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拣宝》-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再看这玉色,灰白发青,也不是什么好料。”

        俞飞白评点下来,十分肯定道:“也就是在老板你的店里,才开价三千块。如果是在外面的地摊,三百块就可以拿下来了。”

        其实,这块玉鱼也没有俞飞白说得那么差。至少玉鱼身上的鳞片,还是雕刻了,只不过刀工线痕较浅,若隐若现而已。不过,如同店主把玉鱼吹得天花乱坠一样,买家想要压价,肯定要把东西贬得一文不值。

        “得,听小兄弟这么说,就知道你也是个行家。”店主苦笑起来,叹气道:“不过,东西是我花一万块收下来的,你成心要想,我可以【创建和谐家园】让给你。”

        这种话,王观和俞飞白压根不信,店主看起来又不傻,怎么可能出这样的高价,买这个品相这么次的玉鱼。

        “老板,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要价一万,不是我寒碜你,而是你坐地起价了。”王观有些不满道:“就三千块,成就成,不成我们就去别家了。”

        看得出来,王观不是在说笑话,店主立即咬牙道:“好,我看小兄弟顺眼,就算是亏本,也交你这位朋友了。”

        “那就包起来。”

        王观才懒得理会店主场面话,直接挥手道:“你这可以刷卡吧?”

        “当然可以。”店主点头,拿了个小巧盒子,把玉鱼装起来,等到王观刷卡,付款之后,才兴致索然的送他们离开。

        出门,走了几十步,俞飞白立即伸手道:“王观,把玉鱼给我看看。”

        “怎么了?”王观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把玉鱼递了过去。

        “刚才在店里,我不方便仔细观赏,现在玉鱼到手了,我肯定要好好的鉴定。”俞飞白说道,拿起玉鱼,就迫不及待的反复观看起来。

        王观一怔,忽然明白过来,顿时哭笑不得道:“你该不会是认为,我又拣漏了吧。”

        “难道不是?”

        俞飞白理所当然道:“不是漏的话,你买来做什么。”

        “单纯观赏不行啊。”王观笑道。

        “切,谁信。”俞飞白嗤之以鼻,继续打量玉鱼,若有所思道:“别看这个玉鱼不起眼,我可是听钱老说过,古代由于战乱频繁,很多藏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宝物,想出了许多掩护东西的障眼法。”

        王观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什么障眼法?”

        “什么石中藏玉、一叶障目、雾里看花、镜花水月、蜃龙迷踪等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神秘莫测,让人难以分辨真假。”俞飞白认真说道:“王观,你别不信,知道现在的许多赝品为什么能够以假乱真吗?就是因为,这些造假的人,把这些手法反过来使用了。”

        “以前的障眼法,就是把真的宝物,通过一些巧妙高超的手法掩藏起来,让人看起来是假东西,就不会动了。”俞飞白轻声道:“可是,现在一些人,却使用这种手法,把假的东西,弄得和真的一模一样,让人上当受骗,甚至连专家也打眼了。”

        “这么厉害?”王观惊疑道,其实心里已经信了八、九分。

        “钱老曾经告诉我,真正的古玩造假技术是绝对保密不公开的。凡是社会上流传的造假技术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过了时不用的。”

        俞飞白摇头道:“可是很多人并不明白,以为随便在网上搜索,就可以识别古玩造假的手法了。却不明白,真正的核心造假技术,那是人家吃饭的根本,怎么可能会随便泄露出去。”

        “当然,市面上那些一眼假,粗制滥造的东西除外。”

        最后,俞飞白笑道:“说不定,那些掌握了传说中障眼法的人,一定非常鄙视那些粗制滥造的人,觉得他们没有丝毫的技术含量,完全上不了台面。”

        王观点头,好奇问道:“那你见过那种以假掩真的东西吗?”

        “就是没有见过,所以才格外好奇啊。”

        俞飞白叹气道:“钱老以前,曾经见过一次。这类以假掩真的东西,本来就比较稀少,加上掩饰的手法非常的高明,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就当成普通东西处理了。所以,相对真正的东西来说,这类障眼法掩饰的宝物,更加容易遭受毁坏。”

        王观深以为然,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好东西就算是被人掠夺了,也会珍惜呵护。可是,看似普通的物品,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往往容易毁于战火之中。

        与此同时,王观若有所思道:“以真掩假的东西,你没有见过,那么以假乱真的东西,你应该有所了解吧,比如说刚才的白玉山子。”

        “哈哈,你也看出来了?”俞飞白笑道。

        “这倒不至于,我还没有上手呢,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王观笑道:“不过,我可以从你的表情判断出来,这东西可能存在问题。”

        “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真的东西。”俞飞白笑着说道:“听清楚了,是不真。不是赝品,也不是假玉。”

        “为什么这样说?”王观不太明白其中的区别。

        “赝品,就拿其他玉料,比如青海料、俄料、韩料之类,通过一些手法,伪装成为真正的和田。虽说,定义上,无论是青海料、俄料、韩料,都是统称和田玉。但是,在我们这些玩家心目中,那些都是赝品。”

        俞飞白带着几分鄙薄,痛骂了几句奸商,然后继续说道:“至于假玉,更加好理解了,直接拿石头染色,充当真玉,更加可恨。”

        “那么,刚才那个白玉山子呢?”王观好奇问道:“不是赝品,又不是假玉,难道是真东西不成?”

