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三狗他们营里,军官穿着和士兵一样,大家都知道,只是这几个新兵不知道在战场上不能立正敬礼报告的事情,再说这个在营里也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

      不知者不罪,所以不能怪他们,但这现场上了一课,差不多是让大家印象很深刻了,三狗也传令给各班,在战场上不能向长官立正敬礼。

      即使是可能会冒犯到长官,但也是要这么做,这可能是保了上级的命,也保了自己的命。试想,当你立正敬礼时候,和上级还不是站在一起,鬼子射手的子弹过来,就有可能要了你的命。

      就算打中的不是你,但你害死了长官,这个仗怎么打,群龙无首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副职顶上去,最后会害死全部兄弟们的。

      191. 特等射手秀才

      回到秀才他们要学习打炮那里,带来的两个高中生可是三狗在老家高中的校友,一个叫吴鼎立,是秀才三班的,一个叫张志光,和竹竿在打铁侬一班的。

      这个老乡战友又兼校友的关系,一下子拉进了三狗和他们的距离,秀才和竹竿知道这个迫击炮操作很难,所以就把全排学历最高的人找来,大家一起学。

      这样也行,有这两个有数学基础的兵,三狗交他们就轻松多了,先教给吴鼎立和张志光,再叫他们给秀才和竹竿补课,一边学一边教,学起来很快。

      三狗寻思这两个兵很不错,以后得要送他们去读军校,不能在这个战场上给废了,人才太缺了,部队里稍微有点难度的武器,在大部分文盲的战友里,都不会使用,或是使用不好。

      比如操作重机枪,做观察哨、斥候等,很难让所有人都能胜任,就不用说迫击炮这么需要技术的活了。

      按正常配备,三狗他们甲种师里,是配备了炮营,其中的迫击炮连(12门),营都分不到的,更别想连队了,团可以分到的一门,但这个高端武器,师部不会轻易拆散了使用。

      战防炮连(4门),好像是岁数很大的炮,炮弹也少的惊人,每门炮只有几箱几十个而已,师部把这个当成宝贝一样看着,平时连看都不让看。

      听说在炮营里,还装备了8门75山炮,那更是宝贝了,三狗他们不要说看,连听都没有听自己的山炮响声。

      至于低端武器如冲锋枪和掷弹筒的,到连队就有,只是很少,全连的掷弹筒只有4个。不过能有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其他连队里,一般是三个排各一个,连部留一个机动,现在7连有4个排,牛牯就全部分了下去,每排一个掷弹筒。

      三狗看4排的掷弹筒手是萝卜,以前大家都叫他花心萝卜,经过了几年的军队锤炼,萝卜改了好多,至少那些风流气是不见了,现在人称“铁萝卜”了。

      那个掷弹筒外表看起来有点像萝卜,铁萝卜,比较形象。三狗看过萝卜的掷弹筒,正是在学校学的那一种,仿制日军大正十年的。

      这种掷弹筒之前有提到过,射程175米左右,比起迫击炮是太少距离了,但比起手榴弹,那是好多了,所以,它是介于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一种炮弹类武器。

      刚好填补了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距离空白,让步兵的火力立体化、远程化,也可以说是灵活化。

      特别是在有坡度的有射击死角的地方,掷弹筒就很好用了,对付那些没有遮掩和防护的机枪火力点,只要打着了,就中;但对地堡碉堡,基本没什么用,连皮都磕不下来。

      这种掷弹筒如果在阵地战中的攻击方使用,是有些危险,正像上午日军的攻击散兵部队里,有两组掷弹筒兵在运动到阵地前沿。

      三狗他们都知道这个东西的射程和威力,掷弹筒榴弹破片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8-10米,一旦被掷弹筒兵突破进150米,那战壕里将落下掷弹筒榴弹。

      只需几颗,就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更麻烦的是,将会打乱防御火力,难以抵挡住敌人的最后冲锋;所以不等他们接近200米区域,大家就集中火力,对着掷弹筒兵不断地攻击。

