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只得将就一下,可就这一将就,多少条命给将就掉了,所以,现在,就是不能将就。

      现在这些学生,肯定是很怨恨我,不过这个无所谓了,以后,只要他们能多活几个下来,我就满足了。

      路上,老黑还要大家齐唱黄埔校歌,一路唱回去,声音低了不行,一定要吼起来。

      至于吗?不就是找朋友玩了一下,就要整成这样子啊?

      ……

      163. 大彪大熊被关起来了

      秋去冬来,转眼又过了中秋节、双十节,进入十二月以来,天气骤然寒冷起来,这个南京城,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冷的要死。

      不过三狗家乡气候跟这里差不多,只是没有这么极端,而那些南方的如韦智勇、黎子雄、阮元英几个老广,每年冬天,都要被冻成狗一样。

      那些北方的老秦、大彪、黑熊、阎王爷、亮子、大熊等,在夏天,又被南京给热成狗。好在是军人,适应坏境的能力一流,几年下来,大家就慢慢适应了这种极端气候。

      ……

      正是这年的冬天,12月13日下午,大家突然接到通知,全部【创建和谐家园】,原来是蒋校长昨晚凌晨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诚给抓起来了,后称“西安事变”。

      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全军沸腾,黄埔军校张总教育长,带着大家全体宣誓,时刻准备、解救校长、人人有责。

      接下来学校的军械室全部被打开,每人都发到了枪支和弹药,学校内外也增加了岗哨,要求所有学生,随时待命。

      当时的气氛确实很紧张,几乎是一触即发了,学校组织大家重新学习当年广州黄埔军校的东征历史。

      大家一起再度温习当年的学生军以一敌十、所向披靡,扫除“*****.反.政.府”的陈炯明部队的英勇作风。

      现在,学校也要学生们继承当年的光荣传统,时刻准备着,北上打倒“叛逆”的东北军和西北军,解救校长解救领袖。

      这一下子,来自东北军的大熊(熊祖德),来自西北军的大彪(洪大彪)就很尴尬了,学校也下达了指令,学生中所有原隶属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全部解除武装,集中待命。

      这个集中待命,就是先关起来,宪兵队拿着命令来抓大熊大彪时候,三狗老秦他们不让抓,护着大彪大熊不让出门。

      宪兵队最后说烦了,直接就拔出【创建和谐家园】,枪口都指到了老秦的脸上了,喊:“谁再敢阻拦,就连着一起抓起来。”

      这种小意思,怕个啥,老秦脸不改色,喊一声:“兄弟们,操家伙。”大家马上操起发下来的步枪,呼啦啦的压上子弹,枪口也对着宪兵队,不过枪栓还是没急着拉上。

      正在僵持着,老黑闻讯跑了过来,一通拳打脚踢的,把三狗老秦他们打得七零八落的,边打边骂:“造反了?是不是?翅膀硬了?是不是?”

      大家放下刀枪,委屈的表示:宪兵队凭啥要抓人?大彪大熊又没有做错事,为啥要抓他们?就因为他们原部队是“叛逆军”,这不是跟封建社会的株连罪一样吗。

      老黑一手一个拉着大彪大熊,说:“你们放心,先跟宪兵队去,宪兵队也是在执行命令,他们跟我们没有私仇,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

      “我老黑,现在马上去跟学校交涉,我们步兵科还不止你们两人,还有二大队三大队,都有,你们还是要先服从命令。我跟你们保证,你们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听老黑这么一说,大家才算是把悬起的一颗心,给放了下来,大彪和大熊只是解除武装,跟着宪兵队走。

      老秦叫上三狗、亮子、世杰、张宗维几个人,分几班,轮流去看着大彪大熊被关押的地方,其他人一律待命,不准外出,枪弹都随身带着,随时准备解救大彪大熊。

      ……

      全国群情鼎沸,各个团体纷纷谴责西安这种叛逆行为,形势越来越紧张,多处调动军队,空军、炮兵部队、精锐部队等云集西安周边地区。

      大彪大熊还是一直没有放出来,不过三狗他们探到消息,被关押在一个宿舍里的他们,只是没有自由,吃饭睡觉一切很正常。

      这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但一直被这样关着,也不是个事,大家商讨了无数个办法,都一一被推翻了。

      最后只能静待消息,如果消息对大彪大熊他们不利,大家连夜也要解救他们出逃;老秦表示,大家统一意见,如有不愿意参与的,可以退出,这,自然是没有一人退出的。

      也没有那么傻的人,在这个时候会选择退出,别跟大家一套一套的说,要顾全大局,要看国家大义。

      大局个屁,大义个屁,连无辜的兄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大局?谈什么大义?大家即使几年下来,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兄弟情面前,这些都是浮云。

