋,李追远弯腰在里头找到了一把钥匙,钥匙捅进去,打开了门锁,往里一推,一股尘封的霉哄味当即涌出。

      里头黑黢黢一片,李追远伸手在靠门的墙壁那儿摸索着,终于摸到了一根绳子,向下一拉。

      “嘀嗒。”

      没反应。

      又拉了两下。

      “啪!”

      灯没亮,绳断了。

      没办法,李追远只能跑回上头,在门口柜子的抽屉里,找到了手电筒。

      扭开后盖,里头是空的,好在电池也在抽屉里,两节大【创建和谐家园】电池往里一投,盖子转回去,试了下,亮了。

      重新返回地下室,往里面探照,里头空间并不大,并非是一楼的原版面积下挖,但东西可真不少,而且摆放得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看来,太爷当初确实用心规整过,但也的确几年没下来了,东西上头积的灰都已是厚厚的一层。

      李追远走到一个架子前,他的目光率先被一把桃木剑吸引,拿起来,吹了一下,尘土飘飞。

      “咳……咳咳……”

      咳嗽完后,李追远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这把剑。

      上面雕刻着各种看不懂的纹路,还贴着一些能反光的金属片,另外,还有一些篆字。

      总之,造型很古朴,内容很丰富。

      李追远欣赏得很仔细也很投入,直到,他将手电筒照在了桃木剑的剑柄下端,将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山东临沂家具厂。”

      李追远:“……”

      将桃木剑放下,李追远又拿起旁边的一把铜钱剑。

      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先看剑柄,又看了看剑侧,确认没有出厂声明后,再仔细观察剑身。

      “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

      虽然铜钱年代不算久远,但应该是真的。

      不过,当李追远继续仔细拿手电筒照射时,忽然发现里头还有东西夹杂着,大小和铜钱区别很大。

      他用手指抠了抠,抠不下来,只能在剑身其它位置继续找,很快又发现了相同大小的,这次看清楚了……

      居然是很多1分钱5分钱的硬币!

      这剑外头用的是铜钱,里头全是硬币,而且连1角的都找不到。

      虽然分币也是币……不能算假吧,可这么一掺和,李追远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把铜钱剑放了回去,李追远继续往下找。

      他看见了两面很大的旗,不,看它的长条形状,应该叫幡更合适。

      这两面幡占据了很大的台面空间,一个是通体黑色,另一个则是紫色。

      黑色这个,上面绣了很多骷髅头和蛟龙,看起来邪气四散;

      紫色那个,上头绣了很多花鸟和金龙,看起来正气凛然。

      李追远尝试把其中一面拿下来,却发现自己单手根本拿不动,只能把身子往台面又靠了靠,手电筒贴近,继续细翻。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他觉得应该能找到。

      果然,在黑幡的木质把柄上,李追远找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毛笔字:李记白事队。

      它,甚至不是繁体字,而是简体字。

      李追远回忆起来,先前在大胡子家办丧事时,小黄莺所在的白事班子,也拿出了很多法器道具,那些东西都是按捆来算的,完事儿后都打包丢卡车上。

      很快,在紫幡上李追远也找到了字,不过这次是繁体字,却多了句:

      “薛记白事班,拿错生儿子没腚眼。”

      “唉。”

      李追远叹了口气,将幡布扯了回去。

      先前刚进来时的那股期待与雀跃,已逐渐褪去,现在的他,心里越发平和了。

      太爷没有骗自己,确实是收的一群……破烂。

      小时候,自己经常被妈妈带去工作地点,那时候文物保护没现在这般严格,很多文物连个玻璃罩都没有,甚至都可以近距离触摸。

      所以,李追远曾近距离观察过很多法器,佛教的庄严、道教的古朴、喇嘛教的神秘。

      以前看的时候因过于量大管饱,甚至有些腻,但不管怎样,都不是眼前这些可以去比拟的,至少……它们不带标签。

      是的,李追远在接下来的几件道袍上,看见了标签,还标了尺码。

      那件明黄色的道袍后头,还有个贴条没撕,写着:剧组专用。

      李追远还发现了三大筐的符纸,他先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触感光滑,纹路他看不懂,但可以瞧得出是一气呵成,写得很漂亮。

      这不由让他感到有趣起来,又翻起其它符,发现里面种类真不少。

      但很快,李追远发现了不对劲,当他将两张同类符放在面前时,竟然分辨不出区别,它们连最下角的顿笔缺口都一模一样。

      所以……这是印刷的?

      李追远揉了揉眼睛,他看得眼睛都有些酸涩了,他甚至怀疑,太爷囤了这么多东西在这里,可能原本打算组建一个白事班子,加上上头的桌椅碗盆和纸人,正好凑一个丧事全产业链。

      不再去看那些物件儿了,李追远走到最里头,这里有十几个箱子摆在这里。

      记得太爷说,这是别人放他这里寄存的,里头都是书。

      “嗯?”

      李追远弯下腰,拿手电筒照着箱子仔细查看,这材质……和家属院里喜好收藏的周爷爷家里那件几乎一模一样。

      那次周爷爷因收了一件箱子,兴奋得马上喊老友过来炫耀,自己也被喊过去泡茶。

      自己眼前,像这样的箱子,有三件。

      其它箱子虽然材质颜色不同,但李追远观察了一下,质地都不差。

      李追远心里不由又升腾起些许期待,这么名贵的箱子里装的,应该不是出版社的书吧?

      再者,过去国营出版社,也不可能出像《金沙罗文经》这样的书,毕竟封建迷信。

      箱子上残留着封条痕迹,应该早就被扯掉了,原本还有锁,但也被撬掉了。

      李追远觉得,应该是太爷做的,所以,真的是别人寄存在太爷这里的么?

      即使没上锁,李追远推开箱盖也是费了好大劲,等打开后手电筒往里一照,李追远当即深吸一口气。

      书,书,书,全是书!

      而且不是印刷的,从封面上就能看出来,是手写。

      上学时,每学期班上都会迭代好几套教材,但他也就在翻看第一遍时觉得有意思。

      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了一种被书包裹的幸福感。

      他连续拿起了好几本,看了下封面,发现都是《江湖志怪录》,分为很多卷。

      这里的“江湖”,不是武侠,而是真的江和湖。

      李追远夹着手电筒翻开第一卷,发现里头不光有文字还有插画,其中就有一幅画的是水流里站着行走的一个人。

      这本书里,居然有描述死倒?

      这里不是看书的地方,将书闭合后,李追远在这箱子里翻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把这套书给找齐了。

      《江湖志怪录》,总计四十二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