      除了打死一组外,另外一组的弹药兵也给打伤了,所以,在阵地前沿,掷弹筒兵一旦出现或暴露,将会遭到重点打击。

      打死鬼子掷弹筒兵的是秀才,忘了说了,秀才现在可是全排的特等射手,这家伙,完全是心灵手巧型的。

      在做同一件事上,秀才可能进入状态稍微会慢一点,但是,只要让他琢磨上一件事,慢慢地,他的优点就出来了,他会比大部分人都做的好,做得精细。

      注:在当年的中日军队里,没有狙击手这么的一个新潮说法,不知道现在的影视和小说为什么会有这样名称出现?

      或许是迎合潮流吧,毕竟“狙击手”这个词看起来很酷、很带劲、很有技术范。像什么特等射手、神【创建和谐家园】这样的称呼,比较土。

      那时候的国军里,基本上连狙击枪都没有,很多抗战老兵被采访时候说,见都没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有“狙击枪”、“狙击手”这种说法,只有特等射手和神【创建和谐家园】的说法。

      在欧洲战场上二战时候确实出现了“狙击手”,但是狙击手和抗战里特等射手有点不太一样。

      狙击手大部分是单人或一组自由活动的,而特等射手则是在连队下面的,不能自由行动的,和大家一起参与作战的。

      ……

      秀才之所以能成为连队和排里的特等射手,除了他本身做事特质外,还有一个便利的因素,就是他当年在军士训练班,有足够的子弹供应训练的需要。

      那个时代,国军经费可怜,一些杂牌军,士兵平时训练大多只能放放空枪进行空练,上了战场也就是几十发子弹,有的只有五发。

      因为平时打的少,一上阵,敌人还没到预定射程,就要么乱放一空,一口气打光了,要么没有提前量,打不到运动中的敌人。

      而日军士兵几乎是靠子弹“喂大”的,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每年不低于1800发。

      在各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尽出优秀射手,通常每个中队(180人左右,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加强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差不多六十多人。

      当时的英国军事评论员给出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无论军事技术、训练水平还是纪律性及吃苦耐劳方面,中国士兵都远远不如日本兵。因而中国军队付出了比敌人多一倍乃至两倍三倍的代价,也就不足为怪了。

      ……

      秀才在射击训练上,占得了一点便利,在军士训练班上,实弹训练的子弹自然比在部队基层里多。

      于是一段时间候,秀才慢慢渐露头角,得到了教官的赏识,特地加“小灶”,子弹管够,尽管“吃”,所以就培养出了个特等射手。

      三狗之前就有听说过秀才怎么厉害怎么牛,今天终于见识到了,这家伙,简直是指哪打那。

      鬼子的掷弹筒兵已经是非常小心和狡猾了,照着一个个弹坑跳,还不断地变速变向,毫无规律地运行着。

      可秀才,不但经常能猜到鬼子的下一步动作,还能恰到好处地打到鬼子的提前量位置,打到的大部分是致命位置。

      即使是第一枪没打中,秀才的第二反应也非常快,快速拨动枪栓扣扳机击发,那动作快得惊人,继续击发都快赶上自来得(驳壳枪)连发的速度了。

      有一个掷弹筒兵刚被秀才一枪击中腹部,赶紧向边一滚,想隐蔽起来,身子还没下弹坑,秀才的第二枪就跟着来了,一枪射入背部致命的心脏处,登时毙命。

      看得三狗目瞪口呆,我去,这货不是人,是神仙了。

      更让三狗大开眼界的是,秀才还能在躲避鬼子机枪扫射火力压制的时候,不用冒头,通过辨别声音,确定位置,快速一个照面击发,干掉一个机【创建和谐家园】。

      气得鬼子组织了好几个好【创建和谐家园】,追着秀才打,只要秀才一冒头,几枪就过来了,尽管如此,秀才不断地变换射击位置,把鬼子几个高手一一干掉。

      ……

      192. 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此射击高手,肯定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迫击炮射手,三狗对秀才竹竿张志光吴鼎立四人倾力而教。