      这些底层的低级军官和老兵,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说是会关注国家大事,但国家大事毕竟离自己很远,即使会影响到,但没有眼前的事情那么紧要和关注。

      三狗他们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关键时候不挺身而出,还在什么时候出头?正如战场上,兄弟有伤有难了,你不出手帮一把,那平时天天挂在嘴巴上的“兄弟”二字,都是假的。

      一旦被人看透了,你也就被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混了,这种群体里,必须要把兄弟当真正的兄弟,而不是口头上“兄弟”。

      在战场上,谁都有可能受伤落难,帮别人等于帮自己,关键时候你不帮别人,等你关键时候,还想等别人来帮你,那就晚了。

      至于什么大局大义的,好像喊起来很崇高的样子,几句话,谁不会喊?但那个能在战场上帮到自己吗?

      所以老兵们都看透了这些上层的游戏,你们玩的开心就好,我们冷眼相看,真正帮我保我命的,还是这帮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们。

      ……

      为了让大彪大熊放心,老秦叫三狗他们几个,和守卫宪兵拉好关系,时不时的去送点香烟、好吃的吃食,也给大彪大熊他们送。

      往多里送,即使他们俩吃不完,也可以分给一起被关在一起的战友们,礼物不怕多,和里面的大家搞好关系,万一关键时候,有个帮手。

      有时候即使没送的东西,带句话进去也行,让大彪大熊知道,兄弟们没有忘了他,还在继续努力想办法,放心,你们该吃吃该喝喝,别担心。

      ……

      好在好消息终于在半个月后到来了;12月26日,蒋校长安全归来,抵达南京,全国全军终于平静下来,第二天,学校就接到了通知,解除战备,被关押的学生一律释放。

      大彪大熊出来后,大家一窝蜂的拥上去,抱着他们俩,放声大笑,大彪大熊那么壮实高大的汉子,竟然抱着兄弟们,却哭成一副熊包样子。

      ……

      164. 和女孩们集体通信

      三狗后来接到牛牯秀才的来信,他们51师差点和“叛逆军”打了起来,得到消息的后不久,从驻地汉中经子午谷古战道,直逼西安,好在西安那边和平解决了。

      最近三狗和同学们受老黑重罚、大彪大熊被关的事情,不好写信给老家的家人和牛牯他们,一来他们都不熟悉这些人和事,二来都是些琐事,在和他们通信只能说他们之间熟悉的事情。

      后来三狗还是写了这些事情,不过是寄给杨慕华的,因为那天游玩告别之时,杨慕华对三狗说:

      “你们这群人真好玩,以后有什么好玩的,要告诉她。”这算是一个非正式的命令吧,对于三狗来说。

      上一次大家游玩被老黑知道后,老黑愤然取消了大家以后所有的假期,所以,三狗他们就再没有机会去军医学校找她们玩了。

      可是杨慕华布置下来的任务,还得要去完成啊,按作以前,三狗基本上是置之不理的,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三狗没有以前对杨慕华那么有成见了,反而觉得她挺好的。

      偶尔时候还会想想她,这少年的心事,一旦破土、发芽,就止不住地疯长了,来得如此的迅猛,连三狗自己都一下子没有察觉到,没有预想到。

      于是,和杨慕华通信成了三狗最期待、最享受的一件事情了,三狗把因和她们游玩被老黑重罚的事情、把大彪大熊无辜被关的事情等,事无巨细的一一写给杨慕华。

      一封信不够写,就写几封,连着一起发,把杨慕华看得,百感交集;杨慕华也是,把日常的学习生活、姐妹们之间的趣事等,也写了很多很细的寄给三狗。

      和三狗的通信,难道仅仅是出于礼尚往来吗?哪又为何如此的详实?如此的期待来信?如此的愉快回信?

      或许,这仅仅是课外生活的一部分吧,可是,三狗那个以前模糊的印象,现在怎么越来越清晰呢?越来越深入头脑里呢?

      难道是我喜欢上他吗?不可能,我怎么会喜欢上他?那么多比他优秀的人,我都没有喜欢上,我怎么会喜欢上一个普通的像空气的他呢?

      不可能的,我是不会喜欢上他的;杨慕华一边否定着自己的猜想,一边又期待着和三狗的通信,尽管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也是读得很开心,写的很快乐。

      对于三狗来说,他也是不停的否决自己的感觉,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会喜欢上她,即使是喜欢上她,也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人家是什么,是真正家学渊源的千金闺秀,而且是那么的聪慧明艳,追求者肯定是如过江之鲫,其中肯定不泛众多优秀者,甚至包括权高位重者。

      我三狗算个啥,农村来的土狗一条,人家怎么会看得上眼?还是不要有这么自欺欺人的可笑想法吧。

      和明月那门不当户不对的教训,是血淋淋的,因此三狗一直在打压着自己内心对杨慕华的非分之想。

      所以在信中,三狗不敢造次半分,类似记日记的方式在叙述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只是在杨慕华一再要求下,要写的详细点,再详细点,因为那样看起来,好玩。