        “的确是真东西,只不过真得不够彻底。”俞飞白微笑解释道:“刚才我上手轻按,发现这玉山的质地是坚硬了,但是强度与真正的和田玉相比,还有一点差距。”

        “我不是说过了吗,我玩玉好多年了,这种差异,我可以分辨出来。”

        俞飞白有些得意,笑眯眯道:“一上手,我就知道了,那个白玉山子,肯定是用真正和田玉料的粉末,通过化学手段,重新合成整玉,然后再雕琢成形的。”

      第82章 揭开你的面纱

        “嘿嘿,这种手段虽然巧妙,但是却瞒不过我。”俞飞白笑道:“如果,这样都栽了跟头,岂不是让人笑话,更说明我白玩十几年的玉了。”

        “你厉害。”王观微笑夸赞起来。

        “厉害什么,不如你厉害,反正我从来没有拣过漏。”俞飞白闷声道,又反复打量玉鱼,良久之后,才把玉鱼还给了王观。

        “怎样,看出什么障眼法没有,不是漏吧?”王观笑道。

        “我看不出来。”俞飞白奇怪道:“不过,东西确实不怎么样,你为什么要买?”

        “都说了,是用来玩的。”王观说道,顺便打开特殊能力一看,只见小巧的玉鱼身上,散发出一抹白色的宝光。充分说明了,这玉鱼就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东西。

        “这有什么好玩的。”俞飞白摇头道:“其实,刚才那个老板说得挺对。古玉除了传世的精品,大部分真的比不上新玉。你想玩赏,不如买新玉算了。”

        “有机会再说。”王观笑道:“前两天,我看了点关于盘玉的知识,今天正巧看到了这玉,就动了心思,想买回去盘一下。反正,也不值什么钱,盘坏了也不要紧。”

        “这样说,你是打算武盘了。”俞飞白饶有兴趣道。

        “嗯。”王观点头道:“文盘太耗时间了,要三五年才有点效果,而且只是表面光泽而已。如果想要玉件通体亮透,晶莹如水,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就不用妄想了。”

        “也是。”俞飞白点头道:“相对来说,还是武盘见效快,不过就是容易伤玉。”

        这里所说的文盘、武盘,是指盘玉的两种手法。

        文盘,就是藏玉在身,通过佩戴、把玩、触摸,让玉器与恒温的人体长久接触,以达到养玉的目的。至于武盘,就是借助外力盘养,用干净的白布不断磨擦玉器,受热产生的高温可以将玉中的土气迅速逼出,使其晶莹润泽。

        当然,武盘的缺点,也十分的明显,一旦操之过急,玉料就会受损。虽然有这样的隐患,但是王观也想尝试一下,毕竟他可等不起几十年的时间。

        “那你自己慢慢玩吧。反正,你现在不差钱,盘坏了也没关系。”

        这时,俞飞白笑道:“对了,教你一个武盘的办法。这是清代的古法,用千瑙壳、千麦久、平淡碎竹叶,与玉鱼一同装进软布袋里。然后用手不断的盘弄布袋,让玉鱼表面的灰色去掉,再改用白色细布擦拭。这样循环往复,玉鱼应该很快就恢复光泽了。”

        “你试过?”王观问道。

        “没有。”俞飞白摇头笑道:“这是钱老传授给我的,只不过,我很少买古玉,我一直没有机会实践。”

        “原来,让我做小白鼠啊。”王观笑道,心里多少有些羡慕。

        有人带就是不同,许多书上没有的秘闻秘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难怪,古玩圈子里,经常要有一个引路人,才能融入其中。

        “嘿嘿,我只是提个建议,而已。”俞飞白强调,又狡黠道:“至于用不用,在你。”

        王观一笑,却也打算试一试。反正,这个时候,两人也没有逛古玩店的兴趣了,就在购物街买了武盘需要的东西,立即打道回府。

        回到游客中心之后,也差不多是黄昏时分。房中,没有高德全的身影,打电话才知道,他去和苏文弈聚餐去了。

        王观与俞飞白,自然不会傻等,解决晚餐之后,也各自回房整理东西。毕竟,逛了大半天的街,肯定也买了一些旅行纪念品之类的玩意。

        大半天时间,王观就买了两大包东西,打算明天寄回家。不久,整理好东西之后,王观也感觉有几分疲软,直接躺在床上,休息一会,才恢复几分精神。

        与此同时,王观伸手在床头旁边的皮箱中解开密码,然后摸索了片刻,拿出一枚灰蒙蒙,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珠子。