      张志光吴鼎立有知识基础,年轻好学;秀才爱琢磨,竹竿有过目不忘的高超技能,以前他自己还不知道。

      后来做挑夫时候,经常能把整个挑夫队所有人的各自的重量、货物种类、价格等一字不差的记下来。

      到了货场,人家老板的算盘还没敲完,他就报出数字了,几乎没有错过,后来牛牯就把他带在身边,当人肉算盘用了,经常一串数据报出去,他很快就能算出来。

      这事也太奇怪了,竹竿从来没有进过学堂门,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算术能力?大家很疑惑,竹竿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病了。

      竹竿只是听货场老板算来算去的,站在旁边就学会了,还觉得很简单,不明白其他人,怎么这么难,这么慢才能算出来。

      三狗还记得有一次,竹竿和细毛出去逛街,竹竿回来,居然变态地跟大家叙述着临街的铺面,铺面里的货物有哪些东西,各是什么价格,哪些价格最近变化了多少。

      大家开始觉得他是寻大伙开心的,蒙人的,后来一根筋的大郎,拖着大饼去,一一核实,居然分毫不差。

      在当时,大家也就觉得竹竿这点上异于常人,没把这个当回事,在底层挑夫的行业里,你的挑力脚力才有用,其他的都归类为业余爱好而已。

      没想到到了军队里,竹竿的天才得到了展现,牛牯了解他的本事,开始是给大薯做机枪副手、观察手,牛牯跟着他们,把全排唯一的望远镜给竹竿。

      竹竿只要拿着望远镜扫一下敌人,就能马上报出有多少个人,有什么火力装备,火力点是什么,各个位置在哪,敌人军官在哪个位置……

      一堆数据很快就报出来,大薯根据数据和位置,机枪打得很轻松,牛牯指挥起来也很轻松。

      竹竿这样的人才,牛牯自然是天天把他带在身边的,轻易不让上战场的,保护的比自己还金贵,本来是向老胡申请了,让竹竿当副排长的,可是不知道咋地,上头一直没批下来。

      不让上战场,有时候无聊的竹竿,坐在战壕里,仅仅是靠耳朵来听,居然能变态地听出敌人的机枪开了多少枪,还需要几枪后该换弹匣了。

      这样,牛牯就根据这些数据,指挥部队什么时候冲锋,什么时候隐蔽,得心应手;后来秀才成了特等射手后,牛牯就把竹竿发给了秀才做助手,用处更大了。

      竹竿跟着秀才,拿着望远镜,不断地给秀才报出方位,秀才根据方位,即使在转移射击位置的半路上,都有可能跑着步举枪干掉敌人。

      这两家伙,放在一起真是绝配啊,起化学反应了,成倍地增大效果。本来,牛牯去做7连连长时候,就想把这几个人带走的。

      后来知道到三狗来负责4排,就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把他们留下来,一起辅佐三狗,或是三狗用他学到的军校知识,更能用好他们。

      这些事情,在三狗担任4排代理排长时候,牛牯就跟他说了,要他保护好、运用好这几个宝贝。

      ……

      没有金刚钻,自然不敢揽瓷器活。所以,4排其他人尽管也想跟三狗学打炮,但很多人望而却步,只有这个四个人敢来学。

      一边肯教,一边肯学苦学,没多久的时候,这四人基本上就能操炮了,三狗把他们分成两人一组,一共两组,秀才带着他三班的吴鼎立,竹竿带着同是一个班的张志光。

      三狗又教了些两三组人马迫击炮的配合战术,没想到在后来,他们的炮打得越来越好,比三狗这个半桶水的师傅好多了。

      一通百通,他们几个人不但把迫击炮打得顺溜,掷弹筒那么简单的操作就不用说了,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后来连37战防炮和70步兵炮都能打了,真是服了。