      杨慕华她也是,在信中从来不提自己半点对三狗的感觉,两人好像在例行公事一样,交换着自己的“作业”,看似如此枯燥的工作,两人却做的乐此不彼。

      ……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个“火”,是指老秦他们,三狗的书信突然爆发式的增多,而且很多是军医学校来的信。

      自然是有鬼,大家按住三狗,不顾他的强烈【创建和谐家园】,搜出了好多封与杨慕华的信件,直接就在宿舍里念了起来。

      三狗羞得,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在,全部读完后,还是没有发现有恋爱迹象的什么蛛丝马迹。

      是不是还有藏起来的?大家对三狗进行“惨无人道”的逼供,藏?能藏哪里?三狗所有的物件都被翻的底朝天了。

      鬼都没有的事情,三狗自然是坚决不从死不招认的了;看着逼供不成,老秦转念一想,何不利用三狗这一条信件的通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于是乎,三狗就成了个录入员和邮递员了,大家每人都想表现自己独特的“优点”,都要三狗写在信里去。

      杨慕华是何等聪明之辈,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端倪,失笑不已,不过也没有为难三狗,没有点破,只是更小心的回信,千万不可把自己的想法透露出去。

      你来我去的,经过好几次的“磨合”,最后大家索性全部公开了这种集体书信的方式,杨慕华也拉上姐妹们,一起写。

      想发私信的也可以,当然基本上是老秦他们这边男生发的,其实在三狗前就有偷偷摸摸发过了,只是人家女生不怎么回,或是敷衍一下,这么大的人了,都明白,就慢慢的不写了。

      主要是因为人家女生正跟笕桥航校的那帮空军少爷们热火朝天的通信呢,谁还会离老秦他们,只是老秦他们不知道而已,或是当作不知道。

      而杨慕华虽然会收到这个那个追求者的来信,但她都觉得烦,基本不回,而三狗的信,仅仅是家常琐事,这才是朋友之间的信件,所以就持续的通信。

      发展到后来,变成集体通信时候,两边的人,都觉得这个方式,很新颖很好玩,几页信纸,每人都在上面写上几句话,类似现代的网络论坛了。

      大家为了能在众人中突出自己,都在绞尽脑汁,想在有限的字数里,突出表现自己的不同和优点。

      这样一来,确实每封信都精彩异常,拍案叫绝的妙句层出不穷,发展到后来,有人画画,有人写诗,这边作词,那边作曲,一唱一和,甚是热闹;城里人真会玩。

      有时会对一个话题进行发表各人的看法,或是对一个话题,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人的优点,使得很多人,对很多人,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看法。

      ……

      青春勃发的年龄里,不止是只有拼搏,还有浪漫,还有憧憬,还有对生活热情的向往;我们尽管是国家的军人,但我们不是冰冷无情的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年轻人。

      可惜,好日子总是过得那么的快,还没来得及,马上就要到毕业了,大家既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好好享受青春岁月。

      又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好快一点回原部队,回到原来的那帮兄弟们的怀抱里去,那里,才是每个人的家,每个人的港湾和归属。

      ……

      165. 窝火、憋屈,就打一架

      过了多事之秋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来到了更是多事之秋的民国二十六年(1937),三狗他们不知道,一场旷日持久残酷凶险的战争正等着他们。

      也不是不知道,事实上,三狗他们都知道这一仗迟早都会到来,大家身为军人,能投身于为国为民、惊天动地的战争,也算是军人一个不错的归属。

      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这种豪情万丈的言语,谁都会说,但不是谁都敢做的。

      三狗他们当然也不想那么随便的就战死沙场,甚至是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会那么容易的战死沙场。

      毕竟学了一身功夫和身手,很难想象自己会那么不堪一击的,也不会向往牺牲,这些都是每个普通人的正常想法。

      如果按照现在知道历史的后人来说,谁都不会那么傻的去送死了,但是,在当时,大部分的军人,都认为中国和日本虽然有差距,但还是可以一战的。

      即使实力不济,但不一定会输,或是输的很惨,而且最后赢的,可能还是中国;我们现代人这些知道历史的“马后炮”,当然不会有这个想法了,“马后炮”成“马后怕”了。

      都是热血的军人,都是少壮派,中低层的青壮军官,是最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战功,因而获得人生事业高度的。

      所以三狗他们属于“好战分子”,也是正常的,但这个只要不是侵略别人,是反侵略,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抵御外敌时候,“好战分子”越多越好;因此,三狗他们甚至是期待这场中日之间的大决战,早日的到来,早日的战胜日本;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北平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惊醒了多少梦中人,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向宛平城卢沟桥守军29军37师攻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04:35:47