        “金蟾含珠,石中藏玉,倒也是契合。”王观喃喃自语道:“不过,掩藏之人,也未免太小心了吧,一层保护不够,居然还来个双层保险。如果,我不是有特殊能力,恐怕也不知道,这枚看起来普通的珠子,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王观可以想象,就算有人把三足金蟾打碎了,看到里面的珠子,也绝对不会知道,这珠子非同一般。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它当成垃圾扔了。

        “明珠蒙尘,这是最大的悲剧。”

        王观微笑道:“现在,就让我揭开你的面纱,露出本来面目吧。”

        嘴上是这样说,但是怎么还原珠子本身,在一时之间,王观也没有什么头绪。

        沉吟了下,王观决定从最简单的开始,先倒了一杯清水,然后再拿起一块白纱布浸湿,拧半干,轻轻地在珠子上拂拭起来。

        这个时候,王观也注意到,珠子沾了水,颜色愈加深沉了。不过,珠子的表面,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种不起眼的褐色。

        “果然,破解障眼法,不是那么容易啊。”王观轻轻皱眉,有点儿束手无策的感觉。

        挠头想了想,王观迟疑了下,忽然把手中的珠子,轻轻的投进了盛了清水的杯中。咕咚一声,微重的珠子,立即沉入了杯底,溅起一小串水泡。

        也就是在这时,王观仔细留心的观察起来。

        一分钟过去了,珠子就安静的躺在杯底,一点儿变化也没有。然后,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时间在流逝,转眼十几分钟过去了,珠子依然如故。

        王观揉了揉微酸的眼睛,心里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

        然而,他却没有取出珠子,让珠子在清水中继续浸泡下去。反正,就算王观辨识不出珠子是什么材料的,但是质地坚硬,如玉如石,肯定不会让水给融化了。

        接下来,王观不再盯着珠子看,而是拿起一本古玩书籍,低头翻阅起来。只是时不时的偶尔抬头,再望一眼,发现珠子还是没有异常变化,就干脆沉醉于知识的海洋中了。

        不知不觉之中,王观已经把一本书翻阅完毕,眨了眨有些干涩的眼睛,才猛然醒起自己在做实验呢,连忙抬头朝杯子看去。

        “咦!”

        一刹那,王观就发现,水中的珠子,终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83章 老子西游,紫气东来

        此时此刻,沉在杯底的珠子表面,竟然浮现了一粒粒细微的小气泡,好像肥皂的小细泡沫一样,粘稠的挂在了四周。

        看到这个情形,王观惊喜交集,明白自己的策略成功了。无论是什么物质,包裹在珠子的表面,掩饰了它的本来面目。但是,在水中泡久了,总会出现一些端倪的。

        这是良好的开端,王观仔细观察之后,也发现在珠子的表面,的确是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小气孔,充分说明了其中有空隙的存在。

        这时,王观很想拿起珠子,把掩饰在珠子表面的那层东西剥开了,但是又担心浸泡的时间不长,不够彻底,只好耐心地等待下去了。

        王观看准时间,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珠子表面上的气泡越来越多,显得十分的密集。细小的气泡密布在珠子四周,让它看起来好像一团大泡沫。

        甚至,这些气泡的浮力,居然把珠子微微的托了起来,距离杯底半厘米高。王观见状,反而心平气和起来,收敛跃跃欲试的心情,慢慢地等待、观察下去。

        与此同时,王观又使用了特殊能力,凝视着杯中的珠子。在一片煌煌炫目的紫金光芒中,他的目光穿透出珠子表面的气泡,渗进了其中。

        然后,王观就顺理成章的看见了,依附在珠子表面,有一层非常轻非常薄的膜衣。这层膜衣十分的细密,把珠子完全遮挡起来,掩盖了它的真正实体。

        透过膜衣了一丝丝缝隙,王观也看到了珠子的模样,尽管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的一抹鲜艳亮丽,却让他可以肯定,这枚珠子绝对不是凡品。

        事情正往好的方面发展,王观也不再浪费精神,收了特殊能力,以肉眼旁观下去。

        注视许久之后,王观发现细小的气泡更加浓密,说明了膜衣与珠子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大,可以已经充塞了整个表面,随时会把薄薄的膜衣撑裂。

        “咝咝……”

        就在这时,王观突然看到,珠子发生了激烈的反应,浓密的气泡,哔叽啪啦全部碎了。气泡破碎,空气在水中蹿动,又产生了新的泡沫。这种情况,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杯中的清水摇晃起来,好像烧开了的水一样,沸沸扬扬。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概两三分钟,杯中的水也慢慢的恢复平静。同时,王观也细心的发现,杯中的水,不再清澈透明,似乎多了几分杂质。

        然而,在一下秒钟,王观的全部注意力,就被杯中那抹鲜明紫亮的颜色深深吸引住了。这个时候,珠子表面包裹的膜衣,在清水的浸泡下,大部分已经脱离开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