      各自还成了师傅,带出几批徒弟出来,不比那些正宗炮科出身的炮兵差,为以后组建机炮连,打下来结实的基础;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说。

      ……

      一个下午都是风平浪静,既没有鬼子来进攻,也没有重炮来轰炸,连经常来的飞机和气球都很少来,真是见鬼了。

      人就是有点贱,经常被鬼子的飞机大炮虐着,虐习惯了,一旦人家没来,反而觉得有点不自然了,真是贱,三狗默默地骂着自己。

      难得的好时光,大家在阵地里,擦枪补弹药聊天睡觉等吃饭,自从有了坑道后,大家就能吃上一口热饭菜了。

      老李头把炊事班搬进坑道里,三狗把烟囱分了好几个口,分散了烟的浓度和飘出的方向,每个出口只飘出一点烟出去。

      远远望去,几乎看不见炊烟,即使看见了,也只是在小山包的上面,就算来几炮,最多是震动点尘土下来,没事。

      有了可以烧火的灶,老李头像是有了舞台的演员一样,又开始了他的大厨演出,因为部队出战,经费自然是充足了好多。

      老李头把买来的腊肉切片铺在大木桶饭甄的饭麸(早上煮的半熟的米)上,和米饭一起蒸熟,那腊肉特有的香味,渗透了整桶米饭,还有腊肉的油水咸汁,也渗进了米饭里去。

      这样有点像南方的烧腊饭,连饭带菜的一锅出来,有在战时紧张的时候,老李头就叫炊事班同事们一起,把饭捏成饭团,每个饭团包一块腊肉,送到前线去,战士们人手一个。

      这种有肉馅的饭团,又方便又香甜好吃,腊肉是连队里的常备菜,主要是这货好保存不易坏掉,又是荤菜。

      腊肉虽好,但不能老吃它啊,一来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腊肉不便宜了,二来,大家会吃厌掉的。

      所以,老李头就变着法子去做各种简单又好吃的东西,其实在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大家从小没有吃到什么好饭菜,也就习惯了。

      就算是大锅饭,不好吃也没关系,只要能管饱就行了,很多地方上都饿死了好多人,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嫌东嫌西的。

      要是有点荤菜,那就更是开心了,觉得留在军队里被敌人打死也是值得的,多吃几口肉就值回条命了,物质过剩的现代人对于这些想法,几乎是觉得不可能的。

      193. 连队的大厨

      尽管如此,那时候军队里和社会上一样,贫富两极分化,那些喝兵血的军官不但吃空饷,还克扣士兵的军饷,甚至连口吃的,都要狠狠地榨取油水。

      听说在老胡做7连连长之前,那个炊事班长和特务长(司务长),都是连长的亲戚,小舅子、小侄子什么的,合起来克扣大家的口粮。

      尽买些最差的大米,积压多年的有沙石的老米,那个米饭,吃在嘴里,一直在咯牙,难以下咽。

      吃的菜几乎看不见荤菜,都是些烂菜叶子、萝卜芋头的煮一锅,和猪食一样,极其偶尔会有点荤菜,肉汤,一锅水,几片肥肉在上面飘着,打在碗里,看不到半点油花。

      老胡带着大家闹过几次,奈何那连长靠山颇大,没有用,后来大家熬到那个黑心连长调到别的部队去了,大家才拍手相庆。

      老胡一上任,马上就赶走那个炊事班长和特务长,大家总算过上了好日子,老胡这个人,对私财并不上心,连队里的财务公开,自己不经手钱财。

      自己对物质需求也很低,不开小灶,和士兵们一起,炊事班里有什么就吃什么,炊事班就想黑点伙食费,也无从下手,或是不敢下手,连长天天和兵一起吃一起睡的,随便点什么事,连长马上就知道了。

      其实,按照甲种师连队的经费,在伙食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家就没在吃饭上闹心了,自然也是拥护老胡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1 03: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